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定北方决定是能够载入史册,在这场朝会上说一句话,搞不好日后就能名垂千古,现在太子殿下都不给他们机会,亏得他们还摩拳擦掌,准备侃侃而谈一番。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大臣们还是很能够制造机会给自己出场。
“太子殿下所言大善,微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太子殿下真乃天上文曲星下凡,智慧无人可敌……”
“乱讲话,太子殿下明明是武曲星下凡,武功独步天下……”
“你们懂什么,太子殿下是文武双全,纵横宇内……”
这些大臣们为了有上镜头的机会,当下也顾不得这是在大殿之上,口水四溅,牛皮漫天吹,好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存在一般。
“咳咳!”
关键时刻,还是李渊身边的内侍起到作用。只是轻微的一个声响,就立马让这群说的天花乱坠的大臣们老实安静了下来。
李渊正了正龙袍,很淡定的说到:“太子说的不错,如今主战场的先锋已经有了,那左右二路的先锋又该谁来担当呢?”
李渊心说,我才是大唐帝国的皇帝,怎么能露个脸,表现表现呢?
“不知各位大人有什么人选推荐呢?”
李建成显得很谦虚,微笑着向群臣们询问到。他心中自然有人选了,只不过也要给别人表现一番,是吧!
刚才还积极发言的大臣们,这一下却是不敢说话了。
李建成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已经说明他心中有了人选,若是跳出来发表意见,那就是和太子殿下唱反调,这可要不得啊!
再说了,你推荐了这个人,却不推荐其他人,这不是遭人忌恨吗?
所以,这种时刻,绝对不能乱出头。
“太子殿下学富五车,胸藏乾坤,微臣以为一切当由太子殿下决定便可……”
“是也,是也!太子殿下才华横溢,智珠在握,挑选出来的人,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言之有理,微臣也以为太子殿下……”
一些大臣更是把握时机,跳出来狠狠的拍着李建成的马屁,那表情真是要多猥琐就有多猥琐!
“哈哈,既然众位大人如此客气,那本太子就当仁不让了。”
李建成畅怀一笑,而后目光在大殿之上扫了一圈,镇定自若的说到:“左路先锋就由赵王李元霸担任吧!”
“元霸遵旨!”
李建成的意见就是李渊的意见,大家也都明白,所以李建成的意见,也就相当于皇帝陛下的旨意了。
况且,李建成的话李元霸也不会反对。向李建成回复过后,更是挑衅的看向了某人。
“城门校尉裴元庆何在?”
“末将在!”
裴元庆这声音回的响亮,刚才被李元霸挑衅的看了一眼,心中正郁闷着,没想到下一秒太子殿下就找上门来了。
“如今暂且封你为右武卫将军,同时担任征讨突厥右路先锋。”
“末将领命!”
裴元庆兴奋的应了一声,而后挑衅的目光也向李元霸投去。
裴元庆如今年龄还不到二十,却能够做到右武卫将军这个位置,还真的是前无古人啊。罗成虽然连跳七级,做到左武卫将军这个职位,但是他如今也是二十多,快三十的年纪,这么一对比,裴元庆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裴元庆性子单纯,为人淳厚,虽然与李元霸暗中较劲,但是两人却也是知交好友。
李元霸为人沉闷,除了面对李家少数人,如李渊、李建成、李秀宁、李世民等,还有赵王妃杨瑾。其他人李元霸都懒得搭理,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好友,李建成自然不会亏待他。给裴元庆高一些的品级,也不会有人说李元霸赵王之尊,和一个品级如此低下的人结交。
这也算是李建成为李元霸做的一些小事吧,他不在乎、也不怕别人会说些什么。
只要李元霸开心就好!
第551章 三军统帅
“太子,既然三路先锋都已经选好,那接下来是不是还要有三路的主帅?”
李渊童鞋对于李建成童鞋的工作向来都是保持着支持的态度,这不李建成才安排好三路先锋,李渊就率先发问。别看这只是小小的一句问话,但是他却说明了李渊对李建成工作的支持。
若是大臣们不配合,到时候李建成弄出什么事来,就别去找皇帝陛下了,人家可是明确的表示过支持的态度。
李渊不支持行吗?有子若斯,他该感到很满足了,支持更不在话下。
“启禀父皇,确切的说是四名主帅。”
“哦!!”
李渊的表情看上去着实讶异,当然惊讶的不止是李渊一人,大殿上的一干大臣们也都惊讶了。
四名主帅?
三路大军满打满算也就三名主帅而已,另一名主帅又是怎么来的?
不过,想想李建成经常都会搞出一堆幺蛾子,大家也就不再惊讶了。静静的等待,看看李建成能搞出什么名堂就是了。
“首先,在长安城中,必须有一人节制三路大军,负责掌控全局。必要的时候,能够做出恰当的方案。因此,此人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惊人的作战经验。而且,节制三路大军又要有足够的辈分,足够的威严。经过种种推算,最后儿臣认为,负责总领三路大军,坐镇长安的统帅,除却刘弘基刘大人,怕是无人适合担当此职责。”
李建成一番话完毕,最后将刘弘基给推了出来。
当然,刘弘基也确实适合这个位置。
首先,刘弘基是跟随李渊起义的开国元勋之一,在大唐帝国的地位,除却少数几个同样辈分的元勋,比他们高的却是没有了。
其次,刘弘基是右骁卫大将军,正三品的军职。虽然,兵部尚书和他是一个等级的,但是两者却是不同体制的。
兵部尚书是负责军队的人事调动,而右骁卫大将军则是统领军队,两个是有本质的区别。
当然,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比如,兵部尚书家中有子侄送去军队,但是右骁卫大将军不爽,不用多少时间就可以把这个子侄给整出去。
同样,若是右骁卫有子侄想要去军队,没有兵部尚书的同意,你也别想过关。你当然可以自己去弄,但是到时候人家告到皇帝这里来,你就是以权谋私了。
所以,两者之间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
虽然说武官这一方面,最高级别的是太尉,但是这个职位现如今却是个虚衔,一般都是拿来赏授功臣的赠官,并没有多少实在的意义。
“微臣遵旨!”
刘弘基虽然心中有些无奈,但是还是老实的站出来接受这个命令。
没办法,李建成这个家伙可不是好相与的。话说那一次的打赌,可是把唐俭、窦威、裴寂包括他在内的几人赢的惨不忍睹啊!裴寂更是可怜,连自家的孙女都贴了出来。也幸好她现在不过十二,同时李建成的人品还好一些,不然这小姑娘估计早被祸害了。
他要是拒绝了李建成的提议,估计李建成会暗中给自己使绊子。
虽然他也喜欢上战场杀敌,感受铁马金戈的感觉。但是,他终归是年纪大了,不适合上战场了。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也就算了,但是他身为主帅若是在战场上发生一点什么意外,那可就严重的打击了士气。
“哈哈,刘大人坐镇长安,本太子自是放心的很。”
李建成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对于刘弘基的识情知趣他还是很满意的。本以为刘弘基还要拿捏一番,那他少不得还要费些力气,现在却是省了诸多麻烦。
李建成却是不知,刘弘基早就被他的一系列手段给吓坏了,真心不敢有什么不满!
“不过呢,刘大人坐镇长安,却是正三品的职位,怕是有些低了。”
那边选定刘弘基作为此次战略的统领,这边李建成又嘀嘀咕咕的开始不满意了。当然,李建成也没有说错,这三个先锋,除却赵王李元霸不说,罗成和裴元庆一个左武卫将军,一个右武卫将军,都是从三品的武官职。一个仅仅比他们高一级的统帅,而且还是大唐帝国武官里面最高级的武官,这说出去寒碜人哪!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刘大人为我大唐帝国立下汗马功劳,劳苦功高,若是不嘉奖一番怕是难以服众。故此,今儿臣提议,升刘大人为柱国大将军。”
李建成的理由很牵强,大家都看的出来,这是为了迎合裴元庆和罗成两人的品级,所以李建成才提议升刘弘基的官,不然以太子殿下懒惰的个性,哪会去搭理这些事呢?
大臣们心中想着,也不敢明说出来,免得遭受李建成的打击报复。
而且,最为怪异的是为了迎合两个等级低的武官,这才勉强的升迁一个等级更高的武官。这种事让人听起来,也确实很费解!
“准奏!”
刘弘基从正三品的武官,转眼间升迁到正二品的武官,一下子就跳了二级,可别小看这只是二级。
要知道,官职到了三品可是一个分水岭。
三品的官职,想要被人弄下去没有那么简单,除非是暴虐的皇帝,否则一个贤明的皇帝要撤掉三品的官职,他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不然就会闹得群臣心中惶惶;
而三品的官职想要升迁,同样没有那么简单。
若是在武官系统,那至少也要打出重大的战役,例如这一次征讨突厥的战斗,就是如此。但是呢,在和平的年代,这种战斗显然是很不切合实际的。
而文官呢,想要升迁则要做出重大的决策。不过,这显然也没有那么容易。
当然,还有最后的一条路,那就是得到皇帝的赏识。只不过,这种捷径也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说,三品官职之后,想要升迁是很困难的。
刘弘基作为这次征讨突厥的统帅,提前把正二品的官职预支给他,也说的过去了。
第552章 长孙崛起
“微臣谢过陛下,太子殿下!”
刘弘基颤巍着从队列中走出来,向着龙椅之上的李渊一番涕零感谢,之后就是一通毫无意义的赞美之词了。
现在的朝堂简直就是皇帝一家人说话的朝堂,确切的说是太子一个人的朝堂。
李建成说出的话,李渊通常是不会反对的,除了支持还是支持;而大臣们则被李建成给吓到了,一般是不敢反对。
魏征虽然会进谏,但是他也不过是劝谏李建成不符合礼仪的地方。至于李建成说的一些战略方针,他不懂,他也不会触碰这一块。
最终,导致了朝堂之上李建成的话相当于圣旨了。
就好比裴元庆、罗成、刘弘基三人的升迁,就是李建成一句话的事情,也不需要兵部还有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头头表决。
既然三军统帅已经定好,那接下来则是掌握大军的三军主帅了。
相对于主帅而言,统帅更多的则是荣誉,而不如主帅真正的掌握着大军,驰骋于沙场之上。
所以,虽然很羡慕刘弘基当了这个主帅,但是更多的人则是期待着主帅的位置。
当然,期待这些位置的人,都是资历和身份足够的。至于其他那些中低级的文臣和武官,对于主帅这个位置,并没有多少的念想。
“启禀父皇,依儿臣来看,左路主帅当由长孙无忌来担任。”
“什么?竟然是长孙无忌这小子?”
“太子殿下是否太过于草率了,毕竟长孙无忌还太小了。”
“太子殿下行事,果然非常人可比!”
李建成的话语一出,当即引起一片惊叹,以及一阵阵的窃窃私语。这些人中,既有对长孙无忌的羡慕,也有对长孙无忌的嫉妒,还有不少人则是对长孙无忌投以鄙视的神情。毕竟,长孙无忌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很难让人信服。
“看大家热情高涨,好像有什么意见啊?有意见就说出来,本太子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要你们说的对,本太子都会合理的接纳,是不是!”
李建成淡淡的眼神从一干大臣身上扫过,先前还兴高采烈的讨论着的大臣们,立刻就鸦雀无声了。
太子的威信早已深入骨髓,他们还不至于为了这事就挑衅李建成的威信。
虽然说长孙无忌很年轻,但是他曾经带领一路大军战胜过吐蕃,这个功绩在朝堂之上可是许多人无法比拟的。
因此,让长孙无忌担当一路主帅,也说的过去。
还有,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垢乃是秦王李世民的王妃。长孙家也算是皇亲国戚了,再怎么说也算是值得信任的人,把一路主帅的兵权交到他手上,想来李渊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于是乎,一干大臣们也都老实的噤声了。
“长孙无忌何在?”
“末将在!”
虽然长孙无忌很努力的压制心头的激动,但是当李建成喊到他的时候,回答的话音,依然让人能够清晰的察觉到其中的兴奋之情。
“长孙无忌,你且记住,此次你为左路主帅,只有两个目的。第一,让吐蕃向我们大唐帝国投诚。与此同时,给他们的只有两个选择,【一国两制】或者是【改土归流】,至于其他的选择,只有一个字—死。”
虽然说松赞干布李建成已经让何斌给暗中解决了,但是不代表日后还会不会出现个“松下干部”、“井上干部”神马的。所以说,只有让吐蕃彻底归附李唐,再通过【改土归流】,让吐蕃这个民族慢慢的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至于说吐蕃若是选择了【一国两制】,那该又如何?
既然李建成能会拿出【一国两制】和【改土归流】让他们选择,他就相信,早晚都会走上【改土归流】这条路。
【一国两制】只不过是过渡而已,等他们发现【改土归流】其中暗藏的阴险时,或许神马吐蕃,吐谷浑,突厥早就成为了历史。
“第二,吐蕃若是与我大唐帝国作对,联合吐谷浑直接灭了吐蕃;若是吐蕃选择和平,到时候你就联合吐谷浑、吐蕃双方势力,让他们的大军带头冲锋,一路北上直杀过去,任何一个部族都不能放过。给这些部族的选择也是两个,【改土归流】和【一国两制】,反抗的统统消灭,一个不留。而且,经此一役,吐蕃和吐谷浑与草原上的部族成为死敌,更有利于我大唐的统治。”
“末将一切听凭太子殿下的吩咐。”
在今天,可以说是长孙无忌最为兴奋的一天,身体中沸腾的血液,足以将他融化。或者说,即使是与他的妻子行房事,也没有今天这般爽快,真个是高潮连连啊!
长孙一族发展的时间也不久,也就二三百年的时间。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王族中有一位叫拓跋嵩,因为功劳大,朝廷封他为王族大人,这个封号可以世代承袭。到了北魏孝文帝在位时,孝文帝向汉文化学习,将拓跋姓改为元姓,孝文帝的姓名叫元宏。而拓跋嵩的后代,就改姓为长孙,意思是王族长门的子孙,这个姓和王族大人的封号也相呼应。
只不过,北魏存在的时间并不久,不能像沛县刘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些大家族经过时间的积累,也没有达到过巅峰的时刻。所以,长孙虽然也是一个名门望族,却是无法跟刘氏,王氏等这些家族媲美。
而现在,突厥一战过后,身为征讨突厥的左路主帅,长孙无忌的名字必将为天下人所知。那时,便是他长孙家崛起的时刻。
能够达到先人所不能做到的这一步,想想都让人兴奋。
对于长孙无忌,李渊还是很看好他的。特别是他有一个让李渊和窦娴都极为满意的妹妹—长孙无垢。也因为长孙无垢,李渊也格外的多了一些好感。
李渊捋着胡须,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微笑着说到:“长孙无忌身为左路主帅,那也应该有相对应的身份。既然这样,朕就提拔你为左武卫大将军,希望长孙将军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李渊的话表明,即将又一个家族的崛起,它就是—长孙!
第553章 李氏秀宁
三路主帅被长孙无忌这个皇亲国戚给占了一个,还剩下两个,看来还有看头。
很多大臣的心中如是想着!
但是,在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过后,原本还存着希望念头的人,心中又不由得冷了下来。
另二路的主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由李建成和李世民担任。
“父皇,可否让秀宁上殿?”
一干文武大臣还在猜测,那边李建成却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让李秀宁上殿了。
群臣们又诧异了,这叫平阳长公主上殿,又是为了哪般?而一些头脑灵活的,反应快的大臣却是心中一惊,难道太子殿下打算……
“平阳见过父皇!”
李秀宁显然也很疑惑,脸上依然挂着纳闷的神情。不过,她也很聪慧的没有说什么,问好之后很安静的站在一边。
正如一些大臣所预料的那般,李建成将他的目的说了出来。
“父皇,想来你也在疑惑儿臣为何让秀宁上殿,是也不是?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儿臣建议让秀宁担任右路大军的主帅。”
“嗯!确实不是什么大事。”
李建成脸上挂着笑容,微微的点了点头。
“什么?”
片刻后,李渊陡然间爆发出整个皇宫之内都在回荡的震天呐喊声,右手哆嗦的指着李建成,却是说不出话来。
而一干大臣们也是嘴角抽搐,还有一些更不堪的大臣,嘴巴张开的足以塞下一颗鹅蛋了。
“怎么,有问题吗?”
李建成轻飘飘的问话,而后目光从一干大臣们身上扫过。
再看这边的李秀宁,在听到李建成的话语时,先是错愕不定,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但是,再看看大臣们的反应,她终于反应过来,她并没有听错。霎时间,眼中闪过一丝丝激动的神情。
羽扇纶巾,指挥大军,战场杀敌,驰骋疆场。这是她做梦都在想的事情,然而她一介女儿身,最多也只是想想而已。情况好一些,也就是训练了一支由女子组成的【娘子军】。但是,这支【娘子军】的人数实在太少,虽然战斗力也不差,却还是未能给李秀宁那种真正大军的感觉。
所以,她的心中一直很遗憾。
然而,今天李建成的一番话,却是给了她一个接近理想的机会。或许,不久的将来,她羽扇纶巾,指挥大军,战场杀敌,驰骋疆场的愿望就能够得以实现了。
不过,心情还没有好多久,就立马消失不见了。
不要说那些皱着眉头的文武大臣们,就连平时一向宠爱她的李渊,此刻也是愁眉不展的一脸为难之色。
很显然,对于让李秀宁担任一路大军主帅,李渊并不是很赞成。
“父皇,太子殿下……皇兄……”
李世民一脸恭顺的站出来,不过才喊完李建成的称呼,被后者一瞪眼,立马就改口了。这是自小骨子里的惧怕,下意识的反应。
当然,私下里他可能会称呼李建成为“大哥”或“兄长”。
但是,在大殿之上,他却不会像李元吉和李元霸那样,喊出这种在他看来有违礼法的称呼。
看到李世民站出来,李秀宁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若是太子李建成一个人不够分量,但是再加上一个秦王李世民,想来问题就不会很大了。
不过,李秀宁注定要失望了。
“平阳身为女儿身,且是一国公主之尊,又怎可让他上阵杀敌。这般行事,岂不是有违礼法?故此,儿臣以为,平阳不可担任右路大军主帅。”
李世民一脸严肃,神情端正。他之所以反对,并不是因为对李秀宁不满,或者其他什么的。而是因为,在李世民看来,一个女儿身,还是一国公主之尊,领兵杀敌,这跟圣人的礼法是大大的不符。一向遵循圣人礼仪的李世民,又怎么可能同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李秀宁原本兴奋灵动的眼眸,在听闻李世民的话语之后,神色立刻黯淡了下来。也对啊,二哥一直都是那样的遵循礼仪,又怎么可能替自己说话呢?
虽然理解李世民的行为,但是委屈依然在她的心中,若非是在大殿之上,也许她早就潸然泪下了。
“世民,你真的这样看?”
对于李世民的发言,李建成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李秀宁那一闪而过的黯然,他自然是看在眼里。早知道他就不应该这么早让李秀宁上殿,等搞定了之后再让她上殿。
李建成再心中暗暗责怪着自己!
“皇兄,世民以为如此。圣人有云……”
“好了,为兄知道了。”李建成挥手制止了李世民接下来的发言,扭头向其他的大臣们看去,淡淡的询问到:“还有哪位大人有什么意见?”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微臣以为秦王殿下所言甚为有理。”
很好,在有了秦王李世民提出反对的声音之后,一个站在文官队列中间的大臣在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前的速度跳了出来。
看他那回答的那叫一个干脆,迅速,怕是心头酝酿有一些时间了。
而站在他前后的几名大臣,同样是以干脆,迅速的速度和他拉开了一段距离,他们可不想因为这家伙,而被太子殿下给盯上了。
“哦,不知这位大人是……”
李建成同样有些讶异,没想到在他多次施展雷霆手段之后,竟然还有人敢跳出来和他唱反调,这还真的是不容易。
忍不住之下,李建成就想知道这人究竟是谁,难道是历史中的名人,没被自己挖掘出来?看来要认识一下,免得错失了什么人才。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李昂,如今忝为礼部侍郎。”
咦!
李建成有点小小的惊讶了,李昂这人确实也算是历史名人了。虽然名声不是很响亮,却是至少有一点的名声。
因为这李昂是个诗人,写过两首诗,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正好李建成有读过。
除此之外,历史之上,就没有其他关于李昂的记载了,就连他的生卒年都没有详细记载!
闻听李建成的问话,李昂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只要把握好机会在太子殿下面前留个深刻的印象,平步青云岂不是指日可待?
第554章 燃烧吧,小宇宙
原来,李昂这一次跳出来唱反调,其实是存着赌博的念头。
李建成早就已经用行动来说明了,任何反对他的人的后果。这李昂也不傻,没理由跳出来自杀不是?但是,看到魏征那般对待李建成,却还能过的有滋有味,他的心里就不平衡了。于是乎,李昂决定反其道而行。
没错,那就是用唱反调来吸引李建成的注意力,从而使得自己得到关注。
而李昂,也成功的做到了,确实引起了李建成的好奇心。并且,李建成如他所愿那样询问了他的名字。
李昂知道,他离成功又接近了一步。
当然,在众多大臣眼中,这李昂却是不知死活,竟然敢跟太子殿下唱反调?再说了,让公主担任主帅,违反了礼法,那也是礼部尚书的事。你的顶头上司都没说什么,你一个在人家下面的二把手跳出来表态,这是什么意思?越俎代庖,还是想取而代之?
不管是哪一样,李昂在众人心中的感官都下降了许多。能做出这种事的人,品质肯定不怎么样。
不过,李昂或许并不在乎,被太子看重了,还用管这些官员怎么看待自己?
哼!
“原来是李侍郎,不知李侍郎为何认为平阳公主不应该担任这个右路的主帅呢?”
哈哈,看来有希望!
李昂心中兴奋的狂笑着,看李建成那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更是觉得这一次的表现实在是太美妙了。
或许,太子殿下的内心中,其实是希望有人跳出来反对的。
此时,在李昂的脑海中,一幕场景开始上演。
奢华富丽的太子府中
皎洁的月光亮堂堂的照在太子的书房之外,世间看似如此的太平与和谐,而这一切却是在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的英明领导才形成的。
不想,太子的书房之中却是一片凄惨哀怨。
高贵的平阳长公主李秀宁双眼通红的跪坐于地,啜泣不已,双肩更是不住的抖动,而双手更是紧紧的抱着大唐帝国伟大的储君太子殿下李建成。
这又是演的哪出?难道是杯具苦情的宫廷乱伦剧?你想太多了,当然不是。
原来,平阳长公主知晓了突厥大举进犯大唐帝国。于是乎自小便爱好刀兵的长公主,听闻之后立马来到太子府上,央求太子殿下能够在今日的朝会之上,提议让她成为其中的一路主帅。
我们大唐帝国英明的太子殿下当然是断然否决,让一个公主担任一路主帅,岂不是丢了大唐帝国的脸,难道我大唐帝国无男儿可堪一战?
奈何,长公主殿下苦苦的哀求,兼且善良和蔼的太子殿下又如此的疼爱身为妹妹的长公主。于是乎,这才耐不住长公主殿下的苦苦哀求,最终同意了长公主请求。
然后,便发生了先前的那一幕。
这一切的情形,却是在李昂的大脑之中一闪而过。他的脸上充满了激动之色,好似在为自己能够洞悉这一切而兴奋着。
然而,李昂却是不想想,大唐帝国英明伟大的皇帝陛下于昨日夜间才得知这个消息,今早便在朝会上提出。李昂又是怎知平阳长公主殿下知不知道?而他又怎知,太子殿下知不知道呢?当然,太子殿下确实早就知道这一回事。
但是,李昂又怎么知道太子殿下已经知道突厥进犯的消息……
好吧,再绕下去就晕了,反正:李昂不知道太子殿下和平阳长公主知不知道突厥进犯的消息,为何他的脑海中能够想象出那样的一幕?
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拥有二百五智商的天才?
当然,李昂此刻想什么,李建成也没空去搭理。但见他眼神一片和蔼,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容,好似很期待李昂反驳的理由。
看到这一幕,李昂的心中更是鸡冻,差一点就没幸福的晕了过去。
然而,李昂他终归还是李昂,不是李家之人。而像李世民、李秀宁、李元吉他们就知道,一旦李建成露出这样看似温和,其实内在里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时,那就是有人要完蛋了。
李渊身为李建成的老子,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不过,此刻李渊却是没有心情管有没人要糟糕,而是他的心中在纠结是否要让李秀宁担任征讨突厥的右路军主帅。
李秀宁拥有不错的身手,这点李渊是知道的。
但是,李秀宁终归还是个女的。身为李家男儿,李渊并不会反对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他们上战场拼搏。正如李建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真正的男人,就是用身上的伤痕来证明的。
李秀宁身为女儿身,要是身上弄的伤痕累累,这还怎么看?
从私心来说,李渊和窦娴大部分的关爱都花在李建成身上。但是,李秀宁的个性如何,李渊还是明白的。向往军旅,这就是李秀宁的梦想,打破这个梦想,李渊也觉得自己很残忍。不过,他却不得不这样做。
不过,想想李建成既然提出来了,想必有什么理由吧。不然,即使是当一回恶人,这一次李渊也要拒绝李建成的提议。
这边李渊在挣扎考虑,那边李昂也开始讲述他的理由了。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微臣之所以认为平阳长公主殿下不应该担任征讨突厥的右路军主帅,其实是根据圣人的意思。”
“圣人的意思?”
李建成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心中已经开始有些失望。或许,这李昂会写两首诗,但是能力估计真的不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