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浮生记-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想象当时他的内心的激动。

“大人,孟将军求见。”护卫进来通传。自从孟珙回到海州之后,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成天的不见踪影。想想这个时候来这里应该是有些新的发现了吧,想到这,就传了进来。

孟珙一身的军戎,这碎甲的鳞片在走动中发出的响声听上去威风的很。进来之后就先开口说道

“大人,好消息啊。真的是天大的消息。”

“璞玉你何时变的如此的扭捏,有话就直接说吧。”谷永宁知道他是个藏不住话的人,故意刺激了一下。

“这个嘛,”他咧着嘴笑笑“您听说了吧,这里又没有外人我就说了吧,大人你看。”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这个是银圆。”谷永宁叫了起来。来到这个时代见多了会子,铜钱,金元宝,但是这个银圆还是比较的少见的。根据当时的金国的财政体系,这个银圆也是不多见的,但是却是很关键的。因为这银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使用白银的先例,更何况金国的“交钞”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更是后世元明清三朝一直使用的根本。

看着这个东西,谷永宁心潮澎湃。

自从获得了自己的领地以后,和周遍的交易大多都已经停滞了,城内的生活压力很大,更可怕的是这北方的钱到了南方也不太好用了。在史弥远的挑拨下,宋朝也开始对海州和台湾发动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凡是物品不得越境海州,凡是和海州有交易的商人一律从军。这样的结果就是海州的物资一度十分的短缺。这可不是个好的消息。当时的城镇都是消费型的,没有办法自给自足,一但供应上出现了问题的话,那可是个大麻烦的。

现在,他自己的地位是非常的关键的,南面有宋廷的压迫,西面有金国的虎视,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必须要有自己的金融政策,而货币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自己的货币,人家就可以使用货币政策对自己的领地进行盘剥从而达到抑制和毁灭的效果,这可是比军事征发来的还要快的啊。

谷永宁似乎是看到了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真的不是自己所能满足的。在谷永宁来看这个银币的背后一定有不一样的目的。

“这个是你自己找到的吗?”

“呵呵,我哪里有这个本事,是陈平找到的。”

“哦”他对这个新人似乎很有兴趣。

“他正在外面。要不要叫他也进来?”这个孟珙果然是作足了功课。看来不接见已经不成了,虽然内心有点被骗的感觉,但是还是忍不住一种冲动。

这个陈平表字常旭,自信的站在那里,看的出来对于谷永宁来说自己的重要性。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了上一次是在密州,当时双方还是敌对的情况,现在呢,一个是主一个是仆,但是陈平的眼里依旧是桀骜不逊。

和陈平的交谈才发现。此人最早就是在金国的当铺里作工,后来因为不满金国的腐败毅然离开了上京不想流浪到了山东的时候却成了孟珙的阶下囚和坐上宾。事情就是这样的巧妙,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他就这样的窜红了。

在攻打沂州的时候,陈平发现了这个银币,还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得知了一些关于银矿的故事。在沂州的沂蒙山的山脚也有几个大的银矿地,只要有军队介入进行合理的开采和冶炼的话,想要制作银币也 不是件难事,更何况这些银币是可以议价发行了,发行的数量和功效绝对是要比铜钱或者铁钱来的更加的直接。

对于银币的问题两个人谈论了许久,毕竟在没有找到更大的金矿的时候,银币是一种很好的货币,再说了金国的冶炼和造币工艺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台湾有大量的火药,这个足够支撑建立自己的造币工厂一旦拥有了自己的货币,那么一个新的货币就要诞生了。

谷永宁拉着陈平的手说:“常旭,这个新的货币就拜托你了。你要什么样的资助告诉我,我一定帮助你。”

“多谢大人。建造新币也是我毕生最大的心愿,我别的都不想要,我只向大人借一个人。”

“谁?”谷永宁有点紧张的说,他不想听到一些他不想听到的话

“叶正则。”这个名字真的是出乎意料,想不到这个人居然要了这个著名的经济理论的大师。不过想想也是,这个陈平算是有点本事的。

“怎么,大人不舍得了?”语气中略微有点嘲讽。

“不,只要你愿意都可以给你,再说了,叶适也是最适合你的人选” 。他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一次自己的货币真的能成了。

北方的战争仍然在继续,陈和尚的眼中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复州军已经没有什么能量了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了。刚刚传来的消息,这澄州的骑兵在虬人军的冲击下已经大败了。陈和尚的眼睛里看到了复州的城墙了,身后的大军就象恶狼一般的注视着前方。

他一挥军旗,所有的将士都下了马,从腰际抽出了短兵,在跟随着大队的攻城部队向前推进。

城下满眼的士兵正在用不同的器械撞击着城门。复州,这残破的城门终于无力的打开了他的怀抱,来迎接下一个新的主人。

站风中,陈和尚笑了。身边,那是一万五千匹战马。

谷永宁自己也不清楚现在的局面是如此的混乱,海州似乎很安定,除了南边有小小的少动外,金国的军队到底那里去了?难道都去了辽东?历史上金国的军队可是不比宋朝的少的,更重要是的他的签军数量庞大,让人很恐怖。可是现在一切是静悄悄的。似乎有点不安。

不安,在外面人看来不过是安静,但是,对于整个战场的主指挥官来说这样的安静代表着不平凡。可是银矿在哪里?去哪里找这么大量的资源作为储备呢?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的。

谷永宁又陷入了一个旋涡中。这个旋涡似乎比以往的来个都要猛列的多。

第九节 银币和银本位

在国人看来,最值得看的东西叫做财富。财富也是一件好东西,没有人能够拒绝享用这件宝贝的。但是在海州倒是有个人为这个东西而伤脑筋。这伤脑筋的事情都留给一个人来做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海州太守王渥。

这个太守是自己任命的。换句话说就是自封的土太守,对于这些人百姓是没有约束力的,但是这么多时间下来,他的勤政爱民得到了所有的人的喜爱没有再会注意是否是真的是国家的任命的这个问题,只要对百姓好就是好官。

而对于宋廷来说,已经将谷永宁等人所带领的部队定性叫做流寇了。而流寇的意思就是贼人,那么是贼人占领了海州,跟宋廷没有关系,而海州也还算是金国的领土,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拿去的。这个提议的人一定是一个天才。自己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拿下来的地盘却要双手奉上,并且还要副送这么一支强悍的军队。这个金国人也不是吃素的。你宋廷自己不出手,倒是将这个“叛贼”丢给自己,意图就是要用金国的兵为他清理门户。这样的“好事”大金国倒是做不出来的。毕竟山东最强的军队在海州走了一圈还是很快的就败了下来,这不是最好的结果了吗?只要两个大国都不对海州发难,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就便宜了谷永宁他们,原来所担心的金宋夹击的问题没有出现,而长期的经济封锁却成的目前最常见的手段。这样一来,海州定将陷入一场结构性的混乱当中。

在古代的城市中,绝大多数的是消费性的城市,城市缺少造血机能,自己是养不活自己的。要靠周遍的农村进行补充的,可是海州一带的抛荒现象很严重,有些地方还是成片的抛荒。农作物的歉收对于城市的根本绝对是一场重大的打击。没有了外来的支援,就光靠城市的这点机能,如果拖上半年就完了。城里的资源是在一天天的消耗,就连最根本的粮食的供应都要靠台湾漕运来支持,这里的一切都有了一点点的不安。

最大的不安就是金国拒绝和海州的交易,并且停止了商人到海州做生意,这样使一个农业大县顿时陷入了恐慌。

王渥不是没有看到这些。他看的更加的远了一点。金国的货币总有一天是不能适应本地的需求的,要想冲破 这个藩篱就要有自己的货币,他所想的是这个银币该如何去做。

在接到了谷大人的支持到铸银币的计划后,他的内心是激动的。要知道只有有了自己的货币,那么国家,或者说是城市就不容易被别人通过货币手段来进行掠夺了。反是外面近来的钱都要同意的进行兑换。这样的体系就会安全一些。

在他看来这商品与货币皆无价值,它的价值是君王赋予的,君王有任意使钱币或重或轻的权力。而使用铜钱还是银币的话“世俗徒见铜可贵而楮可贱,不知寒不可衣,饥不可食,铜楮其实一也。”这也是最淳朴的一种国家货币的原形。可惜的是这个想法在金国并没有发扬开来只是到了后来的元朝才开始。当然现在他们就在尝试着做这样的一件很有探索性的实验。

除了铸造银币外,他们还在想着要制作一种更加携带方便的货币——纸币。

纸币的发明是从北宋开是,那个时候被叫做“交子”。是一种民间发行的纸币。最后是因为庄家的破产导致了第一次交子的失败。当然后来北宋的皇帝也将这个交子拿来自己发行,改了个名字叫做“会子”一下子就筹集了更多的钱币,宋仁宗创立了交子务,钦定官交子最初发行限额为1256340贯,现钱准备为36万缗,占发行交子总额的29%。这就是溢价发行的一种模式,这是用国家的信用的运用,中国古代的纸币在中国古代的消失之谜,也恰恰说明没有近代发达的商品经济,没有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因而无法积累起使政府获得建立纸币制度的足够信用。白银的价值在于稳定市场,在那个黄金的开采还是很困难的时候,白银,作为一种贵重的金属正在影响着所有的人。从此刻开始,就要进入了白银时代了,一直到了明朝,白银的使用才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是现在的这样的雏形必须要靠自己来创造了。但毕竟这样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可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到哪里才能建立起这样的银本位的货币体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铜钱制度必然是要被更具有流通性的白银所取代,虽然,铜钱作为一种基本货币还是要在延续好几百年,但毕竟已经是功成身退了。

其实就在这个时候整个中国地区都已经开始进入了白银货币化的时代,这么好的时候怎么能够错过呢。心里的忐忑之心顿然间就消失了。

以白银作为国家货币的基本,再用银币来驱逐劣质的铜钱,使自己的购买力得到提升,再反过来进行操控将来的金国的经济,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构想。

对于造银币这样专业事情自然是要交到陈平的手上的,但是对于国家钱庄的设计倒是个大难题,现在谷永宁手上能打战的将军多,要一个能算钱能做帐的人却是很难找的到的。就在所有的事情都被困在这一点的时候,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李鸣复,字成叔,泸州人。嘉定二年进士他可是提出了纸币流通制度的人,更何况,他是曹豳的好友。一个远渡江河来到海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协助建立属于海州的钱币制度。

说到李鸣复,不得不提一下这个人。这个人的官运可是好的很,在历史上历官权发遣金州兼干办安抚司公事。制置使郑损荐于朝,乞召审察。授司农寺丞,迁驾部员外郎,迁兵部郎中。面对,迁军器少监、大理少卿,拜侍御史兼侍讲。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官职,一个文人能够有这样大的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愿意放弃如此好的前途来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呢?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造一件世上的人所想不到的事情。

第一次的见面其实是很平常的。这个李鸣复给谷永宁所留下的印象不过是人高马大,身材魁梧,但是又充满了精明,绝对是个智者。在和他的交谈中也能引证了这些。

“李先生,对于我海州自筹货币可有意见?”

“大人,你是足值造钱吗?”这个话有点专业,谷永宁有点不懂,他接着说“白银为国家货币之基础,重点在于有足够的白银作为备用,一旦国库进空,那么将会是灾难的开始。”

“先生说的很对,可是白银的数量是有限的,要想多发点银币又当如何去做。”

“这个不难,国家的信用为尊。”

“国家的信用”他若有所思。这个国家的信用就是用国家的公权力来强制实行。这样做自然就是货币最基本的道理。可是有什么不同吗?

“私铸之币,始于钱轻,使钱之直若金之直,虽赏之不为也。钱之所以轻是因为铜钱太多了。〃这可是新鲜,以前总是听说铜钱缺所以禁止铜钱过江,可他却提出了这个截然相反的理论。

“夫珠玉、黄金,可贵之物也,铜虽无足贵,而适用之物也。以其可贵且适用者制币而通行,古人之意也。今人见之,凡可易货之物皆可为币。今秦蜀之中又裂纸以为币,符信一加,化土芥以为金币,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夫楮币之作,本借虚以权实尔。虚与实相当,可以散,亦可以敛,是之谓权。”原来是这样,自古以来,铜钱都是可以兑换的,只是皇朝在铜钱上刻上了自己朝代的名字而已,但是制造铜钱可是要花大量的资金,往往这个资金要比铜钱还要值钱,所以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这些关于货币的理论知识,其实谷永宁 也只是听个大概,要想完全的听懂的话,估计要花上点时间,但是现在要做的就是马上上马项目而已。

“先生说的很对,那么这里的银币制造就交给先生您了。这制造多少的数量就有赖先生斟酌了,这海州的一切都要靠先生了。”

“成叔自当尽力。”李鸣复拜谢。他脸上写满了高兴,在他看来这可是一项重大的变革。而谷永宁也很满意这样的分配,相信很快第一个铸币厂就要产生了。心中的幻想也就多了起来。没有人知道这个李鸣复心里埋着怎样的秘密,但是从他的脸上倒只能看出一丝的愉悦。一个如此敬业的人有这样的反映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可是这个人来到这里不过短短数日,难道他有了一种心的办法?

迷一样的男人,猜不到他的内心。

他是个人才,在他的手上,一座造币厂就要建造起来了。可是,这最基本的资金在哪里?海州的穷困可是他心知肚明的,难道真的要走上已战养战的道路吗?

第十节一场风波

这个谜始终是要解开的,但是对于谷永宁来说,李鸣复恰恰是他最需要的人才。因为在他的身上,似乎看到了现代货币的影子。这个先导正是从银本位开始的。

李鸣复启有不知道自己在海州的地位。这一次孤身来到海州,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好友曹豳的举荐,另一方面是在朝廷受到了史弥远的排挤,让他根本没有办法获得什么好的发展,无非就当做一个花瓶放着。

这不是他所要生活,他需要的是能够实现他心中愿望的地方。而海州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地方。这里的文化是和谐的,没有多少的纷争,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想的,绝对没有朝廷的那种腐化的生活方式。这里是有理想的人的 天堂,也是一切好逸恶劳者口中诅咒的地狱。

对于李鸣复所提出来的银本位和制造银币的做法谷永宁自还是有点怀疑的。那就是山东的地界上银矿不多,除了莱阳方面有个栖霞山矿外,大多数地方是找不到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金国的冶炼技术在当时来看却是最强的,而且不仅仅是铜矿和铁矿,在金银矿上面也是很强的。

这也就是说,如果金国的银币流动到自己的土地上的话就会有一个通货膨胀的因素在里面。并且这银币是要和铜钱挂钩的,在很多情况下,铜钱的购买是在逐渐的下降的,那么银币自然就升高了价值所以,在建立货币制度的当时,最要紧的是要让这个货币不能随意的兑换,要兑换必须要在一个合适的和安全的地方进行统一的兑换,但是这个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必须要等待着整个银币的样本的出炉。

这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但是在改革的前夜却有着如此惊险的故事。

说到银币的制造就不能不提银矿。而山东的银矿本来就不多,而大多又集中在莱阳一带。这莱阳可是红袄军杨安儿的根据地。拥有了莱阳就相当与拥有了银山。这对与红袄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益,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的。但是这对于金国来说却是个很严重的损失,最起码在收益上面少了个银山,对于财政已经十分紧张的金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于是,金国人就看准了这一点,对莱阳发动了一次重要的进攻。这一次,仆散安贞是下了血本了,除了他自己手上的山东西路军外还特地将在沂州刚刚打了败战心里极度不爽的仆散留家的军队,这一次,军队数量达到了12万人。这12万可是绝对的精锐部队,除此之外潍州方向的签军就有10万人之多。这样强大的军队面前,红袄军又如何呢?

此时的红袄军正沉浸在如此庞大的收入里面沾沾自喜,原有的一些陋习都跑了出来:这些红袄军的士兵在进了城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粮仓痛快的吃了一顿,接着就在四周的土地上一圈,就让自己接管了此地。原来的理想到了现在都已经被丢到了脑后了,所有的人的都在想的是自己的舒服,而全天下的安宁不过是个骗人的招牌。

这就是为什么农民起义总是失败的原因吧。

在历史上还真的没有多少起农民起义是成功的,在此前是没有过的。农民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一点上,他们是不能作为革命的主力军的,要用农民的力量打败地主阶级,然后让自己再当上地主,再去压迫剩下的农民,这样的结果就是腐化。

就在如此关键的时候,当所有的人都沉醉在自己的暂时的胜利里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就是王居安。

在王居安的眼里,这个莱阳充满了危机,这个危机的表现在所有的人都已经忽视了朝廷的存在,而自己不过是偶然的胜利而已。这样的胜利也许是短暂的,而敌人的力量是超乎寻常的大,在益都的失败就是一个鲜货的例子。可是这里,没有人相信。

水军,在叶适回海州后,他已经是实际上的海军头领了,但是现在他的军队还是按兵不动,王居安知道,只要这港口还在自己的手里那么莱州是决不会丢的,但是要和仆散安贞的军队打一场阵地战倒不是他所愿意的,毕竟这水军只有几千人,而金军有十数万。他所担心的是红袄军会不自量力的出城迎战。

但是实际上,他还是发生了。

无边的金国军队正朝着原定的方向前进。仆散安贞行进在队伍的最前端,看着猎猎的旗风不禁感慨。自从和宋军交手以来自己除了损兵折将外都捞不到什么好处,(奇。书。网…整。理。提。供)更惨的是还丢掉了大半的山东东路。这也不是他不努力,实在是这批宋军的实力太强了,在海州一交锋就损失了3万多人,一下子就垮了一半,更可气的是在邳州被几千宋军追了大半月,最后还是被逃掉了这些都是他心中最大的郁闷所在。但是奇怪的是,在这几场仗打下来之后,他甚至 到这个海州的宋军有点值得尊重:他们没有将城市进行清洗,相反的,将城市经营起来,甚至还改善了那里的生活条件,居然还修建了一些原本因为战火被损毁的官路。而这些是在以前的战争中很少能见到的。真的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海州人的幸运。

皇上那边还没有下旨叱喝,原因就是朝廷上的仆散端倒是隐瞒了山东失陷的事情,最主要的是他的小女儿衣言在战斗中居然丢失了,根据情况来看很可能在海州的军队中。而仆散端也是个精明的人,他知道一旦自己的女儿落如敌人的手里,根据大金的惯例,这样的官吏是要被免职的,这主要是防止敌人通过这条线来控制一些事情,而此时仆散端担心的却是另外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卫王的处境。

此时的卫王虽然躲过了强大蒙古兵的骚扰,但是京城的胡沙虎已经有反叛的意味了,而仆散家一直以来都是章宗手下最得意的家族,虽然在卫王那里也混的不错,但是要是 卷入了这场风波的话,那么这个两朝的忠臣的下场就会很惨的。因为这个卫王是在仆散家的支持下才得到皇帝的宝座的,要是这个时候有叛乱的话,那么自己如此显赫的身家似乎有点不保。为了能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个老狐狸想了些办法,居然溜出了京城做起了这个西京留守的官起来。

这不是退让而是转换一个思考的角度,在此之前,他的心里只有如何的忠君爱国,但是这个君是不是值得忠诚,在这场生死大战中已经看的一清二楚了。这样的皇帝除了节俭外,没有一点治国的本事,对待外来的民族的侵略却将大金国的最强的军队丢给了两个最无能大统帅,要不是完颜纲拼死在中都大战中击退了蒙古人,那么老祖宗的基业就要毁在他的手上了。他有点后悔当年为何要帮助卫王登基而残忍的杀害了章宗的两个未出生的婴孩呢?

难道这就是报应?

在离别前他和他的儿子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奎,你看这个朝廷是谁家的天下。”仆散端的话让仆散奎很是吃惊。

“父亲,这大金的江山不是完颜家的吗?”

“不错,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意味身长的说“朝廷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听卫王的话了。你要小心了好好的呆在大名府千万不要进京了。最好就是整顿兵马以备不时之需。我有预感,很快就要变天了。”

“这就是父亲要出走的原因吗?”他若有所思。

“恩。不光如此,我还想去找找你的妹妹。你这个妹妹离开咱们也有好几年了”说到这个衣言,他的表情变的盲目。

“是衣言吗?父亲知道她在哪里啦?”仆散奎说到这里眼睛都发光了。这个小妹妹可是机灵的很,虽然在五年前跟着叔父来到海州现在已经没有了踪影了。担心的很,但是毕竟是五年没有见了,那时还不过是个12岁的小姑娘,现在已经也长大了吧。心里想的到是很远,不过在一旁的仆散端不高兴的拉长了脸。

“我没有她的消息,不过这次可以独自去海州一趟,去找一下,随便看看这个谷永宁到底是怎么样的角色,可以如此的顽强。”在他的心里,这个年轻人已经是创造了许多的神话,真的不敢相信宋朝怎么会有如此的人。嫉妒和羡慕一时间难以分离。

此时在仆散端的心中是有两样的心情,虽然卫王对于他们仆散家是有恩的,但是他在心里还是不认同这个国主的,毕竟他所用的手段似乎是恶劣了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胡沙虎等人有二心的原因。但是对于胡沙虎本人来说,他是不看好的。因为这胡沙虎不过是个武将,没有这么大的报复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这只是权宜之计。但是如果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结果的话,还是躲的远远的为好,毕竟这西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仆散端的离开对于卫王来说,不过是少了一个丞相,但是对于仆散端来说,却是拣回来一条命,甚至说是个金国留下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性。

就在仆散端离京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这个胡沙虎还真的反了。

第十一节 南下海州

“大人,我们现在就去西京吗?可是这样的打扮是不是有点。还有,我们身上可 没有带这么多的东西呀”看着坐在马车上的仆散端,身上穿的普通地主的样子,有点不相信这样的穿着是要去西京赴任的样子。这西京虽然是他起家的地方,再说了这个当朝的丞相居然不愿意做官倒喜欢跑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去真的是让人有点想不到。再看看身后,这长龙一般的队伍似乎不象是离京赴任,更象是一场逃亡。

这个京城里的官到了地方就是一种贬职。虽然这西京留守也算不错,但是感觉上是要差的多的。想不到自己的主子这一次却是要用这样的方式离开。想想当初进京的时候是多少的风光,可现在,除了这死忠的亲兵,都没有人愿意来相送了。真的是人情冷暖。

可是仆散端所想的并不是这个,这个出城不过是一个缓兵之计,他最想的还是去海州见识一下这个谷永宁的摸样。这一次的大搬家也不过是场障眼法,对于富可敌国的他来说,这满车的珠宝也不过是海中一栗一般,他更加想念的是那个衣言。这个女孩一直是他心中的最大的痛。这几年时间过去了女儿的踪影突然出来一点消息,怎么不能去看看呢?

“老谢,我们不用去西京,跟后面的弟兄们说一句,我们这趟去海州。不过呢,去海州就我们几个人的事情,剩下的人还是要继续往西走,提前到达西京先打点一切,我们随后就会过来的。但是注意,到了西京之后一定先要通知西北路军的长官消息,要他们提前到西京来等候。”仆散端笑着说,这里面的意涵大抵是没有人知道的。西北军,包括了西京路和河东北路的大军。这些都是仆散端最核心的部分。这块底盘也是他经营许久的土地,在这里 他能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

那个车夫果然是一脸的茫然,怎么说变就变啊,这可不是仆散家的作风呀。但是毕竟是跟随了大人这么多年了,大人的话自然是要听的。所以还是挥了挥鞭子,没有想的这么多就向南使去。后面,一干车马,浩浩荡荡的开向了海州。

在道路的一旁埋伏着几个人,在尘埃中突然间也消失了。

“什么。这个老狐狸。”胡沙虎的信息果然灵通,居然在所有的人都被蒙在鼓里的时候就知道了仆散端要南下的消息。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朝廷里少了个要对付的对象,对以自己的复仇总是有好处的。仆散端在朝廷内耕耘日久,是有一定的基础了,现在他的出走似乎已经引起了仆散派的忧心,已经有好几个大臣都提出辞呈了,整个朝廷中有了一点混乱,但是在这样的混乱对于胡沙虎来说似乎也是件好事。

他的脸上看不出是遗憾还是高兴。这些都在预料之中,毕竟这个仆散家族对于章宗的爱戴也不输与自己,只是这些人只想到自己的安定,没有想到要复仇而已。少了一个难缠的家伙,这一次成功的机会看起来要大了许多。

“九斤,队伍准备的怎么样了?”

“将军,只要您的一声令下,兄弟们就可以冲进城去,将这个鸟皇帝拉下来。将军也可以坐做大金国国主的宝座了。现在那征辽大军被困在了辽东,想回来可难了。这里就是大将军的天下啦。”这话说的是个爽啊,胡沙虎难免的笑了出声来。

“那个素正军的徒单南平怎么样,”

“这个老家伙还是很强硬,我们兄弟多次找他的麻烦都被他赶了出来”说到这个九斤似乎有一肚子的气。这也难怪,这个徒单南平也算是个忠于职守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