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刀1937-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配属于二营的一辆战车突在了最前面,但在此之前郑永等人的担心终于还是成为了现实。
缺乏步兵有效保护的这辆战车,很快在日军的平射炮和自杀似的双重打击下失去了作战能力,战车全部乘员阵亡。
二营已经完全在凭着血性和勇猛在冲锋了。
到了这一刻所有官兵都打红了眼,什么步兵冲锋条例,什么队列的完整性,统统被抛到了脑后,他们唯一所想的,就是突进去,突进去……
一排又一排的士兵倒下了,一排又一排的士兵踏着同伴们的尸体冲了上去。
疯了,所有的人全部打疯了。
冲锋枪在魏明章的手里突突的响着,子弹在他身边横飞,但眼里充满了血丝的魏明章却好像根本没有嗅到死亡带来的威胁。
第一道防线终于在二营敢死队式的冲锋下被突破了,但日军迅速在第二道防御重新组织起了凶悍的反击。
三个连长全部阵亡,新换上的三个连长很快又阵亡,二营的军官除了魏明章外,几乎都被重新换了个遍。
悲伤、眼泪在这里早被忘得干干净净,失去战友的痛苦也都被压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战斗,战斗,唯有战斗才能把这悲哀尽情的散发出来。
但这绝不是应有的攻击方式。
111师所属之各部队之所以攻击顺利,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全师官兵懂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
空军、坦克、大炮……
只有将这些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配合步兵的冲锋,才能达到战无不胜的效果。
可惜,同样是用全德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八十八师,还是严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当费劲千辛万苦冲垮日军第二道防线的时候,二营几乎已经伤亡过半了。
到处都是弟兄们的尸体,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鲜血。
麻木了,都已经彻底麻木了……
冲锋吧,冲上去吧,要么是夺取这里,要么是全都死在这里……
“孙师长,我是第六军军长郑永。”
“郑军长有何指示?”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对着话筒叫道。
“孙师长,不能再这么打了,伤亡太大,伤亡太大。”电话那头传来了郑永的吼声,焦急的样子就算看不到人也能感受得到:“请求飞机轰炸,请求战车增援,先把部队撤下来,撤下来,再这么打下去,八十八师就要全部拼光了啊!”
孙元良沉默在了那,郑军长居然直接把电话打到了自己的师部。
这已经非常不合常规了,但孙元良能够明白电话那头郑军长的好意。
部队伤亡惨重,大量军官阵亡,自己心里也疼得流血。他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部队,攻击取得的结果相差得却如此之大?
他凄惨地笑了一下,说道:“郑军长,谢谢你的好意,但部队已经撤不下来了,就在刚才,张司令长官又亲自来了电话,要求我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结束战斗,夺取阵地。”
已经撤不下来了,仅就523团就已经和二营失去了联系……
……
第八次的冲锋了。
几十个兄弟倒在了日军的阵地前。
扔掉了手里的冲锋枪,操过了一挺机枪,魏明章睁着滴血的眼睛疯狂扫射着。
“冲,冲,再冲一次!”
吼声里又是一组突击队冲了上去。
日军的重机枪不断夺取着二营兄弟的性命,这一次的冲锋再度失守。
“还有多少兄弟?”枪声稍稍停止,魏明章大口喘息着说道。
“不到……不到一百名兄弟了,营座……”
近乎哭泣的声音,让魏明章整个人怔了在那里,是自己听错了吗?
整整一个营的兵力,整整一个营啊,现在竟然连一个连都凑不齐了?
魏明章猛然脱光了上身的衣服,露出了赤裸的胸膛。
他把一枚接着一枚的手榴弹绑到了自己身上,面无表情地说道:“再冲一次,这次,我冲在第一个,全部士兵一起进攻!”
所有的人都学着他的样子,把一枚枚的手榴弹绑到了自己的身上。
“全体都有,集合!”
魏明章的喊声里,还能动的士兵集中到了他的身边。
“弟兄们,团座限我们两小时拿下法学院,还有十五分钟,这次,是咱们二营最后一次冲锋了,咱们之中可能一个都活不下来了……”
士兵们静悄悄地听着,没有一个人脸上有害怕的表情。
魏明章笑了笑:“不就是一个死字吗?咱不怕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有一条,冲到日本人阵地前的,记得拉响手榴弹,咱得完成任务,不能丢了咱八十八师的脸是不?”
每一个士兵都用力点了点头。
“全体都有,听我口令!”魏明章面色一正,大声说道:“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三团二营,冲锋!”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三团二营,冲锋!
武器在手中发出怒吼,士兵们的脸上无所畏惧。
前面的士兵在冲锋,后面断了腿的士兵,受里拿着武器,一边扫射着,一边不断挪动着断腿,一步一步爬行着。
一个肠子已经被炸出来的机枪手,依旧操持着那挺机枪不断射击,一直到他倒在机枪上为止,他的手指也没有离开过扳机。
忠诚的中国士兵们,在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维护着一个国家的独立和自由,维护着一个国家军人的尊严和荣耀。
魏明章身上不知道中了多少子弹,血顺着十几个弹孔不断往外冒着,但他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他终于冲上去了,他看到了那些惊慌失措的日军,然后他义无返顾的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
一声接着一声的爆发随着魏明章的光荣殉国同时响起。
二营的士兵们,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告诉所有的侵略者:我们的国家永远无法征服!我们的民族永远无法征服!!我们的人民永远无法征服!!!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七日,中国军队发起第二次总攻。
是日上午10时,为了夺取日军控制之法学院,中国军队前赴后继。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三团二营,上至营长,下至普通士兵,全营阵亡。
法学院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但当五二三团增援部队上来的时候,在这里,他们竟然没有找到一个还活着的士兵。
法学院,被中日两国军队的士兵用鲜血染红;法学院,被中日两国军队的士兵用尸体填满;法学院,将成为一段历史永恒的见证。
魏明章和他的二营士兵,英名千古,他们的名字必将永垂不朽……
第二百三十三章 猎鹰
十七日一整天的攻击,上海各攻击地点炮火不断,双方士兵死伤惨重。
参与攻击之八十七、八十八二师,在付出重大伤亡的情况下,虽取得不小战果,但总体上来说依旧没有达到预想之结果。
只有第六军111师,从晨六时准备发起攻击,至下午三时战斗结束,八处日军防御之据点全部落到111师手中。
是役,111师击毙、击伤日军一千八百余人,日侨武装九百余人,战果辉煌,两军侧目。
郑永和他的111师再度成为了英雄,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不败铁军。
正当第九集团军准备重新调整兵力,再度对日军发起攻击的时候,18日,中国政府接受英美法三国提出的上海作为中立区,中日双方军队撤出上海的建议,因此蒋介石命令张治中所部各军暂停攻击。
但是日本拒绝了这一建议,下午时,蒋介石下令各部重新展开攻击。
同日,另一支精锐德式师宋希濂之三十六师同日已从西安星夜赶来,到达上海北郊的吴家宅地区布防。
日本也同样在紧急调兵遣将,大量日本海军陆战队员由旅顺和日本本土增援上海。
但是,日军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于日本海陆军之间不合,日本海军只第三舰队在支援上海作战。
日本海军的炮击火力完全可以无视,真正起作用的是在舟山海域的二艘航母与台湾新竹的海军木更津航空队。
而航母的舰载机并不注意支援陆军,主要作战是针对长江里的中国舰艇,而木更津航空队的轰炸机由于距离战场遥远,实际没有办法紧密配合陆军进攻,其主要担负的任务是轰炸国军战区附近机场的任务。
至于海陆军其他航空部队因上海附近无机场,无法支援上海作战。
因此上海作战的大部分时间是国军拥有空中优势,而日军则是航空劣势,国军能够随时投入五百余多架飞机在上海作战,而日军能投入上海的飞机只有一百二十架,其中战斗机只有可怜的三十二架,国军则有四百架战斗机投入,日军所受空中威胁极大。
由于港口受到严重空中威胁,日军登陆重型火炮也非常稀少,这也就大大的削弱了日军重火力的强度。
而在英美法三国调停失败,中日重新开战的时候,中国空军所制定的“猎鹰计划”启动。
停泊在舟山海域的日本海军“龙镶”号航空母舰和“出云”号旗舰,自从到达指定区域,中国微薄的海上力量并没有对它们形成任何威胁。
就在日军海军无精打采的听着上海方向传来的枪声,不时的用轻蔑的眼光瞟一眼海面的时候,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
十八日下午三时,大批中国战机忽然向日本海军压来。
警报声骤然想起,慌乱间,日本飞行员匆匆起飞迎战,防空炮轰轰的轰击着。企图阻止中国空军靠近。
猎鹰行动:轰炸日军航空母舰!
六十余架中国战机气势汹汹的压来,面对仓促起飞的日机,发生在上海上空的第一场空战,就在这瞬间爆发。
对于那架有着血蔷薇标记的中国战机,日本飞行员们太熟悉了。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日本空军人人皆知的事情。
这是中国空军的王牌,从它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从来没有品尝过失败的滋味,它所带给日本空军的,只有苦涩的失败,和它的机身上逐渐增加的血蔷薇。
甚至很多日本飞行员都已经在私下里打赌,下一个被血蔷薇击落下的飞机会是哪个飞行中队的。
尽管这看起来大长敌人的威风。
一如既往,血蔷薇恶狠狠地扑向了对面的日机。
霍克Ⅲ型战斗机瞬间就撕裂了一架日本战机的机身,就在空中迸发出绚烂火花的时候,血蔷薇又迅猛的扑想了另一架日军。
在它身边的两架布瑞达-27型战斗机上,是王毅恒的好友刘一刀,和他的徒弟郭超。
战斗机将愤怒的火焰不断地投向日机,尽情宣泄着心中的怒火,捍卫着中国领空的主权。
为了“猎鹰计划”的顺利完成,这次中国空军一举调动两个战斗机大队,和一个轰炸机大队总共八十架飞机投入战斗。
日军的严重准备不足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中国空军占据了极大的空中优势。
中国空军第六飞行大队飞了过来。
二十七架道格拉斯轰炸机、七架波罗尼-111型轰炸机呼啸而来,在战斗机的保护之下将一枚枚炸弹投了下去。
“龙镶”号和“出云”号边不断激起的巨大水柱,让这两艘平时傲慢无比的舰船,变得惊慌失措起来。
一架中国空军的道格拉斯轰炸机,但飞机上的飞行员却没有任何的犹豫,猛然拉着负了重伤的轰炸机对着“出云”号就冲了下去……
炸伤它们,炸沉它们,这是中国空军的唯一信念!
“出云”号连续遭到损伤,这也让它愈发惊慌起来,而“龙镶”号的状况也并不比它好多少。
四时,“龙镶”和“出云”号全部伤痕累累,尤其是做为旗舰的“出云”号,更是惨不忍睹。
这时,油料即将用尽的中国空军在投下了最后一枚炸弹后,胜利返航。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终于在这里品尝到了苦果。
“出云”号受损严重,不得不另换旗舰以取代……
虽然没有能够炸沉日军的航母,但中国空军却已经取得了之前所要的结果:让日军第三舰队丧失战斗力!
“猎鹰计划”完美成功。
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空军暂时取得了绝对的制空权。
在地面,19日,111师237旅690团因随后开到的61师接替原防,得以全团抽身而出投入对市区的攻击。
该团作为111师的先锋,由北向南攻击日军杨树浦阵地,一举突入日军杨树浦防线,激战至下午17时许攻占唐山路、公平路交叉路口。
其部前锋已攻入岳州路,并继续向百老汇路挺进。
而宋希濂之三十六师集中两个团从杨树浦北侧南下,从690团攻占的地区出发向保定路推进。
日军当晚以坦克支援步兵对111师和三十六师进行多次反击,均被两师合力击退。
而三十六师的到来,也让一直充当进攻的主力的111师能够有了稍稍喘息调整的时间。
20日凌晨1时,三十六师106旅继续向南攻击,于天明时分进至沙泾港、岳州路、昆明路一线,其左翼已与一一一师打通联系。
张治中决心利用一一一师和三十六师突入杨树浦租界进至岳州路的有利态势,以主力向汇山码头方向突击,实现中央突破,切断日军左右两翼的联系,然后向两翼卷击。
为此六辆英制维克斯六吨轻型坦克配属生力军三十六师,以装备德制37毫米战防炮的教导营配属给111师,进一步加强其突击力。
下午,张治中下令一一一师、三十六师向当面之敌猛攻,力求直突汇山码头。同时令八十八师佯攻虹口,九十八师警戒沙泾港以西。
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在新港开设师部,亲自指挥211团攻击沙泾港西岸之敌,215团和216团在战车连的配合下沿邓脱路和兆丰路向南猛攻,其212团则沿舟山路攻击前进,掩护主攻方向侧翼。
当夜24时三十六师开始主攻,作为前导的战车连奋勇冲杀,连破日军数道防线,但是步兵被日军密集火力所阻,未能及时跟进,结果坦克因失去步兵支援被日军击毁。
后续步兵虽然失去坦克支援但依旧毫无踌躇猛攻不止。
日军盘踞在道路两侧的高楼上,居高临下组成交叉密集火网,并以坦克、装甲车掩护步兵分队实施反扑。212团在舟山路华德路口遭到密集火力拦截,伤亡惨重,后106旅长陈瑞河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215团的攻击也同样难以前进,第二营营长李增阵亡殉国。
部队见正面攻击无法奏效,便迂回侧后的小巷,准备从高楼后面攀窗而上,结果日军坦克突然杀出,以炮火封锁了巷口,再以燃烧弹猛轰,300多官兵葬身火海。
216团前赴后继冲过百老汇路,一直攻到汇山码头大门前,但是没有随伴炮火摧毁坚固的码头大铁门,而四周日军弹如雨下,稍有迟误便有大量伤亡,团长胡家骥身先士卒攀爬铁门,官兵相继跟进,但是攻入码头的部队立即遭到日军猛烈侧射火力压制,死伤枕籍,胡家骥左右随从死伤殆尽,胡家骥也身中五弹。
眼见无法巩固战果,死伤又重,215团只好退回引翔港,日军乘势反击,宋希濂紧急投入师预备队工兵营才稳定战线。
“调111师增援!”
在这紧急的关头111师的名字再一次的出现在了张治中的嘴边。
第二百三十四章 俘虏
“调111师增援!”
在这紧急的关头111师的名字再一次的出现在了张治中的嘴边。
“是,我将调690团增援!”接到司令部的电话,郑永没有任何的犹豫。
激战至今从来都肩负着最艰苦任务的111师,打到现在也真的有些累了,但对于全师官兵来讲,上峰交派的任务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690团一营迅速于第一时间增援。
到达引翔巷的时候,正好到了三十六师预备队工兵营最艰难的时候。
日军以坦克和装甲车为掩护,配属以大量士兵,轮番对工兵营发起冲击,三十六师本应执行的进攻任务现在却一下转换成了防御。
工兵营打得很勇猛,他们几乎是以人命来填充着被日军冲击着的阵地,前赴后继,伤亡惨重,但即便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依旧没有一个人露出畏惧的样子。
“反击!”
风振华冷冷地说道。
工兵营营长吓了一跳,现在日军正在疯狂进攻,而且势头极其猛烈,六九零团一营方到,还没有来得及喘上口气,居然已经准备反击。
“现在是总攻时间,我营的任务是进攻,再进攻!”
语气中很有一些傲慢,风振华指了指对面,大吼道:“解决了那辆坦克!”
尚未完全展开的一营轻重武器一起开火,开始进行火力压制。
受到骤然打击的日军,其攻击势头一下缓慢了下来。
在身后同伴的火力掩护下,两名一营士兵灵巧地向日军接近。
当逐渐接近到许可范围的时候,手中的冲锋枪突突的响了起来,原本担任火力掩护的同样,很快变成被掩护者,携带两挺机枪,迅捷地向前方靠拢。
子弹在坦克身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无数的弹孔顿时穿透了日军坦克薄弱的装甲。
日军很快开始调整部署,主动后撤。
一连几天的鏖战,已经让日军充分的意识到,他们的对手已经再不是那些靠着几十人就能彻底击溃的中国军队,而是一支支真正的钢铁之师。
无论是在进攻,还是在防御上,中国军人都表现得勇猛,果决,而且他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即便在被动的情况下,也一如既往的表达出了强烈的取胜欲望。
在主力没有到达之前,兵力本就不多的日军不想看到惨烈的消耗战的发生。
在这样心态的驱使下,这股日军开始主动向后撤退。
“停止攻击!”
就在工兵营以为一营会趁胜出击的时候,风振华却忽然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111师仗打得实在太奇怪了。
在日军疯狂进攻的时候,才刚刚赶来增援,火力尚未完全展开的一营断然反击,但是当日军开始撤退,所有人都认为追击的时机已经到来,他们的营长,却下达了停止作战的命令。
风振华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
日军是主动撤退,掩护的阵型非常完整、有序,应该说对面的这股日军同样训练有素,一旦贸然追击,只会蒙受不应有的伤亡。
111师可以承受损失,但绝不会承受不应有的损失。
就在分兵支援三十六师的同时,111师也开始对精版印刷厂和康泰面粉厂进行猛攻。
激战至中午时分,铁定国之327旅所属两个步兵连占领精版印刷厂,歼敌八十七人,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攻击精版印刷厂的时候,竟然发生了两名日本陆战队士兵向中国军队投降的事情。
这在111师作战之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东北到长城战线,再到这次的凇沪大战,111师毙敌无数,也屡有俘虏,但日本士兵给予111师的唯一感觉,就是极其的顽强,从来不会出现投降的事情。
“什么?再说一遍?”
电话那头的铁定国好像根本就不相信,语气里满是怀疑。
“旅座,投降,狗日的东洋人真的投降了,他妈的我还以为是下面谎报。”
“带到老子的旅部,不,直接送到军座那去!”
铁定国放下了电话,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然后又长长的舒了口气。
狗日的,还真的东洋人个个都是什么“武士道”,死都不会投降的主。
现在看来打狠了,打猛了,再强硬的对手精神上也一样会崩溃……
也许这两名日本士兵的投降只是很偶然的个别现象,甚至在未来的很厂一段时间里也不再会重新出现,但这起码告诉了中国军队:只要坚持下去,顽强不屈的坚持下去,任何的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之后的结局还是稍稍有些遗憾。
也许是中国士兵心里恨透了这些东洋杂碎,在这两名日本士兵投降后,遭到了中国士兵狂风暴雨般的殴打,尤其是111师不要俘虏这条命令。
当铁定国的命令下达后,两名俘虏已经是出的气多,进的气少了。
当被送到军部的时候,其中一名在半路上死亡,另一名叫西猪真二的也是生命垂危,被郑永下令紧急送到陆军医院救治。
护送西猪真二的中国士兵有些不满,军座这是怎么了?
不要俘虏的命令明明是军座下达的,现在倒好,费时费力的,还得抢救这个东洋杂碎。
郑永也不想和部下解释,这个投降的日本士兵将来或许还能派上用场……
在精版印刷厂落到327旅手里的同时,康泰面粉厂的日军在经过了顽强的抵抗后,面对一个连精锐中国士兵的冲击,三十三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员。和相等数量的日侨武装也被全数歼灭。
就在111师准备继续对公大纱厂继续进攻的时候,第九集团军司令却传来了111师暂时休整的命令。
此时另一支精锐武装,德式部队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亦于同日到达上海。
凇沪大战爆发以来,111师连日作战,参与了几乎全部最艰苦的攻坚战,部队已经极其疲劳,尽管111师依旧在咬牙苦战,但这样下去只会极大增加该师伤亡。
张治中有自己的想法,郑永是委员长的爱将,111师倾注了委员长不知多少心血,万一把这个师打残了,打废了,只要委员长会一直嫉恨自己。
再者在凇沪大战中111师表现抢眼,攻无不克,也该到了让他们休整的时候,以便在未来的大决战中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实力。
从八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苦战终日的111师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
“诸位都辛苦了。”
看着一脸疲惫的部下,郑永缓缓地说道:“七日连续作战,我军战果良多,都是拜诸位奋勇作战所至……”
稍稍停顿了下,又说道:“此时政府和日本都在做着大量向上海增兵的准备,上海的战斗即将变成一场大型会战,我111师未来任务会更加艰苦,望诸位做好准备。”
“军座,不太客气的说,上海作战到目前,一大半的胜利都由我师创造,友军师虽然作战同样非常顽强勇猛,但所获甚少,我师再能打仗,只怕这仗再打下去……”
说话的是参谋长陶平,郑永微微点了点头:“弟兄们,上海作战的意义并不是在于能不能打赢,能够歼灭多少日军,也不是一定要死死守住上海。”
看了一眼部下,郑永坦然说道:“实事求是的说,中日两国在国力上差距很大,再多几个德械师,也无法弥补这样的差距,但是在我看来,在上海开打却是政府非常高明的一着棋。”
他反手指了指身后的地图,笑了一下说道:“政府和委员长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发动战役,是认为日军必然应战。日军在上海有不小的利益存在,并有一个日租界,此外日军在上海的兵力部署非常薄弱,我军能够轻易的使上海日军陷入危局,这样上海一旦开打,日军就不得不从各地抽兵前来营救,而日军一抽兵营救上海,那么他的全局部署就被打乱了,若是日军不救上海,则上海租界日军必将被全部歼灭,同时日租界也将被完全攻占,按照日军的性格那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不可能接受的。
所以日军即使不愿意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也会硬着头皮派遣援军的,所以只要我军发动战役,日军必然应战……”
第二百三十五章 国防论之持久战
“中日之间早晚必然有一战,而且是倾尽全国之力的大战。”
郑永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有些阴沉:“日军如果进攻中国,那么他从北方华北平原一路席卷过来,日军将依托东北基地利用华北地区良好的路况进行补给支持。
日军将占尽机动,火力,补给,航空的优势。日军的重炮兵部队与坦克部队,能够紧随部队推进,成千上万吨的弹药,能迅速运往华北各地,上千架飞机转眼间就能部署过来,选择华北平原任何一处,集结兵力作为预设战场与日军主力交锋,都是自杀行为。
所以必须开辟第二战场,分散日军在华北的兵力,并且使日军在华北方向的兵力,无法与第二战场形成合力,此外第二战场上国军一定要拥有不能大大低于日军的补给能力,航空力量,机动能力,要能形成局部兵力,补给,以及航空力量优势。
另外第二战场一经开辟,国军就应该能掌握整个战局的战略主动权,不能让日军有重新部署翻盘的可能,这样一个第二战场,那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海……”
他一口气分析了十余条在上海作战对中国军队有利之处,以及对日军不利的地方,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因此上海之战既然已经打起来了,那中日双方就谁也收不了手了,势必会演变成大型会战。
在上海死死地拖住日本,为政府积极备战争取时间,为工业内迁争取时间,我们在这每多打一天,政府就多赢得了一天时间,政府每多赢得一天时间,我们的胜算就大了一成。
耗光日本之前积累下来的大量财富,拼光日本的最后一颗子弹,让日本随着深陷中国战场而使国力一天天衰弱下去。
所以即便我111师在上海全部拼光了也是值得的,因为从上海之战的第一天开始,日本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会议室里一片窃窃私语,军座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做出了日本必败的定论,是不是有些太早呢?
但郑永却很清楚的知道,在中日全面开战后的第三年,日本政府便已经破产……
“越打下去就越对中国有利,越打下去就越对日本不利,这就是蒋百里将军的持久战理论!”
持久战,这就是蒋百里将军的论持久战。
郑永拿出了蒋百里将军的《国防论》,当着所有部下掀开了扉页,念道:“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
蒋百里并且犀利地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
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
所以,蒋百里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而后中国必胜!
“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本《国防论》,都回去仔细地看看,认真地看。”
郑永放下了手里的书:“按照我的想法,这场发生在上海的恶战,将进行三个月至半年,于上海死死拖住日军,寻找有利时机大量歼灭日军,为中国抗战之最后胜利扎下坚实基础!”
“是!我111师全体官兵拼至最后一兵一卒亦在所不惜!”
所有的军官都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这是郑永召开这次全师高级军官会议的主要原因。
必须要让军官们明白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必须要让他们明白凇沪会战的重大意义。
可惜蒋百里将军不在。
如果将军在这里的话,郑永很想让他亲自给自己的部下上一堂课,不,是给所有的国军军官都认真的上一堂课。
凇沪会战就是将军和政府一起制定的,在这一场大战之后,日本不知不觉的陷在中国。
一直到此后的武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