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夫当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肃下意识的看了王磷同一眼,暗暗忖道:原来是担心张镇芳来滦州时兴师问罪啊!说来也是,张镇芳若真来了,到时候可不仅仅是王磷同一个人担当不起了。
他很明白对方肯定不是来说这些废话的,于是故作苦笑的说道:“王大人所言极是,可是就算我等有这份诚心为滦州安防筹划一番,然而士绅三老却不支持,终归还是办不成事。说来也奇怪,石门镇、安山镇接连发生劫案,尤其是安山镇还是如此性质恶劣,这些大户人家居然没有一人为此事发愁?”
王磷同叹了一口气,说道:“实不相瞒,袁大人你还太年轻,或许对人情世故尚欠了解。这军民X联防对这些大户人家确实有一定帮助,但在他们看来,自己并不是受益最大的人。”
袁肃默然思索了一阵,继而请教道:“王大人,此话怎讲?”
王磷同换上一副持老的样子,好整以暇的说道:“袁大人试想,尽管现在还不清楚军民X联防究竟会如何执行,但以这些大户人家以前对咱们官家的认识,必然会以为咱们官家要借此名义向他们征收钱粮。常言道‘越是有钱人越是小心眼’,若换做是其他地方的富户倒无妨,可眼下滦州这些豪绅大多自恃有背景,谁都不愿意出这份冤枉钱。”
听完这番话,袁肃脸色微微有变,他之前并非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万万没料到这么多富户居然没有一个人舍得出点钱粮。更何况,他在制订这次军民X联防计划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冲着这些大户人家的钱粮而来,如今上面对七十九标施行严管,子弹、军饷都扣得死死的,没有钱没有军火还怎么在乱世中立足?
沉吟了许久,他十分深沉的说道:“此事执行期间必然会有所开销,若这些豪绅大户不肯分担经费,难不成还要由州府和我们军队来负担吗?虽说州府和军队保境安民是职责之内,可若我们真有这等能力,也犯不着组织军民X联防了。”
王磷同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又语气凝重的说道:“袁大人说的在情在理,只可惜那些士绅三老未必能理解。除了怕捐钱捐粮之外,那些士绅三老还忌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担心咱们官家会厚此薄彼,毕竟人之交情有薄有厚,万一打着军民X联防的旗号却只重点照顾个别人家,那还不如不参加这样的联防,自己守着自家的产业怎么的也能更加心安理得一些。”
袁肃暗道:王磷同果然还是有些门道,毕竟在滦州任上待了这么久,对境内的各种事多多少少能把住脉象的。他长叹了一口气,深以为然的说道:“听王大人一席话,袁某茅塞顿开。只是如此说来,这件事当真不容易办了?”
王磷同立刻说道:“虽然办起来不太容易,但未尝没有办法,只要袁大人愿意一试,相信还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无论如何,此事毕竟是一件功业利事,老夫真心希望能有始有终。”
袁肃心中冷笑:只怕你也想从中谋几分利益吧。不过不管如何,他现在总算与王磷同立场一致,而且听对方这么说,显然对方是有主意的,于是换上一副请教的姿态,问道:“王大人当真有办法?”
王磷同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说道:“眼下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士绅三老对袁大人的军民X联防之事太过陌生,若袁大人能将周全并且周到的全盘计划介绍出来,相信多多少少还是能有说服力的,最起码也能让士绅三老们心中有一个底。”
他在说到“周到”两个字时刻意加重了语气,同时颇有深意的盯着袁肃看了一眼。
袁肃当然明白王磷同的意思,所谓“周到”就是要让所有参加联防的大户人家看到公平以及更有利的一面,这件事听上去很容易,但确实要花费一番功夫精琢细磨。他颔首答应道:“王大人果然一语中的,在下顿时释然。”
王磷同见袁肃将自称由“袁某”改为“在下”,心中顿时有几分得意,看来这位小袁公子果然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他带着几分微笑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若袁大人能说服其中一位豪绅出面带头,此事便有足七成把握。”
袁肃听到这里,心中已经知道该去说服哪一位豪绅出面带头了,他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欣然的感叹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王大人的话真真正正是点醒了在下。”
王磷同哈哈的笑了一阵,倚老卖老的说道:“哪里哪里,老夫也只是为了滦州黎明百姓能过得安稳一些,眼看年关将至,老夫身为滦州父母官,可不希望治内不能过一个安安稳稳的新春佳节呢?”
袁肃从王磷同的话中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可见王磷同同样想要在军民X联防这件事上瓜分一些功绩。不过这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自己既然承蒙王磷同的指点,理所当然还是要有所表示,于是立刻装作一副会意的样子,说道:“王大人重视民生、关心下情,这等赤诚之心让在下佩服之极,等事成之后在下一定将王大人的这番言行如实上报。”
王磷同心中暗喜,嘴巴上却故作推辞的说道:“军民X联防原本是由袁大人牵头,老夫可不敢贪功,总之一切听凭袁大人做主就是。”
袁肃笑着又推说了几句,接着二人简单商谈了一下“军民X联防”具体实施方案,不过袁肃并没有透露的太多,只是说了一些不算重要的基本安排。
王磷同也隐隐约约察觉到袁肃有所隐瞒,然而这最终是袁肃的事情,他并不方便多过问,于是聊了没多久便起身告辞离去了。
当晚,袁肃回到宿舍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速度,然后用笔纸专门将这次计划撰写出来。
按照他这几天不断完善的思路,这次“军民X联防”除了为自己屯下一笔物资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滦州建立一套初具规模的民兵系统。
他现在仅仅只是七十九标的参谋官,之前七十九标刚刚闹过一场起义,不仅自己没有权力扩充兵力,短时间之内总镇上面也不会为七十九标填补新兵。在不久之后就是军阀混战的时代,没有足够的兵力就没有足够的权力,没有足够的权力在乱世中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建立民兵系统,正是他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来为自己留下一支预备役。
袁肃计划以军民X联防为名义,再以各豪绅家中护院人数不足为理由,在滦州城开设一处训练营,将各豪绅家中帮工、佃户以及滦州各地的青壮召集起来。如今恰好是冬季,正是农休之时,只要许下一些蝇头小利,肯定能招来许多闲暇无事的青壮。
关于民兵训练营的运作方式,他打算直接挂靠在州府衙门之下,相信王磷同也绝对不会不赞同这一点。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为七十九标避掉许多嫌疑,而且还能赋予民兵训练营一定的官方性质,使得招募和培训更加方便。
用以维持民兵训练营的经费开销事宜,自然而然要由滦州地方豪绅来共同分担,至于要说服滦州地方豪绅支持这个项目,无非是从危机和利益两个方面出发。
“危机”这一点自是不必多说,就是最近发生在滦州境内的两起恶性劫案,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营造更进一步的隐患气氛,甚至还可以尝试着散播一些谣言。在这方面袁肃绝不会有任何负罪感,只要能够促成目的达成,自己会不惜一切手段。
“利益”方面虽然有几分棘手,毕竟下午时王磷同已经一言点破,这次军民X联防最大的受益人根本不是这些地方豪绅,恰恰是发起这次行动官家。不过袁肃在心中依然已经想到一个大概的解决办法,这些大户人家既然家大业大不愁钱,那多多少少会对名望感兴趣,就算那些家中长辈无所谓,可下面的纨绔子弟们却不见得没有沽名钓誉的心态。
富家子弟之间少不了有攀比的心理,平日无非是比家产、比家世,如今成立的民兵训练营虽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机构,也谋不到什么正儿八经的官职,但毕竟是滦州地方性质的准军事机构。只要能在这里谋一个职位,好歹也是真真正正的“地方一霸”,哪怕其他方面比不过别人,但只要手里握着滦州大部分青壮的“指挥权”,说出去都要显得风光的多。
袁肃计划在民兵训练营里安排几个空头衔,名气可以设计的好听一些,但都是没有实际权力的职位。当然,为了让这几个空头衔显得更有价值,他不会安排的太多,也不会安排的上下有序,只会尽可能设计的恰到好处。
当然,这个办法具体是否有效还不好说,因此袁肃当务之急最主要的侧重点还是放在寻找一个有号召力的带头人。事实上他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只是心中却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说服这个人。




第41章,再访张府
第二天是十二月二十九日,距离一九一二年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三天时间。
一场天气骤变忽然席卷了北方诸省,从凌晨开始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的坠落下来,短短两个钟点的时间,白茫茫的颜色就好像要淹没整个地面似的。
滦州地面的已经有了一层积雪,酷寒的温度将大街小巷的人们纷纷驱赶回家。
袁肃本以为这场大雪不会下很久,可是一直等到晌午的时候雪势依然不减。他索性没有再继续等下去,找到杜预让其去后勤处牵一匹战马过来,自己决定立刻动身前往一趟安山镇。
杜预冒着大雪从后勤处回来的时候,却牵来了两匹战马。
袁肃走上前去问道:“我不是说只要一匹马吗?”
杜预连忙说道:“袁大人要去安山镇,下这么大的雪一个人上路多有不方便,小人陪袁大人一起去。”
袁肃微露诧异之色,随即笑道:“你会骑马?”
杜预摇着头说道:“不会,不过小人幼时经常骑牛车,以前还骑过骡子,应该没问题。”
见到杜预有这份忠心,袁肃心里很高兴,于是他点头说道:“那好,你就随我一起去。”
二人上了马,出了标部大院踩着积雪出城而去。
这一路上道路并不容易走,尤其是杜预没有骑马经验,好几次在下坡的时候都险些从马背上摔倒下去。因此袁肃赶到安山镇时都已经过了正午,不过好在这个时候雪势总算衰弱了几分,看来回去的时候要容易一些。
虽然前不久才刚刚经历一场重大事故,但现在看来似乎安山镇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家家户户都在热忱的准备年货。镇子上的人气显然要比滦州城内更热闹几分,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些老百姓在街道巷路上来往,大部分是串门交换一些彼此互缺的年货,困苦的人家只能靠这种方式来尽量渡过一个完整的新年。
来到张举人府邸时,只见府院正大门的灯笼已经全部换成白色,朱红大门的门环上也系着白色的巾带,正如昨天王磷同所说的那样,看来张举人确实打算近期发丧了。袁肃翻身落马,让杜预上前去敲打偏门。
没过一会儿偏门拉开一条缝,站在门内的是一名身穿新军军服的士兵。
那士兵看了一眼杜预,又看到不远处的袁肃,连忙打开了大门,迎出来问好道:“原来是袁大人,下这么大的雪您怎么会来镇子上?”
袁肃认出对方是赵山河的手下,不禁有些疑惑的问道:“你怎么还留在张府?”
那士兵呵呵笑着解释道:“上次之后,赵大人与张举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在安山镇分派一个队固定驻扎下来,这几日赵大人那边正在安排这件事。虽然具体的编排还没确定,但张举人还是让我们二排一棚的士兵先留下来。”
类似这种重新分配防区的事情赵山河应该第一时间向标部做出汇报,否则标部连手下的部队究竟在哪里都不清楚,虽然袁肃并没有收到消息,但有可能是陈文年忘记这件事了。不过这件事并无不妥,安山镇发生了如此恶劣的劫案,受害人又是张镇芳的胞弟,七十九标额外重视也是在情在理,甚至还能给上面一个交代。
他缓缓的点了点头,牵着马走上前,说道:“原来如此。我今日特地要拜访张举人,张举人现在可有空闲?”
那士兵忙上前从袁肃手里接过缰绳,引着袁肃二人先从偏门进到府院内,随后说道:“袁大人先到屋子里稍等一下,小人这就去寻张府的人通报一声。”
进到院内,士兵先带着袁肃来到不远处的门房宿舍,又去把战马停放妥当,然后才匆匆的跑去前院通报。门房宿舍里面还有两名士兵,见到袁肃后都忙不迭的行礼问好,如今袁肃是袁世凯侄子的事情已经传开,不管军官们信不信,但基层士兵们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者这些士兵又都是之前警卫队的士兵,整个七十九标当中,袁肃恰恰在这些士兵当中是最有影响力的。
在等候通报的这段时间里,袁肃与这两名士兵闲聊了一阵,得知现在留驻在张府内的这一棚士兵目前都分别安排住在正门和后门的门房宿舍里,虽然看上去像是变成了张府的看门人,不过府上每天都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日子过的还挺滋润。
两名士兵还告诉袁肃,张举人已经决定将安山镇西边的一座小农庄拨给七十九标,当作日后常驻安山镇士兵的营房,不过因为这段时间天气太冷,所以暂时没有派人去收拾,说是等开春之后再去整理一下。
谈话没多久,先前那名去通报的士兵又快步返了回来,跟着其一起来的还有之前见过的张府黄大管家。黄管家与袁肃问礼之后,告知老爷正在后花园处理已经过世夫人的遗物,并且请袁肃到后花园去相见。
袁肃自然无异议,让杜预留在门房宿舍这里,自己便跟着黄管家来到后花园。
此时后花园一片银装素裹,正是隆冬季节,花草枯萎,只有几株常青树在被覆盖的白雪下面露出些许绿色,整个场景甚是萧杀。袁肃甚至觉得以张举人现在的状况,会不会愈发感到触景伤情呢?
在后花园中部的一处小榭外面,张举人与几个仆从正在从水榭的屋子里将一些衣物、饰品清理出来,水榭门口早已停放了好几口大箱子。
张举人看到袁肃走来后,收拾了一下情绪,缓步上前迎了几步。
袁肃先行行了一礼说道:“见过张大人。”
张举人眉宇之间仍旧笼罩着浓厚的愁云,整个人也显得憔悴了许多,他语气疲倦的说道:“恰才漫天大雪,袁大人冒雪前来必然是有重要之事吧,莫不是官军已经抓到了凶手?”
袁肃有些尴尬,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的说道:“还请张大人见谅,这几日我们七十九标已经竭尽全力四下侦查,只可惜暂时还没有取得进展。”
张举人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不仅满是失望,更有几分懊恼。但是沉默了片刻之后,最终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头的愤恨情绪,深沉的说道:“若你们确实尽力了,老夫也无话可说,只是妻子之仇换作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忘记,只要老夫还有一口气,一定要将这些贼子找出来,让他们付出代价。”
说到“代价”两字时,他近乎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
见张举人对这件事如此记恨,袁肃心中反而感到高兴,如此一来自己今日来见张举人的目的就更容易达成了。他顺着张举人的情绪坚定的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说道:“请张大人,贼人一日不归案,我等一日不放松,势必一定要为张举人讨回一个公道。”
这番话多多少少起到了一些安慰作用,张举人再次叹了一口气,随即恢复平静的说道:“先不说这件事了,既然袁大人不是来告知案情进展,那此番前来究竟所为何事呢?”
袁肃调整了一下姿态,正经八百的说道:“在下今日前来所谓之事,与之前发生劫案有一定关联,正是为了巩固滦州治安、加强匪患治理。正所谓捕盗不如防盗,攻守兼备才能做到万事俱到。”
张举人面无表情的说道:“治安防范之事原本就是你们军队和官衙的职责,这等事情袁大人何必找老夫来商议?”他虽然不能确定袁肃究竟是什么意思,但习以为常的认为军方又想找借口征收经费物资了,因此心中禁不住有几分不快。
袁肃已经察觉到张举人脸色变化,他立刻诚恳的说道:“在下也不必向张大人隐瞒,由于之前我们七十九标发生兵变,不仅有出现许多逃兵,如今内部更是一片混乱。相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滦州治安出现漏洞。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线索,之前两起劫案十之八九正是七十九标逃兵所为,换言之,这些贼人要比寻常土匪更具危险。”
后面的一段话是袁肃故意危言耸听,毕竟那些逃兵虽然是行伍出身,但一方面不一定比土匪厉害,另外一方面现在肯定已经没有足够的弹药。
张举人微微眯起眼睛,冷冷的质问道:“听你如此说来,你们七十九标竟连些许逃兵都应付不来了吗?”
袁肃沉着声音说道:“张大人,之前七十九标发生的兵变您或许不清楚情况恶劣到什么程度,如今我们七十九标上下一盘散沙,整个标部仅仅只剩下七个军官,其中四名军官还是待罪之身。再加上这次兵变之后上峰对我们严加监管,物资短缺、军械不济,甚至连一人一发子弹都匀不下来。”
张举人深吸了一口气,依旧冷冰冰的口吻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
【求红票,求红票,求收藏,求收藏!】



第42章,府院巧遇
袁肃就知道张举人不是一个认死理的人,这一点从初次见面时就能看出来。当即他直接了当的说道:“在下此次前来,正是希望能请动张大人出面主持滦州军民X联防事业。如今滦州不仅仅面临严重的匪患,放眼国内局势愈发动荡不安,各地早已是一片乱世之景,就只怕到时候滦州会招来更严重的祸事。为了能够保证滦州长治久安,同时也能增加额外的治安资源,便于加大力度追捕在逃贼人,尽快为张大人讨回公道,只有军民协作、共同联防才是保境安民最佳之法。”
张举人看了袁肃一眼,疑惑的说道:“军民X联防?你打算如何行事?”
袁肃简单的向张举人介绍了大概内容,张举人听完之后确实感觉到这个计划与以往大有不同。既然是培训滦州本地青壮参与保卫家园,那比起单纯的给官军出钱捐物要可靠的多,毕竟官军大部分时候拿了钱物不办实事,但经过训练的本地青壮终归是会为自己家园尽心尽力。而且这个计划一旦成功执行,当真可以为滦州扎下牢实的联防根基,从而实现长治久安。
他刚刚经历一场残酷的抢X劫事故,妻儿命丧歹徒之手痛苦萦绕在心头不能忘却,自己身为安山镇乡绅,自然是有理由也有责任为境内治安进献一份力。一念及此,他没有再站在后花园跟袁肃谈这件事,而是请袁肃到自己的书房,两人坐下来仔细商谈细节。
来到张举人书房后,袁肃先将之前自己拜访城中大户人家的情况说了一下,不过他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城中大户人家不配合,仅仅是将这些人的话复述了一遍。本来城中的大户人家大部分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因此这些话表面上听来也没有直接的意思。
之后,他又取出了自己昨天晚上连夜准备的“军民X联防计划书”,交到张举人手中过目,并且还在一旁进行一些添油加醋的解说。
张举人花了一段时间看完了袁肃的计划书,对整个计划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带着几分赞许说道:“袁大人果然是切实为滦州治安维稳费尽苦心,正如袁大人在计划中所提到的那样,此事并非一时心血来潮,相反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已经很少有官员愿意将自己的分内事经营成如此利国利民的事业了,不得不说,袁大人确实气魄非凡。”
袁肃谦逊的笑了笑,推说道:“张大人谬赞了,其实在下之前只是军校派驻二十镇的见习官,正是由于七十九标发生动乱,标部急缺人手,所以才被临时提拔为参谋官。在下新官上任又年轻气盛,因此一直渴望能够尽快做出一番成绩。”
张举人恍然问道:“原来袁大人之前一直是见习官?”
袁肃点头应道:“正是。”
听到这里,张举人心中对袁肃的态度立刻有了几分改观,既然对方之前是见习官,那么上次来自己府上征收“保境军资”显然只是听命行事。换言之,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事故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袁肃头上。再者对方年轻气盛想着尽快干一番成绩,也算是有积极向上之心,这可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欣然的叹道:“袁大人有这等务实的心思,老夫甚为欣赏。此次军民X联防的事情老夫义不容辞,一定全力支持。”
袁肃心中安稳了许多,他立刻谢道:“有张大人出面号召,军民X联防之事必能告成,滦州未来也必能高枕无忧。”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张举人脸色再次暗淡下来,眼神中流露出悲伤之情,他说道:“只是这段时间老夫要为妻儿发丧,军民X联防的事情恐怕要等到丧礼结束之后方才可行。”
袁肃心头顿时有几分落空,他今日冒着如此磅礴的大雪赶到安山镇,目的就是希望能尽快把军民X联防的事情处理好。他知道这些大户人家办丧礼前前后后肯定会花费不少时间,少则半月一月,多则数月不止,自己怎么可能等上这么久?
然而张举人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他一时间也没办法继续劝说,只是微微叹了一口气,缓缓点头的说道:“此乃人之常情,在下能够理解,张大人确实不必急于一时。”
张举人从袁肃的神态上还是捕捉到了一丝内情,他问道:“莫不是袁大人希望老夫立刻能够参与此次军民X联防的计划之中?”
袁肃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说道:“若从在下的立场上来看,自然是希望能尽快落实。不过并非是在下性急,一方面是因为整个计划从筹备到执行本来就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另外一方面现在正值冬季,很快年关将至,在下早在关外时就听一些老兵说过要严防冬寇,如今国内动乱不止,就怕今年的年关不容易熬过。”
张举人毕竟是上年纪的人,南北见闻都有所听说。所谓“严防冬寇”,正是指冬天粮食短缺,很多穷人、流民为了填饱肚子都会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再加上冬天天冷的缘故,各地安防不自觉的会松懈,因此不仅让穷人、流民能够趁虚而入,甚至还会引起贼寇频繁作案。但凡到了冬天,就是乱民贼寇活跃的时候,长此以往民间便渐渐形成了“严防冬寇”一说。
听完袁肃的话,张举人渐渐意识到这件事确实刻不容缓,沉思片刻之后,他再次问道:“说到让老夫支持军民X联防之事,袁大人究竟需老夫做些什么?若是出钱出物这等小事,老夫今日便能做主。”
袁肃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张大人误会了,在下在计划书里已经阐述的十分明确,这次并非单纯是为了征收军费。说到在下请张大人支持的地方,就是希望能由张大人出面,召集滦州各地的士绅三老,动员他们一起参与此次计划。相信只要这些大户人家都能参与进来,不仅计划实施起来会更容易的多,并且也能使此次联防更加壮大。”
张举人恍然的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这事也不难办,只是眼下老夫仍然无法确定空闲的时间,不过老夫答应你,一定尽快。”
得到张举人这样的承诺,袁肃自然不敢再有计较,他由衷的说道:“有张大人这番话在下就放心了。如此,在下已无其他事,便不继续叨扰张大人了,就此告辞。”
张举人看了看书房的窗外,随后说道:“这大雪的天气,时候也偏晚,就怕袁大人路上诸多不方便,索性今晚暂宿府上,明日再回城不迟。”
袁肃推谢道:“张大人好意在下感激不尽,不过军中公务繁忙,离不开人手,故而即便此刻大雪封山在下也一定要尽快赶回去。”
张举人缓缓的点了点头,叹道:“袁大人尽忠职守,老夫也不好多挽留了。”
随后,张举人将袁肃送到后院门廊上,袁肃深知张举人还在料理妻儿后事,因此执意让张举人留步,自己独自离去即可。张举人客套的应了两句,只道袁肃并不是第一次来府上,由其自行出入反而更显得像自己人似的,于是就没有再继续送别。
袁肃沿着后院的走廊向前院走去,他对张府的路径还是很熟悉,为了走捷径因此并没有走来时的路,而是选择直接穿过一个侧院过中厅到前院。
然而刚刚经过侧院月门的时候,他忽然听到院内传来一阵微弱但是清悦的机械乐声,不由自主的驻足下来,在这个年代可没有那么发达的机械技术,这机械音乐声立刻引起了自己的好奇心。他向月门里面张望了一下,透过一片假山林石,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半倚半坐在假山后面一座石亭的边缘,手里正捧着一个精巧的小盒子,那机械音乐声正是从这个小盒子里面发出来的。
那熟悉的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张举人的侄女张涵玲。
袁肃与张涵玲初次见面时就觉得这个女孩是一个美人胚子,不仅个子修长、身材匀称,更有一种东方古典美人的气质,当真是古今双重审美标准结合之下的美女。
他想到这间侧院很有可能是张府女眷的居所,自己身为异性外人不便久留,于是正打算快步离开。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张涵玲似乎察觉到门外有人,下意识的向门外看了一眼,正好与拔腿要走的袁肃撞上了目光。
袁肃有些无奈,既然对反看到了自己,不打一声招呼有失礼数,只好又站住脚步带着微笑向门内说道:“打搅张小姐,我正打算离开的。”
张涵玲白洁的脸蛋上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又很快转为失望,她站起身来,走到石亭的台阶前面停住,用冷冰冰的语气问道:“你刚才在做什么?”
………………………
【好多和谐啊!!好多和谐!!新书成绩堪忧,确实写的不理想!】】



第43章,交心之谈
袁肃不禁哭笑不得,对方该不会以为自己刚才在偷窥吧?他故作平静的说道:“恰才路过,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好奇就向院子里看去一眼,请张小姐不要误会,我并无冒犯之意。”
张涵玲有一些生气,微微嘟着小嘴,揶揄的说道:“你既然来了,连声招呼都不打,莫不是涵玲有什么地方不待见吗?”
这下反而轮到袁肃一脸疑惑,他勉强笑了笑说道:“我只是碰巧路过,正要去前院取马赶在天黑前回城,因而未曾顾及礼数,还请张小姐原谅。”
张涵玲表情渐渐有所舒展,轻轻的点了点头之后,语气文静的问道:“袁大人是来见我伯父的吗?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袁肃见这位大小姐似乎没有生气了,于是坦然的说道:“是的,来与张大人关于加强滦州治安的事宜。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我等失职,只是目前我们军中十分混乱,因此需要军民协作共同保卫滦州。哦,说到这里,张小姐的伤势可好些了吗?”
他目光落在张涵玲的脚上,不过很快又意识到这样不礼貌,随即赶紧抬起眼睛。
张涵玲幽怨的叹了一口气,眉宇间很快拧起一股伤心,她低沉的说道:“我的脚无碍,对亏家父没有为我裹小脚,要不然就不好说了。不过,我伯父可就不好了……”说到这里,她再次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把话说完。
袁肃颇受感染,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