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沃轩辕-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尊贵的大明皇帝,尊贵的大明王爷,澜沧对于这份条约并不赞成。首先,我们无法和强占自己土地的敌人,结成一个盟友的关系。在澜沧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耻辱。纵然我现在勉强同意,在回到我的国家后,也必然会遭到所有澜沧人的反对。
然后我觉得澜沧国有自己特殊的情况,并不适合采取与其它国家一样的制度,哪怕这个国家是强大的天朝。我们将保持对于大明的忠心,但这并不就是说一定要加入这个盟约。陛下,王爷,请天朝能够理解澜沧国不得已的苦衷。”
朱斌似乎有些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他微微笑了一下,对苏里亚旺萨说道:
“澜沧领土的问题,大明会在必要的时间内解决的,这一点你并不需要担心。北京协约是一个维护大明属国利益的条约,加入这个协约的国家,将能够受到最强有利的保护。帕沙拉,如果你真的不愿意结盟的话,那么今后澜沧的一切行为将不在大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苏里亚旺萨显然不甚满意大明王爷带有着一些威胁的话,他定了定神说道:“即便如此,我也无法加入这份协约。王爷,如果您对苏里亚旺萨有什么顾虑的话,完全可以把我留在京师。一个苏里亚旺萨回不去了,还会有一个新的帕沙拉出现在澜沧……”
朱斌大笑了起来:“苏里亚旺萨,你当我大明是什么?把你留在京师,扣留着不放你回去?你也太小瞧我大明的气度了。现在你就可以去馆驿整理你的行踪,随时随地都可以离开这里。我会派出大明最好的士兵,一路把你安全送到澜沧!”
“谢谢,陛下,王爷。”苏里亚旺萨向景平帝和武英王行了个礼,看了一眼周围那些有的同情,有的怜悯,甚至有的幸灾乐祸的各国君主们,然后再回回头,离开了大明的宫殿。
当他初次来到大明京师的时候,大明京师的繁华,大明军队的强大,大明百姓的友好,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实话,在他的内心,是并不愿意就这样离开的。
但是,“神圣北京协约”,除了他无法和自己的敌人结盟外,还让他总隐隐觉得其中有些什么不对的地方。但究竟什么地方不对,他也无法说出来。这个时代的人,只会觉得宗主国这么做,的确是在帮助自己的国家。
比如当年大明出兵援助朝鲜,并长期在朝鲜驻兵,在当时这看起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一体化,都是大明友好的举措,是大明要帮助自己的藩属国,迅速地强盛起来,而根本不会想到对内政干涉这一层上去……
朱斌看着苏里亚旺萨王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的确,苏里亚旺萨王也许看到了其中有什么不对,但他无法猜测到自己的真实用意。他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国家的人,但这却并不符合大明的利益,并不符合在大明周边一个全新秩序的诞生。
要么就是秩序的遵循者,要么就是秩序的破坏者,对目前大明周边国家的这些君主们来说也只有这两条路可以选择。对于前者,起码他们现在可以舒适的坐在君主的位置上,继续享受着权利带给他们的快感,甚至不再用他们操什么脑筋。
对于后者那只能有一个结束,就是将秩序的破坏者,彻底从这个新的秩序中剔除出去。这么做的确有些残忍,但自己国家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新的秩序,将在大明的身边,建立起一个绝对的防卫圈。新的秩序,将是以大明为中心的,一个庞大的新的战略体系!
“狂妄的苏里亚旺萨,狂妄的澜沧人!”巴塞通王不屑地说道:“陛下,王爷,你们也看到了,这就是澜沧人。做为大明忠实的属国,暹罗绝对闭会容许看到这样情况的发生。请天朝允许我带兵去教训一下这个狂妄知的国家!”
这就像是开了个头,安南的郑奘、阮福源也纷纷表态要出兵为大明教训澜沧,甚至连和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的朝鲜居然也愿意出兵,“神圣北京协约”虽然还没有正式签署,但这些国家的君主们,好像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完成神圣协约所交给他们的神圣“使命”!
朱斌微笑着看着他们,微笑着看着这些急切地想要在澜沧取得最大利益的君主么,微笑着对他们每个人说道:“的确,苏里亚旺萨王显得有些落伍了,但大明不会因此而惩罚它的。我在此之前已经说过了,条约的签署都是每个人自愿的事情,没有谁可以强迫。唯一不用的是,现在签署协约的,将被视为大明最亲密的盟友,将能在未来获取到最大的利益,因此,我可以将其称为大明的一等属国,大明将给予一等属国最强有力的援助。军事、经济、政治上的。如果现在谁要退出的话请便,我大明绝对不会为难你们的……”
“一等属国”显然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未免让这些君主们眼里大放光彩。武英王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在未来和盟国以外的战争中,不管是对是错,大明都将坚定地站在自己盟友一边,有着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做为靠山,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
对澜沧一直都野心勃勃的苏里亚旺萨王,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怎样为暹罗争取到更大的军事方面的援助,而后回国后迅速整兵备战,对澜沧实施致命一击,甚至将整个澜沧都划到暹罗的势力范围之内……
“神圣北京协约”,其后在没有任何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那些大明藩属国的君主们,纷纷在协约上盖下了自己的印章。“神圣北京协约”的签订,意味着在大明领导下的一个全新的秩序在这一天,于大明的京师正式诞生!
军事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此时大明的边境,除了一个印度外,已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卫圈。将来一旦有大型战争爆发,战火将在大明以外燃烧。而朱斌心中更为庞大的计划也从这一天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会后的当天下午,朱斌在设宴招待完了这些君主后,分别秘密召见了琉球世子尚元文和暹罗国王巴塞通。他答允暹罗从现在开始,将紧随朝鲜之后,成为大明的第二藩属国。同时,将第一批给予暹罗大量的军事援助。
在这分军事援助中,包括火枪一千条,新型火炮一百门,刀枪十万件,箭枝二十万,并配属六十名大明将领以充当暹罗军队的“军事顾问”。并计划在从现在开始的两个月内,先期为暹罗武装由大明将领指挥的新式部队一万到一万五千人。
巴塞通王感激淋漓,这是天朝对暹罗的信任,这是天朝对暹罗的器重。天朝在与暹罗一起对付西洋人的战争中,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而现在正是这份友谊的延伸。拥有一支完全有大明武装的军队,自己将很快可以成为周边军队之王。
当巴塞通王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提出,暹罗将对澜沧采取何种态度的时候,朱斌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这个问题。他只是详细询问了两国边境的情况,纠纷,在基本弄清楚了一些以后,他显得有些无奈地说道:
“我说过,在奥博罗的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大明将不会发表意见。我希望你们两个国家能够保持稳定,但神圣北京协约才刚刚签署,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想要挑战协约的权威,我不会坐视不理,大明更加不会坐视不理由,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巴塞通王笑了,是的,武英王并没有给自己什么明确的承诺,但这一切对于自己来说已经足够,从自己回国的那一刻开始,对澜沧国的战争就可以准备起来了。
朱斌随后叫来了一名在外等候已久的年轻军官,介绍道:“这位就是明军的二级殿军校尉陆勇。他将是前往暹罗的第一批军事顾问团的统领。他在山海关之战中曾经立下过很多战功,是我大明优秀的将官。巴塞通王,我希望你们能密切地合作在一起!”
这位年轻的校尉,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表情,只对巴塞通王表示了应有的礼貌。巴塞通王发现,在这位年轻军官身上不显眼的地方,却有着一枚特殊的标记……
陆勇,三十四岁,明军二级校尉,二十岁从军,隶属于督军大将军黄飙部下,江南军早期军官。山海关之战战功卓著,在新的军衔实施后,以游击成分提升为殿军校尉。
但在黄溪为朱斌提供的材料中,则是这么记载:
陆勇,为人果敢沉毅,作战勇猛,忠诚于武英王朱由斌,好战,为“武英社”发起人之一,在武英社中最著名的言论为“大明即武英王之大明,皇位即武英王之皇位,吾等武英王麾下忠贞军人当誓死捍卫!”
并且,黄溪也怀疑其人为“刺齐案”同谋,但因没有确凿证据而不了了之。
当初,在朱斌选定其为第一批军事顾问的时候,曾经专门找到他说道:
“我知道你们在心里想着什么,无非就是我登上那个位置,然后带着你们开疆辟土,建立不世之功勋,现在,我就把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放到你的面前。把你那份好战的情绪带到大明以外的地方,给我好好地展现一下大明的风采去!”
陆勇虽然面上没有说什么,但却非常感激武英王的好意。自己今年三十四岁了,但却还是个二级校尉,如果这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那么,也许最多只要十年的时间,大明就可以多了一位将军……
巴塞通王得到了大明的援助,在京师并没有停留多少时间,随即就带着明朝大批的军事援助,返回了自己的国家,而暹罗和澜沧之间的战争,也很快弥漫在这两个国家的上空。
在巴塞通王离开后,随后出现在朱斌面前的琉球世子尚元文,得到了大明忠勇武英王异乎寻常地热情招待。
“孤悬海外,忠贞不二!”
这是大明武英王对琉球的评价。而做为见面礼,他专门送给了尚元文一把大明特制的战刀,在战刀上面刻着的,也正是这八个字。这礼物对于世子尚元文来说,这是对琉球效忠大明最好的嘉奖。
琉球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大明来说的重要意义,没有人比朱斌心里更加清楚。闭关锁国后的倭岛,目前却还依然在把持着这个大明的属国。如何尽快地将那些矮子赶出去,并让大明重新控制住琉球,是朱斌目前所考虑的当务之急。
他已经让人给何征途送去了密信,在信中详细阐明了琉球对于大明防卫的重要性后,写道:
“攻击将于琉球世子尚元文回去后开始,在打击倭岛沿海村镇的同时,必须要夺回琉球全部。我亦将再增派战船、士兵,全力协助于你,此战必打,打则必胜,是为你部必胜信念!”
第397章 朝鲜李朝的终结
“琉球此战必打,打则必胜,是为你部必胜信念!”这是大明忠勇武英王朱斌下达给何征途的一道死命令。朱斌所指挥的明军自江南军以来,恶战、硬战不知打了多少,但唯独这次却有着不同的意义,那就是,大明的军队即将首次和侵占琉球的倭寇开战!
倭岛的萨摩藩岛津氏,细论起来虽只不过是倭国普通一介外样大名。所谓的外样大名,名义上是幕府册封的藩镇领主,实际性质就相当于和中央政府貌合神离的杂牌军阀,但要说起来倒也算是国主级的,年俸三十余万石,坐拥过万兵力。
因为鹿儿岛距汉地最近,借海上通商之厚利,岛津氏供养起了九州岛排名第一的水军,排名第二的陆军,号称西南强藩之三甲,令筑前、丰前、肥前各地大名不得不处处让其三分,这样子的实力,别说在九州岛,就是在倭国所有的大名中也只值得岛津家骄傲的。
强大的实力也使萨摩藩岛津氏家督岛津信义自信心高度膨胀。在大明处于内乱时期,无暇顾及到琉球的时候。岛津信义委派家臣岛津太郎、铃木秀一两人领兵三千,袭占了琉球全境。不过他虽然垂涎于琉球的财富,却也知道琉球乃是大民属国,因畏惧大明的责难,未敢强行并吞琉球,尚氏政权才得以保全,一如既往地年年入朝进贡,但整个琉球的实质大权,也全部尽入岛津氏之手,多了琉球一地的财税收入,岛津家的势力一举跃升为九州之冠,甚至远远超出了九州地区第一强藩熊本藩。
此时奔赴倭岛,肩负特殊使命的何征途,拥精锐水军陆战队三千人。武器优良,兵士训练有素,将领调度从容。在朱斌的构思中,只需保证其完善的后勤供应,以及适当地增加一些兵员,收复琉球只在旦夕之间。但这却同样需要得到琉球人的大力协助。
朱斌详细交代了尚元文回去后应该做的事情,如何调度琉球人反抗倭寇的统治,如何秘密与大明军队取得联系,如何为明军登陆开辟战线,并且让尚元文绘制了一份琉球的详细地图,以做何征途指挥水军登陆之用。
这一商议便整整商讨了一个晚上,而为了确保尚元文的安全,朱斌专门让何凯调拨了一百精锐士兵充当尚元文的卫士。不过在尚元文心满意足地走后,何凯却显得满脸的不高兴。在朱斌地再三追问下,他才不甘心地说道:
“督帅,要说我也是跟着你的老人了,当初虽然失身在孔有德的贼军之中,可在到您身边后,咱打仗从来没有怕死过吧?可您老让我留在您身边,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个都升到了将军位置,可我还是一级前驱校尉,这什么时候才能当到将军啊……”
朱斌倒被他的话说的一愣,随即大笑了起来:“好,好,想当将军那是好事。老把你留在身边也还真不是回事。这样,我提升你为代理六级征军将军,记得只是代理的啊。将来有功了才转成正的。另外再精挑火枪手一千人,再给你战船十艘……”
何凯眼睛一亮:“难道督帅是要我去琉球协助何征途?”
“这事上你倒聪明得很。”朱斌微微笑了起来:“不错,就是要你去琉球。在取得了琉球之后,由何征途继续负责对倭岛沿海村镇进行骚扰,由你负责经营琉球。一旦大明对倭岛正式开战,那么琉球将很有可能变成第一波攻击线……”
何凯忽然神情古怪地道:“督帅,你以前让我负责的‘神火营’,可以有些年头了啊。现在神火营初步组建完成,这个,这次去琉球是不是该派上用场了?”
朱斌点了点头,这神火营却是当年他在江南的时候,广为招揽人才之时,由四川唐家霹雳炮毒火球的基础上,从而进一步研究发展,组建出的大明的第一支化学武器部队。
霹雳炮毒火球,内部除了火药外,还有巴豆、狼毒、石灰、沥青、砒霜等物,爆炸时产生毒烟,中者口鼻流血,威力之巨大连朱斌这个现代人见了之后都为之而心惊。
“神火营”属于明军的绝密兵种,除了具体负责的何凯以外,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而神火营武器的主要设计者,号称唐家最出色天才唐喧,虽然本身并没有什么战功,但却因不断发明出的各种武器,在这次军衔改制的时候,也被破格授予了二级校尉的军衔。
“好像是该拿出来晒晒太阳了,不然究竟能在战场上发挥多大的威力,还真是不太好说。”朱斌沉吟着说道:“这次你就带一百名神火营的士兵去,主要试验其威力。但是,事后一定要把痕迹抹掉。嘿嘿,这种好东西本帅要在正式登陆倭岛的时候才能大范围的使用!”
何凯兴高采烈的领了命。他前脚一才出去,黄溪后脚便匆匆进来,一见朱斌面便说道:
“景平二年二月十六,在朝鲜国王前往京师恭贺陛下登基的时候,朴昌树在汉阳城发起变乱,并迅速控制汉阳城,宣布废除国王李灏,自立为朝鲜国王。大明驻朝鲜督军大将军李建标宣布明军保持中立。目前,朴昌树派出的使者正在往京师而来请求册封。”
“朴昌树动得倒真快啊,本来咱们规定他是半年后才动手,看来现在他想当这个国王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朱斌冷笑了几声:“也好,就让他在这个国王的位置上坐着吧。起码,这个人虽然野心大,但比李家的人听话得多。对咱们未来的计划,实施起来也更为有利。”
景平二年二月十六,在李灏离开朝鲜,到达京师之后,朴昌树父子利用手中控制的军队,突然囚禁住了全部王室成员,以及朝鲜一切反对自己的大臣,自立为朝鲜国王,年号“惠延”。并在第一时间宣布李灏不仁,谋杀其兄等等罪名……
在这场动乱中,李建标的明军始终按兵不动,再一次当了一回冷眼旁观者。而在朴昌树谋反成功之后,他也在第一时间同时了李建标,并企图通过明军将领来得到大明朝廷地支持。但李建标很明确地告诉他,一切的事情自己都无权做主,都必须有大明朝廷的命令才行。
朴昌树不得不派出使者,连夜赶往京师,请求天朝皇帝的册封。他自己心里非常清楚,一旦得不到大明的承认,依照大明现在的态度,也许很快便会发兵朝鲜。那么自己的一切努力,一切美梦,很快便会化为泡影。
在他的上书中,朴昌树再三强调了他是应着朝鲜臣民的请求,才不得不如此做的。做为朝鲜新任的国王,也将宣誓永远效忠大明朝廷,并遵守“神圣北京协约”所规定的一切内容。整个朝鲜也将在自己的带领下,成为大明最忠诚的藩属国等等……
而莫名其妙得到王位,又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的李灏,则跑到了武英王处哭诉不已,痛骂朴昌树的狼子野心,自己当不当这个国王无所谓,但李家王朝却不能在自己手中葬送。他恳请大明尽早发兵,以讨伐叛逆之臣,挽救朝鲜于水深火热之中。
朱斌愤怒谴责了朴昌树卑劣的行径,并好言安慰了李灏一番。然后他突然问道:“你当这个国王难道真的很开心吗?”见李灏怔在了那里,朱斌淡淡地说道:
“在朝鲜,造反、兵变、谋杀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实在太多了,难道你已经忘记你父亲和哥哥惨痛的教训了吗?这次你如果不是在京师,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还会活生生地站在这里吗?不错,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国王这张位置有的时候更多的意味着负担和责任。其实,你完全没有做好这种心理准备。李灏,不要再贪恋这个权势了,朴昌树想坐那张位置,就让他去做吧,也许迟早有一天,他也会被人推翻。等到了那个时候,他悲惨的遭遇可能还不如现在的你的。你说呢?”
李灏完全愣在了那里,难道,难道武英王根本就不想帮自己重新夺回那个王位?这是李家辛辛苦苦取得的江山啊,就这么送给外人了?他不甘心,一点也不甘心。
可是自己又能怎么办?失去了大明地支持,自己便什么也不是。没有军队支持,没有官员支持,一切的一切都即将成为曾经的一枕黄粱。
他默默地看向朱斌,这位大明的武英王面上却什么表情也都没有,也同样沉默地看向自己。在这一瞬之间,李灏什么都懂了。从现在开始,自己将再也回不了朝鲜了。从现在开始,自己将只能永远地滞留在大明。从现在开始,自己将只能在明朝的庇护下生活……
“我会让朴昌树把你的家人送到京师,让你们一家人团聚的。”朱斌淡然说道:“另外,我再会奏请陛下封你为安乐王,享受大明王爷的待遇。以后,就好好地在京师过你的王爷生活吧。我保证,从此以后你再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威胁……”
元末明初政权交替,元朝在中国的统治被推翻,残余势力遁入长城以北,成为北元。此时,如何抉择成为当时高丽王国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新生的明朝势盛,锐不可挡,但残元在朝鲜北境尚有一定力量!
加上一百多年来对元朝的效忠惯性,使得高丽王室的外交政策游移不定,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像一根墙头草,数次在明、元的风雨中摇弋。与此同时,朝中也形成了亲元和亲明两大派系,亲元派以权相崔莹为首,亲明派则以大将李成桂为首。
两派之间的斗争,也代表了主张守旧和要求革新的斗争。
大明洪武二十一年的“铁岭争端”终于使两派的矛盾总爆发。明朝在铁岭设置都指挥使司,将其纳入直辖范围。此举引起了亲元派的极大愤慨。在崔莹不断怂恿下,高丽王辛愉决定与明朝作战。
但他们的失策之处,在除了发动的是以卵击石的取胜无望之战外,还派遣了坚决反对出兵的李成桂为统帅。结果可想而知,李成桂的大军到达鸭绿江时,发动兵变,拒绝继续前进,返回首都开城废黜了辛褕,流放了崔莹,从此夺取了朝政大权。
但李成桂还不敢贸然夺位,因为朝中反对派还很多。他又先后拥立了两个高丽国王作为傀儡兼过渡。为了扫清高丽旧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在作了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后,采用包括暗杀在内的各种手段铲除了不肯依附自己的朝臣郑梦周,时机已经成熟了。
明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正式废掉了高丽恭让王,即国王之位,国号朝鲜,同年迁都汉阳,是为朝鲜李朝太祖,从此开始了朝鲜李朝统治时代。
景平二年二月,长达二百五十三年的李朝,在朝鲜终于拉上了帷幕。就如同历史总喜欢嘲弄世人一般,李朝统治由政变开始,然而又在政变之中结束。
李朝的末代国王,被大明封为“安乐王”,从此后再也没有回过朝鲜。景平二年年底的时候,李灏在忧闷中死去,无子嗣。朝鲜李朝自此绝后。一段历史画上了句号。
而那个篡夺王位的朴昌树,则顺利地被册封为朝鲜国王,并于同年正式恢复“高丽”的称呼。高丽?朝鲜?其实无论什么名字,这一个国家的历史,将从现在开始即将发生改变!
第398章 “白胡子”何征途
熊熊的火光冲天而起,遮蔽了整个村庄的上空。炮声隆隆,一枚枚炮弹不断从停泊在海面上的战船之中,落到这所不大的村庄之内。哀号声响彻了整个村子,不断到有男人女人倒在了血泊之中。只有日照大神才能知道,这样的恶运为何会突然降临到了这里!
这是日本多艺的一个小小村庄,本来自从日本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之后,当地的倭人便开始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外面的世界究竟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似乎与他们一点的关系也都没有。但天晓得,怎么今天厄运就这么突然地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
太阳才刚升起的时候,海面上就出现了两艘舰船,并且逐步向村镇靠近。负责守卫村镇的士兵大声叫着让他们离开这里。因为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舰船,一律都不准停泊在日本。
那两艘舰船也算听话,并没有停留多长时间便离开了这里。这未免让村镇的守军长长出了口气,这里毕竟才只有十来个士兵,要真是哪个怀有恶意的舰船,或者是海盗的话,一旦敌人发起了进攻,他们凭什么来阻挡住?
但是到了中午,情况却忽然发生了改变,十余艘战舰突然出现在了所有倭人的视线之中。小村镇里的倭人守军大惊失色,还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猛烈的炮击就开始了!
这个叫南吉的村庄,遭受到了从所未有的炮击。一发一发的炮弹,根本漫无目的的落在村庄里的每个地方。到处都有房屋被炸毁,到处都燃起了大火。那些倭人想躲藏,可是只有这么一点大的村庄,面对无穷无尽的炮火,他们又能够躲到哪里去?
十几个士兵倒不愧是军人出身,从战舰亮出炮口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已经预知到了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当第一发炮弹从炮膛里冲的时候,这些人早就找了相对安全的地方躲了起来。要说还是当兵的灵活,可那些倭人百姓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村子并不很大,整个村子里估计也就百十来个人,所以虽然炮火猛烈,但死伤倒并不是很严重,但炮火所带啊来的威慑力,以及身边村人刚才还好好的,忽然间就缺了只胳少了条腿,然后在地上惨呼着断气的样子,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
日照大神很显然有被这样的炮击所吓坏了,天知道躲到了哪个角落,肯定是无法照顾到它的这些子民了。村子里的倭人找到他们的头人一商量,很准确地判断出这一定是海盗来了。要抵抗肯定是没有力量的,还是投降才是上策中的上策。
白旗在这个叫南吉的村庄上空被打了起来,但战舰的炮火却一点也没有停止的意思,反而变得更加凶猛了起来,还把拿着白旗准备投降的几个倭人炸死了一半,这一下倭人大是奇怪,难道这些海盗不明白白旗的意思?或者又是他们有别的投降办法?
也许是这些战舰上的人自己打累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就在村庄几乎被夷平的时候,炮火终于停了下来,日照大神,日照大神终于显灵了,那可恨的炮火终于停止了啊。可接下来,那些海盗们又会对这里做出什么事情呢?
而这时在停泊在海面上战舰的甲板上,穿着海盗服装的何征途,正在一张专门为他设立的案几上在纸张上落下了最后一笔。这是一副画的刚才炮击南吉的画,炮火的凶猛,倭人的奔跑,都惟妙惟肖的出现在了画中,何征途自己欣赏了好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总觉得自己当画家的天分,要比当职业军人跟多。只是当年的战乱,为了填饱肚子,才让他走上了军人的道路。等到战争结束了,拿着那笔丰厚的退休金,也许自己真的应该去当画家,游走于天地之间,寄情于山水之中,这才是自己最大的梦想吧?
“炮击倭人图。景平二年白头山人作于倭岛。”
看着上面自己亲手的几个字,何征途笑了笑。炮击倭人。自己自号白头山人,等战争已经全部结束了,也许自己真的已经白头了吧。他知道,对倭岛的进攻,不过武英王胸中蓝图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大,更波澜壮阔的战争还没有开始!
“老大,这图送给我吧。”走过来的秦风,看到何征途的花,依照事先商量好的称呼说道。接着也不管何征途同不同意,一下就抢了过来,然后又细心地折了起来。
见有人欣赏自己的大作,何征途大是得意。谁想到秦风接下来的话差点让他气歪了鼻:“要说这画好还是不好,这我可不知道。可我看着舒服,没准哪天我落难了,还能靠着这画换上几个铜板呢。老大,赶明有空的话,再给我弄几副啊!”
何征途很想把这个毫无审美眼光的部下踢到大海里去。他有些气急败坏地指着部下吼道:“滚,马上给我滚到上面去。把那些矮子全部给老子集中起来,一个也不许跑了。他妈的,老子要好好的看一下这些该杀的矮子。”
原来,何征途本来就是浙江人,家乡又在当初倭乱之时的重灾区。家中多人死在了倭寇手中,因此对于倭寇的痛恨,何征途超过了所有的人。
十几条小传放了下来,很快就抵达了岸边。上百名穿着海盗服装的士兵从船上跳了下来,先是响起了一阵清脆的枪声。硝烟弥漫之中,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热情的出现在了倭人的面前。
这些士兵年轻英俊,身材高大,青春的气息不断从他们身上发出。就好像早上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朝气,充满了阳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