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夫当国-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轮到曹锟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袁肃还真是胃口不小,直隶省是近畿重地,要不是因为袁肃的势力地盘就在直隶,自己当然不可能会把这块地盘拱手相让。东三省倒是敏感的地方,虽然地域广褒,但势力错综复杂,更重要还有段祺瑞的嫡系心腹徐树铮坐镇。把这里让出去无非就是让袁肃来处理这些隐患。至于河南也是没话可说,毕竟近卫军现在就霸占着河南,而且袁肃在商丘也有一些势力。
他很清楚袁肃是什么意思,在巩固这些地盘的时候,最起码还是需要自己这边出手帮忙。但是明摆着出兵是不可能,那就只能在政治和物资上提供帮助。
想想也罢了,只要能坐上大总统的宝座,到时候还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最终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一切都好说。只要我曹锟能帮上忙的地方,必然不会有任何推辞。到时候还不是要跟袁将军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嘛,对不对?”
李典这才满意的笑道:“还是曹大人是明白人。除此之外,眼下这会儿我们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解决近卫军。之前在下已经说过了,我家袁大人虽是总司令,但麾下可不容易听话。在这件事上,我家袁大人希望能与曹大人演一场戏。”
曹锟扬了扬眉毛,问道:“哦,是吗?如何演戏?”
一旁的王占元、熊秉琦、尚可谵三人也都打起精神来。
随后,李典按照之前袁肃的交代,与曹锟等人谈起了关于如何陷害那些袁世凯嫡系将领的阴谋。期间曹锟等人虽然有几分疑惑,不过却觉得这件事反正与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既然是袁肃要求“泄密”,难道还能不遵了这个意思吗?
李典又在汉口停留了两天时间,这两天时间全部都在与曹锟进行密谋计划。等一切都谈完之后,他于三月十四日一早启程返回河南,与来的时候一样需要一番折腾的转折,经水路到江西省内再转陆路回到郑州。
当天傍晚,曹锟便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他暂时没有急着公开袁肃与自己会面的消息,只是兴高采烈的向众人表示,很快局势就会迎来一次重大的转机。看到曹锟都这般有信心的样子,其余众人虽然不明就里,但心头上也觉得一定发生了什么有利的大事。
然而就在会议刚刚结束不久,曹锟的副官王弼臣略有几分焦急的在会场门口等待。见曹锟出了会场后,连忙快步迎接上来,他压低声音在曹锟耳边说道:“大人,河南那边发来电文,事情很急,还请先回避了再看。”
曹锟微微怔了怔,他今天早上才刚送走李典,怎么这会儿河南那边又有电文发来?不过王弼臣又提到要先回避再看电文,这显然就更加奇怪了。
随后,他没有多说什么话,迈步跟着王弼臣来到会场隔壁的一间茶室。这时王弼臣才取出了电报文件递交了过来。
快速的看完电文之后,曹锟脸色瞬间大变,良久之后才徐徐开口说道:“怎么会这样?”
王弼臣神色同样显得很凝重,他说道:“河南那边的情况实在太古怪,先是袁肃派人来联络,现在朱泮藻也发来电文。而且两边所透露的消息差异实在太大,究竟该信谁?”
曹锟疑虑重重的说道:“这不是该信谁的问题,可见河南那边的情况与我们想象的大有出入。这下事情可要闹的不太愉快了。”
王弼臣说道:“既然朱泮藻说袁肃曾经召开过军事会议,决定利用与大人您之间的联络,来发动对汉口的奇袭,不管这是到底是真是假,我们总不能不防。袁肃是什么人我们都还说不清楚,是人是鬼根本没一个头绪。再者这次是袁项城重新启用袁肃,袁肃没道理会在这个时候反自己的叔父。”
曹锟自然知道王弼臣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他认为这件事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朱泮藻没有在电文里透露郑州军事会议的具体内容,所以不清楚袁肃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奇袭汉口。更何况袁肃凭什么手段来奇袭汉口?带警卫队来绑架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的众官员吗?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的计划。
也就是说,朱泮藻的话上下都说不清楚,反而最是不可轻信。
但是偏偏朱泮藻这份电文发来的时机很有可疑,不得不让曹锟开始质疑袁肃到底怀着什么目的。他了解朱泮藻这类人的心态,假设朱泮藻所言是真的,那么其泄露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在道义是绝对可耻,但在北洋做派上却又屡见不鲜。如果真要了解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怕还得派人跟朱泮藻秘密联络一番。
“曹大人,这件事您到底怎么看?”
“说实话,现在是关键时刻,如果单靠猜测来进行判断只会误了大事。之前李典来的时候也说过,让我们故意派人装作泄露他与中华革命党人见面的证据,跟近卫军下面的那些师长们进行秘密接触。反正这是袁肃自己要求的,那我们索性就将计就计。”曹锟眯着眼睛冷冷的说道。
“大人的意思是,当真把这些证据都泄露出去?”王弼臣问道。
“本来就是当真,只不过这次我要故意摆袁肃一道。咱们提前派人去跟朱泮藻联络,把这些证据抖出来,顺便把李典来汉口的事情也一并捅出去。到时候朱泮藻肯定会感到很震惊,以他们之间尔虞我诈的性格,十之八九会马上内讧起来。对我们而言,就是作壁上观,看着近卫军自个跟自个打起来。”曹锟禁不住冷笑了起来。
在他看来,自己从来就没打算把袁肃当盟友来看待,袁肃既然这么有野心又有心机,弄不好迟早还会危及到自己建立的北洋新秩序。索性趁着这个机会,故意布下虚实之计,诱使袁肃跟袁世凯嫡系亲信内斗,反而要比搞什么合作更加稳妥一些。
“不过,要是这么做的话,会不会有些太不留后路了。”王弼臣忽然又觉得曹锟把事情做的太绝了。他确实有点不信任袁肃,但也不至于一棒子彻底打死。假设袁肃真能愿意跟汉口这边合作,那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必然能很快的站稳局面。
“没什么留不留后路。对我们而言,本来就是拖延时间,只要时间拖得越久,笑到最后的人就是我曹锟。不管袁肃也好,朱泮藻也好,要怪就怪他们自己非要狗咬狗。近卫军一旦闹起来,消耗的是袁世凯的实力,与我又没有任何瓜葛。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外面的大局基本上也算是彻底有了定论。就只需要我站出来收拾残局了。”曹锟忍不住得意的笑道。
王弼臣暗暗叹了一口气,虽然他主观上是赞同曹锟这种做法,但是总觉得心头不免担心,万一这件事没操作好,最终结果那就是里外不是人,怕的就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了。
“就这样决定下来,你马上把事情安排好,先回电报给朱泮藻,就说我这边也有重要消息相告,最快约定安排人相见。”曹锟又说道。
“索性电文往来岂不是更好?”
“你懂什么,电文都只是随便说说的,拿出去未必能让人相信。最重要的是证据。”
“是,卑职明白了。”



第92章,提前预手
春暖花开的时节,郑州忽然迎来了一阵蒙蒙的细雨。
从早上到晚上,整个城区都被笼罩在一片润物细无声之中。
城东郊区是一处小镇子,比邻着城关官道的交通,也显得十分繁华。
被袁肃称为特务队的谍报组织这段时间一直将此处当作重要价值目标,因为东城区唯一能不入城门而衔接城关的地方就是这里,沿着镇子一路东南而去,很快又能到达开封南部的通许火车站。不可不谓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自从上面委派任务到今天,特务队已经在小镇子上潜伏了快两个半月的时间,几乎从陌生的面孔一下子就融合到了本地人群当中。被派到这里来执行任务的谍报人员一共只有九人,但是第三旅那边又抽调了特务连的十多名官兵听候调遣,已然在这里布置下了严密的监视网络。不仅如此,此次执行任务特务队更是首次尝试窃听电报的技术。
就在三月十五日凌晨的时候,监听小组从众多电报信息中总算筛检出一条隐电。
隐电有别于密电,后者是指电文内容通过特定的方式加密。隐电则是重在隐藏电报发送的痕迹。不过在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特别高超的技术手段,所以要么是选择深更半夜发电报,要么是隐藏在其他电报里面。只要监听的人能一一检查,终归还是难以藏匿。
尽管在监听电报线路的这段时间里,特务队没能及时发现朱泮藻发往汉口的电文,但是对于汉口发回郑重的电文却是抓了一个正着。不仅如此,正因为有了这一条突破的线索,监听小组进一步锁定电报线路,将这几日彼此双方来往的电报全部记录下来。
为了确保谍报任务的顺利进行,不至于很快就露出马脚。特务队这边是在记录了这几天郑州与汉口所有来往电报之后,才汇总起来上报到袁肃那里。反正根据这些记录下来的电文,双方是约定了中旬的时候派人见面,在见面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必然不会采取其他行动。
在看完这一系列汇报之后,当场袁肃便变了脸色,虽然他做好了许多心理准备,但是毕竟很多事情无法预料,就好比自己刚刚与曹锟联络,朱泮藻那边那边紧随其后放出消息,与其说是歪打正着,还不如说是世事难料。
陈文年、蒋百里、郭文远三人就这个问题立刻找到了袁肃,希望劝说袁肃索性放弃执行汉口计划,反正有了这些证据在这里,先把郑州这边搞定下来便已经算是很好了。只要能完成近卫军的上下一统,单凭手头上的军事实力是有相当之大优势攻克汉口。
袁肃并没有急着做出回答,他在看完汇报之中一直都是在沉思。自己所感到疑惑的还是曹锟到底相信了朱泮藻的话没有?表面上来看曹锟是半信半疑,如果真的相信也就没必要再商议着派人前来见面沟通。倒是派人来见面沟通又似乎是应了他的请求,故意派人来制造一些借口。当然,他不会蠢到相信曹锟真的会这么做,如果曹锟真的愿意跟自己合作的话,早就会把朱泮藻通风报信的消息发过来了。
“你们说的没错,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先把郑州这边料理清楚,至于汉口那边的话……等郑州这边都彻底平定之后再说。”
“没错,正应该如此。”郭文远连忙点头附和道。
“总司令,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直接拿着电报就去采取行动吗?我认为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势必要先下手为强,一旦朱泮藻把有所准备,第五师随时可能调回城里来,到那个时候可就不好办了。”陈文年建议的说道。
虽然郭文远、陈文年都松了一口气,不过蒋百里却总觉得袁肃不会轻易放弃汉口计划,只是这个时候他也不能再在这件事引发争执。当务之急既然有头等大事,那必然要分清楚事情的缓急轻重。
“不必着急,既然他们两边都商量着派人来见面了,那我们就等着汉口那边来人,直接来一个人赃并获。”袁肃不疾不徐的说道,他心中已经盘算出行动方法的轮廓。
“那么袁司令,你是打算单纯对付朱泮藻一个人,还是顺带的把其他人全部一并铲除?”郭文远认真的问道。
“没错,如果只是单纯对付朱泮藻一个人那倒是简单许多。可如果是要把所有人都铲除,就怕到时候汉口派来的人不老实,万一乱说话引得我们陷入众矢之的,即便最后我们能控制所有人,也没办法容易的接管他们的军队。”陈文年颇有几分担心的说道。
“最好还是要留一些人,但是留下的这些人又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威胁,比如田文烈和陆锦。虽然田文烈是第二师师长,而且又是有资历有威望的人,对我叔父最是忠心,不过只要大局在握,他一个人独木难支。至于陆锦不过只是一个旅长罢了,别说兵力不多,连朱泮藻都没把他当自己来看,不足为虑。”袁肃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样也好,只要田文烈能看得通透的话,为我们力撑一把反而会帮不上忙,最起码可以洗脱很大的嫌疑。可偏偏就怕田文烈会有所怀疑,咱们一下子把几个师的师长、参谋长全部扣押了起来,动作太明显,目的也很明显,哪里会有人不怀疑。”郭文远说道。
“如果田文烈真的有所怀疑的话,势必会发生一场恶斗。总之在这方面我们也要留一手,确保到时候能够先发制人、不拖泥带水。当然,首先还是要尽可能说服田文烈接受这个实事,所以我们在汉口派来的那个人身上也要下一些功夫。”袁肃意味深远的说道。
“如此说来,我们一定要先将汉口派来的人截下来。”郭文远问道。
“是的,必须先截下汉口派来的人。总之这段时间让下面都留心一些,电报的监听工作也要跟进,弄清楚汉口那边的人什么时候到,从哪里走,怎么跟朱泮藻这边接头。”袁肃用强调的语气说道。
“明白,此次事关重大,我等必然亲力亲为。”郭文远郑重其事的答应道。
又聊了一会儿关于采取突袭行动的方案,如何才能做到不惊扰更多的人,又能确保没有漏网之鱼,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控制郑州的局势。这两个月来大致上在郑州城内城外都做了许多准备,行动起来肯定能做到有效率,但毕竟目标众多,不可能保证一个都不剩。
除此之外,陈文年也汇报了目前对近卫军下面那个几个师以及那些师长贴身人员的收买工作,这几乎就是砸钱的事,有时候即便砸出了钱也不见得有成效。
目前能够确认买通的官员不多,而且在军中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职务。然而“串通”的官员倒是不少,这些“串通”的官员不会答应协助袁肃,但是偶尔也会透露一些有用的消息,只有当袁肃这边能一鼓作气做到滴水不漏控制大局,他们这些被“串通”的官员才会顺势而为。简单的来说,“串通”的官员也就是拿了钱,然后答应当“墙头草”。



第93章,郑州事变
在整个三月份的上半个月时间里,全国舆论焦点都聚集在北洋内部两军对峙上面。
包括护国军政府也是翘首以盼,希望北洋军自相残杀而造成元气大伤的结果,从而让革命运动能够趁机崛起。无论是蔡锷、唐继尧还是孙中山,在表面上都是打出愿意支持曹锟推动北洋军事改革,至于改革的结果如何都无所谓,反正过河拆桥的事总会有不遗余力的去做。
老百姓们在这场声势的争夺战中,难免不会感到彷徨和没有方向。总之舆论往哪里走,他们的心自然也就偏向哪一边。只是也仅仅是偏向,向他们这样的星斗小民,不管做任何事情在这个国家的大洪流之下都显得沧海一粟。有时候人们会想,革命党当真会把自己当一回事吗?北洋政府亦不过如此?
不过在大潮流之下,人们于情感上多少是难以自持。
正如曹锟所预料的那样,在汉口的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现在不需要依靠任何军事行动,既然他在汉口已经扛旗了这面大旗,新华宫的一百多名国政官员也都表明了立场。再加上中华革命党废寝忘食的宣传造势,反帝制俨然已经成为主流,一下子逆转到占了绝对上风。
在很多外国人眼中,这场上下不一的变革并没有让人感到多么的意外,相反更加切实的反应了中国目前的现状。民心就像是一盘散沙,不仅没有坚定不移的主观立场,更是充满了内部重重的矛盾,所谓的团结早在清朝建立之初就种下了祸根,多民族国家始终难以解决这与生俱来的大麻烦。
上海的几份大报纸和洋报纸是最先开始跟踪报道河南、湖北两军对峙的情况,然而不管是报纸的读者还是撰写报纸的记者,很快就发现一个让人费解的情况。那就是不管他们在报纸上如何渲染如何造势,把南北双方的局势形容得如同水火,大战一触即发,更是有了一些零星的摩擦。可从近卫军组成到今天,足足三个月的时间里,报纸都没有办法在第二天的头版更新“大打出手”的消息。
河南、湖北的情况就是一个僵局,双方陈兵对峙,却迟迟没有动作。
之前两个月里或许可以理解为大军南下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包括后勤物资、军火、后续部队等等,也都是需要时间才能到位。可是即便是为了筹备这些后面的东西,到今天也应该算是一个头了,却仍然不见擦枪走火的情况。
从眼前的局势来看,双方越是纠缠不清,外界只会认为中央政府“做贼心虚”。到头来占优势的仍然是汉口方面的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
民间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在郑州的近卫总司令,又或者是在北京新华宫的袁世凯,当然同样也能认识到这一点。正因为如此,从三月中旬开始,袁世凯便已经有几分沉不住气,就连段祺瑞也觉得河南的事态有些许奇怪。新华宫这边接连的开始派发电文,催问前线情况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
北京发到郑州的电文很快便在几个师长之间传开,对于袁肃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信号,但是并不是什么很危急的信号。同时对于朱泮藻而言,他也觉得是时候向袁肃发难,哪怕汉口那边派遣而来的联络人员迟迟未到,但是如果在这么拖延下去也不知道袁肃会做出什么事。
二十四日这天下午,朱泮藻与一众部下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先秘密将驻扎在城外的第五师分批次调派进城。不过他也料到就算再秘密的安排部队进城,终归这是一场大动作,很容易就能让城中驻扎的袁肃的部队察觉。所以在第五师进城的同时,他还将警卫队先行包围总司令部大院和公馆,然后召集其他几个师长来当面数落袁肃的罪行。
在接下来的三个钟头里,东城区看上去一片安静,但是安静之下却是暗流汹涌。
朱泮藻公馆里齐聚了第五师师部的众多官员,从中午到现在朱泮藻一直在与众人研究如何避开城中第一兵团和第十师的人马,出其不意先发制人,一举拿下总司令部。对于他们来说,目前在筹划的行动是有相当的风险,毕竟敌众我寡,若是在几天前第一兵团、第十师的人还没有完全到齐的时候,倒是可以轻易采取行动。
经过一番密谋,蔡成勋提议可以先打一通电话到总司令部,就说这边有要紧事希望能与袁肃商议,然后再将警卫队全部恰装打扮一番,分多次潜伏到总司令部附近,等这边一行人全部抵达总司令部时,再以枪响为号,警卫队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夺占总司令部。
这个行动计划显然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在这个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顾及此事。索性先将就的这么决定下来,反正现在讲究的是出其不意先发制人。
到了下午五点钟,朱泮藻这边安排了七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向总司令部前去。一路上他多次设想了与袁肃见面时的情况,内心中难以掩饰给袁肃当头一棒的兴奋感。幻想到最激烈的时刻,时不时还露出几分得意洋洋的狞笑。
刚抵达总司令部大门口,袁肃的副官杜预正在门口等候迎接。这个时候都快到入夜的时间,既然朱泮藻有急事请见,自然要慎重的来接待。朱泮藻刚刚从马车下来,却发现大院门内已经停泊了另外两辆马车,而且看得很眼熟,只不过因为天色已暗一时没有看得太仔细。
等到朱泮藻在杜预的陪同之前走进主楼门口时,杜预带着几分很奇怪的微笑对朱泮藻说道:“说来也奇怪,朱大人莫不是收到了什么风声吗?所以才在这个时候急着来见总司令?”
朱泮藻忽得一怔,不由的感到背脊有几分发凉,随即冷声的问道:“杜副官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收到了风声,我怎么听不太明白?”
杜预笑呵呵的说道:“哦,没什么,只是今天中午的时候总司令才邀请田将军、陆将军到司令部谈一些事,似乎是一些很隐秘也很重要的事。至于是什么事,即便是我这个第一副官都不清楚。这不,田将军和陆将军这会儿还在会议室里跟总司令谈话呢,只怕朱大人这边还得先等一会儿。”
朱泮藻听到这里,虽然有几分奇怪,但是既然是田文烈和陆锦那就没问题,反而自己找袁肃摊牌之后马上就要把这件事公诸于众,到时候势必也要请田文烈、陆锦以及其他几个师长来为这件事做个认证。
略微停顿了片刻,他也跟着杜预一起笑了起来,说道:“是吗?我倒是觉得我很快就能见到袁总司令,顺便也正好跟田师长、陆大人见上一面。”
杜预没有仔细思考朱泮藻这番话的意思,只是缓缓点了点头,带着朱泮藻准备上二楼。
朱泮藻看了一眼一楼几个警卫室值班情况,发现今天的警卫似乎有几分松散,并没有往日看到得那么多。也许是大功告成之前的心理作用,又或者是刚好赶上总司令部警卫换班的空荡。本来之前他就很少来过司令部,对司令部的情况了解不多。
一念及此,他觉得是时候立刻开始采取行动,尽快先夺占总司令部大楼这边的控制权。
“你刚才说袁总司令现在在二楼的会议室时,是之前我们曾经开会的大会议室吗?”
“哦,不,是紧挨着大会议室左边走廊的小会议室。等下还请朱大人在会议室旁边的茶室稍候一下,容在下先去通报一声。看看袁司令与田将军、陆将军什么时候结束会谈。”
“我看,这倒是不必了。我现在就要见袁司令,顺便也要见田师长和陆大人。”朱泮藻忽然用一种极其严肃的语气说道,说完之后,不等杜预回话,随即转过身来对自己的副官点头示意了一下。副官同样颔首会意。
“朱大人,只怕这不妥吧……”杜预刚准备开口婉劝,然而话才说了一半,忽然感到背后扑上来一人,一把抓住了自己的肩头,另外一支手枪就这样毫无预兆的顶在了自己后脑勺上。就在这一瞬间,跟在朱泮藻身后的七八名警卫员,以及与马车一起停在大院外面的随从,在看到主楼走廊上的情况后马上便行动起来。
“砰”!大院外面传来一声枪响,随即是混乱的叫喊声。
总司令部的警卫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动,显然没有足够的反应能力。本来大院里的警卫要比朱泮藻的人更多,可是反而让朱泮藻的人一下子抢占了先机,将几个关键的岗哨和值勤点全部控制。大院警卫大多都还没来得及掏出枪来,就已经被人用枪口对准了过来。
不光如此,随着枪声的响起,预先埋伏在总司令部周围的第五师警卫队纷纷响应起来,从许多小巷子、街道路口蜂拥而上。不仅从正面抢入司令部大院的正门,同时还从后面和侧面分别切入司令部公馆的大宅院。
朱泮藻此行一共安排了三百人,其中甚至连下榻公馆的厨子、杂役也都临时派发了武器征用过来。这三百人是朱泮藻带在身边全部的警卫随从人员,然而远远还是没有驻守总司令部的警卫队多。总司令部常驻警卫队是一个团,团部因为地理原因设置隔壁街道上,但是司令部经常都是保持在五百人的护卫力量。
按照突袭前的计划,朱泮藻旨在尽快控制指挥系统,把警卫室和侍从室的长官俘虏起来,以此来要挟司令部的警卫员们不敢轻举妄动。
总得来说,这个预想中的突袭计划行动得很顺利。即便之前的枪声惊动了整个司令部大院,但是埋伏在司令部大院周围的警卫队还是抢在司令部警卫反应之前,占领了几个关键的位置,胁持住了几个关键的指挥官。
“朱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莫不是想要造反?”被手枪顶住后脑勺的杜预先是一阵惊慌,随后慢慢冷静下来,向着朱泮藻质问道。
“我造反?哼,你们袁大人还真是有意思,以为我们都是一些大老粗,不懂什么叫作奇正之道。表面上装出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口口声声说要搞什么汉口奇袭,结果呢?还不是暗地里跟曹锟串通一气,准备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朱泮藻冷笑着说道。
“都不知道你在胡说什么。”杜预丝毫不乱阵脚的怒道。
“跟你说没用,待会儿见到袁肃那臭小子我倒要当面质问他。”朱泮藻满不在乎的丢一下这句话,然后带着几个警卫迈步向二楼走去。
之前枪声响起来后,朱泮藻的警卫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二楼控制局势。
当朱泮藻亲自来到二楼时,二楼的情况稍微有些复杂,双方并不是一点争斗都没有发生。从事变开始,二楼、三楼以及公馆大宅院都传来了一些枪声。此时二楼走廊上一片狼藉,地上还倒着几名受伤的警卫员,有司令部这边的也有朱泮藻带来的人。不过朱泮藻到底还是控制住了情况,尽管还有警卫员没有放下武器,可显然也是独木难支。
早在动乱发生的时候,与田文烈、陆锦同在会议室的袁肃便已经出门查看情况。这会儿正好跟朱泮藻在走廊对了一个照面。
二楼剩下的五名警卫员和几名侍从官挡在袁肃前面,警卫员手里还有武器,侍从官们却都是赤手空拳。不过即便如此,每个人脸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朱大人,你果然是要造反。”站在走廊一端的袁肃怒斥道。
“哼,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姓袁的,老子我今天就要揭露你离经叛道、里通外敌的真面目。”走廊另外一端的朱泮藻气势汹汹的说道。
“我离经叛道?我里通外敌?朱大人,我看你是做贼心虚,故意恶人先告状意图混淆视听是吧。”袁肃显得很冷静,说起话来也是一丝不苟。
就在朱泮藻准备反唇相讥时,袁肃身后会议室的门忽然打开,从里面走出了几个人影。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田文烈,其后则是陆锦,最后面是两名警卫员夹裹着一名身材略胖、身穿夏季长衫的中年人。田文烈和陆锦都是一副怒不可遏的表情,倒是那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一副心慌不已的样子。
“田大人,陆大人,你们在这里就好。我已经掌握了证据,袁肃意图勾结曹锟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哼哼,幸亏我发现的早,如今我才要先发制人把这个叛徒先给拿下。”朱泮藻煞有其事的说着话,脸上还有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就好像是自己的先知先觉才将大家拯救于危难之中一般。
“朱泮藻,我他娘的算是白瞎了眼,真没想到你如此大胆包天。怕是收到了风声这会儿就打算来一个鱼死网破了!我告诉你,就算你现在把我们都绑了,你也别指望事后可以全身而退。”田文烈怒气冲冲的对着朱泮藻叫道。
“你胆敢在总司令部开枪,城里的部队很快便会闻讯赶到,倒要看看你怎么出得了这个大门。”陆锦同样是怒不可遏的样子。
朱泮藻怔了怔,一时没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田大人,陆大人,你们这是……”
“真没想到,如今咱们北洋都到了如此紧要的关头,你还只顾着打自己的小算盘,全然不顾大局?你要打自己小算盘就算了,何须做得如此过火,你们这些人,简直就是要陷我北洋于大不义,更是要置诸我等于死地!”田文烈大声的呵斥道。
“你们在胡说什么!真正置诸我们死地、不顾大局的可是袁肃。他与曹锟私底下秘密联络,企图跟汉口的忤逆委员会联手反对帝制。我可是有证有据!”朱泮藻愈发感到奇怪,连忙强调的说道。
“好,你说你有证据,我且不问是什么证据,只问你证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