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旭被打的惨叫连连,这次就算是三公主和六公主都没有多看他一眼,就更不用提旁人了。
至于杨玉兰和江敬,他们两个人才不会管江旭的死活呢。现在,江敬一直在和杨玉兰低低的商量着对策:当然是要保住杨玉兰的性命最重要。
在江敬看来,现在最要命的事情不是他和杨玉兰的事发,反而被自己父亲知道他和杨玉兰的事情更好,从此之后他就可以和杨玉兰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
想来他的父亲也不会再要杨玉兰,他可以带着杨玉兰远走高飞,到一个没有人识得他的地方,和杨玉兰幸福快乐的永远生活在一起。
当然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杨玉兰要活着才成。他认为杨玉兰所犯的事情并不大,最主要就是他和杨玉兰的事情,不过这是江家的私事,只要他的父亲不追究,再把杨玉兰赏给他,那这桩丑事就能大事化小事了。
其余的,就要让杨玉兰好好的想一想说辞,反正也没有伤到江铭和长公主,再让杨玉兰好好的给阿凤和江铭认个错,想来也就是受一顿责打。
但是他的话杨玉兰大半没有听进去——关于她和江敬去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这种话她听江敬说的太多了。
而另外一些让她认罪的话,听的她心头火起:她凭什么要认错!现在要想的不是如何保命,应该是如何才能想出更妙的主意来,把江家的人,除江敬之外的人都一网打尽。
江铭死了,长公主最好也死了,江家除了江敬外都死绝了——江敬就算是万一死了也没有什么,那江家就是她杨玉兰的了!
那她杨玉兰还有什么罪过?有罪过的人是江铭,是江家的人,那她杨玉兰就是无辜的受害人,压根就不用去想什么自保不自保的:她的父亲教过她,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所以,她现在要的不是想法子保住性命,而是如何能让江铭丢掉性命,能让阿凤一败涂地,从此之后再也无颜抬头做人。
因此她和江敬的意见不统一,私语多半不是商量而是在争吵;说是争吵也不对,应该说是她在训斥江敬,而江敬乖乖的在听着。
江老国公终于醒了过来,看到江铭对江旭动手,心中一疼怒喝道:“住手!”
傅小天一针刺在了他的鼻子上,扎出一滴豆大的血珠;不过傅小天可不会道歉,反而很不满的给了江老国公一记白眼珠子:“你不想活可以,想吓死我傅公子,小心满京城的百姓踏平了你江家。”
“鬼吼什么,”他一针下去,江老国公果然安静了——倒不是江老国公不想吼了,而是吼也吼不出来了。
江老国公睁的眼睛溜圆,想要挣扎起来去阻止江铭,可是身子刚刚一动,傅小天的针就到了,他全身的力气马上消失不见,只能乖乖的躺在地面。
傅小天看着江老国公怒瞪的双眼一笑:“病了就要有个病了的样子,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不听话的病人了——病了就要多休息,多休息当然就是多躺一躺。”
“胡乱动、到处跑,那不是给我傅公子找事做嘛,还连累我傅公子的名声——不知情的人,不知道是你这个病人不听话,还认为我傅公子的医术不够神呢。”
“不要瞪眼,这可是大事儿。我师父就教了我一个弟子,我门中也只有我一个人了,全门的名望就在我的手上,岂能让人说三道四?!”
“所以放心吧,你乖乖的听傅公子的话,傅公子保你一、二、三、四……”他扳起了手指头,然后回头看向阿凤:“姐啊,你说老国公病的这么重,要多久才能好?”
他说完还眨了一下眼睛,生怕阿凤不明白他的意思。不要说是阿凤听得懂,就连三公主和六公主都听得懂。
她们早知道傅小天的医术天下无双,但是今天见他如此整治老国公,都在心中暗暗发誓,哪一天就算要死了,也不能请傅小天去给自己医病:死不了是一定的,但是活不活的成还真难说。
阿凤闻言眨了几下眼睛,走到近前看着老国公的眼睛:“我看这双眼睛,病很重啊,没有个三、四年的静养,嗯,也有可能要五、六年,是好转不了吧?”
江老国公如果能说话,就算阿凤是长公主,他也一定会破口大骂的:真狠啊!一句话就要让他躺上好几年,还只是好转?!
傅小天一本正经的点头:“唉,谁说不是呢,心病最难医了。江家接连的变故,江旭和江敬兄弟的所为,当真都是往江老国公的心上插刀子啊。”
“也就是江老国公,换成是我的话,真就气得一命呜呼了。”他说完伸手抓起江老国公来:“重病在身,要找个清静所在养病才成。”
“今天太晚了,明儿一早姐你可想着给父皇说一声啊,”他傅小天虽然无爵位,可正正经经是皇帝的义子——皇后收了他做义子,皇帝想要讨皇后和阿凤的欢心,也就一并认了他:“老国公的病要我亲自给调理才可以,讨个圣旨来免得再有人来说三道四。”
傅小天对阿凤一挤眼睛:“我先去给老国公拔拔心头毒,晚了怕就真来不及了。你们先忙着,我先带老国公走了。”
皇甫就像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一样,完全没有阻止傅小天带人走。
江老国公倒底为大楚征战多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啊,何况他还有江铭这么一个儿子在:大楚皇帝怎么也不能要了他的老命。
但是就任由江老国公上窜下跳的救江旭也不成啊,满朝文武都看着呢,所以皇帝也很头疼此事;不过,现在这样解决很好,非常好。
江铭收拳感激的看了一眼阿凤,知道阿凤这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会让傅小天出手保江老国公一命。
不然的话大理寺彻查,江老国公包庇江旭,再加上他后来纵容江旭所为,其罪也不小呢。虽然这样的结果不是江老国公所愿,但却是对江老国公最好的下场了——至少他还是老国公,也不会被皇帝下旨申斥。
以后,他乖一点儿,就好好的养老;如果他不乖呢,也有傅小天在,一针下去,他就能乖一天。
“殿下留步。”皇甫叫住了想悄悄离开的三公主和六公主,笑的如同一朵快要谢掉的花儿:“殿下这是要去哪里,由臣护送可好?”
☆、925。第925章 步步紧逼
护送两个字用得极妙,可圈可点,最主要的就是皇甫想要护送两位公主去哪里:护送她们回府,自然是真的护送,如果护送去大理寺这般地方嘛……。
三公主回头冷冷的盯着皇甫:“怎么着,皇甫大人还要把本宫捉到大理寺去?不知道本宫身犯何罪,你又自哪里拿到的旨意,连本宫也敢捉拿。”
话虽然听着硬气,但是其中的胆怯已经露了出来——她在打探消息,想知道皇甫手中是不是有皇帝要对付她们这些公主的旨意。
天不怕地不怕的公主殿下们,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怕,毕竟性命只有一条,如果命没有了,就算有泼天的富贵也同她们无关了。
六公主倒是笑眯眯的:“皇甫大人有心了。本宫回府自有人护送,再说大人你也公务繁忙,就不用麻烦大人你了。”
阿凤走过去:“听皇甫大人这么一说,按道理来说,理应由我这个小辈们送两位长辈回去才对。”她说到这里看向皇甫:“嗯,护送去哪里?”
她把话接过来,也就不用皇甫直接面对两位公主了,当然也就不必多说什么。
皇甫欠身弯腰:“臣只是想,今天的事情太多了,有些大理寺可以过问,有些只能是麻烦老亲王们了。这个时辰,宗庙当中的老王爷们还没有做完晚课呢。”
“此时去给老亲王们请个安,时间不算晚,正正好。”他说完看向三公主和六公主:“两位殿下认为呢?”
三公主闻言脸色更加难看,如果说除了皇帝之外,她最惧怕的就是宗庙里的那些老家伙了。
在她看来,那些老家伙是享受完了,临到老来不再喜欢女色与享受,更喜欢折磨人,尤其是皇家中人,所以才会去宗庙那里清修,为得就是捉到一点小错,就把她们这些龙子凤孙狠狠的修理一番。
“本宫今天乏了。”她才不要去呢,反正她是公主,她不说去皇甫还敢押着她去不成?这个皇甫,她记下了。
没有想到啊,皇甫不放过江家人、不放过江旭也就罢了,居然连她这位公主殿下的主意也敢打,她真的气到了。
今天没有法子不等于日后没有机会,应景的时候,她一定要让皇甫后悔今天对她所说过的话。公主,岂是那么容易开罪的!
阿凤闻言一笑:“姑母累了还是早些回去歇息的好,就由我和江铭护送两位姑母回去吧;送完姑母回去的时候,正好路过宗庙,由我代两位姑母进去烧柱香,给老祖宗们请个安也就是了。”
六公主看着阿凤:“你是要去告状?!”
阿凤欠了欠身子:“姑母言重了。今天的事情,阿凤和两位姑母牵涉其中,内中的情由总要回禀老祖宗们一声才是正理儿。阿凤不说,姑母们不也要去说嘛,阿凤只是尽孝心代姑母行事罢了。”
六公主和江旭的事情,以及三公主强要插手大理寺的事务——这些事情,宗庙里老家伙肯定会大怒的。
杀人不可能,但是把两位公主弄进宗庙里住几天、吃几天斋,让她们好好的在列位先帝面前悔过,却是无论如何也免不了的。
三公主盯了一眼阿凤,知道今天的事情是逃不过去了;要么今天晚上她亲去请罪,要么明儿等着宗庙的人到府里去“请”她——后者更加难堪。
“本宫自去就成。”她看一眼六公主,想到六公主和江旭的事情,去了宗庙老家伙肯定会重罚于她,心里自然生出一股子痛快来。
六公主咬了咬唇:“那本宫就陪皇姐走一趟。”
皇甫那里欠了欠身子:“禀两位公主,臣奉皇上旨意,有什么事情牵涉到皇室宗亲,第一时间就要把情形详细禀于宗庙里的老亲王们知晓——不久前,臣已经让人去宗庙给老王爷们请安了。”
我啊,抢在前头告了你们一状,你们去了如果胡说八道,责罚变重可不要怪我皇甫啊。
三公主和六公主齐齐盯了一眼皇甫,恨恨的走了。她们是逃不过宗庙的责难,想来一段日子不会好过了。
江敬和杨玉兰争吵了半晌,直到大理寺的人上前架起他们来,他们也没有想到更好的法子;他们并不认为是自己笨,而是此时天时地利人和被阿凤和江铭占全了,任是仙人也没有好法子的。
还是走一步是一步吧,到了大理寺里也不见得没有机会。
江旭还想大叫大嚷,可是皇甫此时真的不客气了,就像完全忘了和江旭曾经称兄道弟,命人把江旭的嘴巴堵上,拖上就走了。
皇甫走时没有忘了再三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阿凤真的会给他说门亲事,然后才志得意满、兴高采烈的走了。
阿凤回宫,江铭回府,今天的事情虽然还不能算是了结,但今天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阿凤就醒了。她也说不上是什么原因,就是感觉心里有点慌慌的,坐立难安。
她连早饭也没有吃,宫门一开她就离开了皇宫去找江铭——三公主和六公主所犯的那点事情,在皇室宗亲里实在不算大事儿,因此她们不会有什么大碍。
难道她们今天就要报仇,来寻江铭的不是吗?她到的时候,江铭刚打完拳,见到阿凤拉着她一起去早饭。
就算倚在江铭的怀中,阿凤的心里依然七上八下的难受,可是又说不出是哪里难受。
直到宫中送出消息来:皇帝早朝后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同皇帝商议起立太子的事情,皇帝认为太后所言有道理——他已经是人到中年,儿子们也都不小了,早就应该立太子了。
立了太子也是安百官之心,安天下百姓之心;如果不是皇后多年来不在凤位上,皇帝早早就立好了太子。
如今太后提起,也不过是正好说中了皇帝的心事,所以母子二人当真是越说越投机,还把皇后请了过去商议:为了皇后着想,也为了让太子更名正言顺,太后和皇帝的意思是让皇后把太子记到自己名下。
也就是不论哪个皇子成为太子,此人从此之后就是皇后所出;太子是嫡出,再没有的名正言顺了,想来百官们也会极为赞同。
此事,可谓是皆大欢喜,难为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后。
☆、926。第926章 权宜之计
江铭拍了一下阿凤的头,让人把早饭撤了下去:阿凤不会有心思多吃了,而长公主想要吃什么,随时都能吃到嘴巴时的,饿的时候再说也不迟。
此时硬要阿凤吃早饭,反而会伤了阿凤的身体。
现在进宫并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忙,可是人就是这样,只要牵挂一个人时,哪里明知道没有什么作用,也要赶去那人身边。
就像是万一有什么事情,哪怕一起化为灰烬,也比坐等消息,双眼一抹黑来得好很多。所以,阿凤和江铭急急的出门上马往皇宫赶去。
因为太过担心皇后,生怕她心灰意冷之下随便皇帝和太后摆布,阿凤让肖有福先行一步赶去宫中送信,就为了让皇后知道她马上就到:为了她,皇后也不可能任由人摆布的。
肖有福看一眼江铭,想到阿凤身边还有暗卫在,也就放心的离开去传话了。
江铭知道阿凤心里焦急,但是正赶上大街上人多的时候,就算以他的马术跑的再快些也不可能伤到人,但是肯定会吓到人的,所以只能慢一些。
主要也是因为皇后并没有性命之忧,而立太子的事情也不是太后和皇帝一点头,圣旨就会马上送达天下:这里面牵扯到的人与利益太多,没有一番争斗是不可能定下来人选的。
因此,阿凤也没有不顾路人而急驰,只是让肖有福把她的话送去给母后知晓,让其知道不能太过忍让了。
谁做太子,阿凤都没有意见,反正她对大楚的天下没有想法;但是有人利用此事向皇后下手,她便不能坐视了。
“江国公,江国公,十万火急军情,十万火急军情,请国公马上到兵部议事。”一个传令兵飞快的追了上来,接连撞翻了两个小摊位——如果不是江铭出手,只怕他会伤到人的。
江铭的脸色微变:“什么军情?!”大楚现在边境平平稳稳的,根本没有听说边境上有什么动静,忽然之间哪里来的军情?!
传令兵摇头,气都喘不匀却还是要把话说完:“兵部请国公火速前去议事——大楚西边境失守,敌军已经接连攻下我大楚四座城,千里沃土尽归敌手。”
后面一句话他是压低了声音说的,为得就是不想让百姓们听到,再引起什么恐慌来。
江铭闻言脸色一下子铁青:“什么?!他们天天是在喝稀粥吗?!”军情如此紧急,怕同时也报向了宫中,现在皇后的事情真的要往后压一压,他看向阿凤眼中露出了歉意。
阿凤是他的性命,为了阿凤他可以舍得性命;可是他同时还是大楚的将军,吃的、喝的都是百姓们在奉养他,到了国家、百姓们需要他的时候,他是绝对不可犹豫、也不可以说“不”的。
“去吧。不要着急,我相信你和诸位将军一定会有法子的。”阿凤不顾在大街上,在马上探出身子抱了抱江铭:“我和母后能应对的,你放心我们这里。”
江铭有太多的话要说,可是军情紧急他实在没有时间,只能一拍阿凤的肩膀,转身拎起传令兵来,带着他拨转马头直奔兵部而去。
阿凤目送江铭的身影消失,才转身对牡丹道:“我们走吧。”
牡丹看了看阿凤,咬了几下嘴唇,看着江铭和传令兵消失的方向一时间没有动,直到阿凤再唤她,她才打马跟了上去。
那个传令兵,她好像见过的,要不要对公主说呢?但万一是她看错了呢?牡丹一时间纠结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大街上的人终于少了。因为现转过两条街就是皇宫门前的天街了,所以这里已经没有太多的闲杂人等,阿凤等人终于可以快马加鞭。
但是马儿刚刚放开四蹄,阿凤就听到一阵又一阵,如雨点般密集的风啸声;她不用抬头就看到了箭雨,四面八方全是,直奔她和牡丹一行人而来。
阿凤急忙勒马,牡丹已经在大叫保护公主——阿凤并没有惊慌,有刺杀的确很意外,但是她知道自己身边还有暗卫的保护。
那些隐在暗处的人如同影子般出现,护在了阿凤一行人的外面;箭雨被他们拨落了不少,但是箭太多了,依然有人受伤:即有暗卫,也有宫人或是太监。
阿凤看着满天的箭雨,再看看那些以身体为盾的暗卫,脑子转过无数的念头,却无一个能用的:她穿不过箭雨便不能走脱,那刺客便不会放手,暗卫及牡丹等人都会死在这里。
她知道,那些刺客是为她而来。
“住手!”她大声喝斥起来:“你们如果是想要我的尸体,那给我送上一把剑来足够了,何必多伤无辜。”
阿凤知道凭她和暗卫们,是不可能逃走的;那暗卫死光后,她不是被擒就是被杀。不管结果是什么,对方要的人就是她而已,其实牡丹和暗卫这些人真的不必陪她死在这里。
“果然是长公主,果然是爱民如子啊。”刺客竟然答话了,只是用了一个爱民如子,听的阿凤有点别扭。
“长公主不想你身边的人全死在这里,我们也不能久留——长公主不必害怕,我们不是来杀长公主的,只是请长公主去做客。”
“等到你我两国战事平息,到时候就会送长公主回来的。”刺客说完话顿了顿:“那些暗卫可都是死士,长公主不是想骗我们现身后,由他们用所长攻我们之所短吧?”
阿凤微微一叹,没有想到唯一翻盘的机会也被对方叫破了,她只能严厉的命暗卫退后,并且以死相胁,不许他们再动手,更不许他们妄动来相救自己。
她给牡丹一个眼神,示意她带着人火速去宫中报信,不要现在就去惊动江铭:因为江铭如今在忙正经事儿。
不是来杀她的就好。阿凤相信,只要她活着肯定能获救的,因为大楚是绝不会任由长公主落在他国之手。
如果万一这些刺客真的有法子带她离开大楚之境,离开大楚之时就是她自尽之日:大楚长公主绝不会任由别国拿她来做筹码。
不过,她相信她不用走到那一步,离开大楚之前她一定会获救的。江铭不会放弃,鲁柔柔、傅小天等人也不会放弃,有他们在便不会让她有性命之忧。
☆、927。第927章 厚此薄彼
阿凤面对刺客的箭雨,虽然知道刺客们出现在天街两条街外,不可能坚持太久的时间,肯定会惊动京城的人,御林军等很快就会来到。
可到那个时候,她和身边的这些人,肯定也都死了。刺客跑不跑掉的不知道,但她却不可能再看到她的母后、她的江铭,还有鲁柔柔等等这些朋友们了。
所以她当机立断开口和刺客相谈,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刺客要带她走,她马上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牡丹的眼泪是一串又一串:“殿下,殿下——”她哪里能想到,在京城之中阿凤还会遇到刺客呢?又这么巧肖有福和江铭都不在。
有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带着阿凤自箭雨中逃出去;那刺客们也就不会再攻击牡丹等人,要么去追阿凤、要么就四散逃开免的落入大楚人的手中。
“公主殿下,为了体会我们的诚意,我们会带上您的贴身之人。咱们都是些大老粗,虽然也有一两个女子,但都是粗手粗脚的家伙,怕是不会伺候公主殿下。”刺客之首看到牡丹后居然要把人也带上。
阿凤自然是不同意的:“本宫不用人来伺候。你们如果真想要逃走就快些,怕是再耽搁,你们也就不用考虑逃走,只需要想一想如何死才能不那么疼了。”
牡丹又不会武,跟着她也只是让刺客多个人质,对日后前来相救她的人来说,难度也增加了。
刺客怪笑几声:“带上那个宫人。我们当然知道多带上一人逃走会难很多,可是就像我们所说,长公主可是我们的客人,岂能让公主殿下受委屈?”
他们真的不敢久留,掳了牡丹过来后带着阿凤就向四下散开,很快就消失在京城的大大小小的街道中。
阿凤和牡丹被不同的人带着,眼睛都被蒙了起来,除了听到风声外,后来还能听到京城中热闹的叫卖声。
不多时间,阿凤的眼睛重见光明,她发现自己身处在一间房屋里;屋子的窗子是打开的,窗外有一株芙蓉木,葱葱郁郁的,长的极为精神。
屋里还有两个男人,一看就不是大楚人,长得碧眼黄发、五大三粗;两人看着阿凤笑的极为恶心:“长公主,用这种法子请你来,实在是失礼了,您还要多多包涵。”
这个时候的皇宫中,皇后并不知道阿凤出了事情,面对太后的发问,她站起来微一欠身,垂下了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嘴边上却是无奈的苦笑:该来的总会来,当真是躲不啊。
“太后所言句句为妾着想,妾谢过太后的恩典。”她屈膝后起身,抬头看着太后的一双眼睛:“妾的确是没有为皇上诞下龙儿,不过膝下却并非如太后所言空虚。”
她看一眼殿中的几位妃嫔,以及另一边站立的皇子们笑了笑:“身为皇后,皇上所有的皇儿都是妾的皇儿,妾虽无所出,但却有龙儿并非一人呢。”
皇帝听的微笑:“朕知道皇后贤德,可是太子事关国之根本,的确不宜再拖下去。皇后无所出,也是朕之过错,如今就算是少少弥补一下。”
“有太子在皇后面前尽孝,朕也会放心许多。”他虽然被人天天称万岁,但总有要归天的时候;到时候皇后和阿凤要交给谁来保护?
如果阿凤有个一母同胞的兄弟最好,可惜的是没有;虽然皇后并非是不能再生了,但是皇子们已经长大成人的好几个了,太子如果太过幼小,只怕将来会有隐祸。
为了大楚着想,他认为最好的法子还是让皇后认下一儿,记到她的名下,由她来教导、辅佐;也借她皇后之名登基,到时候新帝无论如何都要善待皇后和阿凤的。
皇后微微一笑:“皇上所言极是,不过立太子那是国之大事,妾一介妇道人家,实在不便多言——嗯,在母亲的眼中,没有哪个儿女是不好的。”
“让妾来选,妾实在是不知道哪个才好。太子之事是太后提醒皇上才知道事关国本,想来太后已经有中意之人,不知道是——?”
她拿眼看向太后,一脸的希冀。想让她来挑一个,那便是得罪了其余所有的皇子,日后太子的日子不好过,她和阿凤的日子只会更不好过。
这事儿,她怎么可能会答应。
太后微笑摆手:“哀家哪里有什么想法,不过是夜里梦到先帝罢了,才会和皇帝多说两句;这种事情,当然还是皇帝和皇后拿主意才是。”
她就是要算计皇后,又岂会指定哪一位皇子为太子?如果她能活到新帝登基,到时候她就是太皇太后,不管新帝如何还能给她气受?
因此,她才不会在太子人选上指手划脚,如果不是要谋算皇后,她连立太子的事情都不会同皇帝商量的:韩家灭门之后,她对新帝已经没有想法了。
太后又是夸奖了皇后一番,更是赞皇后最有识人之能,非要让皇后挑出太子的人选来不可。
皇后微笑着扫一眼几位紧张的皇子,向皇帝展颜一笑:“太子的事情,妾还是认为应该由皇上和朝臣们商议。不过关于妾记到名下的皇儿一事,妾倒是有另外的想法。”
她轻轻叹气:“皇上和太后的想法是为妾好,妾当然知道,可惜的是却对皇儿们极为不公——做了太子的皇儿,用平头百姓的话来说,那就是占尽了好处。”
“其余的皇儿们,那也是皇上的骨肉,岂能厚此而薄彼?”她笑着看向妃嫔们:“妹妹们说是不是?”
皇后、太后说话,哪里有妃嫔们说话的余地,就连贤贵妃也不敢轻易插嘴;但是皇后问过来,也同样让妃嫔们心头直跳,这话怎么接都要得罪人啊。
贤贵妃的眼皮都不再撩的:“妾不敢,但妾认为皇后所言很有道理。”她是绝对的皇后党,不管什么事情、在什么人面前,她也不会动摇她待皇后的心思。
这份胆色,还真的让其余的妃嫔心生佩服,不过她们却不敢照做,只能垂着头不说话:太后,可不是那么好开罪的,贤贵妃不怕太后但她们却不能不怕啊。
皇帝的眼睛微微瞪大了,心说:皇后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嘛,皇位只有一个,皇儿却有十几位之多,如何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928。第928章 古怪
皇子们也是个个都瞪着眼睛瞧皇后。他们当中大半人对皇后都没有恶感,因为这样的一位皇后,实在是让人挑不出理来,且也真得是他们这些皇子之福。
嫡母能真正的关心他们、教导他们,不要说是在皇家,哪怕就是在平常百姓家,也是不多见的。
皇后没有私心,对皇子们基本就是一碗水端平,同时对他们的课业极为上心,每天都会亲自过问:同时,也会为他们解决一些事情,包括他们不方便开口对皇帝说的事。
就算如此,他们听到皇后的话也认为皇后今天可能是生病了,要不就是被太后逼疯了:不然的话,立太子一事又怎么才能不厚此薄彼呢?
就算此时把他们个个都封成亲王又如何,立为太子的那个父皇可是把整个天下给了他,给他们的左右不过一个小小的封号罢了。
太后笑起来:“厚此薄彼?哀家倒想听一听。”她这是有意要落皇后的面子,认为皇后是说错了话,但她就要揪住不放。
揪住人不放也不能解决问题,江铭把手中已经服毒自尽的传令兵狠狠的掷到了地上,看了看左右,他向墙那边靠过去。
地上全是箭矢。传令兵早一步服毒,如果他没有服毒的话,也会死在乱箭之下;那下令放箭之人根本就不理会传令兵的死活。
江铭喘了一口气,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压下了心头的焦燥:他知道自己上当了,而引他离开阿凤显然就是谋划之人的目的。
如今的阿凤不是出了事,便是正面临危险——但是他急也于事无补,保不住自己就无法去保护阿凤。
他再次瞧了一眼传令兵,确认无误此人身上的衣物,与插在后腰上的令旗,都是兵部统一给各军制做的:这样的衣物没有人敢仿制,一来不易,二来也是死罪啊。
现在他无法知道传令兵是偷来的衣物,还是兵部的人给他的,或者干脆传令兵就是一个真正的传令兵,不过就是被人收买了。
箭雨已经接连射出来了七次,每一次射完后总有一段间隔,虽然时间不长不足以让他逃出包围——他不是没有试过,只是每一次都被箭雨给射回原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