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她坐到床上的时候,窗子被风吹开了。今天晚上的风太大了,这处偏殿又是处处漏风,也因此她把窗子都关好了——为什么会有一扇窗子打开了呢?
  她脑中的疑惑刚刚生出来,殿中的灯花一晃,屋里霎间暗了暗,眼前就多了一个人;她认识的人,绝对不会出现在她面前的人。
  吕有寿。
  他是太后身边的太监总管,也是宫中不多的大总管之一;向来都是太后的心腹,所以韩氏对其是很熟悉的。
  韩氏甚至听到过有关吕有寿的传言,说其是皇帝的人;不过她却知道不可能,吕有寿是太后的人,他只忠于太后,是太后最为信任的一条狗。
  “娘娘,清减了。”吕有寿的声音好像被摇晃的灯光给晃的飘乎了,听到韩氏的耳中有着莫名的阴森感。
  韩氏立马站了起来,脸上堆起了就算是面对皇帝和皇后时都没有的微笑:“吕公公,太后这一向凤体可还好?我在冷宫之中时时为太后祈福,只求上天保佑太后凤体安康。”
  吕有寿笑了一下,就连笑容也被摇晃的灯光弄的一时阴一时亮的,弄的韩氏的心都要自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好在灯光终于坚持不住,在窗外吹进来的风中熄灭了;完全黑暗的偏殿中,就算有星星点点的月亮自窗子的破损处撒进屋里,也没能让韩氏感觉到一点明亮。
  黑,太黑了;冷,太冷了。
  同样感觉到冷的人,还有贤贵妃。贤贵妃感觉到的冷,和韩氏几乎差不多,都感觉身体里的血都仿佛要冻住了一般。
  “这样的天气,贤贵妃妹妹倒真是好雅兴。”皇后平平静静的,一双眼睛也平平的注视着贤贵妃;就算是在灯光及月光中,贤贵妃依然感觉皇后的目光太亮了些。
  贤贵妃的心因为皇后明亮的目光都缩成了一团:“皇后恕罪,妾知错,请皇后责罚。”她是个聪明人,所以才在得到皇帝宠爱的同时,一直不曾受到宫中风波的牵扯。
  不管是皇后和韩贵妃争斗最激烈的时候,还是韩贵妃掌理后宫之时,她都不曾被人算计过,平平安安活到了现在。
  因此,她开口马上就直接请罪:“妾不应该偷偷夜探冷宫,此乃大罪,妾不敢巧言为自己开脱。”认罪真就是学问,她开口就承认了夜探冷宫,接下来要不要再多说点什么,或者再说点无关紧要的,那就要看皇后会如何说话了。

☆、729。第729章 句句为营

  贤贵妃是聪明人,所以只是一个霎间,她就明白她自冷宫之中出来的事情,是不可能瞒过皇后去;所以,她直接就开口请罪,以极低的姿态请一个皇后本来就已经知道的罪。
  她不说皇后也知道了,说了正好可以消一消皇后的气。至少,皇后对她会生出三分的宽恕来:谁还能对自己如此恭顺的人生出恶感来?
  皇后点点头:“嗯。”她只答了贤贵妃一个字,多一个字都没有,就端坐在那里吃起瓜子来。
  并不是像贤贵妃等宫中的贵人们,让宫人或是太监剥好瓜子再吃,皇后是如民间的女子一样自己磕着瓜子吃。
  皇后认为只有自己磕出来的瓜子吃着才叫一个香,因此她就算如今不再是冷宫的女史,却依然还是坚持要自己磕瓜子吃。至于说仪态什么,那对皇后来讲根本不重要了。
  经历过那么多,皇后看破了、看透了很多,所谓的礼仪规矩在她的眼中,不再像原来那么的重要;倒是一些道理、律法,反而在她的眼中重过一切。
  贤贵妃看着皇后吐出的瓜子皮随风飘起、吹远,她的脑中有那一霎间的空白:她和皇后是老相识了,因此她自问很了解皇后的。
  可是眼前的人真的是皇后吗?如果不是皇帝亲迎回来的皇后,她真的要去找皇帝说一说了:她真的很怀疑眼前的人会是皇后,因为除了长相外半点和从前的皇后也不像。
  如果不是宫中严禁提什么鬼啊、怪啊的,她都想要请人来做法了:皇后不会是撞鬼了吧?要知道宫中阴气最重、怨气最重的地方就是冷宫啊,听说皇后死去的十几年里就一直生活在冷宫中。
  说不定现在皇后真的不是皇后,而是冷宫中的某个死鬼娘娘什么的。当然,这些她只能在心里想想,绝对不敢宣之于口的。
  皇帝很忌讳这些鬼怪之说的,贤贵妃真要说出来这番话来,皇后汗毛都不会掉一根,她自己倒会被皇帝狠狠的责罚一番,说不定还会被直接丢进冷宫去。
  贤贵妃的打算落空了,皇后没有问她任何话,也没有说什么话,虽然算是回应了她,但连处置她的意思也没有流露出来,让她无从判断皇后知道了多少——但是显然刚刚那么一句话皇后是满意的。
  汗自贤贵妃的后背冒了出来,按理说是热了才会出汗,可是贤贵妃冷的全身都在发抖,可是后背的汗却把衣衫都快浸透了。
  “妾不应该不请旨就去探韩氏的,请皇后责罚。”她只能继续请罪,不然的话她不晓得皇后会不会一怒就给她极大的苦头吃。
  最最主要的是,她要保住在皇后心中那个老老实实的印像,不能让皇后对她生了多余的戒心来。
  皇后吐出两片瓜子皮来,就着第五的手吃了一口茶:“嗯。”依然不变的第二声,只是这一声明显比第一声要淡很多。
  听的贤贵妃心中就是一紧,知道皇后是不耐烦了;可是皇后如此,她真的不知道皇后知道了多少,也就不知道应该要说出来多少:她认罪的技巧好像不管用了。
  多说了,不要说多说很多,就是多说一句话都不知道会被皇后捉到什么,进而再拉扯出什么来——这才是贤贵妃最怕的。
  少说了,嘿,皇后肯定就会把她当成奸狡之人,而且她多年来给皇后老实本份的形像,在此时会让皇后对她更为恼火,会把她当作宫中最狡诈的人。
  第五收起了茶盏来:“贵妃娘娘,我说句您不爱听的话——您要说多少就直接说吧,不要说一句就等皇后回您一句,那样不如咱们直接去给皇上请个安吧。”
  “这个时辰距早朝也不远了,早早叫起皇上来也不算什么,正好在早朝之前,让皇上听听贵妃娘娘之言。”他说到这里对贤贵妃弯了弯腰,完全的恭谨模样。
  贤贵妃却听心头一片冰凉,看着第五那张老到不行的脸,呆愣了半晌才醒过来自己不能默不作声:可是她不明白第五最后几句话是意有所指呢,还是字面的意思。
  宫中的人说话都讲究留三分,所以她真的不敢只当字面意思来听:皇上在上朝前听听她的话,那上朝后是不是就对她父亲有所看法?
  贤贵妃感觉第五的话就是这个意思,越是想让自己镇静下来,她越是认为自己所料不差,因此心里反而越慌张了。
  皇后刚刚回来不久啊,她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能知道多少?贤贵妃又安慰自己不要想多了,但是一转念想到皇后和阿凤走了那么远回来,这一路上是不是听到了些什么呢?
  或者在皇后回来之前,已经察觉了些什么呢?贤贵妃心中有鬼,且她又是个细心之人,以己度人,她感觉如果是自己要回京,那她肯定会早早打发人回京打探各种消息。
  免得自己回来后面对一切太过被动,也免得会被人算计了去。所以,她认为皇后如果早早打发人回到了京城,真的知道了些什么也不奇怪。
  不然的话,怎么就那么巧皇后会在这里等自己呢?如果说昨天晚上她来时皇后才知道的事情,那今天皇后怎么能料到她还会再来冷宫呢?
  心里有鬼的人越想就会越多疑,也就越没有胆子了。贤贵妃叩头:“娘娘,妾是因为五皇子的事情来见韩氏的;因为妾贪图五皇子所送的一套头面,才会一时间糊涂做错了事情。”
  “五皇子心细如发,在皇后回来之前的一个多月就不再到妾的寝宫,连他的人都不会来妆寝宫附近。有什么事情,就用妾养的那只猫儿传信。”
  “在猫系在脖子上的缎带上留言。虽然会有因为猫贪玩儿,不能及时传递消息,但也是不着急一时的消息才会如此传递。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被人发现过。”
  她说到这里连连叩头:“因为妾及妾的家人,还有妾所出的皇儿都是本份的人,从来没有其它的想法,尤其是不应该的想法;所以五皇子找到妾时,妾才会、才会一时贪财。”
  贤贵妃主动把五皇子供了出来,反正五皇子已经在皇后面前是个恶人了,如此能让皇后把怒火转移。
  她还说了传递消息的法子,这种事情没有人知道,便更能取信于人,让人相信她所言都是真的,没有再隐瞒事情。
  至于她最后的一番话,无非是表明她和她所出的皇子对皇位没有想法,表明他们是没有野心的人:以此来瓦解皇后的戒心及怒气。

☆、730。第730章 你杀人了

  贤贵妃的话虽然看上去是仓促之间的应对,但她的每一句话都是仔细想过的,都有她的目的在;她哪里有半分真正认错的意思,依然还是用表面上的诚恳,想要度过眼前的危机。
  甚至,她不惜把五皇子都丢了出去,以此来吸引皇后的怒火,取得皇后的信任。
  皇后这次连嗯都没有嗯,只是拿眼看了看贤贵妃,平静的目光里好像什么也没有,又好像什么都在那一眼之间。
  贤贵妃心头马上一跳:“妾去见韩氏,只是因为五皇子想要让其答应皇后能把五皇子收到宫中;因为五皇子对妾说,不如此他都不知道以后要如何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五皇子不是个坏人,他算计皇后是不对,却也是无奈的自保之举。他,真的没有其它想法。”说到这里她眨了眨眼睛,可怜兮兮的道:“依妾看,五皇子是真的没有其它想法,就是想借皇后的威势来自保罢了。”
  她当然不是为五皇子说好话,只是想让皇后明白,她不是个真正聪明的人,所以才会被五皇子所利用。
  一个愚笨的贵妃,哪怕是做错了再大的事情,也不可能真正对皇后形成威胁;那皇后自然也不会真的和愚蠢的人一般见识,会高抬贵手放过她。
  因为把愚蠢的人拿掉,天知道后面再来的人是不是极聪明的人:一个愚蠢的人总是让人放心的,总好过让一个聪明的人上位。
  这是变项的在示弱。
  皇后收回了目光,把手里的瓜子放到了小碟子里;而小碟子便由第五收了起来:皇后对冷宫取出来的东西特别的爱惜,所以第五才会“颗粒归仓”。
  “你昨天晚上前来冷宫的事情说清楚了。今天五皇子所谋也没有成,因为韩氏不同意,本宫绝不可能强人所难,更不会夺人所爱。只是,本宫不明白,你今天晚上再来冷宫做什么?”皇后的话并不冷。
  贤贵妃在大风中又缩了缩身子,缩成一团的她才能感觉到一点能支撑她坚持的暖意:皇后不开口就罢了,一开口就问到了要害处。
  她前面的话说的多好听,说的多诚恳,都没有能解释为什么在五皇子失败后,再次急急忙忙的来见韩氏:这可不是五皇子相托能解释得了。
  贤贵妃的话中原本流露出交好五皇子的意思,因为五皇子谋划成功后就是皇后所出了,她如此做也出于对皇后的敬意。
  可是五皇子谋划失败了,她还是急匆匆的来见韩氏,就无法再把一切推给五皇子了。
  “猫,我们捉到了。”江铭和阿凤提着一只笼子,在皇后身后的阴影中走出来:“今天一早,就是皇上和皇后还没有到冷宫见到韩氏时,我们就捉到了这只猫。”
  阿凤微笑:“不好意思,我不知道这是贵妃和五皇弟通信用的猫,只是看着它长的如此可爱,想着郑小侯爷很爱吃龙虎斗这道菜,所以才捉了它。”
  “好在,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蛇,所以它还活着。”阿凤很不好意思:“对不起,让你们一天都无法通消息。”
  江铭笑的露出了牙齿来,弯下腰把笼子盖的布揭开,里面露出来的猫就是贤贵妃的那只,只是现在它还在呼呼大睡——有傅小天的药在,就算你把它丢在地上,它也是照睡不误。
  贤贵妃的脸色更难看了。原本她就无法用刚刚的话解释她为什么再次来冷宫,现在猫被捉了,她就更无法往五皇子身上推了。
  她对阿凤和江铭的话绝对不相信:龙虎斗?天下间就没有如此巧合的事情,绝对是皇后知道了些什么,所以阿凤和江铭才会对她的猫下手。
  不然的话,长公主要吃什么菜还需要自己动手捉猫吗?只要一句话,要什么猫没有:黑的、白的、花的,胖的、瘦的、老的、小的,御膳房的人肯定会用心巴结的。
  江铭拍了一下笼子:“嗯,刚刚听到贵妃娘娘说到了缎带,不知道娘娘把缎带放在哪里?拿出来给皇后娘娘一观,贵妃娘娘又何苦在这里喝风呢?”
  贤贵妃真想把江铭的嘴巴堵上,怎么他就这么多话呢?再说了,后宫中的事情和他一个外臣有什么关系。
  忽然间她想起一件事情来:“你、你怎么还在宫中?这都半夜了,你一个外臣留在宫中,这是大罪。”她刚刚是被皇后吓到了,所以才没有想起江铭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江铭拍了一下额头:“我此时在宫中吗?”
  “不在啊。第五公公可以做证,肖公公也可以做证的。还有郑小侯爷和鲁姐姐都可以为证——你今天晚上可是在公爵府中宴客呢,和郑小侯爷拼酒拼输了呢。”阿凤微笑着拍了一下江铭:“都说过不让你多吃酒了,你偏不听。”
  贤贵妃傻了,傻傻看着阿凤和江铭,再把目光移到皇后的身上,然后她打了一个冷颤:“当然,当然,妾今天晚上并没有看到过江国公。”
  她已经落在了皇后手上,阿凤和江铭的话也已经表明,他们完全是有备而来;她现在要做的是臣服,完完全全的臣服,而不是去想着如何反击。
  只要臣服才有可能在皇后这里保住一条性命,否则的话,她只怕就要向皇帝解释一切了:受连累的可就是马家一大家子人,还有她的儿女们了。
  她的话音一落,就听到冷宫之中一声尖叫响起,然后就传来各种杂乱的声音,随即冷宫大门被打开,女史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死人了,死人了,来人啊,死人了!”
  皇后没有动,贤贵妃直起了上半身来,一齐看向了冷宫那边;平公公终于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机会,以表示自己对皇后的尊敬:“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就不怕惊了凤驾?!”
  冷宫女史闻言直直跑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贤贵妃身后:“皇后娘娘,韩氏死了,她死在所居的偏殿上!”
  皇后闻言微一皱眉头,然后看向了贤贵妃:“你杀了人?!”
  “你杀人了。”贤贵妃这句话却是极为肯定的,一双眼睛更是冰冷异常,语气更是不容人反驳的笃定。
  古人从来不骗人的,果然就是天无绝人之路。

☆、731。第731章 误会有点大

  贤贵妃已经被逼的六神无主,素来聪明的脑袋在此时也没有能救她,正在她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冷宫的女史救了她!
  在之前,贤贵妃是想不到的,因为事出突然嘛,也就越发显得是老天在帮她。一句“你杀人了”,她说的是斩钉截铁,就仿佛杀人之事是她亲眼所见。
  皇后的眉头挑了一下:她是在问贤贵妃,但是所问的话是疑问,需要贤贵妃给她一个答案;可是贤贵妃没有理会她,反而直接重复了她的话,只是语气从来没有过的笃定。
  她的眼睛眯起来,看了看贤贵妃又看了看冷宫的女史,忽然感觉今天晚上的天气真好:月黑风高杀人夜啊,可不就有人死了。
  女史听到了皇后和贤贵妃的话,跪倒喊出韩氏死后,也不知道是因为见到了皇后有人能主了,还是因为她已经远离了那个死掉人的屋子,她的心定了下来,没有那种要吓得快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听到皇后开口,她不用抬头也知道皇后是在问贤贵妃。虽然她不知道皇后为什么会在这里,也不知道皇后和贤贵妃之前说了什么,但久在宫中的她只一打眼就明白:贤贵妃的事儿,东窗事发了。
  皇后知道了多少女史不清楚,但女史很清楚皇后知道贤贵妃刚刚离开冷宫。换作她这个女史是皇后,此时也会怀疑韩氏是贤贵妃所杀。女史也的确是这样怀疑的。
  事情太简单了,贤贵妃让韩氏做的事情她没有做好,贤贵妃前来问罪韩氏还一副天王老子第一的模样。惹恼了宫中的贵人被杀,在宫中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只不过韩氏有点特殊,她在皇帝那里可是有名有姓的人,她一死会惊动皇帝罢了。
  女史在皇后开口后脑中霎间转过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以至于贤贵妃开口后,她差点被吓死:贤贵妃还真敢啊,这胆子不是一般的大!
  居然敢指着皇后说人是皇后杀的——这事儿就算是说到皇帝面前去,也不太可能的啊;因为皇后自从回来后,就根本没有来过冷宫。
  女史想到这里忽然身上一冷,因为她想到了听到的传言:皇后“死去的”十几年里,其实一直住在冷宫中,对冷宫是最熟悉了。
  而且杀人栽赃这种事情,在宫中更是不稀奇。很多时候,越是不可能的那个人,就越可能是真正的杀人之人。
  可是,贤贵妃的胆子也太大了,就算对皇后有这种怀疑,不应该等到皇帝来了之后再说出来吗?她就不怕皇后一怒之下再灭了她这个贵妃娘娘的口?
  贤贵妃开口后女史的小心肝是颤啊颤啊的,颤了半晌也没有听到皇后再开口,她心里有种要死的感觉:难道人真是皇后所杀,一箭双雕——杀了韩氏为自己报仇雪恨,还能除去贤贵妃此人?
  搅到这种事情里,原本没有她什么事儿,但是现在女史却很明白,她的小命要不保了:皇后真要除贤贵妃的话,又岂会让她这个不相干却知道内情的人活在世上?
  无妄之灾啊,她为什么要跑出来大呼小叫呢?她的确是没有亲眼见过死人,而韩氏死的样子也太过吓人了些,可她总是宫中的老人儿,遇事应该冷静才对。
  如果今天的事情她使其它人出来报信,那现在倒霉的人就绝不会她这个女史了。霎间,女史悔的肠子都青了,把自己恨的不行:咋就这么蠢呢!
  “你不说话,可是已经认罪了?”贤贵妃的话带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就仿佛她质问的人不是皇后,只是一个宫中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宫人般。
  女史把头低的更低了,感觉夜风不是一般的冷,现在她全身上下都没有半点的热乎气了:贤贵妃你要做什么都可以,你不怕死也不能如此对皇后说话啊,这不是连累我一个小小的女史嘛。
  皇后依然没有开口,就连阿凤和江铭都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女史是不敢胡乱抬头看这些的贵人的,可是听不到半点的声响,让她更加确定是皇后要除去韩氏和贤贵妃了。
  而帮皇后的人自然就是长公主和长公主未来的驸马爷啊。女史恨不能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真心希望自己不曾在皇后面前出现过。
  贤贵妃的眉头皱的极紧:“本宫问你话呢,你一个小小的女史居然敢不回,当真是胆大包天!皇后娘娘面前,岂能容你如此放肆。”
  “你再不说话,休怪本宫让人赏你一顿板子。”如果没有皇后在面前,她真就让人把女史拖下去一顿板子打死了。人死,才能死无对证啊,到时候还不是一切都由着她来说。
  韩氏死在谁的手上并不重要,贤贵妃根本不关心这个,她关心的只是尽快找到一个凶手,且这个凶手还能为她解一下围——皇后过问韩氏的事情,如今韩氏死了,那杀死韩氏的人才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人啊。
  她贤贵妃就可以把事情往凶手身上一推,大不了就是一个贪财的结果,削一削位份也就是了:位份能削自然也能再抬回来,留得青山在她才不怕没有柴烧呢。
  至于女史,实在是太好的人选了:如果是宫中的贵人,哪一个没有个两三分背景,硬扣个罪名在人家头上,说不定会惹出什么大事来。
  但是女史不同,尤其是冷宫的女史,自然是没有背景且还得罪了不少人;女史倒霉相信没有人会说话的。还有一点就是,在冷宫之中女史要杀人那实在是太方便了。
  一个女史当然不可能是主谋,她为什么要杀韩氏,那就是皇后娘娘要弄明白的事情了;而贤贵妃要做的就是先把罪名给扣实了,然后再努力把水搅混了。
  水不混,那她的麻烦就不会结束,只有水混了,皇后才会一查到底,忙起来也就不会顾得上她贤贵妃了。
  女史到了现在才听明白,原来贤贵妃并没有天大的胆子,压根儿就没有对皇后生出半分的不敬来:贤贵妃口中的凶手,居然是她这个可怜的女史。

☆、732。第732章 有血有肉

  女史抬起了头来,一时间她的脑中空白了:刚刚她脑中还转着乱七八糟的各种想法,此时却什么都没有了,连眼神都是迷茫的。
  她是真的不明白,事情怎么就牵到了她的身上呢?自她到冷宫后这几个月里,凭心而论,她真的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情。
  那怕是收点好处,给人带个信儿、带点东西给冷宫中的人,她也认为那是积一下阴德,同时也为了交好宫中的贵人们。
  她的确不是贤贵妃的人,但她为贤贵妃做事当真是极为仔细周到的,从来不敢怠慢了半丝。她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贤贵妃能看到她尽心做事的份儿上,能让她离开冷宫嘛。
  冷宫的女史从来不是好差事,所以要么冷宫中没有女史,要么就是女史经常换人;像原来十几年都没有换过女史,实在是太少见了。
  当然了,皇后的假身份也是犯了错的女史,所以她在冷宫中一呆十几年,倒也不会让人生出疑心来。
  可是现在的女史真的没有想过在冷宫中一过十几年,但她更不想的就是,把性命搭在冷宫里:她,可曾开罪过贤贵妃?
  就像她莫名其妙到了冷宫做女史一样,面对贤贵妃的冷面,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倒底做错了什么。
  阿凤轻轻一叹,女史真不是个聪慧的人,表面上看去倒有几分的机灵,事实上女史只是自以为是的在学旁人的聪明。
  在宫中有些时候,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事情才会受罚,而是因为你适逢其会,或者是因为你很合适——反正,就是有人看中了你是背黑锅的好材料,所以不由分说就把黑锅扣在你头上。
  这个,是没有理由的。所以就算女史想破头,她也不会想明白的,因为不是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她根本就不应该进宫来:她不适合这个宫中。
  或者说,女史就不应该在宫中挣扎着向上,如果安安份份、老老实实的做个宫人,哪怕是粗使的宫人呢,她也能平平安安的熬到出宫的那一天。
  “奴婢,奴婢没有杀人。”女史倒底是在宫中生活了多年,再多的震惊与不解都抵不过她求生的欲望,所以她尽快的说出了一句能救她自己性命的话。
  至少现在有皇后在啊,如果只有贤贵妃在的话,她就真的死定了。女史说完后,如同在梦中惊醒一样,忽然膝行两步向皇后连连叩头:“奴婢真的没有杀人,没有杀人!”
  “在贤贵妃离开的时候,韩氏还活着;奴婢送了贤贵妃出门回去,就和小宫人一起洗漱铺床准备睡下了。后来因为听到有奇怪的响声,才带着小宫人一起出来查看,见韩氏那里还亮着灯才去看一眼。”
  “发现韩氏死之前,奴婢一直和人在一起,真的、真的没有杀人啊。奴婢真的没有杀人,奴婢也没有那个胆子杀人啊。”
  她不敢喊冤枉,因为贤贵妃那可是宫中顶项尊贵的贵人,就算今天她能逃过一命,日后贤贵妃要捏死她,不会比捏死一只蚂蚁多用多少力气。
  因此她只能分说自己不会杀人,却不能喊冤,也不敢对贤贵妃生出半分的怨念来,尤其不能让贤贵妃认为她有怨念。
  “贵妃娘娘,奴婢真的没有杀人。”她还向贤贵妃连叩了几个响头,并不是指望贤贵妃可以高抬贵手放过她,只是想能让贤贵妃明白她真的没有生怨。
  皇后终于开口了:“不是你,嗯,那会是谁呢?”她的话依然还是平平淡淡的,相比起贤贵妃和女史来,她的心思仿佛根本不在这里。
  贤贵妃冷冷的道:“冷宫之中除了罪人外就全是你的人,她们就算为你做证又岂会是真的?没有相帮,你又岂能杀得了人?整个冷宫中的宫人、太监,全是你的同谋吧?”
  她是不会放过女史的,因为这是她想到的解决自己麻烦的法子,至于女史冤枉——那一个月宫里不屈死几个人?
  她能做到贵妃这把宝座上来,如果说手上干干净净的没有沾一点鲜血:她就算有那个厚脸皮说,可是这宫中之人有谁会相信?
  所以,左右不过是一个女史而已,死了也就是死了,在死之前还能为她贤贵妃解决麻烦,在贤贵妃来看,那就女史的福份:她会让人拿着银子去庙里给女史做个法事,让佛祖保佑女史来世会投抬一个好人家。
  女史终于完全明白了过来,看着贤贵妃的眼睛流露出了恨意,但更多还是不解:无怨无仇啊,她真的不明白贤贵妃为什么要害自己。
  “不是我,绝对不是我。”她猛的抬起了上身来,生平第一次直视着她心中高不可攀的贵人:“我同韩氏无怨无仇,她又是皇上钦定的罪人,我哪里敢让她有半分闪失?”
  “不要说是杀她了,就是有人要对她不利,我都要护她周全。因为她只要有个好歹,我肯定会被问罪的——我除非是活腻了,才会亲自动手杀了她。”
  女史看着贤贵妃:“杀韩氏的人,皇后娘娘,奴婢倒是有自己的一点想法。只是皇后娘娘英明,肯定没有想不到的,奴婢不知道……”她对皇后没有不敬,因为要害她的人是贤贵妃嘛。
  皇后打断了她的话:“本宫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事事都想得到。真要做个贤德英明的皇后,还要你们多多帮衬才是。你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发现告诉给本宫,本宫才能做到英明。说吧,本宫想听听。”
  女史转过头来看着皇后,眼底的惊讶明显到阿凤和江铭差点就笑了出来:女史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皇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实在在的出乎女史的预料;虽然皇后的为人是宫中人皆知的,但是宫中的贵人做事,从来都是一副我什么都知道的模样:让宫人太监们根本摸不准贵人倒底知道了多少。
  到时候宫人太监们说完后,贵人还一副我早知道的模样,从而让宫人太监们对其很是敬畏。
  女史却没有想到皇后和宫中的贵人们不同,她惊讶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还有点暖乎乎的,感觉这样的皇后有血有肉,亲近无比。

☆、733。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