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明-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 乱世为匪 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惊凤翔
凤翔知府段有志当得知李家庄被乱匪所破的消息的时候,当即便大吃一惊,段有志不是不知道李家的势力,这一次李家一再派人来凤翔府向他求援,但是何乃他手头实在是无兵可用,凤翔卫留守的官军大多是卫所军,根本就不堪用,上一次派了丁保全去汧阳便是一个例子。
所以段有志尚在考虑如何处置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家庄被破的消息便传了过来,这让段有志当即便有些慌了手脚。
前几日从官面上传来消息,大批乱军误入车厢峡,已经被各路官军堵在了车厢峡之中,进退不得,眼看这一次大有将乱军一举扑灭的希望,本来这让他们这批陕西的官员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十几万乱军一旦冲出商洛一带,进入到陕西腹地的话,对于陕西各地官府来说,简直可以称作是一场灾难,陕西各地本来就已经因为天灾人祸残破不堪了,到处遍布着无以为生的流民,官府根本无力振抚,以至于流民多到已经使官府难以遏制的势头。
大批乱军最初就是在陕西起事,头几年在陕西搞得四处烽烟,各地官员经常被杀,他们这些读书人,好不容易考取一个功名,是想要做官发财的,可不是要出来被人砍的,义军从最初攻打一些大户庄子开始,发展到攻打县城甚至州府,前年好不容易被官军进剿,将大批官军赶出了陕西,流窜到了山西、河南、湖广等地,但是今年却又被官军追着跑回了陕西境内,如此一来,陕西境内各地官府都紧张万分,以至于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
眼下刚刚看到像高迎祥这样的大股乱匪终于有一线被剿灭的可能,但是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按下葫芦浮起瓢,离凤翔府近在咫尺的汧阳境内居然又出了这么大一股乱匪,如果这股所谓的刑天军发展下去的话,迟早必成大患。
段有志再也坐不住了,李家的背景他自然清楚,作为地方官来说,他虽然品级不低,但是毕竟李家长子却是京官,一旦得知其李家被乱匪所破,一定不会在京城里面说他好话,所以这件事他必须要尽快解决,也算是亡羊补牢之举,以免落得一个被追究责任,丢官罢职的下场。
但是段有志也自有难处,现在陕西各地官军纷纷被调往商洛地区正在剿匪,他手头兵力很有限,只有少量的凤翔卫的官兵,再就是凤翔当地的一些乡兵,根本无力调集大军前往汧阳剿匪。
于是段有志思量了一阵之后,不敢耽搁,便立即提笔写了奏报将此事禀报给陈奇瑜得知,因为他很清楚,这会儿现在陈奇瑜正在商洛一带布置困剿闯贼等大股乱匪,陈奇瑜又是五省总督,掌管着五省兵马的大权,而且他麾下又有贺人龙等一批悍将可用,而贺人龙此时就在陇州驻防,其麾下有兵数千人,离汧阳最近,正好可以调其入汧阳进剿刑天军,段有志便陈请陈奇瑜,速调贺人龙入汧阳剿匪。
这个消息被信差快马加鞭飞快的送至了陈奇瑜所在的大营之中,但是此事却并未引起陈奇瑜的重视,毕竟陈奇瑜现在可是响当当的五省总督,对于这个小小的汧阳的李家他并不熟悉,当看罢了段有志呈送来的陈报之后,他随手便将这封陈报放置到了一旁。
在陈奇瑜看来,眼下再大的事情,也大不过眼前的这些被围在车厢峡之中的变民军的事大,从他年初上任到现在,追着这些变民军已经半年有余的时间了,今日总算是将这批变民军堵在了车厢峡之中,终于看到了可以将高迎祥、罗汝才、李自成等乱匪彻底剿灭的曙光了,他哪儿有心情去关注远在汧阳一带的那一小撮乱匪呀!
更何况现在陕西各地的小股乱匪多如牛毛,如果各地官府都陈请他派兵去剿的话,恐怕他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在他看来,不过只是一个大户的庄子被小股乱匪攻破而已,只要他尽速将高迎祥等乱匪给剿灭,这各地的小股乱匪便不足为患了,到时候转手再去收拾他们,也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
所以陈奇瑜对于凤翔知府段有志送来的这封陈报并未重视,只是随手批复,着令段有志自行联络贺人龙就地进剿。
段有志在凤翔府足足等了几天的时间,总算是盼来了陈奇瑜的答复,心知这件事陈奇瑜恐怕是没空来管了,但是陈奇瑜不管,却不代表他也能不管,他可是凤翔知府,一旦事态继续扩大的话,那么他绝对是难辞其咎,到时候一不小心便可能落得一个丢官罢职人头落地的下场,好歹陈奇瑜也给他了一个回复,让他自行联络在陇州的贺人龙联合进剿,那么这件事便还有回旋的余地,于是他不敢怠慢,立即又亲笔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陇州的贺人龙手中,邀贺人龙尽速能派兵出陇州入汧阳,配合他对刑天军进行进剿,并且承诺这次用兵所需粮饷,都由凤翔府承担。
在派人离开凤翔府之后,段有志也开始忙碌了起来,立即召集手下官员商议调集兵马,进剿刑天军的事宜。
虽然凤翔府眼下兵力不足,但是此事关系重大,段有志也听闻了大批变民军被围于车厢峡的事情,所以私下认为短时间凤翔府不会有大问题,于是便着令凤翔府当地所辖的一批大户庄子之中各出一批乡勇,又从凤翔卫东拼西凑出来了一千官军,筹集了一批粮饷发放下去,总共调集了近三千兵马,交由凤翔守备杨路庭统带,六月三十出凤翔府,浩浩荡荡的朝着汧阳方向开去。
而贺人龙在收到了段有志的亲笔信之后,直接便丢到了一旁,这种事他才懒得去管呢,汧阳本来就不是他的辖地,而现在他统带的官兵不过只有两千人不足,驻守陇州已经捉襟见肘了,哪儿有兵力调往汧阳剿匪呀!
更何况这兵马一动,粮草先行,还要有开拔钱要发放下去,他的兵将已经四个月都没见过饷钱了,皇帝还不差饿兵,现在让他带兵出去剿匪,这钱他可拿不出来,段有志说的好听,粮饷的事情由凤翔府解决,但是他根本不相信段有志会拿出多少粮饷给他,所以这种事还是让段有志自己去头疼好了!
刑天军在李家庄没有呆多长时间,便开拔离开了李家庄,押送着大批物资浩浩荡荡的回转了天龙寨。
李家庄的所获实在是太过丰厚了,以刑天军的运力根本就拿不完,肖天健也不吝啬这些拿不走的东西,在清点过所获物资之后,能带走的便带走,带不走的粮食便尽数分发给了闻风赶来的大批流民,一时间在李家庄足足聚集起来了四五千流民。
而刑天军更是名声大噪了起来,无数领到粮食的流民无不对刑天军交口称赞,当刑天军提兵离开李家庄的时候,无数流民跪在道路两旁磕头称谢,这让刑天军上下官兵都很是得意非常,一个个昂首挺胸煞是威风,精气神比起来的时候,更是足了几分。
对于肖天健如此大方的将李家的粮食分发下去的举动,付德明倒是也很钦佩,如此乱世之中,许多杆子一旦获取了粮财之后,根本就舍不得拿出来分给这些流民的,而肖天健却一挥手数千石粮食便被他撒了出去,这种行为在一些人眼中无疑是有点败家子的作风。
但是肖天健却冷笑道:“既然这些东西我们吃不下去,也带不走,留着又有何用?难不成我们就住在这李家庄,吃空了这儿之后再走不成?这些东西都乃是身外之物罢了,倒不如留给这些流民让他们多活一些时日!”
这一次刑天军还顺势在流民之中再一次征募了一批新兵,而由于流民基数很大,所以征募到的新兵素质都相当不错,而且肖天健坚持走精兵路线,对于老弱之人一概不要,限定征兵数量只收五百人,所以这新征募的五百新兵一个个都属于身体强健的汉子,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其中也不乏少量的官兵逃兵,大大补充了这一次他们的战损的兵力,而且使刑天军战兵以及新兵的兵力扩充到了一千三百余人,辎兵数量也扩充到了四百人左右。
顺便肖天健还在这批流民之中收容下了数十名各种工匠,也随军带回天龙寨,这批工匠之中既有铁匠,也有木匠皮匠之类的工匠,正是他眼下短缺的人手。
经过盘点,这一次他们从李家庄除了虏获了数万两白银,数千两金子之外,还缴获了近五千石粮食,除了分发给流民了一批之外,他们还装车运走了近两千石粮食,足够他们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了,除此之外还缴获了各式甲胄几十副,各式刀、枪、镗钯、钩枪、刀棍、斧头数百把之多,大大改善了刑天军武器缺乏的现状。
当然收获最大的还不止这些东西,他们攻陷李家庄之后,还同时虏获了五门虎蹲炮,可笑的是居然还缴获了两门老掉牙的洪武年间所铸的碗口铳,这种老掉牙的东西居然也不知道被李家从何处淘来的,简陋的真是可以送到博物馆里面展览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守御来说,这东西还是很有一些用处的,对于缺乏火炮的刑天军来说,这东西虽破,但是却还是被他们收入到了囊中。
除了火炮之外,他们还缴获了七杆抬枪,三十七杆鸟铳,三十一杆老式的火铳,十八支三眼铳,火药数百斤,这些东西更是肖天健所急缺的物资,大大充实了刑天军的实力,可见这李家为了保命,暗中花费了多少巨资,才弄来了这么多好东西,现在都便宜给了肖天健了。
至于其它物资,还有不少是肖天健急需的东西,在李家的库房之中,他们还抄出了两三千斤的生铁熟铁,还从李家族人的家中抄出了相当数量的各种铜器铁器,这些东西自然肖天健也不会丢弃,一股脑的装上了车,全部运回天龙寨之中,用来打造更多的武器使用。
总之这一趟李家庄之行,虽然刑天军付出了近百条人命的代价,但是收获之大,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可以说赚的是盆满钵满,所有人都是心满意足。
第一卷 乱世为匪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十年赌约
李家庄被刑天军攻破的消息传开的非常迅速,大大震动了周围的许多村庄,使得附近的有钱的豪绅们人人自危,吓得不知所措,连一些当地的杆子,也都咂舌不已,羡慕的要死。
当初跟刑天军结仇的几路杆子连夜便拔了寨子,灰溜溜的远走它地,再也不敢留在汧阳一带,邢豹子被灭的事情他们可都知道了,天知道他们会不会被刑天军找上门清算,所以此时还是先避开风头,换地方躲躲好了,自然也没人敢这个时候,来惦记刑天军运回天龙寨的物资。
所以刑天军一路返回天龙寨,根本没有遭遇任何意外,大摇大摆的便回到了天龙寨之中,当刑天军大队人马到达天龙寨的时候,留守的人员早已大开山门,远远的迎了出来。
一个个留守的人员当看到大部分出征之人安然无恙的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之声,当看到绵延数里长的满满当当装载着各种物资的车马队伍的时候,一个个更是笑逐颜开,欢呼声连成了一片。
而出战之人当看到寨中留守的人员的时候,也都甚为高兴,同时还觉得非常的骄傲,一个个不由自主的又把腰杆挺直了一些,昂首挺胸的带着笑意,从这些夹道欢迎他们的留守人员之中穿了过去,大踏步的跨入到了山门之中。
当肖天健策马缓步走到这些留守人员面前的时候,这些人更是纷纷跪倒大声叫道:“小的恭迎掌盘子回寨!掌盘子辛苦了!”
肖天健翻身下马来到这些人面前,伸手虚托一下,大声对他们说道:“诸位请起,我早就说过,咱刑天军不兴这种俗礼,跪天跪地归父母,我肖某还受不起你们这一跪呢!都起来吧!诸位留守寨中,替咱们看住家,也辛苦了!回寨再叙好了!”
一个个留守的人员欢声称谢,这才纷纷站了起来,带着满眼的羡慕望着眼前一队队走过的这些战兵,当看到后面跟着的这数百新兵之后,他们脸上又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色,肖天健率部走的时候,他们不过千人左右,可是这一战回来之后,却又多出了不少人,于是这些留守之人纷纷吆喝着对这帮新兵打起了招呼。
新兵们也纷纷带着好奇的神色,抱拳拱手对这些欢迎他们的人们回礼,这让他们之中不少人都产生出一种归属感,觉得这以后他们再也不用跟以前一样,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到处流浪了。
一辆辆套着骡马以及耕牛的大车满载着各种物资,吱吱呀呀的碾过路面,就连赶车的这些辎兵们,也都一个个神气活现了起来,仿佛这些东西是他们夺回来的一般,颇有些炫耀的意思。
靳夫子背着手跟着几辆大车,脸上带着他常有的笑容,一边拱手跟路边的留守之人寒暄着,一边笑呵呵的对他们说道:“我说诸位,这一次咱们回来,可发达了!你们可别忘了,这可是咱们掌盘子的功劳呀!”这老家伙倒是随时随地都没忘了替肖天健拉拢人心。
天龙寨在肖天健率部返回之后,再一次喧闹了起来,新兵一回到天龙寨,便开始帮着辎兵们卸车,一包包粮食被搬运到了天龙寨的粮库之中,所有人都心里面踏实的很,看着这么多粮食,他们短时间再也不用担心,他们的肚子会挨饿了!
而那些黄白之物,则被直接卸入到了肖天健所住的小院之中,堆放在了几间屋子之中,交给了铁头等肖天健的亲卫负责看守。
肖天健简单安排过了一下寨子中的事务之后,便亲自带着付德明在他的地盘上到处巡视了一遍。
付德明以暂时来此修养的名义这一次也跟着肖天健回到了天龙寨之中,一入山寨便感觉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之处,虽然欢迎的场面很热烈,但是山寨之中并没有混乱的情况,那些留守的兵卒虽然一个个面带笑容,和回来的兵将们打着招呼,但是却并没有乱哄哄的挤在人群之中,而是依然有序的留在他们的位置上,身体笔直尽职尽责的值哨,如此的纪律性,即便是精锐的官军也很难做到。
而入寨之后,他所见的任何地方都干干净净,特别是那些战兵们,即便是回到寨子之中后,也没有自行解散,而是整齐列队在寨中的校场上,直到军官们下令解散之后,他们这才大声的接令,纷纷喜笑颜开的返回了各自的营房之中,将武器规整的摆放在了武器架上,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秩序井然。
付德明越看越有些惊讶,以刑天军的身份,眼下他们充其量也还只能算是一路杆子,但是他们的气质却更像是一支精锐的军队,一切都有他们的规矩,即便是休息也没有显得乱糟糟的。
只是那八百新兵显得倒是有些混乱,挤挤扛扛的在头目们的招呼下忙碌着安排他们的居所,然后被带走帮着卸货。
“付先生看看,我这寨子可还令你满意吗?”肖天健向一群对他施礼的兵卒们挥挥手,让他们先忙他们的去,扭头对正在朝着四周好奇的打量着的付德明问道。
“井然有序,规矩森然!难怪贵部能在本地迅速崛起,连战连胜!付某佩服!肖当家果真乃是帅才也!”付德明看着四周喜气洋洋、秩序井然的在各自头目率领下忙碌的各种人员,不由得叹息一声感慨的对肖天健答道。
肖天健心中还真是颇有点得意的感觉,他知道不管是谁,初次进入到他的天龙寨之中,都会有这种感觉的,但是他还是谦虚了一下道:“付先生谬赞了!肖某带兵不过讲究一个秩序罢了!一切自有规矩,每种事都自有规矩约束,只要严格御下,号令严明,无论官兵自上而下严格照章办事,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哦?付某听肖当家口音,似乎并非乃是陕西人士,但是又听不出肖当家乃是何地口音,不知肖当家家乡在何处呢?看肖当家行事,御下有方,难不成肖当家以前也乃是行伍之人吗?要不然为何如此精通带兵之道呢?”付德明听罢肖天健的话之后,随即便对肖天健问道。
“这个……!呵呵!肖某父母乃是游方郎中,肖某自幼便跟随父母四处流浪,并不知家乡何处,所以口音也乱的很,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哪里人士!至于行伍嘛!大致也算吧!不过肖某对于带兵精通万万是说不上的,最多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肖天健的经历自然不能为他人所知,即便是说出来,恐怕也绝不会有人相信,保不准还会被人当成疯子看待,所以每每有人问及他的身世,他都含混其词糊弄过去拉倒。
付德明看肖天健不愿说起他的身世,于是也不追问,指着耸立在校场边缘的那面刑天军大旗对肖天健问道:“刑天军!不知肖当家为何要以刑天为贵部军号呢?”
肖天健仰头看了一下随风飘展的刑天大旗,心中很有点得意的感觉,立即答道:“肖某借用刑天之名来作为我之军号,就是觉得刑天其志令人敬佩,虽面对强敌,却绝不屈服,毫不妥协!故此肖某便借用刑天之名,以此励志,也鼓舞麾下将士,以刑天为志!付先生觉得如何?”
付德明心中微微颤了一下,心道中土人士历来以黄帝为始祖,黄帝号称五帝之首,历代皇帝都以其为正统,而相传刑天却是蚩尤麾下大将,不服蚩尤败于黄帝之手,起兵与之对抗,结果被黄帝斩去头颅,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逆天之举,而肖天健却要以刑天为名,难不成他隐隐之中难道还有逆天之想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肖天健未免心思就太大了一些了吧!
大明朝朱姓已经立国近三百年,由盛而衰,现在天下大乱,隐隐之中似乎已经有些江山不稳,外有东虏虎视眈眈,内有无数乱民纷纷揭竿而起,而肖天健却以刑天为号,这里面是巧合还是暗有所指呢?
付德明虽然自幼读书,但是在这些年来,却也开始对朝廷开始生出不满之心,为官者斯文尽丧,只知上位之后对百姓巧取豪夺,极尽榨取,以至于闹得民不聊生,而对小小的东虏鞑子,却又连战连败,让鞑子屡屡犯边,却不能将其剿灭,以至于成为了朝廷之心腹大患,大明江山至此已经开始呈现出风雨摇曳之态,而他本来还有求取功名,有朝一日当官效忠朱家王朝的想法,但是却因为李家之事,居然被夺了功名,从此断了他仕途的念想,在李家私牢之中的时候,付德明得知自己功名被夺的消息之后,甚至生出过求死之心,但是最终却并未自寻短见,但是时日一久,他便对当今朝廷以及官府生出了无比的怨恨之心,要不然的话,这一次他被刑天军从李家私牢之中放出来,他也不会主动求见肖天健了!
而眼下从他看来,肖天健虽然实力尚弱,但是这个人却暗中雄心勃勃,似乎要在这乱世之中有一番作为,这不由得让付德明的心思活泛了起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确实是好名号!大有气吞山河的豪情!那么敢问肖当家,你又对当今时局有何见解呢?”付德明转过身正对着肖天健,凝视着肖天健的双眼,对他忽然开口问道。
肖天健看了一眼付德明,顿时明白付德明这一问乃是在试探他的想法,一定是想看看他到底值不值得他付德明投效于他,于是先淡淡的看了付德明一眼之后,转过身缓缓的朝前走了几步,双手背在身后,挺直了胸膛看着天空中的薄云傲然说道:“当今天下可以说是风雨摇曳,大明内忧外患可以说是风雨摇曳,而现在各地群雄并起,假如我肖某有机会的话,为何不能借势而起,有朝一日逐鹿中原呢?想当初即便是当今太祖不也是身出卑微,起于草莽,这天下乃有德者居之,他朱家子孙无力造福于天下,那么这天变一下也不见得不行!”
如果付德明几个月之前,听到有人当着他的面说出这样一番大逆不道的话,一定立即会嗤之以鼻,但是眼下他也已经对当今朝廷有些绝望了,于是肖天健这番话落在他的耳中,便不那么刺耳了,反倒是让他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肖天健倒是真有一种气吞山河的豪气,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了!
肖天健转过身看着付德明微微笑道:“肖某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定是让付先生见笑了!不过肖某却纵观当前之时局,还是认为大明恐怕已经撑不了多长时间了,我敢于先生打一个赌,绝不是肖某妄言,当今朝廷绝撑不过十年时间,定会轰然倒塌!如果先生不信的话,肖某愿以人头作保,假如当今朝廷十年之内还不垮台的话,我便自缚双臂,到官府自首任凭官府发落!”他对于这件事可是有绝对的把握的,历史上李自成可是于崇祯十七年攻入的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之上,大明王朝就此崩塌,即便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不管会不会影响到历史的发展,估计大明的覆灭也绝对是无可挽回的事情,所以他才敢如此放言。
付德明忽然觉得自己有点看不懂这个肖天健了,他被肖天健这番话大大的震动了一下,先不说肖天健如此狂妄的认定大明朝肯定完蛋这件事,起码他也看出来了,肖天健这个人绝非小富即安之人,此人的心境绝对是很大,大到了甚至想要有朝一日问鼎天下的程度。
且不说肖天健是否狂妄的有些妄自尊大,但是起码这个人却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那么此人值不值得他付德明投效呢?
付德明心跳顿时加速了起来,觉得再也淡定不下来了,眼下他在这世上也已经是举目无亲之人了,以前他还是秀才的时候,在村里面倒是还有人那他当人看,但是现在他连功名都被夺了,更是得罪了官府,如果他现在离开的话,恐怕立即便会被官府以通匪的罪名给抓起来问斩也说不定,想想未来的出路,他还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付德明眼神有些迷乱,不敢再正视肖天健的双眼,转头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正在寨中忙忙碌碌的刑天军的部众,过了一阵才转过头,眼神也再次恢复了平静,忽然咧开嘴角笑了起来。
“哦?肖当家难道认为当今朝廷就如此不堪吗?付某不才,还真是愿意跟肖当家打这个赌,就以十年之约,看看肖当家所预料之事到底是对是错吧!……”
肖天健盯着付德明的双眼,两个人都目不转睛的盯视着对方,过了好一阵才相视大笑了起来。
第一卷 乱世为匪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话要说
李凌风很是郁闷,本来他当初在李家庄外表示要投效肖天健的时候,一是因为他彻底被李家的背弃所激怒,二是也不想为李家陪葬,他怕肖天健怒急之下拿他们这些俘虏出气,所以便想险中求生,干脆倒戈帮着刑天军打下李家庄,也为自己求一条生路。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肖当家根本没搭理他,让人将他们押回了营寨之中看押了起来,本来他以为以刑天军的实力,很可能打不下李家庄,但是没成想这肖一斧居然冒雨带着部下强攻李家庄,最终亲自带着手下部众,愣是以身犯险,拼死杀上了庄墙,最终居然灌进了李家庄,一举将李家族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这一下他真不敢再小看这肖一斧了,刑天军上下在此人的率领下,几乎可以说是悍不畏死,如此之人,李凌风也甚为佩服,最终刑天军在打下李家庄的时候,宣布将他们这些以前所俘的庄丁放走,而李凌风却选择了留下,投靠刑天军做事。
本来李凌风自以为以他的本事,起码能在刑天军之中混个小头目先当当,结果是刑天军根本就不吃这套,凡是新招之人,一股脑都丢到了新兵营之中,从新兵做起。
回到天龙寨这已经是五天时间了,他们这些新兵天天都要跟着各队的教官们没完没了的背诵刑天军制定的各种条例,把他们一个个背的是晕头涨脑,每天点名背诵的时候,几乎都有人会被当众拉出去施以军棍,打得不少新兵都哭爹喊娘的。
更让李凌风受不了的就是枯燥的体能和队列训练,教官们让他们一遍遍重复着许多简单的动作,而且一天也不让他们喘息,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们便会被揪起来,开始跟着战兵围着寨子前前后后的长跑,跑的一个个新兵几乎是口吐白沫才能休息,如此严苛枯燥的训练,让他们这些新兵很是不满,但是何奈那些战兵们却进行的兴致勃勃,一个个都很是卖力,更让他们无话可说的是不管是哪一天早晨起来,都能看到他们的掌盘子那高大的身材笔直的站在校场上等着他们,身为掌盘子的肖天健每天起来都要跟着他们一起长跑,而且看样子他还已经早就练过了刀枪,所以即便是辛苦,让他们这些新兵们也没话可说,只能累的跟驴一般,被这些老兵们操练。
于是几天时间下来,便有三十多个人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操练,挨不了军棍,一些人自己要求不干了,一些人则因为顽劣之故,被强令淘汰,这些人离队之后,无一例外的便被立即逐出了天龙寨,以前干什么的接着还去干什么去!反正刑天军这口饭,他们这辈子已经是无缘再吃上了!
好在是新兵训练之中也经常能看到战兵队的训练,他们也看到了不少老兵因为操练之中犯错,时常被揪出来施以军棍,如此一来,让新兵倒是心理稍微平衡了一点,加上他们的教头们经常对他们说,凡是刑天军的人,没有一个是没挨过军棍的,就连那些战兵连的军官们,也都没少挨揍,之所以他们现在能这么风光,在刑天军当上长官,可以说都是挨揍挨出来的!这更让新兵们心理平衡了不少!只要不是专门针对他们的,那就好说,大家都是人,老兵能经得起,他们也不见得就挨不住!
更何况了!他们在刑天军中伙食很好,一天三顿有干的让他们可劲的放开肚皮吃,这年景即便是在官军之中恐怕也没这么好的待遇,每每一捧上饭碗之后,这帮刚刚还被操练的人仰马翻的家伙们,心里面骂娘不已的家伙们便立即怨言全消,一个个甩开腮帮海吃大嚼了起来,而且他们还发现每隔两天这饭中还会有一些肉,即便有时只是一些猪羊的下水,也让他们一个个如同过年一般,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即便是在多年之前风调雨顺的年间,一年劳作下来,也不见得能吃上一两顿肉,而现在却时不时的都能尝上一些荤腥,仅仅凭这种伙食,这年头就有不少人甘愿卖命了!虽然他们要经受严苛的训练,但是在伙食方面,对他们的掌盘子如此善待他们,这帮新兵内心还是非常感恩戴德的,良好的伙食令他们这些新兵的身体迅速的便开始恢复强壮了起来。
更让他们眼馋的是战兵的待遇,战兵们训练也很严苛,但是伙食质量比他们新兵还要好一些,特别是那些斥候们,每天刑天军的辎兵们都要想方设法的给他们弄一些肉食,而且还想办法让斥候们每天都吃一些动物的肝,如此优厚的待遇,《小说下载|wRsHu。CoM》也难怪刑天军的这些兵将们上阵之时,一个个为何会奋勇向前,悍不畏死了!
更让他们惊奇的是在刑天军之中,居然头目以及头领在吃饭上也没有享受任何特权,别说是新兵的教官了,就连战兵队的军官们,也一样要端着自己的碗,排队去火头兵哪儿领饭,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