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物语-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Vinilla

【由文,】

001 来龙去脉(1)

梅兰妮是个典型的上海女孩。外表时髦;内里聪慧;看上去娇滴滴;实际上颇能吃苦耐劳。

梅兰妮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她父亲是湖州人;母亲则是苏州人。

她的外婆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大师级人物;擅长緙丝和苏锈;至于双面绣;那只是小儿科的玩意儿;梅兰妮小时跟外婆学刺绣时;就是从它入手的;用它来练习针脚齐崭。

她的父亲则是出身于湖州农家;只身来上海读书;之后;工作;成家。兄长和父母住在湖州;家里靠养蚕;养珍珠;盖了新楼;买了汽车。相比她的大伯伯;她的父亲只是中医大学的一名教授;上上课;看看门诊;收入也很清水;在举国向钱看的年代里;他是少数的淡泊人物;弄些雅事修身养性;静心的做着学问。

她的母亲是典型的上海女人;崇洋媚外;从梅兰妮的名字就可看出来了;那是来自于飘里的南方精神领袖;梅母最爱的人物了。

梅母虽是职业妇女;持家很有一套;花小钱;做大事;而且还要别致;这是上海家政的中心内容。比方讲;一套窗帘;别人用了一百大洋;而你只花了五十元;并且看上去还美观。这就是成功了。说穿了;就是DIY的成分大些;还要加上审美情趣高。

梅兰妮就是在这样的家教中长大。梅兰妮和母亲一样是学机械专业。由于梅兰妮的外祖父;是杰出的木匠;专做古典苏式家俱。所以;梅母和梅兰妮也会摆弄些小木器活。梅家家风是女人挑大梁的;家里的修修补补都是女人当主力;男人吗;那水平只能当助理。

上海近二十年来突飞猛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把整个城市撑高了;把人心也撑浮了。人人都忙于耙分(赚钱)。对于梅爸这种悠闲的态度;梅妈就极有意见:你倒是搞个专家门诊什么的;也为家里耙些分来!

梅爸不屑:你以为那专家门诊那么随便能开啊!那是要多方经营的。

那你倒是也经营经营啊!

医生看病是讲究个真才实学的;名利心那么重;能看得好病吗?

说着说着;两人就起了摩擦。

这时;梅兰妮和她的弟弟就要救火了。

梅兰妮的小弟;梅逸平(这应该是梅父起的名吧)。小了梅兰妮整整十岁。也是一个杰出的时代时髦青年;整日折腾着时代最新的电子产品。未来的IT精英。梅兰妮的电脑;手机全得拜拖他帮着安装;升级。

梅兰妮大学毕业后;进了纺织机械研究院工作;考外语;评职称一路走来。工资不算高;但梅兰妮赚外快的本事大;她的緙丝作品;被观前街上的‘专家‘们做旧后;当作古董〃一寸缂丝一寸金〃的买给了假古玩爱好者。所以她的荷包也是蛮有些分量的。

梅家虽是小康;但是温馨;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梅母在股市里赚了一笔钱后;毅然退出;并用那些钱买了两套房子;一套是女儿的;一套是儿子的;上海老阀人;结婚;房子第一;没房什么都别想。所以;停止分房后;梅母就做了买房的决定;这个决定;过后看来;是非常英明的。两套房子平时租了出去;租金也是一笔收入。

梅兰妮喜欢和父母住;他们家的房子是梅爸单位分的;四室两厅;房子装修的很好;客厅里是欧式家具;梅爸的书房里是中式家具。梅母把家里打点的很好;家居非常舒适;梅兰妮没有一点独立的意识;理所当然地住在家里啃老。自己的钱存起来。生活条件好了;眼界也高了。人家介绍男朋友;她就很挑剔;不是这点不好;就是那里不行;有时;梅母帮着挑剔。前前后后也相过六次亲;一次都没看上的。

梅父看不过去了;一次对梅妈说;〃你就帮着女儿作吧;早晚把她作成老姑娘。〃

梅母说;〃怎么是作呢;我在帮女儿把关。就这么一个女儿;你希望她随便嫁了。你真要帮忙;把你们医院里条件好的医生;介绍几个来到是真的。〃

梅爸说;〃我们可不敢给你们介绍;你们这么挑剔;我介绍的你们哪里看的上眼。真正条件好的人对女人的长像要求高;人品好的;你们对别人的条件又不满意。〃

就这样;梅兰妮成了剩女。这个时代当剩女也是件时髦的事;象梅兰妮这样有吃皇粮的工作;有膨胀的荷包;有舒适的家庭;谁愿意早嫁;伺候老公;还要到婆家看人脸色。

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

梅兰妮不是没有过青春年少;可是加不住梅母从她十岁起就对她进行婚姻的经济成本教育。怕她和同学来往多了;难免对其中某个小子日久生情;便自小送她去苏州过寒暑假;让外婆教她缂丝;刺绣。梅父开始对女儿也抱有希望;教她弹筝;书法;围棋;多年后;梅兰妮的筝就只能反复弹那几曲简单的曲子。书法方面;只限于把字写方正了。至于围棋;从一开始让她七子;进步到让她六子她还输。

在梅母的身教言带之下;梅兰妮成为了典型的都市女子。虽然相貌中等;气质;风度;举止都上乘。上海女孩子的嘴巴甜;到了同学家里;只管爸爸妈妈的叫;甜言蜜语的。谁不喜欢这样的女孩儿。接人待物极有分寸。同单位的同龄男性;来往讲究个客气。女性同事;虽然话很多;但从不当作是知己。

梅兰妮是时髦女子;自然是要赶时髦的;可是她要赶的是十里洋场的时髦;不是穿到古代的时髦;对于古代社会;梅兰妮一点兴趣也没有。可是命运是不管你的兴趣的;他点到谁就是谁。当梅兰妮出差乘的客车在桃叶渡口和另一辆客车相撞;翻到了江里时;梅兰妮的命运彻底改变了。那天是梅兰妮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

梅兰妮睁开眼时;天正下着倾缸大雨;闪着电;打着雷;梅兰妮发现自己躺在泥水里。虽然感觉手脚有些僵硬;但也还能动;借着闪电的光;梅兰妮看见自己处在一个浅坑里;旁边还有一领芦席。不闪电时四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梅兰妮想;断电了?车祸就在渡口;再大的雨;救护人员都应到了;为什么四周静悄悄的;除了雷雨声;没有一点人声气。

〃难道我被江水冲到了什么地方?〃借着闪电;梅兰妮抬起手腕;想看看现在几点了。可她的手腕上空空的;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右手在左腕上摸了摸;一无所有。那只表并不是什么名表;只是一只盗版的迪士尼米老鼠图案的电子表。是她用来配旅行装的。再用左手摸右手腕;腕上的手链也没了。梅兰妮又摸了摸头颈;那里应该有一根细细的白金项链吊着小小十字架;现在当然也无影无踪了。梅兰妮心中大骇;难道车祸后又遇到了抢劫?!梅兰妮想起腰包里还有钱;身份证;手机;信用卡;电子图书阅读器;赶紧摸向腰部;这一摸;更吃惊了。腰包没了不说;这衣服绝对不是自己的。借着闪电;她低头看;那是灰灰蓝蓝;打着补丁;样式绝对土的粗布衣服;当然那条名牌牛仔裤也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是粗布布丁灰蓝的裤;脚上名牌旅游鞋;也被一双草鞋代替了。

梅兰妮彻底傻眼了。

〃抢劫还挺彻底的〃;梅兰妮想。〃从头抢到脚。〃想到头;梅兰妮想起她的头上有一发夹;看上去材料并不名贵;造型只是一只单筒望远镜;古铜色;不抢眼;希望它还在;因为那是一只太阳能小手电。在这漆黑的夜晚对自己有些帮助。

在摸头发的过程中;梅兰妮彻底懵了。她的头发不算短;那也就齐肩;而这头头发长及腰下。粗粗的一大把。梅兰妮用力拉了一下;头皮发痛;不是假发。

〃不会吧?几小时就长了这么长?就算是几天也不会长这么长啊。〃梅兰妮疑惑了;〃这衣服;这头发到底是谁的?我又在哪里?〃

风在刮;雨在下;电闪雷鸣;梅兰妮在雨中浸得全身发冷;身下的低洼地里已经积水了。梅兰妮挣扎地从坑里爬了上来。在闪电里;她发现她所在的地方是一片乱坟堆。梅兰妮使劲得拧着自己的大腿;痛入心肺;〃快醒来!快醒来!〃

她依然还在这个地方。

〃淡定;淡定;〃梅兰妮对自己说;〃要先搞清楚状况。〃

雷雨交加;但在雨中并不觉的冷;这应该是在夏天了。她的头发散乱了;长长的;一直到膝盖;湿透了的头发沉重的很。衣服裤子很宽大;梅兰妮摸着衣服;是斜襟的;葡萄纽;袖口;裤腿很肥。心里猜想;这是少数民族的服装吗?

她打量四周这一大片的坟场;心说;〃江浙两省;寸土寸金;小小一块墓地就要卖到几万元;哪里会有这么大一片地方让人随意土葬。〃

梅兰妮呆立在雨中;很长时间才迟钝的想到;〃难到我穿越了?借尸还魂的那种?〃

一想到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和亲朋好友;梅兰妮觉的万箭穿心;心如刀搅。顾不上搞清自己穿到哪个年代;梅兰妮华丽丽的昏了过去;潜意识里;她希望自己再也别醒过来

梅兰妮再也想不到;在另一个世界里;新闻报道了桃叶渡的悲剧;两辆车共五十二人遇难。多少家庭有了一辈子都难痊愈的伤痛。

002 来龙去脉(2)

梅兰妮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已微亮了;雨已停了;乌鸦在大声叫嚷。

梅兰妮站起来;感到很虚弱;好像生过了一场大病。当务之急;她必须要离开这里;在坟场被人发现复活;一定是件很诡异的事情;搞不好就会被锄妖。

可是朝哪里走?去哪里呢?她一点概念也没有。

梅兰妮想;要离这身体的家越远越好;不远处有一略高的土坡;梅兰妮爬了上去;朝四周张望。虽然有些树木遮挡;但还是能看出;这是一片平原;在远处有一座小山。梅兰妮望着那座山;山并不太高;比上海的佘山要高些。梅兰妮思忖着;如果;住在靠山的地方;那墓地一定会选在山上;也许;朝山那边去;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梅兰妮朝山的方向慢慢走去;经过一小河沟;她站住了;这时;太阳已升起来了;身上的衣服虽然是湿的;但也不觉得冷;这显然是个夏天的清晨。梅兰妮走向沟边;拨开芦苇;低下身来;照着自己;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猛地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还是生生的吓了一大跳。定了定神;作了一个深呼吸。梅兰妮再低头看着平静的水面。那里照出了一个美貌的女子;虽是面带病容;但也无法掩盖她的美丽。梅兰妮惊艳了。比起从前自己的长相来;这个可是高出了几个数量级。这是至车祸以来;第一个惊喜。

〃算不算补偿呢?〃梅兰妮想;〃这么美的人;这么年轻就挂了;也是红颜命薄吧。〃

看着水中的照影;梅兰妮猜测着这具身体的来历;从衣服及死后连棺材都没有来看;是来自赤贫人家。看着衣服的式样;应该是清朝的吧;明清的女人是缠小脚的。梅兰妮看看自己的脚;这是一双天足。梅兰妮回想起从前参观黄道婆纪念馆时;大家讨论黄道婆为什么没缠小脚;纪念馆管理员讲;明清两朝;只有富人家的女孩才缠脚;穷人的孩子要干活;当然不会缠脚。说穿了;缠脚是当时上流社会的专利。穷人的女孩如果想嫁到富家去作妾;那也要缠脚的。还有。清朝的满人也是不缠脚的。

〃不缠脚好;〃梅兰妮对自己讲;从前;穿新皮鞋;把脚磨坏了;走起路来那叫痛;可老人讲;比缠小脚要好多了

这女人是什么身份呢?是女儿还是媳妇?梅兰妮疑惑着。

梅兰妮看看双手;手心手指都有茧;这是一双劳作的手。用手捧起水;梅兰妮洗了个脸;然后对着水面整理长发;这头发;浓密;且乌黑;人那么瘦;营养都到头发上去了。梅兰妮为难了;梳什么样的发型呢?梅兰妮想了想;折了两根芦杆;用手做梳子;沾着水;把头发挽了起来;用芦杆簪住了。

梅兰妮继续向山那边走;路上已有三俩行人了;梅兰妮瞄了瞄路人;那些男人后脑梳了根小辫;清朝?可是不太象;看电视剧里的清朝男人;前额剃个月牙型;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垂在脑后;而这里的男人整个头都剃光了;只在后脑勺上留了一小撮头发;辫起来象根猪尾巴似的。梅兰妮不能拉着人就问这是什么时代。只能暗自琢磨。难道是个架空的朝代?

梅兰妮发现走过的男人;对她的回头率很高。梅兰妮才不怕被人看;上海女孩的回头率越高越感到得意。可没多久;梅兰妮感到沮丧了;迎面走过的男人;长的大多歪瓜劣枣;脑后那根小辫;要多可笑就有多可笑;从前看清装戏;那里面的人穿的清装;也是蛮登样的;一跟辫子又粗又长。而这里的人的装束都是土头土脑的;脑后的小辫细的就和猪尾巴似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被这群丑八怪看了;梅兰妮觉得大大的吃亏了。梅兰妮再和人相遇时;就低下了头;别过脸;尽量不和人打照面。

走着走着;太阳已高了;身上的衣服也彻底干了;人感到很热;口渴腹饥。疲劳万分。走过的地方倒是有小河;可梅兰妮不敢喝生水。

正在绝望之际;梅兰妮看到不远出有一棵大树;遮着一大片荫凉;她过去;避开日头;想歇息一下。从太阳底下走近荫凉里;梅兰妮的眼睛还没完全适应;就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这茶水是不要钱的。〃梅兰妮心中一喜;这是江苏省某地的方言。

定眼看去;树荫下有一矮竹案;上放着一钵茶水;茶水里斜靠着一根竹勺;旁边叠着几个粗瓷碗;竹案旁散放着几个小竹凳。

梅兰妮心里一阵激动;看到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婆婆;坐在那里;手里扎着鞋底。讲的是江苏方言;梅兰妮听得懂。

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朝着婆婆笑了笑;〃婆婆;谢谢啊。〃用竹勺舀了一碗茶;喝了一口;〃是大麦茶。〃

婆婆点点头;〃伏天里喝大麦茶能消暑气;听小娘子的话语不像本地人?〃

梅兰妮不敢多说;只是点点头。

〃去啥地方啊?〃

梅兰妮指指远处的那座山。

婆婆看着那山;〃原来你是要去鸡笼山。〃

梅兰妮这才知道那山叫鸡笼山;仔细看那山倒是有些像鸡笼。

婆婆打量着梅兰妮;〃去鸡笼山看亲戚啊?〃

梅兰妮心里‘咯登‘了一下;她这副样子像是去看亲戚的吗;空着双手;穿着旧衣;风尘仆仆地倒像是逃家的。梅兰妮看着婆婆摇了摇头;心想;〃这古代婆婆警惕性也是蛮高的;和上海里委里的老妈妈有的一拼。〃

梅兰妮一急;现编了个故事用苏州话说给老婆婆听;〃我是昆山人;母亲十年前去世;爹爹是个秀才带着我;给人坐馆;前年将我嫁于陈家桥的王家;〃望来路方向一指;心里发虚:有没有陈家桥?

眼睛瞄瞄老婆婆;见她点点头;并没什么异样;于是放心的讲下去;〃后来;爹爹又到鸡笼山的乔家去坐馆。昨天有人带信来;说是爹爹病重;就要不行了;我急着要去看爹爹;可是婆阿妈和倌人全不同意;把我锁到了柴房里。乘着昨夜的大雨;我就跑了出来;我要先去看爹爹;回来就算拿我打死了;我也认了。〃

老婆婆点头;但说道;〃出了嫁的小娘子;自然要听婆家的安排。〃

梅兰妮点点头;讲;〃婆婆教导的极是。虽讲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母亲去世的早;爹爹和我相依为命多年;他如有三长两短;让作女儿的如何能放下心来。〃想到父母;梅兰妮一阵心酸;眼泪卜卜的直落;那情形;决不会是作假;老婆婆看了也心酸起来。相劝了几句;梅兰妮也乘势收住了眼泪。

休息了一阵子;梅兰妮要上路了;老婆婆讲;大热天赶路;不带水;会中暑的;给了梅兰妮一个竹筒盛水。另外还给了一个糠饼;梅兰妮看就是黑面里拌了些麸皮;饿极了;这个糠饼让梅兰妮觉得真是天下最美味的。

梅兰妮再三地谢了老婆婆。上路了。

经过一个荷塘;梅兰妮采了一片荷叶顶在头上。

人很虚弱;太阳又很烈;梅兰妮咬牙前进着。她本能觉的离开那片坟场越远越安全。

梅兰妮过去;身体健康;出门旅游;爬山涉水地;精力旺盛。可现在这身子骨也太弱了些;走几步路就气喘喘的。

梅兰妮拖着步子;到黄昏时;也没走到山下。

来到这个时代;举目无亲;孤苦零丁。到哪里去谋生呢?一路上;她为自己编了个身世。

太阳一点点往下落;人感到很饥饿;可是让她去乞讨;她又做不到。她慢慢地走;就在太阳全部下去时;整个天空已成灰暗;天边挂上了几颗星星;她看见了那间小小的尼姑庵。这间庵堂和普通民居没什么两样;如果不是挂着一个旧牌子;上面书写着〃水月庵〃;梅兰妮再也想不到这是座庙。在饥饿的驱使下;梅兰妮敲响了院门。

门开了;梅兰妮看见一年轻的女尼;出现在灰暗的黄昏里。梅兰妮刚喊了声〃师父〃;一阵头晕;就很狗血的昏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梅兰妮已睡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身边有两人;一个是年老的女尼;正坐在床板边替她搭脉;年轻的女尼就站在床边。

看见梅兰妮醒了;就讲;〃施主体弱;又中了暑;刚才;老尼已替你刮了沙;先吃些粥;〃朝年轻尼姑点了点头;年轻尼姑出去。

梅兰妮谢了谢老尼。这是年轻的尼姑端了碗粥进来;放在桌子上;梅兰妮撑起身;坐到桌旁;喝起粥来;粥有一点咸味;是放了些盐。

这时;院门被敲响了;年轻尼姑去开门;一会儿;回进来;对老尼讲;〃是赵阿大家的二毛;又发高烧了。〃梅兰妮听出她讲的是南京方言。

老尼讲;〃我过去看看;施主今晚就在这里将就一晚吧。〃老尼的话和先前遇到的老婆婆的方言相似。

年轻尼姑说;〃二毛昨晚昏死过去了;好不容易救了过来;又不行了。师太;你能行吗?〃

老尼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屠。总是要去看看的。〃

说完;整理了药箱;老尼出去了。

梅兰妮吃完了粥;在年轻尼姑的带领下;去了净房;清洗了一番。

回房睡了。老尼什么时候回来;梅兰妮一点也不知道。

003 第一份工作

梅兰妮醒来时;天已大亮了。她在床上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起床;去净房稍梳洗了一番。就来到佛堂。老尼姑和年年轻尼姑正在念经。

梅兰妮想;这就是所谓的作早课吧。梅兰妮没有进去;而是站在门边;静静的等着;一边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佛堂。和后世的佛堂完全不相同;对着门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个小佛龛;里面一尊供奉着观音菩萨。佛龛前;一个铜香炉;两个尼姑一左一右的坐着;面前各摊着一本经书;老尼姑边念经边敲木鱼。梅兰妮对佛经一窍不通;不知念的是什么。静静地等在门边。她们念完后;在香炉里恭恭敬敬地插上了三支香。

梅兰妮方才进去了;在八仙桌前跪下来;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朝两位尼姑;庄重地磕了一个头。〃谢谢师太;师父的救命之恩。〃

虽然;梅兰妮是历史小白;但也不是脑残;她知道古人最讲究礼节;行礼什么的;一套一套的;这些她一窍不通。但磕头还是懂得的。尽管;作为现代人对这种行礼的方式很有抵触;她想来想去;还是这样比较恰当。新到这里;心中正惶惶不安;生怕别人看出破绽。

年轻尼姑过来扶起了梅兰妮;〃不用这样客气。娘子如何称呼?〃

梅兰妮立正;微低着头;讲道;〃我是苏州人氏;娘家姓梅;家住苏州阊门外;父母都是手艺人;母亲是制造局的绣女;父亲是铜匠。因为我是独女;所以;四年前;父母为我招了个女婿;他是我父亲的徒弟。昆山人氏;姓顾。一家人原本过得也安生;谁承想;两年前我母亲和倌人染上了瘟疫;去世了;家里剩下我和父亲。去年;父亲被朝廷送去镇江造铜炮。我便和父亲一起去了。实指望在一起有个照应。今年年初;一个炮台倒塌;将我父亲压死了。〃梅兰妮想起自己的父母;眼泪如自来水似的流了下来。〃剩下我孤身一人在他乡;料理了我父亲的后事;我变买了衣物;凑了路费;想回苏州。不想;在路上;我得了重病;船上的人怕过了病气;乘我昏迷时;将我扔上了岸;昨天早上;我醒来;沿着路走到这里;我知道这里是江苏面;但不知是什么县?〃

〃罪过啊。〃老尼唉叹道;〃这里离金坛十里地。只如今你有何打算?〃

〃我现在一无所有;举目无亲;如果师太能怜悯;就留我在庵堂做工。让我攒些铜钿;好回乡里。〃

老尼想了想;〃我这里倒需要一个女佣;原来的女佣;上个月嫁人了。但我这里的活较重;工钱不多;不知。。。〃

梅兰妮忙说;〃师太能收留就已是大恩大德了;工钱多少;师太看着给;活我会尽力干好;让师太和师父满意。〃

老尼点了点头;就这样;梅兰妮留在了水月庵;获得了她穿越后的第一个工作。工资每月是五百个铜板;梅兰妮想;是也不多;&里的丫头的最低工资。

水月庵坐落在一个小村庄旁;小村只有十来户人家;小村徬着一条河;河上的桥叫坞桥;所以小村叫作坞桥村。

水月庵实际上是座家庙;只有两位尼姑;年长的是心安师太;年轻的叫静慧。

心安师太年近七十;神态安详;略通医术;常为村里的人免费看病。在坞桥村里;心安师太的威望很高。

静慧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岁;眉宇间总有一丝淡淡的忧郁。

水月庵和农家小院没什么区别。院墙的砖看上去很有年月了。院门破旧。屋子也是旧的;堂屋就是佛堂;东边的套房住的是心安师太。西边的套房是静慧住着。梅兰妮住在原来的佣人房;佛堂后边的厢房里。后院是厨房;净房;旁边是一块菜地;菜地旁是一小山;山不高遍种竹子;山上有一眼泉。庵里用的水都是从山上挑下来的。

梅兰妮的工作就是煮两餐;外加一顿点心;打扫院落;包括厕所。至于心安师太和静慧的房间;由她们自己清洁;没有吩咐;梅兰妮是不能进去的。好在庵小;房子不多;需要梅兰妮清洁的只有饭厅和佛堂。洗衣煮饭;这些都是家政;可这个时代的家政和现代家政不能比;那绝对是个强劳力的活。挑水;舂米;没练过根本干不了。梅兰妮曾经在湖州乡下住过;所以烧行灶对她来讲不陌生;只是打火困难了些。可是舂米;挑水那都不是省力活。洗衣服这件事;说来简单;可是;过去都有洗衣机;这会子全得靠手工;还没有肥皂和洗衣粉;就用草木灰浸洗;她们的衣服都是很大件;没练过;绝对不行。头三天把梅兰妮累的趴下了。

晚上梅兰妮睡在自己那间破旧的房里;她根本没力气整理这间房;半间房子堆放着损坏的织机纺车之类。梅兰妮突然想起什么;点起灯;不顾灰重;查看那半屋的破烂物件;当看到一堆旧工具时;她的眼睛发亮了。这一夜;梅兰妮筹划到很晚才睡。

第二日的早晨;梅兰妮把早餐送到饭厅;等在门口;看见心安师太和静慧走来;毕恭毕敬的行礼问安;然后问师太;〃师太;那后山的竹子;我能不能砍几根用啊?〃

心安师太说;〃那是庵里的竹园;你要用只管砍;可以让阿大帮你。〃

梅兰妮满心高兴的谢过了师太。

静慧注意着梅兰妮的一举一动。梅兰妮顾不得她;一心一意进行改革。

赵阿大是庵里的佃户;年纪约三十左右;平时也常来庵里做工;当然他都在后院做些重体力活;菜地都是他服侍;再有烧的柴也是他送来的。梅兰妮昨天才见到他;因为他二儿子病重;直到昨天他才来做工。静慧告诉他梅兰妮是庵里的新女佣;他和梅兰妮打了招呼;满脸愁容。静慧告诉梅兰妮;是因为他家二毛;虽好起来了;但脑子烧坏了。人变呆傻了。

赵阿大相当淳朴;想来从前那个女佣没少差使他;所以梅兰妮让他帮忙做事;他都视为理所当然。梅兰妮先用旧砖;让阿大帮着砌了个小水池;再挖了一条引水的小渠;经过菜地流向小溪。用劈成两半的竹子;接起来;把泉水引到小水池;用废木料做了一个简易的水利舂碓。这工程花了六天才完成。从此;梅兰妮从两个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了。心里高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阿大看到这个舂碓和小渠中的流水;眼睛也发亮了。他的菜园子也用不着再去挑水浇地了。直接用小渠的水;省时省力。乡里人朴实;他马上对梅兰妮佩服了。

第二天;他便从家里带了一小袋谷子;呐呐地问梅兰妮;他能不能用舂米机。梅兰妮当然会同意;整个工程他是出了大力的。

心安和静慧当然也看过这个水力舂碓;心里称赞梅兰妮聪明。

梅兰妮可没有知足;她根据水力舂碓的原理;又做了一个水力敲衣棒;虽然不能全自动;但也能解放一部分劳动力。

有句话叫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当梅兰妮改进了生产力;两位尼姑和她的关系也好了起来。心安还送了一套旧衣裤给梅兰妮。静慧也会到后院;找梅兰妮说说话。

一次;梅兰妮想问静慧;现在到底是哪个朝代;可不敢开口直问。想了想;便问;〃听师父的口音不象是本地人。〃

静慧并没有回答她;而是问道;〃你听我是哪块的口音?〃

梅兰妮想;这有什么神秘的;你不就是个南京人吗。〃师父是南京人吧。〃

静慧急忙制止;〃禁声。〃并四周看了看;没人方才说;〃你怎么用前明的叫法?〃

梅兰妮想;前明是什么朝代;没听说过啊?

静慧低声说道;〃自大清立朝以来;就叫江宁。只有那些遗民才私下称南京。给官府的人听到了;要治罪的。〃

梅兰妮用手捂住了嘴巴;这么厉害;一个地名有这么多讲究。眼睛眨了眨;心里在合计;大清;是历史上的那个清朝吗?

梅兰妮谦虚地;〃谢谢师父的教导;我第一次知道这里面的讲究。下次我定会小心。只是师父来到此地多少年了?〃

〃我是雍正四年来的。〃说着想起了什么;定定的看着竹篱边的栀子花;白色的栀子花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好半天;叹了口气;起身回房了。

留下梅兰妮继续发呆;雍正年;好象是清朝的年号;静慧是雍正四年来的;那现在是什么年了?

梅兰妮整理得到的信息;她在江苏省金坛县坞桥村。时间是;清朝;静慧是雍正四年来的;那现在是雍正年;还是康熙年?或者;是乾隆年?梅兰妮是历史小白;清朝她就知道这三个皇帝;还有慈禧太后。至于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她就搞不懂了。她也叹了口气。从前;网上看穿越小说;主角们立刻都能搞清楚自己所属的年代;和地理位置。可是;她来了十多天了;现在是哪个皇帝执政;都没搞清。真是窝囊啊。

天气阴了下来。起风了;好象是要下雨了。梅兰妮起身去收晒干的衣物。

这时已是五月了;江南的梅雨时节。

004 第一桶金

梅兰妮来的第六天下午;静慧关照梅兰妮带着一壶热水到前院。

当她来到前院;在阴凉处;一个剃头匠正替心安剃头。一边嘴不停的八卦着。这四乡的新闻消息就这样传来传去。剃头匠有四十多岁了;终日在外行走;风吹雨打的;更现老相。

梅兰妮从饭厅搬出一张凳子;放上脸盆;又去拎了一小桶冷水来。剃头匠在替心安洗头时;梅兰妮就在一旁伺候着。剃头匠看着梅兰妮的头发;〃小娘子有一头好发;如果肯卖;定能得到好价钱。〃

梅兰妮心一动;来到这个朝代身无分文;虽然现在有吃住的地方;听阿大讲;工钱却要到年底才结的。现在她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她只好晚上洗了白天再穿上;现在天热;还能混;天冷了怎么办?来到庵里十几日了;也没听到师太讲起做衣服的事;看来;东家是不管穿衣的。

静慧在一旁问;〃杨师傅看;她这头发能换多少钱?〃

剃头匠看着梅兰妮的头发;估价道;〃大概能卖四;五两银子吧。〃

梅兰妮想;四;五两银子算不算多啊?

静慧又道;〃杨师傅爽快些;出六两银子也有赚。〃

梅兰妮后来才知道;这年头流行头发重厚。有钱人家的女眷;常出钱买别人的头发装饰自己的头发;这年头;没假发;而肯卖头发的女人又少;好头发能卖到十两银子。

剃头匠说;〃就看静慧师父面子;六两就六两吧。小娘子愿不愿意卖?〃

梅兰妮是现代人;她才不在乎短发。再讲;这年代没有洗发精;没有电吹风;连毛巾也没有;而梅兰妮连把梳子都没有;要打理这么长的头发;实在难度很大。

梅兰妮说;〃愿意的;杨师傅现在就要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