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如此多骄-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把冒烟的地方扑打熄灭了。
赵括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个水井,看看左右无人注意,道:“殿下,马上跳到井里去,快点。”
赵丹非常听话,快跑几步跳入井中,水的清凉让他觉得舒服无比,听见井外的赵括让他抓好井壁,赵括要把井盖好,马上道:“快去找援兵,井盖可要盖好了。”
赵括用一块不规则的墙面把井盖好,只要赵丹没事,他就没有后顾之忧,接下来他倒要看看究竟是哪方神圣总找他的麻烦,赵丹可是他今后逍遥生活的保障,敢破坏他的金卡饭票,绝对不能放过。
赵括捡了块菜板当盾牌,抽出腿上的军刀朝贫民区的外围掩过去,根据他的判断,那些杀人放火之辈很可能不会冒险进入火场,最大的可能就是扼守住高地射杀从火场里跑出来的人,所以尽量朝地势高的地方跑去,等他看见一处民房上张弓射箭的六七个人后,嘿嘿冷笑不已。
赵括手中虽然没有弓箭,但是满地的转头瓦块无疑也是最好的进攻武器,只见他接二连三的捡起瓦块朝民房上打去,一打一个准,七个人全都被瓦块打碎了脑袋,死尸滚落了下来。
赵括收起军刀,捡起了一张弓,收集了近百支羽箭,暗道:“跟爷爷玩这套不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嘛!爷爷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箭术。”赵括有了弓箭在手如虎添翼,一路奔走看见可疑之人马上抽箭射杀。
“情况有些不对,三伍和四伍为什么不射杀那些人?”一个脸上带有疤痕的大汉疑问道:“马上让七伍过去,不管什么人,一律射杀。”
疤痕大汉身后有人轻笑道:“大哥,这次我们算是报了穰侯的大恩了,邯郸被我们这么一闹,天下人都得嘲笑赵人无能,穰侯在大王面前也会挺直腰杆,那些攻击穰侯无能的人都得乖乖的闭上嘴巴。”
疤痕大汉面无表情道:“这次是借了赵胜的光,如果不是他安排巧妙,我们哪有这个机会,一会留下几个人,身上弄些记号,也好让赵王知道平原君不是什么好鸟,让他们窝里斗去吧!”
“赵胜倒也破费心血啊!他的那些死士悍不畏死,如果不是我们有所准备,见缝插针,这次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要是能把邯郸城一把火烧了该多好,就能给那些死在阏与的弟兄们报仇了。”
疤痕大汉深吸了口气,道:“一刻钟后马上撤退,经此一事,我们也有脸面回去见穰侯了,然后让穰侯遣使来谢谢赵胜,哈哈……。”
随着一道破空的利箭呼啸声,疤痕大汉的笑声嘎然而止,一支羽箭射穿了他的咽喉,他抓住了羽箭想要转头看看是谁杀了他,可这个动作对他来说无比艰难,终是没能看见射杀他的人。
疤痕大汉身边的那个人愣住了,他有点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幕,他们弟兄没有死在阏与,没有死在大赵名将赵奢的手中,却死在了邯郸,死在了名不见经传的人手里,就在他愣神的时候,心口插入了一支羽箭,几乎是透穿而过,连惨叫都没发出来便栽倒在地。
赵括射出这支羽箭后,弓因为经受不住他的大力扯拽而居中折断,这也难不倒他,舍弃弓后,把羽箭当作标枪用,杀伤力一样惊人,他一路射杀,干掉了不下八十个手持弓箭乱射的人。
且说正在筹办宴会的赵胜,一边招待来客一边焦急的等待着好消息传来,赵丹如果死了虽然他不是直接受益者,但是好处也不少,正所谓关己则乱,他的心躁动不已。
“君上,出事了。”戴晋一脸慌张的来到赵胜近前道:“城内起火了,看地点,正是我们伏击太子丹的地方,而且火势越来越大,再不控制,恐怕会蔓延到全城……。”
赵胜啊了一声道:“怎么搞的?怎么会着火呢?你这个废物,这么点事都办不好,留你何用……?”
戴晋急道:“君上,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快些救火才是,过后君上怎么处置我都行,一旦火势蔓延到全城,死士们再露出些破绽,君上危矣!”
赵胜紧握拳头又松开,反复几次后,道:“救火就不必了,虽然这不在我的计划之中,但对我们没有多大害处,当务之急是马上确定赵丹的生死,你亲自去,如果能找到赵丹的尸首则好,如果赵丹还活着,你也不要回来见我了。”
戴晋额头见汗,道:“君上放心,如果这件事再办砸了,戴晋便自刎了事。”戴晋相信自己之前的安排不会出纰漏,只好赵丹被逼到了贫民区,埋伏在那里的死士和弓箭手保证可以把赵丹大卸八块,因此自信满满,他却不知道还有一伙人趁乱放火,趁火打劫,把非常好的伏击计划给搞砸了。
当戴晋来到贫民区,火势正处于最旺的时候,他冒险踏入火场,却没有找到应该找到的活人,能见到的都是不喘气的死士,再往里走就不可能了,仿佛沸腾的火焰险些把他的眉毛燎了。
戴晋看着面前噬人的火焰,在心中安慰自己道:“不管是谁放的火,这么大的火势,里面的人绝对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看来他是不用自刎谢罪了……。”他的话还没念叨完,就出现了让他惊骇欲死的一幕。
第六十五章 不是人
赵括发现了一个让他糊涂的状况,火围中竟然有两波人马,除了一起射杀那些无辜的老百姓之外,他们还在互相攻击,各有死伤,这倒是让赵括看不明白了,难道是螳螂黄雀大混战?
“有人偷袭……。”赵括的羽箭投中后,中箭之人临死发出了凄厉的惨叫,这样一来就有人看到了浑水摸鱼的赵括,顷刻间过来十几个人,手持兵器想要把赵括分尸了事。
赵括浑然不惧,将羽箭投掷出去后抽出了军刀,冷笑道:“玩命了?那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玩命。”
赵括手持军刀,手下没有两合对手,往往是第一刀把对手的兵器斩断,第二刀就结果了对手,十几个人像是切菜瓜般被赵括给收拾了。
如此一来,两伙人都注意到了赵括,纷纷调派人手前来袭杀赵括,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赵括就像是一个引力无穷的黑洞,凡是投入到赵括这里的人手,没有一个活着喘气的,全都被赵括斩杀当场。
赵括已经杀红眼了,此时的他披头散发,浑身浴血,仿佛是鬼域里的刽子手跑到了世人面前,光是那副杀气腾腾的尊容就吓的一些对手肝胆皆颤,赵括也不知道杀了第几个人,反正那些想要他小命的人脸色都变了,那些人想的已经不是怎么杀赵括,而是如何在赵括手里逃得性命。
赵括单手扣住一个人的脖子,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只要那人稍微迟疑,赵括便掐碎对方的脖子,他没有时间等待,赵括不是万人敌,但是他那身神力让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何况手上还有军刀之利,一路杀将下去,竟然把两伙人都杀散了,也没有人再敢主动到他面前送死。
无人可杀的赵括喘息一阵后恢复了神智,看着越来越大的火势,想起了被他扔在井里的赵丹,这么大的火可别把那口浅水井烧开了,那样一来太子丹就变成蒸煮太子丹了。
当赵括回到井边,发现没有异样后,松了口气,把压住井口的东西推开,冲井下喊道:“殿下,还在吗?”
赵丹被赵括拉出井,深深的吸了几口气,道:“憋死我了,井下气闷的很……。”当赵丹发现身处之地和火海没有两样后,话也说不下去了,这么大的火,怎么出去呀!
赵括四下看了看,把一个大号的水缸放到赵丹面前,道:“殿下,委屈一会,进去吧!有火的地方就潜到水里,保证不会有事的。”
赵丹想也没想,跳进水缸道:“再找个水瓢来,我一边走一边往你身上浇水,这样你就不会被烧伤了。”
赵括单手托着大水缸,赵丹在水缸里给赵括浇水,遇到火势大的地方就潜到缸底,两个人配合的非常好,从火势最猛烈的地方冲了出来,而戴晋看到的正好是这一幕。
所有人都惊呆了,没人认为火海里还能有活人出来,可当他们看见赵括一手持刀一手托缸,水缸里还有一个人不时的给赵括浇水,两个人就这么慢慢的从火海里走出来,围观之人全都傻在那里,这个情景让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实在太震撼了。
“缸里的水这么快就用光了?”赵括放下水缸,发现水缸里没有多少水了,很是纳闷。
赵丹脸色一红,也不避讳道:“刚才憋气的时候没憋住,喝了一肚子的水,现在稍微一碰,我的肚子就会爆炸,快把我弄出去让我方便一下,戴晋,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扶我。”赵丹认识围观人中的戴晋,马上招呼戴晋过来帮忙。
当戴晋从赵丹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到脑门,虽然赵丹叙述的不完全,但是大概的情况不会错,在火场里赵括一人力斩上百杀手,赵括还是人吗?戴晋一边想一边看了看若无其事的赵括,又想到那些死在赵括手上的人都是赵胜辛苦培养的死士,戴晋感觉脚底板更凉了。
赵括表面上看起来若无其事,可是心中却思绪翻腾,在火海中他并非一无所获,有一伙人虽然宁死不招,可另外一伙人却透露了很多事情,招供的那伙是阏与败下来的秦兵,约莫近百人,他们回到秦国按律也是死罪,因此逃出战场后在疤面大汉的带领下潜入邯郸,准备戴罪立功,以此免除兵败之罪,而另外一伙人据他们说是平原君赵胜的死士,他们两伙之间并无预谋,一切都是巧合,疤面大汉借此机会射杀了数十名赵胜的死士,并且把一切的线索都推到赵胜身上,总的来说,赵胜这次亏大了,即使没有赵括插手,也会被秦人算计死。
一小股败兵居然就有如此胆量和智谋,秦人不可小觑呀!赵括首次感觉到了秦人的可怕,看来强秦之强并非夸大,而是实实在在的强大,发自骨子里的强大。
“你是平原君府上的人吗?怎么会在这里呢?”赵括猜测这个叫戴晋的家伙是来收拾战场的,可能是没想到赵丹还活着吧!那个脸色也是差的可以。
戴晋应了一声道:“君上等了好半天也没见太子殿下去,就打发我出来迎一迎,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实在太可怕了,究竟是谁想要将殿下置于死地呢?”戴晋心中一惊,暗忖难道是死士们泄露了什么不成?
赵括嘴上抱怨道:“那还不快走,先给太子和我弄一身干净的衣衫。”心下却暗暗偷笑,赵胜这次绝对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人打落了门牙只能往肚子里咽。
火势虽然猛烈,但是只局限在贫民区内,当军队参与到救火中后,火势很快就被控制住了,赵括看着身后的火焰,叹息道:“这次死伤不少,可怜了那些老百姓。”赵括说着又想起了那个惨死的小孩。
赵丹哼了一声道:“这次一定要把幕后主使揪出来,事不过三,再不弄清楚,我这个太子干脆上吊死去得了。”赵丹气恼的脸色通红,数次被人置于险地,他就是再好的脾气也忍无可忍了。
戴晋心怀忐忑把赵括和赵丹接入平原君府,随后找到桓元,道:“马上让君上到后面去,就说我有紧急之事,快点。”
赵胜已经知道了一些大概的消息,看到戴晋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回来?一百死士难道一个都不剩?你快说呀!”
戴晋打了个冷战,道:“非君上之失,非我之失,一切都是因为赵括……赵括根本就不是人……。”戴晋把听来的事情添油加醋讲给赵胜听,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他还想保住小命,想保命就只能把责任都推出去,而变态的赵括无疑是替他背黑锅的第一人选。
赵胜听完戴晋的述说有些不太相信,道:“这……怎么可能……赵括一个人就把上百死士斩杀殆尽……我不相信……。”
戴晋叹了口气道:“君上,赵括就是一个异人,有这样的异人保护太子丹,就是蚩尤神再生,只怕也得费一番周折呀!依我之见,即使不能除掉赵括也要把赵括支走,否则赵括对君上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变数。”
赵胜被戴晋的危言耸听说服了,如果赵括真的如戴晋所说,那么把赵括除掉都困难至极,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赵括支走,最好是支到国外去,让赵括无法顾及邯郸的事情,这才是上策,可怎么才能把赵括支走呢?用什么借口比较好呢?
第六十六章 栽赃陷害
赵胜的宴会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赵括等人马不停蹄从平原君府上赶赴王宫,因为震怒的赵王召集群臣在王宫大殿议事,文官自下大夫以上,武官自裨将以上全部参加,可见这次会议规模空前扩大。
“大王,城内的火已经扑灭了,粗略的损失也统计了出来,烧毁民房三百多间,百姓死伤近千人。”内宰赵亮低声在赵王面前说道,他连大气都不敢出,害怕把赵王原本高涨的火气撩拨的更高。
赵王嗯了一声道:“乐闲不是说有所发现吗?都发现什么了?你让他进来,寡人好好问问。”
时间不长,赵亮把乐闲带到赵王面前。
乐闲单膝跪倒道:“大王,末将奉命前去救活,在火场发现了手持兵器的死尸上百人,可以确定火就是这些人放的,却不知为何他们都死在了火场,而且还是被人斩杀或者射死的。”
赵王摆摆手道:“先不说他们为何死了,弄清楚他们的身份再说,别的没有什么发现吗?”
乐闲把头一低,道:“末将不敢说。”
“在寡人面前还有什么不敢说的,你都发现了什么尽管说。”赵王一听乐闲这话,就知道其中肯定有惊人的发现,否则乐闲也不会如此谨小慎微。
乐闲斟酌了一下用词,道:“在火场的那些尸体中,发现了数人配有平原君府上的标记,而且兵器之中也有平原君府上的印记,虽然有人蓄意破坏了印记,但是仍然能辨认出来……。”
“啪!”
赵王闻听此言,不待乐闲说完,使劲的拍了一下桌案,怒道:“不争气的东西,杀人放火很好玩吗?他怎么不在自己家里放火呢?”
乐闲待赵王怒气稍歇,道:“大王,据火场附近有人说,太子殿下曾经路过那里,而且至今没有太子殿下的消息……。”
乐闲的话无异于火上浇油,赵王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传寡人的旨意,马上让黑衣卫队出动,把平原君押到寡人面前,寡人倒要看看他是不是吃了雄心豹子胆,居然敢对太子下手,实在是可恨,可杀不可留……。”
旁边的赵亮马上道:“大王息怒,眼下还是太子殿下的安危要紧,大王不妨传令让平原君尽快进宫,如果平原君心中无愧,自然会立即进宫,如果真是平原君下的黑手,那么他必然推脱,不敢进宫,到时候大王再下令拘之不迟。”
赵王想了想,道:“传寡人的旨意,下大夫以上,裨将以上的文武群臣,马上到宫内议事,这件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如若让寡人知道是谁干的,灭其满门,赵亮,你遣一队黑衣卫士马上前去寻找太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当赵王看到活蹦乱跳的赵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此时群臣都已到来,看着赵王那铁青的脸色,人人噤若寒蝉,生怕赵王的怒火泼到自己身上。
“乐闲,把火场上的发现讲一下,让大家分析分析。”赵王说着看了赵胜一眼,把赵胜看的直哆嗦,别看赵王平时不发怒,一旦发起火来,绝对是夺命之火,赵胜对此深有体会。
赵胜听完了乐闲的讲述,马上站起来道:“不可能……这是栽赃……大王明鉴……。”赵胜心里也认为这不可能,因为他培养的死士绝对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这分明是有人陷害他。
赵丹听完乐闲的话,蹦起来道:“栽赃?那怎么不往别人身上栽?你看看这些兵器上的印记,好好看看,是不是平原君府的印记。”赵丹这股怨气憋了二年了,总算找到了突破口,一边说一边来到那些破烂的兵器旁边,将那些兵器都踢到了赵胜的身前。
赵胜被气的直哆嗦,一方面是让那些死士给气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结果一时也没顶用,全都被杀掉了,白白花费了那么多心血,另一方面是觉得冤枉,那些兵器他也看了看,根本就不是自己府上的兵器,简直是冤死了。
“咳咳……大王……老臣觉得平原君甚是冤枉……肯定是有人栽赃陷害……。”左师触龙站起来道:“试想……如果平原君想要袭杀太子……怎么会让杀手携带刻有平原君府印记的兵器呢……这实在是非常拙劣的栽赃技巧……咳咳……。”
赵胜的势力此时便凸显了出来,当触龙说完之后,大殿之中八成以上的人纷纷为赵胜喊冤,赞同触龙的分析,连赵丹都被驳斥的哑口无言,因为触龙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赵胜松了口气,道:“大王,太子遇袭之事和我半点关系都没有,袭杀太子之人分明是想挑拨离间,还望大王明察。”
赵王不是糊涂之人,相反是赵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听了触龙的话,加上火气稍微平息了些,脑筋清楚不少,也认为赵胜不可能犯那么低能的错误,可事实却摆在众人面前,那么是谁想要杀了太子赵丹呢?
蔺相如想借此机会狠狠的给赵胜一记猛击,让赵胜有所收敛,可他也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赵胜所为,如果印记是赵胜有意为之,那么只能说赵胜的计划太周详了,让人无懈可击,但是蔺相如没死心,道:“大王,那些杀手可还有面目不曾被毁掉的吗?不妨抬上几具尸首辨认一下。”他想通过尸体再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突破口。
完好的九具尸体被抬入大殿正中,说是完好,也只有脸面还不曾被毁,身上却已是伤痕累累,有的更是近乎拦腰断为两截,当尸体被抬进来后,赵奢却是惊呼一声,让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他身上。
赵王看了看赵奢,道:“上卿可是认得这些尸首?”
赵括见赵奢脸露惊容,暗道糟糕,因为时间紧迫,他还没机会跟赵奢交换意见,看赵奢现在的表情,分明是认识其中的尸首,而且肯定是秦人的尸首,毕竟除了赵胜的死士之外就是潜入邯郸的秦人了。
果然如赵括所料,赵奢道:“大王,这其中有具尸体我认识,乃是参与阏与之战的秦兵,那个面带疤痕的秦人乃是秦将胡阳的弟弟,在阏与的时候曾经率领百多人突出我军的包围,没想到他们竟然潜入了邯郸,实在是可恶至极。”
赵奢此言一出,满殿皆哗,赵王更是气怒道:“秦人欺人太甚,辱我大赵无人乎!赵奢听令……。”
赵奢愣了一下,踏前一步道:“赵奢在。”
“寡人命你率兵十万,挥师入咸阳……。”赵王说着,示意赵亮去把兵符取来,他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给秦人点颜色看看,否则难消心中之恨。
“大王且慢。”赵胜阻止道:“兵凶战危,伐秦之事还得从长计议,仓促出兵只怕准备不足,而且以赵国一国之力,只怕胜负难料……。”赵胜这是委婉的说法,赵国和秦国打仗,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主动出兵攻打秦国,肯定是败多胜少,即使有赵奢廉颇等名将也扭转不了这样的局面。
蔺相如也没想到赵王会突然兴兵,急道:“平原君所言甚是,还望大王三思。”有了蔺相如和赵胜带头阻止赵王出兵,那些望风的朝臣当然知道该怎么做,纷纷出言劝阻赵王。
赵王冷哼一声,道:“难道就任由秦人欺辱吗?一国的太子都要被人杀了,如何让赵国立足天下?寡人非伐秦不可……。”
赵王一意孤行,文武大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说服赵王,就在这个时候,赵胜心生一计,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算计赵括的主意。
第六十七章 舍不出孩子套不着狼
“大王,臣以为伐秦之事,非六国合力不可,西秦实力雄厚,赵国虽然可以与其一战,但是难免损兵折将,不如把其他五国也拉进来,合六国之力伐秦,破秦当如破竹,赵国可以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赵胜说道。
蔺相如等人见赵王没有商量的余地,不得不赞同赵胜的建议,道:“平原君所言甚是,当年齐国何等强势,五国伐齐之下,齐国都差点灭国,联合其他五国伐秦,乃是上策,只是合纵之策非得有人出头才行,这个人选很不好把握。”
赵王头脑发热过后,也担心赵国一国之力伐秦损失惨重,如果真能把其他五国拉进来,倒是一件好事,听了蔺相如的话,道:“当世再想找可比苏秦之人,难上加难啊!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众人一听赵王这话,全都松了口气,不管如何,赵王算是收回了让赵奢伐秦的命令,至于六国合力伐秦,那都是没有影的事情,三拖两拖也许就不了了之了。
蔺相如道:“大王,当世虽然难寻苏秦,但是赵国人才济济,不难找到撮合六国合纵的人才,臣不才,愿意出使燕国,齐国,臣有信心让两国出兵伐秦……。”
赵胜急忙道:“小女赵臻和魏国公子魏昶有婚约,可以借送亲的机会说服魏王出兵,只要魏国答应出兵,受秦国欺压已久的韩国必然出兵,只是此去魏国道路曲折,臣实在担心赵臻的安全,还望大王派遣一员猛将护送。”
赵王见赵胜为了伐秦把女儿都献出来了,甚是高兴,道:“送亲自然是需要一员猛将护送……赵括何在?”赵王眼里现在的猛将除了赵括没有别人,这件差事自然非赵括莫属。
赵括站出来道:“赵括在。”嘴里答应心里颇为不爽,赵胜明摆着是要让他护送赵臻入魏,这可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
“护送赵臻入魏之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寡人把赵臻托付给你了,不要让寡人失望,当你从魏国回来,寡人必有重赏……。”赵王虽然认可了赵括神勇无敌的能力,但是仍然给赵括拨了1600名士兵,等同于一名裨将的编制,无形中给赵括升了官职。
赵括出了王宫来到赵奢身边,把他经历的火海逃生记讲了一遍,听的赵奢出了一身冷汗,道:“括儿,为什么不让太子把这件事告诉大王……对,对,不能让别人知道。”
赵括见赵奢明白了自己的想法,道:“父亲,赵胜这是纯心要把我支开,好方便他对付太子,我就来一个将计就计,他不是派人在边境截杀投奔邯郸的贤才吗!我就把他在边境的那些人都剪除掉,让他有苦说不出。”
赵奢叹了口气,道:“真没想到赵胜会对太子下手,如果赵胜真有觊觎王位之心,赵国危矣!”赵奢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赵国重蹈当年沙丘宫变的覆辙,赵国已经经不起那样的折腾了。
“父亲尽管放心,赵胜那是白日做梦,别说赵国还有蔺相如和廉颇,就是有我们父子在,赵胜想要当赵王,纯属痴心妄想,我现在担心的是太子,希望父亲能够说服大王,把太子禁锢在王宫之中一段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太子的性命。”赵括心里说,太子啊!可别怪我这么做,这都是为了你的小命着想。
赵奢点头道:“太子乃国之根本,经此一事,大王也会加倍小心保护太子周全,赵胜再有能耐,也不可能进宫行刺,括儿,此去魏国并非一帆风顺,而且你又得罪过魏元籍,一定要加倍小心啊!”
赵括笑道:“父亲不必为我担心,这次护送赵臻去魏国,我怎么也算是一国的使者,魏元籍即使想找我的麻烦,也不敢把我怎么样,再说魏国的信陵君还是赵胜的小舅子,真要是被人刁难,我就去找信陵君帮忙。”
赵括之所以没有拒绝赵王的安排,愿意被赵胜支出邯郸,一方面是想借赵国之兵肃清赵国边境的那些杀手,二来也想出国走走,能有机会见见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不枉他到魏国一行。
赵括正在跟老爹商量事情的时候,太子赵丹追了出来,道:“赵括,你怎么能答应护送赵臻去魏国呢?那我怎么办?谁来保护我呀?我去跟父王说,让别人护送赵臻去魏国。”
赵丹现在只相信赵括有能力保护他了,否则也不会言听计从的按照赵括的交代,不讲出赵括在火海的壮举,没想到被他倚为长城的赵括马上要到魏国去,这让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赵括道:“殿下,王命不可违,这次护送赵臻入魏,事关六国合纵的大计,赵括无法拒绝,至于殿下的安危,赵括想,经历了这么多惊险之事,大王也不会再让殿下出宫走动了,等赵括从魏国回来,风头也就过了,到时候我亲自去接殿下出宫,到逍遥游好生快活快活……。”
赵丹啊了一声,道:“不会吧?”当他看到赵奢父子一副肯定会这样的表情,马上意识到黑暗即将降临,他无趣的生活马上要开始了,好苦哟!
且说赵胜,回到府上后就把戴晋等心腹叫到了密室,当戴晋得知赵括将率兵保护赵臻去魏国完婚,高兴道:“君上此计甚妙,赵括和魏元籍交恶,到了魏国必然有人替君上收拾掉赵括,没有了赵括保护的赵丹,好对付多了。”
戴晋是被赵括吓破了胆,谁让赵括两次非人类发挥都让他碰上了。
赵胜点了点头,道:“这次去说服魏王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这里有一封信,你到了大梁后交给信陵君。”赵胜在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戴晋。
戴晋接过信,道:“君上放心,这次有信陵君帮忙,我一定能说服魏王出兵。”
赵胜摇摇头:“你错了,让你去并不是要你说服魏王出兵,恰恰相反,你到大梁只管敷衍了事,因为这次合纵,绝对不能完成。”
戴晋愣了一下,道:“君上这是为何?”戴晋不明白赵胜这么做的用意,把女儿赵臻送到魏国,难道不是为了六国合纵?
“此次合纵由赵国发起,一旦成功,赵国必为山东六国的主心骨,到时候赵丹的地位将更加巩固……。”赵胜释去戴晋的疑虑后让戴晋出去准备,接着把桓元叫到身前,道:“你另外派一些人去魏国……。”
桓元听罢道:“此事一旦泄露,戴晋必将性命不保,只怕臻儿小姐也会有危险……。”
赵胜道:“舍不出孩子套不着狼,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委屈臻儿了,希望她能明白我的苦心,另外也要让无忌小心安厘王,那个家伙心思歹毒,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桓元心中一叹,看来赵胜是要舍弃女儿赵臻来达到目的,可惜了那个孩子,怪只能怪赵臻不是魏夫人亲生,如果赵臻是魏夫人所生,信陵君就会有所顾忌不敢伤害亲姐姐的女儿,生在帝王家,一切都是她的命啊!
第六十八章 黎姬
赵括回到家里,恰巧郭纵把他需要的重甲送来了,看着黝黑的铁质重甲,赵括的精神为之一振,迫不及待的想要试试重甲的效果,一旁的赵奢不晓得儿子又弄出什么新鲜玩意,好奇的想要一看究竟,众人便来到了后院宽敞的地方。
黎姬看见赵括回来,面露喜色,上前想要帮着赵括顶盔贯甲,可是一顶头盔的重量就让她放弃了,更别说那些更显厚实的甲胄,一想到赵括要把这些沉重的东西穿在身上,不禁乍舌不已。
赵括按照步骤把重甲穿在身上,重甲的重量对他来说不算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