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刀1937-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他的老娘惨叫了声,趴在儿子的身上放声痛哭起来。

她就两个儿子,一个在东洋人占领北栅县的时候,因为得罪了东洋人结果被活活的打死了,现在唯一的这个儿子也死了,还剩下自己一个孤老婆子还有什么盼头啊。

忽然,这老太太站了起来,完全不顾在她周围炸响的炮火,冲着城外日本人放炮的地方边哭边大声叫着:“来啊,来啊!我两个儿子都死在了你们手上,来啊,来啊,我也不想活了!”

老太太也死了,和她的儿子一样也是被炮弹给炸死的。

当炮声停止后,那些从地上爬起来的百姓们叹着气,收拢好了老太太和她儿子的尸体,默默地离开了这里,因为他们知道日本人的攻击很快就要开始了。

两天以来一直都是这样,飞机轰炸,大炮轰炸,然后就是步兵冲锋。

整个北栅县都是红的了,被鲜血给染红的……

应浚操持着手里的机枪,不断扣动着扳机,狠狠地向那些蜂拥着冲上来的日军射击,他亲眼看到无数的兄弟、百姓、无辜者倒在了自己身边,太多太多的仇恨,只能够靠着子弹来把它完全发泄出去……

那些冲上来的鬼子纷纷倒在了他的枪口下,可他还是不觉得解恨,他的眼里,现在除了日本人就没有别的,他的心里,除了杀光这帮日本人就没有任何想法……

他看到日本人冲了上来,然后一个兄弟抱起炸药包,直接拉着导火索就跳下了城墙。

爆炸声随之响起。那兄弟完了,但冲到城墙下的那些鬼子也完了。

应浚轻轻地出了口气,起码。到现在自己还是活着的,虽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会和那兄弟一样殉国。

自己原先是燕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和一切的学生一样,热情,有抱负,痛恨那些骑在中国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外国人,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

后来东洋畜生来了,他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去了上海。到上海的时候正逢上海之战打响,他和同伴们义无返顾的加入了军队。

战争根本不像自己想得那么浪漫,充满了血腥和杀戮。在战场上角逐的双方,就如同两只野兽一样互相想要在一瞬间夺取对方的性命。

应浚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在当兵之前他甚至想过,当战火结束,当硝烟过后,他要写一本小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小说,一定会非常非常轰动的。

和他一样想法的学生们不少,有的人要在战场上写出一首首诗歌,有的人要谱写出最壮丽的乐章。

想写诗歌的死在了上海。

当他拿起武器,第一次投入战场的时候,一发炮弹飞来,正好炸在了他的身边,带着遗憾,带着自己的诗歌,那个同伴甚至没有真正见识到战场就已经死了。

想谱写乐章的死在了常熟。

那个时候的他早就没有了填诗作曲的想法,战争甚至将他的整个人都扭曲了。

应浚甚至还记得,有一次战斗结束后,一个士兵哼了一首伤感的歌,那个已经升到排长,充满了音乐才华的同伴,却冲了上去,恶狠狠的让那士兵闭嘴,不许再唱这些可能会动摇军心的悲伤歌曲。

现在这些人都已经阵亡了,只剩下了一心写书的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当敌人再一次发起攻击的时候,写作的念头莫名其妙的再次在脑海里升腾起来。

记下来,用自己的笔和纸记录下这一切,如果自己能够不死的话。

告诉自己的后人们,在这块土地上,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完整,曾经有多少将士为此而前赴后继,洒光了自己最后一滴热血;曾经有多少将士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然而在死后却甚至没有一块墓碑……

又一次的进攻被打退了,自己这个连已经只剩下了一半。

他回头看了一下,那面青天白日旗和111师的战旗依旧在北栅县的最高处飘扬着,威严地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威严地督促着自己的士兵为了战争而浴血奋战。

他吐出了一口气,拿出纸和笔才写了几行字,忽然看到团座来了。

应浚急忙收好了笔纸,站了起来,就听到陆昱彰匆匆说道:“应浚,带着你的连,立刻占领城西的动子山。那里是一处制高点,暂时还没有被日军注意,如果被鬼子先占领了那里,就可以直接架设火炮对北栅县城轰击。”

“是,立即占领动子山!”

没有任何迟疑接下了命令,应浚迅速带着自己那个不满员的连由西门而出。

去的正是时候,当应浚才刚刚到达山顶的时候,日军显然也注意到了这里,一个中队的鬼子正在奋力向山顶攀爬。

机枪响了起来,爬到半山腰的鬼子顿时倒下了一片。

遭到突然打击的鬼子狼狈地退了回去。

应浚抹了下嘴,命令部下巩固阵地,自己找了个背着阳光的地方坐了下来。

“当兵已经一年了,现在好坏是个连长了。我很幸运,被分在了战功卓著,几乎被传为神话的111师,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将得到比别人更加多的牺牲机会。

我以前总以为只要不怕死,就是个优秀的士兵,就能够得到所有人的仰慕,但现在我知道自己真的错了,死,其实队伍士兵来说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

我以前还以为要是我牺牲了,一定能够得到最隆重的葬礼,因为我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牺牲的,但我依然错了。

那些隆重的葬礼是高级军官们才能得到的礼遇,像我这样的连长,死后能有块席子把你包裹起来埋了那就算不错的了。

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想写一本小说,名字就叫‘我的抗日’,我要把我身边发生的事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给我的后人们看,但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自从进入北栅县后,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那么的暴躁过,我亲眼看到了许多以前我根本就不敢相信的悲剧,看到了敌占区的中国百姓们是如何的在屈辱和死亡线上挣扎的。

杀人的欲望从来都没有那么冲动过,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甚至想杀光我所看到的每一个日本人,一直杀到他们的东京去!

这是北栅县攻防战的第二天了,我的连几乎死了一半的人,现在我奉命驻守在一个叫‘动子山’的小小山坡上面。

日军很快就要发起新的攻击了,如果这轮攻击过后,我依然活着的话,我想我从现在开始就该写这本小说了,而这,就当成是这篇小说的序言吧……”

鬼子的飞机“嗡嗡”的飞来了,然后投下了大量的炸弹。

应浚恼火的向天上看了一眼,然后操起了那挺机枪,能够看到鬼子了,黑压压的一片,他抹了一下自己的汗水,然后手指平稳的伸到了扳机之上……

第三百七十章 游击队

靳祁道路,二十九日下午。

“北靳游击支队”在这已经埋伏了整整两个小时,已经得到了情报,鬼子的一支运粮队即将由此经过,负责护送的是一小队的鬼子。

北靳游击支队支队长宫万山带这游击队的全部成员,从中午开始就已经在此设伏,耐心等待鬼子运粮队的到来。

北栅县城已经打响了,激烈的枪炮声就算在这也等听得清清楚楚。

国军兄弟们正在县城内浴血奋战,在这打上一个伏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鬼子的注意力,为北栅县城的防御减少压力。

马开谨有些少许紧张,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做政工工作的,亲身经历第一线战斗还是第一次,尤其是面对面的和鬼子干上一仗。

之前他对于那些国军一直没有好感,但这次在北栅县城,却因为抗日大业而走到了一起。亲眼见到了国军将士奋勇抗敌的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不管两党政见如何,但现在有一件事压倒了任何一切:——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老马,情报没有误吧?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来?”宫万山掏出怀表看了一下,又向远处看去,略略有些焦躁地问道。

“应该没有问题,这是我们在靳城县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送出来的情报。”马开谨抿着嘴唇说道:“可能鬼子被什么事情耽误了吧。”

“队长,政委,来了,来了!”

正在这个时候,负责望风的一名游击队员匆匆跑来说道。

“准备,全体准备!”

两百多名游击队员一起举起了手中的枪。

也多亏第三战区之前为他们补充了一批枪械弹药。

之前“北靳游击支队”什么样的武器都有,三八大盖,老套筒……

第三战区第六分战区为他们提供了两挺国造仿制捷克ZB机枪,三十五条中正式步枪和十来条24式标准毛瑟步枪,以及十挺俗称“花机关”的冲锋枪。

宫万山非常感激郑永和他手下的那批将军,这批武器让北靳游击支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鬼子队伍慢慢走近了,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忽然发生了。

一个刚加入游击队不久的战士,也许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太紧张了,竟然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枪走火了。

一下惊动了鬼子,顿时,在“叽叽哇哇”的一片怪叫声中,鬼子迅速散开队形,机枪几乎在同一时刻开火,对着游击队藏身处猛烈扫射。

“怎么办?支队长?”马开谨大声问道。

“枪毙,查出是谁暴露的枪毙!”宫万山的双眼冒火,眼看着那些疯狂射击的鬼子,他用力砸了一下面前的地,大声咆哮起来:“打,给我狠狠的打!”

“北靳游击支队”第一次和鬼子的正规战就在这突发的状况下开始了。

靠着第三战区帮其武装起来的装备,游击队的火力相当猛烈,让鬼子一开始以为遇到了国军主力部队的袭击。

但打着打着游击队训练不足,实战经验不够的缺点很快暴露,让鬼子的指挥官迅速判断出这仅仅是游击队而已。

鬼子在拼命抵抗的时候,开始组织力量反击。

“不对呀,情报上说鬼子有多少人?”

打着打着宫万山渐渐发现了问题,他毕竟是从正规部队出来的,很快从鬼子的火力上,发现日军的人数绝对不止一个小队。

“情报上说是一个小队!”马开谨一边开枪一边大声说道。

“来人,给我去侦察一下,看看鬼子究竟来了多少人!”宫万山大声吼了起来。

没有多少时候,情报很快送来了,从鬼子的人数上看,正规部队哪里只止一个小队,分明是一个完整的中队!

“娘的,真他妈的邪门了!”宫万山愤怒的吼着。

这次伏击从一开始就不顺,先是有队员的枪走火,接着明明是一个小队的护送力量,现在居然变成了一个中队。

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情况,护送运粮队的是鬼子的松木中队。

这是一支向北栅县城调集过去的部队,正好赶上了运粮队启程的时候,因此就跟着一起向北栅县城进发,偏偏就让游击队遇上了。

“怎么办,支队长,撤还是不撤?”马开谨焦急地问道。

“撤,鬼子人数太多,撤!”宫万山双眼冒火。

战斗绝对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顶多还有半个小时,邻近的鬼子部队就会增援上来,到时整个游击队都有被包围的危险。

“支队长,你带着队伍先撤,给我留下一个小队,我来掩护!”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马开谨大声叫道。

宫万山怔了一下:“政委,你自己一定要小心啊!”

一个小队的游击队员留了下来,负责为大部队的撤离掩护。

架在高地的一挺机枪“突突”的鸣叫着,机枪手不顾一切的扫射着冲上来的鬼子。

马开谨拿着一枝盒子炮,不断射击,最初的亲临战斗的紧张兴奋,这时候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的多杀伤鬼子,尽可能的为大部队的撤离争取时间。

鬼子明显发现山头的火力减弱了下来,松木中队长迅速命令火力压制,又指挥着队伍慢慢地向山头冲了上来。

“政委,后面,我们的后面也出现了鬼子!”

部下的喊叫让马开谨吃了一惊。

朝后面一看,果然有几十个鬼子,从另一侧饶了过来,封锁住了唯一撤退的道路。

检查了下子弹,弹药已经不多了,而鬼子似乎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开始不紧不慢的向山头稳步前进上来。

“同志们,最后的时刻到了。”马开谨紧紧咬着嘴唇说道:“我们是北靳游击支队,绝不能给我们的队伍丢脸。同时们,把最后一颗子弹打出去,用石头砸,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我们也绝不放弃!”

十一个游击队员用力点了点头,在这一刻他们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虽然这次的伏击没有成功,但却为游击队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战斗里,他们希望用自己的鲜血激励着队友们继续前进。

子弹就快要打光了,马开谨拉开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的导火索,用力扔了出去。

他看到手榴弹爆炸了,炸死了一个鬼子,他又拿起盒子炮,一口气打光了枪里的子弹。

鬼子冲上来了,马开谨站起了身,大声说道:“同志们,为了国家,为了胜利,拼啦!”

十一个游击队员在马开谨的鼓励下,奋力站了起来,片刻间就个冲上来的鬼子绞杀在了一起。

马开谨看到一个小个子的游击队员被一个鬼子压在了身上,他用力抓起一块大石头,狠狠地砸在了鬼子的脑袋上。

他看到鬼子一声不吭地倒下来,还没有等他来得及抓起地上的游击队员,后背已经遭到了重重的一击。

马开谨趔趄了一下,随即才一转身,一枪托砸在了他的脑门上,他眼前一黑,跌跌撞撞前进几步,终究还是倒了下去……

……

当他悠悠醒来的时候,他看到自己已经被鬼子五花大绑,一个同样戴着眼睛的鬼子军官就站在他的面前。

十一名游击队员全部牺牲了,他们的尸体被摆放在了一起。

马开谨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多好的士兵啊,就这么牺牲了,就这么牺牲在自己的眼前。

“我是松木小太郎中尉,你的,什么名字?”叫松木小太郎的日军军官推了下眼镜问道。

“北靳游击支队政委马开谨!”

响亮的回答让松木小太郎大喜过望。

他虽然只大概知道所谓的“政委”是什么,但从这人的打扮和说话语气上,能看得出这人的身份一定不小。

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偶然和运粮队走在一起,居然能抓住支那人一个做官的。

“北靳游击支队,我听说过。”松木小太郎用力在脸上挤出了一丝难看的笑容:“你们队伍的大本营在哪,你告诉我,我不杀你,票子,女人,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你的安全皇军负责保护,你不必有任何的担心。”

马开谨放声大笑了起来:“你现在可以杀了我,也可以给我用刑,但我永远不会告诉你任何事情。”

以前自己只是个教书先生,很偶然的情况下成为了一名军人,自己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没有一样能比今天更加令人难忘。

他杀了人,而且杀的是鬼子,他足以为自己而感到自豪了。

他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鬼子尽快杀了自己,让自己轰轰烈烈的成为一名烈士,当抗战胜利的那一天自己的故事一定会被所有人知道的。

松木小太郎的脸色变了变,随即微笑着说道:“你是一个硬骨头,这很好,但你不应该和皇军作对,我知道在这里,你是不会说的,但是我要奉劝你一句,宪兵队的人绝对没有我那么客气。”

马开谨听说过鬼子宪兵队的残忍,他忽然想到当自己面对那些刑具的时候,能不能忍得住?

他稍稍沉吟了一下,说道:“请你先放开我,我想抽口烟。”

松木小太郎笑了起来,想抽烟,说明这人的心理防线已经松动了。

他示意部下为马开谨松了绑,然后亲自为他点着了烟。马开谨笑了一下,大口大口地抽着,眼光却在不经意间向周围看了一眼,他已经为自己选择好了最后命运。

忽然,他扔掉了抽了半截的烟。

就在鬼子以为他要说话的时候,他却忽然一啊推倒了身边的鬼子,他的身后,就是一片峻岭,马开谨没有任何犹豫,就如同一只苍鹰一样从山上飞跃下去……

第三百七十一章 在美国

就在北栅县城浴血苦战之时,以北栅县城为中心,中日双方纷纷调兵遣将。

其时第三战区被划分为六大分战区,依照方雨晰的意见,各自分散作战,形成了一个分散但却又统一的作战区域。

至九月中旬,日军在第三战区已经集中了十余个师团,三十万人的庞大兵力。而中国方面则集中起了近七十个师。

百万大军云集第三战区,空前规模的大战即将爆发。

对于双方来说,这场大战无论对于哪方开说,胜负都将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战局的成败。

相比较下郑永更加胸有成竹一些,第三战区不求大胜,只要在这牢牢地拖住日军,同时伺机给予日军以杀伤即可完成任何。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心都放到了这:中国第三战区!

那个年轻英俊,身上笼罩着太多神奇色彩的将军,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第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郑永的名字,成为了全世界各大报刊暴光率最高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能在头版看到他和他的第三战区的消息。

也许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郑永远在美国的妻子了。

那些记者无孔不入,几乎把郑家的老底子都刨了出来。

那一些欧洲人,尤其是美国人最喜欢具有神奇色彩的英雄。尤其是郑永在还未满二十岁的时候,孤身一人闯入戒备森严的旅顺,孤胆刺杀义贺信的传奇故事,更是被无限放大。

在记者们,或者那些浪漫文学家的笔下,他们不需要经过任何查证,郑永就被描绘成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为了为“从小养育他长大的大帅”,亲手在几百个日军面前斩杀了仇人。

浪漫而富有英雄传奇的故事,这正是美国人愿意听到的。

好吧,对于郑永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以隐瞒的了,他的妻子、儿子,都被那些记者们给挖掘了出来,并且被渲染上了种种神秘的色彩。

孔令仪,中国最大财主的女儿,中国最高元首的外甥女。丈夫是英雄,妻子是名媛,这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好奇。

至于那个春妮,身上更是和自己的丈夫一样写满了传奇色彩。

会开枪,还杀死过人。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姑娘,但在沈阳保卫战的时候,却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在死人堆里摸爬滚蛋。

以前中国国内发行的小报上刊登过的,关于春妮种种离奇古怪的故事,天知道怎么被美国人给一一挖掘了出来。

“完全无法相信这个年轻眉毛的中国姑娘,竟然在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东北突围战’中,用两把手枪杀死了几十个日本士兵,并且,当时她的身边还带着一个孩子和一个负了伤的姑娘。上帝,她居然就这么冲出来了……”

这是一位美国作家在听到了春妮故事后所发出的惊呼。

在郑永出任中国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之后没有多久,派拉蒙电影公司宣布投拍以郑永、春妮为原型改编的彩色电影《烈火倾情》,由派拉蒙旗下当红明星加里?库博和梅?韦斯特分别饰演男女主角。

春妮不知道电影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但更熟知美国文化的孔令仪却不是非常满意。

首先是故事的背景被从“九一八事变”时的东北移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代,这和自己丈夫的英勇事迹看起来并没有多大关系。

其次就是在男女演员的选择上。

孔令仪更倾向于由才获得电影皇帝称号的克拉克?盖博来饰演自己的丈夫,而不是看起来稍稍有些偏老的加里?库博。

然后就是在女演员的选择上了。

无论如何不能让素来有“小荡女”之称的梅?韦斯特来出演淳朴善良的春妮,这对郑家,对委员长的声誉都不太好。

电报直接拍给了自己的父亲孔祥熙,孔祥熙非常支持女儿的想法,如何自己的女婿在美国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对于自己,对于孔家,对于整个国民政府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几天后,米高梅公司针锋相对的宣布投拍彩色电影《喋血自由》,由旗下最大牌明星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分别饰演男女主角。

而米高梅原本准备投拍的《乱世佳人》则被延迟到了明年拍摄。

传说在米高梅的背后有中国大财阀的资金注入,当然这也仅仅是传说而已。

当然为了与几乎处于垄断行业的派拉蒙相抗衡,以及为了更符合美国人观看电影的口味,米高梅依旧把背景放在了南北战争年代,但由自己喜欢的男女演员来饰演自己的丈夫和春妮这已经让孔令仪觉得略略满意了。

郑永知道之后有些啼笑皆非。

如果把这些投拍电影的资金用到抗战之上,这会对抗战起到多大的帮助?

以自己为原型投拍电影,为什么之前没有人知会自己一声?好像自己就是个局外人一样。

但郑永并不能理解孔令仪的苦心。孔令仪其实想得很简单,就是要利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从另一条战线上为中国的抗战大业摇旗呐喊。

在孔家秘密注资米高梅的协议里,原本有这么一条,在电影开始的时候注明“向中国抗日战争中所有英雄致敬”这么一条。

但后来由于政府的干涉,不得不改为在电影的最后写上“向郑永先生致敬。”

美国人并不想得罪日本,米高梅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虽然这让孔大小姐有些不快。

九月底,在第三战区东线大捷的消息传来后,美国第三大报《洛杉矶时报》著名记者比尔?开普顿专门采访了孔令仪和春妮。

开普顿提的问题有些奇怪,他问孔令仪,以她自己的判断,中国能够抵抗日本进攻多少时候。

开普顿认为与日本相比,中国无论从什么方面看都处于绝对下风,能够取得之前的那些胜利完全都是偶然,再加上一点运气所致,并不能说明什么,继续打下去中国必败。

“日本人给了你多少钱?我可以给你双倍的!”

孔令仪冷冷地看了一眼这个记者,她发现开普顿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我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少时候,但只要倭寇一天没有离开我们的国土,我们就会奉陪到底,十年、二十年,哪怕再长的时间,我们也会打下去。

之前倭寇曾经很狂妄地宣称过,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中国,但从上海抗战开始,中国非但依旧在那奋勇抗战,而且倭寇死伤惨重,据我所知,倭寇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已经先后败在了我的丈夫手中。

我为自己的丈夫感到骄傲,并且一点也不想隐瞒这份骄傲。在我们委员长的领导下,他正在给予倭寇以最沉重的打击。

中国不会失败的,永远也都不会失败。无论怎样我们也都将会坚持下去。好比当你们美国遭到侵略的时候,我想记者先生会不会也对美国总统提出相同的问题,美国能够抵抗到什么时候?

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就有四万万五千万甘于为了国家而献身的勇士。

记者先生,你一定能够看到中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甚至可以认为要不了几年,委员长,我的丈夫和我们的士兵,都正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着,我的丈夫之前给我们来了一封信,我可以告诉你信中的一句话。

‘只要第三战区还有一个人在,我们就一定会把这场仗继续下去!’

先生,这就是我代表中国对你的回答!”

开普顿的脸上看起来有些难堪,面前这位东方女性有流利的英语给予了他最好的反击,一向伶牙俐齿的开普顿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才好。

“如果等我们的儿子长大了,抗战还没有结束的话,那我们就会把自己的儿子继续送上战场。”

一直在边上逗弄儿子的春妮忽然说道。

开普顿怔了一下,春妮抱着儿子淡淡地笑了:“记者先生,我们就快要回国了,我们的儿子应当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应该让他从小就知道有多少人在为了国家而战斗,他会长大的,他会像他的父亲那样去和东洋人玩命的。”

开普顿完全弄不懂这些中国人在想什么。

美国看起来那么好,高楼大厦,纸醉金迷,远离战争。而在另一个国家,却正战火纷飞,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

但这些女人却居然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去?

要么就是自己听错了,要么就是这两个女人彻底疯了……

“是的,我们该回去了。”孔令仪微笑着解答了开普顿心中的疑惑:“我很喜欢美国,但这再好也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园虽然在战火中变得残破,但我们还是要回去,再破的地方,那也是我们的家。”

民国二十七年十月中旬,中国第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郑永的妻子孔令仪和春妮决定携带儿子一起回国。

消息一经传出,无数华人、美国政界商界要人都竭力挽留,都被孔令仪和春妮所拒绝,她们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无论是生是死。

很多人都来到了他们住的地方为他们送行,这其中更多的华人。

就在启程的前一天,有人悄悄送来了一封信,在信里还夹着一张两千美元的支票:“我的确收了日本人的钱,我很惭愧,我向你们道歉,也向中国道歉,这张支票就当成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对你们的事业有那么一点帮助……”

孔令仪灿烂的笑了。

该回家了。离开家的日子,已经太久太久了。

就算再破的地方,那也是我们自己的家,没有什么比“家”更温馨的字眼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断风”

“从北栅县城传来的情况,战况非常激烈,有几次日军几乎攻了进来,但都在690团的奋力反击之下打了回去,目前双方主要争夺地点,为北栅县城外的制高点动子山。”

听了蒋百里的战情通报,郑永神情有些严峻:“能不能坚守得住,这是第六分战区和司徒天瑞的事情。交他他们去办吧,我们要考虑的是即将到来的大战。”

蒋百里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到昨日为止,日军已在我第三战区集结起十一个师团,其主要攻击目标为我军西线。一个月内必然向我西线发动全面攻击。我军数十万大军被分成六大战区,以第六战区为中心,各自伺机作战。

突在最前面的为日军第三师团,第五师团,一旦大战爆发,这两个师团将做为最先攻击力量对我发起进攻。总指挥,这两个师团也是我第三战区的老对手了。非常具有战斗力,尤其是第五师团在满清的时候还和清军在朝鲜打了一仗。”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日军从第五师团抽调了两个步兵联队,以此为基础组成了大岛混成旅团,改编之后立即奔赴了朝鲜半岛7月27日,在朝鲜的汉城南面约一百公里处名叫成欢的地方与清朝的淮军打了个遭遇战,战时持续了整整一天,清军溃败退入牙山。

这场战役被日本人高度重视,因为是日本现代陆军创立以来首次与外国的陆军对阵,而且运用了现代化的战术之后,大岛混成旅团攻陷平壤,参加了鸭绿江渡河战役、牛庄战役等等战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