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球往事三部曲-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一号观测单元又在不同方向的太空中发现了六处曲率驱动航迹,都近似地呈球形,大小差别很大,直径从十五到两百个天文单位不等,但形状都很相似,其中有一处距太阳系仅为六千个天文单位,显然是三体舰队从光速脱离时留下的。其余的几处从它们所在的方向和位置看,都与三体第二舰队无关。可以认为,曲率航迹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这是继“蓝色空间”和“万有引力”号两艘飞船在四维空问碎块中的发现后。对宇宙中存在大量高等智慧文明的又一个直接证据。其中的一处航迹距太阳仅1。4光年,已经接近奥尔特早云,显然曾经有一艘宇宙飞船在那里停留。然后进入光速离去了,但谁也不知道这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曲率驱动航迹的发现,使得已经备受质疑的光速飞船计划彻底死亡。舰队国际和联合国都很快促成了国际立法,各个国家也相继立法,全面禁止对曲率驱动飞船的研究和制造,这是继三个世纪前的核不扩散条约以来,对一项技术最严厉的法律禁止。
于是,人类文明面临的三个选择只剩下两个:掩体计划和黑域计划。
《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对无边暗夜的恐惧
表面上看,光速飞船计划的死亡有着明显的原因:避免由此产生的曲率驱动航迹提前暴露地球文明的存在,或者提升太阳系在宇宙观察者眼中的危险值,招致更快到来的黑暗森林打击。但这件事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从公元世纪到危机纪元末,人类对星空是充满向往的。但迈向宇宙的头几步充满失败和痛苦。惨烈的末日战役让人类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脆弱,同样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是人类之间的黑暗战役。后来发生的事,无论是对“青铜时代”号的审判,还是“蓝色空间”号劫持“万有引力”号并发布宇宙广播,都加深了这种创伤,并使其上升到哲学高度。
其实,普通大众对该计划只是持冷漠态度,他们认为,即使光速飞船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造出来,也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大众更关注掩体计划,这毕竟是最现实的生存之道;当然也关注黑域计划,三个世纪的恐惧经历使人们强烈向往平安的生活,黑域能够提供这种生活;至于与宇宙的隔绝,人们当然感到遗憾,但太阳系本身已经足够大了,这种遗憾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对黑域的关注度低于掩体计划,是因为普通人也能看出这种技术的超级难度,大众普遍认为,凭人类的力量很难完成这样的上帝工程。
相比大众的冷漠态度,对于光速飞船计划的狂热支持和坚决反对都来自精英阶层。
支持研制光速飞船的派别认为,人类最终的安全来自于向银河系的扩张和殖民,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只有外向型的文明才能生存,偏安一隅终究要灭亡。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不反对掩体计划,但都对黑域计划持强烈的厌恶情绪,认为那是自掘坟墓,虽然他们承认黑域能够保证人类长期生存下去,但对整个文明而言,那种生活与死亡无异。
反对光速飞船的人大多是出于政治原因。他们认为,人类文明历尽艰辛,终于进入近乎理想的民主社会,而飞向星空后的人类则不可避免地发生社会大倒退。太空像一面放大镜,可以在瞬间把人类的阴暗面放到最大。“青铜时代”号审判中一名被告赛巴斯蒂安·史耐德的一句话被他们当做反复引用的口号: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
由民主文明的地球向银河系播撒无数个极权的种子,这种前景是一些人死也不愿接受的。
处于幼年的人类文明曾经打开家门向外看了一眼,外面无边的暗夜吓住了他,他面对黑暗中的广表和深邃打了个寒战,紧紧地关上了门。
广播纪元8年,地日拉格朗日点
程心再次来到位于地球和太阳引力平衡点的太空,这时距她与云天明相会已过去七年,这是一次轻松许多的太空旅程,她是作为掩体计模拟试验的志愿者前来的。
掩体计划模拟试验由舰队国际和联合国共同发起,目的是在太空中试验太阳爆发时用外围巨行星作为掩体的有效性。
川一颗超级氢弹模拟爆发的太阳,现在核弹威力指标经不再使用TNT当量,这颗氢弹的威力折合成当量约为三亿吨级。为了更逼真地模拟太阳爆发的物理环境,氢弹外面还包裹了一层厚厚的外壳,以模拟太阳爆发时迸射的恒星物质。八颗行星均用来自小行星带的石块模拟,其中模拟类地行星的四个石块直径约为十米左右,模拟巨行星的石块则大许多,四个都为一百米左右。这八个石块按照八大行星轨道间距的比例悬浮在氢弹周围,构成了一个微缩的太阳系。最近的“水星”距“太阳”四千米,最远的“海王星”则与“太阳”相距三百千米。在拉格朗日点进行试验,是为了降低行星和太阳引力的影响,使这个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
从科学角度看,这个试验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用已经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就可以得出相当可信的结果。即使必须进行实体试验,也完全可以在试验室中进行,虽然规模小,但经过精心设计,也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从科研角度看,太空中的这个大规模试验笨拙到弱智的程度。
但无论是试验的发起方还是设计和实施者都清楚,试验的最终目的不是科研,它实质上是一场耗资巨大的宣传,用以确立国际社会对掩体计划的信心。这就要求试验必须十分直观,有视觉冲击力,并且便于向全世界直播。
在光速飞船计划被彻底否决后,地球世界出现了与危机纪元之初十分相似的局面。当时,世界对防御三体入侵进行着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建立太阳系防御系统的主流防御计划,二是面壁计划。现在,人类的主流生存计划是掩体计划,而黑域计划则与面壁计划类似,是充满着未知因素的冒险。两个计划平行进行,但对于黑域计划,目前能做的只是基础理论研究,牵涉面较小;对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掩体计划,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来取得公众的支持。
本来,为了检测试验中“巨行星”的掩体效果,只需在石块后面放置相应检测设备即可,最多也就是增加试验动物。但为了取得轰动效应,组织机构决定让真人躲在巨石后面,并在全世界征集志愿者。
是艾AA建议程心报名参加试验的,她认为这是为星环公司参与掩体工程而树立公众形象的一次极佳的免费广告,同时,她和程心都清楚试验是经过严密策划的,只是看上去刺激,基本没什么危险。
程心的太空艇停泊在模拟木星的石块背阳面,这个石块呈不规则的土豆形,长一百一十米,平均宽度七十米,相当于地球上一座大型建筑的大小。这是作为有人的掩体距氢弹最近的一个石块,距离为五十千米。这个石块是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小行星带推送到这里的,在推送途中,一位闲来无事且有艺术天赋的工程师,用颜料在石块表面的一部分画上了木星表面的条纹和大红斑。但从整体效果看,石块被画得不像木星,倒像一头太空怪兽,大红斑就是它的眼睛。
同上次一样,程心的太空艇是迎着耀眼的阳光飞来的,但进人石块阴影后,由于太空中不存在阳光的散射,一切都在瞬间黑了下来,石块另一边的太阳似乎根本不存在了,程心感觉自己仿佛身处午夜的悬崖下。
即使没有巨石遮拦,从这里也无法看到五十千米外模拟太阳的氢弹。但在另一个方向,可以看到模拟土星的石块,按行星轨道间距的比例,它距“太阳”正好一百千米,距“木星”五十千米,大小与后者差不多,它被日光照亮,在太空的背景上能看得很清楚,从这个距离上刚刚能够看出形状。程心也能看到两百千米外的“天王星”,但那只是一个亮点,很难从群星的背景中区分出来。其余的“行星”是看不到的。
与程心一起停泊在“木星”背阳面的还有十九艘太空艇,用它们模拟掩体工程计划在木星建设的二十座太空城。这些太空艇在石块后面排成了三排,程心在最前面,距石块十米左右。太空艇中共乘坐着一百多名志愿者,本来AA打算与程心一起来,但公司的事务使她走不开,程心这艘太空艇可能是“木星”背面唯一一艘只乘坐一人的。
从这个方向看,在一百五十万千米的远方,蓝色的地球处于最亮的状态,那里,三十多亿人正在观看试验的直播。
倒计时显示,距试验开始还有十分钟。通信信道中的声音沉寂下来。这时,一个男声突然冒了出来:“你好,我在你身边。”
程心立刻听出这是谁,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她的艇处于前排五艘艇的最边上。向右看去,是紧靠着她的一艘球形太空艇,与她上次乘坐的那艘很相似,透明罩几乎占了艇身的一半,可以看到艇中有五个人,托马斯·维德坐在靠她的一侧向她招手。程心能够一眼认出维德,是因为他没有像身边的另外四个人一样穿着轻便太空服,而是仍然穿着那身黑皮夹克、仿佛在显示对太空的鄙视。他仍没有装假手,一个袖管空着。
“我们对接一下,我到你那里去。”维德说,并没有征得程心的同意就启动了对接程序,他的太空艇开动了微调推进器,向程心这边缓缓靠过来,程心也只好启动了自己的对接程序。一次轻轻的震动后两艇靠在一起,舱门已经密封对接,门无声地滑开,两边气压平衡时程心的耳朵嗡地响了一下。
维德从对面飘行过来,他不可能有太多的太空经验,但与程心一样,似乎天生就属于这个环境。虽然只有一只手,他在失重中的动作却很稳健,仿佛仍然有重力作用在他身上一般。舱里很暗,地球的光照在对面的岩石上,再反射进来,就在这朦胧的光亮中,程心打量了维德一眼,发现时光仍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印记,他与八年前在澳大利亚时变化不大。
“你怎么在这里?”程心问,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冷静一些,但在这个人面前她总是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说这些年的经历,使世上万事在程心的心中都磨砺得如同眼前这块巨石一样圆润,维德就是这块石头上唯一仍然锐利的地方。
“我刑满了,一个月前。”维德从上衣口袋中掏出半截雪茄含在嘴里,在这里当然不能点燃,“减刑,一个杀人犯,仅十一年就出来了,我知道这不公平,对你。”
“我们都遵从法律,那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在所有事情上都遵从,比如光速飞船?”维德还是以前那样,像利刃一般飞快切人正题,不浪费一点时间。程心没有回答。
“你为什么选择光速飞船?”维德问,转头毫无顾忌地直视着程心。
“因为只有在这个选择中,人是大写的。”程心说,勇敢地迎接着他的目光。
维德点点头,把雪茄从嘴里拿出来,“很好,你是大写的。”程心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也有勇气和责任心去做,这很了不起。”“但是?”程心替他说出这两个字。“但是,你没有完成这种事情的能力和精神力量。我们的理想是相同的,我也想造光速飞船。”“你到底想说什么?”“给我。”“给你什么?”“你拥有的一切。你的公司、你的财富、你的权力、你的地位,如果可能的话,还有你的荣耀和声誉。我用这些去造光速飞船,为了你的理想,为了大写的人。”
这时,太空艇的微调推进器又启动了,前面岩石的引力很微小,但还是拉着太空艇缓慢地前移,向岩面靠近,推进器把太空艇轻轻推离岩石,恢复到原位。等离子喷口的蓝色火焰照亮了岩面,上面画着的大红斑像一只突然睁开的巨眼,不知是这只眼还是维德刚才的话。让程心的心紧缩起来。维德与那只巨眼对视着,目光冷酷锐利,还带着一丝嘲讽。
程心没有说话,她一时不可能说出什么。“不要犯第二次错误。”维德说,这话的每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程心的心上。试验时间到了,氢弹引爆,由于太空中没有大气层的阻挡,其能量几乎全部以辐射形式放出。在从距爆心四百千米处拍摄的直播画面上看太阳旁边出现了一只火球,其亮度和大小很快超过了太阳本身,摄像机的遮光罩不断调低透明度,如果有人从这个跟离目视的话。会导致永久失明。当火球达到最亮时,画面中除了一片雪亮什么都没有了。那光焰似乎要吞没整个宇宙。处于巨石阴影中的程心和维德看不到这些,太空艇内关闭了转播画而、但能够看到他们身后的“土星”亮度突然增加。像一颗超新星。紧接着,巨石朝向“太阳”一面被烧熔的岩浆从四周飞过,那些岩浆掠过巨石边缘时呈暗红色,但在向着背阳面飞出一段距离后,核爆炸照在上面的强光反射亮度超过了它们本身发出的红光,细碎的岩浆变成了光芒四射的焰火,从太空艇上看,仿佛是从顶端观看一道银光闪闪的瀑布浩浩荡荡地落向地球方向。这时,模拟类地行星的四个较小的石块已经破碎消失,而模拟巨行星的巨石像四团被喷灯的火焰吹着的冰激凌,面向辐射的一面迅速被烧熔,变成规则光滑的球形,每块巨石后面都拖着一条越来越长的银光闪闪的岩浆尾巴。辐射到达后十几秒钟,氢弹外壳产生的模拟恒星物质的迸射物才击中巨石,使石块剧烈震动起来,并向外缓缓移动。太空艇的推进器启动,保持着艇身与巨石的距离。
火球持续了约三十秒后熄灭了,太空仿佛是一座突然关灯的大厅,一个天文单位之外的太阳的光芒显得暗弱无力。随着光焰的消失,巨石处于红炽状态的一半发出的光显现出来,开始很亮,像燃烧一般,但很快在太空的严寒中变成暗红色,凝固的岩浆在巨石边缘形成一圈长长的毛刺。
四块巨石后面的五十艘太空艇全部安然无恙。
延时五秒的图像传回地球,整个世界一片欢腾,对未来的希望像氢弹一样爆发开来,掩体计划模拟试验的目的达到了。
“不要犯第二次错误。”维德重复一遍,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不过是打断他们谈话的短暂噪声。
程心看了看紧靠着这里的维德的那艘太空艇,艇内四个穿太空服的男人都一直关注着这边,并没有在意刚刚发生的壮观事件。程心知道,报名参加试验的人成千上万,只有知名或重要人物才能被选中,而维德刚刚出狱,那四个人显然是他的人,那艘太空艇也可能是属于他的。早在十一年前他竞选执剑人时,他就有许多忠实的追随者和无数的支持者,据说他还成立了一个组织,也许这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他就像一块核燃料,即使静静地封闭在铅容器中,都能让人感觉到力量和威胁。“让我考虑一下。”程心说。“当然需要考虑。”维德对程心点点头,在失重中无声地离去,移回了自己的太空艇,然后舱门关上,两艇分开了。地球方向,已经冷却的熔岩碎屑在星空的背景前飘浮着,在阳光中像一片懒洋洋的灰尘,程心感觉心中的什么东西正松弛下来,自己也变得像一粒浮尘了。
在返回的途中,当太空艇与地球的距离缩小到三十万千米以内、通信基本没有延时时,程心给艾从打电话,告诉了她与维德会面的事。
“照他说的做,把他要的都给他!”AA毫不犹豫地回答。
“你……”程心吃惊地看着信息窗口中的从,她本来以为一是这件事最大的障碍。
“他说得对,你没有能力做这件事,这会彻底毁了你的!但他行,这个混蛋、恶魔、杀人犯、野心家、政治流氓、技术狂人……他行,他有干这事的精神力量和本事,让他去干好了,这是地狱,让他跳进去吧。”
“那你呢?”
AA莞尔一笑,“我当然不会在那个家伙手下工作,我会拿走属于我那份的。光速飞船禁止法出来后,我也怕这事儿了,我会去干些轻松的我喜欢的事儿,我希望你也能找到这种事儿。”
两天后,在星环公司总部的透明大厅里,程心会见了维德。“我可以把你要的一切都给你。”程心说。“然后你进入冬眠,”维德紧接着程心的话说,“因为你的存在可能影响我们的事业。”程心点点头,“可以,这也是我的打算。”
“成功的那一天我们会唤解你,那也是你的成功。如果那时光速飞船仍然违法,我们承担一切责任;如果光速飞船被世界接受。荣誉归于你……那可能是是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问以后了,我们郁老了,可你仍然年轻。”
“我有个条件。”“说。”“当这个事业可能危害人类的生命时,必须唤醒我,我将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并可以收回赋予你的一切权力。”
“我不接受这个条件。”
“那就算了,我什么都不能给你。”
“程心,你知道我们将从事的是什么样的事业,有时候,不得不……”
“那就算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
维德看着程心,他的目光里出现了一些罕见的东西:犹豫,甚至无助——这种东西以前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是很难看到的,就像火中难以见到水。“让我考虑考虑。”他说,然后走到透明墙壁前,看着外面的都市森林。三个世纪前的那个夜晚,在联合国广场,在纽约灯海的背景上,程心也见过这个黑色的背影。大约两分钟后,维德转过身来,他没有走过来,只是在透明墙壁前远远地看着程心。
“好吧,我接受。”
程心记得三个世纪前他转身后说的是:〃Sendcerebraonly。(只送大脑。)”这句话后来改奋了历史。
“我没有太多可以约束你的,我只能相信你的承诺。”
冰水似的微笑在维德脸上溢散开来,“其实你自己很清楚,如果我违背承诺,对你是一种幸运,但很遗憾,我不会的,我会遵守承诺。”
维德走过来,一手整了整身上的皮夹克,但只是使上面的皱褶更多了。他站在程心面前庄重地说:“我保证:如果在光速飞船的研制过程中有可能危害人类生命,不管是以什么形式,我们都会唤醒你,到时你将拥有最终决定权,并可以收回我的一切权力。”
听完会面的情况后,AA对程心说:“那我和你一起冬眠好了,我们得随时做好重新接收星环公司的准备。”“你相信他会遵守承诺?”程心问。AA双眼直勾勾看着前方,像遥视着不知在什么地方的维德,“我还真相信,这个魔鬼会的,但正像他说的,那对你未必是好事。程心,你本来能救自己的,可还是没救成啊。”
十天后,托马斯·维德成为星环公司的总裁,全面接管了公司事务。
与此同时,程心和艾从进人冬眠。她们的意识在寒冷中渐渐模糊,那感觉就像在一条大河中顺流漂了很久,终于精疲力竭地上了岸,静止下来,看着大河在眼前流淌,看着熟悉的水面漂向远方。
就在她们暂时退出的时间长河中,人类的故事还在继续。
掩体纪元11年,掩体世界
37813号,您的这一阶段冬眠已经终止,您已经冬眠62年8个月21天13小时,您的剩余冬眠时间权限为238年3个月9天。
亚洲一号冬眠中心,掩体纪元11年5月9日14点17分这个小小的信息窗口在刚刚苏醒的程心面前显示了不到一分钟,然后就消失了。程心看到了光洁的金属天花板。她习惯性地盯着天花板上的一个点看,在她最后一次进入冬眠的那个时代,如果这么做的话天花板就会感应到她的注视,然后弹出信息窗口,但这个天花板没有反应。虽然还没有力气转动头部,但她还是可以看到房间的一部分,触目所及全是空荡荡的金属墙壁,没有信息窗口,空气中也是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全息显示。墙壁的金属看上去很熟悉,像是不锈钢片或铝合金,看不到任何装饰。
一个护士出现在程心的视野中,她很年轻,没有正眼看程心,而是在她的床周围忙碌了一会儿,可能是在拆除与她连接的医学设备。程心的身体还感觉不出她做了些什么,但却从这个护士身上看到某些熟悉的东西。程心很快知道,是护士的衣服。在程心最后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的原谅我的手指
服装都是用自清洁衣料制作,极其洁净,任何时候都如全新的一般,但这个护士身上的白色护士装却能看出些旧的样子,虽然也还整洁,但能看出穿用的痕迹。时间的痕迹。
天花板在移动,程心看到自己的床被推出这间苏醒室,她吃惊地发现现,是那个护士在推着她走,活动床居然需要人推。
走廊中看到的也是空荡荡的金属墙壁,除了顶板上的灯,没有任何装饰,那些灯看上去都很普通,程心看到一盏顶灯的灯框脱落了一半,在灯框与顶板之间她竟然看到了——电线。程心努力回想意识恢复之初看到的信息窗口,却不敢肯定她真的看到过那东西,仿佛是个幻觉。走廊里人很多,没人注意程心。程心首先仍是注意到人们的衣着,除了不多的穿白衣的医务人员外,人们的衣服也都很简便平实,色彩单一像工作服。程心首先感觉这里似乎有许多公元人,但她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现在距公元世纪已经很远了,人类纪年都改变了四次。不可能再有这么多的公元人。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为她看到了男人,外形是男人的男人。
在威慑纪元消失的男人又回来了,这是一个能产生男人的时代。
人们行色匆匆,看上去都有事在身,这似乎又是一个轮回,上一个时代那种闲适和惬意已经消失,忙碌的社会再次出现。在这个时代里。大部分人不再是有闲阶级,要为生活奔忙了。
程心被推进了一个小房间。“37813号苏醒正常,进28号恢复室!”护士不知对谁喊道,然后走了,她出去的时候关上了门,程心注意到房间的门是手动的。
房间里只剩程心一人躺在床上,很长时间没人来打扰她。与前两次苏醒她受到的大量关注和照顾完全不同。她现在能确定的有两点:首先,在这个时代,冬眠和苏醒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另外。她的苏醒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就像当年罗辑在危机纪元末的苏醒一样。
程心的身体渐渐恢复知觉,她的头能够转动了,随即看到了房间的窗户,她仍记得冬眠前看到的世界,那时的冬眠中心是城市边缘的一棵巨树建筑,她当时在最顶端的叶子里,从落地窗可以看到玄伟的城市森林。现在从这扇窗看出去,只看到几幢普通的楼房,建在地面上的楼房,外形整齐划一,从反射阳光的表而看,像是金属结构的。这些建筑让程心再一次感觉回到了公元世纪。
她突然有一种幻觉:自己是不是刚从一场大梦中醒来?威慑纪元、广播纪元的一切都是梦,那些记忆虽然清晰,但太超现实,太像梦了。也许,自己根本没有三次跨越时问,仍身在公元世纪?
一个全息信息窗口在床边出现了,让程心打消了这个幻觉。信息窗日中只有几个简单的按钮,可以用来呼叫医生和护士。这里似乎对苏醒者的身体恢复过程十分了解,程心刚刚能够抬起手来,窗口就出现了;但也仅仅是这一个小小的窗口,那个信息窗口铺天盖地的超信息社会消失了。
与前两次苏醒不同,这次程心恢复得很快,当外面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她已经能够下床走动了。她发现这里只提供最简单的服务,其间只有一个医生进来简单地察看了一下就走了,一切都靠自理,在仍然浑身无力的情况下,第一次沐浴得全靠自己。再比如用餐,如果不在那个小小的信息窗口中要求,她苏醒后的第一餐可能永远也不会送来。对这些程心没有感到不快,她从来就没有完全融人那种对每个人都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人性化时代,她习惯的仍是公元世纪的生活,现在有一种回归感。
第二天上午,有人来看程心。她一眼就认出来人是曹彬,这位物理学家曾经是最年轻的执剑人候选人,现在看上去老了许多,头上出现了少许白发,但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六十二年的痕迹。
“托马斯。维德先生让我来接你。”曹彬说。“出什么事了?”想到自己被唤醒的条件,程心的心沉了下来。“到那里后再说吧。”曹彬略微停顿后说,“这之前我先带你看看这个新世界,以便你能对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程心看看窗外那几幢外表平常的建筑,并没感觉到这个世界是新的。
“那你呢·这六十多年你不会一直醒着吧?”程心收回目光说。
“我差不多是与你一起冬眠的,十七年后环日加速器投人运行,我就醒来搞基础理论。搞了十五年。再后来,研究开始进入技术方向,我就没用了,又冬眠,两年前才醒来。”
“曲率驱动飞船项目怎么样了?”
“有些进展……以后再说吧。”这方面的事显然是曹彬不愿意很快提及的。
程心又看看外面,一阵微风吹过,窗前的一棵小树发出了沙沙声,好像有云遮住了太阳,那几幢建筑的金属表面的反光暗了下来。这个平凡的世界,能与光速飞船有关系吗?
曹彬也随着程心的目光看看窗外,然后笑了起来,“你肯定和我刚醒来时一样,对这个时代很失望……如果你现在感觉恢复得差不多了,我们出去看看吧。”
半个小时后,程心穿着一身与这个时代相称的白色套装,与曹彬一起来到冬眠中心的一个阳台上。城市在她面前展开,唯一令程心感慨的仍然是这种时光倒流的平凡感。在威慑纪元第一次苏醒后,当她看到城市的巨树森林时。那种震撼难以言表,她本来以为永远也看不到这样平凡的城市景观了。城市规划得很整齐,好像是一次性建成的,建筑的外形单调划一,似乎只考虑实用性,没有任何建筑美学方面的设计,都是长方体形状,外表没有任何装饰,甚至表面的色彩都是一样的金属银灰色,很奇怪竟让她想起小时候见过的铝饭盒。这些整齐的建筑密集地排列着,直到目力所及的远方,在那里,是向上升起的山坡,城市延伸到坡上。
“这是哪里?”程心问。
“见鬼,怎么又是阴天?看不到对面了。”曹彬没有回答程心的问题,而是看着天空失望地摇摇头,好像阴天对程心认识这个新世界有很大影响似的,但程心很快发现了天空的异常。
太阳在云层前而。这时,云层开始始消散,出现一道迅速扩大的云隙。透过云隙,程心并没有看到蓝天,她看到的天空仍是大地,空中的大地上是与周围相似的城市。只是她在远远地仰望或俯瞰,这就是曹彬刚才说的“对面”。程心发现,远处那升起的地面并不是山坡,而是一直上升与“对面”连在一起的。她回头看,发现相反的方向地面也在远方上升。也是一直升到“对面”——这个世界是在一个大圆筒中。
“这是亚洲一号太空城,在木星的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