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朱万年出城受降。

但当兵出身的总兵杨御蕃坚决不去,他深知这些叛兵的品性。叛兵见到谢琏等人,连跪带哭,态度诚恳,并拥之而去。谢琏刚被带走,叛兵随即攻城。他们把知府朱万年押到阵前,要他呼喊劝降。朱万年大声喊道:

“吾死矣。汝等宜固守!”

城上的杨御蕃一看形势危急,下令开炮,杀伤叛军不少。而那位朱知府也在自己人的炮火下丧生。杨御蕃的几炮,总算保住了莱州暂时不失。

消息传到朝廷,舆论大哗,举朝痛愤。于是总督刘宇烈被下了诏狱,兵部尚书熊明遇被撤职。朝廷上下没有一人再敢提抚议。

岌岌可危的形势,终于让崇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再次急调浙江巡抚朱斌出兵,并从辽东调劲旅约五千入关参战。而朱斌的结拜兄弟吴三桂,正好也就在这支队伍当中。

接到圣旨的朱斌,并没有立即急着发兵,而是按照黎风的计策,先派快马以密报的形式亲自上书崇祯,只言叛贼势大,自己恐怕有负皇恩,不能克尽成功。乃问计于崇祯,当如何行军,如何克敌制胜等等之类……

不过几天时间,崇祯回书已到,对朱斌的谨慎大加赞赏,仔细提出了自己的判断、谋划,最让朱斌意想不到的是,崇祯竟然再封自己为兵部侍郎,着力勉励自己努力平贼!

第150章 分兵突袭

崇祯五年六月,在驻地盘桓了近半多时间后,武英伯、肃虏将军、江南巡抚朱斌,正式领战将十数员,精兵一万七千人进入山东。而由龙淄阁率领的水军战船,亦在同一时间经水道迅速进入山东!

而就在这一年,户部右侍郎刘重庆、四川道御史王万象同时上书,调战斗力极为顽强的辽兵进入山东协同剿贼,崇祯准奏,而吴三桂也正在这支由山海关和宁远方向调来的队伍之中。

而在此之前,身为总兵的吴襄救援不力,被朝廷削去官职,但被允许继续在留在军中,戴罪立功。随后吴襄也终于得到了“戴罪立功”的机会,崇祯下诏,命监视关宁总监太监高起潜督率副将祖大弼、总兵官金国奇等携五千兵马前往山东镇压孔有德之叛乱,吴襄则以“戴罪”总兵随军参战。

时年吴三桂二十岁,以游击将军的身份参与到了这次大规模的平叛军事行动之中,而这也是他在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向世人展现出了他的勇武!

江南方面的援军,昼夜兼程,七月至德州境内,二十日与叛将陈有时遭遇于平度。时陈有时领军七百,江南军以刘风为先锋,骑兵三百,步兵三百,两方势均力敌。

两军才一接战,更无半句废话,一开始就打了个天昏地暗。江南军以三百骑兵为主,在陈有时军中来回冲突,步兵左右穿插。刘风勇猛无比,战刀在他手中风一般的轮起砍下,转瞬间十几名叛军已经倒在他的刀下。

被官兵不断追剿的叛军,士气本来就正在低落下去,此时被这群如狼似虎的生力军如此冲突,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溃散而去。陈有时一见这等状况,知道事不可为,急忙拨转马头,带着三五亲信向西南面突围而去。

刘风焉肯让他逃跑,纵马在后狂追不止。谁想才追了百来步远,前方忽然传来一声暴雷似的喝声:

“反贼,还想跑吗!”

就看到寒光闪动,方才还在马上的陈有时已被一刀斩落马下。

眼看自己亲自打败了叛将,战功却没来由被人抢去,刘风心中勃然大怒,正待向前,忽见前面那将下马割下陈有时首级,又重新上马来到刘风面前,向刘风掷去笑道:“刘风,好身手啊,陈有时也算得员猛将,却被你打得丧家之犬般逃窜!”

刘风接住首级,仔细看去,这员将领二十岁的年纪,长相英俊威武,鼻梁上隐隐一道刀疤,不是吴三桂却又是谁?

当初在建昌之时,刘风也算得是吴三桂部下,此时见到老上司,又是抚帅的结拜大哥,急忙马上欠身道:“小将刘风拜见将军!”

“我算什么将军,我家兄弟那才是威风八面,百胜名将,圣上亲封,哈哈,我在宁远听着就打心里高兴!”吴三桂大笑道:“我为金总兵麾下先锋,且带我去见你们抚帅!”

此时朱斌正在军营中与诸将商议军情,先是听报先锋刘风已经杀败叛军陈有时,心中正在高兴,就听军营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兄弟,我来了!”

朱斌心中一怔,随即大喜,这声音可不就是吴三桂的?推开面前地形图,掀开帘帐大步而出,远远看到吴三桂走来,笑道:“小弟朱斌恭候兄长!”

谁想吴三桂来到他的面前,神色一正:“休得乱了朝廷章法,你现在乃是武英伯、肃虏将军,兵部侍郎,原本应该我参见你才对!”

朱斌的脸色比他还要严肃:“你是我的兄长,岂了乱了人伦理法?”

两人看了一下,忽然相视大笑,携手进入营中。见到吴三桂进来,诸将知道他虽然不过是个游击将军,与黄飙、郑天瑞等人同职,但身份特殊,纷纷起身问候。

分主客坐了下来,也不说什么客套话,吴三桂开门见山地说道:“目前山东局势极其严峻,官兵屡战不能得胜,致使朝廷愤怒,为了孔有德之叛,不知多少将领战死,又不知多少总督尚书为此而丢官罢职,若我等不能尽快平定叛乱,只怕前车之鉴不远了!”

朱斌点了点头:“陈有时已被格杀,据前方探报,孔有德已妄称‘都元帅’,李九成称‘副元帅’,余者耿仲明等人皆称总兵官,其主力正集结在沙河一线。现在我等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等辽军与我江南军主力到达后,稳步前进,逐一击破。其二,是以你我现有之兵,轻装疾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叛军……”

吴三桂不断抚摸着鼻梁,思索良久,说道:“我观兄弟军营,能立刻参战的不过千余人,我亦只有两百人,贼势浩大,一旦突袭失利,只怕……”

“兄长,当初你我不过五十骑打破金虏千人,莫非现在军容整齐,反倒怕了不成?”朱斌笑道:“孔有德乌合之众,亦想不到你我会以孤军深入,我看此战有八成把握!”

“既然兄弟心意已决,吴三桂决然奉陪到底!”吴三桂本也是个胆大妄为之人,况且此时他的身份与朱斌这位兄弟越拉越远,心里虽然毫不妒嫉,多少却总也有点想法,若再不趁着此时建功立业,只怕下次再见到兄弟时可就没有什么脸面了。

“只是金总兵那却需要派人去说一声……”朱斌皱着眉头说道:“否则你我单独行动,金总兵却丝毫不知,下次见了面不好说话,所以……”

吴三桂笑了下:“金总兵那无妨,我父虽被夺了官职,却依然以总兵身份出征,他与金国奇素来交好。我再给我义父关宁总监高起潜写封书信,你派个人送去,什么事都只管放心大胆去做……”

朱斌频频点头,他心中此时也有些叹息。自己虽然平步青云,官越做做大,可在朝廷里的势力却还远远不够。像吴三桂这样的豪族,总监太监是他义父,总兵里不是父亲舅舅,就是吴家的至交好友,乃至祖大寿兵败,一段时间还投降了后金这样的大事,居然也没有遭到任何处罚,吴襄也只不咸不淡的弄了个“戴罪立功”,那正是朝廷上下都有人在打点……

可是自己这呢?扳着手指算一下,若是自己出了这样的大事,不用金钱铺路,再失去了皇帝支持的话,有多少人会为自己这么帮忙?

现在战争期间,无暇分心他顾。一旦孔有德之叛了解,回到江南之后,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结交朝中权贵,培养自己一个盘根错节的势力体系,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当夜,吴三桂亲笔手书一封,派快马给高起潜送去,信里只言明与朱斌合兵一处,突袭叛贼孔有德部,请高起潜火速派处得力战将增援云云……

第二日,朱斌留李天齐在此督促后军迅速向沙河靠拢,自己与吴三桂合兵整点,总计一千八百余士兵,朱斌与吴三桂各领一军,偃旗息鼓,分左右两个方向昼夜向沙河突进。就算着到达的时间,计定八月十八寅时日同时发起攻击。

昼夜不停一路疾奔,十七日朱斌部已到沙河。他让士兵于四周埋伏,自己带着黄飙、郑天瑞两人悄悄向孔有德部靠近,观测敌情。

远远看去,叛贼声势浩大,连营数里,战旗飘荡,结阵颇有章法。这些叛贼一半都是当初孙元化亲自训练,甚有战斗力,现在却反成了朝廷的心腹之患,这也实在算是个笑话了。

“抚帅,吴三桂的兵马不知能不能及时赶到。”郑天瑞小声问道。

“不管能不能赶到,总之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展开突袭。”朱斌看着敌营,心里也有些吃惊,这次突袭以不到两千人的力量,攻击如此声势浩大的敌人,是不是有些过于冒险了?

他所知道的孔有德这人,孔武有力,打起仗来也不怕死,当初在孙元化手下也算是一员悍将。尤其是他手下的那些叛军,多为战斗力强悍的辽兵,这是最让他伤脑筋的事情……

……

寅时未到,所有的士兵都已半蹲在地上,武器被紧紧地握在手里,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既写满了热情和欲望,又显得有些紧张。

朱斌军中士兵待遇甚厚,一旦阵亡伤残的抚恤也相当完善。而且,一旦得到战功,抚帅大人奖励起来从不手软,因此,这些士兵最渴望的就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几名将领来回在军前走动,不时叮嘱一遍几名才上战场的新兵,打仗这东西千万不要紧张,否则死的肯定是自己,只要到了战场上,什么样的杂念都必须忘记……

“抚帅,时间到了。”黄飙走到朱斌面前说道。

朱斌抬头看了看天色,慢慢拔出了铁血宝刀,低沉着声音说道:

“兄弟们,前面就是叛贼孔有德呆的地方,别看他们人多势众,可都是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今日本抚亲自带着你们出击,诸军务必努力向前,咱们人少,只有不要命了才能活命……”

他的目光从将士们的脸上一一扫过,慢慢说道:“都给我听清楚了,退后者,杀!临阵脱逃者,杀!畏惧不前者,杀!但凡发现,官可以杀兵,兵亦可以杀官!若发现本抚退缩,全军皆可杀之!”

几个杀字加上朱斌严厉的语气,让诸军为之一凛。

朱斌宝刀向前,忽然厉声吼道:

“全军,随我出击!”

言毕,他一马当先,第一个冲了出去。

其实朱斌本也不是如此英勇之人,只是此仗以少战多,若要取胜,非得自己这个抚帅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不可。主将三军之魂,不肯亲冒矢石,三军将士谁肯卖命?

果然,眼看抚帅冲出,郑天瑞和黄飙等将都齐齐叫道:

“此时再不杀贼,更待何时!”

宁静的夜色猛然就被突如其来的喊杀声撕裂,正在熟睡中的叛军大营,猛然间无数的火把在瞬间扔了进来,军营内火光冲天,从睡梦中醒来的叛军士兵,狼狈的从军营里跑出,可还未等他们穿好衣服,雪亮的战刀早已从天而降……

冲在最前面的朱斌,靠着年轻气盛,又在军校中练过拳脚,身手还算敏捷,加上他的铁血宝刀太过锋利,竟然一口气被他杀了四名叛军。

眼看主帅英勇,江南军士气高涨,狂呼着奋勇扑向敌营。此时贼营中到处都已失火,叛军乱成一团,根本组织不起任何像样的反扑。

闻讯匆匆赶到的叛军“都元帅”孔有德一见此状,勃然大怒,接过了一口大刀,翻身上马,大叫道:“勿慌,官兵不过几百人,何须惊慌!”

他本就是出了名的猛将,看到战事不利,更是激发了他体内的凶悍之气,见到一个少年将军在自己军中大砍大杀,愤怒下催马上前,不由分说兜头就是一刀砍下。

这少年将军正是朱斌,他正杀得兴起,忽然看到一条黑塔一样的大汉向他飞奔而来,才到面前大刀已在眼前闪动,急忙举刀奋力向上一迎,火光四溅之间,朱斌力气和孔有德差得太远,宝刀险些脱手,战马发出嘶鸣连连后退……

孔有德却也不好过,原来朱斌手里宝刀太过锋利霸道,只这一下相交,孔有德用的力气也大了,居然把他手中大刀断成了两截,这一来孔有德顿时大惊,天下间怎么会有这么快的宝刀?

也不容他细想,扔掉断刀,从亲兵手里接过了他当海贼时用惯的熟铁棍,劈头盖脸的就向朱斌砸下。

朱斌马上功夫本来就稀松平常,全仗着宝刀之利这才大显威风,此时被孔有德这一番猛攻,顿时显得手忙脚乱,身边诸将偏偏又都在厮杀,无暇救援。就在这生死关头之时,忽然一声大喝传来:

“孔有德,认得大将吴三桂吗?”

第151章 反攻

炸雷样的喝声中,吴三桂所领之军及时赶到。看到朱斌危急,吴三桂不暇思索,冲到孔有德面前,架开孔有德的铁棍,连着几刀砍下,生生将孔有德逼退。

眼见吴三桂及时赶到,朱斌大喜,重新抖擞精神,与吴三桂一起接战孔有德。这兄弟两人左边一把宝刀,右边一口大刀,双刀连番攻击,势不可挡。

孔有德虽然勇猛无比,可在这兄弟二人的联手攻击之下,东支西挡,手忙脚乱,一时被逼得险情环生,过了多时,惨叫一声,却是被吴三桂砍中右肋。总算他躲得及时,伤得不重。

他哪里还敢再战,拨转马头败退下去。眼见被官兵这么一冲突,败局已成,长叹一声,带着败兵往白马方向败退下去。

朱斌和吴三桂虽然大胜,终究兵少,况且已经达到目的,也不追赶,只管收拢叛军败兵,押解俘虏,等待大队人马会合。

崇祯五年八月二十六日,一万五千余江南军,五千辽军主力全部赶到,两万剿贼大军汇合于沙河,战旗猎猎,鼓号鸣叫,官兵一时声势大振。

不光是这些士兵,沙河一带大明将官亦是将星闪烁,金国奇、祖大弼这些自不必说,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两员少年将军,一个是武英伯、肃虏将军朱斌,一个是游击将军吴三桂!

这两员少年将领,以区区一千余人,趁夜疾行,以寡胜众,大败不可一世的叛军于沙河,甚至还杀伤了素以勇猛著称的孔有德。二人所到之处,无不引来羡慕的神色。

总监军高起潜最是高兴,吴三桂是他的义子,太监本来就别想有子嗣,因此这吴三桂早被他当成亲生儿子一般看待。而那朱斌,又是吴三桂的结义兄,也算自己子侄一辈,这战报要是一传上朝廷,怎不让他脸上生辉?

“少年豪杰,少年豪杰!”在大营里,高起潜赞不绝口地道:“你两个少年人,都是功名在身,居然奋不顾身,亲冒矢石,一举战败孔有德,朝廷得你二人,实在是我朝廷之福,大明之福啊……”

“当日大哥就极力夸赞他们……”副将祖大弼笑道,忽然想起忌讳之事,赶紧收口不语。

他本事祖大寿的弟弟,异常骁勇,作战时喜呼喝呐喊,绰号“祖二疯子”。大凌河之败,虽然和他无关,却也被自己引为祖家耻辱。

朱斌环顾大营之内,这里的将官多少都和吴家有些联系,不是吴三桂的父亲,就是吴三桂的义父、舅舅……连自己都是他吴三桂的结拜兄弟,只有总兵官金国奇和他们并无什么关系。

吴襄一门心思想着恢复总兵之职,他知高起潜位高权重,又深得当今圣上信任,若他能为自己奏上一本,这希望便可大大增加。眼见高起潜甚是欣赏朱斌,本来若是能让朱斌当他的义子,保证高起潜满意。只可惜了朱斌乃是皇室身份,高起潜可以没有这个福分……

“公公,诸位大人,叛军在沙河惨败,已退往白马方向而去,何不趁此良机,沿途尾追而上,彻底解决山东之乱?”吴襄是个“戴罪”的总兵,坐那谨慎地说道。

“不错。”祖大弼大着嗓门说道:“现在我军士气高涨,反之叛军士气低落,正好一举而歼之,祖大弼愿为前锋!”

诸将皆把目光投向高起潜,大明军情必先请示监军而后方才可行。高起潜微一沉吟,说道:“诸位将军所言皆有理,我也以为可行,具体如何布置,就听你们的吧……”

当下计议一番,乃以总兵金国奇、副将祖大弼为前锋,朱斌领江南军居中,又把吴襄、吴三桂父子临时调到朱斌军中,高起潜率一千人督战。

崇祯五年八月三十日,剿贼官兵与孔有德叛军列阵于白马。

在此之前,孔有德自号“天下兵马招讨都元帅”,李九成副元帅;任命耿仲明、毛承禄、曹得功、陈有时为总兵官;任命李应元、陈继功、线国安、王大年为副将,不日即将铸印,大封文武百官,准备另立蓬莱国。

只是官兵忽然军势大作,进展迅猛,孔有德先是失了总兵官陈有时,又在沙河遭到偷袭,损失极其严重,军心不整,蓬莱国立国之事,这才被搁置到了一边!

面对一路尾追而来的官兵,孔有德决意在白马决一死战。

孔有德并不想就这么认输,他还有火炮,孙元化花费了无数心血铸造成功的火炮。孙元化虽然已经死了,他这些佛郎机人铸造的西洋大炮还在,这将是孔有德最后的本钱!

八十门西洋大炮、两百门各类火炮一字排开,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面的大明官兵。

而在大明军队这一边,高起潜带来了二十门西洋大炮,百余门中炮。同时,还有朱斌从江南一路运来的八十门火炮。不过说实话,高起潜对朱斌的火炮倒并不如何重视,他的火炮,又怎么可以和自己的相比?

“魏重义,给本抚打起精神来,好好的在他们面前露上一手。”朱斌看出了高起潜的想法,也不在意,只叮嘱火炮统领魏重义道。

永远都是那一副发嗲样子的魏重义挥了挥手里的绢帕:“抚帅,你就尽管放心好啦,咱们的火炮,那可都是加了统规的,就,就那些玩意,和咱们的根本就没法比……”

朱斌大是摇头,这魏重义什么都好,可就是这嗲声嗲气的样子,实在让自己受不了,不光是自己,最近看魏重义的样子,好像……好像还对郑天瑞起了某方面的兴趣……

惨烈的大战终于开始了!

交战的双方都依仗着火炮互相攻守,出现了百炮对射,炮矢如雨的大规模炮战,场面壮观无比,这在大明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大地,在这样的炮战中颤抖,房屋,在热兵器的互相攻击中沦为废墟……

在这场炮战之中,朱斌所携带的火炮,让交战双方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几乎就是弹无虚发,准确地命中叛军的火炮阵地,一门门叛军的火炮在“隆隆”声中成为一堆废铁……

看着自己一门门的大炮就这么不断地被摧毁,孔有德心在滴血。这是当初孙帅爷花费了多少心血才造成的火炮啊,可就这么没了?他忽然有些后悔当初杀死了佛郎机人可莱亚,如果他还在的话,说不定还能挽救这么火炮……

终于,炮声渐渐低沉了下来,双方的炮手都已精疲力竭。

金国奇大喝一声:“剿贼!”

“剿贼!”

官兵凶猛地向着对面扑了过去,转眼间就和那些叛军厮杀在了一起。辽兵对辽兵,有的甚至在一年前还互相喝过酒,可现在,就这么成了生死相搏的仇人……

整整一个时辰,交战的士兵就像野兽一样互相厮咬,用刀、用剑、用每一样可以拿起来的武器……

“兄弟,我看该咱们上了!”一直在后观战,心痒难熬的吴三桂说道。

朱斌点了点头,忽然说道:“吴襄、吴三桂!”

“在!”

“我一万七千江南军,且交给你父子掌管,务必努力杀敌,报效朝廷!”

“是!”吴家父子兴奋地大声应道。

朱斌知道,要论打这样的仗,这对父子比自己厉害得多。与其这样,不如干脆把军队交给他们去指挥,一来卖了个人情,二来一旦得胜,又是自己江南军的功劳,这又何乐而不为?

果然,一上战场,不光是天生骁勇的吴三桂,就连一心想立军功,恢复总兵官职的吴襄,也是奋不顾身,往来冲杀,勇猛异常,一条枪飞来舞去,接连刺落叛军于马下,表现非常出色。

再看江南军诸路将领,相比之下毫不逊色。郑天瑞、刘风在左,黄飙、李天齐在右,像是存心要和辽军比试一番,咬牙切齿冲突敌阵,个个如同着了疯魔一般!

官兵人多势众,又作战勇猛,渐渐的,叛军抵挡不住,阵型开始出现散乱。孔有德看着这一切,苦笑了声:“大明气数未绝,我等且先去吧!”

……

白马一仗,明军大胜,斩杀叛军无数。孔有德寡不敌众,被迫后撤,退守登州,以图自保,几个月的莱州之围遂解。

而让人觉得可笑的是,莱州城中的守军,开始坚决不相信援军已打到城下,解了莱州之围。因此,当援军向莱州城靠近时,吃尽了孔有德苦头的守城兵民,还以为这又是孔有德玩的花招,立即开炮轰击,城上城下相持不下。

最后还是监军太监高起潜,派了几位手下的小太监入城,陈说前因后果后,城中守军才开城迎接。甚至还有传说,这几名太监为了证实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还脱下了裤子验明正身……

随着莱州之围解除,沙河、白马连续大捷,大明平叛军队乘胜前进,于九月初一兵临登州城下,并迅速将全城包围起来,漫长的登州包围战在这一天开始了!

丧失了元气的孔有德死守登州,决不出战。而官兵的几次试探性的攻击,也都因为登州过于牢固的城防而宣告失败。

登州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大城之北,还有水城与大城相连。只要打开水城门,城中之敌就可以泛海而走辽东。因此,这也朝廷之兵无法攻下的原因。

说起来,登州城筑得如此坚固、科学,还是孙元化的功劳。没想到他的心血,没有在对金作战中被用上,反而为孔有德所利用,给朝廷出了个难题。

由于本来眼看着就要席卷山东的孔有德之叛,到现在叛军仅仅只剩下了登州一城,为了避免出现过大的伤亡,高起潜在和众将领仔细商议之后,下令长期困城。

枯燥无味的围城,到了十一月,情况却突然发生了转变。

原来,长久的围困,对于官兵来说顶多是件无聊枯燥的事情,可对于叛军来说,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打击都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两位叛军首领,孔有德和李九成之间,也发生了异常尖锐的矛盾。

孔有德主张坚守,等到实在守不住的时候,再由海上溃逃。而李九成却认为,大明水军必以在水路设下埋伏,走水路只会遭到灭亡,还是出城迎战,杀开一条血路为上策!

两人争执不下,李九成遂带自己本部兵马单独突围。

二十一日,李九成挥兵强行冲击官兵阵地,结果被防范严密的大明军队打了回去,李九成反而还折损了一百多名部下。回到城中之后,又遭到了孔有德的耻笑。

大怒之下的李九成,乃命全军饱食,并在二十七号这天再次突围!

这次是李九成集结全部力量进行的最后反扑,叛军来势汹汹。吴襄父子镇守右路,贼兵数次无法突围,乃转到高起潜、金国奇把守的中路,同样遭到迎头痛击而告失败。

孤注一掷的李九成,把目光转到了朱斌统领的左右江南军身上,他们始终认为,江南军与辽军相比之下,战斗力肯定是有距离的,或许这里将是最好的突破口。

看着层层涌来的叛军,朱斌冷笑了下,他要让这些叛军知道,不管是江南军,或者是其它任何地方的军队,只要训练得当,将士用命,同样将是天下精锐之师!

第152章 军令状

一百多枝火铳,几乎在同一时刻发出了轰鸣,硝烟过后,冲在最前面的叛军士兵,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几个还没有死绝的,在地上拼命挣扎着,伸出手哀求着同伴救他,蠕动着,抽动着,然后慢慢失去了生命……

叛军士兵们仅仅是怔了一怔,很快又奋不顾身地冲了上来,他们比谁都清楚,只要冲锋才有活命的机会,而那些、火铳仅仅只能够发射一次,只要冲到了对方的面前,敌人的拳脚上的功夫,只无法和他们这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相比的。

谁想到,最前面发射完的那批士兵迅速蹲了下来。在他们的后面,又是一百名手持火铳的士兵,依然重复上演着才演完没有多久的屠杀,再次的硝烟弥漫,再次的死亡过程……

指挥着这批使用火铳士兵的,正是被朱斌从南京请回来的龙默寒。他不同于明军士兵,一开战即把所有的火铳一次性的发射,而是将这些士兵分成了几队,轮流发射,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火器的威力,最大限度的给予敌人杀伤……

朱斌看得频频点头,有些意思了,这么使用火枪才合乎自己心里的想法。在此之前,他并没有给过龙默寒任何指点,看来这个书生气十足的人,果然在这方面有些门道。

好容易等到火铳发射完毕,紧接着就是密集如雨的箭枝。在明军阵地前,叛军死伤狼藉,并不长的距离,却成为了一条不折不扣的死亡地带……

“撤!撤!”眼看形势不对,李九成哪里还会再想着回到城里会不会丢面子,疯狂地对着部下大叫道,自己第一个拨转马头,掉头就跑。

他的马快,很快就出了弓箭的射程范围,朱斌眼看这叛军首领就要逃走,心中大急。忽然心念一转,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略瞄了一瞄,“嘭”地一声巨响,看来远不可及的李九成竟然翻身落马。

明军阵地上顿时一片欢呼,李天齐纵马上前,看到李九成已经身上,吐了吐舌头,抚帅用的是什么家伙,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那边朱斌悄悄收起了那把当初陈博士为他准备的80式7。62毫米冲锋手枪。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除了用它救过吴三桂一次命以外,平时根本就没有机会用到,自己差点就把这个宝贝给忘记了,不想这次却在登州城先显威……

“抚帅,反贼李九成首级在此!”捧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李天齐兴冲冲地跑了过来。

那颗头颅恐怖的样子让朱斌大皱眉头,急忙挥手让李天齐拿开。他只记得史书记载,崇祯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李九成出城突围,被明军打死,谁想到居然是死在了自己的手里!

这一战,李九成突围失败,连他自己都已身死,又折损了四百叛军。这一来,登州城外欢声雷动。李天齐本是个好事之徒,居然拿着李九成的首级,在登州城外策马来回奔跑,耀武扬威,嘴里不住大叫:

“李九成首级在此,孔有德首级何在!”

亲眼目睹了李九成身死,同伴死伤无数的叛军士兵,军心浮动,气势大受影响。对于能否继续坚持下去,逐渐失去信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孔有德决定再组织一次大规模突围,决一死战,以求得一条生路。他将城内全部的叛军士兵集中在了一起,分发食物金银,言道十二月三日,他将亲率大军突围!

不料十二月二日,一名叫洪成训的士兵,因家在中原,不愿再跟着孔有德送命,居然乘夜逃出了登州,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