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年初,英法矛盾进一步升级,双方各自在边境囤积大军,尽管大明帝国对双方进行了最大限度最努力的调节,但是却根本得不到任何的缓解,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第563章 切诺德上尉流血事件

大明武英八年元月,大明武英帝朱斌带着自己的臣子们,拜祭了崇祯帝。同时被皇帝陛下和大明的大臣们拜祭的,还有那些在历次战争中,为了大明而慷慨捐躯的将士们。在大明的所有战争之中,为了大明的强大,总计有六十二将士因为各种原因而慷慨献身!

在这一刻朱斌很想告诉崇祯帝,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你没有完成的事情,我帮你完成了。你没有做到的宏图伟业,我也帮你做到的。大明的疆土前所未有的庞大,大明的信心前所未有的强大。而这一切正是陪伴你在身边,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做到的。

在亚洲,整个亚洲已经统一在了大明的周围;在欧洲,我们的海军舰队正在巡视着辽阔无边的茫茫大海;在非洲、在美洲到处都有我们的殖民地……

可惜你看不到了,但我知道你在天上一定能看到。这是大明的骄傲,是朕的骄傲,也同样是你的骄傲。大明已经不再是曾经濒临亡国边缘的大明,而是一个现在任何国家,任何力量都要感觉到畏惧的国家。而这样的强大,还将会无限地延长下去。

正在这个时候,岳谨元慢慢地走了过来,当他看到皇帝陛下的时候说道:“陛下,大明武英七年十二月七日英国向法国宣战,次日法国向英国宣战!”

朱斌并不觉得如何惊讶,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这样的战争早就已经在他的预计中,甚至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明已经耗费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英国取得了对西班牙和荷兰人战争的胜利,而现在,是到了大明得到回报的时候了……

大明武英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英法边境发生“切诺德上尉流血事件”。

关于“切诺德上尉流血事件”一直都有不同的版本,而比较可信的一个版本,是说切诺德上尉在驻防于英法边境的时候,爱上了一个法国姑娘,而不巧的是,这位法国姑娘早已经订婚了,她未来的未婚夫,偏偏正好是与英国相隔仅仅数里的法军皮斯诺中尉。

完全可以想像的是,本来英法两军军官就互相敌视,双方都很清楚英法之间迟早难免一战,而当切诺德上尉公开宣称他已经不可自拔地爱上了那位法国姑娘后,皮斯诺中尉心中的那份愤怒有多么的强烈。很快,皮斯诺要求与切诺德决斗。

骄傲的切诺德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要求,他不但同意了决斗,而且坚决要求在英法两国士兵们的面前决斗,无论谁输了决斗,只要他还活着,就必须向胜利的一方低下曾经高昂着的头颅,并且从此以后,退出对那位美丽的法国姑娘的追求。

公证人的选择非常的奇怪,当时大明派驻在法国的特使何凯将军,正好由法国回到英国,双方不约而同的都提出由何凯将军来充任决斗的公证人,当这一请求被转达给何凯将军后,大明这位年轻的将军,并没有经过多少的犹豫,就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

决斗选择在了一个暖洋洋的下午进行,地点选择在了英法两国交界处中的中间,这里既不属于英国的领地,也不属于法国的领地,大约有一千名英法士兵,亲眼目睹了这场决斗,当检查完了双方的武器,作为公证人的何凯将军,宣布了决斗的开始。

决斗本身并没有什么好说的,技高一酬的切诺德上尉取得了胜利,皮斯诺中尉很不幸败在了他的剑下,中尉的左臂被刺伤了,胜利的切诺德上尉显然非常愉快,他并没有进一步伤害到皮斯诺中尉的性命,而是在何凯将军的宣布下,接受了英国士兵的庆祝。

但就在这个时候,悲剧却在所有人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了。

在垂头丧气的法国士兵中,忽然响起了一声枪声,正在喜气洋洋接受部下庆贺的切诺德上尉,完全没有任何准备,他的身子晃了晃,回头看了一眼,几乎每个法国士兵都能从上尉的眼睛里看到愤怒,上尉慢慢地倒在了地上,他死了。

每一个人都被这惨剧惊呆了,一直到上尉死了一会,他们还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何凯将军摇了摇头,在他离开现场的时候,他带着愤怒的语气说道:

“我一直以为法国是个文明的国家,但现在我才知道,法国有多么的无耻!”

无耻!无耻的法国!!卑鄙的法国!!!

他们在决斗输了的情况下,竟然卑鄙无耻的暗杀了切诺德上尉,一个受人尊敬的胜利者。在那一瞬之间,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英国士兵醒过来了,为上尉报仇,杀光那些卑鄙无耻只会做些下流事情的法国人,在声声报仇的怒吼声中,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士兵勇敢的冲了上去!

法国人当然不甘心束手就擒,一场混战转瞬间就爆发了,这就是著名的谁也无法预料到会演变成什么可怕事情的“切诺德上尉流血事件”。

混乱的场面最后变成了双方互相以火器对射,大约有超过一百名的英法士兵在这场战斗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又有上百名士兵受伤。随着时间地推移,双方的士兵都增援了上来,决斗竟然演变成了战斗。一直到了天黑的时候,双方才暂时停止了行动。

但是,当第二天太阳才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接替切诺德上尉指挥的英国军官,再次指挥着他的士兵们,越过了双方早就默认的军事缓冲区,并在将近一天的战斗中,成功击退了同样想夺取这里的法国人,英国人的战旗,在这高高地飘扬了起来……

边境上的局面,很快传到了两国国内,让人奇怪的是,本来是罪魁祸首的皮斯诺中尉,居然成为了法国人心中的英雄。把一个失败者,一个靠窃取胜利的暗杀者当成自己的民族英雄崇拜,这样可悲可笑的事情,也只有自大的法国人能做得到了。

英国人的自尊被严重挫伤了,国内原本还存在着的一些矛盾,也随着边境上这次流血事件而消失得无影无踪。英国的民众们纷纷走上街头,要求英国政府出面,给予法国军事和政治上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们交出杀害上尉的凶手,并给予切诺德上尉的家人以赔偿。

而在白厅前的广场上,做为当时者之一的大明何凯将军向激愤的人群说明了他所亲眼目睹的那件可怕的悲剧:

“是的,我看到了,我亲眼真切地看到了,正在勇敢的切诺德上尉取得了胜利后,在法国人的士兵中,卑鄙的枪声响了,英勇的切诺德将军倒在了血泊之中,无耻,我用军人的名誉向你们每一个人发誓,这是无耻的暗杀,它夺走了一个年轻军官的生命……”

好吧,现在一切都够了,大明将军的证词已经证明了这一切。本来英法关系就已经严重紧张,现在“切诺德上尉流血事件”,好像在堆满火药的地方扔下了一个火把,而这个火把足以产生剧烈的爆炸,无论英国和法国,都会淹没在这爆炸声中。

也许全英国唯一要感谢法国人的,就是英国的国王查理一世了,英国经过这些年的武装,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海军和陆军,他正在寻找一个借口,好发动一场对法国的战争,可现在这个机会就这么突然出现了,查理一世必须要赞美上帝的智慧,赞美这一不可思议的奇迹。

查理一世当着群情激愤的人群宣布,法国践踏了英国的尊严,居心叵测的想要挑战英国人的心理底线,好吧,现在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英国人的底线已经被突破了,既然他们需要一场战争来赎罪,那么,就让这场战争立刻到来吧!

查理一世明智地征求了中国人的意见,驻扎在英国的大明最高军事长官李睿将军,强烈谴责了法国人的行径,并对切诺德上尉和他的家人表示哀悼,同时他告诉英国的国王,英国人之后的一切行动都是正义的。好了,现在中国人对此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

英国率先宣布,已经占领的军事缓冲区,将纳入英国的领土,同时他们要求法国方面立刻交出杀害上尉的凶手,交由英国方面审判,最后定夺他的罪名。

法国方面断然拒绝了英国人的要求,并且他们要求,英国人应当立即撤退,军事缓冲区是双方约定的地界,不管英国或者法国,都没有权利在那驻扎军队。

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武英七年十二月七日,英国向法国宣战。法国政府也迅速做出了回应,于第二日向英国宣战,英法间的战争终于爆发了!

第564章 百年欧洲战争

“切诺德上尉流血事件”是个导火索,它直接引发了英法之间的战争,而同样的,英法之间的战争其实也是导火索,它直接引起了欧洲各国间的战争,毕竟三十年战争才刚刚过去并没有多少时间,欧洲各国间的仇恨,还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每个欧洲国家的心中!

率先宣布加入战争的是波兰,这个时候的波兰,已经成功驱逐出了瑞典侵略军,虽然他们的国家也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但在明朝的默许和支持下,波兰宣布加入英国,并在其后同时向法国和瑞典宣战,而后瑞典宣布加入法国,向波兰和英国宣战。

其后同样身为大明盟友的西班牙,为了报复三十年战争中的失败,他们选择了英国,过去的敌人现在变成了同盟,国家和国家之间,本来就没有任何永恒的朋友存在,他们只为了彼此的利益而联系在一起,昔日的那些敌人,随时都会变成自己的朋友。

丹麦向荷兰和葡萄牙宣战,葡萄牙和荷兰联合向丹麦宣战,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为了夺回昔日的尊严,向瑞典宣战,在战争中支离破碎的德意志,向法国宣战,维也纳宣战,寻求再次独立的捷克宣战,威尼斯宣战,热那亚也于一月宣战……

乱了,全乱了,欧洲完全乱成了一团。每天都有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宣战,每天都有战争爆发,当人民醒来的时候,天知道自己的国家是不是被卷入了战争之中,大量的青壮年男子被强迫加入到了战争之中,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而被一批批地送上战场。

其实这绝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欧洲各国矛盾的总爆发。比如因为三十年战争带来的创伤,因为分赃不均匀而产生的恶果,因为争夺波罗的海或者欧洲霸权而发生的武装较量等等,而这些,一旦到了矛盾无法调和的时候,便成了自然而然事情了。

战争在各个战场展开,这应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这场欧洲大战,加速了欧洲由冷兵器时代,彻底完成热兵器时代的过渡,大量的火器被运用到了战场上,而一些之前所没有的全新的战术,也因为这场可怕的战争,也纷纷如与后春笋一般出现。

后世的史学研究家将这场战争称为“欧洲百年战争”,他们一致认为,正是这场合战争,才使得原本欣欣向荣的欧洲,在战后陷于了一片废墟之中,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最为严重可怕的摧残,欧洲世界的文明,整整倒退了起码两百年。

而强大的大明帝国,则一如既往的保持了中立的立场,他们宣布大明帝国绝不干预到任何国家的战争之中,但大明在海外,尤其是那些殖民地的利益,必须得到交战各国充分的尊重以及切实的保证,否则,大明将不得不考虑是否诉诸于武力。

大明的战舰依旧巡视在海面,确保自己国家的商船,能够顺利地通过他们需要经过的地方,而更加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些曾经猖獗于海面的海盗舰队,竟然全部商量好的一样停止了对商船的袭击,有的海盗舰队,甚至加入到了为大明商船护航的行列之中……

大明虽然不直接介入战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和欧洲各国做生意,只要你有充足的金子,那么无论你需要什么洋的武器,火炮、火枪、战舰,那些无所不能的商人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提供给需要的国家,当然这个前提是,你必须都让商人们先看到钱。

到了战争进行数年后,欧洲交战各国仅仅依靠自己,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战争的需求,他们不得不一个个求助于大明,这其中也包括法国等国家在内,很快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在战场上你经常可以看到,端着大明制造武器的法军,正在向同样使用大明制造武器的英军进攻。

尽管英国等国向大明提出过几次抗议,但大明显得非常无奈,这都是那些自己国内的不法商人做出来的事情,他们和某些官员相互勾结,大肆盗卖工厂的武器,大明为此已经杀了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和商人,可惜,依然无法制止住这种事情的发生。

为了购买这些武器,欧洲国家的国库完全被掏空了,他们不得不一次次提高税收,但这样做的后果很容易激起国内的矛盾,虽然目前因为国家的利益,本国的人民还不至于出现什么激烈的反对声音,但谁知道什么时候,起义会在突然间爆发呢?

不得不说大明是个善解人意的国家,他们开始向那些国家发放贷款,然后再反过来用贷款来购买大明制造的武器。当然,这一前提是发放的贷款,只能是大明币。欧洲国家在急需的情况下接受了大明的这一建议,战争,让大明币成为了世界性的通用货币!

在这场战争中,应该承认的是大明发了大财。仅仅在大明武英十年这一年,大明在军事出口这一项上的收入,就达到了创纪录的一百六十三亿大明币。而后的数十年间,这一数字同样以惊人的数字增长。同时期,大明开始大量以大明币购买各国的黄金。

欧洲国家终于有些发现不对劲了,但这个时候战争已经无法停止了,整个国家都已经牵扯到了惨烈的战争之中,一切的一切都在为战争而运行,谁要是率先住手,那么整个国家都会因此而彻底崩溃,只有取得战争的胜利,才能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

当百年战争结束后,那些欧洲人终于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武器,他们站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茫然失措,甚至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他们的先人为什么要发动这样一场战争。国家完全被毁灭,要想重新建设自己曾有的家园,起码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而在遥远的东方,大明帝国的强盛已经到达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学,以及所有的一切,大明帝国甚至已经在研制可以在天上飞行的机器,但那绝不是古老的风筝,欧洲,已经被可怕的远远抛在了大明帝国的身后……

大明帝国控制了世界的经济,到处都能看到大明的商船在海面穿梭,到处都能看到大明的商人在世界各国做着生意,而各国流通的唯一硬通货币,无一例外的都是大明币,那些欧洲各国本国的货币,商人们拒绝收取,就连自己国家的人民也同样拒绝接受。

大明帝国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再次宣布将向欧洲各国发放低息贷款,以帮助欧洲人民的重建,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记得战争是怎么爆发的了,除了那些专门研究历史的人,人民也不需要知道,他们最迫切希望得到的,仅仅是一片面包而已。

战争结束之后,可怕的黑死病在欧洲爆发,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又迅速被卷入到了一场灾难之中,在黑死病爆发的第一年,就有几十万欧洲人因为传染而死去,而当黑死病终于停止肆虐的时候,上千万的欧洲人,都被死神夺走了他们的生命。

多灾多难的欧洲啊,战争和瘟疫无情地虐待着你,而你应该感谢大明。当黑死病在欧洲最为猖獗的时候,正是大明派出了他们的医生,在欧洲国家的各个角落进行着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如果没有大明,谁也不知道欧洲国家会不会因此而毁灭。

大明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欧洲人并不完全了解,但所有的大明子民都知道,是一个人创造了一个千年帝国。这个人用自己超凡的魅力,带领着他那忠诚勇敢的部下,将一个濒死的朝廷重新挽救回来,进而,建立这样一个强大强盛的国家……

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激,“武英”这一年号被永久保存,无论哪个皇帝登基,他所使用的年号,都必须延续着“武英”二字,这也从某种意义上统一了大明的历法。

大明武英一百一十七年,由明孝德帝朱怡锐批准,并经大明内阁一致通过,决定在紫禁城外为明武帝朱由斌树立一座巨大铜像,千年万代保留,以为永世瞻仰。

后世的大明子民,称明武帝朱由斌这位传奇皇帝为“武英大帝”,武英大帝这个名字,也被世世代代流传了下去,至于“朱斌”这个名字,几百年后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了!

第565章 大结局

大明武英十六年,在车臣汗死后,他的儿子接替了汗位。但这位新的车臣汗可远没有自己的父亲对于明帝国的那份忠诚。在接替汗位的第二年,他就发动了叛乱。车臣宣布正式脱离明帝国的体系。并且,对明帝国的领土发起了一系列的袭击!

而大明对车臣的平叛行动,也随即迅速展开。

“长官,我们在这已经第十一天了,水、食物早就没了,弹药也快消耗光了啊,咱们的部队怎么还没有来啊!”

“是啊,长官,没吃的还算好,可没水喝,这嗓子眼干得冒火了啊!”

“没水喝就喝自己的血!咱明军里没有孬种!”那个三级校尉大声吼道:“前军校尉命令我们死死顶在这,没有他的命令,一个也不准撤。这是死命令,死命令懂吗?老子告诉你们,只要让一个车臣人冲了上来,军法从事,都听到了没有!”

“是,咱明军中没有孬种!”

“长官,车臣人又上来了!”

“打,给来自狠狠地打。他妈的这些笨蛋还真看得起咱们,拿出全部的精锐,还真他妈的以为咱这有几万人。打啊,傻愣着做什么!”

这支一千多人队伍,就这样在这死死地盯了十七天。十七天来面对着三万余车臣叛匪的轮番冲击,他们一步也没有退后。每一寸土地,都依然牢牢地控制在他们的手中。在自己所把守阵地的外围,那些车臣叛匪的尸体,堆成了一座座的小山。

“长官,没弹药了,轰天雷也全用光了!”

“长官,我们这也没了,怎么办?”

“全体都有,上刺刀!”

“全体都有,上刺刀!”

随着那位三级校尉的命令,一把把雪亮的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剩余的八百多明军一起站了起来,无所畏惧地看着那些正在向着阵地缓慢移动的叛匪们。

那三级校尉轻蔑地看着越来越接近的叛匪,说道:“兄弟们,咱在这顶了十七天了,杀也杀得够本了,死吧,为了咱大明死吧,大明不败,明军不败!日月昭昭,天佑中华!”

“日月昭昭,天佑中华!”

这一声声气冲云霄的喊声,在那些蚂蚁一般多的叛匪耳边响起,震得他们原本就迟缓的脚步愈发地放慢了下来。

十七天,十七天来几千人倒在了这片阵地前,亲自指挥着军队的车臣汗,也终于知道了他们对面的敌人,根本不是什么明军的主力,他们仅仅只有千把人而已,他不服,他一定要攻上这片让自己死伤惨重的阵地,他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些究竟是什么样的敌人!

“长官,援军,我们的援军来了!”

“援军,真的是援军啊,是前军校尉亲自带领的援军啊!”

明军的阵地上忽然响起了一片欢呼,无数大明的战旗,出现在了车臣人的身后。那面最大,最夺目的战旗上,清楚地书写着:

“明,前军校尉,朱!”

包括车臣汗在内的所有车臣叛匪,全部成为了俘虏。这是一场干净彻底的歼灭战。

当战斗结束的时候,那些守卫了整整十七天阵地的明军士兵们,却一头扎倒在了地上,鼾声在他们的鼻子中传出,他们,就这样在阵地上沉沉睡去……

“让他们好好地睡一觉吧,这些天他们实在是辛苦了。”朱校尉制止了手下人想要把士兵们叫醒的做法。

“校尉,秦国公,奋武大将军即将到来!”

“哦?黄伯父来了啊,跟着我一起迎接去!”

当黄飙出现在众将面前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拿着崇拜的眼神看着这位明军中的独臂将军,和他有关的传奇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大明一级前军校尉,第九统统领朱顺煜,率第九统全体将士参见秦国公,奋武大将军。日月昭昭,天佑大明!”朱顺煜将右拳贴在自己的心口大声说道。

“第九统全体将士参见秦国公,奋武大将军!”

“免!前军校尉,你是太子,本该是我参见你才是。”黄飙挥了挥马鞭,淡淡地说道。

“大明军规第十条,明军将士必须以军礼参见长官,无论身份尊卑。朱顺煜现在不是太子,只是我明军的中一级前军校尉,参见大将军那是规矩!”想也未想,朱顺煜便大声回道。

“好,好消息,不愧是我大明未来的皇上。”黄飙笑着从马上下来,让那些随行将领们各自去打扫战场,唯独留下了朱顺煜说道:

“太子,这一仗打得确实不错,以千余人吸引叛军主力,自己亲率精锐突袭车臣汗国,尔后再趁叛军军心大乱之机,仅以一统之力平叛成功,我本来还寻思着要给你这增派多少兵力才后。不错,有些当年督帅的风采了。”

“伯父,我这都是偷师的当年你和卫拉特联军打仗时的办法。”等到众将一走,朱顺煜便收起了一本正经的样子,笑嘻嘻地对黄飙说道:“伯父,和我老子当年比起来怎么样?”

“你还真不经夸,一夸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黄飙笑着拿马鞭在朱顺煜身上轻轻抽了一下,“差远了,差远了,你和督帅没得比。”

他的神思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

“想当年山海关下一战,那时的满清鞑子多精锐?吴三桂的关宁军多勇猛?偏偏老天都好像不帮着咱大明一样,天上下起了大雨,咱咱的火器优势荡然无存。当年咱的火枪全用的是火药,碰不得水,一下雨可就全完了。

结果你说怎么着?督帅率领着咱们白衣江南军,与鞑子和关宁军的联军硬打,那一场仗打得那叫一个惨啊,那仗幸存下来的白衣江南军的兄弟,现在最不济的也是二级校尉了。最后咱们终于打胜了。我就记得,当时我都趴在泥水里都不肯动弹了……”

随着黄飙的话,朱顺煜好像被带到了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他的脸上写满了向往和崇拜。

“不过,你有一点比督帅强。”黄飙忽然板起了脸说道,见朱顺煜愣了一下,黄飙笑了起来:“你不像督帅那样,挖空心思想骗咱的钱。想当年他在天字第一营的时候,发明了一种什么扑克赌博,把咱几个兄弟的钱骗光了不说,还落得欠下他一屁股债。”

朱顺煜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事我和兄弟姐妹们经常听父皇说过,不瞒你说,父皇一有空还老在念叨着你们什么时候还他的钱。”

黄飙也放声大笑了起来:“知道不,现在我和你郑伯父、李伯父和郭伯父的俸禄,还经常被督帅给克扣。督帅精明着呢,他可不会被咱们赖帐。要说咱们冤不冤啊,这几十年了连利息都还没有还清。太子啊,这点上你可千万不能学督帅的样子。”

“伯父,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朱顺煜的脸色忽然显得那样的正经:

“您的儿子,郑伯父,李伯父和郭伯父的儿子,现在都在我的第九统。而且我已经教会了他们怎么玩扑克。更加要命的是,我偏偏还从父皇那学会了一手必胜的绝技!”

黄飙顿时愣在了那里,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朱顺煜早大笑着一溜烟地远远跑开了。黄飙在那怔了半天,终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悻悻然地说道:

“这小子,和他老子当年一样,挖空了心思在那整钱,老大,天齐,郭飞,咱们的儿子可有得苦头吃了……”

……

“陛下,陛下,这是去年大明的财政收入……”

“朕就不用看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不要什么都给朕看!”

“陛下,英国人向咱们订购两万枝步枪,要求在今年下半年运抵。”

“他们要,就给他们,连这事也要告诉朕吗?”

“陛下,现在欧洲各国都在大量要货,咱们各地的工厂都已经在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了,可人手还是实在不够,有些订单,咱们已经被迫退回去了。”

这话终于让大明的武英帝朱由斌停下了脚步,他皱起了眉头,说道:“人手不够就招人啊,难道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要?这些工厂都在那搞什么?”

“陛下,您也不能怪他们,全国各地那么多工厂,到处都在要人,听说有的工厂已经把工钱提高了三倍,但还是供不应求。听说有的工厂不光使用壮实的妇人,老人,就连未满十五岁的孩子都招了进来,实在没有办法啊,现在欧洲军事需求实在太大了。”

“胡闹,这简直是在胡闹!”朱斌的嗓门一下提高了起来:“查,给朕查,是谁使用童工的,厂长罢免,知情不报的官员就地免职,孩子的主要工作是读书,而不是帮着他们和大人一样去生产武器。不行,这事朕得在朝廷上明确规定。”

“臣大明督造总督孔浙扬参见陛下。”

一见到孔浙扬出现在自己面前,武英帝顿时脸露尴尬,好像唯恐避之不及一般:“老孔啊,你怎么有空回来了?朕现在急着有事,等几天请你吃饭,吃饭,你可一定要来啊。”

“陛下留步,臣这次是专门讨债来了。”孔浙扬不紧不慢地说道。

朱斌支支吾吾地说道:“讨债?朕怎么可能欠债?”

“陛下忘记,臣可没有忘记。”孔浙扬慢悠悠地说道:“去年臣来京师,陛下答应今年为臣提供两万工人,可是一直到今天臣还没有看到陛下兑现诺言。眼前各地工厂都急需要人,那些地方官员都来找臣要。臣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所以只要来找陛下了。”

“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的确是有这么回事,你看,你看,朕实在是太忙了,都把这件大事个忘记了。”朱斌一脸虚伪地笑着,一边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说道:

“那个谁,你说你是怎么做事的?孔总督要的人都不准备好。这么着,从大明体系下的各个国家抽调两万民夫,供给孔总督使用。”

那个被皇帝陛下点名的官员一脸的委屈:“陛下,臣到哪里去调啊。那些国家的壮劳力,十多年来都被抽得几乎要干干净净了。过去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开垦矿山什么的,现在就连那些地方也开始缺人了。陛下,这事臣实在做不到啊。”

看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孔浙扬,朱斌正了正神色说道:“老孔啊,现在朝廷也有困难,你得充分谅解啊。这样,刚从非洲运回了一批黑人,朕全部交给你使用。还有,就是大明今年即将退伍一批老兵,总也有万把人的样子。朕也优先考虑你好不好?”

说完,皇帝陛下也不等孔浙扬反应过来,这位大明的皇帝赶紧一溜小跑的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孔总督,陛下实在有他的难处。”那个官员说道:“陛下已经下令减少部分对欧洲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