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王给我救出来!”

第295章 宴席之变

大明景平元年七月十八日,南京!

这一天,是复社领袖张溥爱妾的生日。张溥名满天下,门生弟子遍布朝野内外,既然是他广发请柬邀请,来张府的人应者如云。

那些长久滞留在南京的“才子名士”们,一个不拉的全部在这一天出现。当天最为轰动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四大公子”携手来到张府。

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如皋冒襄冒辟疆这四人,素来以才名闻名于天下。尤其是那冒辟疆,身世更为特别,他十岁就能作诗,可六次赴南京乡试,却六次落第,连个举人都没捞到。

这对于自侍才高的冒辟疆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深感怀才不遇的他,干脆参加了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这些人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在外人看来潇洒梳狂,名士风流。只不过武英王朱由斌曾经在私下对这些名气很大的“才子”们有这么句评价:

“一个个不干正事,空言误国,完全是吃饱了撑的……”

张府这一天热闹非凡,人流穿梭,贺声不绝于耳。张溥满面春风,频频拱手做谢。一抬首,看见那“四大公子”并肩进来,笑呵呵地迎上前去说道:

“四位年轻俊才今日能来,徒使蓬壁生辉,张溥不胜荣幸。”

那冒辟疆上前一步说道:“老师之喜,学生等焉能不来?老师乃复社领袖,天下士子之首,能来参加此等盛会,该是我等的荣幸才是。”

互相客套了就句,就看到高弘图和姜曰广两位南京重臣进来,众人赶紧迎上。高弘图先道贺了几句,让人送上礼物,却是一块大匾,打了开来,就见上面写了四个大字:

“股肱之臣!”

张溥和众宾客倒愣在了那里,张溥虽在武英王朱由斌手下任职,但和“股肱”这两个字似乎完全不搭界,况且,这四个字可也不是高弘图该送给他的……

高弘图也不多做解释,只笑着让人送了进去:“西铭兄过会便会明白,今日我却带来一众新跟我求学的弟子,久慕西铭兄弟大名,借着这个机会,便来见一见复社领袖,冒犯之处,请西铭兄千万不要见怪。”

“哪里,研文兄收的弟子必是当时俊杰……”

才说了半句话,张溥却说不下去了,眼睛只盯着门外。却原来门外进来二十来个人,个个膀大腰圆,目露凶光,哪里有半分“文人学士”的样子?

才想说话,却见高弘图和姜曰广一左一右挽起了他的手,笑道:“走走,听说西铭兄来南京前,写了不少锦绣文章,且带我等去看一看。”

“超宗兄,我看今天气氛不太对啊。”冒辟疆小声说道。

侯方域却冷笑了声:“高大人做的事,必有自己用意。高大人与姜大人,高风亮节,都是朝廷忠勇耿直之士,却那是武英王不可同日而语。若有什么不对,我侯方域第一个誓死效忠,为国家计,为朝廷计,虽粉身碎骨又有何妨!”

冒辟疆不置可否的应了声,不过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那张府宾客已到得七七八八,张溥却依然不叫开席。目光只管向着门外看去,像是在那等着什么贵客。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就听唱官唱道:

“督察院左督御史黄溪黄大人到!”

这唱词却让所有宾客心里一惊,怎么短短的几天时间,这位实际掌控南京的黄大人,却摇身一变成了“督察院左督御史”这样一个从一品的大官?

“恭喜临江老弟晋职。”张溥满面春风的迎上前去。

旁的客人来或不来,他是不放在心上的。唯独这武英王麾下的心腹重臣,现在出现在自己府上,那真是大大的荣幸,他张溥可是大有光彩。

“这都是朝廷的恩典,也算不得什么,多谢先生了。”黄溪微微一笑,看起来并不放在心上,忽然从袖子了抽出一道圣旨,大声道:“圣旨到,张溥接旨!”

张府内宾客顿时黑压压跪倒一片,就听黄溪宣道:

“礼部郎中张溥,克尽职守,品德高尚,为各部官员之楷模,特晋礼部尚书,克日到京上职,钦此!”

“臣,臣张溥谢恩!”

那张溥惊呆在了那里,好半天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巍颤颤的在弟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居然已是泪流满面,好像到了现在,还不敢相信自己一跃成了尚书。他过去为礼部郎中,负责仪制方面事物,地位虽高却是个闲职,现在可不一样了,那是真正的朝廷重臣了!

“谢陛下,谢陛下。谢武英王……”

张溥接过圣旨,嘴里一迭声地说道。明眼人心里都知道,这些大臣的任命,若没有武英王的意思,焉能颁布?高弘图和姜曰广对看了一眼,眼里都流露出了不屑,这摆明了朱由斌是在那继续拉拢张溥了。

这张溥本来就对朱由斌忠心耿耿了,这么一来岂有不死心塌地的道理?

眼看张溥成了尚书,一众宾客纷纷祝贺他双喜临门。张溥乐得嘴角都快裂开,团团作揖答谢。一边请黄溪入内,一边吩咐着开席……

……

就在张府热闹非凡的时候,在燕子楼内,一场兵变却在悄悄地形成!

以高杰、刘良佐和许庆城为首的兵变首领,已经聚集在燕子楼内。在他们看来,这一天将是改变南京政局的一天,这一天将是天翻地覆的一天!

“高大人那即将动手,我们这也准备得差不多了。”高杰阴冷着脸道:“愿意从我等大事的,共有各级将领一百九十六人,他们所控制的军队有一万六千于众。一待信号出现,各部一起发难,先杀朱由斌死党,再控制南京全城。”

刘良佐点点头道:“我与东平伯已经商议过了,由他带两百人赶往张溥处,协助高弘图与姜曰广控制住局势,我和许大人一起接管各部起事士兵。大事今日必成。”

“恩,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件事情要做。”高杰冷笑了几声:“叛徒曹家遒已经被除掉了,还有一个人,却依然活动在我们身边。你说是不是啊,尹远程?”

尹远程的目光中流露出了几分惊慌,但却依然强做镇静地道:“属下不明白大人的意思。”

“你是黄溪的人,一直就在东平伯身边打探情报。”刘良佐微微笑着:“我们故意没有杀你,就是为的要让你送出情报,我们起事的时间是在后日夜里。现在黄溪果然上当了,正在去张溥处,可惜啊,黄溪是死在你手里的……”

听了这话尹远程反而镇定了许多:“刘大人,我不是黄溪的人,我可以向你保证。说实话,黄溪死了也能让我高兴……”

但是他的话已经说不下去了,刘良佐的刀已经刺入了他的心脏。扎得又快又深,甚至没有让尹远程反应过来,尹远程绝望地看了一眼胸口,然后软软地倒了下去……

刘良佐擦了擦手,笑道:“这下干净了。”

高杰笑道:“黄溪所有的内应都被除去,想来高弘图那即将发难。嘿嘿,这几个老东西,难道他们真的以为我们会帮他?等他控制住了黄溪,我们再找个借口除掉了他们,这朝廷可就在我们的掌握中了。到时,我真想看看他们的表情……”

刘良佐和许庆城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发出了难听的笑声……

……

张府欢快的气氛已经到达了顶点,人声鼎沸,杯来盏去!

坐在主席的却是张溥、黄溪、高弘图和姜曰广这一干人,喝了几杯酒,高弘图忽然发下杯子,说道:“我有一事不明,还请黄大人指教。”

黄溪微笑着道:“高大人但说无妨!”

“黄溪,你本来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锦衣卫校尉,又有何德何能,敢充任朝廷一品大员,真欺我大明无人吗?”高弘图的这一句话,顿时让原本热闹的酒席气氛变得难堪尴尬起来。

黄溪却依旧微笑不语,只管听着高弘图说了下去:

“你所依仗者,无非是朱由斌尔。朱由斌何许人也?王莽、董卓、侯景之流,他让让你这种身世不正之徒登上朝廷重臣的位置,自己也早晚必暴露其狼子野心,窃据大宝。他在北京立的那个景平帝,其身世亦大有可疑,我南京官员岂能承认!”

“高大人,你,你这是疯了!”张溥大惊失色地道。

“还有你,张溥!”高弘图却把矛盾转到了张溥身上,厉声道:“你枉为复社领袖,却投靠奸臣朱由斌,只一个礼部尚书,就让你坏了自己的气节,全无半分读书人的风骨。我东林党人要你这样的领袖又有何用!”

那张溥乃天下士子之首,几时有过这样的待遇,一时间被高弘图气得说不出话来。

“来人,将朱由斌的走狗黄溪拿下!”

随着高弘图的一声大喝,那几十个他带来的“读书人”一拥而上,立刻将黄溪捆绑起来。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全场宾客惊得目瞪口呆,黄溪却也不挣扎,就任凭他们把自己这么捆上,又听一边的姜曰广笑道:“黄溪,说来还得感激你,不然我们又怎么知道曹家遒也是你的人?就凭这一点,将来陛下登基或许能给你个爽快的死法。”

“陛下,是潞王朱常淓吗?”黄溪笑容不改地问道。

“大胆,陛下名讳焉是你能直呼的?”高弘图怒道,接着又对着门外大叫:“有请潞王殿下!”

旋即,门口走进一人,穿着华丽,满面春风,却正是被高弘图等人秘密接到南京的潞王朱常淓。

“高大人,姜大人,辛苦你们了。”朱常淓感激地道。

“殿下请稍等。”高弘图给朱常淓请了安,对宾客们说道:

“朱由斌不仁,北京那个永王不正,焉敢妄自称帝。论血缘,潞王乃是先帝崇祯帝近支;论人品,潞王品行高洁,世人仰慕,先被奸臣马士英扶持福王为帝,谁人肯服。我等皆愿拥戴潞王为帝。今日愿意助我等从大事者,就请袒露左臂,大事成功,皆为朝廷功臣!”

那些宾客面面相觑,今日本是带着喜庆而来,哪里会想到发生如此天大的事情?

却见侯方域第一个站起,将左臂膀露了出来,疾呼道:“我愿从高大人起事,拥戴潞王殿下,虽百死而无悔者!”

紧接着,方以智、陈贞慧也纷纷露出了左臂,那冒辟疆犹豫了会,也慢慢卷起了袖子……

见有鼎鼎大名的四公子带头,宾客里十个倒有九个学着他们的样子,袒露出了自己的左臂……

见应者如云,又想到大事将成,高弘图和姜曰广对看了一眼,眼里都露出了狂喜,这么多日子的辛苦,今日总算有了回报……

却见潞王朱常淓大喜,团团一揖说道:“我朱常淓何德何能,得到诸位拥戴,它日我若登基,必不忘了你等功劳,这江山,我与诸位共享之!”

第296章 定乱

正控制住了局面,就见高杰带着百来名士兵赶到。那高杰进来便道:“高大人,一切准备完毕,请高大人下令!”

胜券已经在握,高弘图强行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说道:“举事!”

一枝烟花火箭冲天而出,但听外面杀声大作。高弘图上来对潞王说道:“殿下,大事已成,广昌伯刘良佐已带各路兵士控制南京,即刻便有捷报传来!”

那黄溪听了这些,却反而闭上了眼睛,居然好像沉沉睡去的样子……

过了小半个时辰,就见刘良佐和许庆城带着大队人马赶到,刘良佐大声笑道:“大事成了,江南军各部已被控制,南京已在我等掌握之中!”

高弘图哈哈大笑:“黄溪,黄溪,你可想到会有今日!”

就见许庆城上前一步,对着黄溪举起了宝剑,那高弘图只当他要斩杀,这黄溪于他却还有用处,一惊之下还未来得及阻止,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发生了:

许庆城的宝剑,落在了黄溪的绳索之上!

黄溪活动了下有些酸麻的双手,微笑着道:“高大人,我一直想到会有这一天的。其实,曹家遒是对朱国弼最忠诚的一员将领,他虽然不赞成你们的做法,但却明知可能会败也要去做,因为那是唯一能帮朱国弼报仇的机会。而许庆城却才真正是我的人……”

“许庆城!”高弘图对他怒目相向:“朱国弼对你如此之好,你却背叛他!”

许庆城笑了笑:“他对我的确不错,但可惜他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我又何必对死人尽忠?况且,我没有背叛他,因为武英王的手书,让我协助黄大人剿除叛贼,之后依旧官复原职,还带我的队伍……”

“并且还有广应伯的爵位。”黄溪帮他说了下去:“许庆城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他也知道你们一定不会成事,所以他站对了队伍。”

“黄溪!”高弘图咬牙切齿地说道:“难道你以为你便胜了吗?南京现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高杰,替我杀了他们!”

“奉圣拿贼!”

正当高杰想动的时候,忽然身后响起了炸雷一声怒吼。接着,高杰忽然踉跄了一步,接着从他的胸口冒出了一截剑尖,甚至,高杰没有看清楚是谁暗算的自己,就已经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张溥的府上……

但是其他人都已经看清了,杀死高杰的,正是和他一起逃亡出来的广昌伯刘良佐!

刘良佐上前一步,抱拳大声说道:“回黄大人,逆贼党羽已经全部擒获,官齐正大人已率江南军,全部控制了南京城,并让小将带来了三百士卒归大人调用!”

这时的高弘图已是面色惨白,若非身边姜曰广扶住了他,几乎便站立不住。他觉得自己就像个白痴一般,人家明明就设好了一个天大的圈套等这在跳进去,自己却还懵然不绝,就在陷阱里犹自得意洋洋……

“辛苦了。”黄溪淡淡地对刘良佐说道:“朝廷已经答应赦免了你全部的罪行,以后不用再东躲西藏了,明日便去京师,自然会有新的官职给你。”

说着,他微笑着看向自己的敌人:“高弘图,姜曰广,这次真的要感谢你们,把南京城里所有的逆贼都集中了起来……”

那些袖子撸得高高,露出光秃秃手臂的人,一个个把手缩了回去,悄悄地想要撸下袖子。那位潞王朱常淓,更是面色苍白,一双脚在那不停地打颤,进而身子也剧烈地哆嗦起来……

“把所有露出左臂的人都给我抓了起来!”

一声厉吼,那些梦想着凭借拥戴之功而登上高位的人,转瞬间便成了阶下囚。方才还“慷慨激昂”的侯方域侯大才子,恐惧无法克制的从他的眼中流露出来……

“奉朝廷令!”黄溪大声说道:“潞王朱常淓、大学士高弘图、姜曰广,勾连对朝廷心存不满之徒,阴谋做乱!特以督察院左督御史黄溪、礼部尚书张溥一体擒拿!”

这时的张溥完全像换了个人一般,笑嘻嘻地对高弘图说道:“研文兄,多谢你送我的牌匾,股肱之臣,我张溥才为朝廷做了一点小事,哪里当得起这几个字啊,惭愧,惭愧!”

“你这条朱由斌的狗!”高弘图甚是硬气,破口骂道:“为了一己之私,却出卖了复社忠烈之士,你看看,这些被抓的人哪个不是你的学生、门人、弟子!”

“你们这些人才是为了一己之私,祸乱国家!”张溥哪里还忍耐得住,指着那些被擒获的人愤怒地骂道:

“武英王带着江南军,浴血疆场,平流寇,逐金虏,恢复京师,重整大明,功勋天地可昭,乃我大明第一忠臣,你们却为何老想着他是个奸臣?陛下先帝正统,无数人可以证明,既然已在北京登基,你等自当效忠朝廷,为我大明尽心尽力,可你们,你们。你们眼里只有你们宝贝的潞王!在你们心中只有潞王才陪配当皇帝!我大明才恢复啊,还有多少地方尚在反贼之手,你们不想着如何协助朝廷,却为了那点私心杂念,处处争对武英王,想使我大明重新陷于动乱。这样的复社领袖,我张溥不当也罢!”

他这番话说得堂堂正正,正气凛然,那些被被抓的人,都开始觉得他话说的未必便没有道理,高弘图这些人做得便未必对了,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参与了进来?

“老师,老师,我错了!”

忽然,那侯方域从队伍里冲出,猛然跪在了张溥面前,放声大哭道:“老师,都是我太年轻,上了高弘图他们的挡,以后再也不敢了,求你给武英王求个情,给我一次机会吧!”

所有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了鄙夷,方才高弘图看起来稳操胜券的时候,他表现得何等大义,何等的不怕死,现在局势逆转,却又是这一副嘴脸,为人之卑鄙实在让人不齿。

“乱世大奸录,乱世大奸录,哎!”张溥重重地叹了口气:“武英王虽然远在万里,可你真当你做的事他不知道吗?你谋逆朝廷,难道还以为能太平无事吗?起来吧,有些骨气,别让人瞧不起了……”

可那侯方域哪里肯起来,依旧在地上大哭不止,张溥无奈,只得挥手让兵士把他架了出去……

谁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侯方域才被架走,那钱谦益却又走了过来,哆哆嗦嗦地道:“先生,我知道很多高弘图的事情,我愿意全部说出来。武英王此次大义平叛,钱谦益愿尽胸中所学,写成剧本,让人广为传唱,武英王之功当可万世不灭……”

后面的黄溪听着大是摇头,才子,这些人就是才子。怪不得武英王一向就看不起他们。他们这么做是在丢“才子”的脸,还是在丢自己的脸?

“哎。”高弘图跺着脚叹道:“这世上怎会有你等这样的人,读书人的气节都去了哪里。死便死尔,何必如条狗般乞怜哀求!”

“不错!”那冒辟疆大声道:“世上有怕死的读书人,也有不怕死的读书人。我冒襄虽然不赞成高大人那么做,但我既已露臂,便是同伙。高大人,姜大人,我冒襄陪着你们一起死!”

黄溪听着微微点头,这人总算还是有点骨气的……

……

在保国公之乱后,南京城里很快又发生了一起动乱。但这次的动乱,却与上次大大不同。保国公朱国弼之乱,让南京城控制在了朱斌之后;这次的高弘图、姜曰广之乱,却让南京城里反对朝廷的势力得到了全部铲除!

“高姜案”中,在张溥府上抓获的逆党共有一百六十一人。而其后,随着抓捕行动的进一步展开,牵连进去的达到了一千余人。其中大部为东林党人,高姜二犯的党羽,部分为想要参与兵变的朱国弼部下。

其中,犯人高杰、曹家遒、尹远程等已经伏法。高弘图、姜曰广二人倒也硬气,把自己做做的一切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其余人犯全部招供。

黄溪当即派快马将这些口供送到朝廷,以待朝廷决断。

“高姜案”牵连之广,参与人数之多,震动朝野上下。尤其是在大明最需要稳定的当口,却出了这样的事情,使得朝廷群臣震怒!

朝廷的决断很快下来,首犯高弘图、姜曰广等十三人皆斩,家产全部充公,牵连三族,三族之内皆流放千里。

其余人犯,皆由南京方面判决,无需上报朝廷。

至于那个潞王朱常淓,贼夺去亲王号,押送京师审讯……

南京,刑部大牢。

牢房里的油灯昏暗,吞吐出来的火舌,让进来的人不寒而栗。

“高弘图、姜曰广,礼部尚书张大人来看你们了。”

狱卒打开牢房的门,回身带着讨好的笑容望向张溥。张溥赏了他一锭银子,狱卒欢喜不已,放下手中的食盒,知趣地走了出去。

“研文兄,居之兄,我来看你们啦。”

将食盒打开,从里面拿出几碟菜来排放好,又端出一壶酒,三个酒杯,在里面斟满了酒送到二人面前,自己却先一口饮尽。

“原来是张尚书啊,怎么,来看我们两个人犯狼狈的样子吗?”高弘图讥讽地道。

“研文兄啊,我,我是来个你们送行的啊。”张溥长长地叹了口气。

高弘图面色稍变:“怎么,朝廷的判决下来了?”

“你二人为首的十三名人犯,皆斩……”张溥点了点头,不忍心再看他们。

“好,好,奸臣当道,忠臣惨死,这大明的朝廷,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

笑声中,高弘图将杯中酒大口倒进了嘴里。

张溥在他面前坐了下来:“研文兄,你糊涂啊。我且来告诉你,那被杀的尹远程你道是谁,他本是金虏派来中原的探子!他虽是高杰的人,但是在南京城,在你们的身边,这次总共挖出了这样的探子十九人!”

见两人的面色大动,张溥叹息着说道:“你们想一想啊,如果你们真的成功的话,不几日就会传到金虏的耳朵里,等及后来遭害的,还是我大明啊。武英王究竟有何过错,你们要如此恨他!”

姜曰广沉默了会,说道:“这几天在牢里我想了想,我们的确是做得过了。便如当日的马士英一般了,杀吧,杀了好,给后人们立个榜样吧……”

“居之,难道你害怕了吗?”高弘图瞪着眼睛问道。

“我不是害怕,一死而已。”姜曰广缓缓地说道:“也许,我们死了,这朝廷便会变得干净,大明的中兴便也希望,这岂不正是你我想要看到的吗?”

张溥知道他已经后悔了,可是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什么都太晚了……

“你后悔,我不后悔!”高弘图大声叫道:“就算死了,我变成厉鬼,也要和朱由斌作对到底……”

看着这个已经有些疯狂的老友,张溥知道已经拉不回他了:“研文兄,居之兄,安心的上路吧,等到武英王克定中原的那天,我,我会去坟前告诉你们听的!”

第297章 无题

“报督帅,伪秦王张献忠,亲率五十万大军,出成都,一路浩浩荡荡向此而来,言称要与我军决一死战!”

随着探马的飞报,江南军诸将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心。五十万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在战场上排了开来,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江南军连同新近投降,从中精选出来的,不过只有十二万人。以十二万对五十万,这其中的凶险,未免大了一些。

朱斌却大笑道:“五十万?这些贼人最擅长的就是虚报兵力。这五十万人里,起码有二十万是以百姓老弱充之,如何可以用于战场?又二十万是各地强拉来的壮丁、投降的官兵,战事稍有不利便会崩溃。剩下的十万人里,真正称得上贼军精锐的,我看也就万把人。咱们以十二万对一万,岂有不大获全胜的道理!”

虽然都知道这是武英王以壮军心的话,不过见到主帅丝毫不惧,各人心中也都轻松了不少。

“胜是一定能胜的,不过有一条我可得和你们说清楚了。”朱斌板着脸一本正经地道:“本帅杀了多少贼人,你们可都得给我记住了。他妈的,每次打赢了,你们人人都可以论功行赏,可偏偏就本帅没有,这算是什么道理!”

众将轰然大笑,贼军大兵压境的那点担心跑得无影无踪……

走在队伍中间,朱斌却低声对郑天瑞说道:“达川,不过等平定了蜀地后,咱们要做的当务之急,就是尽速扩充军队,十来万人要在各地作战,兵力上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啊。”

江南军自组建以来,一直走得都是精兵路线,宁少勿缺。但是自从与满清和流寇多线作战以后,兵力上的劣势已经开始出现,而这也是朱斌所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属下也考虑过了。”郑天瑞点了点头:“不知督帅准备扩军多少?”

“我看先扩个一百万。”这数字把郑天瑞吓了一跳,先扩一百万?难道在督帅的心里这还只是个底线?就听朱斌说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百万人里,二十万为正规军,就称为职业军人。八十万为预备军,择日训练,平时还是百姓,亦农亦兵。这样一来可以减轻朝廷的负担;二来一旦有大型战事发生,当即可以组建出一支庞大的军队出来……”

郑天瑞点头道:“督帅这办法不错,既保证了兵源,又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只是那些预备军平日的训练,却要从江南军中多挑选精干将官。”

这话倒提醒了朱斌:“说到江南军我倒想起了,这次剿匪结束,江南军的名字可不能再用了,咱们现在是朝廷的军队,再叫着江南军好像把咱们和朝廷隔离开来一般。”

行了一个时辰,天色黯了下来,朱斌吩咐扎营。他自跳下马来在军队中行走,忽然几人做起似来甚是卖力,才想夸奖几句,却发现这些人居然正是在西充城内闹事,被他打散开来安插到江南军各部的那几名降兵。

才短短的几天时间,这些人已经让朱斌感觉到了他们身上很大的变化。做事卖力,丝毫也不肯偷懒,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正的江南军士兵。

“参见督帅!”见到朱斌向他们走来,这几人赶紧上前说道。

“好,好,一个个都大变样了。”朱斌笑道:“怎么样,在我军中这几天感觉如何?”

为首的个大个子傻笑道:“嘿嘿,督帅,要不是你让俺们来,俺们还真不知道天下还有这样的军队,有江南军在当然是百战百胜。俺们哥几个商量过了,以后就根着督帅干,保证将来能够建功立业,没准还能弄个将军什么的做做。”

“有志气,有志气。”朱斌大笑起来:“别说将军,做好了还能封爵。我说大个子,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阿宝,没姓。”大个子爽快地道。

“阿宝,阿宝。”朱斌念了几遍,说道:“我给你个姓,就姓朱,以后啊,你大名就叫朱宝!”

阿宝张大了嘴,傻傻地站在了那里,自己有姓了?王爷赐自己姓朱?他虽然不懂人情世故,可总也知道“朱”可是皇帝老子的姓……

“还不快谢谢督帅!”见他傻站在那,边上的同伴赶紧推了他几把。那阿宝这才反应过来,猛然跪在地上“咚咚咚”就连磕了几个响头,却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心中想法。

“起来,起来!”朱斌笑着将他拉了起来:“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当个亲兵如何?”

“俺不干!”谁料到阿宝想也不想就大声拒绝道:“要是留在了你身边,每次打仗只能远远看着,没仗打,俺拿什么升官,拿什么当将军!”

朱斌笑得差点蹲到了地上,这时何凯正好过来,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笑骂道:“你个傻大个,人家想去还去不成,你倒好,摆起架子来了,还不赶快谢过督帅,真是个傻大个!”

“俺不叫傻大个,俺叫朱宝,这是督帅赐我的!”阿宝直着脖子道,居然何凯说得愣在了那里,朱斌见了一边揉着肚子一边笑道:

“对,对,你叫朱宝,不叫傻大个,阿宝啊,以后谁再敢叫你傻大个,本帅特许你揍他!”

阿宝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接着又小心翼翼地问道:“督帅,在你身边是不是真的能打仗升官?”

“当然是真的了。”朱斌好容易止住了笑道:“以后你要升不了官,就骂我不守信用。可有一条,真打起来了你可得卖命,不然别说升官了,还得被我抽鞭子!”

阿宝这才乐呵呵地应下:“督帅,你就放心好了,俺朱宝没别的好,可就不怕死,要是俺当了孬种,您也别抽我鞭子,直接把我脑袋砍下来就行了!”

第二日,大军拔营,行不多少时候前锋已与贼小股接战。

江南军前锋初战胜之,驱散了这股贼军,俘虏了百来人。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