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或许只是思想单纯的读书人,或许是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冲昏了脑袋,完全没有想到,朱国弼为什么会死,黄溪又为什么那么快就知道了其中的“真相”,下一个遭殃的,会不会是他们中的某些人……

南京城里的一切,都在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在六月十三日这天,江南军水师抵达太平府,十三日下午,与左梦庚之叛军水师发生激烈水战。

江南军舟师分成十二队,从左右中三面发起冲锋。远处以火炮、火筒展开攻击,近处以弓箭杀伤敌人,水面上炮声喧天,弓弩破空声不断响起。

船只就如飞箭一般,迅速绞杀在一起,一场水面上的较量转瞬展开!

以主力战舰“江南”号为首的庞大舰船,猛然冲进敌阵,后面的船队也迅速紧随上来。两边舰船相接,一阵猛烈轰击,不到半个时辰,杀死敌兵近千人,击沉敌舰二十八艘,左梦庚军的两艘战场也成为了俘虏……

而在右面战场,江南军水师也趁着顺风,以火炮疯狂攻击,十余艘敌舰转瞬间便沉入大海,死伤不计其数,水战一开始江南军便牢牢占据了上风。

左梦庚也如同江南军一般,见战舰排开,展开多路攻击。无奈他的船小,火炮也远不如江南军战船锐利,转眼间,无数船只沉入水底,叛军江水血染江面,死伤之惨重为左军从未有过……

这时候左梦庚的战船,忽然中了一炮,桅杆顷刻间便断折了下来,停在原地动弹不得,江南军几艘战场立刻围拢上来,火铳的声响在左梦庚身边响个不停。

左梦庚指挥着部下奋力抵抗,但哪里能够挡住这些如狼似虎的江南军水军,一会儿的功夫,他船上的士兵便伤亡过半,附近几艘叛军的船只拼命想要过来救援,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一切都成为了奢望……

左梦庚终于停止了抵抗,正想投降的他,也是天该亡这个叛匪。一个冒失的江南军士兵,才冲到左梦庚的船上,看到一员敌将在那挥着手用土话大叫大嚷,这士兵哪里能听得懂他说的什么,用手中的火铳扬手就是一枪。

可怜那左梦庚,才刚继承他父亲的位置没有多久,便死在了一名不知名的小兵手里……

随着左梦庚的阵亡,那些叛军士兵哪里还有斗志,纷纷掉转船头便跑,这一来阵型大乱,江南军水师趁势掩杀,如老鹰扑小鸡,猛虎追杀羔羊一般,排山倒海地向着敌人涌去……

夕阳西下,一场大战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了,将士们的尸体,拥塞在水面上,鲜血将这大河,染成了望不到尽头的绛红色……

左良玉、左梦庚这对在大明王朝的战火中,一步步爬到手握重兵,祸害百姓的流氓父子,终于大明的历史舞台上,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江南军水师之凶悍,勇敢善战,靖南侯黄得功全部看在了眼睛里,左军也算是久经战阵的彪悍之师了,可是一旦遇到了江南军,却几乎连一点还手的力量都没有便全军覆灭。

“这天下是朱由斌的了。”黄得功回首叹道:“我部也算是以作战骁勇闻名的了,可在左梦庚军攻击下,只敢紧守城池,不敢出战。罢了,诸位若想保住性命,记得我的一句话,千万不可和江南军为敌!”

这黄得功少年时就极有胆略,他被封为靖南侯,那完全是从一个小兵,真刀真枪一步步在战斗中升起来的,当年绞杀张献忠贼军时候,于鲍家岭击败张献忠,擒斩张献忠部将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

其中王兴国最为骁勇,是张献忠养子。当时黄得功面部中箭,却越战越勇,转战十余日,威镇诸军,军中皆以“黄闯子”相称。

他本从来都没有怕过谁,可今日江南军这一战,却使他有了些心灰意冷的感觉,但也就是这一场激战,却也让黄得功转变了想法,终于成了大明朝廷的一员名将!

那李德在来时,却也接到了武英王的密令,只言说这江北四镇总兵中,唯黄得功能征善战,骁勇无比,又对大明忠心耿耿,需要悉心拉拢过来。

江北四镇总兵,东平伯刘泽清虽与黄得功一样,都是辽东战将出身,但刘泽清却为人嚣张,都御史刘宗周劾其跋扈,他亦连上两疏弹劾刘宗周,朝廷只得温语相解,拿他丝毫办法没有。

那广昌伯刘良佐与兴平伯高杰,皆是李自成军中投降至官兵中的,其人骄横,反复无常,尤其是兴平伯高杰,只因疑心黄得功要对自己不利,居然曾在半道设伏杀死黄得功。所幸黄得功勇猛异常,这才躲了一劫……

因此,才一下得船来,李德便对他说道:“若非靖南侯死守太平,最大程度地消耗叛军锋锐,我江南军焉得一战功成,我这便上书武英王,报知道侯爷功勋。”

黄得功本来心中还有些忐忑不安,只想着江南军已入南京,朝廷皆在朱由斌控制之中,自己虽贵为靖南侯,但前途迷茫。现在听李德说话谦和,丝毫不把功绩往自己身上揽,和传说中的江南军将领完全不一样,一颗心顿时放下了大半。

回到黄得功大营,按着朱由斌的吩咐,李德直截了当地说道:“此次我奉命前来,除了救援太平之外,另外,还准备解决刘泽清、刘良佐和高杰这三路兵马。此三人目无朝廷,拥兵自重,早晚必成朝廷大患,还请侯爷助我!”

他之所以丝毫也不隐瞒的把如此秘密的行动说出,却是朱斌心中有所考虑。

这黄得功粗猛没有学问。南京朝廷初立时,朱由崧的诏书多出于手下的小人,黄得功得诏纸常对着使者大骂将之撕裂。然而他忠义出于天性,别人每次以国事相规劝,他都宁可委屈自己来妥协。

真假太子之事件中,黄得功上疏,认为那个太子未必是假冒的,诸臣谄徇者多,抗颜者少,即使认识,也未必敢说出真相自取其祸。而黄得功却接连几次,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皇太子”必是真的无疑!

这样性格的人,若是对他遮遮掩掩,他如何肯以心事相告?

果然,黄得功一听就站了起来,对着李德看了半天,这才坐了下来,又愣在那半晌,说道:“李将军,这种机密的事情,你也能这么对我说?万一,万一我要去通风报信了,那岂不是让你们功亏一篑?”

李德笑了起来:“此乃武英王所亲自交代,他只言我江南之地文武官员,素来与人坦诚相待,又何须处处防范?况且,靖南侯乃我大明忠直之士,就算不肯助我,也必不会做那么做,因此说与靖南侯应丝毫也不用担心什么。”

“知我者,武英王。”黄得功发出了一声长长叹息:“既然武英王以心腹之事相托,我安肯做出那种无耻之举。若武英王要铲除三镇,今黄得功特献上一计!”

原来,南京朝廷当初以黄得功驻庐州,以刘泽清驻淮北,以刘良佐驻临淮,以高杰驻泗州,四镇互为犄角之势,拱卫南京。一地若是有难,其余三地俱可及时救援。

在黄得功看来,若是对三镇强行攻击,虽然以江南军的战斗力,必定可以取胜,然伤亡必大,不如以自己的名字设下一宴,邀请三镇前来赴宴,商议日后如何协作之事,而后于席间擒之。

李德频频点头,但随即又不无担心地说道:“依靖南侯之见此三人可会前来?”

“高杰必不敢来!”黄得功毫不迟疑地说道:“他与我有仇,虽勉强同为四镇,然互相提防,都唯恐对方害了自己。那刘良佐与高杰交好,来与不来我说不好,可刘泽清必来。此人辽东大将出身,素以朝廷重臣自居,安能想到会有什么变化?”

顿了下,又说道:“况且,他与我往日素无什么矛盾,还多有钱粮来往。这次来到我处,我先以言语试之,若他肯交出军权,请李将军看我面上放了他一条生路;若是不肯之时,那便任凭李将军发落,黄得功绝无二言!”

“靖南侯此计大妙。”李德大喜而道:“纵然刘良佐与高杰二人不来,先翦除了刘泽清,靖南侯又忠心为国,刘高二人失去左右屏障,犹如断去二臂膀,到时江南军与靖南侯一起出动,谅此二人如何能阻挡我军锋锐!”

“我非为武英王,实为大明江山。”黄得功叹息了一声:“要能使我大明一统,江山重振,纵然留下身后骂名,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李德却笑着道:“靖南侯多虑了,此为侯爷第一大功,将来侯爷必为大明股肱之臣,南定张贼,北击金虏,想来我家王爷都少不得靖南侯之助!”

……

果然,就如黄得功所判断的那样,接到黄得功的邀请,高杰心中疑虑,只想着其中必然有诈,断然不肯前来,连口信也不带一个!

刘良佐见高杰不去,自己自然也不肯去,只推说忽然生病云云。

只有那刘泽清,自恃是朝廷重臣,又拥立弘光帝有功,况且与黄得功素无私怨,哪里会起疑心,况且他也想着,的确要就目前朝廷政局与黄得功商议,接到信后欣然应允,当日便启程往天平府而来。

不两日来到太平府,黄得功早设下酒宴款待,两人寒暄一番,说了些不相干的小事,黄得功为他斟满了酒,忽然就问他道:

“东平伯以为武英王此人如何?”

刘泽清大大咧咧地道:“谅此黄毛小子,又能懂些什么?不过是仗着身份特殊,又运气奇好,这才升到王爷之位。若是他日与我在战场上相遇,必然要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见他死到临头还是如此狂妄,黄得功心中叹息,以言语挑明而道:“不敢相瞒于东平伯,我素来仰慕武英王为人,今先帝新亡,江山不稳,我欲以麾下将士投效江南军,协助王爷鼎定天下,以立不世之功,请东平伯助我!”

刘泽清闻言大惊,站起身后退两步,按住腰间宝剑:“黄得功,你这次叫我前来太平府,究竟心中打得是什么主意?”

“特来取你性命!”黄得功尚未说话,一边闪出江南军大将李德。

这时外面猛然响起了刀枪撞击的声音,接着刘泽清亲兵的惨呼,一声声在他耳边响起,刘泽清心中胆寒,正想夺路而逃,旋即便有几十名士兵冲进,将他团团围住。

“刘泽清拥兵自重,祸乱朝廷,今我奉武英王之命除之!”

一声厉吼声中,几十把刀剑同时落下,那刘泽清为官一生,只因不认天时,为人骄横无比,终于死在了这太平府中。

而随着黄得功的归顺,以及刘泽清之死,对其余两镇的征讨也只在眼前,这一系列的举动表明,江南军对于各地军阀的镇压,已经在这时候开始了!

第281章 新皇的安排

黄得功的归顺,刘泽清的被诛,使得原本浑然一体,互相呼应的四镇已失其二,这时刘良佐和高杰部左右两翼洞开,江南军已经具备了彻底歼灭二镇的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良佐与高杰二人惊慌不已,当他们派出使者,询问投降的条件时,李德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们,只有在他们交出全部军队的前提下,江南军才不会发起攻击,并且将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这绝对不是刘高二人所愿意的,在这乱世之中,有了军队才有了一切。既然投降已经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二人频繁派出使者互通声讯,整点军队,以图做最后的抵抗。

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南京的高弘图,派出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居然来到江南军军中,劝说李德不要向二镇发起攻击,说什么大家都是朝廷的军队等等之类。

李德很客气,很有礼貌地回绝了高弘图的使者,并且明确地告诉他,江南军的攻击即将开始,二镇除了无条件地向江南军投降,没有其它任何地选择!

本来高弘图希望,通过这次调解,如果江南军放弃攻击,那么二镇一定会对自己心存感激,这样自己的手里,就拥有了两支可以随时调动的武装。

被现实无情粉碎了美梦的高弘图,气急败坏地找到了黄溪,怒气冲冲地说道:“大家同是朝廷的军队,为何相互攻击?请黄老弟速速让他们停止!”

“不可能。”黄溪很快就断然拒绝了他:“江南军一旦准备战斗,除了武英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命令他们停止,高大人还是请回吧!”

高弘图咬牙切齿地道:“江南军,武英王,难道这天下是你们的吗?难道武英王的命令,就是圣旨吗?”

“是圣旨,高大人说对了。”谁想黄溪出人意料地说道:“但不是武英王的圣旨,而是陛下下达的圣旨,大明天子的圣旨!”

高弘图一下就怔在了那里,喃喃地道:“哪个陛下?”

黄溪站起了身,看着高弘图缓缓地道:

“我忘记告诉高大人了,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日,永王朱慈火召在北京即帝位,年号景平,又晋武英王朱由斌为‘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节制天下兵马,一应朝廷大事,皆由武英王独断专行!”

像一道霹雳砸在头上一般,让高弘图几乎昏厥。自己和东林党人还在这煞费苦心的想着如何安排潞王登基,可北京那边已经先称帝另外。那永王朱慈火召乃是崇祯嫡亲的儿子,又有江南军的支持,无论在情理还是在实力上,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了……

他开始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也许,这里发生的一切是朱由斌早就算计好的。自己和同伴们,像个小丑一般的上蹿下跳,可只在一转眼间,就已经天翻地覆,这大明变成了景平帝,不,变成他“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朱由斌朱大王爷的了!

他木然地站在那里,却听黄溪在一边说道:

“高大人,我是提前告知你一声,北京方面的邸报,很快就会送到南京,高大人,这江山已经换了颜色了!”

是的,这江山已经换了颜色,这江山是白色,江南军将士那白色的衣衫;这大明是红色,江南军无数将士用鲜血染成的红色……

……

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六日,北京。

“江南军凯旋啦!江南军凯旋啦!”

“捷报!捷报!江南军大捷,生擒贼首李自成!”

“大捷!大捷!武英王克定中原!”

清脆的声音,伴随着马蹄声在清晨的北京城忽然响起。

几十匹快马,驮载着几十名江南军的士兵,飞一般的奔驰进北京城。京师里的人起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士兵们清脆响亮的声音,却告诉了他们中原战场发生的一切!

闯贼攻破京师,十几名誓死不肯从贼的明朝大臣,在留守北京的岳谨元,和新到京师的张溥、史可法带领下。匆匆来到了西直门外,岳谨元叫住一名士兵,用颤抖的声音说道:“你刚才在说什么,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那士兵大声说道:

“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三日,我江南军将士,浴血奋战,大破闯贼,生擒贼首李自成、刘宗敏、刘芳亮等八十九人,从此中原太平!”

“天那,天那,这就胜了,这就胜了吗?”那些大臣们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一个喃喃地说道。

忽然,史可法“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早已流泪满面:

“先帝爷,先帝爷!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我们胜啦,胜啦!江南军为你报仇了,武英王为你报仇了,咱们大明重整山河有望了啊!”

无数的军民都随着他一起跪了下来,哭声在西直门响成了一片,那些思念着崇祯,忠于这些朝廷的大明子民们,有的甚至将头咚咚地朝地上乱磕,那鲜血止不住地就流了下来。可他们却好像根本不在乎一样……

崇祯十七年六月十日,江南军凯旋归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骑着战马的士兵,雄壮的骏马,威武的士兵,让天上的太阳也为之失去光彩;跟在他们后面出现的,是一匹白色的战马,当马上的那人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十余万欢迎江南军凯旋的军民一齐跪了下去:

“武英王功盖山河!江南军百战百胜!”

“武英王功盖山河!江南军百战百胜!”

随后缓缓进入北京的,是一辆辆的囚车,这些被老牛拖着的囚车上,正是那些曾经使大明朝廷为之破碎的贼首们;最前面一辆囚车上的人,竭力想要保持镇静威严,但散乱的头发,浑身的血迹和污泥却使他看起来是如此的狼狈:

——李自成!

看到这个让京师遭受的无尽苦难,让百姓承受了无数痛苦的闯贼出现,咒骂声很快响起。李自成却像是根本没有听到一样,他的眼睛向周围打量着,这是他第二次来北京了,可上一次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这一次,却是一个囚犯……

……

“恭喜武英王,贺喜武英王!”

当盛大的欢迎仪式过去,在北京的临时王府里,岳谨元春风满面地说道:“这次武英王克尽功成,一举击溃闯贼,从此后大明就太平了……”

“太平?”朱斌摇了摇头:“还早呢,在四川还有反贼张献忠部,在关外还有金虏。我已命郑天瑞火速向四川进军,进剿张献忠贼部。”

正在这个时候,黎风快步走了进来,见岳谨元也在一边,愣了下,朱斌示意他但说无妨,黎风这才说道:

“刚从南京方面来的急报,保国公朱国弼谋反,攻入南京皇宫,弘光帝朱由崧遇难,不过目前南京局势不乱,都在我江南军掌控之中。”

朱斌淡淡的哦了一声,什么表情也都没有。边上岳谨元本来大吃一惊,可见了朱斌无动于衷的样子,很快便明白了什么。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

“王爷,短短数月之间,我大明先后有两个皇帝遇难,这实在是我大明之痛,臣民之痛,请王爷千万节哀……”

朱斌鼻子里冷冷地哼了一声:“朱由崧,他算什么皇帝!”

岳谨元笑了一下:“依下官看来,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人心惶惶,最要紧的是如何收拾,若再被一个别有用心的人抢先立了皇帝,那咱们就被动了,因此,下官恳请王爷尽管选定新皇的人选!”

“我也是这么想的。”朱斌若有所思地道:“这次我们找到了定王、永王,在你看来,立谁为好?”

“立谁其实都是一样的,关键要看哪个对王爷有利。”岳谨元不慌不忙地道:“定王年长,太子现在生死不明,按理说应该立他,可定王今年已经将满十五了,年纪大了自己的主意就多,所以下官不赞成立他为君……”

朱斌点了点头,也没有说什么,这时他心里面忽然有了一种荒谬的感觉。

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自己只是个被冤枉的,并且成为一个疯子科学家试验品的失败的军校生,可是来到了大明,只十多年的时间,自己居然成了能够定夺一个皇帝是否有资格继位的权臣……

岳谨元哪里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他谨慎地说道:“王爷,这事宜尽快解决,否则,迟则容易生变……”

“恩,这事你负责去办一下。”朱斌应允道:“至于如何措词,如何不要让别人说闲话,这方面你比我精通,都尽量办得妥善一点。这次我带回来了两万江南军士兵,全部交由徐军统带,以稳定京师局势,用来防止别有用心的人闹事……”

“王爷,那定王该如何处置?”这时候黎风慢慢地问道:“属下以为,有的人或许会拿定王殿下来大做文章,因此,属下看来,还是除了干净……”

朱斌看了他一眼:“你以为光靠杀人就能解决问题吗?就算定王没了,人家也会编出这个王,那个王出来,一样防范不了的。定王,他还不到十五岁,只是个孩子。先帝临终前曾经对我说过生在帝王家是最痛苦的事情,这样悲惨的事情,不要再降临到孩子的身上了。”

他叹息了一声,想了会说道:“就让定王留在京师吧,好好地看着他,只是,不要再让他随意进出皇宫了……”

说着,也不要人相陪,慢慢地走了出去。刚走出王府不远,就听到一人放声大哭:“王爷,王爷啊,可想起奴才了啊!”

放眼看去,那哭的人是谁?却居然是朱斌的结拜“兄弟”马登初!

这位当初风光无限的太监,这时却落魄已极。蓬头垢面的,身上的衣服不知道多少天没有换了,又破又旧,还不时地透出几分怪味。

“马登初?你怎么搞成这样了?”朱斌忍不住笑了起来。

马登初抽泣着说道:“当日闯贼进京,您和陛下血战宫门,奴才可都清楚地看到了。奴才和宫里的太监们,和那些贼子大干了一场,奴才喊您,可您没有听到,后来,一刀砍在了奴才的肩膀上,奴才昏了过去。等醒来,才发现京师,京师终于破了……”

朱斌朝他肩膀看去,他左肩膀上果然不住有血迹冒出,而且发出了阵阵腥臭,想来是一直没有得到医治的原因,朱斌倒想不到这个贪财的太监,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居然也能表现得如此勇敢无畏,急忙道:

“先去把伤口调制下,不然这肩膀可要保不住了。”

趁着大夫为他清洗伤口的时候,朱斌才把马登初的遭遇弄了个清楚。当日受伤醒来之后,马登初换了身老百姓的衣服,找个地方躲了起来,他故意把自己打扮成乞丐一般,贼军见到他那肮脏样子,谁肯去搭理他,马登初这才逃过一劫。

后来朱斌大军收复京师,他本想着相认,可哪里有他这“乞丐”近前的份,这次朱斌回来,他拼着在王府外苦苦等候,这才终于见到了朱斌!

第282章 闯贼之死

听完马登初的遭遇,朱斌微笑着道:“你吃了那么多苦头,就留在我的身边吧,等你的伤好利索了后,再回皇宫去吧!”

这时的朱斌已经不再怕他揭穿自己的身份了,只是见到了他,心里忽然一动,这人机警胆大,若把他留在未来的新皇帝身边,倒也不失为自己的臂膀。

马登初赶紧谢了朱斌,这时神色却暗淡了下来:“王爷,当初丝丝姑娘殉国的时候,奴才亲眼看到了,丝丝姑娘死得壮烈啊,她嘴里大叫着杀贼,然后就一把火点燃了春意楼……奴才没有用啊,救不了丝丝姑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啊!”

朱斌沉默在了那,在他的心里,始终都为丝丝的死感到内疚。当日闯贼进京,他从容赴死,救出了崇祯,但却让自己的女人被大火活活烧死……

“走,陪我去春意楼看看。”朱斌站起身说道……

远远的就能看到,昔日热闹无比的春意楼,这时已经化为了灰烬,居然有几名士兵在那站岗,见到武英王到来,急忙上前请安。

朱斌大是奇怪,谁安排士兵来守卫这一堆灰烬的?可更加奇怪的事情又接着出现了,只见春意楼的遗址上,立着一快大大的石碑,几个大字最先呈现:

“一代烈女秦丝丝壮烈殉国处!”

边上是一行行小字,详细介绍了丝丝当日是如果英勇,在城破那天悬赏杀贼,最后宁死不屈,烧毁了春意楼,杀身成仁的经过……

追问下,这才知道,原来这却是岳谨元所为,这岳谨元倒也神通广大,居然不知从什么地方,知道了丝丝姓秦。

马登初机灵,赶紧挥挥手让那些士兵远离开,自己也只远远地跟在了朱斌的身后。

朱斌默默地走在这片废墟上,在这,他似乎又看到了丝丝娇小美丽的身影,看到了她亲手为自己穿上战甲,然后亲手点燃了春意楼……

他能想像得到,在大火中丝丝一定没有一点害怕,她一定在看着城外,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等着男人的回来,她就算死也一定是微笑着的……

看了很久很久,朱斌悄悄抹了抹眼角,叫过马登初道:“走吧,回去告诉岳谨元,不用再派士兵在这站岗了……”

马登初应了下来,陪朱斌走了几步,忽然想了什么说道:

“对了,王爷,那日我扮成乞丐,躲在墙角边偷看丝丝姑娘殉国的时候,在墙的另一头,我听到有个人说,‘丝丝姑娘是王爷的女人,咱们要不要救他?’接着他的同伴回答他,‘丝丝姑娘已经没救了,咱们的任务是保护王爷’。想来这两人是王爷派来的吧?”

他只是为了排解朱斌心中烦闷,随口这么说的。谁想到朱斌却忽然停了下来,面上表情显得惊疑不定,问道:“你确定他们是这么说的?”

“奴才哪里敢欺骗王爷?”马登初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朱斌却开始感觉到这里面出了问题了。在北京城破之前,京师的情报人员已经大部撤离,剩下的那些留下长期潜伏的,不可能在那样的情况下出现。而且,从他们的话语来看,显然是接受了很明确的命令,那就是要保护好自己。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暗中保护?为什么一直到自己脱险后,才一直没有现身?又是谁派的他们,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给自己汇报过这件事情?是保护不是刺杀,指派他们的人心里在顾忌着什么?

这里面一定有个环节,自己还没有想通,朱斌强烈的预感到,甚至自己被刺杀,都和整个事情有关系,安排这事的人,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

……

在朱斌和江南军回到京师后,带回以李自成为首的,共计贼首八十九人,这些大明的仇人,朱斌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怜悯,下令于新皇登基前全部问斩。

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一日,李自成、刘宗敏、刘芳亮等三人,被先行押赴刑场,忠勇武英王朱斌亲自担任了这次的监斩官!

刑场外早就站满了百姓,数千名江南军士兵,被调来保护刑场,朱斌决不容易出现任何的意外,他要亲眼看着李自成死,然后亲自拿着他的人头去祭奠崇祯的在天之灵。

三辆囚车被推到了刑场,百姓们咒骂着,用早就准备好的鸡蛋、菜叶,甚至是砖块,猛力地向着囚车扔去,发泄着心中的愤怒……

当李自成三人被从囚车上押下,带到朱斌面前的时候,李自成大笑道:“好一个威风的大将军,好一个威风的武英王,今日你拿我人头,他日不知道谁取你的首级!”

“我敢肯定不是你。”朱斌微笑着道:“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李自成看看周围,笑道:“朱由斌,咱们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也算是老对手了,看在这个份上,给我弄碗酒来!”

“不错!”刘宗敏和刘芳亮也一齐嚷道:“爷爷们实在口渴得紧!”

朱斌正想让人上酒,忽然,听到外面一人放声大哭:

“闯王,两位刘将军,我给你们送行来啦!”

见有人公然哭祭反贼,边上将士正想捉拿,却被朱斌挥手制止。

只见一人跌跌撞撞进来,手里捧着一坛酒,跪倒在李自成面前痛哭不止。

李自成一见这人,面色顿时大变,连连说道:“双喜,双喜,你,你怎么会来了?”

原来这人正是当日跳河逃生的李双喜,听到李自成问话,李双喜痛哭流涕:

“当日双喜侥幸得到一条性命,四处躲避官兵,一路跟随在你们身后,只想着找机会救出闯王,可官兵防范甚严,始终没有机会。等到了京师后,双喜心里想,闯王死了,刘将军死了,大家伙都死了,还留双喜做什么,所以双喜就来陪你们啦!”

“痴儿,痴儿。”李自成苦笑不止:“当日我让你逃生,就是指望给我李家留个后,可现在,现在你还回来做什么啊!”

旁边刘宗敏却大声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