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接受了张存仁的建议,立即以他的名义,分别给宁远吴三桂诸将及被围的塔山、杏山官兵写信招降。特派刑部启心郎额尔格图赶往前线,将他的信件交围城的诸王贝勒,由他们传送各处。

皇太极写给吴三桂的信,声情并茂,并且提出了诸多的条件,诸如只要吴三桂肯降,保留他的全部官职,依旧让他镇守宁远等等。

并且,为了成功劝降,他还让降将,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但出人意料的是,所有的信件送出去后,都如泥牛入海,再不见半分消息。

这一次,吴三桂还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气节,他战败当了逃兵,皇上不但不追究他的过错,反而还嘉勉有余,这让吴三桂大是感动,坚定了将宁远守下去的决心!

松山四城已失,大明岌岌可危,但真正将给予他们致命一击的,却还是那些在中原已成气候的大股贼军!

李自成在第一次攻击开封失手之后,于崇祯十四年年底卷土重来。

十二月底的时候,李自成再次围攻开封。

丁启睿奉命率部三千人协防开封,但军纪很差,战斗力也不强,李自成首先击破这一部分明军,夺占了开封北门的瓮城。知县王变负责守北门,逃入北门的丁启睿还有些残部被关在北门外,于是向王变请求开门放这些人入城,王以为形势危急,拒绝开门。

此时贼军已经追到,和丁军残部在城下混作一团,守城官兵准备用火器射击并结合火攻,丁启睿怕误伤城下自己人,坚决反对。王变明里表示为难,暗地里却命令开火!

城下贼军和丁启睿残部都遭到了重大杀伤,李自成见难以得手,急令撤退。

贼军稍作修整,将大量火器调上已被攻占的瓮城,向北门城楼猛烈射击,把城壁打得像筛子一样。周王以重金赏赐,征募勇士上城与李军对射。官军同时组织人手在城墙上筑起防火器的掩体,加强了北门防守,稳定了人心。

此时正当冬季,夜里有不少守城官兵冻死,城里粮饷也不够了,有些兵一整天吃不到一顿饱饭。周王前次围城中已经捐了不少钱粮,这次大家虽然还想打他的主意,但都觉得不好意思开口,王变自告奋勇去找周王要钱粮。

周王本是个开通的人,加上得知福王在洛阳的惨死,毫不犹豫地又捐出白银数万两以资军用,开封守城官兵为此士气大振。藩王积极支持,守城文武将官勇敢善战,官兵士气高涨,决定了开封不是一座可以轻易攻克的城市。

守城的河南巡抚高名衡,见贼军连攻数日之后有所懈怠,遂于夜半挑选三千精兵夜袭闯营,杀人放火,李军不备,很吃了些亏。等李自成严令加强戒备,大家半夜都瞪着眼睛提防劫营时,高名衡又不来了——要的就是让攻城方疲惫不堪。

李自成又筑炮台四座,直轰城上,守军则在城墙顶筑起防炮墙掩护,双方互有攻守,一时僵持不下。

转眼到了崇祯十五年的正月初一,李自成调集数万精兵猛攻开封城,城上以苇草沃油点燃,抛到城脚,让攻城方无法近前,许多人被烧死。有数十名贼军登上城头,但后续没有跟上,全被守军俘斩。

这是整个开封围城战中最惨烈的一仗,这天攻守双方都付出了重大牺牲。接下来,李自成军穴城、爆破,开封城墙坍塌了数十处,但守军顽强防守,城池仍然无法被攻克。

守军忙里偷闲,也用重炮狙击了李自成的帅帐,李自成本人命大当时不在帐中。由于左良玉等军赶来增援,李自成于正月十四日撤围,第二次开封攻守战,持续了二十天。

左良玉一直尾随在李自成后面,但总是保持距离,也不进攻。高名衡在城里守得艰苦,就指望左军前来解围,但左良玉慢得像蜗牛。高名衡忍不住责问他:

“左将军威震华夏,国家倚重为长城,可目前开封城危如累卵,您大军近在咫尺,可怎么老是不见人影呢?您胸有成竹,我们这些腐儒自然明白不了,不过万一开封城陷,您将何以谢朝廷?”

左良玉回信诉苦:“我兵单弱。”这倒不全是托辞,左良玉虽然在明军中算是比较强的一支部队,但要和李自成决战而胜之,确实没有多大把握。

而他要贸然出击失利,不但自己要倒霉,就是开封城也会丢得更快些。他只能耐心等待机会,等待李自成在开封城下师老兵疲,然后一战破敌!

第236章 济南李天齐

李自成自然明白左良玉的用心,所以毅然放弃围攻了二十天的开封城,将左良玉引到偃城,然后突然回师将其全军包围。左良玉固守偃城,双方激战了十八天,李自成始终不能吃掉左军,又打成了持久战!

新任三边总督汪乔年奉命率陕西部队来援,但他不敢直扑偃城解左军之围,遂用围魏救赵之计,攻击李自成设在襄城的老营。

汪乔年在陕西任上刚挖了李自成的祖坟,故李自成对其非常怨恨,得信后立刻率全军自偃城撤围,将汪乔年包围于襄城。汪乔年手下的三个总兵官贺人龙、牛成虎、郑嘉栋不战而逃,只留下汪乔年率步兵千余人困守城池。

偃城的左良玉在解围之后,却不及时援助给他帮忙的汪乔年,汪乔年苦撑了十几天后,终于城破被杀。

其后,李自成再度围攻开封。

崇祯命丁启睿负责解开封之围,丁启睿督率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四总兵来援,保定总督杨文岳也率部往会,明军共集结兵力约十八万人。崇祯同时启用善于用兵的孙传庭督陕西部队出关夹击李自成。

此时开封城外正值麦熟,双方争抢割麦。李自成见城内守军不敢出,于是分兵四出略地,一连攻陷郑州、荥阳、新郑等地,开封益发孤立。

而明军也曾出城迎击过一次,但出城的三营兵马全军覆没,从此再不敢轻易出城野战。此时明援军已会师于开封南面的朱仙镇,李自成留下部分部队继续围困开封,并伪造左良玉令箭送入开封城,让守军不要外出夹击,开封守军果然中计,在整个朱仙镇战役中,没有一兵一卒出城助战。

然后,李自成亲率主力向朱仙镇靠拢,寻求明军主力决战。

明军主帅丁启睿不能服众,各将领意见分歧,左良玉主张持重不战,虎大威等则主张尽早决战。最后虎大威的意见占了上风,丁启睿耐命官军出击。

李自成集中主力猛攻左良玉,左军渐渐不支,于夜晚拔营撤退。其他各军阵脚大乱,丁启睿、杨文岳也都先后率部逃走,李自成大获全胜。李自成早在左军撤退路线上挖了一条深广各二丈的堑壕拦阻,逃跑中的左军突然受阻,加之身后李军急追,遂大乱,人马纷纷陷入堑壕中。

左良玉等将领策马从被自己人尸首填满的堑壕上踏过,逃往襄阳。丁启睿逃得更难看,把朝廷的敕书、印信都丢失了。

李自成取得朱仙镇之战得胜利后,回师继续围攻开封。防御开封的高名衡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出击,出动了万余步兵和五千骑兵,连周王的亲军也参加了战斗。

明军激战至中午,抢得了马牛骡等三百余匹和一些粮食器械,在李自成大部队赶到后,才撤回城中。

此时正值夏秋间水涨,高名衡派人挖开黄河,企图用河水冲击李自成军,却被闯军发现,未能成功。李自成大怒,依法炮制,换个地方挖堤,堤是挖开了,不过此时水位还低,只引来一条涓涓细流,对开封城墙没什么威胁,倒是把护城河的壕沟都充满了水,更不利于攻城,城里的老百姓还趁机从河水里网鱼吃。

开封城里此时严重缺粮,随着围困的日久,围城中的人饿死了七成,有富人用珍珠换米,小珍珠掉到地上不捡,而小米粒掉到地上就赶快捡起来。城里人吃人,官军杀一些马,掺杂上人肉卖给老百姓,每斤要价数两银子,有些人走到偏僻处往往就给人拉去杀了吃掉。

没有燃料,就砍树,树砍完了,就拆房子,一些富丽的建筑物,就这么给毁掉了,实在没房子拆了,就烧死人骨头,易子而食,析骨而炊,米珠薪桂,就是开封城里的惨状。

城外也好不到哪去,罗汝才部队的粮食也吃光了,准备转移。李自成还有存粮,接济了他一些,并承诺攻破开封后,将东城交给他,罗汝才这才勉强留下。

高名衡坚守不降,夜间不时派些精锐出城劫营冲杀,但终不能让李自成退兵。有人献计,认为开封城墙坚固,而农民军的营寨靠近黄河大堤,挖河决堤可予农民军以重大杀伤,而城墙不会严重受损。已经走投无路的高名衡等人决定,再次决河灌敌!

两天后的夜晚,黄河河水大涨,开封守军于朱家寨掘开黄河大堤,河水迸涌而下,势如山岳,平地水暴涨两丈。

李自成有所察觉,主力部队已移营高处,但还是有万余人被水淹没。

作为报复,李自成也令于马家口决堤水灌开封城。大水冲入开封城中,数十万居民溺死。周王府也被淹没,周王只好带着家眷和小王爷们在城头上露宿了七天,侥幸活下来的老百姓,只好爬到坚固些的房子顶上,苟延残喘……

曾经的东京汴梁,就这样毁灭在人为的滔滔洪水中。数百年来,无数能工巧匠用尽智慧与心血浇灌起来的这座伟大的都市,就这样毁灭了。从此,开封城再也没有恢复过她当年的辉煌……

开封城已经再也无法坚守了,总兵卜从善以水师来到开封城头,巡抚高名衡、推官黄澎等人保护着周王一家逃出,士民从而济者,还不及两万人。

在开封激战之时,崇祯启用被关在狱中的孙传庭为兵部侍郎兼三边总督,赴陕西组织军队赴援开封。孙传庭上任后,杀掉在马家庄之战中拥兵自重,临阵先逃的总兵官贺人龙,以其部将高杰代之,并积极整饬军队。

此时,陕西各军刚遭受了马家庄、襄城两次沉重打击,兵员大多是新招募的,战斗力有限。崇祯不顾孙传庭的具体困难,屡次催促他出关援汴,孙传庭请求缓期,崇祯不许。

孙传庭只得咬牙带着一帮新兵蛋子出潼关,向河南进发。刚进入河南,便得到消息说开封已被黄河水淹,周王等逃走,援汴已无必要,孙传庭遂率部抵达南阳休整。

李自成于开封撤军后,得知孙传庭东出,便率军西向,寻孙传庭决战。孙传庭军迎击,两军遭遇于郏县附近。

总兵牛成虎佯装败退,李自成自恃兵多,不虞有他,一路猛追,被诱入孙传庭的三重埋伏中,牛成虎返身回战,高杰、董学礼、左勷、郑嘉栋等四总兵或左右包抄,或分割冲杀,贼军大败。

李自成折断帅旗溃围东走,路上还坠马一次,险些被明军俘虏。明军追杀三十余里,及于郏县东边之冢头,斩首千余。

但李自成也是沙场老手,早年吃这样的败仗不是一两次了,所谓善败者不大败,他立刻命部下一路抛弃军用物资及珠宝银两衣物等,甚至还扔下些弱马和随军妇女。

明军多是新兵,缺乏战场经验,到处捡拾财物,搅乱了战斗队形。而贼军方面,则因罗汝才部及时赶到,力量有所恢复。

罗汝才率部绕到官军后面,反将明军包围起来,李自成则利用官军混乱之机,整顿残部,重新投入战斗,贼军人多势众的优势此时充分体现出来了。战场形势立刻改变。明军几位总兵顶不住压力,率先溃逃,其他各部也难以支撑,都纷纷撤退。孙传庭喝止不住,只得在亲卫部队的保护下突围退回陕西。

此战,明军损失副将孙枝秀、参将黑尚仁以下将校七十八人,士卒损失数千人。总兵萧慎鼎因临阵脱逃被斩首示众,另一位总兵左襄因为是名将左光先的儿子,只罚马两千匹。

贼军因在序战中损失很大,所以也未能扩大战果,全歼孙传庭。李自成在此战中损失了精锐部队八千余人,自进入河南以来,他还从来没遭受过这么大的损失。

孙传庭是大明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人物,而这一战结束之后,还远不是他悲剧的结局……

李自成击败孙传庭后,随即回师扫荡驻军汝宁的保定总督杨文岳,以期彻底消灭河南的明军大部势力。李自成率罗汝才及革左五营等部,合围汝宁,杨文岳在城外野战不利,退入城中固守,随即城陷被俘。

明末这些总督们,在能力上各有长短,但在气节上,都能够做到忠于所事,宁死不屈,这还是很难能可贵的。杨文岳也不例外。他拒绝了李自成的劝降,并破口大骂,李军将他绑在城南三里铺,以大炮轰击,洞胸糜骨而死!

彻底消灭河南的明军后,李自成南下寻襄阳的左良玉决战,左良玉回避决战,向东逃走,逃到九江才在李邦华和侯方域的劝说下止步,勉强组织了一道防线。

李自成没追上左良玉,便顺手攻克了嘉靖皇帝的龙兴之地承天府。嘉靖皇帝原本是藩王,因其堂兄武宗正德皇帝死后无子,遂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所以嘉靖父亲的陵墓在承天府,而不是在昌平天寿山下。

而直到崇祯以来的明朝皇帝,都出自于嘉靖一支,故承天明显陵,实际也就是崇祯的祖陵。汪乔年为三边总督时,曾授意米脂县令边大绶毁掉了李自成父祖的坟茔,所以李自成攻克承天府后,也就如法炮制,也掘毁了显陵作为报复……

在李自成步步紧逼,连连取胜的时候,取得了松锦之战胜利的满清,再次入寇山东,屡遭战火的山东大地,再一次遭到了蹂躏……

此刻明军主力皆在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激烈战斗之中,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去援救山东?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满清的八旗士兵在山东大地上往来奔跑,眼睁睁地看着山东的百姓被屠杀……

当满清铁骑开进到离济南不到二十里的时候,前面探路的快马忽然回报,济南城上遍插战旗,大书“忠勇武英王”金字。

带队的济尔哈朗一听是朱由斌的队伍,犹豫不决,带百余骑亲临城下,才到济南,但见城楼上一员大将全身披挂,威风凛凛,身后大旗上书:

“济南总兵李”!

那将眼见济尔哈朗到来,拔刀指着城下厉声道:

“江南军大将李天齐在此,有敢攻击济南者,死!有敢伤我济南军民者,死!有敢犯我军威者,死!”

济尔哈朗身边诸将大怒,纷纷都主动请战,济尔哈朗却挥手制止道:“我非怕李天齐,你等看济南南人,人人备战,个个都似有决死之心,若是此番攻击,我军必遭遇极大困难。还有那朱由斌,闻听济南遭到攻击,焉能不救?只怕在两面夹攻之下,睿亲王的悲剧,又要在我军身上上演了……”

济尔哈朗于是以言语试探:“李将军孤守济南,不过一总兵尔,若能来我大清,我保你王爷之职,将军不见祖大寿、孔有德?”

“你以为人人都像他们般贪生怕死吗?”李天齐仰天大笑起来:“纵然死在这济南城头,我亦是大明的好儿郎,济尔哈朗,来,来,来,李天齐人头在此,你这便拿了去吧!”

济尔哈朗默然不语,观济南城良久,乃命撤兵。此次满清侵扰山东,各地均遭受重大损失,唯独济南未经一战,未死一人,只打出“江南军”旗号,便使济尔哈朗撤军,是为难得一见的战场奇迹。

但战报传到朱斌耳朵里后,这位王爷只淡淡一笑:“你以为金虏是真的怕了我们?我看未必便是这样,他们其实和咱们一样,都是觉得决战的时机未到!”

第237章 朕相信你

“朕累了,朕真的累了!”

崇祯喃喃地说道,他的神情有些麻木,他的身子看起来单薄瘦弱了很多,他的一双眼睛看起来空洞无物……

“陛下,累了就好好地休息吧……”才说出了这句话,周后就已经哽咽着无法说出话来。

“朕,朕怎么能休息啊……”崇祯疲惫地说道:“中原战场连连败绩,咱们又打输了松锦之战,十余万大明精锐就这么没了,眼看着金虏和流寇就要会师于北京了,这大明的江山,大明的江山就要毁在朕的手里啦!”

“陛下……”太监王承恩走了进来,正想说话,见到崇祯的样子却又把话咽了回去。

“说吧,又出什么事情了,说,说,尽管说来,朕都已经习惯了……”崇祯托着下巴说道。

王承恩硬了硬头皮:“闯贼李自成,率几十万贼军挺进襄阳,守将左良玉望风而逃。李自成进入襄阳,分遣诸将占领夷陵、荆门、荆州、承天、潜江、常德、黄州、辰州、岳州等城。其后,以襄阳府为襄京,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

“哦,又丢了那么多地方……”崇祯看起来居然毫无表情,甚至有些麻木地说道:“奉天倡义大元帅?李自成什么时候称‘朕’呢?咱们打不过金虏,连流寇也是越打越猛,打着打着居然帮流寇打出了个大元帅,嘿嘿,咱们的军队,真给朝廷长脸啊!”

他的笑声让王承恩和周后感到了一阵阵的心酸。周后从侧面看着自己的丈夫,这位大明的皇上短短的几年间,让一个曾经英姿勃发的有为青年,现在看起来却如此的憔悴,看起来如此的苍老无助……

她还记得当年的丈夫,喜好读书、写字,书法直逼欧阳询,有文有武,善于骑射,力挽强弓,每发必中。可这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了……

“老奴王承恩冒死进言!”王承恩忽然说道。

崇祯看了这位亲信的太监一眼:“说吧,朕不会杀你的,朕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人可以给朕杀了!”

王承恩咬了咬牙,说道:“昔日朱由斌马踏中原,挥戈洛阳,杀得李自成丢盔弃甲,险些成为俘虏,至今闯贼想起朱由斌,心中尚是害怕。陛下何不再度启用朱由斌,以武英王的胸襟,必然会起江南精锐,与闯贼一决死战,稳定中原战局。而后再可命其兵法边关,假以时日,老奴相信武英王一定能够击败金虏!”

“武英王的胸襟,是啊,他不像朕那么心胸狭隘……”

见王承恩打了个哆嗦,崇祯笑了一下:

“你别害怕,朕不会杀你的。其实,在朱由斌这事上,朕现在想来的确有作错的地方,朕也的确心中后悔。可朕不断启用那些被下到大牢里的官员,也坚决不用朱由斌,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见王承恩和周后茫然地摇了摇头,崇祯的嘴角居然露出了一丝微笑:“因为朕知道,以目前的这个局势,就算朱由斌来了,就算他能打败贼军,可必然也是两败俱伤。到那时,江南军这支咱们大明最后的精锐也丢了,还拿什么去和金虏打仗?”

崇祯说着站了起来,缓缓地走了两步,说道:

“朕相信,朱由斌也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盘踞江南,兵发台湾、蚝镜,他在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实力,他一直都在耐心地等待,等待着一个决战的机会,和贼军,和满清决战!好,既然他需要这个机会,朕就给他,朕就拼命地拖着闯贼,拼命地拖着金虏,一年,两年,只要朕不死,朕就在这耗着,耗到他武英王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的那一天!”

这时周后发现,自己的丈夫在这一刻,似乎又恢复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光彩,只听崇祯大声说道:

“朕打,朕绝不放弃祖宗留下来的江山!士兵打光了,当官的上,当官的打光了,朕上!朕要手提天子之剑,纵然一死也万古留名!”

“陛下!”

王承恩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早已泣不成声:“真有那么一天,就算所有的人都走光了,老奴也一定会陪着您,陪着您走到贼军的面前,告诉他们,这就是咱们大明的天子,天下人的皇上,江山万里,都会见证到陛下的光辉!”

周后却忽然感到了一种不详,丈夫的话,不是一个皇上应该说的,难道在这一刻,皇上他已经开始预感到了,一个王朝即将走向末路……

“陛下!”内阁首辅周延儒匆匆走了进来,一见崇祯便说道:“皇太极以济尔哈朗、阿巴泰为主帅,入关劫掠山东、河北等地!”

崇祯顿时大怒:“金虏猖狂,视我大明疆土如他家后花园一般,想来便来,想走便走,真的当我大明的士兵都死绝了吗?”

他略做思索,说道:“调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山东总兵刘泽清,围剿金虏。周延儒,朕以你为各镇督师,刻日出京!”

“臣领命。”周延儒虽然心中不太情愿,但这是皇上的意思,又有谁敢违抗,他不无担忧地说道:“只是,那宁远总兵吴三桂,松锦之战中已然逃跑,念圣上宽宏大量,未曾追究,若是这次他也如松山之战中……”

崇祯微微摇了摇头:“不会了,朕相信他这次一定不会了。来人,去吴三桂那,带给他朕的一句话,就说,‘朕相信你’……”

……

朕相信你!

陛下相信我!

接到出兵圣意的吴三桂,当听到崇祯对他说的这句话,顿时心情激动。士为知己者死,他吴三桂当初当了逃兵,可这次他决意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圣上的知遇之恩,和满清轰轰烈烈地打上一场!

接到圣旨的当天夜里,吴三桂即点齐两万兵马,亲自带队向清兵进犯之地螺山一带进军。

其后,各镇兵马陆续抵达螺山,督师周延儒亦到达。他驻扎在通州城内,整整两天时间,只命各部坚守,不得擅自出战。

他却又让当地官员找来美女好酒,整日与幕僚饮酒作乐……

“明日派人向圣上报捷,就说我军初抵通州,即与清军遭遇。一番血战之后,清军大败,我军斩获甚多,缴获马匹等物无数……”酒至酣畅之处,周延儒带着几分醉意说道。

一边幕僚讨好地道:“我看还应该加上一句,此战赖周督师亲临前线,奋勇督战,这才使金虏望风而逃,从此金虏闻周督师之名而夜不能寐……”

周延儒哈哈大笑,一边锦衣卫指挥骆养性却上前道:“督师,我各镇人马俱已到齐,何不趁此时出击,一举而击溃清兵?”

“你懂什么!”周延儒不悦地道:“那清兵岂是好惹的?你没看到松锦之战,洪承畴、祖大寿都算能打仗的了,可却一败涂地,十几万兵马就这么没了。难道你以为自己比洪承畴和祖大寿还要厉害吗?”

骆养性耐着性子说道:“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金虏肆虐?”

周延儒灌了下口酒,笑道:“金虏此来,无非就是为了财宝和人口而已,等得到了这些,他们自然就会退兵,我大明地大物博,少了这些却也无妨……”

骆养性叹了口气,不再言语。大明的江山都已经这样了,可这些个大臣们,却一个个都还在那里醉生梦死,迟早有一天大明的江山将败在他们手里……

周延儒不敢战,可负责劫掠河北地方的阿巴泰却忍不住了,他率先催动大军向螺山之明军发起了猛烈攻击。

大明各镇人马都不敢迎战,见到清兵气势汹汹,竟然带着本部人马,掉转马头就跑,任由那些清兵在后哈哈大笑,亦是明军一大耻辱!

唯有宁远总兵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马科的队伍始终一动不动,吴三桂见马科策马奔到面前,笑道:“众人皆跑,为何你偏偏留在此地等死,难道不知道咱们面对的是八旗士兵吗?”

那马科亦放声大笑:“偏就要我跑,你好独自留在此处建功立业,我可不上你的这个当!”

吴三桂指着对面清军说道:“我观金虏阵势,左面稍弱,我可在正面冲击,你引兵直扑左侧,当可一举而成功!”

“正面虎狼之地,本来合当我去,你却休要和我争抢!”

大笑声中,那马科早已绝尘而去。

吴三桂从部下手里接过大刀,奋力道:“陛下正在京师看着咱们,咱们关宁军不能给陛下丢脸,随我杀,为松锦的兄弟们报仇啊!”

那吴三桂在左,马科居中,连连冲杀于清军阵营之中,只见吴三桂身先士卒,悍不畏死,一口大刀便如令旗一般,指向哪里,关宁军便冲向哪里。竟然杀得左翼清军节节后退,无论将领如何呵斥,竟是约束不住。

接连三天的战斗,吴三桂和马科的两镇人马与阿巴泰交手几十次,屡有斩获。小小的螺山,居然成为了阿巴泰噩梦一般的地方。此时若通州守军出动,自后袭击清军,未尝便不能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可周延儒醉生梦死,对螺山的血战不闻不问……

有忠勇明军将是,几次请求出战,可都被周延儒驳回。他又一连给崇祯上了几封奏章,一会前日取得了某某大捷,一会今天杀了多少多少金虏……

接到连连捷报的崇祯自然喜不自禁,对周延儒嘉勉有余,又加他为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

可是公道自在人心,很快,锦衣卫指挥骆养性的密折就送到了崇祯的手中,密折中详细说明了周延儒到达通州后所作所为。又言明诸镇人马,只有吴三桂和马科敢战,浴血搏杀数日,给予了清军极大的斩杀。

这才知道事情真相的崇祯,心里又是愤怒又是伤心,大明成为这样,都是底下那批大臣做出来的好事,一个个不考虑着如何杀敌报国,却只想着怎样欺瞒皇帝……

崇祯立刻撤掉了周延儒的一切职务,并做出了将其流放戍边的惩罚,通州之兵全部交由吴三桂统一指挥。那周延儒狡猾,一被罢官流放,立即准备收拾行装,准备开溜到江南,想来在那有着朱斌的保护崇祯也对他无可奈何。

可谁想到军中将士对他痛恨不已,骆养性带着百余名士兵严密监视着他,使得一心要跑的周延儒寸步也不能行……

就在这个时候,第二道圣旨又到了,崇祯显然对周延儒痛恨到了极点,圣旨中命令周延儒自尽……

周延儒心中一片死灰,自己堂堂大明首辅,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可是这一切,他又能够怪谁,只是咎由自取而已……

换了主帅的明军,士气大增,在吴三桂的指挥下,一连对清兵发动了几次攻击,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效果,但气势上却让阿巴泰感到了一些隐隐的担忧。

终于,在明军的连番冲击下,阿巴泰开始感觉到并不能再在这里长久地呆下去了,他当机立断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看着一片欢呼的明军将士,吴三桂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的确,这次是胜了,可像周延儒这样的人依然会出现,这大明的王朝还能延续下去吗?

第238章 枕戈待旦

大明崇祯十六年,江南。

这时的忠勇武英王朱斌,手握江南、台湾、澳门三地,拥兵十二万八千人,战将如云,已成为大明王朝最后一支,也是最有实力的一支军队。

朱斌和他的江南军,就如同一只盘踞在深山里的猛虎,一直在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到来,等待着捕食的最佳时机。无论天下风云如何变幻,他们都没有发出一点的声息。

不过在与南京保国公,福建郑芝龙,边关吴三桂和四川秦良玉的这一条战略同盟上,却出现了一点问题。当初贼攻襄阳,秦良玉独子马祥麟先前被明廷征调到湖广御敌,战死于襄阳。

死前,他给母亲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见儿子绝笔血书,秦良玉泪下如雨,心如刀割,但她乃大义妇人,提笔在信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