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奎拐进一个胡同,又跑了一阵来到一处民宅。院门落着锁,大奎前奔两步抬脚蹬在墙上纵身而上,单掌一按墙头一纵身跃进院内。举目一望,这家院子里甚是简陋,迎面一间草房。大奎不敢进屋,生怕被敌人堵在屋里。打眼看到墙角有一堆柴草(树枝与干草),大奎踉跄着走到柴草边蹲身钻进草堆,此刻已是感到头晕目炫。大奎伸手抓了干草将自己严严实实盖在草堆里,此时却再也支持不住,一歪头便昏死过去。
不多时,院子外面传来人声:“人呐?”随后就听到一人吩咐道:“你们几个向前追,你们几个向那边。”话音一落便有人纷纷应是,随后院外脚步声纷杂,想必是四散分开寻找了……。
第一百零一章:死里逃生 '本章字数:2142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2 08:56:03。0'
夜幕降临,春风和煦。月上枝头,繁星点点。
吴县虽是小城,但也有宵禁之说。今日县城发生命案,不光是吴县闹得鸡飞狗跳,就连隆平府也被惊动了,原来竟有人意图谋杀朝廷命官。
周老汉推着自己的独轮车着急忙活的往家赶,此刻可不敢在宵禁之前留在街上。一旦被官府抓到那是要吃板子的。周老汉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却是个有名的篾匠,在他手中编出的篮子,和孩子的耍物那都是有钱人家争相买的!可惜周老汉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一天也出不了多少东西,不然凭着这门手艺也不愁吃穿了。
周老汉推着车拐进胡同,不一会便到了家门口。从腰上取下钥匙,开了门锁推开门,周老汉却吓了一跳。借着月色,周老汉看到自家的房门开了。周老汉转身推车进了院子,放下车便奔向草屋。他辛苦了好些年才攒了几两银子及数贯钱,可就埋在屋里了。
进了屋,只见屋里乱七八糟,放粮的缸与放衣物的柜子都被翻过。周老汉摸索着好歹找到了油灯火镰,点了灯便忙着看向地面。看过之后顿时放下心来,地面好好地并没有被人挖掘的痕迹。因为他的银钱就在床铺前的地里埋着。
周老汉收拾了一下,这才出了屋子去关院门,边走边摇头叹息:“哎,这年月的贼连穷人也不放过了,人心不古啊!”周老汉栓了门便去墙根的草垛上抱柴草,准备生火做饭了。可就当他挨着草垛边上抱起一抱干草时,却见到一双腿漏在外面。
周老汉惊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不由得浑身发抖心里打鼓。这是怎么一档子事啊?平白无故的自己家里怎么会有个人躲在草垛里?
周老汉强定心神,战战兢兢的起身走过去,在哪漏在外面的双腿上轻轻踢了一脚,没反应!‘不会是死人吧?’周老汉顿时害怕起来。这可如何是好?这要是让官府知道,非下牢不可。周老汉急得满院子转,最后稳住心神拿定主意:‘报官’!
周老汉慌慌张张的将地上柴草收拾了一下再次盖住那双腿,这才转身去开了门大步向街上跑去。
因为天刚黑,还没到宵禁时刻,街上并无巡街的兵卒。周老汉快步向县衙门的方向急跑,好歹到了衙门口。只见县衙门的大门口站着两队兵卒,个个手里举着火把腰上挎着腰刀。周老汉紧走几步到了大门前已是上气不接下气。
一名兵卒见到周老汉,厉喝一声:“做什么的?”
周老汉跑了一路,哪里还能搭上话,气喘吁吁道:“杀…杀…杀…!”
兵卒一惊,连忙劝慰道:“你且先歇息一下再说。”
周老汉好歹喘匀了气,急忙道:“杀…杀…人了!”
兵卒闻言道:“你在此等候,我去通报。”说完这句话转身奔进衙门。
此时隆平府的府尹王西元恰在县衙内;吴县经此大事,早已派人向王西元上报。而王西元身为隆平府的府尹,吴县正是隆平府治下。况且又是江南通政使遇刺,王西元带了隆平衙役及护城的城兵数百人便快马赶来了吴县。
当周老汉被带进衙门大堂,王西元细细的问了原有,便抱着撞大运的心理,带人赶到了周老汉家里。等衙役在草垛里抬出了大奎,却见大奎已是面目浮肿,脸色透着紫黑,已是不见生机。王西元不敢怠慢,立即命人将大奎送到了县衙门的后宅,并请来了县里的郎中。
郎中来到,给大奎把过脉后摇摇头,王西元急忙来问病情。郎中叹气道:“这位官爷身中奇毒,且毒已入骨。恐怕……!”
“啊?”王西元闻言便如身子抽去了筋骨一般,身边衙差急忙扶住才不至王西元坐到地上。王西元口中喃喃言道:“张大人一旦有事,我王西元难辞其咎。这可如何是好啊?”说罢唉声叹气已是愁眉不展。
或许当郎中的说话都有大喘气的毛病,那郎中随后又道:“不过也不是全无办法!”
王西元闻言急问:“有何法?快快讲来。”
郎中手扶八字胡慢条斯理道:“小人家中有一只老山参,虽不能解毒却能续命……。”
王西元闻言忙道:“能保一时也是好的,快快拿来呀。”
郎中却为难的道:“大人,这山参是小人祖上传下的,这却……。”
王西元干净利索的道:“多少银子本官照付,你速去取来!”
郎中问道:“一百两银子,大人觉得如何?”王西元连忙点头,这时哪还有半丝犹豫?
郎中尴尬一笑道:“这山参是为防不时之需,故此小人一直是带在身边的。”说着在床榻边打开药箱,由箱里取出一只长条木匣,再打开木匣。木匣里真的是一只山参,不过这山参只比筷子略粗些,却哪里值一百两?
王西元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连忙叫人生炉子准备煎药。
等到参汤熬好,命丫鬟一口口的喂大奎喝下,王西元便又问郎中道:“这山参如此细小,怎能管用?”
郎中沉吟道:“这个大人尽管放心,这一碗参汤下去定可续命三五日。在这七日内需寻到名医前来救治,若不然怕是回天无术啊!”
王西元闻言急的满屋子乱转,口中言道:“我却到哪里去找神医啊?”
郎中神秘一笑道:“小人倒是知道一人。”
王西元急问道:“快说是谁?”
郎中道:“此人住在隆平府北八百里的桃花镇,素有妙手回春之术,道号灵慧上人。”
王西元不禁犯难,只有五天时间。这路上一来一回寻常也要三天,万一那个灵慧上人外出或是不肯来又当如何?
话音没落,门外一声哭号:“夫君~!”却是黄莺听到讯息带人赶来了。
原来王西元一到吴县,便令带兵校尉率领城兵赶去张府。城兵赶到时,张府内正是刀光剑影血战正酣。幸亏孟歌与杨小虎,盘步,田风,周凯五人加上府内家丁十余人,堵在了前宅与后宅的门前与数十黑衣刀手苦战。盘步虽然身中三刀却是宁死不退,城兵在黑衣匪人背后一冲,顿时将这几十黑衣刀手杀散,各自逃出了张府。
张府解除了危难,当大家得知张大奎失踪的消息都慌了。还是冯师爷有些主见,当下安排人分头去寻找……。
第一百零二章:黄莺驯马 '本章字数:1926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2 07:20:53。0'
当黄莺得知大奎还有救的时候,便在大奎床边站起身并擦干眼泪转身向王西元道:“劳烦王大人差人照看我夫君,我亲自去请神医。”
一边的郎中叹气道:“那灵慧上人如今怕是已经七老八十了,如何经得起鞍马劳顿。此去虽说八百里,但请得神医来此恐怕也要耗费些时日……。”
黄莺闻言回身望着大奎,泪水再次流了下来,口中却道:“便是背,我也要把他背来!”说完不等众人答话已是当先出了房门……。
黄莺是与杨小虎及孟歌同来的,出了门三人来到拴马桩前,黄莺解下缰绳便道:“跟我回府换马,老爷的马快。”说着翻身上马。
杨小虎闻言大惊道:“夫人使不得啊,红云性情刚烈,除了义父如今还无人能骑啊。”
黄莺丝毫不犹豫道:“为了你义父,我便驯服此马,走!”说着当先策马向着张府而去。
杨小虎与孟歌不敢耽搁,齐齐上马扬鞭催马紧随其后。
回到府中,黄莺命人就在前院挑了灯笼,又叫杨小虎牵了红云出来。望着红云桀骜不驯的姿态,黄莺还真的有些怕。不经意间看到红云屁股后面光秃秃的,却是马尾不见了。
黄莺此时也顾不上这么多了,伸手接过杨小虎手中的马缰,伸手去轻抚红云的脖子。红云微眯起眼睛竟似十分受用一般,对黄莺的亲近并不抵触。许是美女自有美女的魅力,连马儿都是如此爱美嫌丑。
黄莺轻轻对红云道:“红云听话,我要去很远的地方给你的主人求医,你让我骑了去吧。”
红云打着响鼻竟似回答了一般;黄莺大喜,笑着踩上马镫翻身上马。岂料还未坐稳,红云竟一声惊嘶人立而起,黄莺不防之下顿时被掀下马背,丫鬟小红在一边惊叫一声:“夫人。”却已是救援不及,黄莺已被结结实实摔在地上。
红云将黄莺摔了下来,接着小跑到院边悠然而立,一双大眼警惕的看着黄莺。
所有男丁此时碍于男女之嫌却不能来扶,等到丫鬟过来扶起黄莺,黄莺已是摔得闭过气去。过了好久黄莺才缓过气来,却是后背及双臂都摔到了,已是疼痛非常。黄莺含着泪站起身,忍着痛又要去牵马。
小红连忙跪下身哭道:“夫人请保重,要是摔坏了,我和小翠怎么和老爷交代?”
黄莺咬牙道:“此去路途遥远,有次快马方能近日赶回,你不用再劝,退到一边。”说着走向红云,等黄莺牵了缰绳再要上马背,红云却与黄莺绕开了圈。红云虽是匹马却甚是机灵,无论黄莺怎么走动,红云都是绕着圈并始终以头脸对着黄莺。
黄莺流着泪哭求道:“好马儿,你便让我骑了吧。”红云再次打着响鼻,黄莺却不知它许不许骑,便小心的走到马身一则抬脚踏上马镫。哪知黄莺身形刚起,红云抬腿便跑。黄莺身在空中,一只脚还在马镫里,顿时被红云拖着摔在地上。这次摔得更重,手臂着地已是摔伤了。小红紧跑几步过来要扶黄莺,却见黄莺如羊白玉质般的手腕上由袖子里流出血来。
小红吓得顿时大哭:“夫人,你的手臂伤了!”
黄莺吸着冷气,紧紧咬牙忍着疼道:“不…不许哭,站到一边去。”说着强自起身又向红云走去。
杨小虎实在看不下去了,走到红云身边牵了缰绳道:“扶人上马,我给你牵着。”
黄莺左手捂着右臂走到红云马身一侧时,已是疼的额头见汗。站在红云身边半响,这才忍着疼扶鞍上马。随之双手死死抓住红云鬃毛,双腿夹紧马腹。
果然红云再次惊怒而起,不想没将黄莺掀下背,却将杨小虎踢个滚地葫芦。随之竟站在原地不动,双眼望着被踢倒在地的杨小虎打了个响鼻。好似在说:“叫你剪我尾巴!”
黄莺付在马背上一动不敢动,她听大奎说过驯服红云的经过,原以为必要经历一场颠簸。哪成想红云只三次便乖乖的不再抵触了,围在院子里的人不禁有些莫名其妙。
原来但凡宝马良驹,必是通灵之物。红云当然不是凡品,黄莺与大奎即为夫妻,黄莺身上自然会有少许大奎的味道。况且马是所有牲畜中记性最好的,黄莺与大奎整日出双入对,红云早已记在脑中,如此摔黄莺三次不过是意思意思而已,毕竟红云不是好骑的。
黄莺在马背上坐了一会不见红云反应,这才知道红云已被驯服。当下竟喜极而泣,小红连忙走过来道:“夫人快进房包一下手臂吧。”
黄莺闻言这才想到自己受了伤,当下由小红扶着回了房。等黄莺再出来时已是头戴斗笠罩了罗沙,手上提了宝剑。一身天蓝劲装外罩绯缎斗篷,顿时显得英姿煞爽器宇不凡。
黄莺就在院里上了马,扬声道:“你等紧守门户,我定当快去快回。”说罢策马出了院子,沿着官道连夜飞马而去。
黄莺一走,冯师爷这才想到问题所在,连忙对孟歌道:“有劳孟壮士快马跟着夫人以防不测。”孟歌答应一声,去自己房里寻了双刀提在手上,早有下人备了马。孟歌上马出了宅院一路按着黄莺去向快马加鞭追随而去。
冯师爷又吩咐田风道:“田侍卫且带人备了马车前去,一旦夫人请了神医,半路上也好让神医坐车回来。”冯师爷向事情还是比较周到了,想到灵慧上人年纪大了,怕他难受鞍马劳顿故此有此安排。
田风领命,随即唤了两名下人去马厩套了车。待到马车齐备,田风与众人告辞,带着两名家人赶着马车出门,一路向西再折返向北而去。
第一百零三章:山谷偶遇 '本章字数:2018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2 23:10:08。0'
阳春白雪,四野苍茫。山间古道上一骑绝尘,蹄声得得。
黄莺马不停蹄连夜赶路,眼看再有二个时辰即可到桃花镇了。不由更是心中迫切,加紧催马。此刻身处一个山谷中,远远望见谷口炊烟袅袅似有人家。黄莺连夜赶路此时正是又饥又渴,心想正好到前面的人家讨口水喝。黄莺策马奔得近了不由欣喜,谷口果有一户农舍。黄莺策马来到农舍门前停步翻身下马,将缰绳拴在篱笆上便举步进了院子。
黄莺在院中站定随即扬声问道:“有人在家吗?”,不多时房舍门开处,慢慢走出一位扶着拐杖的青衣老者。老者年近六旬须发斑白,双目虽是浑浊但也看的清来人是个姑娘。
“哎呦,姑娘一大清早的所为何事啊?”老者颤抖着手扶在手杖上,当先开口问道。
黄莺轻声道:“晚辈要去桃花镇求医,路经此地想来讨口水喝。”
“呵呵呵,那进来吧。”说罢老者缓缓回身走进了房舍。
黄莺举步跟着老者走进房内,却见这房舍虽小但收拾的却是颇为干净。桌椅等家什倒也齐全,尤其是正堂挂着一幅画像。画上画的是张良拾履的故事。
张良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相传张良在一次游玩时,在一座桥上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将自己的鞋脱下来扔到桥下。却对张良道:“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张良虽然很气愤,但见这老者一把年纪便强忍怒气到桥下取回了老者的鞋子。
老者叫张良把鞋给自己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已经拿回了鞋子,也就不在乎再给他穿上了。老者伸着脚让张良跪在地上给他穿上鞋子以后便笑着走了。
张良非常惊奇,目送老者远去。老者走了一段路,又回来对张良道:“孺子可教!五天后黎明时分,你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更加奇怪,跪在地上答道:“好。”
五天后黎明,张良就来了。可老者却已经先到了桥头,老者随之大怒道:“和长者约定的事情怎么可以迟到?”续而又道:“五天后早些来。”说完便扬长而去。
五天后鸡刚一啼鸣,张良便到了桥头。哪成想老翁又先到了,老者见到张良便大怒道:“你如此散漫怎成大事?”说罢转身买临走时道:“五天后要早来。”
如此又过了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来了。过了一会,老者也到了,见到张良便高兴的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说着将一本书送给了张良,这本书便是名闻天下的‘太公兵法’。此书相传是商周时期著名军事家姜太公所著,故名‘太公兵法’。之后张良刻苦研读太公兵法,终于成就丰功伟业。
黄莺正望着这幅画出神,老者已由里间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纸包来到桌前。打开纸包,里面却是茶叶。黄莺走过去将长剑放在桌上道:“老伯,还是我来吧。”说罢黄莺动手沏茶倒水,便如自己家里一样。老者也不勉强,自顾坐到了桌旁。黄莺沏好了茶,亲手端了一杯放在了老者面前。
黄莺又倒了一杯给自己,便取下了头上斗笠放在桌上。坐下来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尝过之后黄莺不由赞道:“真香,请问老伯这是什么茶啊?”
老者呵呵笑道:“此茶名曰‘大红袍’,是我一位老友所赠。”说着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黄莺问道:“这茶想必很难得吧?”
老者面露得色笑道:“此茶取自武夷山绝壁之上,因茶树稀少故此也算难得。”
黄莺跟随大奎,好茶却是喝过不少,但今日这茶却是生平头一次喝。这茶汤色红润,入口唇齿留香,真乃是茶中上品。黄莺品着茶,不由想到这老者在荒山野岭安家,却有如此好茶,想必定非泛泛之辈。
想到这里,黄莺不禁问道:“还不知老伯尊姓大名?”
老者呵呵笑着答非所问道:“老夫年迈已不能做重活了,姑娘虽为女流但还算青壮。门外有木柴若干,还望姑娘能帮老夫劈好堆放,老夫感激不尽。”
黄莺闻言有些为难,自己本打算喝完茶便走的,但见到这老者走路都要扶着棍子,不由心软,权当报答老者茶水之恩吧。当下黄莺站起身道:“老伯在此安坐,晚辈去去便来。”
说着黄莺出了房门来到院中,见到院子右边角落里果然堆了一大堆木柴,且有一柄大斧放在一边。黄莺解下斗篷挂在篱笆上,走过去拿起大斧又拾了柴枝放在地上抡斧开始劈柴。黄莺一介女流,况且从小到大何曾干过粗活。柴禾没劈一小堆,黄莺的芊芊玉手上已是磨出血泡。虽然手上传来阵阵锥心的疼,黄莺却依然将那一大堆柴禾全数劈完。
等黄莺举袖擦去了脸上的香汗回到房中,见老者依然安坐在桌旁。黄莺气喘吁吁的道:“老伯,柴禾已经全数劈好了。晚辈这便走了,告辞。”说罢走到桌边拿起长剑及斗笠转身便要走。
老者呵呵笑道:“姑娘请留步。”
黄莺不禁疑惑的回身问道:“老伯还有什么事?”
老者呵呵笑道:“老夫生平游历四方,可谓四海为家。今日你我相遇也算有缘,我这里有一本剑谱,便权当见面礼吧。”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黄莺见状不由好笑,这岂不是与画上的故事有些相像?虽是心中如此想,仍是伸手接过了剑谱,剑谱书皮上以楷书写了四个字‘两仪剑法’。
黄莺一看之下便已经目瞪口呆,武当剑是武当派的不传之秘,而两仪剑法却是武当剑的一支,黄莺自幼时便酷爱剑术如何不知?
老者哈哈一笑道:“女娃不用这般惊异,今日相遇后会无期,贫道也该走了。”
黄莺闻言不禁再次问道:“老伯今日送如此大礼给晚辈,还望老伯能赐告大名。”
老者呵呵笑道:“贫道灵慧上人。”
第一百零四章:以毒攻毒 '本章字数:1927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3 09:02:01。0'
黄莺闻言不由喜极而泣,屈膝跪在地上哭泣道:“前辈救命啊。”
灵慧上人呵呵笑道:“女娃,有什么事不妨起来说话。”
黄莺抹着眼泪却不起身哽咽道:“我丈夫为奸人所害,如今身中奇毒已经危在旦夕,还望前辈搭救。”说着便磕下头去。
灵慧上人叹气道:“贫道在此已住了三日,今日便该走了。你我相遇真乃是上天注定啊。”说罢双手虚扶道:“起来吧,频道随你走一趟便了。”
黄莺闻言大喜,站起身道:“那快走吧。”
灵慧上人却道:“女娃且到门外稍等啊,这房子的主人进山了,我需留下只言片语告知。”说着进内室寻了笔墨纸砚出来,黄莺只得转身出门去篱笆边上从新围了斗篷随即恭恭敬敬站在院中等候。
过了片刻,灵慧上人再次出了房门,已换了一身月白长袍腰缠丝绦。只见其双目炯炯步履稳健,哪里还有一丝老迈之象。灵慧上人手中提了一个包袱走到院中,黄莺不禁犯愁:‘两人只有一匹马,却该如何行走?’
灵慧上人似乎看出了黄莺的想法,微微笑道:“贫道也有坐骑,女娃且在此稍候。”说着转身走向屋后,过不多时竟牵出一头驴来。这毛驴一身黑毛,身上披着一条毯子,脖子上挂只铃铛,走动起来那铃铛便叮铃铃响,倒也颇有情趣。
黄莺见了不由大皱眉头,口中埋怨道:“前辈,这驴子行走甚慢,却何时能到隆平啊?”
灵慧上人微微笑道:“女娃莫要急,无论何时到。贫道总给你丈夫治了病痛便了。”
黄莺不再多说,回身出了院子结了红云缰绳。灵慧上人见到不由赞道:“好马啊,真乃骏骑也。”可看到红云臀后却无马尾,不由暗暗心奇。
黄莺急声道:“前辈快些走吧,莫要耽搁了时辰。”黄莺心下着急,自然是一劲的催促。
灵慧上人闻言这才走到驴子的一侧,轻轻一跃坐上驴背,口中轻喝:“驾!”毛驴便听话的走出了院子,一路向南而行。
黄莺翻身上马,策马跟在灵慧上人身后,看着前面的毛驴慢悠悠的走,不由心中着急。许是灵慧上人知道黄莺心急,边走边问道:“女娃啊,你丈夫中的什么毒?你且说给我听。”
黄莺闻言道:“我也不知道,我丈夫满面浮肿且脸上现出血丝,样子很是吓人。”
灵慧上人微微颌首沉思不语,两人就这样慢慢的前行。只走了一个多时辰,远远便看到一骑迎面而来,等到来人离得近了黄莺才看到原来是孟歌。
孟歌快马奔来,到了近前勒马停步扬声道:“夫人,我奉师爷之命前来迎候,冯师爷早已命人备了马车,随后便到。”
黄莺点点头道:“那正好一并回去。”说着对灵慧上人道:“前辈,你我可一起骑了快马先行一步,等见了车马再换乘。”
灵慧上人叹气道:“贫道这一把老骨头若是骑马,岂不是要散架?还是这般慢慢走吧。”说着仍是不紧不慢的骑着毛驴前行。
黄莺与孟歌无奈只得策马缓缓跟在后面,黄莺心中虽是急切确是无可奈何。
三人又走了将近一个半时辰,终于见到了远远奔来的一骑,后面跟着一辆马车。却是田风带着马车来了,等到马车在近前停下,黄莺便邀了灵慧上人上车,车上设了软轿自然要比骑驴舒适。灵慧上人也不推辞,提着包袱下驴上车进了软轿。
等到马车掉头,黄莺便对孟歌道:“你去亲自驾车,务必要尽快赶回隆平。”孟歌领命下了马,换下驾车的张府仆役。随之挥起马鞭在拉车的马臀上便是一鞭子,口中厉喝一声:“驾。”马儿吃疼,奋起四蹄即开始狂奔,车轮扬起朵朵地上残雪,转瞬奔出老远。
黄莺骑在马上隐隐听到马车内灵慧上人惊叫连连:“慢些慢些!”灵慧上人虽是如此惊喊,那马车却不见半分缓慢,一路扬长而去。
黄莺吩咐那换下的仆役道:“你且骑着毛驴回去,我们先走一步。”仆役躬身应是,黄莺等人再不耽搁,策马扬鞭向着马车的去向直追。如此赶路不到天黑已到了隆平地界,又行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吴县县衙。
大奎所在的房门外,隆平府尹王西元与吴县的知县,再有杨小虎冯师爷等人却都在这里等候,人数虽是很多却都是急的来回走动。直到黄莺带了灵慧上人回来,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当灵慧上人见到大奎时,不由得大吃两惊。一惊为中毒的竟是大奎,二惊为大奎所中之毒竟是生平未见。
黄莺众人见到灵慧上人眉头紧锁,又有都是紧张万分。黄莺担心的问道:“前辈,我丈夫可有法施救?”
灵慧上人付扶须髯道:“毒已入骨,若要根除却是不能。但尚有一法可救其性命,只是……。”灵慧上人欲言又止,急的黄莺连问缘由。
灵慧上人这才道:“需以毒攻毒方能克制奇毒。”
黄莺不禁问道:“如何以毒攻毒,还望前辈明言相告。”
灵慧上人沉吟道:“需找齐五毒之物,并配合药草。以汤水滚之,将病患置于其中。这样即会使新毒入体解除原毒,此法虽可治愈其身患奇毒,却也是凶险万分,一旦出了差错便是回天无术了。”
杨小虎闻言不禁嘀咕道:“那不是把我义父煮了?”
黄莺闻言泪水早已夺眶而出,不救是死救了却不知死活,这可如何是好?冯师爷在一侧道:“夫人,为今之计只能行险一试,切莫再犹豫不决延误了时辰。”
黄莺狠了狠心点头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第一百零五章:洗骨伐髓 '本章字数:1933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4 00:00:57。0'
五毒者:蛇,蝎,蜘蛛,蜈蚣,蟾蜍。要想找齐这五种剧毒之物却非易事,五毒之物非剧毒之,不为所用。为这五毒,隆平府上下闹得热火朝天一般。官府张贴告示重金悬赏,并派遣了信差去各州府县作了通告。三日里,好歹是将所需的五种蛇虫凑齐了。幸而所需药物药房里都有,却多是金莲花,问荆,翠雀等有毒的药草。
大奎端坐于一只大瓮中,瓮下篝火熊熊,翁内汤汁滚沸却让人担心大奎是否会被煮熟了。灵慧上人命人控制着火势,见到汤滚便叫人减火,汤若要冷即添火加柴。始终让汤汁保持烫热,却又不伤人为好。
瓮中汤汁本为灰白色,如此三日下去已成灰黑色。而大奎浑身的浮肿却渐渐的消了,灵慧上人每日以参汤及兽血给大奎续命,如此兢兢业业已是三日夜不眠不休了。
黄世杰及夫人听到讯息也来到了吴县,当两位老人看到黄莺憔悴的样子不由心疼万分。这几日黄莺一直在门外徘徊,无论别人怎么劝,她都不肯休息。黄莺心中此刻犹如火烧一般,大奎在汤汁里煎熬,黄莺感同身受。
当黄莺见到母亲到来,便再也忍受不住,扑到母亲怀里失声痛哭。仿佛多日的担心,害怕,难过等思绪一朝释放,接着便径自昏厥人事不省。
不知过了多久,黄莺悠悠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床上。黄母此刻正坐在床边,一脸慈祥的看着黄莺,眼中满是怜爱,更多的是不舍。见到黄莺醒来,黄母微笑着道:“莺儿啊,你总算是醒了!”说着便抹起了眼泪。
黄莺虚弱的问道:“母亲,女儿睡了多久了?”
黄母闻言哽咽道“傻孩子,你已经睡了两天了,可知道爹和娘多么担心你啊。”
黄莺努力清了清思绪,突然弹身坐起下地穿鞋。黄母惊问道:“莺儿你要去哪里啊?”黄莺答道:“我要去看看夫君好了没有。”
黄母叹道:“大奎如今还在昏睡,你去了也不济事的。”
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