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鸳鸯拆散-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了李宅,杨浩也不要人去后院禀报老太太,径直去了二丫的房间,一进门就对万儿说道:“你先去一下,我有话对二丫说。”
二丫正在绣东西,见他如此心中惊诧,便对万儿点点头,让她去门外守着。
杨浩本满腔怒火,既气愤李家为二丫说亲竟绕过了自己,又气二丫不好好呆在家里,被人瞧了模样拿着在外面嚼咀。可真面对二丫,看她担心地看着自己,到底不忍心冲她发火,只问道:“听说你家里给你说亲了,是那什么姓华的?”
二丫听了有些奇怪,看杨浩这架势倒有些兴师问罪的模样,刚要否认,又想前几日的事情,忙答道:“没有的事。我现在还小家里还没想这些。不过前些天倒是那边吕大人的太太说要为她内侄保媒,却是被母亲给拒了,那太太倒也姓华的。只是此事,你是如此得知的?”
杨浩这才松了口气:“看来那姓华的被打得也不冤。他竟拿这没影的事,在外面胡说败坏你的名声,被我狠狠打了一顿,若不是有人拦着,直接打死他了事。”
二丫见此倒不好说什么,便低了头。杨浩又道:“你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哪知那些人的根底,小心被人给骗了。以后再说亲,一定要知会我,好歹我也是你的救命恩人,你的命如今不是你自己的那是属于我的,没我同意你谁也不能嫁。”
第一一零章 素手执汤
第一一零章 素手执汤
二丫听了杨浩的话,心有发笑:先不说这救命之恩本就扯不清楚,便真是有救命之恩,也没有个自此命便是恩人的,连亲事都得让他做主
此时的杨浩一身的酒气,说话舌头打结,却又用一种非常严肃认真地的神情看着二丫。
二丫感念他对自己的维护关心之情,看他喝酒如此,一时半会也不方便与他计较,便忙上前笑道:“好,以后有事一定会知会你的。瞧你,这是在哪里喝这么多的酒,快坐下来休息醒醒酒”说着已是搀扶着杨浩坐下,又扬声说道:“万儿,你去厨房让人做些醒酒汤来”
杨浩喝的酒本就不少,待到此时酒劲倒真是有些上来,转头又看到二丫满脸带笑地搀扶着自己,行动间又隐隐嗅到一丝自她身上散出的淡淡馨香,于是他的脑子就有些转不动,只怔怔地由着二丫的动作坐了下来,却是不错眼地蒙松看着她。
二丫看杨浩坐好后,起身倒了一杯茶递给他,哪知杨浩也不接茶,只是拿如婴孩般纯净的眼神懵懂地看着她。二丫知他定是酒劲上来,使唤不动手脚,又兼看到他那如孩童般的无辜表情,心中顿时柔软一片,于是亲手执了茶杯递到他唇边。
杨浩就着二丫的手喝了一大口茶水,然后又怔怔看着她,二丫不明白他的意思,便轻声问道:“要不要再喝点?”
杨浩便又低下头喝了一口,二丫正要开口说话,听到外面有人走来,便将茶杯收了放在桌上,转身向外看时,却是母亲进来了,万儿也托着醒酒汤跟在后面进了来。
二丫一边轻声叫着母亲,一边走上前去侍候母亲坐下,又对着万儿奇道:“这么点工夫就好了?”
李母抚着女儿的手笑道:“你父亲与同僚相聚,我怕他喝多了,让人提前备下的,倒是正好让他用了。”说罢便转过头,看向杨浩。见他只管眯缝着眼睛呆呆坐着,知道是酒劲上来,也不追究他的失礼,对着万儿吩咐道:“你侍候杨公子用点汤”
万儿忙端着醒酒汤走到杨浩身前,轻声叫道:“杨公子”
杨浩听到声音,睁大了眼睛,脑中空白,抬眼呆呆看向二丫。
李母见此,对二丫笑道:“想是醉得厉害待他喝过汤后,让人扶他去客房休息”
二丫点点头:“就他这样子,这汤只怕一时半会未必能喝下去不如母亲去忙吧,这儿暂时交给女儿。”
李母沉吟一下,起身道:“也罢,你让万儿服侍他饮下后,让你孟婶子帮着扶他去客房,我去厨房安排老太太的饭,顺便让老孟头去杨府报个信”
二丫送母亲到房门前,回身就见万儿执着匙勺将汤送到杨浩口边,奈何杨浩只紧紧抿着嘴,万儿低声央求道:“杨公子,您张张口好歹喝一口。”
二丫见杨浩眼睛只管随着自己转,便说道:“让我来吧。”万儿只得将碗勺递给二丫,自己起身退到一边。
二丫执着汤水吹了吹,微蹲下身,平视着杨浩的眼睛,笑道:“来,喝点汤”杨浩看了二丫一眼,呆呆地喝了。
终是将一碗汤喂了下去,二丫松口气,将碗交给万儿道:“送去厨房,再看你母亲若是得闲就过来帮着些。”
刚才半蹲着身子极是累人,二丫坐在椅上略捶了几下腿,再抬头时看到对面杨浩正拿手揉额头。她忙问道:“怎么了,不舒服?”
杨浩此时已是有些醒过酒来,大着舌头说道:“刚才你可是答应我,你的亲事由我做主的,是不是?”
二丫一听,他竟还是揪着那事不放,也不欲和个醉汉纠缠,便连连答应着。
杨浩听了,呵呵傻笑着起身,一个踉跄走到二丫身边,拉着二丫的手说道:“那你也发个誓”
二丫一看他动真格的了,若是以前她倒也不怕,只是到底是重生的,对鬼神还是极敬畏的,故不敢轻易许诺,略想了一想,便笑道:“我当然是答应你的只是这婚姻自来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一个闺阁女子不仅在这上面无话可说,只怕还是最后知道的人,故我发誓只怕也是不中用的。这事儿得须和父母说才好只是今**醉了,待明日酒醒后再说吧。”
与个醉汉哪里有理可讲!杨浩只管大着舌头嚷着让二丫发誓,其他话哪里能听得进去。正争闹中,却见万儿领着杨华几个人走了来。
杨华忙对二丫道声叨扰,便和小厮们一起,拉扯着杨浩向外走去。杨浩没得到满意的答复,自是不肯走,只是手脚倒底软绵绵的没力气,挣扎不开,只口中嚷道不走。
老太太等人见了,不由劝道:先让杨浩到客房歇息一下醒醒酒再走不迟。杨华知杨夫人怕杨浩喝酒惹事,规定让杨浩下值会就要尽快回家,故不敢让他在外多做停留,故只是向李府众人道谢,终是将杨浩架上马车回了杨府。
杨浩喝酒自来酒量不小,只是酒劲上来后大多要朦胧上半个时辰,而那个期间虽然手脚不听使唤,头脑却是清醒的。待半个时辰后神志大致便会清明,手脚动作基本上也就恢复了。故等到杨华等人将杨浩折腾到房中躺下,又给他灌了碗醒酒汤,过不多时,他的酒基本上已经全醒了。因为知道杨华向母亲禀明自己与人喝了点酒已是歇下来,便也不去母亲处问安,只在床上安静躺着休息。
哪知酒劲上来时只想睡觉,此时在床上了却是睡意全无,酒后的一种莫明的兴备劲儿倒是浮了上来。此时的杨浩脑中只有二丫温柔的笑容,再想到她偎在自己身边,亲手喂自己喝茶吃汤,心中有股说不出的幸福,就好像有一把小刷子时不是在心间轻轻刷上一刷,弄得心中痒痒的,可恨又不能大声呼叫出来,只在床上滚来滚去嘿嘿暗乐,幸亏房中无人侍候,否则真能把他憋坏了。
在床上翻滚半天,又起身将二丫的帕子荷包拿来搂在心间。又将二丫与自己相识种种细细回忆,觉得二丫也定是倾心自己的,今日二人相处时,对自己更是柔情一片,再思及自己对她的心意,原来这便是书中所说的两情相悦,果然让人缠绵悱恻。
杨浩越想越乐哈,又怕外面丫头听到,只拿帕子捂着嘴傻笑。捏着帕子又仿佛嗅到二丫身上那淡淡香气,果然二丫便是熏香也是如此让人着迷,全不似那些庸脂俗粉熏得呛人。越想越觉得二丫便是天下第一人了,所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只是这姻缘之事,还是父母说了算的,这事可是要好好合计合计。
杨浩如此辗转反侧直到下半夜才沉沉睡去。等到第二日醒来,对着亵裤上那白色浊物,杨浩有些手足无措。
这两年杨浩倒是偶尔也会有此情况出现,他如今大了也隐约知道些事,只是想着若是让那那些丫头看到有些羞人,若是让那些浆洗的碎嘴婆子们看到,还不知怎么编排自己呢,若是丢掉也是不妥。故凡遇此事他都是悄悄塞给杨华,让他混到他自己的衣物内,交由杨嬷嬷去浆洗。因为二人年岁相仿肯定情况差不多,故开了头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
只是今日,他倒是有些不好拿去给杨嬷嬷。自己是吃着她的奶长大的,平日给她倒是无妨,但是他忆起自己昨夜在睡梦中依稀看到了二丫的身影,此时想来便如做贼似的,且昨日里又是自她那儿来的,总觉得交给杨嬷嬷,会被她母子二人看穿此事。
思来想去,杨浩起身换好衣衫去外面弄了点水,自己将那浊物洗去,这才将亵裤混在昨日的衣物中。一切都妥当后,杨浩放心地出门去了。
冬梅见杨浩收拾妥当出了门,便照常去他房中收拾。等拿起要浆洗的衣物时,感觉有些异样,果见衣物中有件已是水洗了的,待看清是公子的亵衣,且看那水洗的地方,冬梅不由羞得满面通红,心中却是有些暗喜,自谓公子终是长大开了窍。
杨浩今日仍是白日当值。因为昨夜睡得太晚精神有些不济,白日里又想如何妥当促成自己与二丫的亲事,故一整天神情怏怏地,好在别人都以为他是因为宿醉才会如此,倒不也去过多打扰他。
好容易挨到时辰,杨浩急忙忙带着杨华赶去李宅。巧得很今日李父下值后,也直接回了家。杨浩本就不知该如何与老太太等妇人开口,见李父在家中,就借口有事请教李父,二人便去了书房。
别看杨浩已是打了几个腹稿,可是真要与李父面对面提起,他心中还是莫名地忐忑起来。看着李父一本正经地拿眼神询问着自己,便觉得全然不是自己当时心中设想的那般,不由得心思转了几转,终是硬起头皮来将昨日里自己拳打姓华的事说了。
果然李父听到那姓华的败坏二丫名声时,神情变得凝重,眼中也有怒意。杨浩知道自己说的话已是进了他的心,那接下来自己将要说的话便会让李父更为重视,距离自己的目的也就更近了
第一一一章 相看女婿
第一一一章 相看女婿
杨浩看到李父拧眉抚须,趁势说道:“我和二丫妹妹也算是有缘自三年前将她从河中救起,这几年也一直与大人一家保有联系。也算是看着二丫长大成人,如今我看二丫就当她是自己个的亲妹妹一样,看到竟有人如何埋汰她,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便将那人狠狠教训了一顿”
李父见此倒觉得自己之前太小人之心了,不由拍拍杨浩的肩膀,叹道:“真是人在家中坐,事非天上来这姓华的,做事也太欺人了。多谢贤侄的提醒,以后我会嘱咐家里人小心的。”
杨浩忙笑道:“应该的我向来当二丫三丫为自己的亲弟妹的兄长关心妹妹也是应该的,只是这二丫今年就要及笄了,也到该说亲的年纪了。如今看来大人在京城还得做几年官,二丫说不得就嫁在这京城之中。”
李父听了,不由点头看向杨浩。杨浩见此心中更是得意,面上却愈发郑重起来:“只是大人到京城时日太短,认识的人也少,那些个媒人又只管向好了说,故一定要细细查访才好。我们家在京城也算是有跟基的人家了,以后若是有那提亲之人,先不要答应下来,到时说与我,也好让人好好打听一下”
此一番话让李父对杨浩愈加刮目相看,连连道:“如此那便拜托你了,二丫能有你这兄长也是她的福分”
杨浩忙道:“能有二丫这个妹妹也是我的福分二丫长得好看,又温和亲切,当然要嫁得良人才好。”
李父听了心中更是满意,又留杨浩吃饭。杨浩见目地已是达成大半,心中的高兴早就快抑制不住了,待的时间长了露了出来可就不好了,故不急着见二丫,直接出了李宅。
其实以杨浩的心性,今日本就想见到李父后,直接提出求娶二丫。只是自己一个爷们虽不太在意门第之见,但母亲和姐姐却未必能依自己,况且如今父亲又出了京城,何时回来又没个准信。眼看着二丫及茾,这前后只怕就会有人家来说亲,自己一个小辈亲自去求娶显见得于礼不合,就是李家也定不乐意自家好好的姑娘说个人家要先受这遮遮掩掩的委屈。若不与李家提前挑明,万一二丫被悄没声地订了亲,岂不是误了自己二人的好姻缘
一天下来杨浩终是拿定主意,先以兄长关爱之名,若是有人说亲,这打听人物之事交由自己,到时怎么还不能搅黄了如今心事已成,杨浩自是得意洋洋。
李父看着杨浩离去的身影,心中深思了一会,深觉自己看人倒是闪了眼,却哪知向来鲁莽直性的杨浩为了抱得美归,在这上面可真是下了工夫。
等晚饭回房后,李父便问起那姓华的事来。李母忙将前几日吕太太有意为她娘家侄子说亲的事对丈夫说了,又道:“因为在那之前已是在宋宅见过那人的,说是要做学问,眉目间却是有些不正,我当时便回了吕太太的。哪知那人竟如此行事,幸亏当时没答应。”
李父也道:“这京城不比咱们乡下淳朴又知根知底,以后二丫的亲事的可要好好查访,万事小心”
李母忙笑道:“这是自然的。说起来那日在宋宅倒是也见到宋大人的外甥房公子,端得一表人才。据宋太太说他家本就在京城下的一个小县上,早几年就中了秀才,为了今年秋闱提早来京城好拜访名师研究学问宋太太又就喜欢咱家二丫,看样子倒是有撮合二人之意,只是因不知他父母意下如何,故只略透了透风。”
李父点点头道:“这倒也罢了只是这之前怎么都没听你提起过?”
李母不由嗔了丈夫一眼道:“之前倒是想和你说的,只是你那几天日日喝醉了哪得空儿。后来这事又过去了,再拿来说就没意思了。昨日倒是想给你说来着,先是杨公子喝了酒闹了一场,接着你又醉醺醺回来,今天一大早就去上值,也没时间说给你。”
李父一听此话有些文章,也就住了宽衣的手,忙看着妻子问道:“怎么昨日又能拿来说了,莫非有了什么新文?”
李母将衣服放妥,满面笑容地说道:“那日在宋宅时,二丫也是一块过去找宋家小姐玩耍的,与那房公子倒是见过的,想来是那房公子也中意咱们二丫后来房公子的母亲又听宋太太说了二丫品貌性情及出身,也是上了心。故昨日我过去时,宋太太又特意提起,我便想着过几日着人打听一下他家的情况,也好回个话。”
李父沉吟道:“先不急着去下面打听,家世倒是小事,主要是人品要好且要上进才行。他既然是秀才且要考举子,少不得要做些功课。我虽不才,不敢提什么指教,学问不分年纪高低,大家倒是在一起研习一下,也能互为进益。”
李母知道这是要亲自考较那房公子的学问人品,便笑道:“那我明日就对宋太太提一句,正好你后日沐休,时间上也正好赶得上。”
第二日,李母就过宋宅给宋太太说了李父的意思。宋太太笑道:“该当如此!我家外甥能得李大人亲自指教,今年定能高中的。”
李母忙道:“要说指教也是宋大人才对且早就听说房公子才学横溢,他们也就是相互研习罢了。”
此事就算是说定了,双方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便就转开了话题。
到了那日,房公子如约而至。因为不知事情最终是否能成,故大家暂时并不说与二丫知道,到那日只是让万儿好好陪着二丫在房中。二丫看着众人都有些含糊鬼祟的样子又哪会想不出缘故来,既然大家都不提,她也就装不知道。
要说那房公子她也见过一面,模样却有些模糊,她早过了听闻说亲就羞红脸的年纪,虽说对那些情啊爱的也不敢奢求,却也盼着有个知心合意的良人共度一生。
但真要把说亲的事摆在眼前,她却有些不真实的感觉。早前听宋家盈儿姐姐说这房公子今年不过是十七岁,脑中便浮现出“老牛吃嫩草”的字眼来,也不知自己在年纪轻轻的那人面前可否能心无障碍地学小女孩撒个娇呢。
这一年来自己虽在父母长辈面前去了所有的杂想,行动间只向女孩儿身上靠拢,可这心终究是老了,和那么个少年在一起,感觉占了他好大的便宜。不过他家既能来说亲,想来还是挺满意自己的,今生再不是自己硬巴上去的开端是好的,真要嫁过去,以后的日子定能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吧。
书房中主客倒是相谈甚欢。李父虽面上不显,心中却是挺满意的。才学还不错,如无意外这个举人定是跑不了的,看他言谈举止稳重,没有时下少年傲才恃物的毛病,可见家风极好。
房公子虽自负才学极高,不过在李父一番考较下倒也多了些悟点,眼看着李父对自己也是愈加和蔼起来,倒真是不虚此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李宅大半日却是无缘得见佳人。
房公子自小便是个好强的,自认天赋才学俱佳,便有点自视甚高的意思在里面,只要考学定要一举拿下才行,今年这举人便是手到擒来。在生活品行上也对自己要求严格,洁身自好,不与那些浪荡儿结交。故在娶妻方面也有些追求完美,一定要绝色才好,还要性格柔顺中带着韧劲,凡此种种不能历数。
也是缘分所致,那日客居舅舅家竟无意窥见二丫,虽说二丫相貌不是绝美,却也是个清丽佳人,且满身的气质仿佛就恰恰契合了自己的要求,故他便要请舅母帮着说合。倒是宋太太虽知这个外甥在家中也是说一不二的人,只这亲事到底是父母之命,故问过了小姑子的意思后,这才于前两日特意对着李母提起这桩亲事来。
今日一见,双方俱是满意。尤其是房公子见李父为人方正当才学也佳,虽说官不大却也是小康富户书香之家,待今年自己再拿个举人出来,倒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等房公子离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少年郎倒真是个不错的。接下来,就是着人去打听其人品家世的好歹了。
老太太叮嘱道:“虽说杨家公子要帮着打听,只他也没有多少时间管这些闲事,少不得要交由下人去做。自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郞’,这是二丫一辈子的事,还是咱们家的人打听让人放心。”
李父笑道:“那是自然,这事还没有眉目呢,确实是不好过早烦他,想着就让王桐先去打听着,反正我现在使唤他的事情也不多。”
老太太闭着眼想了一下道:“王桐年纪不大,办事倒也稳妥,只是到底是个爷们,有些事上不如女人好说话,还是让个女人跟着去好一些。这几日孟娘子一直帮着二丫做百花会上的衣裳,不知做得怎么样了,要是差不许多,就先让孟娘子将这事儿放放,明天让她和王桐一起去吧。”
李母忙答应着:“我去看过已是差不多了,明日就让二丫和万儿再修饰一下想来就好了。只是如此一来,这两日家中人手就紧张,只怕委屈了母亲。”
老太太一摆手:“在乡下不也一直就这么过的,来京城才几天就娇贵起来倒是该让人去牙行问问,寻个老实可靠的来丫头小子来,以后二丫出门子,三丫读书身边都得有个人才行。”
一时商量完毕,众人都各自回房。二丫看着做好的春衫,叹口气,再看向窗外,眼中却满是迷茫。
第一一二章 邀请游园
第一一二章 邀请游园
第二日一大早,孟娘子二人就在老太太等人的叮嘱中赶往房公子的老家去了。
二丫这几日一直跟在孟娘子身边做百花会要穿的衣物,今天已经全部完成,倒是能歇歇眼睛。想起几日未写大字,可提起笔来,又感觉没有写下去的力气。
万儿服侍在侧,也感觉出小姐今日有些心不在焉,不由打趣道:“小姐不用担心那房公子也是见过的,看着就是个好的。且老爷也说他好才学,今年说不得就是个举人老爷呢,等小姐过门后,怕不是个官夫人昨儿大家还说,小姐只怕比太太还有福气呢”
二丫横了她一眼,笑斥道:“越发没规矩起来你去看看我母亲做什么呢,反正也没什么事,看可有我们能帮着做的”
等万儿走后,二丫已是敛了笑容,眼睛暗了下来。人生大事基本上也就这么定了下来,房公子无论品貌才学也挑出不什么差错来,看他也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不说家里人都认为这是门好亲事,便是自己也觉得这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可是为什么这心中总是觉得空落落的,总似缺失了什么东西似的
是因为见刘栋对淑妍的深厚情感,故心中艳羡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段这样的爱情吧但做人要懂得知足,房家虽比不上川阳侯府富贵,但现在来看那房公子许是心悦自己,若真是嫁了他,好好经营着过日子,未必就没有那甜美的感情
就在二丫胡思乱想之际,万儿回来道:“太太说她正整理老爷春夏衣物,人多了帮不上忙且也乱得慌,要是没什么事,就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吧”
二丫便带着万儿一起去了老太太那里。却见三丫正拿了小弹弓撅着嘴坐在老太太怀中。看到二丫进来,三丫忙挣扎着跳下炕来,拉着姐姐道:“姐姐,你劝劝祖母,让咱们回老家吧,在这里不好玩。”
二丫牵着弟弟的手,走到祖母身边坐下,笑道:“这是怎么说的,好好的怎么想起要回老家呢?”
三丫不吭声,只揪着二丫说道:“好不好,你劝劝祖母啊,咱们还是回去吧。”
老太太笑道:“他在院中拿弹弓乱打东西,刚被你母亲说了一通。大约是没面子了,就说京中不好玩,整日里拘在院子里不如乡下老家好,正在这里闹呢。”
三丫忙大声反驳道:“才不是呢在家里玩弹弓没意思。前几天我师傅说教我射箭,到时带我射小鸟,我说我用弹弓就能办到,等他再来时让他看看的。可是一直圈在这里,整日也不见只鸟”
二丫忍住笑:“就因为这个原因,你就想回老家?你师傅什么时候来,你这回老家来回也有十来天呢,不知道可还赶得上?”
三丫扳着指头算了一下,惊叫道:“师傅今天就该来了,上次教的招式还没练熟呢,我得赶紧回去练练”说着匆忙地跑出去,二丫冲万儿点了一下头,万儿忙跟着出去了。
二丫冲着祖母笑道:“这孩子真是一阵风一阵雨的”
老太太听了也笑道:“显见得是要嫁人了,听这话都是老气横秋的样子。”
二丫低着头不吭声,老太太伸手帮她拂了额前的头发,笑道:“快别装羞了你向来是个大方,没想到在这事上也没见个羞涩样子。是不是对这房公子不满意,有什么不合心意的地方直管说,这可是你一辈子的事,别人可替不了你”
二丫有些惊讶地看着祖母,老太太点着孙女的额头:“在自家亲人面前还装要说那家的人口家世可不是你们小姑娘爱关心的事,你们看的就是人物品貌如何。说起来那房公子倒也是相貌堂堂的,可我昨天瞧着你好像不太乐意呢。”
二丫忙道:“也说不上乐不乐意合不合心意的,只是觉得有些迷茫,说起这事来就觉得好像是在做梦一般,老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我就在一边冷眼看着那是不相干人的事一样。”
老太太仔细端详二丫,叹道:“你这孩子人人都是打这过来的,大多小姑娘寻了个有前途的俊俏少年郞,都是满心里甜蜜的憧憬,偏你竟是如此不过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人总是对改变原状的事情产生恐惧,你不过是对将来的生活没底而已。丫头,听我说,这日子是过出来的,同样感情也是处处出来。我看你是个享福的命,说起来当年你周岁时还让许半仙看过相呢,说是你将来是个诰命夫人的命,更会夫妻和美子孙满堂”
二丫不由“扑哧”笑了:“祖母不是一向不信这些的吗,今日竟也说这些”她倒是不知自己当年也有这档子事,不过前世在外人眼中,倒真是夫妻和美儿女绕膝。
老太太笑道:“这不是信不信的事儿,咱们家一向与人为善,修路铺桥的,这些功德可不得给你们小辈你就等着将来享福吧。”
二丫拉着祖母的手笑道:“那就借您吉言,到时咱们一块享福”
老太太看二丫心情开解了许多,便又说道:“听你母亲说,你去百花会的衣衫已做好了你去拿来了,我这老婆子去不了百花会喽了,就先开个赏衣会过过瘾吧。”
正好此时李母也已经忙完走过来,听到婆母的话,笑着走进来:“今日儿媳也跟着母亲沾个光”
二丫忙站起身来,看母亲兴致挺高,笑道:“衣衫有什么好赏的,这得须美人来配才行”
李母刮着女儿的脸皮:“就你脸皮厚,快去穿了来,让你祖母好好鉴赏一下”
因为万儿看护着三丫,二丫回房后少不得要自己将衣物穿戴好,如此倒是费了些工夫。又挑了支刚得的珠花戴了。这才慢慢向祖母房中走去,等到了门前调皮地笑道:“美人儿来了”
说着掀了帘子进得房来,却让二丫闹了个大红脸:也不知杨浩何时来的,此时听到声音便转过头来,一双明亮的眼睛含笑看着她。
李母忙为女儿解围道:“再几日就到百花会了。这是那边刘府送来的衣料,才做好了,让她提前试穿一下,看可有不合可之处。二丫,快上前让你祖母看看”
二丫本因杨浩听到刚才自己大言不渐有些不在自,后又一想,自己一把年纪还怕个毛头小子笑话,于是大大方方走向去,让祖母等人打量。
经那日与李父的一番交谈,此时杨浩已视二丫为囊中之物,看自家媳妇自是哪里都顺眼,何况今日二丫一身新装又令她增色不少,杨浩不由地暗自得意自己的眼光。等二丫走近后,杨浩瞧着那衣料虽好却也不是最上等的,头上珠花成色也只中等而已,不过依李家现在的情况也只能作这不惹眼的装扮,也只能暂时委屈二丫了,等进了将军府自是有最好的给她。
老太太婆媳二人看杨浩看二丫时满是欣赏,眼中却一片磊落,倒是有些相信李父所说的话,只当自己家里多心了。二丫转了一圈就带着万儿回去换了衣服,又重回祖母房中。
杨浩与三丫已去了练功房。如今孟娘子不在家,李母亲自去厨房安排招待杨浩的菜色。二丫陪祖母说了几句话,就去找杨浩了。不得不说杨浩的那番兄妹论倒是成功地让李家放松了下来,此后对他与二丫的相处的也不再如临大敌一般。
二丫到了练功房后,正听到三丫在那里解释,不是他弹弓打不好,实在宅子里看不到小鸟。杨浩笑道:“弹弓是小孩子玩的,就是打中了小鸟也未必能打下来,下次我来时,给你做把弓箭,那才是真正打猎用的家伙呢。”
二丫听了,忙道:“送三丫弓箭倒也使得。只是他现在人小拉不动弓箭,等过几年再学也不迟。”
三丫一听苦了脸:“姐,你怎么老是说我小,练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的。这事你说了也不算,这得听我师傅的,他说练得就一定能练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