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生韩信-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义见项羽在使者面前直呼其名,张狂至极根本没有把他这个主帅放在眼里,顿时沉下脸怒斥道:“项羽,大王的特使面前,你修要放肆。若不是看你叔侄为我大楚立过功劳,我早就治你一个冲撞上官之罪,将你乱棍打死!”

宋义他是个书生出身,只是靠着他过人的才识,投机取巧才在乱世中爬到了楚国第二人的位子。书生容易犯个错误,就是太过想当然了。在他们的理解中,下官是一定要服从上官的,所以项羽这个次将就得服从他这个主将。

他显然是忘记了项羽是什么人,项羽十二岁便持刀杀了数十名强盗,二十二岁就已经杀郡守殷通造反,更是在雍丘之战中以少胜多杀死了大秦的中流砥柱之一的李由。

如此少年得志的豪杰,他竟然以对待常人的方式来对待,他宋义焉有不死之理?

宋义只觉得眼前一道寒光,甚至都来不及恐惧,项羽已经一刀砍下他的头颅,在他的人头尚未落地之时伸手提在手中。

身边响起一声惊恐的尖叫,楚王的使者吉胺已经吓得瘫跪在地上,满脸恐惧的看着宋义仍然站在那的无头尸体,见满身鲜血的项羽将目光投向他,连忙拼命摆手哀求道:“不要杀我,少将军,不要杀我呀,我什么都不说,什么都没看见。”

项羽轻蔑的一声冷哼,喝道:“我杀你做甚,你回去禀告楚王,宋义畏敌怯战拥兵不前,已经被忠于楚国的士卒杀死,我项羽将接掌主帅的位子,率大军北渡漳河和秦军决一死战。”

“听明白了吗?”项羽一声暴喝。

“听明白了,听明白了。”地上的吉胺抖若糠塞,拼命的点头说道。说完见项羽示意他离去,这才连滚带爬的逃了出去。

项羽提着宋义的脑袋大步迈出营帐,让英布击鼓召集众将,站在点将台上大声的说道:“宋义密谋投降秦国,我奉大王的密令已经将他杀死,从今天起我项羽将统帅楚军,即日北渡漳河和秦军决一死战。”

楚军乃项梁一手所创,项羽在军中的声望又极高,不论是功绩还是武艺,都不做二人,无人能出其右。而宋义虽然是楚王任命的统帅,可是却不得军心,见项羽接位,众将纷纷拥护,少数几个宋义的亲信也被项羽派人控制起来了。

项羽和范增谋划已久的夺权,就轻而易举闪电般的完成了,仅仅死伤了一人,那就是宋义。

军中的大将多为项羽的亲信,项羽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内就将这十万楚军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到了日落之前,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月落星沉之时,项羽独自站在岸边,静静的看着脚下流淌的河水。

漳水自西向东流去,转眼已经沧桑千年,人世间的变迁动荡,都改变不了它的静静流淌。与天地旷古永恒的存在相比,人类历史中如同流星般耀眼而过的巨星陨将,不过是沧海一粟。

背后一阵窸窣的脚步声传来,项羽没有回头,却已经知道是谁了。

“范叔,你怎么来了?”

范增略带苍老的声音响起。“我听龙且说你一直都没有回营,有点担心你,便来看看。”

项羽看着范增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见他单薄的身子在夜色中微微颤抖,有些感动的说道:“范叔,不必担心我,我只是在考虑明日北渡后的事情。夜色有些凉,我先陪你回营吧。”

范增没有回答,只是问道:“羽儿,你是不是在担心和秦军的决战,担心他们过于强大我们无法战胜吗?”

项羽仰望星空,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是,我是在担心,是在恐惧失败。恐惧,并不是弱点,强者,是要让你的敌人比你更恐惧,想要变强,就不能害怕。”

“所以我不会害怕,我只会让我的敌人害怕我,我一定会成功的。”项羽紧紧握住手心,眼神坚毅的看向远处。

范增大声喝彩道:“好志向,好豪气!”

看向项羽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期许,他感觉到了,项羽已经从原来那个有些莽撞冲动的少年成长成了一名真正的大军统帅。他很欣慰,替死去的项梁,也替楚国项氏一族。

“羽儿,你要记住,战胜秦军最重要的是激起将士们心中必胜的信念,我们楚人从来不缺乏对秦人的仇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天下的楚人无不恨透秦人,他们缺乏的只是对胜利的信心,而你就是他们信心所在。”

“你要鼓舞起他们死战的决心,让他们无所畏惧,这样我们才有一线生机。”

“要知道,人最大的对手,往往是就是你自己。”

当楚军第一个吹响对秦军反击的冲锋号时,最先亮场的是昔日盘踞大江的巨盗英布。英布以勇力冠绝而著称,在楚军中仅次于项羽一人。他奉项羽之令率两万人最先渡过了漳河,向章邯为王离输送粮草的甬道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章邯将精兵大多驻扎在后方休整,护卫甬道的大多是老弱之兵,不防之下被英布打了个措手不及,十战皆败。

大帐之中,章邯高居座上,帐外不时奔进传报的传令兵,不断将前线的最新战报报来。一个个不利于秦军的坏消息不断传来,章邯却不为所动,仍然在座上和诸将谈笑风生。

座下的韩信却忍不住站了起来,拱手大声道:“上将军,楚军的先锋不过数万人马,却将我们和北军直接横腰截成两半,现在北军缺少粮草,恐不能久持。请您准我出战,我只需本部人马,定可击败这只楚军。”

章邯停住了说话,只是似有深意的看着韩信,许久就说道:“我已经下令全军后撤了,楚军现在士气正旺,我不想和他们硬碰,相等等他们士气懈怠后再反攻。”

韩信又急道:“只是上将军,末将担心楚军士气如虹,北军孤军奋战恐有危险。”

章邯不以为然的笑道:“你过虑了,北军乃是我大秦第一精锐,人数又二倍于楚军,王离苏角等人也是正经百战。我估算过了,北军军中的粮草足以支撑七日,我想先让北军消磨楚军的士气,待他们士气已尽,我们再雷霆一击。”

韩信愣在那里,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章邯的策略确实可行,按照常理,王离的北军绝无可能如此不堪一击,章邯所谓的谋定而后动未尝不是取胜的好方法。

虽然是这么想,可韩信心中还是隐隐有些不安。如果换了任何一人为楚军统帅,他或许都不会担心。可是现在的统帅是项羽,他绝不是个甘于平凡之人,若天底下还有谁能让韩信心存忌惮,那唯有项羽一人而已!

思虑再三,韩信还是委婉的提醒道章邯:“上将军,我们还是稳妥为上吧,楚军新任的统帅是项羽,此人绝非之前的宋义可以相比,所以……”

“放肆。”一人霍然站了起来,正是章邯的胞弟章平。他这数月来见大哥对韩信极为亲近,反而冷落了自己这个亲弟弟,心中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无名火。今天见韩信三番两次出言顶撞章邯,便再也忍不住站出来怒斥。

“韩信,别以为你有一点军功就可以在我大哥面前为所欲为,我大秦最重军规,下官顶撞上官可是大忌,你到是好大的胆子!”

章邯伸手止住了章平,看着韩信平静的说道:“韩信,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不过我不是李由,他项羽也不是项梁,我既然这么安排,自然有取胜的把握,你无须再多言了。”

话已至此,韩信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只好低下头道:“是。”

章邯又看了看四周,说道:“好了,时辰也不早了,大伙就先散了吧。”

众人轰然应诺,章邯又看了韩信一眼道:“韩信你留下。”

待人走光,章邯看着韩信,缓缓开口说道:“你今天让我很失望,以你聪明才智不可能猜不到我这么做的用心,却还三番两次出言顶撞我,是不是我真的对你太过纵容。”

韩信低下头去,章邯的用心他何尝不知,不过是想借楚军之手来削弱北军的实力。北军太过强大了,强大的到章邯无法一口吞下。北军早已自成体系,独成一军,王离也是个野心勃勃之人。除非北军削弱道到一个能让他吞下的地步,章邯一定会很乐于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只是韩信却觉得章邯在玩火,他想借助楚军这把火,想借助项羽这把火来完成自己揽权的过程,却殊不知可能会被火苗反噬。

章邯见韩信许久不语,以为他被自己打动了,便又接着说道:“韩信,你还年轻,不懂的权衡利弊,战争永远是庙堂之争的延续。你应该知道李斯,他为秦相十几年,门生势力遍布朝野,可就这有一个人,仍然被赵高连根拔起,身死族灭。”

“我自问功德和谋术都不如李斯,别看我现在风光无限,可一旦天下大定我失去了作用,那赵高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拿我开刀,我将来的下场未必会好过李斯,所以我需要揽权,需要足够的资本和赵高对抗。要知道王离早已经投向赵高,他一定很乐于配合赵高取代我的位子。只有我能吞下北军,我才真正的掌握秦国的命运,有了立足的资本。否则我一旦离开大军回到咸阳,那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赵高想要杀我,岂不是易如反掌。”

韩信沉默不语,他知道章邯心意已决,他不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他的打算,只好问道:“那上将军,我们何时反击?”

“五天,只需五天。”章邯张开了手掌,“那时候想必北军和楚军已经两败俱伤,我们正好去坐享其成!”

章邯在进行着一场豪赌,赌注就是王离的二十多万北军,以及整个大秦的安危。只是他这个赌手信心满满,自认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却忽略了另外一个豪赌之人——项羽!

漳河之上,雄心万丈的项羽正看着楚军纷纷过河。为了激起楚军的勇气和决心,他下令将所有的过河后的船都凿沉,把造饭用的锅灶通通砸毁,楚军每一个士卒身上紧紧带着三天的口粮。

三天之内打败秦军,那就是活,三天之内打不败秦军,那就是死!项羽用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气魄征服了每一位楚军士卒,断绝了后退之路的楚军爆发出惊人的勇气。英布的连连大胜已经让他们士气大振,没有人在怀疑击败看似强大无比的秦军是一个神话。

站在高台之上的项羽踌躇满志,此刻的他杀气腾腾,眼中充满了欲望。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漳河的北岸,似乎已经隐隐看见秦军飘舞的黑水旌旗。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第106章 钜鹿之战(6)

自秦二世二年七月以来,广袤的大秦土地上烽烟四起,先是陈胜吴广,随后周市、田儋、武臣、项梁,一个个如过江之鲫,最后却在大浪淘沙中沉寂消匿。

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一个个横空出世的豪杰犹如黑夜中划破长空的流星,只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缅怀。

苍茫大地上,铁骑如流,气吞山河,投鞭断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史剧中,秦军和楚军则扮演了最重要的两个角色。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道出了七百万楚人心中对秦国的痛恨,在这场气势磅礴的秦末战争中楚人充当了反秦主力军的作用。先是陈胜吴广,随后的项梁项羽叔侄,以及刘邦,俱为楚人。

在万里疆土上,两军纵横驰骋,犬牙交错,秦楚两国的士卒鏖战在每一座城市、每一个角落,在荥阳,在戏水,在雍丘,在定陶,在巨鹿,惨烈的战争痕迹无处不在,以致数百年后,耕种的农民仍然能从自家田地中挖出穿着铠甲的累累白骨。

在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里,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每一个人都被卷入其中。

旧的秩序被打破了,新的秩序却未被建立,终于,在漳水河畔,在钜鹿城下,一个年轻的身影用他的勇气和决心让一切尘埃落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在群雄并起的秦末乱世中,项羽无疑是最耀眼的流星之一。如果说章邯的横空出世挽救了摇摇欲坠的秦帝国,那项羽就成了他命中的克星,为崩塌的秦帝国推上了最后一把。

秦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占着绝对的优势,而且刚刚消灭了项梁大军,士气高涨,四十多万大军正整戈待发。而项羽的楚军则是各路义军凑在一起的,有陈胜的残余势力‘苍头军’,有刚从楚地招募的新兵。这种军队虽然被项羽的决心鼓舞起了决战的勇气,可也极容易军心溃散,所以项羽必须速战速决。

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项羽不愧是名将,他很快就发现了秦军的软肋,就在北军和章邯军结合部。就像两个铁拳,而中间正是脆弱的心脏。而且他敏锐的发现,章邯和王离的两军似乎并不是一条心,虽然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可却彼此提防着。

而这,就是他项羽的机会。

英布首先率先锋向章邯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十战皆胜,章邯果然如项羽所料龟缩至后方,坐观王离和楚军决战。项羽心中清楚,章邯是个精明的老狐狸,他绝不会坐视北军的二十万精锐毁于一旦,所以一旦北军有崩溃的迹象,他一定会出兵救援。

所以对项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时间!时间!

楚军主力一渡过漳水,也不待休整,就迅速的投入战斗,首当其冲的正是苏角的五万大军。钟离味和龙且分别为左右先锋,各率二万大军如同两只铁拳一般猛击秦军,项羽则率着剩下的六万大军气势如虹的冲杀过去。

苏角的五万大军原本是防备东边的齐魏人马,南翼是由章邯的大军掩护所以并未有任何防备。项羽的大军突然杀到,他顿时慌了神,急忙命人向王离和涉涧求援,他自己则上马带军抵御。

秦军的阵地俱是面朝东方,南面正是一马平川之地,项羽的铁骑仅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已经杀入秦军营地。秦军惊慌失措,虽然极多士卒在有着丰富经验的将尉组织下聚齐一起抵御,可却住挡不住项羽势不可挡的猛攻,苏角更是一回合就被项羽刺死在马上。

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不可一世的五万北军就在项羽的猛攻之下灰飞烟灭。

王离得到了苏角的求援后,顿时大惊失色,急忙点齐十万大军出营救援,还在路上就得知苏角已经全军覆没。本来还胜券在握的王离被突如其来的打击给打蒙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楚军会突然变得如此强大,不明白为什么五万的北军精锐顷刻间就全军覆没。

他止住了前进的队伍,大军在原地踌躇不前,思虑着是后退回营固守,还是急袭楚军。

就在王离的犹豫中,项羽已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迅速收拢了因为强攻而有些凌乱的队伍,因为大破秦军,楚军士气高涨。重伤者被抛下,轻伤者则是简单的包扎一下就拿着武器从新上战场。大军迅速休整完毕,继续向北猛攻王离的援救大军。

主将无能,累死三军!王离的犹豫,让秦军陷入了灭顶之灾。

如果是在大营中,有着防御工事的凭借,项羽的大军不论如何也不会如此轻松的攻到秦军面前。

在原野中浪费了足足二刻钟的北军,茫然的站立在原地,即不整军备战,也不后退回营。王离为他的优柔寡断付出了代价,直到楚军杀至,他才慌忙的下令备战。

北军毕竟是百战精锐,虽然仓促,可还是迅速的布好了防御阵势。弩手在前,刀盾长戟手列阵其后,稳稳的扎住了脚步。盾牌后的秦军们紧紧的抓着长戟,他们的武器仍然锐利无比,他们的弓弩仍然坚不可摧,可是他们的眼神却已经有些慌乱了。

项羽是个战争天才,他让十万零乱的楚军迅速蜕变成了一只嗷嗷直叫的虎狼之师,他幸运的拥有了这个年代几乎最勇猛的战将,英布、钟离味、龙且、吕臣无一不是亡命之徒,在这些人的带领下,楚军如同放下山的猛兽,根本不惧生死,不畏坚盾利箭,只是拼命向前!向前!向前!

密集的弓弩很快就带走了数千名楚军的生命,可是后续者仍然毫不畏惧,当先的是楚军的二万骑兵,其中最为精锐的当属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兵,秦军军中的铁骑也随即出动,两股铁流狠狠的砸在了一起,人仰马翻,不断有人坠落地上,而楚军的步兵则是在英布的带领下猛攻秦军步卒方阵。

杀声震天的战场之上,王离正面色惨白的被诸将拥立在军中,冷汗不断的从他额头滑落。他不是第一次听说项羽,当他远在晋阳时,听说李由的十万大军为项羽的五万大军所败,他还嘲笑李由是言过其实,不过徒有虚名而已。

现在他才感受到了项羽的可怕,同样是十万大军,而且楚军还是刚刚歼灭了五万秦军的疲惫之师,他的却是大秦最为精锐的虎贲之师,却仍然被项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他如何能不害怕。

而不断奔来的士卒却将一个个坏消息报给了他。

“报……荆将军的骑兵已和楚军的骑兵交上手,敌军勇猛,荆将军已有不支之象。”

“报……赵将军求援,说楚军攻势勇猛,阵地快守不住了。”

“报……荆将军被一黑甲楚将所杀,我们骑兵大乱,正在溃败。”

王离又抹了抹额头的冷汗,连荆骏都死了,项羽到底是人还是神。他心中突然冒起了一个念头,‘不能再打了,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自己的北军就要全部断送在这里了’。

王离突然歇斯底里的大喊起来:“传我将令,速速撤退,不许恋战。”

兵败如山倒,用在形容北军的溃败丝毫不过分,秦军被项羽的猛烈的攻击下的心惊胆战,只要看见黑马骑士冲来就以为是项羽亲自来了,即使是刚刚布好的方阵也是立即一哄而散。

王离带着残兵败将逃入营中,闭营死死相守,一面燃放起冲天的狼烟,向章邯和涉涧求救。

历史总是残酷的开着玩笑,冥冥之中似乎有着宿命轮回。

十五年前,王翦在平舆之战中打败楚军,杀死了楚国大将军项燕。而十五年后的钜鹿,项燕的孙子项羽和王翦的孙子王离再度相逢,战果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从清晨渡过漳河,到黄昏时分,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楚军已经彻底击垮了秦军的军心,将他们团团围住。

见不可一世的强大北军被项羽打的大败而归,最先响应的是钜鹿城内的赵军,随后陈宇、田臧、田横、田都纷纷加入战团。项羽令英布领本部兵马和燕军、代军围困北方的涉涧,他则带着诸侯大军继续猛攻王离的大营,不给他以任何的喘息机会。

……

帐外一阵喧哗声,章邯在睡梦中被吵醒了过来。年纪大了,睡的也不是很踏实了,所以章邯特地嘱咐亲卫不要在百米之内有任何动静。

章邯下床穿起了鞋子,有些生气的正想喊来亲卫叱喝。却见帐门霍的被揎开,一阵冷风灌入,让他整个人打了个激灵,顿时清醒了许多。

章邯见亲卫神色有些慌张的跪在地上请罪,便邹了邹眉不悦的问道:“什么事情,怎么如此喧哗。”

“回禀上将军,韩将军在外面吵着要见您,我们说上将军你正在休息让他明日再来,他却坚持不肯走,说有要事求见您。所以卑职才不得不前来禀告,还望上将军恕罪。”

“好了,我知道了。”章邯挥了挥手,说道:“让他进来吧。”

很快韩信就走了进来,走到章邯面前径直单膝跪下,满脸焦急的说道:“上将军,我刚刚得到的消息,北军现在已经万分危急了。”

章邯面色波澜不惊,并没有多大起伏,只是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天黑前我已经得到了消息,苏角的五万大军被楚军歼灭了。这项羽果然了得,若是他毫无作为,倒是我章邯走眼了。”

韩信一愣,他今夜正好轮值巡夜,抓到了一名北军的逃兵才得知了这个消息,所以连夜赶来向章邯汇报,却不料章邯早有所知,便不解的问道:“既然上将军已经知道了,那为什么还不出兵救援呢。”

章邯平静的看着他,淡淡的说道:“我已经修改了计划,明天午时就出兵救援北军。”

韩信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说道:“上将军,您是我大秦的名将,不可能不知道军情如火这个道理的,从我们到钜鹿,快马加鞭也需要二个时辰,明日去救援,我恐怕北军早已全军覆没了。”

“你想多了,要知道北军是百战精锐,是蒙恬大将军一手带出的虎贲之师,有足足二十二万大军,战力还在我军之上。项羽即使取胜,也必然自身损失惨重,才不到一天的时间,北军万无可能就如此迅速崩溃的。”

韩信焦急的说道:“上将军,正是因为北军精锐强大,将士们信心无比,所以才所向披靡,每战必胜。可这样一支军队却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自信心被击败,那必然军心大乱;项羽正是看清了这点才不惜一切代价猛攻北军的,就是想击垮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自从蒙恬大将军无罪被诛后,北军上下早已经离心,士气大不如从前了。”

章邯盯着地上的韩信,缓缓说道:“韩信,有句话我和你说过很多次了,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打算,我不相信我大秦二十多万最精锐的军队一天不到的时间就会被十万楚军全歼。”

“退一万步说,就算王离全军覆没了,我一样有把握能彻底的击败重创后的楚军,还有那一群乌合之众的诸侯军。”

韩信心中一凉,他听出了章邯的意思,就算到了这种万分危急的时候,章邯仍然是想着如何谋权。从这点上看,他和王离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手段高些,一个手段低些,仅仅如此。

韩信仍不死心,哀声求道:“上将军,我和项羽交情不浅,我很了解他,相当了解。他是那种能放下一切的人,所以他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迅速的全歼北军,而不会等到上将军你前去营救。”

章邯的脸慢慢沉了下去,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个通病,那就是固执,刚愎自用,章邯虽大部分时候能从谏如流,可有些事情上也不例外。

果然,他不悦的说道:“你不用再劝了,我意已决,明日午时再出兵救援。”

韩信紧紧咬着牙,他内心突然愤怒起来,无比的愤怒,他紧紧的盯着章邯,盯着这个对他有知遇之恩、待之如亲子的老人。缓缓的低下头去,忽然双膝跪下,猛的在地上磕头,哀求道:“上将军,请你准我前去救援。”

章邯紧紧地盯着地上拼命磕头的韩信,看着他的额头已一片血肉模糊,章邯的面色先从愤怒,再到痛惜。

“韩信,你起来吧。”章邯语带哀伤,沉默许久才开口说道。韩信停住了磕头,却仍跪在地上,额头上鲜血流淌,也不去擦拭任由流下。

章邯转过身躯,背对韩信而立,缓缓说道:“你知道吗,我已经五十九岁了。古人云五十知天命,我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只想保我章氏一族永世富贵而不是重蹈李斯家族的覆辙。”

“我的弟弟和二个儿子都不是大将之才,他们只有中人之资,甚至不如。所以我心中很清楚,一旦我去世,那我的家族必须要有个强有力的外援,这才是永保富贵之道。所以我看中了你,想培养你继承我的位子,而且你极重情义,料想必感激我的恩德,泽顾我章氏一族。”

“韩信,你想想,到时候你手握重兵,有了足够的资本和朝中的奸臣昏君对抗,就算你想再进一步,也未尝不可,难道这些都不让你心动吗?你还不愿意放弃你那份可笑的执着吗?”

章邯紧盯着韩信的眼睛,却露出了失望,他虽然看见了韩信眼中的欲望一闪而过,可也仅仅是一闪而过而已。

韩信仍然跪在地上,低下了头去道:“上将军,北军里面有我的兄弟,有我的袍泽,有我生死之交,我曾经承诺过与他们生死与共,我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抛弃他们。”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上将军,你说的那些我都很动心,也都想得到。可是功名富贵再好,失去后也能再得到,有些东西,却是不能轻易失去的。如果上将军您坚持不许,那韩信只好一人单身前往了。”

韩信站起了身子,毅然转身便要离开,章邯却在背后喊住了他。

“韩信,我已经老了,很多事情我都无法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去做了。你带上你的本部人马吧,记住,他们都是大秦的好儿郎,不要让他们白白送死。”

第107章 钜鹿之战(7)

乌云遮住了月光,整个大地一片黑暗,空气中压抑的味道让人喘不过气来。一大队的骑兵在黑夜的直道上疾驰,他们没有燃起火把照明,只是紧紧的跟随着前军沿着直道一路奔驰。

终于,倾盆的大雨从天空落下了,天地间顿时一片水雾。闪电不时划过长空,将整个黑暗照亮,随即炸雷响起。黄豆大的雨点砸在骑士的脸上生生作痛,雨水浸湿了头盔,顺着领口处流入衣襟,身上再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

骑士们低下身子,将脸紧紧的贴在马颈上,谁都没有出声,耳边只有军官们焦急而短促的催促声:“快,快,快。”闪电带了瞬间的光明,映着马上一张张年轻的脸,只是瞪大着眼睛在雨幕中看清前方的道路。

没人有抱怨,因为他们的将军和他们一样淋着大雨赶路,也没有人会心生怯意,因为他们的将军永远是个不会失败的人。

虽然淋着大雨,可这支万余人的骑兵仍然在高速奔驰中保持着简单的队列。章邯并没有亏待韩信,他给韩信所部补充的都是精兵强卒,操练装备上并不逊色北军多少。这两个月来韩信每战皆胜,给了这支军队极大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他能和所有的士卒同甘共苦,每逢战事都是身先士卒,所以深得士兵们的拥护。

尽管所有人都不知道将前往何方,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可所有人都对韩信信心满满。

韩信就在队伍的最前列,他抿着嘴唇,任雨水在脸上流淌。额头上的伤口浸着雨水一片火辣辣的,也来不及去包扎,眉头紧锁的看向前方,心中想着心思。

所有人都对他有信心,可是他却对自己并没有多大信心。他已经知道了北军大败的休息了,现在战况究竟有多糟谁也不清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秦军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项羽的楚军,而是见北军失败趁机‘痛打落水狗’的整个诸侯联军。

以一万的疲军去面对数十万的反秦联军,还是在项羽这个天生战神统帅下士气正旺的联军,他韩信只是人,不是神!所以他想的不是如何去击败反秦联军,而是想着怎么救出王泾、田市,以及许许多多曾和他生死与共的兄弟。

直道很快就到了尽头,秦军脱离了直道,转向向钜鹿奔去。大雨造成的泥泞让秦军行走十分不便,可也很好的掩盖住了秦军行军的动静。楚军并没有,或者说来不及在西面设置阻挡和布置斥候,才让韩信得以一路长驱直入。

雨渐渐停下,月光重新出来了。秦军已经冒着大雨行军了将近二个时辰了,秦军已经人困马乏。

这时赵无忌拍马赶了上来和韩信并驾,大声的说道:“将军,斥候来报,前方十里处就是北军的大营,楚军和诸侯军正在围攻激战中,再往前的话我们可能就会被发现了。”

韩信闻言便下令停止前进,全军原地待命休息,给马匹补充些精料以养好马力,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