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战的血-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闻言威尔少校就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要知道游击战并不需要人多!”我说:“而且一个连队就完全可以模拟出大批游击队活动的规模。当然,因为我们时间有限,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本质上提高部队的反游击战能力,不过至少在战场上也不致于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非常好!”威尔少校十分满意地点头说道:“你考虑的要比我们的计划全面多了!”
第九十五章 马岛战争(十四)
有了威尔少校的同意,我们的训练很快就展开了。
就像我说的一样,训练科目主要是按照游击战的模式进行。
对于这一套我们可是太熟了,要知道咱们中国人可是打游击战的祖宗,再加上咱们又跟擅长打游击战的越鬼子厮杀过,又在阿富汗跟游击队合作过,于是对于那一套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
当然,对我们最不利的地方就是时间不足……威尔少校给我们的时间仅仅只有一星期,也就是这一星期之后就要展开英军大部队与我手上的这个游击连进行演练了。
一星期能教会他们什么呢?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这一星期就能教会的话,那这游击战也就根本不值得担心了。
但对此我却没有太大的意见,首先是我认为这阿根廷部队也不会是什么游击战的高手,那什么沃尔德将军嘛,据说是几次成功清剿反对派的人物。
其实阿根廷陆军的状况跟英军差不多,同样也是几十年没打过仗的。甚至阿根廷在这方面更糟,因为二战时阿根廷总统因为相信德国会取胜,所以一直以来都保持中立甚至暗中帮助德国。而英国在二战时却是名副其实的参战国,怎么说也会留下点战斗经验。
然而这也不能说阿根廷军队没有实战经验,原因是他们国内叛乱是一个接一个,这就使得阿根廷军队有了与国内反对派作战的经验。
当然,这些反对派作战时从形势上来说用的肯定是游击战。
只是阿根廷军队能对付得了反对派的游击战,就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就会用游击战。这可是要把军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种地形中去的。这对于正规军来说几乎就意味着失去了对这支军队的控制和指挥。这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名打惯了正规战的将军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换句话说,在马岛上就算会出现游击战,那也只是小规模的游击战或者根本就是一些与大部队走散的散兵游勇。对付这样的情况,我想我们做这些准备已经足够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能不能训练好英**队最终打败阿根廷人我是一点也不关心。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历史上的英国的的确确是羸了这一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来此的目的并不是帮英国打仗……英国是输是赢关我什么事?英国要是输了那才叫好呢!要知道现在正是香港回归的前期,中国与英国之间针对香港回归的谈判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
这时英国谈判专家竟然还会恬不知耻的要求中国承诺不驻军香港、要求英国驻港官员的地位高于其他国家的驻港总领事、要求中国允诺英国在过渡期间对香港政府可能作出的改变、要求中国在1997年后原封不动地接受英国留下的香港政府等等。
这时候的英国算什么东西?一个没落的帝国,打个阿根廷也要倾全国之力。
而香港又在中国的旁边,中国还是一个以陆军称霸的国家……但英国方面就是有办法在明知道完全没法控制的情况下也就是一点筹码都没有的情况还要提出一些让人莫名其妙的要求。
更有甚者英国在谈判的同时还在香港问题上埋下了几个地雷。比如填海兴建一个耗资巨大的机场,贷款要偿还的钱不用想了,肯定会延伸到97香港回归的时候,兴建这个机场的公司也不用想了,肯定是英国的公司。也就是说钱是英国赚了,最后却要中国还。
再比如在香港整出了个泡沫经济,将香港的地产及收入拉到一个虚高的水平……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等到香港回归后这些泡沫破灭了,香港人的生活就会直线下跌,于是部份香港百姓自然而然的就会怀念起英殖民统治的时代。而将过错怪到中国身上。
所以说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将英国能不能打赢这场仗当一回事。
甚至这时我还在想……我可不能就这么在这个南乔治亚岛上训练下去啊,首先是这种训练要一星期。一星期之后就是一轮又一轮的与别的部队演练……这样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我到完成任务的时候都得一直呆在这个荒岛上了。
那这还行?
要知道我的主要任务可是观察这整场战斗的经过并为我军部队的改革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情报和信息。很明显的是,呆在这离荒岛一千多米的小岛上的肯定看不到这些的。
这时我都有些后悔不该建议威尔少校把部队带到南乔治亚岛上训练了,不过就算不这么做也没用,英国佬跟阿根廷开打的时候也不会带着这艘满载着士兵的豪华邮轮与军舰、航母混编啊,那不就是添乱或是找死吗?!
那该怎么办呢?!
对此我是伤透了脑筋,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从一登上这个“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就开始想了,因为在登上这艘运兵船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可能很难接触到英军特混舰队的高层,结果果然就像我想的那样,接待我们的只不过是个少校。
我该怎么引起英军高层的注意并参与到这场战争去呢?
向特混舰队高层透露点消息?
这也许能引起英国佬的注意,而且我也很容易就能做到,毕竟我是个现代人,甚至还可以说是个知道这场战争大致发展过程的现代人,只要我把一些知道的情况随便说上一两个,那就算目前英国佬不相信我说的一切,等事情得到验证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但很显然我并不能这样做……原因是我不能自圆其说,如果真告诉他们我是个来自将来的现代人吧,以英国佬的样子多半就设下陷阱把我抓回国去研究了。
至于中国那边吧……他们完全可以说我已经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什么的,甚至还有可能会为我发上一个什么奖章或是授一个爵位。
所以,为了被整天关在实验室里被人当作动物一样研究,我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
然而我终归只是一个小兵,至少对英国特混舰队来说是这样。
这时的他们更关心的肯定是怎么在海空大战上将阿根廷海军、空军击溃,而不是陆军能否应付得了马岛上的阿根廷陆军……这一点就算他们需要考虑到,那也差不多是夺取了制空权、制海权的事!
“营长!”这时林霞就给我递上了一杯茶说道:“不要考虑太多了,训练计划不是都已经顺利展开了吗?你也该轻松一下了!”
“唔!”闻言我很快就意识到林霞这是误会我还在为训练方面的问题头疼,于是就笑了笑回答道:“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打仗这种事……是永远也不嫌考虑太多的,就怕有些地方没有考虑到!”
“你刚才说的话有一点我不认同!”
“哪一点?”
“你说我们不把你们当兵的放在眼里!”林霞说:“其实我们还是很敬佩你们这些当兵的,因为你们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与敌人做斗争。我们的想法其实是……各个有各人的长处,也就适合做不同的事。比如你们当兵的肯吃苦、不怕牺牲、擅长打仗,那就适合在战场上战斗,而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的文化,那就更适合为国家的经济、制度等方面做贡献,也就是各施其职!”
“你这么想很对啊!”我点了点头。
“不,不对!”林霞摇了摇头。
“哪不对了?”闻言我不由一阵疑惑。
“昨天听完你的一番话后我就发现自己错了!”林霞翘着嘴说:“原来当兵的不只会打仗,知道的事情还比我们多得多,考虑的问题也要比我们成熟、全面,而我们就像是一些井底的青蛙一样,觉得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闻言我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我知道林霞说的是我,当我心下却有点受不起,因为我会知道这些并不是因为我知识渊博,而仅仅只是现代社会要知道这些事情太容易了,只需要点点鼠标上上网就可以了。
而在这时代,若是想知道这些只怕就只有亲身到那些国家去走一趟或是去做间谍了。
“对了,营长!”林霞在我面前撑着下巴,好奇的问道:“你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的,比如韩国的、香港的,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来了,我心下一惊,表面就故作为难的说道:“不是我不想告诉你,而是……”
“哦!”林霞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我明白,国家机密!”
“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好了!”我说:“外国的月亮并不会特别圆,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林霞点了点头:“不要盲目学习国外的东西,要有咱们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自己的判断力,走好适合自己的路!”
“对!”我点了点头,看来这丫头终于是开窍了。
这时我的目光无意中扫到了地图上的一艘潜艇,不由在一怔,随后就在心里欢呼了一声:“对头,潜艇!阿根廷潜艇!”
第九十六章 马岛战争(十五)
之所以会因为看到地图上的潜艇标志就会想到阿根艇潜艇,是因为我记得在这场战斗初期有一艘阿根廷潜艇被英军舰队给击沉了,而且就是在这南乔治亚岛附过。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这时的英军刚刚攻陷了阿根廷驻守的南乔治亚岛……攻陷这个岛并不太难,原因是阿根廷只有一百五十余名士兵在这里驻守,而且还是一支没有任何增援的孤军,所以英军只是派出两个连在军舰和飞机的掩护下,以零伤亡的代价轻轻松松的就拿下了南乔治亚岛。
这倒不是因为阿根廷方面觉得这个岛不重要,事实上他们也很清楚英军这支远征的特混舰队必须要有一个地方做为前哨基地……那些跟着舰队一起来的装满了军需品的军舰总不可能跟着军舰和航母一起去作战吧,再加上这场战争可以预计并不是短短几天或是几个星期就能结束的,所以这些补给船必须得把补给卸下来然后再次往返,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不断的将补给从英国运到阿根廷战场来。
但问题是阿根廷方面明知道这个南乔治亚岛重要却是无力防守。
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军事力量不足,阿根廷的潜艇、军舰以及战机绝大多数都是购买自别国服役几十年后退役下来的东西,比如阿根廷现役的唯一一艘航母“5月25号”就是英国二战时期的可敬号,后来卖给了荷兰,荷兰又卖给了阿根廷……于是就演变成现在这样几艘英国航母在海上的敌对状态,这对英国来说也是一种讽刺。
所以阿根廷方面的状况就是在武器装备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不如英国特混舰队。
那么很显然的一点。阿根廷根本没有能力同时防守马岛和南乔治亚岛。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给英国舰队一个将他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另一个原因是南乔治亚岛距离阿根廷较远。
南乔治亚岛距马岛一千三百公里。马岛距阿根廷五百公里,也就是说南乔治亚岛距阿根廷约一千八百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而且一路还是海洋阿根廷的空军根本就无法飞临这个小岛的上空,也就是说这个南乔治亚岛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英军特混舰队桌上的菜。
这也是为什么阿根廷军队在这个岛上只有一百多名士兵驻守的原因……他们只是像征性的丢一支部队在这里向世界表明这个岛属于阿根廷罢了。
我想,如果阿根廷有办法把这个南乔治亚岛给弄沉的话,那么他们是绝不会让这个总面积三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岛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原因是这个岛有一个名叫“里特唯肯”港是个全年可以使用的“不冻港”,这无异于给了英国佬一个进攻马岛的绝好的条件。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港。而且只有这一个港,所以阿根廷方面对此才会有些不甘心,又或者他们是想获得一些英军补给或是舰船方面的数据或是情报,于是在初期就派出几艘潜艇到南乔治亚岛的里特唯肯港附近侦察。
于是就发生历史上英军几架直升机联合着几艘军舰击沉了一艘阿根廷潜艇的事件。
“威尔少校!”我朝着不远处正坐在火堆旁取暖的威尔少校喊了声,有这也许是英国人的习惯,不管到哪一旦安定下来的话都喜欢弄堆火来烤一烤。
今晚我是没打算说什么,但从明晚开始生火就不再被允许了。原因很简单,火光对于的游击战来说是致命的,它会清楚的告诉敌人目标在哪里。
“营长同志!”威尔少校给我递上了一杯咖啡,说道:“尝尝我们英国的咖啡吧!”
“谢谢!”我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地图上。随手拿起了咖啡喝了一口。
“味道不错!”我说。
“这个……”威尔少校有些意外的看着我:“营长同志以前喝过咖啡吗?”
“什么?”我抬头看见威尔少校和林霞两个脸上怪怪的表情不由一愣,随后很快就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刚才喝的可是咖啡……这玩意如果是在现代的话也许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东西。但对于这时代的中国人来说,甚至连“咖啡”这个名字都没听过。
另一方面,没喝过咖啡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些不适应咖啡的那种味道,而我却能若无其事的一边喝着一边称赞“味道不错”,也难怪威尔少校和林霞会用这么怪异的表情看着我了。
“哦!”见此我赶忙回答道:“的确有喝过几次,一开始还喝不来,不过多喝几次很快就喜欢上这种香味了!”
“你让我失望了!”威尔少校笑道:“原本我还想看看你皱眉的表情,瞧,我甚至都让助手准备好了相机……”
往威尔少校身边一看,果然就看到一名英军手里抓着相机,很明显是想在我出丑的那一刻抓拍下那个情景,但却让他们失望了。
“没关系!”我说:“我们可以再来一次!”
说着我再次举起咖啡小喝了一口,然后做出十分夸张的表情皱着眉头说道:“哦……天哪!这是什么东西?!”
我这表情和动作只逗得周围的英军士兵包括威尔少校在内哈哈大笑。
“你真是太幽默了,营长同志!”威尔少校笑着说道:“我想跟你合作的这段时间我们应该会过得很愉快!”
“希望如此!”我回答,心里却想着也许没过几天这种合作关系就要结束了……我可不想继续呆在这破岛上跟冰天雪地作伴,我是要参与到英军海空大战中去的。
“威尔少校!”顿了下我就指着地图上几个潜艇标记说道:“这些标志指的是海面上有阿根廷潜艇活动吗?”
“是的!”威尔少校点了点头:“这也是我们迟迟没有对马岛展开进攻的原因之一,为了安全,我们的舰队也暂时返回了深海,以免在狭窄水域缺乏躲避潜艇攻击的空间。在这一方面,我们缺乏足够的情报,也就是不知道阿根廷潜艇的数量及型号,但我们已经在积极收集了,一旦确认阿根迁潜艇不足对对我军舰队构成威胁,我们就会给这些阿根廷人一个好看!”
“哦!”我点了点头。
对于收集情报这一点我是绝对相信英国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确切的说不是英国的优势,而是英国相比起阿根廷来在国际上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外交。
这一点在平时看起来好像与军事没多大关系,但打起仗来往往就能发挥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英国与美国方面的外交……就使得美国方面甚至为英国发射间谍卫星以为英国提供精确的情报;再比如法国,战争还没开始原本要卖给阿根廷先进的战机和导弹就马上停止供应了;还有智利,这个国家就在阿根廷旁边,而且两国还有很长很长的边境线,甚至这两国的国土还有些像缠绕在一起的两条长蛇。有它无条件的为英国提供情报,那无异于如虎添翼。
“那么……”我接着又问道:“我们是否有击沉阿根廷潜艇的纪录?”
“很遗憾,虽然我们已派出了反潜小组搜索,但至今还没有发现!”
“哦!”听威尔少校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
要知道我是打算利用这艘将会出现在南乔治亚岛附近的这艘潜艇做为跳板的,若是这个事件已经发生过了,那么我显然也就不能有所作为了,但很幸运的是这并没有发生。
“营长同志为什么问这个?”威尔少校脸上有些疑惑。
“哦,没什么!”我回答:“我只是看到这个南乔治亚岛只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港口,于是就在担心会遭到阿根廷潜艇的封锁!”
“对于这一点营长同志可以放心!”威尔少校哈哈笑道:“我们有许多的反潜直升机,还有六艘潜艇,其中五艘是比阿根廷先进得多的核潜艇,保护港口的安全并不是什么难事!”
“那我就放心了!”我说。
“这么说来……”接着威尔少校就有些意外的说道:“营长同志对海战也有些了解?”
“了解不多!”我说:“你也是知道的,我们这些指挥打仗的人,就喜欢看一些以往的战例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虽然这海战与陆战不同,但许多战术却是可以移植的。”
“对对!”威尔少校点头道:“这么说来我是误会了,一直以来,我还以为营长同志只会打陆战呢!”
“你可以这么认为!”我回答:“因为我从没有指挥过海战!”
这倒是实话,来到这个世界后我甚至连海都是头一回看到,就更别说什么海战了。
“至于明天的训练!”我说:“我突然改变主意了,我打算从游动炮开始训练起,少校觉得怎么样?”
“游动炮?”威尔少校满脸的不解。
“就是用迫击炮打游击战!”我说:“迫击炮射程远,杀伤力大,最大的好处就是发射时间短,打完之后就可以马上转移,是打游击仗的绝好的利器。只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很多的迫击炮!”
“这不是问题!”威尔少校想也不想就应了下来:“我马上就去安排!”
第九十七章 马岛战争(十六)
迫击炮的确就像威尔少校说的那样不是问题。
一个是因为咱们人数不多,总共才这么一百三十三人,加上中国顾问团也就一百四十几人,就算每两人安排一门迫击炮的话也不过是七十几门迫击炮。
事实上威尔少校也的确是给我们每两人安排一门迫击炮的,按威尔少校的说法,就是乘着这个时间给他们熟悉一下迫击炮,另一方面如果这个连队训练游动炮是为了便于训练其它英军部队的话,也的确需要这样做……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模拟成大批游击队的样子嘛!
甚至威尔少校为了让我们能够腾出手来训练还专门调了一支后勤部队来为我们提供补给,于是我们连很快就有了运送炮弹的汽车和吉普车等交通工具。
另一个原因则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南乔治亚岛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弹药库。
正如之前所说的,英军特混舰队是以这个小岛为前哨基地的,也就是各种弹药、准备替换的枪械还有补给等,有相当一部份都是暂时存放在这岛上的。
当然,英军没有那么傻,会把所有的装备和补给都存放在这岛上,否则一旦要急用的话,那就得急急忙忙的从这岛上装船再运往马岛方向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作战舰队会随身跟着一些补给船,这些补给船也就差不多是个中转平台……舰队需要补给就从补给船上转运,另外还有些小船会源源不断的将物质从南乔治亚岛往补给船上运,于是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后勤补给系统。
这些自然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我们只需要知道南乔治亚岛这时候其实是最容易也是最方便得到武器和弹药的地方。也难怪威尔少校在我说到需要迫击炮的时候会想也不想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另外需要的就是通讯设备……话说这通讯设备对于游击战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原因是游击战是把人员分散开来,而且大多情况下这些人员还是彼此不可见的,那么要想他们互相之间能够协同就必须要用通讯设备把这个部份串在一起,否则就无异于一盘散沙。
从这一点来说,有时候我还真不明白以前我们部队还是红军的时候打游击战的时候是怎么协同的。
我想,他们依靠的很有可能是彼此之间的默契、熟悉地形的通讯员以及人民群众的配合……比如百姓在山放倒某棵树或是用怎样的频率摇晃某棵树以此来向别的部队传递信息或是命令。
类似于这样的故事我在小时候就听过不少,当时还觉得很好玩,可是现在自己在战场的时候才明白用这些传递方法有多危险……万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错误或是信息没能及时传递呢?那无疑会给整支部队和行动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但是这种情况却不会出现在我们身上。英军部队的通讯设备本来就是普及到排一级,这也许还是因为英国这时代经济不景气的原因,我想美国佬的部队早就普及到班了。
当然,我们这个连队要进行游击战训练的话就要普及到班了,那也仅仅只是为部队增加十几套通讯设备而已,这对威尔少校来说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于是训练很快就展开了,我对部队的训练要求是在不同的地方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打到同一个目标。
这是由游击战所决定的,就像越鬼子在战场上做的一样,分散在各地的游动炮却能很精确的将炮口指向同一个高地。
这种战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炮手们分散。而炮弹却集中。
炮手分散就意味着敌人很难进行压制……炮弹是从四面八方打来的嘛,就算敌人准确的抓住其中一两个发射位置并用最快的速度展开炮火覆盖。但那也只能歼灭很少的一部份而已。
炮弹集中就意味着击中目标的机会更大。
迫击炮这东西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火炮的命中率都不高,一个是因为精度不高,另一个则是因为炮弹要飞行很长的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空气密度、风力等影响而偏移了方向。
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实的炮战通常都是大面积的覆盖而且在覆盖之前有时还要进行试射。
所以如果只是一、两发炮弹指向一个目标的话,那命中目标的机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如果几十门迫击炮轰向同一个目标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同样的方法我们就在阿富汗战场上也用过,而装备有先进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的苏联军队就对我们毫无办法。
在我说起这些的时候,威尔少校不由频频点头,并感叹道:“如果阿根廷部队也会这一招的话,那么我们的部队只怕就要在马岛上寸步难行了!”
威尔少校这话说的的确有道理,要知道英国的部队机械化程度相当高,这也就意味着英军对公路的依赖性很强,要是阿根廷部队也会这一招……也就是把迫击炮手分散在马岛的各个高地上然后锁定马岛的公路,只等着英军要通过这些公路的时候就发难,那就有这些英国佬好受的了。
到时,我想就算英军全面掌握了制海权、制空权也没用,因为战机要想一个个清除这些游动的目标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偏偏英国又因为没有补给线过长、耗资过大而必须在短期内结束战争。
“这里有一个问题!”威尔少校说:“这些迫击炮手无法随身携带有那么多的弹药并快速转移,毕竟迫击炮炮弹也不轻!”
威尔少校这话的确不错,就算60mm口径的迫击炮炮弹一发也有八斤多重,那一个班的人能带多少迫击炮多少炮弹呢?在打游击战的时候他们可不行用汽车或是吉普车运,那无疑就是给敌人直升机或是战斗机一个很好的目标。
然而这对我来说却完全不是问题。
“威尔少校忘了一点!”我说:“你们狙击手不是常常把弹药预先埋藏在某个狙击点吗?”
“哦,我明白了!”威尔少校点头道:“你的意思是,迫击炮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事先把炮弹埋藏在某个地点!”
“对!”我说:“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携带炮弹,甚至身上还可以挎着自动步枪防身,另外再将迫击炮拆分给几个人背就可以了,快速机动根本不是问题!”
从这一点来看,英国部队的确是没有多少在游击战方面的经验又或者说他们在思想上比较保守,否则也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关于英国人在思想上比较保守这一点只是我个人观点。
我是这么看的,英国人与美国人其实是同宗同种,甚至可以说美国人大多数都是来自英国的移民,是一部份富有冒险精神和开创精神的英国人到美州开疆阔土,最后经过独立战争之后才有了美国。
那么留在英国的那部份英国人,就是没有勇气或是没有那种激情到美州开创一片新世界的人。
当然,这里说的是大多数,并不代表这其中没有个案。
从这方面考虑,也难怪美国会倔起而取代英国这个曾经的帝国了。
就比如现代军事上,全世界的坦克都在发展滑膛炮,英国却顽固的使用线膛炮而使其最终走进了一个鸡胁式的陷阱:
继续发展线膛炮吧,耗资巨大不说,怎么折腾也没法折腾到滑膛炮那么长的寿命,在尾翼稳定脱壳装甲弹出来之后滑膛炮各方面的性能都比线膛炮要好。不发展线膛炮吧,那不但意味着要放弃所有线膛炮的研究经验,以往的研发费用毫无疑问的要打水漂,在滑膛炮的发展上又要从零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这个二货研发的阿琼坦克还是跟着它的宗主国走,也就是还是使用线膛炮。
沉默了好一会儿,威尔少校才皱着眉头说道:“如果真的在马岛碰到这种情况,我是说假如……那我们该怎么做?”
威尔少校这话问得好,因为英军做这些本来就不是为了练习游击战,而是为了对付游击战的。
“少校还记得二战时德国用的闪电战吧!”我说。
“当然记得!”威尔少校回答道:“你的意思是……用闪电战对付游击战?”
“差不多!”我说:“德军装甲部队之所以能够快速前进,完全是因为在装甲部队之前就有一支精锐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沿途占领战略要地或是制高点,也就是先行插入敌人的阵线保障交通线的安全,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主力部队顺利进军。
事实上,苏联人在阿富汗战场上就是用这种方法来保障他们后勤补给线的安全,这给我们的游击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哦!”威尔少校点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