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魂之舞-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吾尔小心的上了马,恨恨的抽出腰刀,他的眼睛却没有看越来越近的汉军,而是看向西丰城。
大贤王,我是来了,你在哪儿呢?
西丰城头上,格路正在观战。他看到莫吾尔到达了,也看到汉军开始向莫于尔进攻,虽然离的远了他看不清细节,但他也猜得到,莫吾尔的部队肯定是人困马乏,作战只怕很是艰难。
“传令,准备作战!”他果断下令,“打开北门!”
一边的万夫长一愣,急忙提醒:“是南门,大贤王。”
汉军自南而来,扎营在南门外,莫吾尔抄汉军后路,更在南边的南边。要是开北门出击,就等于逃跑了。
“打开北门!”格路再次重复,“是北门!”
那万夫长突然涨红了脸,大声抗命:“我们不能撤退!这是懦夫的行为!”他心知这等临阵抗命,公然指责大贤王的行径是必杀无赦的,但他实在忍不住。东胡人敬重的是英雄,鄙视的是懦夫,大贤王居然把东丰军引入死地,利用汉军攻击东丰军的机会逃跑,实在是可耻至极。他宁死也不能做这样的事!
格路倒是异常的大度,并没有下令卫士杀了这万夫长,只是冷笑了一声:“谁告诉你我要逃跑的?”
那万夫长一呆,吃吃的答道:“您,您说开北门。。。。。。”
“谁告诉你开北门就是要逃跑的?”格路又一次反问。
那万夫长不再说话。
他发现近来大贤王特喜欢反问,可能是连续中了汉军的计谋后的心态变化导致的吧,以反问来显示下自己也是个聪明人。
不过无论大贤王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只要不是逃跑,他就没话说。
“开北门,”格路第三次重复,“全军自北门出击,攻击汉军西侧!”
那万夫长这一下才霍然开朗。
原来如此!
大贤王的意图是,东丰军引诱汉军攻击,利用汉军围攻东丰军的机会,从北门绕到汉军西侧,直击汉军侧翼!
这个计策还真是妙,东丰军虽然人困马乏,但西丰军可一直没有大劳,以骑兵的速度从侧面击败汉军,既击败了敌人,又解了东丰军之围,真是一举两得的妙计!
“得令!”他响亮的答应着。
西丰城外,东丰东胡军正陷入血战。东胡士兵们虽然有马,却跑不动,虽然有刀,却挥不动,战斗力连一半都没有,汉军五千骑兵一个正面冲锋,直接就把当面的东胡骑兵冲散了,东胡军立刻被分割成两半,左侧,两万汉军步兵列着整齐的阵式逼近,东胡军非但没有如以前一样以快马冲击,反而不断的后退,只以弓箭抵挡。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快马了,一匹也没有,有的都是“慢马”。
莫吾尔连连调动兵力,试图以短距离的突击来抵挡汉军,但汉军在城下休息了几天,蓄锐已久,东胡军虽然缩短了突击距离,却仍是无法与汉军相抗,每一次短距离的突击都成了短距离的失败。
眼见得汉军不断突入东胡军阵,这样打下去,片刻之间东胡军就可能崩溃,莫吾尔只得长叹一声,叫道:“结圆阵!”
这个命令传下去,东胡军的将士们人人脸上变色。
第129章 包围,并屠杀! '本章字数:3147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8 10:20:22。0'
(一)
在东北大平原上,野马往往是成群结队的生活的,一旦碰到危险,比如有老虎来袭而马匹来不及逃走,往往会迅速的结成一个圆形,头向里,尾向外,老虎从哪个方向来,哪个方向的马就奋起后蹄去踢。
这种办法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办法。因为你根本不能动,一动这圆形防御就破了,无论对方采用什么样的攻击方式,无论攻击的多厉害,你都只能站在原地。其实这种攻击,只要有两只老虎就可以破解:轮流绕圈。
一群马匹,只要两只老虎轮流绕圈,就只能站在那里要么累死要么饿死。
所以说,这种圆阵,其实不是用来求生的,而是用来拖延死亡时间的。
东胡人的圆阵也是如此。
骑兵最好的防御是机动攻击,一旦结成圆形阵势,就只能如野马一样等待着对手的攻击,这种阵势是在最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才用的,一旦使用,就意味着不求胜利,只求晚死。当然,如果面临大敌,而救援又很快会到,用此阵做个临时的防御倒也可以,只是这就是把自己的命一半交在救援者的手里、一半交在攻击者的手里,就看谁更快了。
所以莫吾尔一下令结圆阵,东胡将士们都吃惊不小,但现在情势极为急迫,他们跑又跑不得,打又打不过,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短促而古怪的号角声响起,东胡士兵们迅速的结成圆阵,从外向内,一层层的排列着。
人不是马,没有蹄子,所以只能用盾为护,远的用弓,近的用刀枪来防御,外面一层的倒下,里面的立刻补上,以生命拼消耗,以消耗求时间。
圆阵方才结起时,倒也让汉军吃了一惊。与东胡作战这么长时间,这等怪异的阵势倒真是第一回见到。但很快,汉军就做出判断,重新调整了战术。
五千汉军骑兵绕着圆阵慢慢小跑着,寻找着空隙,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空隙,就立刻冲进去。两万五千汉军在圆阵外形成五个方阵,大盾在前,长枪相护,短刀和弓箭层层排列,向圆阵步步逼近。
战场上于是出现了一幕奇景:以前都是汉军被逼的结成方阵,东胡军绕着方阵跑,边跑边放箭,寻找战机,这一回,方阵变成圆阵,东胡军和汉军调了个个儿,同时,汉军的方阵却稳稳的逼近东胡军。
以阵形来对抗,东胡军可真的远远不是汉军的对手。
双方的阵势越来越接近,箭来箭往,不断有士兵倒下,这其中,东胡军吃亏极大。
汉军是步兵为阵,最前面是可以护住整个人的大盾,持盾者也是全身重甲,而东胡军则是重骑兵在外围,虽然人是全身护卫,马也大半有防护,但再好的防护也不能把马的腿脚护住,否则马就不用跑了。结果,汉军的箭不断的射向马腿,不断有马轰然倒地,而这些身披重甲的骑兵和马匹一倒下就很难站起,导致后面的东胡士兵也无法顶上来维持阵形。当双方阵势的最前沿接触时,东胡军的圆阵已经是到处是缺口了。
“杀!”莫吾尔眼见双方已经接触,当即下令。
汉军却没有下这个命令,仍然队列严整的向前。
这样近的距离,双方都几乎快脸贴上脸了,冲锋?怎么冲锋?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队形,继续以完整的队形攻击。
但东胡军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训练,要骑兵排列成整齐的队形,即使双方顶在了一起也步伐不变,慢慢向前,这种攻击实在没有过,任何骑兵也不可能有。
于是,情形演变成了东胡骑兵呈散兵状向整个汉军方阵的攻击。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鼓声再起,五千汉军骑兵直冲过来!
莫吾尔的脸上一下子冒出汗来。
冷汗。
这不就是他常用的办法吗?汉军阵形一乱,骑兵直接冲进来反复冲击。但现在他才是汉军,汉军是东胡军,至少在战场的形态上是这样。
“后退,后退!再结阵!”他大吼着。
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回这样指挥战斗。居然命令骑兵重新结成圆阵和步兵方阵拼消耗,这种白痴式的指挥,他连做梦都没有想过,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东胡骑兵纷纷后退,重新排列成圆阵,但在汉军步兵方阵的压迫下,这圆阵不断缩小,圆阵中的东胡军之间距离不断变短,到后来已经几近于马头衔着马尾了。
前面,东胡的骑兵不断倒下,汉军步兵方阵的攻击力第一次发挥的这么酣畅淋漓,将骑兵一批批的刺倒,再向前,压迫,再刺倒。
(二)
莫吾尔没有再下命令。
他已经没有命令可下。现在东胡军已经紧紧的贴在一起,能够动的只有最前面两排,汉军的阵势紧紧贴着东胡军,不断的向前,缓慢而坚定的移动着,他能下什么命令来改变?谁有能力在人挨人人挤人的情形下执行他的命令?
他现在只有等。要么等到汉军的屠杀结束,他的两万人全军覆没,要么,等到大贤王的救援。
格路的确正在想救援,他亲自率领着部队出击了。
三万西丰军,一万守城,二万人出击,自北门出击,向西绕过,直击汉军。
他的对面,三万汉军早已列阵以待。
格路又一次想不通。
怎么回事?汉军居然没有全军攻击东丰援军,而是在这里排了三万人?他们早知道自己要侧击?
他这时终于意识到,好象自己的每一步都被汉军算中了。他自以为自己算定了的好计,其实是汉军也同样算定了他算定的是什么计,也正是根据他会算定的计,汉军对应的制定好了计。
如果看不懂就再看一回吧,真的说不了更明白了。
现在,东丰军被围,随时会全军覆没,他的侧击部队变成了正面与汉军作战,可以想到,汉军应当还有一万人在城前防备,以防城内的东胡军拼死一搏全力出击。
格路只能承认失败不是战斗失败,是他的计策失败。败的很惨。
“准备攻击。”他咬着牙下令。
没办法,一切计谋最后都是算计了自己,那就只有强攻了,对面只有三万汉军,他有两万骑兵,拼一下,完全可以得手的。
号角声响起。汉军固然在城外休息了很久,但西丰守军也休息了很久,东胡士兵们个个跃跃欲试,随着号角声,东胡骑兵开始向汉军移动。
东胡军士兵排列成一条整齐的直线,身体如风吹稻浪一样起伏着,开始催动马匹小跑。
当达到冲锋距离后,这种小跑就会变成急冲。
汉军阵中,鼓声响起,汉军也开始向前移动!
这可是少见的事。面对骑兵,步兵居然也整个阵势的对攻?这种干法倒不是没有过,但与东胡作战越久,这种作战法就越少,除非是在明显占了优势的情形下。因为步兵这样子是打不过骑兵的,这道理实在太明显了。
格路没有去思考汉军为什么这样做。他决心不再思考。因为无论他思考什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思考不中计,越思考越中计。现在,他不思考了,反正也不可能下令停止攻击,就冲上去好了!
两军迅速接近,号角声再次响起,东胡军开始冲锋了!
格路背后,鼓声大起!
格路立刻转身去看,只见身后,二万汉军队形整齐,正自身后赶来!
格路马上又转回头,用力眨了眨眼。
不可能,幻觉,这一定是幻觉。这两天他睡的太少,神经都有些不正常了。
汉军在西丰的部队共七万,三万在围攻莫吾尔,三万在对面和他相持,一万在城下防备,三加三再加一,等于七。他又算了一回,没错,是这样。
但身后的呐喊声并没有消失,仍在继续。
格路又一次转过头去看。
二万汉军,两个方阵,齐头并进。
这不是幻觉。
一边上,一个万夫长眼见格路只是把头转来转去,却一言不发,忍不住提醒:“大贤王,汉军从背后攻上来了。我猜是围攻东丰的汉军来了。”
格路当然知道。
这当然是原本围攻东丰的汉军。这批汉军抢在莫吾尔之前就往西丰来了,只留下一万人在东丰装腔作势。虽然莫吾尔带的是骑兵,但连续一天一夜在一百多里的路上打个往返后,骑兵行进的速度与步兵已经相差不多,所以莫吾尔抵达西丰后不久,这批汉军也抵达了,而且直接绕到西丰城后,从后面向西丰军发起攻击。
好吧,一切都在计划之中……那就是说,一切都在汉军的计划之中。
所以对面的汉军才毫不犹豫的迎击东胡骑兵。现在,五万汉军前后夹击,把东胡二万骑兵包围起来了。
要算军力,汉军的主要力量倒是放在了格路这一边,这一边是五万人对二万人,而莫吾尔那一边,是三万人对二万人。但奇妙的是,两边全都是包围,而且可以推定,格路这一边必将和莫吾尔那一边一样,是一场屠杀。因为莫吾尔的军力已竭,而格路的军队数量太少,战场布置被夹击。
前面,汉军与东胡军的前锋接战了。
格路没有说话。
身后,汉军已经抵近东胡军的后卫。
格路仍没有说话。
“大贤王!”那万夫长终于急了,叫了起来:“你倒是下个命令啊!”
第130章 屠场惊变 '本章字数:2201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8 18:45:38。0'
格路终于有反应了。
他哭了。大滴的泪水从他的眼中涌出,哭的异常伤心,就好象一个被抢了玩具的孩子一样。
“操你奶奶的!操你奶奶,操你奶奶!”格路冲着汉军方向,用纯熟的汉语大骂起来,骂够了,他抽刀。刀锋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砍在他自己的脖子上。
鲜血飞溅,他的头飞了起来。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骗得了他。如果阴世里有人骗他,他大可再自杀一回。
东胡军彻底崩溃。西丰军二万出击部队,最终约五千人逃走,一万守城军开城请降。东丰来援部队二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卫长风站在东丰来援军的战场处。
他有些不忍观看,虽然他身边,将领们一片欢呼声。
这里不是战场,是屠场。二万人呈圆形密密麻麻的倒下。每个东胡军尸体的脸上都是扭曲的恐惧之色。
身边,汉军士兵们欢声雷动的在打扫战场,拾取武器,拉扯马匹。这一战仅马匹就夺得近万匹,如果加上西丰守军完整投降送上的马匹,战马足有两万,这对一向缺少战马的汉军而言,可是说一笔大财富。
几个常将军都骑着马跑来跑去的大声吆喝。人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
就算东丰的守军听到消息后完整逃走,此战东胡军的损失也达到了五万五千人,这个损失是东胡军无法弥补的。他们根本不可能再聚集起五万人来。虽然此战汉军伤亡也近二万,但八万人的部队去对付绝对不到五万人,实在是小菜。
可以说,现在汉军虽然只收复了东胡叛境的三成,但此战之后,东胡的覆灭已经是必然的了。
卫长风下马,小心的在东胡军士兵的尸体间走着。
他不是想欣赏自己的计策成果,而是想看一看有没有伤兵,如果有,他会立刻叫士兵抬去救治。
不错,这些是东胡人,是他的敌人,但敌人也是人,当这些人受伤而失去战斗力后,要做的不是杀掉他们,而是救治他们。其实他们和汉军士兵一样,都是普通人,原本都是百姓,只是当他们上了战场,拿起了刀枪,就变成了士兵,甚至变成了屠杀汉人的恶魔。这究竟是为什么,卫长风想不明白,也许是战争有一种神秘的气氛,能把人变成疯子?
一匹马轻快的跑过卫长风身边,马蹄随意的踩着地上的尸体。
“卫牙将,在找什么啊?”一个声音叫道。
卫长风急忙回答:“禀将军,没有找什么,只是走走,走走而已。”
他回答的又快又恭敬。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是他的前长官赵自安。
赵自安哈哈大笑,手在空中一挥:“是欣赏风景吧?这里的风景真的很好看,咱们汉人看了都会高兴的很!”
卫长风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他可不喜欢这个“风景”,真的不喜欢,他宁愿永远没有这样的风景,但为了这风景中的尸体不是汉人的,他不得不让东胡人的尸体堆积成风景。
他突然有些害怕,怕晚上会做噩梦,会梦到无数东胡人,流着血,拖着肠子向他索命。
他不过是出了一纸计策,但这一纸计策,就是几万条人命!
他叹息了一声。
他方才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急于寻找东胡人的伤兵,现在他明白了,他是在找安慰,为自己随便的杀了几万东胡人找一丝心理的安慰。不过,他也知道,只怕找不到伤兵。
这一回的作战,是两军挤在一起作战,如果有人倒下,无数的人脚马蹄会反复在他身上踩过,这样的情形下,想找到幸运不死的人,实在是够难的。
他叹了一口气,决定放弃,看来,今晚要找大夫要一点安神的药才行了。
前面突然传来一声惊呼,跟着战马长嘶,有人倒地!
卫长风急抬头去看,只见前面的尸体突然“炸”了起来,几具尸体四下飞开,尸体下,一个东胡将官跳将起来,伸手将正经过身边的赵自安拉下马来,接着一扭身已经上马,打马就跑!
这一下事出突然,战场上的汉军将士都没想到,一时齐声大叫。
卫长风纵身而起,见那东胡将军的马离自己丈许,他奋身一跃,几个起落已经逼近马匹,手一抄,太阿剑已经在手。
那东胡将军听得身后有人逼近,急回头去看,见一个汉军将官居然徒步追近马匹,不由吃了一惊,再看这汉军将官是谁,又吃一惊,手一扬,一条套索已经飞出,曲曲折折的攻向卫长风。
卫长风此时也已经看清了这东胡将军是谁,不是别人,正是莫吾尔!
原来莫吾尔眼见无可幸免,干脆趁着汉军最后的攻势拉过几具尸体盖在自己身上装死,待赵自安接近时,突然跳起,夺马而逃,没想到卫长风居然追来,而且这一回卫长风的脚步快的出奇,居然直追奔马。他自然不知道卫长风在黑山中的奇遇,所以也不知道卫长风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飞快,但他知道,一旦被卫长风追上,只要稍加纠缠,其他汉军就会赶来,他将无法逃脱。所以他一边套索出手,一边打马飞奔。
卫长风见套索飞来,根本没有抵挡,身形一晃已经避过,脚不停步,直冲向前,剑用力刺出。只可惜差了一点,那剑只在马的臀部擦了一下。
饶是如此,太阿剑何等锋利,这轻轻一擦,马臀已经流血,那马负痛,长嘶一声,更是拼命奔跑,卫长风就算是神行太保也没办法长时间与马比速度,眼见那马越离越远,只得停下脚步喘息。
莫吾尔骑着战马,一路飞奔,路上汉军将士纷纷拦阻,但莫吾尔一旦上了马,就好象和马融为一体了一样,骑着马或避或冲,那马根本不减速度,却将阻挡的汉军士兵尽数避开,套索飞舞之迹,还带翻了好几个汉军士兵。
卫长风见已经没办法阻住莫吾尔,干脆也就不再去看,转头去看赵自安。只见赵自安正慢慢的从地上爬起,这一下摔的够狠,疼的他呲牙咧嘴。
卫长风急忙返身去搀扶赵自安,赵自安愧色满面,低声道:“是我无能,把敌人放跑了。”
卫长风急忙安慰:“事发突然,谁都料不到,赵将军不必自责。”
此时早已有大批汉军士兵赶来,卫长风见军士来到,将赵自安交给军士照顾,急忙下令将战场上的尸体都翻一翻,以防再有伪装成尸体的。
这个命令一下,东胡军的尸体就倒了大霉了。
第131章 紧急寻人 '本章字数:3097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9 10:43:01。0'
(一)
此前汉军士卒虽然对东胡军的尸体没什么尊重可言,但毕竟没有过火的举动,汉人习俗,死者为大,便有大天的不是,既然死了,也就罢了。但莫吾尔借着尸体为掩护逃走,还将赵自安拉下马来,这一下可是严重羞辱了汉军将士。
所以卫长风的命令虽然是翻一翻尸体,但士卒们可不是这么解读的。众士卒或用刀剑,或用枪,管你死没死,先砍上两刀刺上两枪再说,有的干脆就真正用脚乱踩,看这些尸体会不会叫痛。
卫长风虽然不喜这种做法,但却也没办法制止,你又让士兵翻一翻尸体查找是不是还有装死的,又不许侮辱尸体,那怎么区别谁死了谁没死?难不成挨着个的去听心跳?他也只好长叹一声,转身回营。
将近营门,只见远远的一骑马跑了过来,马上一个人身着官服,却不是汉军的军服,远远的看到卫长风,立刻大叫起来:“你们都跑哪里去了?我找人一个都找不到!”
卫长风见这人正是王公公,心中奇怪,答道:“自然都在打扫战场,王公公找谁,做什么?”
王公公急道:“什么找谁?找到谁是谁!既然找到了你,就是你了,快跟我走!”
卫长风哼了一声。这王公公总是不长记性,总是忘记他在军营里什么都不算,跟你走?你是哪一级将领?
他淡淡的答道:“为将者,令行禁止。既然王公公想让本牙将跟你走,还请王公公至少找个常将军来下令才是。”既然王公公动不动就摆架子,卫长风这一回也不客气,也摆一回牙将的架子,损一损王公公。
王公公听得卫长风如此说话,气的脸上发红,公鸭嗓都变成公鸡打鸣之声了:“你摆什么架子?尼娜公主强行出营了,你倒是管还是不管?!”
卫长风的脑袋嗡了一声。
尼娜强行出营!这可不是王公公出营,王公公出营是去寻欢作乐,尼娜出营干嘛?这要是有个闪失,可是事关两国的大事,这可不得了!他急问:“去哪里了?”
王公公见卫长风发急,这一回可算得到报复的机会了,有仇不立时就报非小人,他既然是小人,当然要立刻报仇,悠然答道:“咦?你不是让我去找常将军下令吗?怎么,不需要了?”
卫长风大怒,隔着马一把抓住王公公的衣领,喝道:“我如不管,至多得个怠慢之罪,你要是没看住尼娜公主,却是该当何罪?既然你不急,我也不急,咱们后会有期!”说罢放开王公公的衣领,拨马就走。
王公公大惊,没想到自己这个报仇成了出丑,好在他一向不在乎出丑,急忙抢上来拦住卫长风,连连打拱:“卫将军,卫牙将,您见谅,拜托,别和我置气了,求求您了,帮个忙。”
卫长风虽然摆出了要甩手不管的架势,但也真是不敢不管,见王公公如此,也就不再逼迫,说道:“既然如此,快带我去,尼娜公主去了哪里?”
王公公一边带路一边解说。原来汉军大胜后,营内一片欢腾,独独尼娜却是郁郁寡欢。这当然可以理解,毕竟尼娜是东胡人,眼看着东胡士兵死伤狼藉,哪里能笑得起来。李千月眼见尼娜不快,于是坐在一边与尼娜聊些个不相干的话,打算分散尼娜的注意力。
王公公此前一直没得着机会和这两大美人亲近,可他的心里却没忘记这事儿。尼娜公主他是不敢挑逗,但与尼娜公主搞好关系却是他必须做到的,异日尼娜公主向皇帝陛下美言几句,说他王老八尽职尽责,忠心可嘉,他就有大功了。至于李千月,那可是王公公无时或忘的。
王公公人虽是废人,但废人不废心,他也想要有个三妻四妾的,虽然不能真个做些什么,但这一份心思却从没消失过,坐拥娇妻美妾,那真是不曾真个也销魂,是不是?
现在看着李千月美貌温柔,不由动了心思,而且李千月出身贫寒,想来很容易上手,加之李千月又经常伴在尼娜左右,他王老八自然会有机会,所以此前就多有挑逗,只是李千月每每或回避,或拒绝,让王公公无可奈何。
王公公察颜观色,也知道卫长风对李千月有意,他自然不怕卫长风,但也不好公然的与卫长风明抢,这一回汉军尽数出营,正是个好机会,王公公于是也来安慰尼娜,顺带着挑逗一下李千月。自然,这一真相王公公是不说的,只说自己是要去安慰尼娜公主。
(二)
尼娜本就心中难过,现在王公公打着安慰的旗号来买好,还时时的挑逗李千月,尼娜终于被激怒,不由发起火来。
王公公见一向温柔的尼娜居然发火,心知不妙,只得灰头土脸的退开,但他却没有走远,只在帐外远远的来回走着,想着再等片刻,尼娜火气消了再去试试。
他正自寻思着再去时该如何开口,却见尼娜与李千月相伴出帐,心想要是让这二人看到自己仍在这里乱转,只怕又要被骂,急忙转身假装走开,走了一段再回头去看,却见尼娜和李千月各自骑了一匹马,直向营门去了。
王公公大奇,不知道这两位去干嘛,急忙追去,待到了营门,见二人已经出营,急忙询问守门士兵,那士兵说道尼娜公主说就在营门外转一转,教李千月骑马,军中不得驰马,所以他也就同意了。
王公公暗叫不妙,心想这当口尼娜公主哪里会有心情都李千月骑马?急出营看时,只见尼娜骑着马,护着李千月已经远去。他大惊之下,急拉了一匹马,待出营再看,已找不到尼娜的身影。
此时汉军虽胜,但也得防着有东胡的散兵乱窜,王公公虽然重任在身,但在性命与任务之间,他还是果断的选择保护好性命,所以他没有去寻找,而是满营的找人,想找个将领调动士卒寻找,只是将领们都不在营中,却如何找得到人?情急之下,他出营来寻找,正碰到了卫长风。
卫长风听着王公公的话,越听越是心惊。尼娜此时已是皇帝手中重要的政治筹码,无论她是有个闪失还是回了东胡营中,其后果都是极为严重的,而李千月更让他担忧不已,他心里暗恨王公公不肯冒险去追,但事已至此,也无法挽回,只得伸手将怀中令牌取出,对王公公说道:“你且拿我的令牌回营,去调一个百人队来,就说是我的命令,立刻调人来寻找。我先去寻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到。”
王公公此时与卫长风的担心之心相同,所以倒也配合,当下接了令牌调转马头回营。卫长风打马快行,一路张望,心里不住祈祷,只求这两个人平安无事。
马行三里多,前面是一片树林,远远的就见两匹马站在林边吃草。卫长风心中一动,纵马近前,细看那两匹马,果然是汉军军马。他急忙跳下马来,手按剑柄,快步入林。
这树林林木并不密,也不深,走了不远就听得前面水声哗哗,想是一条小河。卫长风快步走出树林,一眼就看到了一个人。
这人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大画板,另一只手持着毛笔,正背对着卫长风发呆,虽然看不到正面,但一看这背影卫长风就知道,这人正是郑画师。
卫长风抢上两步,厉声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郑画师却全不在意,只是凝神看着前面,手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