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滑头军阀之公子从军-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永义和李得田带着20来个人在公路上用竹子搭建了一个接收站,接收站的样子有些滑稽——有点像凯旋门、又有点像贞节牌坊。横批是:“欢迎弟兄们归来”,左右两边则分别写着:“欢迎你到5团来”和“5团就是你的家”。接收站还备了茶水和点心。

    刘永义和李得田带着五六个弟兄呆在接收站里,其余的弟兄则走到路上去,见到身穿士兵服装被放回来的俘虏就上前拦住,甜言蜜语的把他哄到接收站来。刘永义出了赏钱,哄够十个人赏大洋一块。

    第一天上路,他们的收获就很丰厚,共接收了70多人,刘永义非常高兴,他乐观地估计第二天应当更多,说不定能过百。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刘永义带着弟兄们上了接收站,他坐在椅子里,手摇看纸扇,悠闲自在地看着过往的行人,其他士兵则在赏钱的吸引下全走到路上拦截俘虏去了,连李得田都去了。

    “兄弟们,别光拦俘虏呀,见到那些长得胖的也上前劝劝,劝他们来参加国军。”刘永义吩咐着。

    九点多的时候,三辆卡车开了过来,在刘永义的接收站前停下,车上下来了十来个人,领头的是一个连长,他们在刘永义的接收站前也设了一个接收站,他们的接收站要简单得多——一根竹竿挂起一幅标语,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弟兄们归来”。

    一看这副架式,刘永义和李得田都明白——抢生意的人来了。

    刘永义和李得田走了上去,刘永义问道:“你们是哪部分的?”

    那个连长看了看他,爱理不理地说道:“我们是11师的。”

    “这里是我们25师的防区,你们11师怎么跑到我们的地面上来抢人?”

    “天下都是中央的,我们哪儿都可以去!”那个连长毫不示弱。

    李得田的牌气可不好,上去就推了对方一把,对方还了一拳,两人于是你来我往地就干上了。

    刘永义在旁大声叫道:“弟兄们,上呀,打这帮龟儿子,把他们的接收站拆了。”

    双方的人一齐涌了上来,三四十个人打成一团。

    “住手!”一个人大声地吼道。

    双方都停了下来,刘永义转过脸来看,喊“住手”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兵,看起来像个伙夫。

    “你是什么人,怎么敢对我们大呼小叫的。”刘永义喝道。

    “我是28师的师长公秉藩。”老兵大叫道。

    在场的人被这个名字吓了一跳,刘永义疑惑地望着他,说道:“你是公秉藩公师长?可南昌行营说你已经殉国了呀?”

    “行营在胡说,我没死!我从红军的包围圈里冲出来了。”

    “哦……是这样!”刘永义立刻对公师长产生了敬意,这可是现代版的“李广”呀,可马上他又疑惑起来了,“冲出来的?你们的武器呢?”

    “问那么多干什么?带我去见你们的长官。”公秉藩不高兴了。

    “好好好。”刘永义不敢怠慢,他马上叫一个士兵跑步去通知刘致中,自己带着公秉藩去5团的团部。

    临行前,望了望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接收站,公秉藩说道:“你们先和气共处吧,让你们的长官来协商处理这件事,打个什么劲嘛。”

    到了团部门前,刘致中早就站在了门外,在这个比自己高两级的师长面前,他感到有些自卑,尽管对方现在穿着士兵的服装。

    刘永义悄悄地问一个与公秉藩同行的士兵,“你们真是冲出来的。”

    那个士兵笑了,“什么冲出来的,都是红军放出来的。红军没认出公师长,把他当士兵给放了,还给了他三块大洋呢。”

    刘致中与公秉藩客气一阵后,安排公秉藩去休息,并把公秉藩脱险的消息电告了南昌行营,不久,接到南昌的回电,要公秉藩立刻去南昌。

    接收站的事,25师和11师协商后有了结果:双方在同一地点平行设立接收站,标语必须相同。

第七章 为下乡 父女俩争吵不休
    第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来到南昌,调集了23个师另3个旅,约30万人,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他亲自担任围剿军总司令,以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

    7月1日,离第二次围剿失败不过一个多月,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又开始了。

    在5月的战斗中,26路军损失严重,此时战斗力尚未恢复,因而在这次的围剿中只能担任配角,负责占领区的守卫任务。

    7月底,26路军来到了宁州。

    在南昌,江西省副主席李源思和他的女儿李静玉正在激烈争吵。

    “你不能去宁州,更不能去乡下!那里原是共区,最近才刚刚收复,赤匪、土匪都没有肃清,你去那里太危险。”

    “就因为那里原是共区我才去!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在宁州的乡下进行我的改革实验,能产生最大的影响,让共产党知道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是错误的。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贫穷,而贫穷的根源是生产率低下而不是地主的剥削,只要我们把农民组织起来,用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生产,就能大大提高农村的生产率,让农民富裕起来。”

    “好大的口气,原来你是赵括转世,又来纸上谈兵了,你的文章我看了,不能说没道理,但效果绝不会有你说的那么大!”

    “效果如何试过才知道,你不让我去,怎么知道我的方法不行?”

    “你可以在南昌附近的乡下试一试。”

    “不行!这样做影响太小,更重要的是,在南昌周围的乡下做改革根本影响不到共产党。”

    父女两人针尖对麦芒,谁都不肯让步。

    李夫人出面打了圆场,她说道:“老头子,女儿要去乡下你就让她去吧,至于安全,你是副主席,可以派兵保护她嘛。”

    李夫人的话产生了作用,李源思考虑了一阵之后说道:“好吧,你可以到宁州的乡下去,宁州现在是26路军守着,我跟孙连仲说说看,让他们派一连兵来保护你。”

    “谢谢老爸。”李静玉高兴极了。

    李源思转过脸就对李夫人埋怨上了,“都是你惯的,当初我的意思是让她在中国读大学,可你呢,顺从她的意见,坚持要我送她去英国。现在好了,你看她变成什么样子了?一点都不像个大家闺秀,整天疯疯颠颠的。”

    “我哪里疯疯颠颠了?”李静玉非常不服气。

    “就说前几个月吧,你在第三师都干了些什么?一个姑娘家,偏要涂脂抹粉装扮成什么五姨太和别人的三姨太比拚风骚,简直丢死人了,让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可效果相当好,冯玉祥的那个团全部投降了,现在是我们的人了。”

    “用这种方法嬴,嬴了也没光彩,这样的胜利我宁可不要。”

    “好了好了,都各让一步,别吵了,你们父女总是这样,一见面就吵。静玉,我觉得呀,以后你做事要多听听你爸的意见,他是老江湖了,做事稳当有准。”李夫人又出来圆场。

    “什么稳当有准?不就是做老好人吗?见了什么都点头说好,那边风大就摆向那边,中国搞成这样,就因为老爸这样的老好人太多了!”

    “你……”李源思大为恼怒,可是,在他发火之前李静玉已飞快地跑了出去,李源思只好如往常那样在李夫人面前大发怨言。

    在宁州,刘永义接到了通知,要他去团部接受命令。

    在团部,他见到了刘致中,刘致中告诉他,团里已经决定,派他带领三连驻守宁州郊外的青龙镇。

    “青龙镇离宁州并不远,也就二十来里,一旦你遭到红军的围攻,宁州可以迅速派出援军为你解围,你不会有多大危险。”刘致中说道。

    刘致中的话没能完全打消刘永义的担忧,他想了一想,要求道:“团里能不能给我配备一部电台?这样在遭到红军围攻时,我也好及时发出警报。”

    “这不可能,我们全军也不过11部电台,不可能配备到连的,你带上几部电话吧,我们通过电话联络。”

    “可要真打起来,电话肯定会被敌人切断的。”

    “这样吧,你带几只鸽子去,一旦遭到围攻,你就放出鸽子向宁州报告情况。”

    刘致中的话让刘永义的心安定了不少。他跟着又请求道:“能不能把团里的81毫米迫击炮给我们一门,加强一下我们的力量。”

    “这个吗……可以。”刘致中答应道。

    商量完毕后,刘致中要刘永义到县里去,和县府的人协调一下进驻青龙镇的事情,于是,从团部出来后,刘永义去了县府,在那里,他见到了宁州县的县长曾义轩和另外两个陌生人。

    曾义轩热情地和刘永义握手,并把那两个陌生人介绍给他。

    两个陌生人一个是青龙乡的乡长高平之,他是青龙乡人,另一个是民工队的队长胡有贵。

    介绍完后,曾义轩说道:“他们两个要和你一起去青龙镇。高乡长要在青龙镇设立乡政府,胡队长要给你们修碉堡。刘连长,你们什么时候能够出发?”

    “过两天吧,我们在宁州还有一些事情要办。”刘永义说道。

    两天后的8月1日清早,刘永义带上三连出发了。部队走在前面,胡有贵的二百多民工跟在后面,最后面则是高平之带领的一大群人,他们足有二百多人,都是青龙乡的地主、富农以及他们的家属,这三伙人组成了一支五百多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直奔青龙镇而去,一路上扬起了漫天的尘土。

    到达青龙镇后,镇子里冷冷清清的,街头没几个人。

    刘永义找高平之帮忙,要他帮忙找房子安置部队和胡有贵的民工队,好在镇子里空房子挺多,房子很快就找好了。

    安顿好后,第二天的上午,刘永义、李得田、胡有贵三人由高平之带着,在青龙镇周围转悠,寻找建碉堡的地方。

    转了一圈之后,刘永义和李得田都看中了村子南边离村子约二百米的一个小高地。

    “就把碉堡群建在这个高地上吧。”李得田说道,“这个高地位置太好了,周围地势开阔,在这里建上碉堡群,把咱们全连放进去,那么,来多少红军咱也不怕,还有,把碉堡建在这里,正好可以封锁住共区通往宁州的大道。”

    “我反对把碉堡群建在这里。”高平之反对道。“你们这样做是保兵不保民!红军来了,你们躲在碉堡里固然安全,我们呢?任由赤匪烧杀?”

    “高乡长的意见呢?”刘永义问道。

    “我主张沿着全镇修筑一道城墙,把咱们全镇的人包在里面。”

    “这我们做不到。”胡有贵反驳道,“这样做工程量太大,按曾县长的安排,我们在这里最多干十天,十天时间我们没有能力筑起这道城墙。”

    “这样吧,”刘永义最后妥协道,“我们在村子的南、东、西三面分别建一个碉堡群,然后绕着全村围上铁丝网。”

    高平之同意这个建议,不过他主张把东、西两个碉堡群修在他的高家大院的东西两侧。

    “那不就成了只保高乡长、不保众百姓了吗?”李得田讽刺道。

    “这样做正是为了保卫大家。”高平之争辩道,“很明显,铁丝网挡不住赤匪,而我们家呢?院墙高而坚固,东西两面再修上碉堡之后,赤匪就很难打进来。守住了我的高家大院,镇里的百姓就有了避难之处。”

    最终他们达成了协议,在镇子里建三个碉堡群:一个建在村子南面的小高地上,另两个建在高家大院的东西两侧。每个碉堡群由一个三层的大碉堡和三个小地堡组成。

    8月3日,胡有贵指挥手下的民工开始修筑碉堡群,他们的效率非常惊人,仅仅七天时间,三个碉堡群就建好了,环绕全镇的铁丝网也架设完毕。

    碉堡建好后,胡有贵带着他的民工队离开了青龙镇,他们接下来要去附近的王村镇,给那里的驻军修筑碉堡。

    胡有贵离开的当天晚上,高平之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宴请刘永义、李得田和其他军官。

    在高家大院里,除了高平之和他的管家李工心,还有一个年龄与刘永义相仿的年轻人。

    “刘连长,李副连长,介绍一下,这是我的二儿子高中森,他昨天刚从南昌回来。”

    “你好,高公子。”刘永义上前和他握手。

    “高公子现在在哪高就?”李得田问道。

    “在我爸的服装厂打工。”高中森说道。

    “一年前,中森从南昌中学毕业,原本打算送他去美国读书,没成想共产党打来了,我的一万多亩地,一担稻子也收不上来,去美国读书的事因此就实耽搁了,现在县里要我筹办乡政府,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他来帮我。”

    入了席之后,高平之很殷勤地向刘永义等人劝着酒,一阵吃喝之后,刘永义等人的脸红了起来,于是,高平之开始和刘永义商量。

    “刘连长,临来之前,曾县长再三嘱咐要我们青龙乡建立民团,这件事我和其他乡绅们商量了一下,人员的招收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枪支和人员的操练,在这两方面,希望刘连长能多多提供支持。”

    “人员的操练我们可以派人帮你们,枪支吗,我们也没富余的,你看能不能在民间搜集?”

    “民间搜集我看很难,原先,各村的乡绅们为了防范土匪倒是买过一些枪支,可共产党来了之后,把这些枪支抢走了好多,现在已经所剩无己了。”

    “我觉得,你们最好再出钱买,我认识一些做枪支买卖的,可以帮你们牵牵线。”

    “现在乡绅们的手头都很紧张,出不了多少钱,你知道,由于共产党闹事,他们一年多没收到稻子了。刘连长,这样好不好,我们找人扮成赤匪和你们打一仗,然后你们就向上边报告说打了大胜仗,打死打伤了很多赤匪,同时损失了若干枪支,这些报损的枪支你们低价卖给我们。”

    “高乡长,我发现你这个人蛮精明的嘛,这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两头拿钱,你们则可以拿到便宜的枪,好,我答应了。”刘永义高兴地说道。

    但接下来讨论枪支的价钱和数量时双方开始争吵,尤其是在说到枪支数量的时候,刘永义只答应低价卖给高平之一支盒子炮、五支步枪,再多就不答应了。

    “再多卖给我们10支步枪吧。才6支枪,民团连自保都很难,更别说保护乡亲了。要知道,附近山里活动的赤匪李清正有二十多条枪,大龙山上的土匪牛大富,他的枪更多,有五十多条呢。多卖一些枪你们可以多得一些钱,何乐而不为呢?”

    “打仗损耗的枪支虽然可以向上面申请补发,但过程很复杂,要用很多钱来打通关节的,这样算起来就算能领回枪,我们也赚不到多少。卖给你们6条枪已经很多了,再多卖,我们自己的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了。”

    “才6条枪,这样的民团既打不过赤匪,也打不过土匪。”

    “你们的民团可以多装备一些大刀、长矛之类的武器,活动的时候先不要走远,就在青龙镇附近活动吧,如果确有必要到远一些的地方办事就和我们商量,由我们派兵支援你们。”刘永义说道。

    双方在酒席上争论了许久,但直到最后,高平之还是只弄到了一支盒子炮和五支步枪。

    刘永义等人走后,高中森问道:“爸,你干嘛对办民团这么着急?”

    “我能不着急吗?再过一个多月稻子就要收割了,没有民团我们怎么把稻子收上来?”

    “可以找刘连长的人帮忙嘛。”

    “找他们帮忙?收上两担稻子他们起码要吞掉一担,那样的话,你到哈佛读书的事只怕又得耽搁一年,不行,我得另想办法,起码得凑足二十条枪,牛大富不会找我们收租的麻烦,可李清正会,他可是专找我们收租麻烦的。”高平之发狠道。

    8月10日的上午,刘永义接到了刘致中的电话,要他带上一排人去宁州,把三个重要人物接到青龙镇。

    “到底是什么重要人物呀?”刘永义问道。

    “什么重要人物?老熟人,来了就知道了,肯定让你大吃一惊。”

    带上三排,刘永义来到了宁州城,刚进城,就被一个中年人拦住了。

    “你是刘永义刘连长吧?”

    “是的,你是……?”

    “先让你的弟兄们去团里休息吧,有个人要见你,很重要的人。”

    “很重要的人要见我?”刘永义觉得好奇,他让三排长带着弟兄们先去团里休息,然后跟着中年人去了县府。

    走进曾义轩的办公室,只见一个年约六十的老人坐在当中,县长曾义轩则站在一边。

    “刘连长,这位是江西省副主席李源思李副主席。”见刘永义进来,曾义轩开口向他做着介绍。

    “江西省副主席?”刘永义很吃了一惊,这可是很大的官,之前他从没和这么大的官打过交道。

    “刘连长,你好,哦,他们说得没错,的确是好样的,一表人才,好好好。”李源思站起来很热情地和刘永义握手,他的热情让刘永义有些不知所措。

    “刘连长,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李源思问道

    “不知道。”

    “是这样的,我女儿从剑桥回来后,一直觉得自己胸有经天纬地之才、肩负救国救民之任,她最近写了一篇如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文章,文章里提出了一些让农民致富的方法,她想把这些方法付诸实践。”

    “这很好呀。”

    “是很好,我本来也支持她的想法,想让她在南昌附近的乡下搞这个改革实践,可她别出心裁,偏偏要到宁州来搞这个实践,说是要做给共产党看,让共产党接受她的思想。”

    “让共产党接受她的思想?”刘永义觉得不可思议。

    “我的这个女儿脾气很倔强,认定了的事就决不回头,我只得答应了她,宁州这个地方刚刚被国军收复,赤匪、土匪都还没完全肃清吧?”

    “是的,附近山里有赤匪在活动,大龙山上还有一百来人的一伙土匪。”

    “所以呀,希望刘连长能够多用点心,保护好我女儿,日后刘连长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这是我的名片。”说着,李源思把名片递给了刘永义。

    刘永义受宠若惊,他站起来接过名片,向李源思保证道:“李主席,请你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保护好你的女儿,如果她有什么闪失,你只管砍我的头就是。”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李源思说道。

    曾义轩在一旁插话道:“我们县府已经决定了,让李小姐担任青龙乡的乡长,高平之和你担任副乡长,一同协助她的工作。”

    “刘连长,我女儿搞农村改革的事,你要多帮着她点,她一个女孩子家,在宁州人生地不熟的,没有你们的帮助,什么改革也别想搞成。我还有事,马上就要回南昌,你现在就去团部吧,把我女儿接到乡下去。”

第八章 去团部 刘永义巧遇旧识
    出了县府,刘永义往团部走去。到了团部门口,一个人正巧从里面跑出来,两人险些撞了个满怀。

    “五姨太?”刘永义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不是五姨太!”对方大声地说道。

    “那你是……她妹妹?”刘永义疑惑地打量着对方,她与五姨太实在是太像了,脸儿、身材、甚至神态都与以前的五姨太一模一样,只是以前的五姨太身着旗袍、妩媚而性感,现在的她则是身着戎装、美丽而豪放。

    “别瞎猜了,没错,我就是当年蒋胖子身边的那个,但我不是他的五姨太,蒋胖子只有四个老婆,根本就没有什么五姨太!以后不要再叫我五姨太,我不喜欢这个称呼,我叫李-静-玉。”

    “哦……李夫人。”

    “跟你说话真是气死人了,什么李夫人,我还没嫁人呢。”

    “这样呀……太好了。”刘永义大为高兴,感觉就像到了天上。他心中暗想:还没有嫁人,那自己岂不是大有机会?

    “好什么吗,我爸跟你说啥了?”

    “啊……你就是李副主席的女儿?”刘永义感到有些失落:江西省副主席的女儿,追起来难度实在太大。

    “没错,就是我。”

    “李副主席找我,是要我保护你,同时还要我帮助你搞改革。”刘永义说道。

    “那你以后就要听我的,知道吗?别自作主张,更不要胡思乱想。”

    “我一定听你的,你要我干啥,我就干啥。”刘永义满口答应道。

    两人正说着,刘致中走了出来,他对着刘永义说道:“知道了吧,蒋胖子满口胡言,他那有什么五姨太,就他那副狗屎样,配得上李小姐吗?”

    “是呀,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李小姐这么漂亮,怎么可能看上他嘛?”刘永义说道。

    两人的对话让李静玉有些难堪,毕竟假扮五姨太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过还好,门内又走出了两个三十来岁、教师模样的人,李静玉于是借这个机会把他们的对话打断,她向刘永义介绍道:“这两位都是南昌大学的老师,是研究农村问题的,我爸要他们跟我一起去搞这个农村改革。这位先生叫金有志,这位叫苏进学。”

    介绍完后,李静玉说道:“刘连长,我们这就出发吧。”

    刘永义看了看天空然后说道:“现在天气太热,走起来容易中暑,还是等一等吧,等太阳偏西一些、天气凉快了再走。这样吧,我请客,请你们三个和我们连里的军官一起去大吃一顿,七叔,你也一起去吧。”

    “我就不去了,你们几个去吧。借这个机会你们好好认识一下。”

    在城里的余味斋,刘永义等七个人聚在一起喝着酒。

    “你们打算在乡下搞什么改革呢?”刘永义问道。

    “我想办一所学校——孔子学校,用东方的礼教中庸思想和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来教化村民。”金有志首先回答,“目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由旧的农业社会向新的工业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农村为城市提供一大批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我办孔子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城市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我想办农村合作社。”苏进学说道,“我认为农村目前的最大问题是贫穷,贫穷的根源是生产率低下,而生产力低下的根源是一家一户单独生产的落后的生产模式,如果我们用合作社的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搞分工协作的话,就能大大提高农村的生产率,进而使农民富裕起来。”

    “我不同意老苏的说法。”金有志反驳道,“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并不落后,是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农业是一种简单的劳动,搞分工协作和不搞分工协作的区别并不大。你们看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她们在工业上都搞了分工协作,但在农业上却没有这样做,仍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为什么呢?不就因为农业是一种简单的劳动吗?”

    “我反对老金的说法。”苏进学开始红脸,“谁说简单劳动就不需要搞分工协作的?对农业生产来说,搞分工协作与不搞分工协作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况且,现在的农业生产简单,那是因为农民们仍在使用落后的生产工具,如果他们使用了机器、化肥、农药这些先进的生产工具的话,那农业生产就不再是简单的了。”

    “就算是用上了机器、化肥、农药,农业生产也复杂不到哪去!也没有必要搞分工协作!你看看英国、美国这些西方国家,那里的农民已经用上了机器、化肥、农药,可结果怎么样呢,不还是实行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吗?”

    “你怎么开口闭口就是英国、美国,难道她们做的事情就一定正确?我们就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我看你是崇洋媚外。”

    “什么,你说我崇洋媚外?”金有志站了起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套合作社模式根本就是从苏联的集体农庄搬过来的,你才是崇洋媚外。还有,你的学生中,三成都做了共产党,我看你不仅崇洋媚外,你还是共产党!”

    “你想找打是不是?”苏进学挽起袖子也站了起来,“你敢说我是共产党,呸!我告诉你,我可是老牌的国民党,党龄比你还多两年!你说我的学生中有共产党,你的学生呢,八成都做了洋人的买办,我看你是洋奴!”

    两人说着说着就要动手,一见这种阵仗,刘永义赶忙站起来劝道:“两位都各退一步,各退一步,这次下乡要合作,和为贵,和为贵。”

    “两位老师听小女子一言。”李静玉也赶紧起来劝解,“两位的主张虽然不同,但根本目标还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发展农村嘛。至于谁正确、谁错误,这要由结果来定,谁的方法成功了,谁的主张就是正确的。”

    两人这才松开手,坐下来重新喝酒,至于李得田和两位排长,他们听两人的对话听得是一头雾水,想说话也不知从何说起,只好闷着头喝酒吃肉。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太阳向西偏了许多,天气也凉快了不少,于是,刘永义带着部队出发了,他从城里雇了一辆马车,让李静玉三人坐到车上。

    一路上,只见道路两旁群山高耸、密林重重。面对这样的景色,刘永义等人是心惊胆颤,生怕高山密林间会有子弹射出,李静玉等人却是心旷神怡、诗兴大发。

    金有志首先卖弄起来:“各位,好山好水出好诗呀,我现在成诗一首,大家听听,给些意见。”接着,他念道。

    高山耸入白云间,碧水垂下小溪里。

    白马轻车向何方?直向远方青龙乡。

    “不怎么样,诗里只有景,没有人,更没有情,还有,这拉车的明明是一匹红色的骡子,你干嘛说是白马?”苏进学评价道,随后,他也来卖弄了,“我也起了诗兴,得了一首卜算子,大家听听。”跟着,他念道。

    艳阳挂山腰,鸟鸣绿树间,

    时有猿啼二三声,回荡山林间。

    身在马车上,理想在心中,

    阵阵轻风伴我行,助我早成功。

    “你的词也不怎么样,里面虽说有人,却只有你自己。”金有志贬低道,接着他问李静玉:“李小姐,你怎么样,是否也有了一首?”

    李静玉笑笑道:“我离开中国多年,吟诗填词的本领丢了许多,现在试着来一首减字木兰花,你们听听如何?”接着,她轻声吟道。

    犬吠鸡鸣,听来便知有人家,

    白马轻车,快慢总伴夕阳行。

    水去风追,恰似男女情相悦,

    我思他想,但愿心儿能相知。

    “好好好,李小姐的词写得最好,有景、有人、有我、有他、有情。”苏进学评价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