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凤想要说什么,可是未开口就哽咽了,因此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皇后叹口气,最终还是把阿凤抱进了怀里——阿凤想要抱抱她,多年来她看着近在眼前的女儿,有多想抱进怀里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忍,让她每每在晚上后悔到做梦:一个晚上都抱着阿凤不放开。但是在宫中她不能不小心谨慎,不想让聪明的阿凤生疑,所以她一忍就是十几年。
今天她把阿凤抱入怀中,那份幸福感真的让她再也忍不住泪水;那是她最不喜欢的泪水,但是这一次她并不认为会让她软弱。
江铭和铁瑛都转过头去,身为男人家也不是没有感动的时候:他们也有母亲,此时他们都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如果、如果他们的母亲能再抱一抱他们……
皇后这次出宫也不是偶然,因为她发觉贤贵妃等人在查从前伺候她的人,便知道姜宫人迟早会落入贤贵妃等人的眼中。
而她能瞒过人去,是因为在冷宫中几乎不见人;如果有一天德贵妃或是贤贵妃见到她,一切秘密也就不言自明了。
皇后不想皇帝在这个时候因她而分神,再说她也很想念阿凤——多年来她一直陪着阿凤长大,自从在燕回到大楚皇宫后再没有和阿凤分开过。
因此她便借无双之手离开了皇宫,只要她不在宫中,一个冷宫的女官就算让马家和韩家查出花来,也查不出她倒底是谁来。
本来皇后想出宫后和阿凤相聚后,和阿凤过点平静的日子:只要能看到她的女儿开心快乐,皇后也就别无所求了。
可以说这些日子比起在宫中来要更快乐,皇后是真正的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却没有想到她离开皇宫才多久,皇帝就册立了新的贵妃。
她表面上没有什么,可是心中的伤痛是旁人无法想像的:为了皇帝的江山,她和她的家族付出了多少?
皇后之所以如此无怨无悔,就因为皇帝当年的一句承诺。现在一切化为虚有,所以她才会病倒。
“能和你再在一起这么多天,真就是老天的眷顾,我很开心。”皇后看着阿凤微笑:“以后你是大人了,不再是小孩子,要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做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你骄傲的宁国公主。”
阿凤听到后大急:“您,您要离开了?!”她还没有在母女相认的欢喜中醒过来,她的母后就要走了。
“您要去哪里,不行,哪里也不能去,您要和我在一起,咱们再也不要分开了。”阿凤少见的孩子气来,拉着皇后的衣袖不放,生怕一放开皇后马上就要走了。
皇后的眼中有泪光闪过:“傻孩子,能和你永远不分开的人不是母后而是旁人。”她拿眼看一眼江铭:“有些事情,母后总要去做的,现在正是时候。”
☆、569。第569章 没有主意的人
皇后是个极要强的人,性子极硬。
这一点阿凤和其相处十几年最为清楚,所以很明白皇后要去做的事情是什么:去找她的父皇算帐呗,哪怕是身死也要皇帝给一句公道。
“不要,母后。过些日子,我们一道回去。”阿凤更不可能放皇后走了,因为她可不想从此之后就没有了母亲。
只要有母亲,她的年岁再大还能是孩子,还有一个人的怀抱可以让她依偎,还有一个人可以任她撒娇;那种幸福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只有父母可以给。
阿凤有一个做皇帝的父亲,就注定她这一辈子不可能有一个正常的父亲了,所以她可不想再失去母亲。这个母亲还是失而复得,越发让阿凤珍惜。
江铭和铁瑛轻轻一叹,因为他们很清楚皇后此时离开是为了什么,就是不想和阿凤一道回京:皇后不想把阿凤牵扯进她和皇帝之间,因为那是她和皇帝的事情。
还有,这也是对阿凤的保护。皇后是母、皇帝是父,她不想让阿凤在她和皇帝之间二选一:对孩子来说太过残酷。
哪怕那个父亲再有不是的地方,那也是阿凤生身之父,自然就让阿凤对其有难以割舍的感情:看阿凤和江铭千里奔波为其父皇所做的事情,不管阿凤怎么嘴硬,她对那个父皇还是有感情的。
阿凤本来就是个重情的孩子。这一点十足十的像她这个母亲,她有什么不明白的?所以,她才下决定,在阿凤赶回大楚之前和皇帝做个了断。
只是,这一点她不想让阿凤知道,所以也不会说给阿凤知晓:“你以为我去做什么?我要去看看你的外祖父了,不想再有一次痛失亲人却无法拜祭的经历。”
皇后的母亲就是在几年前没有的,可是皇后却不能光明正大的给母亲上柱香,更无法正大光明的到母亲的坟前磕个头。
“还有你的舅舅们。他们一直很疼爱我,因为我是他们唯一的小妹,所以不管我想要什么,他们都会答应我;就算我的要求再过份,他们也不会摇头的。”
皇后的眼眶有些湿润,她转过身去:“许多年前我并没有体会到,只当一切是理所当然;多年后我才明白,却已经无法和他们说一个字。”
“现在我想趁着出宫了,无人管是个自由身去看看他们。至少告诉他们,他们的小妹一样的爱着他们,也愿意为他们做任何事情。”
皇后用手帕拭去了泪水:“还有我的侄儿们、还有我的侄女们,当年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成年了,有的刚出生不久。”
“为了我而让他们在那种苦寒之地一守就是十几年,做为姑母应该过去看看那些好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做姑母的一直在记挂着他们。”
说到这里皇后转过身来:“这里距你外祖父家不是很远,再不去等你们自小和国回来,八成就应该回去了;回去,我便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想在你外祖父家住几天就住几天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啊。她自踏入皇宫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她自小长大的家住过一夜;如今那里虽然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家,但那里的亲人们并没有变。
有父母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所以,她要回家去看看,再去睡一睡家里的床,再去吃一吃家中的饭菜,再去听一听父亲的唠叨,再去享受一下兄长们的爱怜。
不然,她只怕回京之后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生死难料啊,其实她自己很清楚,如果皇帝已经变了心,那她活着和死了也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她不是去争什么的,也不是去要什么的,她只是去问皇帝一句话——三郎,你还记得当年我们答应彼此的事情吗?
记得,那她就是大楚的皇后;不记得,那她就是大楚的先皇后。
不记得对她承诺的皇帝便已经不再是她的夫君,那她为什么还要甘心为其入宫守着那高高的宫墙?但是她的身子不论生与死都是皇家的,在她当年踏入宫门接过金册凤印时就已经注定。
所以她不是大楚的皇后就只能是大楚的先皇后:并不是因为她心死,所以就要寻短见而殉情——她才不会为一个负心人殉情。
只是她如果活她的族人就只能死,她逃的了,可是她一族人怎么逃得了?就算死上一两个人,她又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家族为她付出太多了,是时候到她维护家族了。所以,她要赶在回京前去看看老父,去看看和她一起长大的兄长们,再去给自己的老母亲上一柱清香、磕上几个头。
所以,她才会在此时对阿凤说出她的身份来。因为她知道阿凤的心结,而且她也不想等自己真正的离世后,阿凤才知道她是谁:那对阿凤的打击太大。
她这一辈子没有做一个好女儿,也没有做一个好母亲;如今她想要做个好女儿、好母亲,只怕来不及了。可是,她至少可以尽一尽心,时间再短她也努力的去做了。
阿凤闻言想不到半点要反驳的话语,因为皇后不只是她的母亲,还是她外祖父的女儿啊;她却更紧抓着皇后的衣袖,,想来想去她上前一步:“母后,我陪你回去探望外祖父和舅父们。”
什么国家大事,什么那沙国、小和国统统滚到一边去吧:阿凤相信没有她,她的父皇也一定能搞定的,不然的话她的父皇现在早死了,哪里还会把韩家逼到要跳脚的地步?
但是她是个自小就没有父母的孩子,现在找到了母亲说什么也不要离开她。
皇后闻言后背一僵,但她显然也想到阿凤会跟随的,所以缓缓的转过身来叹口气,抬头看向江铭和铁瑛:“你们代我劝劝她吧。”
江铭想也不想:“臣,愿护送皇后与长公主回去省亲,万死不辞。”
他说完还单膝跪地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来面对皇后的目光坦然无比:“我是个怕老婆的人,所以一切都以阿凤的话为准,我向来没有主意。”
铁瑛瞪了一眼江铭:“皇后,小侄和阿凤结义的兄妹,就说句实话,不要理江铭,他一直都如此的没脸没皮。护送您和皇妹省亲之事,小侄是义不容辞。”
☆、570。第570章 恩重如山
皇后一直认为男人家都会为大事为重,以大局为重,尤其像江铭这样以战功封公爵的人,以及像铁瑛这样马背上的皇帝:他们都会以眼下的大局为重,不会让阿凤任性的。
因为大楚的局势不只是大楚一家人的事情,还牵扯着方方面面,把孤竹、燕等都扯了进去;对于男人们来说,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了。
所以她要去探亲,阿凤还是会和江铭、铁瑛赶去小和国;等到她事了之时,阿凤他们应该就在回大楚的路上了。
但是她却没有料到江铭和铁瑛会如此作答——她对江铭和铁瑛并不了解,江铭倒是多见了几面,尤其是近来天天都会相见。
可是江铭知道李女官对阿凤而言是什么人,在她面前自然会表现的大方得体,绝对没有半点不好的地方:和阿凤调笑什么的,自然不会让她看到。
铁瑛,皇后只能算是认识而已,对江铭不了解,对铁瑛她就更不了解了;因此才会所托非人,被两个人的话给堵住了。
现在不但阿凤要跟着去,就连江铭和铁瑛也要跟着去:她就算是在大楚最风光的时候,也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有孤竹国皇帝做护卫送她回家省亲。
“你们这些孩子。”皇后摇摇头,她知道江铭和铁瑛都是好心,都是想让她和阿凤开心:“眼下是什么情形你们比我更清楚,岂能把大事丢在一旁?”
“我时常教阿凤要对得起宁国公主四个字,你们岂不是一样。不要任性了,你们应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自去不会有危险的。”
她说到这里握一下阿凤的手:“我在宫中等你归来。”如果她还是大楚的皇后,就会为阿凤和江铭亲自主持大婚。
铁瑛微一歪头:“等皇后为阿凤、铁瑛他们大婚后,可否为我和娥凰主持大婚?小侄父母俱亡,如今也只有皇后您一个亲近长辈了。”
“阿凤和我是兄妹,你在小侄心中如同母亲。大婚之时,如果能得您主持相信我父皇与母后都会高兴的。”他现在终于知道父皇为什么喜欢大楚的皇后了。
不止是明理顾大局,而且很有个性,行事果敢又极为聪明——能得这样一个女子为伴,天下女子皆看不进眼里了。
江铭和阿凤齐齐看一眼铁瑛心头都是微震,很明白铁瑛在暗示什么:皇后在大楚皇宫里等他们,可是她却没有说要为阿凤和江铭主持大婚,为什么?
阿凤看着皇后满眼的不敢相信:“母后!”
皇后轻摇头:“你们这些孩子,实在是太聪明了。”她知道瞒不过阿凤等人去了,反而坐下来叹口气道:“不管何时回京,结果都摆在那里不会变得。”
“你们跟着不跟着,没有什么分别。那是注定的命运,谁也不能代替我。”她轻抚着阿凤的头顶:“如果母后不回去,后果只会更严重。”
阿凤想了想:“此时说太早了些,先回去探望过外祖父再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可能到时候我们就有法子了。”
“反正,要么母后你与我们一起去小和国,要么我们与母后一起去探外祖父。”她耍赖:“母后你决定吧,我们听你的。”我们听你的,可是你让我们和你分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皇后看着阿凤想要再说什么,但是看到阿凤眼中那份生怕她会消失的担心,心中一痛就软了下来:“过几天咱们再商量好不好?本来母后也不是这两天就要走的。”
她要和自己的女儿好好的相聚一番,实在得不到阿凤的同意,她便偷偷离开好了。做为母亲来说,什么也没有女儿的平安重要。
而她女儿的平安却要取决于她那个夫君的想法,所以她不想让女儿做出激怒其的事情来。
阿凤和江铭、铁瑛也没有再久留,因为时间太长会引人生疑,便由阿凤照顾皇后上床后众人离开了。
傅小天有疑问但是他没有问,有种感觉告诉他今天的事情还是不要知道的好;这倒让江铭和铁瑛大大的惊讶了一番,还逼问了一番傅小天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功法。
皇后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姜宫人也没有在屋里伺候着:“出来吧,本宫知道你就在这儿;能听的、不能听的你都听到了,说说看有什么想法,又如何给你的主子报信儿。”
屋子里凭空多出一个太监来,老的头发眉毛都是雪白雪白的了,可是看脸却又红润的让人认为他不过只有三四十岁。
“老奴第五给皇后娘娘请安。”第五跪在地上叩完了头并没有起身,反而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皇后抬了抬手:“行了。你把肖有福教成了那个样子,你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如此的小心——你都是个死人了,如今又在宫外,还要小心什么?”
第五再叩头才起身,未语就先笑了:“老奴又惹皇后不开心了,是老奴不会伺候。”
皇后白他一眼:“你还没有答本宫的话呢。”
“嗯,沐家平安许多年,这个节骨眼上,娘娘是不是再等等?凤驾所至,也应该有……”第五很小心的抬头看了一眼皇后,用了十二分的小心回话。
皇后打断了他的话:“本宫是问你,要如何给你的主子回话。”她的声音没有大也没有生气,只是不想和第五绕来绕去。
第五扑通一声又跪倒在地上:“娘娘,老奴、老奴自打跟在娘娘身边伺候,娘娘是待老奴恩重如山;往日送到皇上面前的密折,您都是过目的。”
“今儿当然还是娘娘您做主。”他说完又再磕几个响头:“娘娘是仁厚之人,自然不会为难老奴的。”
皇后笑了:“你个老东西,每次叫你出来说话,你就没有一次老实过。还什么恩重如山,本宫倒真的想施恩,可是也要有那个本事——我就是个落难之人,全依仗你来保全,嘿。”
“就算我有那个本事,你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连个族人都没有,让我怎么施恩?你那个徒弟,还用得着人帮衬吗?他倒真是帮了长公主不少,本宫要谢谢你们师徒才是真的。”
“好了,不难为你。你就如实写吧,就告诉皇帝本宫要去省亲了。”
☆、571。第571章 找补
第五闻言一哆嗦,抬头看看皇后的脸色,又琢磨了一下皇后的话,却还是不知道皇后想要做什么:他伺候了皇后十几年,可是很多时候都猜不透这位主子在想些什么。
皇后不是个多话的人,也很少会叫他出来说话;但只要叫他就是大事儿,因此不管皇后说的有多随便,他都不敢掉以轻心的。
“娘娘,这、这不太好吧?”第五还是决定按心里的所想回话。
十几年下来,就算他和皇后说的话再不多,加一起也就不少了;尤其是和旁人比起来,皇后和他说过的话要多出太多。
这让第五对皇后有那么一点的了解,不过更让第五心折的却是皇后本人:一个女子如此隐忍十几年,不声不响无怨无悔——男人能做的到吗?
所以第五的心一点点的改变了,心中皇帝的位置一点一点被皇后挤到一边去了:现在他是真的关心皇后,所以才不想依着皇后那么给皇帝写密折。
密折之事在他跟了皇后第二年时,在皇后不经意似的提及时,他便说了实话。所以,他才能在皇后身边一呆十几年。
皇后合上了眼睛:“你是想说,本宫可是一代贤后,正因此才会让皇上多为眷顾;此时正是大局到了要紧的时候,本宫不应该在此时添乱,对吧?”
“免的皇上因此对本宫生出不满来,认为本宫不识大体了,对本宫以后回去后不好。”她淡淡的一笑:“第五啊,你虽然净了身但依然是个男人啊,不是男人就不会劝我了。”
第五愣了愣:“娘娘,第五没有其它意思。”他不懂这怎么会牵扯到男人不男人的上面去,不过以他对皇后的了解,皇后是不会用他净身的事情讥讽他。
“皇上的事情就是重要的,其它人如何做都是应该的?我们沐家和他的江山无关,和韩家更是无怨无仇,如果不是要为他担下那些事情来,又何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可是,皇上有为本宫的家人想过吗?这些年来,沐家在这苦寒之地有多少新降生的孩儿,本应该能活的却因为那里太冷而染病夭折了?”
“又有多少老人家本来能安享晚年,享受一下儿孙绕膝的幸福,却因为不适应那苦寒之地而早早离世了?”
皇后的声音很平静,无恨也无怨,就只是在诉说一件平常的事情:“更不用说,那些为他挡在韩家面前,被韩家或明或暗杀死的沐家儿郎了。”
“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比起谁来也不轻贱半分,他们也都有父母妻儿;可是就因为本宫的一句话,他们为了皇上而离开了这花花世界。”
“现在,本宫要回去看看他们,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不可以吗?”皇后摆了摆手翻身:“本宫乏了,你就照实写,去吧。”
第五想了想:“老奴把娘娘刚刚说的话写上,可不可以?”他只是想让皇帝知道,皇后并不是在赌气,也不是不顾大局,真的是有她的苦衷。
做为一个女人,十几年来付出的太多太多了,直到此时才想要回去看看老父,这要求过份吗?
第五也不知道,因为这个答案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大楚的皇帝陛下;只有他认为的才是答案,旁人如何想都不重要。
江铭和阿凤几乎天天来皇后这里,但是江铭却从来不知道皇后身边有个老太监,阿凤就更不知道了。
飞鸽传书很快,尤其是宫中养的鸽子就更快了。信不过两天就到了皇帝的手上,在他打开信的时候,郑小侯爷和鲁柔柔骑马也离开了府门。
他们刚刚回到京城不久,身上的伤当然都好了,但今天郑小侯爷却把胳膊吊起了一只来,和鲁柔柔一起策马来到了韩家。
韩家看到鲁柔柔和郑小侯爷,门房也不过来直接把大门打开了,然后跪在门边:“只有三老爷在,小的去通禀……”
郑小侯爷一摆手:“不用你通禀,小爷今天不是来做客的。”他说着话把枪取了下来,用两只手握着——吊着的胳膊根本主没有半点伤。
“你进去告诉你们三老爷,爷今天和大姑娘是来探友的,请燕国公主英凰出来相见。给你们一柱香时间——就直说吧,要么你们老爷有本事把我们家的老王爷请来,要么就请圣旨来。”
“否则不见英凰公主,不管来的是什么人,小爷识的他可是小爷手中的枪不识的他!”他说完用力晃了晃长枪:“就这些了,去吧。”
鲁柔柔摆了摆手,她和郑小侯爷身后带来的百十号人就摆开了长箭:可不是一般的箭,箭头上全是火油。
显然,一柱香时间后可不是鲁柔柔和郑小侯爷他们带人杀进去,他们是要放火烧了韩家。
京城的百姓看好戏也不是看一次了,这次就有大胆的叫道:“小侯爷,你是要火烧了韩府,干嘛还要带着长枪啊。”
郑小侯爷嘿嘿一笑,对着叫喊的人一挥手:“防身啊。”他一句话就引得众人大笑——韩家可文官儿,郑小侯爷带着百十号军人过来,居然还说什么防身。
韩三老爷急急的奔了出来:因为韩府已经不是被人第一次闯进来大开杀戒了,而此事在皇帝面前居然没有打赢官司——凶犯呢,你们要把凶犯交给朕啊。
江铭那小子不用说了,韩家还没有那个本事捉到他;至于其它人,嘿,你韩家说人家闯你们家去杀人放火了,人家还有人证说他们正在家中吃酒饮乐呢。
所以韩三老爷听到郑小侯爷的话急出一脑门子的汗来,一面和郑小侯爷说话,一面打发人去郑、鲁两家请人,也没有忘了进宫去送信。
可是今天还真的巧了,皇帝找不到就算了,连郑、鲁两府的人都说不知道他们老王爷去哪里:因此,韩三老爷要自己对付眼前的两个混世魔王。
韩三老爷再三掂量,感觉自己不可能经的起郑小侯爷一枪,便服软让郑小侯爷进府去搜:搜到人他就给郑小侯爷磕头。
鲁柔柔和郑小侯爷却不去搜,看着他笑的很狰狞:“你听不出来啊,咱就不是来会友的,找什么燕国公主——燕国公主会在你们韩家吗?”
“我们就是来报仇的。不要以为你们不承认我们就算了,我们家的老家伙算了,可是我们两个就没有打算放过你们。把我们伤的那么重,说什么也要让你们人人都受一受。”
“不会比我们当日受的伤更重,你们放心,咱手上是有分寸的。你,韩三老爷就是第一个吧,可能还不熟,如果重了那么一分两分的,自然会在你兄弟身上找补回来。”
“我们两人最是公平,不会沾你们韩家半点便宜。”
☆、572。第572章 一举三得
韩三老爷当场都快要哭了。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不清啊,他一个手无束鸡之力的文人,面对两个小辈们却吓得一头冷汗——说什么找补,在他身上下手重了,对他兄弟下手轻点也叫找补吗?
找补到他兄弟身上去,和他有什么关系啊,到时候疼的、受伤的人还不是他!
“当初的事情已经说明白了,就是南丽的人故意引起误会嘛,想让我们大楚文武不合。我们怎么会向贤侄下手呢,自己人爱护还来不及。”他不能承认让人把郑小侯爷和鲁柔柔抓起来的事情。
不过他也知道不管说什么,鲁柔柔二人都不会相信的;但他依然要说,就是为了拖延时间等他的兄弟们回来救命。
鲁柔柔才不会理会他在说什么呢,只是指了指她带来的香炉:“看清楚了,一柱香。”
韩三老爷的眼珠子差点掉地上,看着那一柱香忍不住道:“这、这连原本一柱香的一成也没有吧?”
那香插在香炉内,眼瞅着就要燃到底了:这可是刚刚点燃的;这哪里是一柱香,分明就是个烧完了的香尾巴。
“我说这是一柱香就是一柱香,因为是我说的,自然就按我的一柱香来算。我的一桩香就这么长。”鲁柔柔眼睛都不带眨的:“看清楚啊,我鲁家人说话从来算数,一柱香燃尽就给我放箭。”
她说完抬起手来:“说了这么一会儿话就到头了。儿郎们,给我点火上箭,听我命令。”
韩三老爷急的直跺脚:“大姑娘,我的大姑娘,你等一等啊,等一等啊。”他回头看一眼府中,再看一看大街的尽头,满身的汗水可是拿鲁柔柔二人有什么法子?
郑小侯爷撇嘴:“你让等就等啊,我说了都不管用,知道吗?”他说完抱起枪来:“事先通知你们了,你让人收拾细软没有?有什么宝贝嘛,拿来给我开开眼。”
韩三老爷看到鲁柔柔真要放箭了,那些箭上可都是火苗啊,真让她放了箭,他们韩府非变成火海不可;就像郑小侯爷说的,他还没有让人收拾细软呢。
烧不得啊,韩家积累的财富,还有很要命的一些东西都在府里头:让人抱出来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千万不能让人看到的;但是就这样付之一炬,那他们兄弟损失就大了。
要知道,多年下来他们韩家才拿捏住那么多官员的短处,所有的证据之类的东西都在府中了——这些东西可比金银还要宝贝啊,那是他们韩家起事的保证之一。
韩三老爷见说是说不通了,当即双手举起来用力一挥:“来人,来人,给我把这些人赶走。”文的不行咱就来武的吧,总不能每次都挨打吧。
鲁柔柔眼皮都不带动一下的,就好像完全没有听到韩三老爷的话,只是挥手喝道:“放!”
远处看热闹的众人大叫拍手:“看,看,焰火,放焰火喽了!”韩家的招人恨可见一斑了。
韩家也不是没有一点准备,趁着韩三老爷和鲁柔柔二人说话的时候,他们准备不少盆啊桶啊,都装满了水。
然后护院等人一涌而出,向鲁柔柔二人就冲了过来;但是他们冲在前面的人都被第二拨箭放倒了:人人都是腿上中箭,倒在地上再也不能动手了。
第一拨箭也没有被水熄灭,因为箭在天上嘛,水是那么容易泼上去的?倒是韩家准备的水龙有了点作用,但是箭不是向一个方向射,水龙能灭掉的火箭还真就是有限。
所以韩家就真的处处是火,处处都有人在叫着喊着走水了:没有多余的人出来找鲁柔柔和郑小侯爷的麻烦。
郑小侯爷一枪把人拨倒在地上,补上一枪那人就只能在地上好好的休息——他没有要人性命,只是把人打晕了。
“你说,今儿那些人出来怎么办?咱俩好像不是对手啊。”他探头瞧了一眼韩府里,看上去那些火箭都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但是他和鲁柔柔都知道,那些箭主要是照顾哪个地方。
郑小侯爷在京城是无法无天,但也要看是对谁;当真要把韩家一把火烧了,不是韩家伤了他们郑、鲁两家的人,他还真不会那么做。
因此今天他和鲁柔柔来韩家闹事,绝对不是什么寻仇,也不是单单为了英凰,而是有更深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韩家人送信入宫,太后和德贵妃满宫找人都找不到皇帝的原因了。
这是皇帝的第一步,他开始反攻了,不再只是忙于应付韩家的黑手:首先他要逼出韩家藏在府中的人手——那些人藏在韩家始终让皇帝心头不安,万一的话让他们闯进宫来可不好。
因此,郑小侯爷来了,他和鲁柔柔是来拔牙的,给韩家这只老虎才拔几颗牙下来,让他不至于再那么威风下去。
鲁柔柔翻个白眼:“怕什么,又不是真的只有我们来了。逼不出他们来也显不出我们的本事,对吧?”她挥手:“放,给我放箭,不要像个娘们一样没有吃饱饭!”
给一个大姑娘说像个娘们,那些放箭的兵士当真不干了,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来:他们可不是平常的兵,都是郑、鲁两位老王爷特意在军营当中挑出来的,每一个都是身有绝招的箭手。
他们这一拼命表现,韩家就算是遭了殃,不但处处是火光,浓烟更是呛的人不停的咳嗽。
京城之中的兵马司来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