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嵊辛羟榈哪钔贰
“【九头龙闪】!”
傅采臣一言不发的盯着傅采林,陡然间身子一个加速,再次施展出绝招。
刚才施展出的绝招被傅采林破解掉,傅采臣觉得其中有一丝运气的成分。或许傅采林正好处于感悟的状态,所以才能够那么轻易的破解他的绝招。但是,这一次傅采林不再感悟的状态,难道还能破解他的绝招么?
傅采臣不知道答案,所以他要再次试探一番。
“铿!”“铿!”“铿!”……
【九头龙闪】还是没有悬念的被傅采林给格挡住了,虽然比之前那一次显得手忙脚乱,但是傅采林却是毫发无伤的格挡住。这就说明,【九头龙闪】已经无可奈何傅采林了。傅采臣也不会浪费精力再去攻击傅采林,这样做只会让傅采林对他的招式更加熟恁而已。
“兄长果然还是没有让小弟失望,从小弟第一次知道你的存在时,小弟一直很佩服兄长。看着兄长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一步,小弟一直觉得兄长是最强的。”
傅采臣也停下了攻击,抬头仰望天空,幽幽的说到。
高建武看到这个情况,顿时傻眼了。这不是在决斗么,怎么就聊上了,难道两人在拉近感情?当然,高建武心中在腹诽,但是却不敢说什么。因为他知道,两人随便一个都能轻松的秒杀他。
“最强?”
傅采林平静的看不出神色的脸庞缓缓的摇动,悠然说到:“曾经我也跟你一样的想法,觉得天下只有我们三个宗师,内心感到很自豪。但是,正如你没有出现,我并不知道你的存在这件事一样,这天下还有很多隐士高人,他们不重名利,或许他们都没在世人眼前露过脸。他们只是默默的过着日子,平平淡淡的修炼他们的武艺,至少就我个人,就见到不少实力比我高强很多的人。”
“兄长这句话说的很对,小弟深以为然!”
傅采臣联想自身的情况,很容易就接受了傅采林的话,翩然向往道:“听兄长这么说了之后,小弟很期待能够碰到你说的这些高手,和他们战上一场!其实,以前师傅说兄长你是继承他绝学最适合的人的时候,小弟我心中其实觉得应该比兄长更适合。虽然,兄长成长到今天都让小弟感慨,但是小弟潜意识里还是觉得比兄长强。不过,刚才那一瞬间,小弟发现,兄长真的比小弟强。”
高建武真不是一般的纳闷,这兄弟两似乎没完没了,难道他们不知道此刻他们应该是敌人,应该刀剑相向的吗?怎么会聊的这么开心。
高建武身为常人,又怎么能知道高手碰到对手的那种感情。或许,在高建武的眼里,只有权力才是让他最满意的东西。
“虽然知道兄长比小弟强,但是小弟还有一个绝招要施展给兄长,还望兄长不要手下留情。”
傅采臣淡淡的说完,双眼豁然暴闪精光,武士刀猛然朝着前方挥砍而去。
“兄长小心了,这招乃是我们流派至高奥义【天翔龙闪】,迄今为止小弟都没有施展过,就连小弟都无法很好的控制住。”
听到傅采臣的话,高建武心头暗喜,就是要这样,两个互为敌人谈什么感情嘛!
而傅采林听到傅采臣的话之后,也是神色凝重,刚才那招【九头龙闪】要不是顿悟的话,或许他的性命就岌岌可危了。此刻,听闻这是至高奥义,比之【九头龙闪】还强,自然是小心的不能再小心了。
然而,傅采林已经够小心了,结果还是中招了。
当傅采林把注意力放在傅采臣身上的时候,突然间感觉自己身周传来莫名的引力,让他的身子不受控制的向前移动。傅采林内力完全运转,可是身子依然不停使唤,只是向前移动的速度变慢了而已。
对面的傅采臣似乎已经预料到了此时的情况,刀尖正对着傅采林,脚下猛的一踏,整个身子如同离弦的弓箭向傅采林射去。
“兄长,再接我一记【九头龙闪】!”
傅采臣大喝一声,再次施展出了【九头龙闪】。既然傅采林都已经能够破解他这一招了,他还施展出来,岂不是浪费精力?
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
刚才傅采臣说了要施展至高奥义【天翔龙闪】,其实就是【九头龙闪】的进阶绝招。之前傅采臣挥刀猛然朝前方砍去,让人捉摸不透他的行动。而实际上,那莫名其妙的举动,才是进阶绝招至关重要的一点。将体内百分之九十的内力挥洒出来,借着出刀的力道,将内力在前方形成一个真空区间,产生强大的引力。想要破解这个引力,除非实力比施展这一招的人还要高,否则根本无法脱离。
而傅采林和傅采臣两人的实力却是处在伯仲之间,显然傅采林脱离不了。如此,身体受引力的影响,傅采臣在真空区间施展【九头龙闪】还能提升威力,傅采林的境地可是异常凶险了。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挣扎间,李建成说的这句话突然涌上傅采林的脑海之中,太极!
“物极则变,变则化;太极如水,顺天应时,时柔时刚,可利万物,亦可坏万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莫过太极者!”
一字一句的在傅采林脑海中闪现,略微惊慌的脸上也露出一丝了然之色。
“铿!”“铿!”“铿!”……
在傅采臣惊诧的眼神中,傅采林竟然再次轻松的破解了他的绝招。而且,这一次傅采臣感觉每次自己都是送到傅采林的面前让对方破解,就好像决堤的河水,顺应着河道,汹涌的向前奔腾而去。
然而,如今傅采臣再想动手却是没有可能了。
之前,为了制造那个真空区间,耗费了他百分之九十的内力,最后他用仅剩下的百分之十的内力施展出【九头龙闪】,现在早已是内力用尽,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恢复了。
“呼哧,呼哧!”
“呼哧,呼哧!”
傅采林和傅采臣相距一丈左右,若是放在平时,两人只要稍微一动,就能攻击到对方。不过,刚才那一记【天翔龙闪】,却是让双方都用尽了内力,此刻只能喘着粗气望着对方。
“没想到,在最后关头兄长还是破解了小弟的绝招!”
傅采臣的绝招被破解,无喜无悲!刚才攻击的时候,他也看到傅采林脸上的神色变换,自然也知道傅采林又有了新的感悟。
对此,傅采臣只有感叹。
“说来还要多谢二弟,没有你的帮助,为兄也无法第二次感悟。”
傅采林淡淡的说了一句,却是让人感觉不到他的谢意。
高建武却是不知,此刻傅采林和傅采臣都处在最虚弱的状态,只要从皇宫找来一个三流的高手,便能将二人给拿下。可惜,高建武早就被两人之前的打斗给吓坏了,哪还敢有这样的想法。不过,高建武还是有做准备。
“这是什么味道?”
猛然间一股香味传来,傅采林和傅采臣虽然内力用光,但是灵敏的嗅觉还是存在。
“哈哈!”高建武大笑着走入场中,对着傅采臣作了一揖,恭敬的说到:“三叔,如今傅采林已被拿下,只要等得将大唐军队退去,令师与高丽王室的恩情就偿还完毕。如今这傅采林还有用处,可容小侄将他带下去?”
“嗯?这香味是怎么回事?”
傅采臣眉头微蹙,却是没有回答高建武的话,反而淡淡的问了一句。当然,如今的他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内力用尽的他,高建武随便叫个三流侍卫都能解决他。不过,高建武可不知道两人的情况。
“三叔,这是倭国曾经献给小侄的麻药【清风软骨散】。只要有喝过酒的人,闻到这个味道就会力气全无,任人摆布。”
高建武不知道傅采臣的虚实,因此还异常恭敬。
第656章 吐蕃之争
当然,高建武这个【清风软骨散】之所以能使用成功,乃是因为傅采林和傅采臣此刻内力用尽。否则,这种药不要说傅采林他们这样的宗师级高手,就算是一个一流高手都不会中招。
傅采臣神色变换,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不过在片刻之后却是变得一脸平静。
“人你带走吧,不过怎么说也是我的兄长,不要怠慢了。”傅采臣斜睨着眼,淡淡的哼了两声。
“三叔说的是,侄儿自会让人好生伺候二叔。”
面对实力超强的傅采臣,高建武自然是言听计从。他现在恨感谢不知道是哪一任高丽王,竟然让傅采林和傅采臣这样高手的师傅欠了人情。
原来,那一天高建武将供桌上的灵位一通扫荡的时候,拣到了一方丝绸,而丝绸上记载的就是傅采林和傅采臣两人师傅欠高丽王室一个人情的事。因此,上面提示后世子孙千万不要浪费这个人情,只有到了危急时刻,再用这个人情。当时高建武就想了,高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岂不就是危急时刻?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带上丝绸,找到了傅采臣的居住地,请求傅采臣的帮忙。
面对自家师傅欠下的人情,傅采臣自然是没有丝毫犹豫的就答应了。虽然他的师傅让他跟傅采林的影子一样存活着,但是傅采臣对于师傅还是非常感激的。
……
吐蕃逻些城内,囊日论赞高坐大殿之上,一脸平静的注视着下方文武大臣们的争吵。
“赞普,微臣以为如今应该派出使者与大唐和谈。”文官队列中,一名须发皆白,面容干枯,双眼却依然闪烁精光的老者走了出来。但见他步行之间依然铿锵有力,可见不减当年风范。但是,从他口中冒出的话语,却是让人大失所望,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说,却异常符合他这个年龄人应该说的话。
“赞普,论安巴尔大人说的极是,中原人自称礼仪之邦,若是我等请求和谈,他们必定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向我等开战。况且如今大唐帝国兵锋正盛,其下控弦百万抑或更甚。而如今我吐蕃民生安定,正在发展之时,不宜开启战端。”
依然是文官队列,一名与先前站出来名为安巴尔的大臣同龄的大臣站出来赞同道。
安巴尔乃是吐蕃大相,吐蕃名论茞,也就是相当于中原人的宰相,总管朝政。除此之外,还设有副相,吐蕃名论茞扈莽,但副相非常设职。主管王朝外部,即管理属部及对外侦察、征讨等事务的官员是都护,吐蕃名悉编掣逋。主管王朝内部事务的官员是内大相,吐蕃名曩论掣逋;内副相,吐蕃名曩论觅零逋;内小相,吐蕃名曩论充;。主管王朝司法事务的官员是整事大相,吐蕃名喻寒波掣逋;副整事,吐蕃名喻寒觅零逋;小整事,吐蕃名喻寒波充。整事大相或译刑部尚书。这些职官的设置,显然受到中原官制的影响。
吐蕃王朝的职官,往往在名前冠以“论”或“尚”字。论,一般指与王室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大臣;尚,是和王室通婚的各大贵族出身的官员,原义是舅父。
所以,吐蕃的政权基本上都被王室以及外戚给掌控着。特别是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后,中原人的许多贵族习性都带入吐蕃,将吐蕃这些王室和外戚给完全恶化,从未享受过那些习惯的吐蕃人是趋之若鹜,以致于一个强大到能够与大唐抗衡的吐蕃逐渐衰弱,最后被灭亡。其中,文成公主功不可没。或许,这很可能就是李世民的一个隐形的计策。
论安巴尔就是如今吐蕃赞普囊日论赞的叔叔,所以他才能够坐到这个位置。而在论安巴尔后面发言那位则是吐蕃副相,名为论哈达尔,乃是论安巴尔的弟弟。两人向来是意见统一,隐隐有与囊日论赞相抗衡的意思。
原本,囊日论赞很看好的继承人是松赞干布,奈何长孙无忌上次占领逻些城的时候,却是被穹波·邦色给暗害,虽然穹波·邦色也已经付出生命代价,但是松赞干布却是活不过来了。
如今,囊日论赞剩下的几个子嗣都是酒囊饭袋这种类型的,要是把吐蕃交给他们,那基本上就玩完了。
而论安巴尔晚年得子,聪明异常,在吐蕃百姓之中亦有声名,比囊日论赞那几个废物儿子强了不止一百倍。所以,论安巴尔很早就想过把自己的儿子弄到赞普的位置,毕竟他是囊日论赞的叔叔,有着王室的血统,继承赞普的位置也说的个过去。特别是当松赞干布身亡,囊日论赞仅剩几个废物儿子的时候,论安巴尔的这个念头就更甚了。
因此,他和自己的弟弟论哈达尔联合了吐蕃多个大臣,准备一起提议向大唐和谈,就算归降又怎么样?
到时候囊日论赞一家前往长安,吐蕃却还是要有人来管理,他们难道还能离去吗?肯定是不能,到时候等大唐的军队一走,他就可以把自己的儿子扶上赞普的位置。他知道大唐只不过是要一个听话的代言人,既然这样,他们老实、本分一点,在没有反抗大唐的力量前,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必要去反抗。
当然,论安巴尔不知道李建成【改土归流】和【一国两制】两个政策的用意,否则说不定他就不会这么想了。要想彻底消灭吐蕃这些番邦的威胁,很简单,把他们融入到汉人民族之中,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省力的办法。
“赞普,臣等以为大相和副相所言甚是……”
“赞普,臣等以为大相和副相所言甚是……”
论安巴尔和论哈达尔才说完话,那些和两人联合的大臣,纷纷站出来赞同此计。多为王室大臣或是与王室通婚的各大贵族大臣,至于普通吐蕃百姓出身的大臣也就那么一两个。他们这么做,自然是为了巴结吐蕃的王室和贵族。
“赞普,末将也以为大相和副相所言甚是!”
武将队列之中,也有几个人站出来赞同论安巴尔和论哈达尔的提议。他们几人自然也是与两人交好的王室之人,手中握有重兵。
要是论安巴尔和论哈达尔没有武将的支持,哪会有争夺赞普位置的想法?到时候连怎么死都不知道。因此,有了这些个武将的支持,两人才底气十足,敢如此明显的和囊日论赞对抗。
“笑话!”
文臣队列之中,一名皮肤略显黝黑,琼鼻高挺犹如鹰隼,双眼之中不乏锐利,从其刚才那道声音和动作来看,此人乃是一名干练之人。
“大唐帝国狼子野心,谁人不知?大唐帝国太子亲率十万大军出征高丽;大唐镇南王率兵五万,横扫南越;大唐帝国如今正是开疆拓土之际,和谈焉有何用?微臣以为,当征召我吐蕃勇士,齐力抵抗大唐军队。”
这名大臣声音浑厚,说的是铿锵有力,颇有气势,有些个大臣不住点头,深以为然。
“齐齐哈尔大人,抵抗大唐军队,岂非是以卵击石?”论哈达尔面带冷笑望着这名主张抵抗的齐齐哈尔。齐齐哈尔乃是吐蕃内大相,主管吐蕃内部事务,从职权上来比,齐齐哈尔比论哈达尔这个副相低了不止一点点。
当然,齐齐哈尔同样是吐蕃贵族,职位比论哈达尔低却是不惧他,两方本就是敌对的,如此互相攻讦也不是第一次的事了。
论安巴尔和论哈达尔两人的心思,在吐蕃上层之间已经是无人不知,就算是吐蕃百姓之中,一些有远见的人,也看出了吐蕃大相和副相的野心。否则,论安巴尔的儿子再有声名,也不会被吐蕃百姓传的沸沸扬扬的,其中肯定有人在推波助澜,至于是谁,脑袋聪明点的都能想的出来。
齐齐哈尔自然不会让论安巴尔的愿望达成,双方是敌对的,一旦论安巴尔的儿子上位了,还有齐齐哈尔他们这一方的活路吗?结果,不言而喻。
“论哈达尔大人,莫非大唐士兵就如此无敌?我吐蕃勇士皆是勇武之辈,无一不可以一当十,只需派遣数万大军于险要驻守,大唐军队又能奈我何?莫非真要如论哈达尔大人这般委曲求全,卑躬屈膝?就算论哈达尔大人愿意,我吐蕃无数子民也不会同意。”
面对论哈达尔的责问,齐齐哈尔是针锋相对,同时隐隐的嘲讽论哈达尔的懦弱。
论哈达尔被齐齐哈尔如此讽刺,当即是面色阴沉,却也没有当场发飙,而是高声反驳道:“齐齐哈尔大人知道我吐蕃百姓勇武,本大人岂非不知?然则,多玛城何等雄城,十万勇士,无数粮草,不过两日就被大唐军队攻下。敢问齐齐哈尔大人,我吐蕃还有比多玛城更雄伟的城池否?”
“论哈达尔大人难道不知,多玛城之所以这么快被攻下,乃是因为城内有大唐奸细,才导致如此快被攻破。既然有了多玛城的教训,接下来我们只要将城池之中非我吐蕃子民尽皆肃清,大唐军队想要攻下,岂是易事?”
齐齐哈尔冷然笑到,再次嘲讽论哈达尔的无知。
论哈达尔鼻子差点没有气歪了,多玛城的情况,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只是,他现在的目的乃是为了与大唐和谈,为了达到他和论安巴尔的野心,自然是能怎么辩解就怎么辩解。
“齐齐哈尔大人可知我吐蕃本就无所产物,若非这些商人,使得我吐蕃国力日强。如今却是无故对他们下手,日后还有哪个商人愿意到我吐蕃来?我吐蕃经济若是停滞不前,又何来的钱粮征召勇士,这些后果难道齐齐哈尔大人来承担么?”
当然,论哈达尔这话说的有些过了。
吐蕃之所以国力日强,跟这些商人有点关系,却没有这么严重。商人的作用,也就让吐蕃的经济前进了许多,吐蕃当地的特产能够通过商人之手,转到其他地方,从而赚取金钱。而吐蕃的贵族和一些有钱人,也同样能够享受到其他地方的奢侈物品,例如中原的丝绸、瓷器等等。
至于粮食,吐蕃并没有多大需求。毕竟吐蕃人多以牛羊为食,还有吐蕃特产的青稞,因此就算没有粮草流入吐蕃,吐蕃民生也不会受到多大影响。论哈达尔之所以敢这么说,乃是欺负齐齐哈尔不知道这些情况。
“论哈达尔大人,你这话有些言过其实了……”
齐齐哈尔不懂这事,不代表他们这一方就没人懂。见到齐齐哈尔吃瘪了,立马又有他们这一方的人站出来要与论哈达尔辩论。
“好了,诸位都是我吐蕃的栋梁之才,何须为了些许小事争执不休。”
终于,坐在上方的囊日论赞发言了,犹如刚睡醒的双眼缓缓的扫过底下的文武大臣,神色显得极为疲惫。
毕竟囊日论赞如今还是赞普,他的话众人还是要听的。
特别是囊日论赞身边站了一个身穿大红袍子的喇嘛,据说这喇嘛实力强大无比,众人虽然不知具体情况,却也不敢忤逆,生怕惹怒了囊日论赞被这喇嘛给击杀了。
“噶尔·东赞,你以为现如今我吐蕃该如何?”
噶尔·东赞也就是历史上吐蕃赫赫有名的大相禄东赞,正是在禄东赞的出谋划策之下,松赞干布才使得吐蕃一时强国,能够与大唐相抗衡。就算是李世民,也对禄东赞的才能大为赏识,不遗余力的拉拢。不过,禄东赞却是吐蕃的死忠份子,最后还是拒绝了李世民。
噶尔·东赞如今不过三十之龄,正是人生之中刚开始的阶段,两绺小拇指粗细的髭须从唇角两边弯下,下巴稀疏的胡须,给人一种犹如商人般精明的感觉。而且,噶尔·东赞的身躯略微发福,两只眼睛也是一副眯起的样子。若是不认识的看到他,只会将他当做一名成功的商人,而不是日后在吐蕃掌握大权的大人物。
噶尔·东赞也是吐蕃贵族之一,不过是处于中立的,既不投向论安巴尔和论哈达尔这边,也没有帮助齐齐哈哈这一方。当然,对于双方来说,噶尔·东赞不过是一个小贵族,有没有他的支持并无所谓。所以,没有一方支持的噶尔·东赞仕途也很艰难,如今也只是站在文臣队列的末尾位置。
因此,对于囊日论赞会向噶尔·东赞问策,众人都深感不解。
“赞普,唯今之计,只有两个方法。”
噶尔·东赞虽然站立在文臣最末的位置,站出来回答的声音却是铿锵有力,显得不卑不亢。对于两边文武大臣的扫视,噶尔·东赞更是直接无视。
“是何方法,快快说来!”
囊日论赞听了噶尔·东赞的话,双眼一亮,当即有些兴奋的说到。
其实,把噶尔·东赞展露在众人眼前,也是囊日论赞很无奈的事。原来,之前囊日论赞出行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噶尔·东赞,发现噶尔·东赞无论是见识,还是对吐蕃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有极其详尽的了解。因此,当下就知道自己拣了个宝。不过,囊日论赞并没有重用噶尔·东赞,因为他是想把噶尔·东赞留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最聪慧的那个松赞干布。可惜,松赞干布意外身亡,囊日论赞只好把噶尔·东赞给启用了。
只是,如今朝政基本都被王室论安巴尔给把持了,囊日论赞也就只有一点军权,想要重用噶尔·东赞都无可奈何。
如今吐蕃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囊日论赞知道王室和一些有通婚关系的贵族巴不得自己下台,他们这些人已经靠不住,也只有噶尔·东赞还值得他相信。
“首先,正如大相大人所说的,我们应该派遣两拨使者,一拨使者前往长安拜见大唐皇帝,争取和平;另一拨使者则前往大唐军中,与大唐的平阳长公主讲述吐蕃和大唐的友谊,为了两国人民的安定,不要妄动干戈。其次,按照齐齐哈尔大人说的话去做,继续征召我吐蕃勇士抵抗大唐军队,加强所有城池以及重要关卡的防守。”
“噶尔·东赞所言甚是,就这样去执行吧!”
听了噶尔·东赞的话,囊日论赞疲惫的点了点头,如今松赞干布身死,就剩下几个没用的儿子,囊日论赞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哼!还以为有什么好主意,也不过如此。”
论安巴尔和齐齐哈尔双方的文武大臣听了噶尔·东赞的建议,俱都是冷笑不已,不过是将论哈达尔和齐齐哈尔的计策给合在一起而已。
然而,这些人却是不想想,既然噶尔·东赞能把双方的计策给合在一起,他们怎么就能不这样想?
当然,吐蕃大臣也不尽是草包,还是有人能够看出噶尔·东赞的不凡。不过,如今吐蕃的政权都被双方给把持,可惜噶尔·东赞的才能无处施展了。
“赞普,臣下还有要事启奏。”
第657章 天宗师境高手?
“有何要事,都一并说了吧!”
囊日论赞有气无力的挥了挥手,示意噶尔·东赞有什么话都说。
原本,他是想着噶尔·东赞能够想出什么办法力挽狂澜,到时候危难过了,就算几个儿子废物,有噶尔·东赞辅佐,吐蕃就算不能富强,自保也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结果噶尔·东赞说的计策却是让囊日论赞大失所望。痛失爱子,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底下的大臣却是还在勾心斗角,寄托了所有希望的臣子却无法提出完美的计策。如此多重压力之下,囊日论赞真的是心灰意冷了。
“赞普,如今大唐军队兵锋正盛,一路而来无人可挡。我吐蕃大军如今又无得力将领统帅,怕是更难掩其锋。故此,臣下还望赞普启用娘·臧古和巴·鱼泽布两位将军。”
说完,噶尔·东赞单膝跪于地上,一脸恳切的望向囊日论赞。
在吐蕃,并不流行跪拜礼,因此文武大臣上朝或者退朝都是用吐蕃的单手礼就够了。如今,噶尔·东赞却是跪下,可见其心之切。
已经心若死灰的囊日论赞双眼一亮,不过最后还是转为黯然。
娘·臧古和巴·鱼泽布虽然统兵能力在吐蕃之中非常强,但是和计谋甚多的汉人交战,却是没有多大希望。就算把军队交给二人,也不过是拖延大唐军队前进的时间而已。
“如今我逻些城内二十五万大军,十万交由娘·臧古将军统领,十万交由巴·鱼泽布将军统领。没什么事,就散了吧!”
“恭送赞普!”
所有人,无论是对赞普这个位置有想法的论安巴尔,还是齐齐哈尔,皆单手抚于胸前,弯腰行了一礼,等囊日论赞和他身边那个喇嘛走了之后,所有人才慢慢的退了下去。临走前,论安巴尔和齐齐哈尔双方的文武大臣都转头瞥了一眼噶尔·东赞,随后扬长而去。
噶尔·东赞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后,才缓缓的从地上站了起来,望了望空荡荡的赞普位置,心中幽幽一叹。
……
望着眼前这座抬头看不到顶的雪山,寇仲、徐子陵等几人紧了紧身上的长袍,即使这样,他们还是觉得有一丝寒意袭来。
五日前,寇仲、徐子陵等六人从多玛城出发,领着五万体质较好的将士跟随【灭七二】从小路出发,准备奇袭逻些城。这一路来,寇仲六人是翻山越岭,艰险无比。先是趟过牛诸矣江,然后便来到鲁朗林海,一望无际的森林,耗费了寇仲和六万大军半天的时间才穿过,还要时不时的防备从森林里窜出来的奇异猛兽。
虽然行军很是艰难,但是对于寇仲和六万大军来说,能够见到这些在中原看不到的景象,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当然,不得不说寇仲他们高兴的太早了,或许是上天给他们的惩罚,接下来才是他们的噩梦。
才穿过鲁朗林海,就有十几名将士产生了高原反应。
原来,这一片鲁朗林海是呈倾斜状态,寇仲他们这行了半天,自然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先前是因为在行军途中,没有太注意,这一停下来,立马就发现差别了。只是,这个高原反应是早已经预料到的事,所以这十几名将士不得不原路返回。否则,随着地势的增高,只有这一点反应的他们,到了后面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连性命都不保。
然后,寇仲六人带着五万大军继续前行,穿过牦牛河,也就是金沙江。呈现在寇仲六人和五万大军眼前的就是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雪山。
“寇将军,爬过这座雪山,我们就能到达逻些城对面的那座山峰。从那里出发奇袭逻些城,不过是盏茶的功夫。”
对这些情形如此了解的自然是【灭绝】的情报人员【灭七二】。
“靠!这地方还真不是人呆的!”寇仲重重的吐了口气,一脸纠结的指着眼前这座雪山问道:“【灭七二】,大军如果要翻过这座雪山,大概要多少时间?”
只是站在雪山下面,寇仲就觉得无尽的寒气袭来。对于一直生活在中原的寇仲等人来说,雪山这玩意确实让他们很好奇。但是,现在他们是来行军打仗,不是来游玩,对于雪山的情况,不敢说百分百了解,至少也要有百分之九十了解。
也幸好他们有【灭七二】这个情报人员,所以这一路山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爬雪山用的棉袄,攀登山峰的绳索,总之是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也会有一些。但是,在这雪山脚下,以寇仲的实力,稍微运转内力,寒冷的感觉才完全消失不见。但是,问题是五万士兵,他们难道也能运功驱寒?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现在他们只是在雪山脚下,要是登上雪山了,那肯定更冷的。就算有棉袄,将士也不一定能够撑得住。
“寇将军,属下之前说到达逻些城需要十日,是根据属下探索这条路来计算的。不过,属下探索的时候,因为要观察地形,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来算,快的话大军只要二日就能翻过,再慢一点三天也足够了。”
【灭七二】在思索了片刻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