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少帅-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量更强的第二、第三梯队。先锋阵首先对敌方队形进行袭扰,如果敌方战斗队形没有混乱,第二层、第三层部队的冲击会随即展开,一旦冲击奏效,敌方军阵混乱,那么,主帅会率全部力量冲向敌方,予以全部歼灭。如果在几次攻击后,军阵仍没有奏效,则会采取后退的方式,引诱对方的战斗队形向前突出。而在突出的过程中,对方的一些弱点就会暴露出来,找准这些弱点,再返头痛击,是成吉思汗大鱼鳞阵的优势。成吉思汗成就了一段传奇与神话,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大起大落的风云散后,大鱼鳞阵扑满了落寞之尘。不过不管怎么说,鱼鳞阵是云铮记得比较清楚的一个,所以第一个演示的就是它了。
之后演示的是锋矢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仍然是“中央突破”。锋矢阵的防御**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再然后是偃月阵,这是云逸本人特别喜欢的一个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云铮在台上看着盐场内井然有序变换着阵型的鹰扬卫,心里很是满足,看了面色沉郁的曹睿一眼,心情忽然反而顺畅起来。
你们爱耍心眼,玩阴的,都随你们的便吧,老子练的是不是精兵,战场上自然一试便知,跟你们在这里斗什么斗?
卷三 关山雪满北风急 第34章 曹睿的动摇
云铮不在乎这次阵演会被曹睿等人操作成什么样子,却不代表曹睿等人也不在乎。确切的,他们不仅在乎最后评比的结果,而且还在乎评比的过程譬如云铮就在旁边,而鹰扬卫阵演的表现相当出色,那么该如何才能压低鹰扬卫的成绩呢?
“咳!”曹睿轻咳一声,转过头来,微笑着对云铮道:“云都指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鹰扬卫此番阵演,如行云流水,毫无滞阻,端的是精彩非常。云都指果然深得尊祖(云煜,云铮祖父,精通阵法,前文有述。)真传,了不得,了不得啊!”
云铮微微摆手:“子聪公过誉了,家祖阵法之精妙,铮学之不过皮毛,岂敢妄言真传?此番鹰扬卫阵演还算顺利,也是有赖陛下关爱、家严督导以及将士一心,方有如此成果,实无铮之片功。”
曹睿自然不依,又是一番盛赞,末了话锋一转:“不过都指,方才阵演,那鱼鳞阵前后队列批次,间隔是否远了一点?如此距离,倘若实战,一旦第一批次攻击生效,则第二批次将有赶不上前军之虞;而第一批次攻击若是不能生效,则第二批次也恐怕无法即时对前军提供支援,况且两军相距如此距离,一旦敌军骑兵自侧翼席卷而来,可以正**两军间隙之中,如此前军与后军岂非要轻易被敌军分割包围了?”
云铮不慌不忙,道:“按照寻常情况来,确实如此。不过我鹰扬卫的情况与过往诸军略有不同,却是不会出现子聪公担心的那般情况的。”
“哦?”曹睿笑了起来,颇有深意地反问道:“鹰扬卫果然卓然不群……却不知是何等不同?”
云铮晒然一笑,朝阵中一指:“子聪公请看,我鹰扬卫健儿身上所负之弓,比寻常之弓如何?”
曹睿微微一怔,皱眉沉吟道:“略粗,略大。”
云铮点了点头:“不仅是粗和大,而且略弓身长一些,这弓比寻常弓箭射程差不多要远一半,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四十五丈,以此弓装备我军,其射程正好可以跟上这鱼鳞阵的间距。”
曹睿大吃一惊:“鹰扬卫装备了新弓?不是鹰扬卫和凤舞卫的弓箭都来自于林东林南兄弟吗?他们手里哪来这么好的弓箭?”
云铮呵呵一笑:“林东林南兄弟是给我们提供过一批弓弩,不过那批弓弩没用多久,下面的儿郎们力气长了起来,觉得那弓不带劲,没办法,我这个做都指的,只好想办法再给他们弄了一批新的,就是这批了。”云铮这话倒也不算胡,这批弓的原型来历,其实是东方无晴试制新式手弩的弓弦之后,发现了一种可以提高射程的新制弦法,然后就顺便做了一把弓,觉得还不错,便上报给了燕京。云铮还是从上次南下的那批工匠处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一贯关注远程杀伤力,一听这消息,立即就让当时还比较清闲的工匠们赶制了一批这种新式良弓,用以装备鹰扬卫。
所谓有效射程四十五丈,按照大魏的度量衡计算,有一百三十多米,相对于普通的步兵弓箭,射程确实很远。当然这个射程只是普通步兵弓箭,专门的弓箭手和弩箭手所配备的弓弩射程更远,更别车弩床弩之类巨型弩箭,这个暂且不提。
曹睿目光一阵闪烁,忽然问道:“如此强弓,鹰扬卫每个士兵都能开得了?这算是几石弓了?”
云铮微微一笑:“倒也不多,两石而已。”
曹睿吃了一惊:“全军都有两石之力?”
云铮也不奇怪他的惊讶,点了点头:“不错。”
曹睿这时才真正对鹰扬卫的战斗力起了一丝畏惧,按照大魏朝的度量衡计算,两石之力,放在后世差不多就是一百五十来斤,每个士兵都能开一百五十斤的弓,这样的军队如果还不算精锐,那天下怕也就没有谁敢称强军了。
后世人对重量和力量比较缺乏直观的认识,就云铮穿越前,十八岁那年刚刚进大学,读的是警官院校,他自己入校前还是经过了体能测试的,当时清明节他去祭祖,在农村里玩耍,拿一袋90斤的大米往肩膀上扛,挺举了三次才算上了肩膀,这样一,一百五十斤的力量是什么概念就比较清晰了。
按照云铮所读《宋史》上的法:“(岳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宋朝跟大魏的度量衡不同,一斤是五百九十七克,当时三百斤,等于后世三百五十斤,岳飞能拉开三百宋斤的强弓,明他双臂一晃,至少有三百五十斤力气,而这时候,他还“未冠”,也就是,还不满十八岁。就是,穿越前自我感觉身体挺棒的云铮,三个绑在一块,还不如岳飞一个人的力气大。
古人体质未必胜过后人,只是他们科技水平落后,干什么都得动手,粗活儿笨活儿干多了,力气也就练出来了。岳飞出身农家,打小参加劳动,虽然在夜校念过两天书,却从来没有正式在学校里待过(参见《宋岳鄂王年谱》卷1),他那惊人臂力,应该有一部分来自锻炼,另一部分来自遗传。按《宋岳鄂王年谱》,岳飞的太爷爷叫岳成,他爷爷叫岳立,他爸爸叫岳和,岳成、岳立、岳和这爷仨,三代贫农,只会在土里刨食,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除了名字什么也没有留下,所以我们不清楚他们是否也是天生神力。但是据《宋史》记载,岳飞的大儿子岳云力气挺大,每逢出战,手持两只铁锥枪,每只重达八十斤,舞动开来,呼呼生风,只见黑气,不见人影,这份力气想必是从岳飞那儿继承来的。
大魏朝看来是出不了岳飞和岳云的了,不过却出了个云铮。云铮所开的逐月弓,乃是大魏的六石强弓,要拉开它,足要四百五十斤的神力,所以云铮才能一箭即出,威震两军。
主帅神勇难当,士卒也个个勇武非凡,如此一支军队,威慑力自然不是盖的。曹睿心里忽然有些彷徨,陛下现在不知道怎么想的,动作一次比一次大,尤其是现在的新法,得罪的人真是海了去了,现在虽然还克制着不去招惹外四家,但看看冷家在四川的情况,这样下去外四家肯定也要被新法的动乱牵连在内,到时候万一朝廷出了什么状况,一旦再次出现边军勤王进京的事,只怕不仅皇室权威要越发淡薄,就连内四家也肯定不复往日光景。
他这么想并不奇怪,任何一个皇权的威严,都是需要军力来支撑的,而文官集团的权力,到底其实还是来自于皇权。别看现在朝廷里头很多事情没有内四家的名门内阁拍板就办不成,内阁不用印,连圣旨都发不下去。但如果皇权真的削弱到一个危险的地步,尤其是如果外四家的力量掌控了朝廷,则内四家几乎就没有一点力量能跟他们抗衡了。笔杆子再凶,枪杆子捅过来,还不是照样死?再又不是所有的笔杆子都能坚持跟枪杆子斗到底,真要是外四家强大到能够控制朝廷的话,巴附过去的笔杆子不知道会有多少!
曹睿是真的担心起来了。眼下朝廷昏招迭出,云铮这小子带兵又如此厉害,一旦哪天出了状况,云家或者周家一声“勤王”,七十年前的大麻烦就要重现……可惜,这件事会怎么发展却不是他曹某人能够控制得了的,他能做的,撑死也就是个“未雨绸缪”。
谁都料不到曹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心思居然已经悄然变化,原先定下的压制云铮鹰扬卫的计划,居然在发起人曹睿这里开始出现松动。
曹睿一拍巴掌,赞道:“好!好!好!如此甚好!鹰扬卫既然有如此利器在手,这般布阵也就是理所应当了。鹰扬卫能够不拘泥于阵图,率先采用新式武器,改善作战方法,非常值得肯定!”
曹睿这话一,众人顿时感到意外。阵演和四爷党要出幺蛾子,这是双方都清楚猜测到了的事,没料到曹睿现在忽然就变了口风。这一下不仅龙翔、虎翼和狼牙三卫的监令有些措手不及,就是云铮他们也有些搞不清状况。云铮这个当事人只好呵呵哈哈几下,寒暄两句作罢。
曹睿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道:“此番鹰扬卫阵演,已近尾声,本官以为鹰扬卫创新变化,处置得宜,阵法娴熟,行云流水,可以评之为甲等……诸位有何看法?”
甲等?
甲等就是第一等,类似于后世考评的“优”,属于最高褒奖。可是,不是好了要压制云铮一把么,这若是评了甲等,还如何压制?只是如果不评甲等,这眼前鹰扬卫的阵演却又的确精湛,要是找不出什么好的理由,如何能让云铮心服?
龙翔卫监令宋明乃是受了林晟严令的,听了曹睿这话,怎敢表示同意?当即便道:“这鹰扬卫的阵演虽然精彩,但它却是第一个演练的卫,其余诸卫都还没开始呢。现在就先评出一个甲等,定将影响其后诸卫的发挥,如此怕是不妥吧?”
虎翼卫监令王岳见宋明起了头,便也附议道:“曹大人的意思固然有理,但光远兄所言也是老成持重之言,岳以为鹰扬卫之表现固然甚好,但眼下我等却也不必急于评议。兄弟以为,究竟评议为哪一等,不妨先放一放,先看了其余诸卫的表现,再做一综合评议,如何?”
凤舞卫监令邵光一听王岳的话,点了点头:“五山兄此言正和我意,咱们不妨先看了其余诸卫的表现,再综合考虑,如此方显公平啊。”
狼牙卫监令雷渊跟冷羽关系甚好,秉承冷羽的意思,他其实是希望当即给云铮一个丙等的,不过眼下却是不好了,只好也表示赞同王岳的意见,推迟评议时间。
这样一来,鼋甲卫的钟远也就同意了,徐邵扬看了云铮一眼,也点头表示没有异议。曹睿实际上只是想卖个好给云铮,至于鹰扬卫最后能拿甲等、乙等还是丙等,他哪里会去关心?一见其余几位监令都是这般心思,倒也乐得赞同,免得和缓了云铮那边,又跟这边搞僵了。
云铮心里虽然有些闹不明白究竟怎么回事,但曹睿的态度他是看出来了,不管曹睿为什么忽然态度发生变化,至少变化有利于自己,那就行了。于是也顺着他们的意思,笑了笑:“呵呵,此事总归是诸位大人负责评议,不论怎么评议,铮都无异议。”
鹰扬卫,帅帐。
云逸听了云铮的叙述,笑了起来:“少帅,他们这联盟也太不牢靠了,咱们还什么招都没出呢,曹睿就叛变了。”
云铮摆摆手:“那也算不上什么叛变不叛变,曹睿本身就是曹家的家主,曹家虽然现在看似靠着依附着顾家维持地位,但曹家毕竟也是开国功勋之后,虽然没有位列八大世袭罔替国公之内,但毕竟传承已久,也有很深的根基。曹睿跟顾家的关系,并非是举家投靠,只是暂时依附而已。曹睿这个兵部尚书虽然实权并不甚大,但好歹也是一部尚书,堂堂正二品文臣,为官二三十载,门生故吏颇多,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若是他忽然改变立场,对顾恒来,也是相当大的一个损失。至于今天曹睿的举动……”云铮顿了顿,沉吟了一下道:“恐怕是对顾家眼下的情势有些不看好了。”
“顾家又怎么了?”云逸有些不明白。
云铮抬头望向帐外,看着天上的白云,轻声道:“陛下这次,好像是下了决心了。”
今天还有一章。
。
卷三 关山雪满北风急 第35章 承风弓
随着曹睿的动摇,云铮的鹰扬卫这次意外的得了个好处,原本按照曹睿等人的计划,云铮的鹰扬卫和林曦的凤舞卫载阵演之中顶多能拿乙等,结果因为曹睿忽然“变节”,云铮取得了四票领先,最终拿到了甲等。然后有些荒唐的一幕出现了,林曦的凤舞卫在阵演上虽然算不得出彩,但总归也还是中规中矩,没有出什么纰漏,可是因为遭到压制,最终只拿了一个乙等。而林晟因为得知曹睿“放过”了云铮,暴怒非常,居然当场发作,很是刺了曹睿几句,本来这样也就算了,曹睿自知理亏在先,并不打算计较。但接下来龙翔卫在阵演中居然出了乌龙,令旗下达的命令是摆出圆阵御敌,但不知道怎么,原本处于左右两翼的两个卫都看错了旗语,居然左右包抄了出去,搞得一个好好的阵不伦不类,既不是圆阵,也不是鹤翼阵,完全弄成了四不像。
出了这么大的纰漏,甲等当然应该无望,但林晟虽然大怒属下不争气,却仍然自恃有“密约”在前,并不以为有多了不起,仍然示意监令宋明提议龙翔卫为甲等。哪知道这般无耻却不知怎么惹了众怒,居然遭到一致反对,连狼牙卫监令雷渊都没有出言相帮,硬是一句话也没,任凭几位监令满脸鄙视地建议给予龙翔卫丙等。最后更加讽刺的是,居然是曹睿觉得如果龙翔卫拿个丙等,陛下那里脸面过不去,坚持给了龙翔卫一个乙等。
于是乎,闹了半天,林晟林曦居然成了难兄难弟,而且是真正的难兄难弟。
鹰扬卫大营,云铮等人正在做着最后一项演戏的准备。
这一项演戏,称之为箭阵。实际考核除了箭矢的射程之外,还包括有排射、齐射、轮射以及远近弓弩配合的联射。
考校射程,就是之前提到过的一个方阵齐射,计算达到标准的箭矢共有多少,多的自然就是优胜。
排射,则是横列队一排一排的射击,他们的对面将竖起把人(草人),最后计算中箭率,高者优胜。
齐射,乃是指或六百人(一个卫的专业弓弩手编制)或者一千人(普通步兵千人队编制,也带步兵弓的。)组成方阵,按照鼓声的命令,一波一波的进行同时射击。考校方会事先划出目标区域,射入该区域箭矢多者优胜。
轮射则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方阵配合,一边一波箭矢轮流射入目标区,要求以最少的方阵,配合出不间断地射击为标准,射入目标区箭矢多者优胜。
最后一个联射,乃是按照平时作战的正常配合方式来作战,在云铮看来,演习中加入了这一条,才真正有些实战演习的意味。
所谓平时作战方式,即大型车弩进行第一波远程射击,若是轻军前进没有车弩,那么这一步省略。然后是大型强弩进行远距离试探射击,这种弩叫做“蹶张弩”,又称“踏张弩”。一种依靠臂力和腿力结合,来张弦发射的强弩。它的形体比擘张弩大,弩弓长约半丈,木臂长约两尺余,弓干较厚实,一般由多层木片或竹片复合胶粘而成。弩弓的强度较大,光靠臂力是无法拉满弓的,需要靠臂的拉力和脚的踏蹬力结合来张弦。为了让腿脚参与张弦,在它的木臂中段,系装有韧绳。张显示,将绳套在脚上,两手拉弦上机扣,站立、坐都可以。战国时期蹶张弩已在战场上出现,它的射程超过两百六十丈,在射程内,蹶张弩发出的件都能穿透敌人的胸膛。当时,用这种弩装备的韩国士兵,能以一当百,称雄一时。到眼下大魏朝时,又有一些改进,不过就算这样,它的射程虽远,威力虽大,但发射速度仍然比较慢,一般射不了几箭就要让位于下一波。这一波轮到专业弓弩手进行真正大威力的覆盖射击,如果对方有骑兵,则先射骑兵,若是对方并无骑兵出现战场,则射其先锋精锐。这一波过后,如果距离还来得及,则全军步兵可以组成圆阵,分出一部分专门护卫在外,另外一部分则藏于其中,对外面的敌军进行大范围、不间断的覆盖式箭雨攻击,威力巨大。据当初汉朝名将李陵用五千步兵抗衡八万匈奴骑兵就是用的这个办法,在弓弩先进的情况下,确实非常有效。
云铮穿越前看电影,总是有些疑问,为什么很多电视电影里头,中国的弓弩齐射,都是没有多少仰角而硬挺挺直射的,而西方电影里头,那长弓手几乎是朝天射箭,怎么会差别这么大。后来年纪大点了,才知道中国的导演历史白痴极多,很多常识都不懂。中国弓弩里头确实有些是可以直射的,但更多的弓还是需要仰角射出的。之所以中国的弓弩有些可以直射,这是弓弩的制作不同导致的结果。
世界上许多的不同文明分别独自发展了复合弓,但是由于西亚斯基泰复合弓(一种双曲复合弓)这种自技术上较为成熟的复合弓传到了古希腊和罗马(似乎是共和国末期传入),西方人依此为渊源将他们所见到双曲复合弓都认为是斯基泰文化影响的产物。而早在商朝的晚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类的弓箭了双曲复合弓的成熟形式,双曲反弯复合弓(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中国的汉字弓就是依据双曲复合弓的象形而来的。而且周朝出土的青铜器就有很多是反映射礼活动,而射礼所用的弓明显就是双曲反弯复合弓。在诗经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过弓(即角弓,可笑后来的儒家牵强把角解释为装饰品)。
同时由于使用弓的材质差异,以使用单体弓为主的地区和已广泛使用复合弓的地区在拉弓的方式上也产生极大地不同。即地中海式射法,和蒙古(中国)射法。由于欧洲单体弓弹性差,拉弓长度与弓体长度之比低因此弓长较长,而中国的复合弓正好相反,拉弓长度与弓体长度比甚高,当拉满弓时手指拉弓处与弓弦形成锐角,用地中海式拉弓法将积压手指。因此中国拉弓法用一个拇指(带指环保护)拉弦,食指和中指压住拇指,而欧洲单体弓由于角度较大,则可以用多个手指拉弓。使用指环作为保护是使用复合弓的标志之一。
云铮现在给鹰扬卫配备的新式弓,其实是一种很先进的设计,只不过这种设计的先进性只有云铮看出来了,估计就算制作出它的东方无晴本人都没有发现其中所代表的进步。这一点要从欧洲弩和中国弩的差别起。
欧洲的弩,早期一直比中国落后,但后来一个设计却对弩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就是采取了钢片作为弓臂材料,这是原先云铮那个世界里头14世纪的事儿。中国的弩机机身为金属,但弓体仍然沿袭复合弓那一套,都是什么木啊角啊筋啊胶啊漆啊之类的。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就曾经想不明白,古代中国人冶金技术比欧洲领先,弓弩技术也比欧洲人要领先,为啥那么漫长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有用钢去做弓。这个到底是一种惯性思维的问题,正是因为中国的复合弓技术非常发达,传统太深厚了,所以反过来也限制了人们对其他材料的思考。当复合弓体的弩,有效杀伤射程跟木仓有一拼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去改用别的材料了。最后,就是张弩的效率。从14世纪开始,欧洲人多采用拉杆张弩,但是当重型钢质弩弓在15世纪普及欧洲之后,就发明使用了曲柄卷绕器和滑轮组来张弩,到了15世纪晚期,欧洲的张弩装置彻底成熟,是用齿轮装置和齿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云铮这次发现的这个连发明者自己都没有重视的弓,却竟然创造性的采用了以钢片加固弓臂的设计!云铮正是看见了这一点,才会立马要求制造出来装备鹰扬卫的。平心而论,现在鹰扬卫所装备的这批新式步兵弓并不完美。因为云铮对于手弩的改进催得十分紧,东方无晴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弩上面,这个弓的出现,纯属意外。当时是有几块精炼的钢片多余出来,东方无晴看了一下,未免浪费掉那么好的材料,闹着玩一样将它们安装到了弓臂之少,没料到那弓居然真的增加了射程。东方无晴略微抽出时间把那把弓处理了一下,却是再没有精力仔细研究,干脆直接呈送燕京,看燕京对这东西是不是感兴趣,燕京如果有兴趣,自己再深入研究不迟。
东方无晴这么做,也是个习惯问题,她本身只是喜欢研究这些机械、兵器之类,但却不是领兵的将领,而一样武器好不好,实不实用,还得看战场是不是需要,所以她的很多想法想出来之后,都要先问过燕京,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深入。这样做,利弊皆有,但其实现在没有必要改变。
云铮虽然不是什么专家,对于制造武器,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但作为一个历史迷,和一个伪军迷,某些比较出名的武器,他还是能知道个大概的。这种采用了钢片加固弓臂的新式弓,他知道一定是大有前途的。而且这个弓还不是很担心其他国家仿制,因为这年头出了大魏,估摸别的国家也没有这么先进的冶金水平,要知道这种用来加固弓臂的钢片,那可不是在寻常铁匠铺里锤锤打打就能弄出来的。
“明天的箭阵演习,便是我们鹰扬卫此番大演的最后表演了。前面奔袭我们拿了一甲,阵演我们也拿了甲等,现在剩下一个箭阵……诸君,新弓已经发下去了,弓的质量如何,大家都清楚,可以比起其他诸军的制式步兵弓要强了一半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箭阵这一项上不拿一甲,当真是对不住我们鹰扬卫的名头了。”云铮又开始做“战前动员”。
“都指放心,有此利器在手,明日箭阵一项,我军稳拿一甲。”话的,乃是今天刚刚赶到的军师祭酒李墨。李墨本身算是“搞研究”出身,是个比较稳重的人,他之所以这么,正是因为他看懂了这新式弓里的神奇。
云铮知道他是墨家出身,机械上的造诣相当深,干脆把改造这新式弓的任务交给了他。云铮知道眼下大魏朝的远程兵器还有发展的余地,想当初那个历史中,宋朝还有那神乎其神的神臂弓呢,现在大魏朝来了本少帅这么个有眼光的军事统帅,怎么能不发展得点呢?
想那神臂弓(其实是弩),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其上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射程也可达370多米,且可贯穿重甲,令金军胆寒。恩格斯:14、15世纪英国步兵使用的长弓可射200码远,是当时‘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然而它的射程和贯穿力和中国的床子弩以及神臂弩比起来还差的远。
神臂弓用坚韧的山桑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弩身,麻为弦,轻巧坚劲,史书记神臂弓“实弩也。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射三百步,透重札”。
不过历代学者均对神臂弓的威力表示怀疑,因为从史书记载看神臂弓只是一种踏张弩,如此大的威力难以想象,云铮这个伪军迷曾多方查证后认为神臂弓上装有巧妙的机关,这些机关是神臂弓威力的根本保证。神臂弓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可见神臂弓在370余米的射程上仍具有惊人的穿透力。而历代学者正是对此深表怀疑,其实神臂弓上是装有机关的,只是久已失传,《永乐大典》上就记载着神臂弓的机关图样,后《永乐大典》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神臂弓自此彻底失传。清代学者纪晓澜曾亲自见到了这些图样,曾想依此重新制造神臂弓,但可惜《永乐大典》上的图样只是神臂弓的单个零件图样,没有组合图。
云铮对重现神臂弩的辉煌抱持着极大的信心,他甚至希望让东方无晴和李墨合作去做这件事。
谁都没有料到,海安县最后一场步兵演习快要结束的时候,四川的风波却越来越大了。
。
卷三 关山雪满北风急 第36章 西川惊雷(一)
万昌十八年夏,川贵总督府发布命令,为配合朝廷新法,川贵两省即日起禁止私贩茶叶茶砖,一应商务由总督府责人全权督导进行。由是西南大哗,西川茶贩黄小波聚众二百反,乱军发展迅速,两日后攻下彭山县,杀死县令齐方振,缴获大量军械,远近贫农赤商皆来相投,十日内发展到大军七万人。实力大涨后,义军出征攻打冷家对抗吐蕃之前哨重镇江源县,在义军头目之一的晁适黎谋划指挥下,于夹鼓山下大败镇守江源县的成渝卫第四卫,该卫副指挥使刘旭鹏阵亡,指挥使张焕之领残部千余溃退,败回江源。义军继续进攻,猛攻江源三天,终于在江源大户钱家的帮助下夜遁入城,成渝卫第四卫全军覆没,监令冷明战死,指挥使张焕之只身而逃,西川第一重镇江源宣告陷落,巨量军械粮草被义军收缴,义军由此实力大增。
半月之后,成都府外已经集结成渝卫第一卫、第二卫、第五卫、第六卫四个精锐卫,共计两万两千四百人,川贵总督冷翔以成渝卫第一卫指挥使冷跃为行军总管,向西进讨,兵锋直指江源,大战一触即发!冷翔本人留镇成都,等待汉中卫和钜州卫的援兵抵达。
在攻陷江源之后的这半个月,黄小波起义军已经膨胀似的发展到十二万人,这十二万人跟先前攻下彭山县之后的七万人不同,那七万人里头有不少的水分,老弱之辈占去了三成,而经过攻打江源,黄小波义军战损颇为不轻,暂时无力四处进攻,经过这半个月的休整和吸收,在晁适黎的建议下,去芜存菁,终于剩下这十二万青壮,基本上可以算是能战之兵。
晁适黎这个黑瘦的中年人,因为表现极为突出,对黄小波等人又十分恭顺,被大首领黄小波看重,从原先的第二梯队头目提拔上去,成为整个义军的四首领,仅仅位列黄小波、安明庭(安叔)和黎长顺(黄小波妻弟,顺子)之后,独掌三万大军,显赫一方。
此时黄小波亲掌大军六万,黎长顺和晁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