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明-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东方面还有一定的余粮,再者陕西今年起对于外调粮食也需求会减少许多,山西粮食基本上也能满足需要。
湖北湖南以及安徽、江苏去年秋收的收成都不错,收缴上来的粮食之所以少,主要还是因为我朝去年减免了很多地方的粮赋,但是民间还是有不少存粮的!
为何我们不能用钱从民间多收购一些粮食,来满足此次北伐行动所需呢?”
付德明一听马上摇头道:“启禀圣上,圣上所言虽然不错,但是圣上想过没有,去年本朝各项支出也非常之大,各地对于农业和水利投入巨大,单单是修缮河南一带的黄河大堤,便支出非常巨大,还有圣上要求各地修路,也占去了大量的财政支出!
更加上去年沿海兴建扩建船厂,和为海军建造战船,也花费甚巨,户部去年全年的收入,减去这些支出之后,根本就是负数,户部根本就拿不出多少钱来从民间采购粮食,而且一旦大批采购粮食的话,势必要抬高粮价,这对于地方民生影响太大!”
肖天健习惯性的摸了一下下巴上的胡子,皱眉想了一下,付德明所说的倒是实话,南方去年才初定,为了稳定南方诸省的局势,去年大中朝免去了几省的不少赋税,财政收入根本可以说是入不敷出,而且眼下海上贸易集团公司那边,还没有获利太多,加上他们也要采购新式的大船,目前还不能为财政提供太多的支持,所以户部确实是日子不太好过。
于是他考虑了一下之后接着说道:“采购粮食的事情,我们可以统一定价,而且各地要加强对于粮商的监控,一旦发现这个时候囤货居奇、惜粮不售、哄抬粮价者立杀无赦!所以朕以为,控制住粮价还是没有多少问题的!
至于户部缺钱,这件事朕以为也好办,现如今国内不是还有不少有钱人,把银子屯在家里面吗?内地现在限制兼并土地,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钱便花不出去,而且他们也不敢轻易把钱拿出来投到工商业上,总琢磨着想要多买些地。
朕以为趁着这个机会,倒不如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国内发行一期战争国债,具体数额你们户部来定,总之只要可以满足此次辽东之战的需求即可!”
付德明一听脸便垮了下来,对肖天健躬身说道:“启奏圣上,本朝自天元二年来,已经发行了两次国债了,国债金额已经累计达到了两千六百万大龙币,这已经需要本朝用五年时间才能还清,再发行战争国债的话,户部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还清呀!”
肖天健立即摇头笑了起来:“付爱卿不必担心,这次发行的战争国债,我们可以用此战以后的辽东土地来对债权人进行清偿,我们可以用辽东的土地折价偿付这些购买战争国债的人,他们不是想要地吗?辽东的土地太多太多了,给他们就是了!
而且辽东经过此战之后,朕以为已经不会有多少人了,今后正好也需要大批朝着辽东移民,让这些有钱人先拿到土地,这样倒是更方便今后加快朝关外移民,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之事!
至于你们户部嫌此次动用兵力太多,朕以为这件事可以商量,减少一些兵力也是可以的,但是主要的兵力却还是要保证的!
这样吧,兵部方面调整一下原来的计划,中原军的一个师就不要再去了!另外北方军也可以减掉一个师的兵力,这样户部就可以减少不少压力了嘛!”
付德明一听,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辽东本来就地广人稀,再加上这次大中军出关之后,肯定还会杀不少建奴,今后为了加强对辽东的控制,免不了要朝关外移民,移民的手段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土地来吸引关内的人出关,现如今先用这些还没有到手的土地作为抵押,把一些地主家的余钱给收上来,即便是今后他们不想要关外的土地,户部今后也可以把关外的土地卖掉之后,拿钱还偿还这笔战争债卷。
不过对于肖天健假惺惺的提出减少两个师的兵力,根本就是在糊弄他们户部,两两个师也就是两万人,即便是不去,也少不了多少支出,所以付德明大大的在心中对肖天健的假惺惺腹诽了一番。
但是肖天健的话马上便让刘宝不干了,本来刘宝就因为不能亲自参与这次辽东之战感到不忿,但是兵部让他们中原军可以出一个精锐师参与这次北伐,好歹也对他们中原军区来说,算是一种安慰,肖天健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他们中原军这一个师便不用动了,这刘宝可不干,立即蹦起来表示反对,就连刁正也蹦出来嚷嚷着说不行。
肖天健立即把这两个家伙给拍了下去,现在他有意让内阁大臣们来多做一些事情,不能万事都由着这帮军汉们折腾,必要的妥协还是需要的,所以两个家伙的反对无效,直接便被肖天健给驳回,让刘宝气的呼呼直喘,但是又无可奈何。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对于此次北伐的兵力部署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出兵数量比最初兵部的计划减少了两个步兵师,但是肖天健却变相的将中原军所属的几个师的骑兵营给拉了出来,临时编成了一个独立骑兵团,加入到了这次的北伐之中。
这才让刘宝多少找回了一点平衡,毕竟此次出关作战,需要更多一些的骑兵来对付建奴的骑兵,单靠步兵的话,打得败建奴,但是却很难歼灭他们,击败他们之后,必须要依靠骑兵来进行追击,方能把建奴给彻底干掉,所以这也是肖天健想办法划拉骑兵出征的原因。
西北军之所以要调集一个骑兵师参战,也正是因为他们西北军骑兵实力最为雄厚,所以兵部不得不从他们那儿抽调精锐骑兵师参战。
“兵部再说一下建奴那边这段时间的情况吧!让大家了解一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肖天健在与诸臣商定好了出兵规模之后,于是再一次对李信说道。
李信于是再一次站出来答道:“启禀圣上,还有诸位同仁!现如今的建奴,经过两年多之前的惨败之后,早已不复当年的凶悍了,在圣上和诸位大人的计算之下,现如今蒙古八旗早已对建奴心存不满,多已不再听从建奴的使唤,不少蒙古部落,都在或明或暗的跟我朝联系通商,并且有些部落已经明确表示,愿意接受我朝的统治,换取今后他们部落的生存!
所以说蒙古人和建奴现在已经是分崩离析,建奴再也无法像往常那样驱使蒙古人来和我朝对抗,这两年间建奴还为了压制蒙古人和我朝来往,多次派兵进入鞑靼,对不听从他们建奴的一些部落进行屠杀,如此适得其反,更加大了蒙古人对他们的怨恨之心。
一些蒙古部落为了避开建奴的袭扰,或是北上到了漠北,或是南下进入了河套,总之是不会再听建奴的使唤了!
至于朝鲜,在前年年底的时候,已经宣布他们乃是我大中朝的属国,不会再支持建奴对大中朝用兵,也不再向建奴进贡,为此建奴本来是想要再次对朝鲜用兵的,但是去年罗将军得知消息之后,率军对锦州发动了一次袭扰,迫使建奴不得不放弃了对朝鲜的进兵,所以建奴眼下也无法得到大量的朝鲜的粮食物资的支持!
而建奴内部,现在据我朝的细作回报,他们之间也矛盾很深,皇太极天元元年兵败之后,在建奴之中威信便大跌许多,虽然他还掌控着两黄旗,但是建奴内部却因为那次大败之事,有人提出了要他退位,让多尔衮继位的想法。
所以皇太极试图杀了多尔衮,但是多尔衮驻守锦州拒不奉旨返回建奴的盛京,皇太极也不敢轻易对多尔衮兄弟动手,现在建奴之中分成了两派,一派为皇太极为首,一派以多尔衮为首,内部争斗不断。
而且皇太极据说这两年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近期据传已经无法下床行走了,而且当年圣上在通州之战大败了建奴军,使得皇太极之子豪格就此失踪,再没有回到关外,估计早已不知道死在了关内的什么地方。
而皇太极其它儿子要么是年纪尚幼,要么就是没有才能,一时间皇太极未能立太子,现在他们建奴内部为了争夺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争执很大,所以建奴这两年来,也无力再次南犯,改为了采取守势,来防备我朝突然对其用兵!
另外由于当年圣上逮杀了大批暗通建奴的商贾,也逮杀了不少为建奴做事的细作,并且在控制了登州和胶东之后,从陆上和海上都彻底掐断了建奴和关内通商的渠道,使得建奴的日子很不好过,关外去年夏季又大旱了一场。
再加上当初山海关大败之后,建奴丢掉了大批的汉军旗的汉军,使得关外汉人为之心寒,这两年来,不断有汉人想办法逃出辽东,投奔宁远,为此建奴更是加大了对关外汉人的控制,这两年来为了阻止关外的汉人南返,杀了不少的汉人,使得关外人口更是凋敝,越来越多的土地被迫抛荒。
这都使得建奴所在的辽东一带在去年开始,粮食出现的严重的缺乏情况,使得辽东粮价空前的涨到了每石粮食近十两白银的程度,即便是如此市面上也买不到粮食,导致许多城内的百姓被活活饿死。
为此建奴也试图再次南下入犯,但是有辽东军死死把住了宁远一带,使得建奴不敢轻易南下,只能到鞑靼的草原中,去劫掠蒙古人,更激化了蒙古人和建奴之间的矛盾,使其之间的关系几乎快要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所以说现在正是建奴最虚弱的时候,此时对建奴用兵,可确保一举将建奴荡平!”
听罢了李信对关外建奴情况的简单介绍之后,与会者都露出了喜色,建奴在关外横行了几十年,现如今在山海关一战大败之后,便迅速的开始衰落下去,再也不复当年的凶猛,其局势可谓是岌岌可危了。
“好!朕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现在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时候!我们当初分化建奴和蒙古人关系的策略现在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建奴失去了蒙古人这条走狗之后,便跟被打断了腿一般,变成了瘸子,现在正是我朝彻底收拾掉他们的时候!”肖天健立即拂案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挥手豪气如云的对大殿之中的众臣说道。
“卢爱卿,你也把前些日收到的消息告诉大家一下吧!”肖天健笑罢之后,对卢象升说道。
卢象升立即点头也笑着对与会者们说道:“建奴却是内部近两年来已经分崩离析了,前几日奴酋多尔衮暗中派人潜入关内,要求面见圣上,被辽东军抓住送到了南京!
多尔衮得知了南方平定的消息之后,便意识到下一步我朝将会对其动手,于是想要私下里跟我朝进行和议,条件是我朝支持他上位,一旦我朝帮他在关外入主盛京的话,他便愿意退位称王,不再称皇,今后他们所谓的大清国愿意永世当我朝的属国,接受吾皇的册封,永世不再与我朝为敌!……”
罗立听罢之后,不待卢象升把话说完,便粗着嗓门骂道:“呸!这王八蛋想得倒美!想让咱们帮他上位,让他继续安安生生的盘踞辽东恶心咱们!真是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他也不撒泡尿照照他的德性,他也配!”
肖天健把脸一沉,喝道:“罗立!放肆!这是什么地方,卢大人正在说话,岂容你跳出来打断?再敢多嘴,朕便命人把你叉出去丢到宫外!”
罗立一听肖天健的话,便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跪下连连称罪,并且扭头向卢象升告罪,肖天健这才让他站了起来,老实退回列中听卢象升接着说。
卢象升笑了一下之后,也不以为许,替罗立告饶了一番之后,便接着说道:“但是恐怕诸位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多尔衮派人入关的时候,那奴酋皇太极也派人入关了!
这皇太极居然是和多尔衮一样的打算,表示今后他皇太极愿意从此之后,向大中朝称臣,并且愿意今后以大凌河为界,将大凌河以南的锦州等地交还给我朝,但是前提是让我朝自行拿回锦州,其实就是向请我们代他动手,将驻在锦州的多尔衮三兄弟给解决掉!即便是我们未能解决掉多尔衮三兄弟,起码也将他们逐离锦州,那样的话,也就给皇太极动手清除掉多尔衮三兄弟了一个机会!”
众人听罢之后,相互之间都对视了一番,然后忽然间包括肖天健在内,都忍俊不止,不知在谁的起头之下,纷纷开始哄堂大笑了起来。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返北京
肖天健在三月初的时候,再一次离开了南京城,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道路,虽然这一次北上,即便是他还想再来一次御驾亲征,别说内阁大臣不同意了,就算是军中诸将也绝对不会干,所以肖天健很遗憾的只能选择妥协,不过他还是决议,要尽可能的靠近战场一些。
于是他便以顺道前去巡视北京城定都之事为由,到北京坐镇,在那里来直接“关注”此次北伐之战。
在元月的御前内阁扩大会议确定了北伐作战之后,大中朝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便再一次高速的运转了起来,这一次北伐不同于三年前的那次北伐,大中朝经过这近三年的发展之后,经济基础已经远超当年相当多了。
最重要的是大中朝现如今已经没有了南方和西北方向的后顾之忧了,可以集中国内更多的资源,来打这一场大决战。
所以大中朝这一次才可以调集起远超过第一次北伐近一倍的兵力和海量的物资来进行这一次北伐之战。
这样大的军事准备行动,是不可能瞒得住辽东的建奴的,所以索性大中朝这一次也没有刻意隐瞒,大张旗鼓的在全国各地通过官府作为喉舌,大肆宣扬建奴的残暴,以及他们对汉人的威胁,并且宣布要对建奴进行一次惩戒行动,号召国内各地富裕家族捐钱捐物或者购买战争债卷来支持这次对建奴的作战行动。
这样的宣传当然会起到一定的效果,所以国内不少人还是支持此次朝廷的行动的,而且让各地百姓感到放心的是,这次大中朝对建奴用兵,并未因为军队的粮饷,而增加各地的赋税,而是通过发售高息战争债卷来进行筹措,征粮也是采用的拿钱从民间采购的手段,而不是效仿当年大明朝向百姓增派练饷、剿饷、辽饷,来将负担转嫁到百姓身上。
如此一来,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并未因此增加,朝廷拿钱购粮,老百姓和一些富绅感念与大中朝廷对他们的宽厚,也愿意将手头的余粮卖给官府,一些手头有钱的人,一时间还没有什么开办工商业的思想,加上大中朝目前推行的政策也限制有钱人进行土地兼并,手头的闲钱只能屯在地窖里面没用,刚好大中朝又推出了高息战争债卷,对于这些有钱人来说,购买债卷既可以让他们的财富升值,而且还让他们可以捞一个忠君爱国的名头,于是战争债卷这次发售的效果相当不错,各地有钱人纷纷出钱购买,很快便让大中朝廷募集到了大量的战争资金,解决了户部缺钱支撑这次北伐作战的问题。
有了钱,购粮也就容易多了,大批屯与民间的粮食被集中收购起来,然后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朝着北方转运。
为了减少陆路运输消耗过大的问题,此次南方各地物资的北运,大中朝还是决定以水路运输为主,而这一次支撑北伐作战的运输主力,已经不是天元元年时候主要依靠运河漕运运输了,现如今随着郑家集团的投降之后,大中朝又倾尽力量打造海上力量,并且鼓励私人建造海船,也取消了大明朝对于海船建造不能超出双桅四百料的限制,让民间有钱人和造船工匠们可以放开手脚想造多大的船就造多大的船。
于是这短短两年时间,沿海各地以及各大江河上早已衰落的造船业便再次开始复兴了起来,一个个民间的造船厂开始兴建了起来,一旦民间力量爆发出来,是相当可怕的,所以这两年来各地下水的船只数量越来越多,本来比较平静的海面上,这个时候再一次开始出现的点点帆影。
运河上的漕船虽然可以提供比较强的运输能力,但是比起海运来说,却差的远了,所以这一次南方朝北方转运作战物资的主力,便换成了海船,大批物资在各地装船之后走海路,沿着海岸线北上,承担了这次北伐的运输主力。
为了筹备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兵部指定运河终端的通州为运河漕运的物资集结点,而因为海路运输此次为主,所以干脆肖天健便着令将山海关作为一个海运物资的下货集结点,反正后世的秦皇岛港,本来就是北方著名的天然不冻港,这个时代因为小冰川时代的原因,虽然冬季渤海海面会结冰,但是二月之后,海冰便已经开始融化,不会再影响到船只行驶和进出港口了。
故此肖天健下旨,令驻守在山海关的大中军主导,永平府征调当地民壮迅速的在山海关选择地点建立码头和大量的栈桥,以供随后而到的大批海船停靠卸货,并且在山海关内建立一个庞大的物资储备点,接受囤积北运的各种作战用物资。
同时在胶东的威海卫和登州两地,也成为了两处接受物资的重要储备地和军队的集结地。
而承担这些运输的船只,大中朝也没有都让海军来负责,而是开放给民间的民船,来帮助朝廷进行运输,而不是采取的强迫征用的手段,凡是承担这些货物运输的民船,都可以获取到朝廷开出的运费,确保他们利益不会因此受损,民间的船东自然对此拍手称贺,踊跃参与这种运输。
故此二月之后,大批物资便开始通过运河的漕船和大批海船开始源源不断的朝着北方行去,而且驻在南京的近卫军也奉命开拔,在镇江、扬州、南京等地登船,直接乘坐漕船北上,如此一来,不但减少了途中长途行军的消耗,而且让军队免去了徒步长途行军之苦。
肖天健在三月间也踏上了北上之路,这一次卢象升因为是总理大臣,要在后方负责主持政务,故此很遗憾的没有能跟着肖天健北上,所以这一次跟着肖天健北上的还是以李信和兵部的参谋部人员为主,一行人乘坐了十几条漕船浩浩荡荡的沿着运河朝着北京方向行去。
一路无话,肖天健一行人经过二十天的行程之后,终于抵达了北京城,而北方的军方和文官都得到了消息,罗立、王承平、刁正和现任顺天府知府张尔忠等人早已提前在通州等候迎驾了。
肖天健的座船一到通州码头,这里便鼓号齐鸣了起来,提前到达的刘耀本所部的近卫军和羽林卫早已将码头一带控制,布置下了严密的警戒线,确保肖天健一行人的安全。
肖天健登岸之后,和诸臣见面,稍作寒暄,也不在通州多停留,简单的询问了一下通州物资囤积的情况之后,便立即带着这些人赶往了北京城。
再次进入北京城,让肖天健感慨良多,眨眼间距离上一次离开这里,已经快两年多时间了,当再一次踏入这座雄伟的都城的时候,此地当年战争的遗迹已经消失不见了,那些战损的城墙以及垛口,都已经被彻底修复,虽然按照肖天健的圣谕,各地包括北京,都不能大兴土木重建或者新建城墙抑或是衙门之类的东西,只能在原有基础上修缮,而且不需追求奢华,尽量减少财政支出,但是北京毕竟已经被确定为未来的大中朝的都城,前期被各部派来准备的人员,还是尽可能的让这里恢复的好一些。
故此北京城和肖天健上次离开这里的时候,变化还是相当大的,城墙上变得干净了许多,城墙上的裂缝也被修补了起来,变得比以往更加庄严巍峨的许多。
走入城中之后,肖天健还注意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北京城这两年变得干净了许多,原因很简单,肖天健知道历史上在这一年的下半年,北方很可能出现了大规模的鼠疫,导致了李自成轻易便取下了北京城,后来李自成的大顺军也可能大规模感染了鼠疫,所以战斗力变得十分低下,最终导致了在清军面前的溃败。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在历史上发生了,但是肖天健都很是重视这种可能性,这也导致了他决定推迟迁都到北京的时间。
为了避免这种大规模鼠疫的发生,肖天健从去年初开始,便派出了太医局的医官们先行来到了北方,不单单是在北京城之中,包括整个北方个各个城镇,都要求各地官员重视卫生的问题,尽可能的灭鼠,同时对多筹措生石灰不断的在城镇之中进行铺洒,另外要求城镇之中的垃圾安排人及时清理出城,以及人畜的排泄物也要想办法处理。
结果导致了北方这一年多来,许多城镇的卫生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北京城作为未来的都城,更是受到了重视,城内以前垃圾遍地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变得干净了许多。
肖天健看罢这样的情况之后,放心了许多,现在北方局势提前了几年稳定下来了,流民减少,民生安定许多,这样一来,可能会发生的鼠疫情况也就很大程度上被避免,故此肖天健对太医局前期在北方的工作表示了满意。
紫禁城还是当初的摸样,肖天健并未令人对这里进行修缮,主要修缮的也只是未来城中各部要使用的衙门,但是却没有扩建,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清理修缮和加固,所以耗费并不是很大。
紫禁城之中的大部分宫殿还是处于封闭状态,仅留下了二百多名无处可去的前朝的太监和老宫女负责在紫禁城之中进行日常维护,另外这里驻守了一个连的羽林卫负责紫禁城平时的安全,省的让蟊贼潜入城中偷走里面价值连城的宝物。
肖天健进入紫禁城,依旧还是仅开放使用了武英殿,一到这里,他便召集诸将开始查问战前的准备情况。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关
“启禀圣上,末将的辽东军各部人马目前全部已经达到了齐装满员的程度,随时都可以开始动兵!
其中两个师已经抵达了宁远城,一个师在山海关随时准备,还有两个师已经从莱州出发抵达了永平府,也可以很快出关!
物资方面眼下也正在逐步的囤积,通州现在共接受储备了三十万石军粮,另外弹药也储备下了不少!
山海关那边每天都有海船抵达,卸下大批粮秣、弹药和其它物资,还有一些船只直接前往了觉华岛卸货,使得宁远那边的物资也补充了不少,加上通州这边的储备,足够末将麾下的辽东军使用两个月的时间了!故此辽东军的准备已经足够打下锦州一带,如果顺利的话,末将认为两个月之内,我们还可以拿下义州甚至于打到广宁也是有可能的!”罗立兴冲冲的答道。
“北方军和西北军准备的情况如何?”肖天健点点头接着问道。
刁正听到之后马上出列答道:“启奏圣上,末将遵照令谕,已经增强了宣大一带的防卫力量,同时将两个师调往了登州和威海卫一带陈驻,随时都可以出发!
至于西北军方面的骑兵师,现在已经抵达了蓟州陈驻,随时也可以配合辽东军出征了!
只是末将麾下的两个师,目前人员已经齐备,但是弹药和燧发枪数量还没有达到要求,正在继续接受补充,估计最迟十天之内,可以完成整备!”
“近卫军呢?”肖天健又把目光投向了刘耀本。
“启奏圣上,近卫军两个师外加一个辎兵团现如今齐装满员全部抵达,目前一个师奉命接管京师的防卫之外,剩下的一个师已经抵达了威海卫屯驻!”
“也就是说眼下军队的集结都已经完成了?”肖天健脸上的表情放松了下来。
“回圣上的话,按照计划,中原独立骑兵团也已经在几天前抵达了登州,各部人马都已经到位,只待物资满足要求之后,便可以动手了!”李信点头答道。
肖天健想了一下之后,又问道:“北方海师方面呢?他们准备的情况如何了?”
李信马上开口答道:“启禀圣上,北方海师萧如风现如今亲自坐镇威海卫,他们海师方面此次在登州、莱州、威海卫等地集结了各种船只二百八十余条,其中多为四百料左右的大船,还有登州船厂近两年来新建的十余条千料大船,外加三条西式夹板船,加上可临时征调的民船,运力足可以保障我军一次运送一个师的兵力前往宣州卫和皮岛等地!
一个月之内,可将五万人马都运至辽东!请圣上放心!
不过微臣以为,如果我们要发动的话,第一批人马最好还是能运送到金州中左所的旅顺登陆最好!这样做的话可以……”
肖天健抬手打断了李信的话,说道:“这件事不用再说了,先打皮岛是既定的事情,朕以为打下皮岛和义州、宣州、镇江(现丹东)等地,对于此次对建奴用兵至关重要,不但可以在建奴的腰眼上先打下一个楔子,而且还可以震慑朝鲜人,使之不能首尾两端观望风向!
而且先打下皮岛之后,我军一定程度上可以令朝鲜拿出一部分粮秣助战,可以减轻我们的后勤压力!至于打旅顺,是第二步的事情!
现如今建奴在皮岛的守军有多少,兵部可已经打探清楚了吗?”
李信听罢之后,也就不再多说了,在先打皮岛还是先打旅顺方面,兵部参谋部的意见和肖天健有点冲突,但是肖天健是皇上,他虽然不作为这一次大战的总指挥,但是却还是有决定权的,毕竟打皮岛也不错,却是可以达到先给建奴腰眼上来一下的目的,而且对于朝鲜国来说,也是一种施压手段。
于是李信立即答道:“启禀圣上,海师方面已经派船多次打探过了,现如今建奴在皮岛上的守军不足两千,而且多为汉军,岛上只有四百多鞑子兵,只要动兵,一举拿下皮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请圣上放心!
另外建奴在义州陈有三千人马,在宣城卫镇江堡也有两千多兵马,他们并没有增加兵力,估计还是没有想到我们会在这里下手,倒是在金州一带,建奴驻有不少人马!”
肖天健点点头:“建奴好了伤疤忘了疼,当初毛文龙的东江军的教训他们又忘了!所以朕认为,先打金州倒不如先打皮岛,一旦皮岛、义州和宣城卫被我军拿下的话,他们金州的人马就会调回,到时候再打金州也就方便多了!对了,建奴的水师力量如何?”
李信一听就笑了起来,摇头道:“建奴这些鞑子,哪儿会建什么水师呀!他们的船还是当年收缴的东江军的一些旧船,统共也不过几十条而已,根本就不够我朝的海师收拾的!所以圣上不用担心,只要海师一动,建奴的那些破船,根本就无法给我朝的登陆人马造成任何威胁!”
肖天健听罢之后心情很好,笑道:“鞑子就是鞑子,根本就不知大海是什么!这一次该他们吃苦头了!
此战的关键就是东西两路兵马的配合,要打,就要两方同时下手,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首尾无法相顾。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东路,这是我朝第一次海陆两师协同作战,而且东路军登陆之后,估计根本无法从当地得到多少补充,必须要依靠船只为其转运物资,保证他们的用度!能不能在东路打好就看海师这次组织运输的能力了!这也要看老天作美与否,只要不起大风浪,那么东路军就可以要了建奴的命!
两军钳形攻击,同时向建奴的盛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