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太子殿下先前的提议,你们有什么意见?”
“臣等以为,太子殿下天赋异禀,这些提议相当完美,可以说是鬼斧神工,令人难以置信。”
李渊原本是想问问李建成的提议有什么缺漏,如今听他们如此说,也就放下心了。而后转过身看着李建成道:“成儿,你还有什么提议此时说出来,我等商议一番,如有什么不足,也可让几位卿家补充。”
“是,爹!”
李建成的一道声音,让在场连同李世民在内的几人愣了一下,好一会儿之后才回复过来。看着,父子关系如此和谐的两人,无论是几个大臣,还是李世民都有些感慨。
“看来陛下和太子的关系好到无与伦比了!”
李世民面容有些苦涩,心里想到:大哥就是大哥,永远能保持如此心态,而我却因为爹的地位改变也有些变化,我真的不如大哥。
想到这,李世民眼神有些变化,这一次的经历,让他的人生观念又有了许多的变化,或许这个变化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爹,孩儿今晨所说的是政治和军事上的政策改变。在经济与文化上,孩儿认为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改变。”
“经济?文化?”
第335章 波起08
“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民生发展,经济是关键。因此,要想让经济稳步发展,就要进行一些制度上的改变。”
相对于前世来说,如今的时代,许多经济上的政策都是很落后,所以李建成根本不用思考,就能朗朗上口。
在场的几人都不笨,自然知道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势力的重要性。不过,他们没有李建成那样拥有前世的经验,虽然知道经济很重要,却也没有什么计策能够让经济加速发展。
“不知几位是否听闻宋师道航海之行?”李建成竖起手指不紧不慢的问到。
裴寂微微皱了皱眉头,凝声说到:“陛下,臣下倒是有些耳闻。天刀宋缺之子航海之行,发现某地名曰印第安。其岛上之民所言之语与我等大是不同,且岛上亦有不同于我中原作物。更有传闻,其岛上金银遍地,矿藏无数。”
“哦,真有此地?”李渊双眼放光,激动的说到。
“呵呵,确有此地。”李建成肯定的说到。
“成儿为何如此确定?”李渊疑惑的问到,裴寂也只是说是听闻,李建成却是如此肯定的说有,确实很令人讶异。
“嘿嘿!”李建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实,宋兄这次的航海之行,是孩儿让他去的,地方也是孩儿告知于他。”
在场的诸人都是瞪大了双眼,死死的看着李建成,仿佛在看着千古罪人一般。
好一会儿之后,李渊没好气的说到:“你个臭小子,有这种好事你不跟为父说,却是便宜了外人。”
李建成自知理亏,也只能讪笑着不说话。
“太子殿下不知是从何得知这件事的?”唐俭疑惑的问到。
李建成脸色端正,一本正经的说到:“这些自然是从书中得知,秦时始皇曾派徐福东渡,发现岛曰‘蓬莱’,后才知实乃为今之‘扶桑’岛国;后汉武大帝时期,西征开阔领土,为今之天竺。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许多未知的地域,等着我们去开发。而我所读之书,亦是某位航海者所写。”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不过不知这些与我大唐经济改革有何关联?”窦威皱着眉头,不解的问到。
“要想经济发展,那么就要有新的市场还有新的产品进入市场。那么,那些新的地域就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唯有如此才能让商人充满动力,前往那些陌生地域开阔,带动我大唐经济发展。”
“平阳公主到。”
随着太监的喊声,身着粉色长裙的李秀宁从外边走了进来。
“爹,大哥,二哥,几位大人。”
李秀宁对着众人行了一礼,随后自觉的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秀宁你来了,听听你大哥的提议,如果有什么意见到时候就提出来。”李渊笑着对李秀宁说到。
李渊和窦娴两人生了四个儿子,唯一的一个女儿就是李秀宁,因此自然很是得到宠爱。况且,身为大哥的李建成和二哥李世民对她也很是不错。虽然她有时候会和李元吉吵闹,但是两人的关系却不差。至于少言木讷的李元霸,也很是听这个四姐的话。
等众人再次坐定,李建成才开始继续述说自己的想法。
“无论是前隋,还是以往的朝代,注重的都是农业税。因此,当朝代到了后期,帝王昏庸之时,农业税更是繁重,往往覆亡都是这个根源。然而,他们却没有发现,真正有钱的却不是这些背朝黄土的农民,而是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
“所以,我的意思是尽可能降低农业税,施行新的税法,着重从商业税下手。”
“可是,这个……”
李建成的话音才落下,窦威、唐俭、裴寂三人却是皱起了眉头,唐俭更是就要出言,然则李建成手一挥,就制止了唐俭接下来的话。
“唐大人,我知道你想说商人身份低微,不应该多与他们打交道。”听到李建成这句话,裴寂等几人赞同的点了点头。“但是,敢问几位大人。你们身上所穿服饰,家中所用器具,莫非都是自己制造?非也,想来几位大人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来自你们口中所言身份低下的商人,是也不是?几位都是饱读诗书之士,难道想法与那些庸俗之人想通?”
“这个……”裴寂等几人一听,顿时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话来。
见到几人尴尬的样子,李建成也不继续刁难,反而露出一副凝重的脸色,缓缓的说到:“在说下面的话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听见李建成的话,众人都露出一副倾听之色。特别是李秀宁和李世民两人,更是竖起了耳朵。
“从前呢(咳咳),有一名商人,他有一个弟弟天资聪慧,邻里都说他有富贵相。因此,这位商人每天起早摸黑,即使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也没有间断,走南闯北拼命赚钱,就是供养他的这位有富贵相的弟弟。他也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就是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当然,他的弟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寒窗苦读十年之后,终于金榜题名,进入京城为官。然则,他的弟弟才当上官,就开始划清与他兄长的关系,在他眼中有这样一位商人的弟弟是一种耻辱。
后来,他的弟弟因为某件大案被牵连下台,这位商人并没有因为弟弟先前的做法而不满。反而,将弟弟家中几口人好生安顿。即使这样,商人的弟弟依然以商人为耻,不愿摒弃读书人的架子,与兄长一起经商养家糊口?敢问几位大人,你们有何感想?”
李建成最后一声可以说是呐喊出来的,中国几千年历史,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一切都是为何?
首先,是因为儒家思想禁锢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以为读书人就是高高在上的;其次,科考也扼杀了他们飞翔的翅膀。
听了李建成的一番话,在场众人都默然无语,这些事他们并非不知道。
“我李建成的今生有三愿。一愿,男女平等;二愿,无贵贱之分;三愿,无贫富之分。只要你肯努力,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地位与财富。”
李建成一番话掷地有声,震的在场众人一愣一愣的。
而其中的李秀宁更是被那一句男女平等给震的美眸流转,双眼之中更是闪现异样的光芒。
“嘿嘿,爹,孩儿可不是鼓励人民造反。天子之位可不是努力就行了,可是要上天眷顾才行的。”
先前一副大义凛然,其后一副流里流气的样子,将众人从震撼中拉了回来。至于李建成说的最后一句话,众人更是自动忽略。这句话去骗骗无知的百姓还可以,他们可都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自然将这种上天眷顾的话语无视了。
“哈哈!”李渊朗声大笑一声,“我儿想法,为父深感赞同,为父必当全力支持。”
“臣等愿追随陛下于太子殿下脚步,坚持不移!”裴寂几人,躬身拜道,表明了愿意追随的决心。
“爹,大哥,我也要跟你们一起努力。”李世民和李秀宁两人也是挥舞着拳头,表明了他们的决心。
看到李世民的表现,李渊心中赞叹了一番,他更喜欢现在李世民喊自己爹的称呼,而不是以前那略微疏远的“父皇”!
第336章 波起09
既然几人都支持自己的话,李建成自然没有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既然给商人以地为,那么就可以让他们为大唐的建设出一份力。可以让他们出钱,而后给他们相应的荣誉爵位。”
“当然,勋爵,男爵,子爵这三个爵位,可以用捐钱购买。伯爵以上则要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拥有,而且他们的爵位是荣誉爵位,并没有实际的领地和权力。除非他们贡献极大,将荣誉去除,成为实际的爵位。”
“太子殿下,如此一来不是卖官鬻爵?”裴寂皱着眉头,似乎有些不解。不仅是他,就连唐俭几人亦是同样的神色。
李建成淡淡一笑,不紧不慢的解释到:“裴大人,为国建设,可以有恨多种表现形式。出力,出脑,出钱。倘若某地发生灾情,让百姓募捐,贡献卓越的朝廷给予表彰。而如今我们给那些出资支持大唐建设的商人荣誉爵位,道理不是相同?”
“太子殿下有理,是臣等愚昧了。”
“另外,官府掌控的一些东西,也应该放手,例如盐等百姓必须之物。”
“太子殿下,盐本稀少之物,且对于北方突厥,吐蕃等势力来说,也是稀有物品。若开放给民间,怕是会有商人因此与敌对势力相通。”
窦威面色担忧的说到,走私这种事情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少,所以他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古时,盐与钢铁、粮食三种都是官府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百姓将他流通到北方的势力手中,那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北方人原本就生得彪悍,若再有精制武器的辅助,那战斗力就会上升好几个层次。
“窦大人所虑甚是。”李建成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然则,北方少数民族虽对我中原虎视眈眈,那却是少数人的行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追求的只是温饱而已。我们又怎能因为少数人的原因,而置大多数人于不顾?”
听了李建成的话,窦威脸上却是有些尴尬。
“当然,建成也知道,窦大人或许会认为建成迂腐。”
“太子殿下,臣不敢。”
“呵呵。”李建成淡淡的笑了笑,“窦大人是不敢,而非不想。当然,建成非是迂腐,而是既然要追求天下,那么便应该有仁人之心,心怀天下。将天下万民都看做自己的子民,这样才是一位合格的当权者。”
“臣等受教了。”
李建成看着几人一字一顿的说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以后,盐和粮食等物已经不再珍贵。建成手中有法可让盐的产量增加,至于粮食那就更不是问题。宋兄从印第安归来,得到了新的粮食作物,同时亦有来至占城的占城稻,自此以后无须为粮食问题担心。”
“太子大才,臣等不及。”
见到几人的举动,李建成颇感无奈,没有几句话就要这样一通好话,他们难道不累么?“几位大人无须如此,在建成眼中,几位大人如同叔伯,与晚辈言谈何须如此客气?”
“不过,太子殿下,若提高商人税务,那岂不是让那些商人疏离我大唐,与别的势力合作?”
见李建成如此和善,客气,裴寂几人也不矫情。唐俭分析其中的利弊之后,不解的问到。
李建成听了他的话,眼中寒光一闪,轻松的说到:“唐大人所言极是,建成也曾经考虑过。不过,这些税务对于那些商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与日后建成所给的好处相比,却是大巫与小巫之间。”
“建成也知道,朝廷之中许多官员家族之下都控制着许多的商会,而几位大人手中也不会少,当然建成说这些并不是责怪几位大人。”
见到几人惶恐的样子,李建成轻声安慰着。
古时朝廷大员,看似风光,其实他们的俸禄根本就不够他们一家大小的花销。家里的吃穿用度,加上朝廷赏赐的奴婢,小厮等,以那点微薄的俸禄根本不够看。所以,那些官员的手下或多或少的都会有着自己的商会,不然早就饿死街头了。
李建成看似温和的话语,却是带着些许威胁的意味:“建成知道这些,所以也不会阻止几位大人施为。但是,至于其他大人手下的商会,建成想几位大人不会通知他们吧?”
裴寂等几人额头冷汗直流,连声称不敢。
心中却是很惊讶。李建成先前一番和善言语,让他们以为这太子是个好脾气的人;可是,后来李建成的一番胡萝卜加大棒,顿时让他们知道,眼前的太子根本不是一个好捏的角色。
如此这般,他们对李建成的敬畏之心更甚。
同时,他们心中只能暗暗祈祷,希望新的政策发布之后,那些与自己交好的官员,不会做一些让自己将来后悔的行为。
裴寂几人心中思索的时候,李建成则也在想着事情。
“成儿,你是否有什么问题,尽可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谈。”从李建成发言开始,一直没有发话的李渊,见李建成一副皱眉思索的样子,于是轻声问到。
而李渊发话之后,裴寂等几人霍然一惊。
刚才与李建成对话之时,被李建成的气势索引,他们都忘记了李渊还坐在一边,仿佛没有他一般。想到这心中一惊,眼光偷偷的瞥了他一眼,却发现李渊没有丝毫的不悦之色,脸上反而还带着欣慰的笑容。
看到李渊的笑容,几人心下一松,此时他们才越发觉得,李建成在李渊心中的地位,恐怕已经到了他们也不敢想象的地位。
或许,李渊都有直接退位让贤的想法吧。
想到这,他们心中的震撼更甚。
他们却是不知,李渊确实有这个想法,只可惜某个只喜欢平淡过日子的家伙,没有这样的想法。要是让他们知道的话,肯定会惊得他们眼珠子跳出来。
边上的李世民有些羡慕的看着李建成和李渊的温馨之状,而李秀宁则一脸笑容的看着两人,神色间很是喜悦。
李建成被李渊一叫,这才想起来,自己如今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着这么多人的支持,自己又何须如此?
想到这,李建成就释然了,不过,李渊却是不知,自己的一番话,让某个已经很是懒惰的家伙,变得更加的懒惰了!
要是知道这个后果,而时间能够再来一次,李渊肯定自己不会多说一句话了。
第337章 波起10
望着眼前几人,李建成理清了一下思路,缓缓的说到:“建成心中所想,是否要施行纸币制度以及开启钱庄。”
“纸币制度?”裴寂不解的问了一句。
“钱庄?”唐俭亦是纳闷无比。
见到周围几人疑惑的神色,李建成自然知道他们不明白,因此也耐着性子给几人解释起来。
“如今商旅之间交易,往往有大宗的单子;或者需要到外地采购物品,那需要的金钱数量庞大,而且有的地方盗匪猖狂,商旅的安危也没有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我们就应该为他们排忧解难。”
几人同意的点了点头,为官者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有义务为人民解决问题,而不是如蛀虫般只会剥削人民的心血。
“所以,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使用一种更加轻便简易的货币来减轻百姓们的负担?”
“成儿,莫非就是你说的纸币?”李渊好奇的问到。
“恩!”李建成点了点头,随后接着解释到:“纸从汉时蔡伦制造、改进,人们只将它当做一种书写之物使用,而没有从别的方面想象。例如,当我们在纸上印有某些数字之时,再辅以某些特定的图案,就可以代表某些指定的数额金钱。”
听了李建成的话,众人眼睛一亮,这想法确实可以,纸币轻便,而且制造之法不会困难,使用起来自然比金银更简便。
说到这,李建成的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可是,这也很容易造成假冒纸币的产生,这也是建成犹豫是否要施行这个政策的原因。”
听得李建成的话,几人也都露出一丝苦恼之色,他们也不笨,被李建成这么一说,自然想到其中的利弊。
使用简便自然很好,但是一旦被不法之徒滥用,造成纸币的泛滥,那对于整个大唐经济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特别是经过李建成解说,经济膨胀的问题,更是让几人心惊肉跳。本以为假币的产生很严重的几人,在听过李建成的述说才明白,问题不仅仅是他们想的那一些。
“大哥,如果我们将大唐境内所有造纸的作坊统一管理,那不就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李秀宁皱眉思考良久,激动的说到。
李建成先是眼睛一亮,随后又再次暗了下来,“可以是可以,但是倘若其他势力插手,那就不好控制了。”
“太子殿下,臣以为可以现在长安城内施行纸币政策。我们慢慢发现其中的漏洞,而后加以改善,随后再向长安周边城镇扩散,最后蔓延至整个大唐。”唐俭也提出个很有建设性的做法,李建成想想也是。
纸币与粮食这些东西不同,想想民国时期,为了挽救经济蒋委员长每日每夜毫不停歇的发行纸币,结果造成了一袋纸币只能换一盒火柴的后果,即使是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之下,依然没有起色。
最终,蒋委员长的国民政府黯然收场,带着败军离开大陆,龟缩在台湾岛上。
因此,在如此情况之下,唐俭的提议确实很合理,先从小范围开始试验,最终辐射至整个大唐势力。
许久没有说话的李渊也跟着发话,他的话让李建成又是一阵高兴。
“成儿,你可以去问问鲁妙子大师,看他是否有什么办法想出他人无法仿造的方法。”
听到此话,李建成眼睛异常闪亮,自己怎么把大唐这个伟大的多项专家给忘记了,想必有他的帮助,一定可以想出一种区别真假币的方法。
李建成终于知道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困扰自己的问题,却在几人的努力之下,片刻之间解决。虽然这些问题难度不大,但是让他一人来解决,可能要思考良久,可能还不一定适用。
“大哥,那钱庄又是什么意思呢?”从开始一直聆听到现在的李世民,终于在纸币的事情讨论完毕之后发话了。
对于李世民,裴寂等几个大臣也是很满意的。
之前在太原之时,李建成鲜少在家,因此裴寂、唐俭等几个大臣最常接触的就是李世民。对于李世民的能力,还有气质都是深感满意,在他们看来,李世民成为下一任的皇位继任者是板上钉钉的事,虽然他的上面还有一个李建成。
然而,经过今日的接触,他们才发现,真正惊才艳艳的却是李建成这个长子,李世民与的能力与之一比,却是黯然失色。
如此,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却是有了变化。不过,这些却不是他们能够管的,帝皇家的事,他们不想也不敢管。
“钱庄,顾名思义就是让百姓存储钱币的地方。”
钱庄的起源却是要追溯到明朝时期。
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
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钱桌或钱摊。
嘉靖八年(1592),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明万历五年(1577),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从钱铺发展到钱庄,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他行业。如上海钱庄的鼻祖为“浙江绍兴人”,传说“乾隆年间他在南市老城厢开设炭栈兼做银钱兑换生意”;宁波钱业鼻祖称“方七”者,原是个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钱庄有“兼做彩票”者;乐平地方有“布店兼营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钱庄因兼营米业又称“钱米店”。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随着钱庄的发展、家数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
听着李建成的介绍,众人再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之后,李秀宁的话音打破了沉默。
“大哥,秀宁以为钱庄之事尚未可行。”李秀宁却是一口否决了李建成的提议,闻言李建成并没有什么不满,而是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倘若是在天下一统时期,那么钱庄自然可行。然则,如今天下未定,各方势力皆视其余势力为眼中钉,肉中刺。倘若我大唐施行此钱庄政策,那些势力必定会暗中下黑手,杀人越货,如此长期以往,不仅对我大唐士气影响甚大,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李秀宁一番话说的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众人听了是连连点头,李建成也是赞赏的点了点头。
看到李秀宁的反应,裴寂等几个大臣更是心中暗赞,李家一门子女,无一是庸碌之辈。
太子李建成的能力,他们今日已经见到;李世民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齐王李元吉和赵王李元霸虽然差了许多,但是领兵作战的能力也是一流。而李秀宁这唯一的女子,却是巾帼不让须眉。
“既然如此,那纸币政策施行,钱庄政策日后再说。”李渊一句话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下面,要讨论的是关于文化的改革!”
第338章 改革终结
“所谓文化改革,就是要让每一个百姓都拥有学习的机会,同时增加学习的科目,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写诗作文,要全方位的培养人才,像鲁大师这样的人才,才是我们最终的要求。”
李建成的构想不可谓不大,古时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氏族子孙,或者是没落的氏族后人。
氏族子孙拥有良好的基础,首先氏族之内必定有饱读诗书的前辈,这样对于教育后代极为方便;其次,他们也拥有经济基础,没有钱书籍怎么来?或许一些世家自己有藏书,然而这样的世家能有多少?
毕竟,如今还没有未来那样高科技的印刷术。
而那些没落氏族的后人,对于读书更是向往。因为,他们心中往往追求的都是重拾先祖的荣光。
至于平头百姓,若是没有什么重大变故,基本上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过完这一辈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所以,为了各方面的人才,我们大唐境内将不仅仅奉行儒家思想。我们要让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再次重现,缔造前所未有之文化圣地。”
“呃!”
被李建成伟大的构想给震惊到,裴寂几人以及初次听闻李建成思想的李世民和李秀宁都有些震撼,一个人到了何种地步,才能有如此宏伟的目标?
如此,他们觉得李建成更加让人看不透。
看着李建成的样子,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众人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倾听。今天一天的经历,足以和以往的经历媲美了。
他们隐隐觉得,李建成的思想似乎远不止这些。
“提倡各家学说这只是第一步,不过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长久以来的儒家思想将人们的思维禁锢,让人们一直停滞不前,所以打破儒家主导地位势在必行。”
“太子殿下,如此一来,以孔思颖等为首的儒家死忠份子,必定会强烈反对。”裴寂有些担忧的说到。
裴寂、唐俭、刘弘基、窦威和朝中一些大臣,虽然是氏族之人,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他们的思想更开阔,因此接触的思想也比较多,如兵家思想,墨家思想等,他们都有所触碰,所以对于李建成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议没有太多反感。
而孔思颖等人不同。
他们生来就是一直接受儒家思想,脑中拥有的也只有儒家思想,他们认为除了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外,其他的都是邪魔外道,要予以打击。
如今的朝廷之上,像孔思颖这样的儒家死忠并不少,所以裴寂才如此担忧。
李建成眼中寒光一闪,语气森然的说到:“若他们没有意见的话,那就算了;若他们要阻碍我大唐前进的脚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谁也不能阻止大唐走的更远,一切阻止大唐前进的都将是我们敌人!”
裴寂等几人身子忍不住颤了颤,此刻他们又见识到了李建成的另一面。
先前说那一番话之时,李建成稍微散发了一些宗师的气势,裴寂等几人虽然和李渊上过战场,但是接触的都是普通的士兵,哪会见过像李建成实力的人?
所以,只是一个照面,几人都被李建成的气势给惊得汗流浃背。
在这一刻,他们是真正的臣服李建成,是打心眼里臣服。
李建成的智慧他们见识过了,心计也见识过了,如今再见识到李建成的实力,他们明白李建成将是一名如同霸王项羽之人,只不过他比项羽聪明多了。或许他是如秦始皇,汉武帝的人物,抑或是超越两者的人物。
李建成泄露宗师的气势,自然是有意为之。
他的各种改革,自然都是从前世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或许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有些超前,但绝对都是有利的政策。
他的这些提议,他知道李渊不会反对,父子两人之间有着一种无形的默契,尽在不言之中。而李世民和李秀宁等人,自然也不会反对自己。
那有问题的就是朝中的大臣了,而为首的自然是几个开国元勋裴寂等人。
虽然最终决定一切的是李渊,但是帮手还是必须的,倘若事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诸葛孔明的前车之鉴已经给了后人教训。
而裴寂等人作为左右手,自然最好能够得到他们的同意,如此一来,政令才能够很好的施行下去,对于大唐的发展才有利。而现在,自己的一番努力果然是有成效,从几人的神色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既然这几个元勋同意,那剩下的小虾米大臣就不足为惧了。至少,朝中许多大臣是要看风向的,而作为李渊的左右手,裴寂几人就是很好的指向标了。
“哈哈!”李建成朗声一笑,看着几人,眼中露出一往无前的气势,“几位大人鼎力相助,那么将来名士榜必定有几位的名字。”
“名士榜?”
听到新的名词,几人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名士榜和名将阁大同小异,只不过一个是为武将而设,一个为文臣而设,几位明白?”李建成轻笑一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