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贼道三痴.雅骚-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幔枣涔葜械闹匆垡步艏迸滩椋挥屑揖煸诒镜夭⑶抑匆凼暌陨险卟拍芰粼阪涔葜校溆嗟牟钜垡宦汕宄龉葜校轿惶焓购椭饕娲尤嗽钡囊秤苫浦莞锰毓辖哟蚵恍膊蝗菰儆幸馔庵路⑸** 更新最快**
驿馆四周的守卫更是森严,巡逻士兵二十四人一队,总共十二队日夜不停地绕驿馆巡视,不允许闲杂人等靠近驿馆,黄海道除了都观察事和郡事、州牧几个主要官员能见到大明天使以外,其他僚属一律各归本衙,天使要在黄海州城待两日,这期间确保天使的安全是各衙官员的第一要务,同时,缉捕刺客的大网已经撒开,当日执仪仗、演杂戏和抬香亭、搭彩棚的差役、民夫都要一一审讯,柳东溟这回是动了真怒了,发誓要揪出刺客和叛党,他向张原请求把舞女具喜善带去州衙审问,张原辞以具喜善伤势未愈,暂不宜严刑拷问,过几日再交出——
柳东溟虽有疑虑,但怎么也想不到今日的刺杀竟会是出于张原授意金世遗的谋划!
阮大铖对张原包庇那舞女甚是不解,张原也未与阮大铖多解释。只是道:“此女是关键人物,过几日便知底细,集之兄拭目以待吧。”
次日午后,细雨绵绵,张原正与阮大铖下围棋休闲,书状官金中清急急来求见,说是绫阳君殿下和光德大夫尹继善已经赶到黄海道,现在州衙沐浴。很快就要来驿馆向天使致歉、问安。
张原和阮大铖也换上官服冠带,等了大约两刻时,就见柳东溟、柳西崖、禹烟、许筠、崔励等人陪着一位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深青色蟒袍的青年男子进到驿馆,这青年男子身量中等,长脸,高鼻,面色微黑。英气勃勃,不待随从打伞。快步冒雨走过庭院。上到馆厅,举目向张原和阮大铖一望,长揖道:“李倧奉王命特来向天使问安。”
跟在李倧身后的一个五十来岁的朝鲜官员紧接着施礼道:“尹继善拜见两位天使。”
张原、阮大铖还礼,张原道:“有劳绫阳君殿下、有劳尹大人,请坐,看茶。()”
绫阳君李倧今年二十三岁,颇得国王光海君的信任。得知大明天使在平壤夜宴时受惊,主动向光海君请命前来迎接天使。昨日行至距离黄海城七十里的凤山郡,半夜得知大明使团在黄海城外遇刺。虽未有人员伤亡,但此番惊吓不是在平壤能比的,李倧与光德大夫尹继善天未亮便启程赶来——
李倧向张原、阮大铖表达了护卫不周的歉意,侧头问柳东溟:“柳大将,此去王京尚有近五百里路程,沿途定要严加护卫,决不能再出差错。”又补充了一句:“大王还不知道天使在黄海道遇刺之事。”
柳东溟甚是惭愧,说道:“崔观察使欲调黄海道军役一千五百人护送天使前往王京,我已拒绝,这些军士平日缺少训练,缉盗捕贼都力有不逮,难以担此重任,我准备飞调王京禁卫军一千人星夜赶来黄州护卫天使进京,这样方能万无一失,绫阳君殿下以为如何?”
李倧却不正面回应,说道:“这个还是征询两位天使的意见为好。”说这话时,仔细观察张原的细微表情。
张原微笑道:“从王京汉城征调禁卫军前来护送,不但会惊扰贵邦大王和沿途军民,日后我二人归国也要受言官弹劾,说我二人在贵邦作威作福。”
李倧心领神会,提议道:“两位天使谦和仁义,不愿过于兴师动众,但使团的安全是必须要保证的,黄海道的军役既不堪用,那就让平山都护府调精兵来护送,如何?”
张原不置可否道:“不必太劳烦,不必太劳烦。”
柳东溟也觉得从王京调内卫来有点小题大做,平山都护府离此一百余里,节度使李贵也是李氏王族远裔,让李贵挑选精兵护送的确是折衷的良策,当下对张原说道:“平山都护府离此不远,就让平山节度使派一千五百精兵前来护卫天朝使团吧。”
张原道:“何须一千五百人,一千人足矣。”
绫阳君李倧道:“那就征调一千二百人吧,也请柳大将火速向大王报知此事,地方兵马入京要得到大王旨意才能启程。”
柳东溟点头道:“殿下先派人命李节度使挑选精壮可靠的军士赶到黄海城候命,待大王旨意到,我等就启程。”
当晚,绫阳君李倧在驿馆设宴宴请大明使团,李倧、柳东溟等人陪着张原、阮大铖在清雅小厅用宴,酒席上李倧代表光海君再次慰问两位天使,并赠送礼品若干,席散后李倧亲自送两位天使回馆舍,拱手道别之际,李倧把一纸短柬悄悄塞到张原手中,张原不动声色,作别回到自己居所,在烛光下展看李倧给他的短柬,短柬无头无尾,只写道:“建州使者额尔德尼一行十三人五月初四过了肃川郡,若无意外,初十日前后会抵达王京,该如何应对,全凭天使作主。”
张原将短柬卷起,借烛火点燃,看着短柬熊熊燃烧又化为灰烬,门前守候的穆敬岩和马阔齐、舍巴三人看到火光,探头来看了看。
张原准备写日记,慢慢磨着墨,心里想着如何发动这场宫廷政变,忽听庭院中具喜善的声音:“奴婢求见天使张大人。”
张原便扬声道:“让她进来。”
具喜善进来了,马阔齐、舍巴跟在她身后,具喜善展裙拜倒施礼,张原道:“具姑娘见我有何事?”
具喜善道:“奴婢想问一下,是绫阳君殿下前来迎接大人进京吗?”
张原反问:“具姑娘认得绫阳君?”
具喜善道:“已有三年没见了,以前在景阳宫见过两次,绫阳君殿下是不会记得奴婢的。”
张原点点头,凝视这模样姣好的朝鲜少女,说道:“柳大将几次要我把你交出去,那我明日就把你交给绫阳君如何?”
具喜善顿时脸色惨淡,低眉垂睫道:“奴婢任凭大人处置。”
张原道:“或者我设法让小贞姑娘带你悄然离开?”
具喜善道:“岂不是连累大人,奴婢死何足惜。”
张原问:“那你见我何为?”
具喜善道:“奴婢知道绫阳君殿下喜好围棋,大人也是弈道高手,大人明日可邀请绫阳君殿下对弈,这样可以商谈一些事情。”
张原沉下脸道:“我该做什么需要你来指点吗!”
张原一向和颜悦色,这时突然板起脸,具喜善惊得俏脸煞白,赶紧跪倒,连声道:“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张原问:“是谁指使你来对我说这些的?”
具喜善白牙在唇上咬出血,仰起脸,含泪颤声道:“奴婢在馆舍见不到外人,是奴婢自己放肆乱说话,请大人治罪。”
张原问:“是不是哑女小贞指使你来的?”
具喜善矢口否认,只说是她自己一时放肆妄言。
张原道:“金处士与我所谋之事想必你也知道一些,但金处士对我没有以诚相见,派个装聋作哑的女子跟着我监视我,言语也不尽不实,这等人我如何信得过,明日我将向柳国舅道明金处士一党的阴谋——”
具喜善大惊,连连叩头道:“大人,金处士决没有欺骗大人,贞——小贞姑娘也不是装聋作哑,她是真的不能说话,请大人明察。”
张原放缓语气道:“不是我多疑,实在是所谋者大,不得不谨慎,我可不想把命葬送在这异国他乡,你实话对我说,小贞究竟是何人,何故变哑,我不想做糊涂人。”
具喜善惊魂稍定,对张原道:“大人,小贞姑娘对大人极其感激,不是亲手编织了平安牌给大人吗。”
张原浮颊一笑,说道:“你也应该知道我的善意,所以不要隐瞒,被人蒙在鼓里的滋味不好受。”
具喜善迟疑着,欲言又止——
张原道:“你既不肯说,我也不会逼你,那就请回吧。”
具喜善伏地叩头道:“大人,奴婢不敢瞒大人,小贞姑娘是仁穆王后的长女、永昌大君的姐姐,先王曾封她为贞明公主,光海君继位后,废了仁穆王后,杀害了永昌大君,又把贞明公主的封号贬为贞明翁主。”朝鲜国王的嫡女封公主、庶女封翁主,光海君把贞明公主贬为贞明翁主,就是否认仁穆王后的地位——
张原心道:“还真是一位公主,贞明公主、翁主,与我大明有缘。”道:“你起来说话。”
具喜善不肯起身,跪着道:“请大人千万不要泄露贞明公主的身份,若被柳国舅他们知道,不但贞明公主要被害,被贬在西宫的仁穆王后也要遭光海君的毒手。”
张原道:“放心,我不会向光海君邀功,我是大明的臣子,光海君勾结建州女真,对我大明不利,这是我帮助你们的原因——好了,你起来说话。”(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九章 笔谈与手谈
。** 更新最快**
具喜善站起身,低头整理长裙,脚下忽然一个踉跄,眼看就要倾侧摔倒,张原敏捷,一把搀住她,问:“怎么,心口又痛了?”
具喜善脸色发白,勉强笑道:“不妨事,不妨事,多谢大人。”在张原的搀扶下坐在椅子上,手按胸口,急促地喘气。
张原朝门外唤道:“穆叔,请小贞姑娘过来一下。”
具喜善忙道:“不用,不用,奴婢自己回去。”站起身待要移步时,身子摇摇晃晃。
张原赶紧让她坐下,说道:“抱歉,刚才不应该逼问你。”
具喜善嘴唇有些发紫,强笑道:“大人对奴婢——已经很关照了,若不是大人,奴婢已经——不在人世。”
说话间,哑女小贞提着宽大的裙裾,倾身翘臀,碎步赶来,一见具喜善脸白唇紫的模样,秀眉一蹙,扶着具喜善躺在临窗的竹榻上,又匆匆忙忙出门,很快提了她的青囊来,取出柳木匣,伸手解具喜善的衣襟,具喜善按住她的手,用朝鲜语低声道:“殿下,张大人知道你的身份了,是奴婢说出来的。”
这哑女动作僵滞了一下,想回头看张原一眼,雪白颀长的脖颈稍微扭了扭,却终于没有回头,继续解具喜善的短裳——
具喜善害羞道:“殿下,回房再给奴婢医治吧。”
脚步声响,张原和穆敬岩几人退出房间,并将门轻轻掩上。
具喜善舒了一口气。放开手,让这个哑女公主将她衣裳解开、褪下右袖,从右手开始扎针,开口待要说话,哑女公主瞪了她一眼,她就不敢出声了,随着银针在她身上的旋动。渐渐睡意袭来,昏睡过去……
张原到隔壁穆敬岩和王宗岳居住的房间坐了大约小半个时辰,马阔齐过来道:“张大人。那个哑女过来了。”
哑女小贞立在门外向张原鞠躬,暗淡的灯光下,白色的短裳和紫色的大裙颇为眩丽。象是一朵盛开的花。
王宗岳和穆敬岩跟着张原站起身,张原道:“王师傅、穆叔,你们不用跟着,早些休息吧。”说罢,走出门外。
穆敬岩看着那哑女碎步跟在张原身边进了张原的房间,他方才在门边听到了那舞女对张原说的话,得知金处士的这个聋哑女弟子竟是朝鲜公主,穆敬岩自是大吃一惊,但张原没对他解释什么,他当然不会主动询问。()这是规矩,虽然他与张原的关系不是一般的下属与长官的关系,但穆敬岩绝不敢认为自己年长就能比张原见识高明,当初十五岁的青衿少年就斗垮了山阴讼棍姚秀才,如今张原已经二十岁。状元及第,官居六品翰林修撰,此次奉旨出使朝鲜是独当一面,张原的所作所为自是深思熟虑的,他只须保护好张原就行——
张原进到自己房间,见竹榻上的具喜善沉沉睡着。脸色不似先前那么苍白,紫红的唇也淡了一些,衣裳已系好,没有裸露,问道:“具姑娘没什么大碍吧?”转过身来,却见那白裳紫裙的少女小贞拜倒在地,赶忙去搀道:“你有何为难之事?”
少女小贞被张原搀扶着,有些羞涩,赶紧站起身,朝书案指了指。
隔着一层衣物,张原能感觉到小贞双肩的肌肤柔滑异常,轻轻放手,走到书案边,见一张尺幅高丽纸上写满了虞世南体小楷,正是自述来历,与具喜善说的一般无二,生于万历三十年,五岁时被册封为贞明公主,十二岁时被贬为翁主,今年是十六岁,又解释隐瞒身份是有苦衷,请张原谅解——
张原提笔写了一行字,示意小贞过来,那少女近前一看,张原写的是:“殿下如何能随金处士隐忧山间?”
贞明公主接过张原的笔,以笔作答:“贞明曾患惊厥之疾,外人以为贞明已病逝,其实是被舅父金先生所救。”处士金世遗算起来是仁穆大妃的远房堂兄。
张原犹豫了片刻,还是提笔问道:“殿下失语之疾是何时起的?”
贞明公主接笔的手微颤,抿着唇,含泪写道:“母后受杖刑时。”
光海君把仁穆王后的父亲金悌南当作叛逆杀掉之后,又废除仁穆王后的尊号,幽禁于西宫,还命宫人杖责仁穆王后,以示羞辱,贞明公主想必是目睹母后被杖责羞辱时,惊恐过度,以致失语——
“瑟瑟”轻响,几颗泪珠滴在纸张上,将墨字洇湿漶漫,少女执着笔,怔怔如痴,眼泪不断流下。
张原叹息一声,轻轻抚了抚少女执笔的手背,取过羊毫笔,写道:“殿下莫要悲伤,殿下与仁穆王后很快就能相见了。”又加了一句:“绫阳君值得信任否?”
这失语的贞明公主郑重地鞠躬点头,写道:“绫阳君可以信任。”
仲夏夜雨,两个人在油灯下以笔交谈良久,恍惚之间张原忽然有了一种这样的感觉:他与这位朝鲜公主是在腾讯qq上打字长谈,嗯,在qq上遇到一位公主也并非没有可能对吧,他本可以口述不需笔谈,但那样好比他可以语音而对面的朝鲜公主只能靠打字,这种不对等会妨碍交流,所以张原也一直在纸上写着写着——
这样一想,张原不自禁地脸露微笑,八股、科举、交友、婚恋、为官、出使,他简直都忘了自己还有四百年后的灵魂融入,他已成了彻头彻尾的晚明士人,很多往事前尘都已淡忘,整日就想着做拯救末世的超人,世人皆醉我独醒,很辛苦啊!
十六岁的贞明公主含羞看着张原,张原的目光悠远深邃、笑意神秘含谑,似乎居心叵测又让她有些着迷,这个笃定从容又亲善的青年男子似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她此前从未有深夜与他人灯下笔谈的经历,即便是舅父金处士,她也只是听着,并不轻易以笔墨表露自己的想法,她发觉生活中绝大多数时候听着就行,所思所想是埋藏在心底的,她忘了怎么与人交流,有时她觉得自己失语并不是一种病——
张原回过神来,正对少女清澈羞涩的目光,低头看笔谈的纸,上面写着:“张天使何故发笑?”
张原写道:“我相信殿下的失语之疾会痊愈。”
贞明公主鞠躬表示感谢,见夜已深,有些局促不安,起身去给具喜善搭脉——
张原跟过去问:“具姑娘伤势如何?”
贞明公主示意没有大碍,但要静养,张原就命马阔齐和舍巴将竹榻和具喜善一并抬到小贞和具喜善住的房间去。
……
翌日上午,绫阳君李倧与柳东溟又来拜会张原和阮大铖,柳东溟道:“在下已上疏敝国大王,请求征凋平山都护府的兵马护卫上国使团赴王京,我王定会恩准,请天使在此暂候几日。”
绫阳君李倧说他已传书平山节度使李贵,李贵的一千两百名精兵健卒会在明日傍晚前赶到。
又叙谈了一会,柳东溟正准备起身告辞,却听张原道:“久闻绫阳君殿下乃奕道高手,在下想向绫阳君殿下请教。”
李倧眼睛一亮,口里谦逊道:“不敢不敢,在下棋艺低微,如何敢在天使面前献丑。”
柳东溟当然知道绫阳君李倧爱好围棋,大明使团在黄海道还要滞留几日,让李倧与张原下下棋也好,便道:“大王都曾赞叹绫阳君殿下的棋艺,殿下可以和张修撰手谈一番,好教殿下得知,张修撰有过耳不忘之能,蒙目棋天下无敌,这都是我在北京听到的关于张修撰的美谈。”
张原微笑道:“传言而已。”
李倧与张原对弈时,柳东溟因为不懂围棋,在一旁坐了一会便向张原告辞,但阮大铖一直在边上兴致勃勃观战,李倧本想与张原谈论一些事情,但看张原只专心下棋,想必阮大铖对张原之所谋并不知情,所以张原避免在阮大铖面前与他谈论除逆反正之事——
张原一向落子迅捷,这次却下得极慢,李倧落子也极为谨慎,半个多时辰棋盘上才布下疏疏三十余子,阮大铖终于不耐烦了,到馆舍的后园赏花去了。
阮大铖刚走,张原就将手中拈着的一枚黑子放回棋盒,不动声色道:“在确保能抓到奴酋使者纳兰巴克什之前,我不能把所谋之事告知使团的其他人,殿下可明白我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李倧肃然道:“张大人于敝邦之恩,正如壬辰倭乱时的杨经略。”
杨经略就是杨镐,杨镐在因率兵援朝时遭遇蔚山之败被言官弹劾罢官,但在朝鲜,杨镐声誉极隆,十年前还有朝鲜使臣在北京募求杨镐的塑像运回汉城宣武祠祭祀——
张原微笑道:“在下如何比得杨经略,现在还只是空谈而已。”
李倧之所以与金处士以及小北派、西人党暗中交好,除了不满光海君的所作所为,自然也是有其野心的,他是想当朝鲜国王,得知大明册封世子李祬的使臣即将到来,李倧很着急,一旦世子确定,以他的势力想再动摇光海君的地位就很难了,所以与金处士等人商议后,决定试探张原对朝鲜政局的态度,只是试探而已,却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但张原冒险帮助他们求的是什么,这个必须搞清楚,金银珠宝、财帛美女,张原尽可狮子大开口——
————————————————————
恢复每日更新,感谢书友们的支持。
☆、四百七十章 私约
绫阳君李倧正襟危坐,眼望棋枰那边的张原,低声道:“光海君倒行逆施,以致天怒人怨,天使挟上国威德,助在下拨乱反正,实同于壬辰再造之恩,今后敝国事天朝如子侍父,张大人有何要求也尽管明言,在下无有不允”说罢,凝视张原,看大明朝这位最年少的状元天使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张原道:“在下与殿下是初次相见,冒险相助乃是出于大明与朝鲜两百五十余年的朝藩恩义,建州奴酋世受皇恩,却于去年初悍然建国称汗,这等于是公开与大明决裂,我国朝廷正议讨伐不臣,当此之时,光海君罔顾大明世代庇护的恩情,与建奴私下往来,居心叵测,这是我国皇帝和臣民都难以容忍的,贵邦忠义之士也不满光海君的作为——”
说到这里,张原停顿了一下,李倧很识趣地插话道:“建州与敝邦共事天朝,建州对天朝悖逆,敝邦深恶痛绝,若天朝出兵征讨建州,敝邦愿出数万之师出镇江、宽甸夹攻奴酋,当然,这只是在下及小北派和西人党对天朝的忠心,而光海君只怕是阳奉阴违。”
张原明白李倧话里的意思,缓缓道:“若此次事成,贵邦臣民愿拥戴殿下为王,我回北京必为殿下争取大明朝廷的册封。”
李倧听张原这么说,再难淡定,喜形于色,起身长揖,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他心里很清楚,起兵废黜光海君虽然难,但照目下形势来推演还是有成功的希望,最难的在于废黜光海君之后如何迅速稳定局面,他绫阳君李倧毕竟是光海君之侄,今年也才二十三岁,年轻德薄,难以服从。李氏王族中比他更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大有人在,而若是张原支持他,张原在朝鲜代表的大明朝廷,只要张原表态支持他李倧。那么朝鲜的其他蠢蠢欲动的势力就只有偃旗息鼓,当此非常时期,名份决定一切,名不正则言不顺——
只听张原又道:“但我有个先决条件,在大明与建州交战期间,大明朝廷要派使臣坐镇平壤,监护贵邦。”
李倧好比兜头被浇了一盆冷水。凉了半截,大明派使臣监护朝鲜,那岂不是在他这个朝鲜国王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岂不是等于多了一位太上王,他就是做了国王也不痛快啊。
李倧低声下气道:“张大人,在下对天朝的忠心,如日月之皎,若在下能权署朝鲜国事,一切唯天朝马首是瞻。但天朝派使臣监护敝邦,这实是两百年来未有之事,敝邦臣民必认为在下丧权。无德治国,在下还有何颜面在其位!”
张原道:“殿下放心,遣使监护贵邦只是权宜之计,当辽东战事起时再遣使臣来,为了是让大明与贵邦联合出兵时能够配合默契少出纰漏,除此之外,其余贵邦国政,大明使臣一律不会干预,这些可以事先约定,我大明既要支持殿下上位。岂会陷殿下于两难处境。”
李倧犹疑道:“张大人认定天朝与建州战事将起?据在下所知,皇帝喜无为而治,并不愿大动干戈。”
张原道:“殿下说得是,我朝皇帝仁慈厚德,不愿轻动干戈,但此次我出使贵邦。沿途考察边备,了解建州虚实,发现奴尔哈赤的军力大涨,而且去年以来建州水灾,奴尔哈赤为摆脱困境定会劫掠大明,去年年底建奴间谍在北京陷害柳东溟诸人之事,殿下想必已经知道,如今奴尔哈赤又派纳兰巴克什来见光海君,自是见离间之计不成又来拉拢光海君,由此可见,建奴对大明刀兵相见之期不远了,大明尊严不容践踏,势必反击,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李倧眉头微皱,心想:“若大明与奴尔哈赤开战,却命我朝鲜军士为前驱,以女真人的凶悍,我朝鲜军士岂非要大量死伤!”
张原对李倧的忧虑心知肚明,说道:“殿下,我朝若出兵建州,贵邦军士张造声势牵制奴酋即可,我朝岂会以贵邦为前驱、为主力,这个尽管放心,当年抗倭,我朝将士都是舍生忘死、奋勇争先。”
李倧点点头,但现在还有一点疑虑,那就是张原运筹帷幄好似大明内阁首辅一般,张原虽然是大明状元、翰林修撰、东宫讲官,但想要入阁,没有二十年的官场资历几无可能,所以张原现在说这些,可靠吗?能保证吗?
张原很清楚李倧的想法,又道:“辽东争战现在还只是我的预见,殿下暂不必操心,我的判断准确与否,不须一年就能一清二楚,而目下,我与殿下要面对的是光海君。”
李倧点头道:“张大人说得是,既然张大人肯支持在下拨乱反正,那在下就与张大人私下作个约定,若辽东战事起,小邦会主动上奏天朝出兵助剿建奴,那时天朝派使臣来平壤督军皆可,待战事平歇,派来监护敝邦的使臣即回天朝复命,张大人以为如何?”
李倧的如意算盘是:张原如果在大明掌有权势,那他当然要履约答应大明使臣来监护朝鲜,若张原无权无势,又岂能以这种私下的约定来束缚他,张原作为使臣与藩国私订条约本来就犯忌,当然,他李倧也不敢宣扬此事,这关乎他的颜面,而且李倧对张原辽东战事将起的判断还是半信半疑,他认为奴尔哈赤即便要起兵,也是三、五年后的事,现在的大明依然强大,奴尔哈赤不敢捋虎须。
对于绫阳君李倧私约的提议,张原没有立即答复,手拈一枚棋子,举棋不动,突然“啪”的一声敲在棋枰上,说道:“好,张原就与殿下来订此君子之约。”站起身道:“殿下请。”
下棋之处是驿馆小厅,签订君子之约当然要到张原房中。
李倧跟着张原来到房间,张原磨墨,请李倧拟条约,李倧道:“张大人大才,还是张大人拟吧。”
张原不再推让,提笔写下《丁巳年黄海道条约》,不须一刻时,一篇应用文一气呵成刷到纸上,不用誊清,晓畅明白,主要一条就是朝鲜效忠大明,辽东战事起时出兵助剿、接受使臣监护其国。
李倧看了张原拟好的条约,表示同意,正待签字画押,张原却道:“殿下稍待,我去去就来。”匆匆出门去了。
李倧以为张原是去如厕,就在张原房间等着,大约过了半盏茶时间,张原回来了,身边跟着一个朝鲜少女,却是男装打扮,黑纱帽,高腰白袍,容貌甚是美丽——
李倧吃了一惊:此女是谁,张原带她来作甚?
却见这少女盈盈拜倒,然后起身,妙目睇视李倧,始终默默无言。
一边的张原道:“绫阳君殿下,请仔细看看她。”
李倧凝目细看,陡然双眉一扬,惊讶道:“你是贞明姑母?”
贞明公主颊边淌下两行清泪,再次拜倒。
李倧赶紧也跪倒,伏着身子昂着头看着这个男装少女,又惊又喜地道:“贞明姑母果然在人世,好极了,仁穆王大妃日夜思念你呢。”贞明公主是宣祖之女,而李倧是宣祖之孙,所以年长的李倧要称呼年幼的贞明公主为姑母。
张原向李倧解释了贞明公主的处境,李倧心道:“好你个金处士,这几年贞明公主都在你那里,却不向我透露半句口风,但张原这时请出贞明公主意欲何为?”说道:“金处士医术高超,都不能治好贞明姑母的哑疾吗,我请御医许浚来为姑母诊治,定要治好姑母的病。”
许浚是朝鲜第一名医,编著了朝鲜的一部重要药典《东医宝鉴》,此书号称朝鲜的《本草纲目》,许浚现供奉于景福宫,是光海君的御用医官——
贞明公主从怀中摸出那本小册子,双手呈给李倧。
李倧接过,就听张原道:“这书册最后有仁穆王后的亲笔诏书,公主殿下认为绫阳君殿下能担当拨乱反正的大任,所以把这诏书交给绫阳君殿下,殿下可借此召集有志之士图谋大举。”
李倧大喜,金处士一直说仁穆王大妃会支持他,他却没想到诏书会在贞明公主这里,有仁穆王大妃的诏书,又有张原支持,大事可成。
李倧将那本小册页交还给贞明公主手里,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然后接过册页,展开来看,心情激荡,踌躇满志——
张原拿起那份《丁巳年黄海道条约》道:“绫阳君殿下,贞明公主殿下愿作此条约的保人,绫阳君殿下意下如何?”
李倧喜意收敛,心道:“张原老谋深算,说是君子之约,却让贞明公主来作保人,这是怕我反悔啊,而贞明公主肯作保,自然也是为了仁穆王大妃日后在朝中继续施加影响,我要做朝鲜王,必须要得到仁穆王大妃的大力支持,所以难免也要受她牵制。”
李倧没有别的选择,点头道:“甚好,贞明姑母作保人真是委屈了。”
当下张原将条约抄录了两份,三人签字画押,各执一份,这样的大事在驿馆房间中决定,显然有些不够隆重,但因为三人尊贵的身份,条约的份量极重。
李倧起先觉得有些憋屈,签约过后反而轻松了,毕竟现在的朝鲜王可不是他李倧,而是张原要助他夺位,所以张原的条件其实不算苛刻,而且他得到了仁穆王大妃的诏书,他李倧将是此次拨乱反正的大赢家。
守在门外的穆敬岩这时道:“阮大人来了。”(未完待续)
☆、四百七十一章 水墨美人
绫阳君李倧迅速将条约夹入小册页一并收在怀中,对贞明公主道:“贞明姑母请收好此盟约,万勿泄露。”
张原道:“公主殿下的这一份暂存我处,免得出差错。”
贞明公主微微躬身,点了一下头,将手中对折好的条约双手递上,清亮的眸子望着张原,幅度很大地再次点了一下头,表示她知道事关重大,这个条约把她和她的母亲仁穆王大妃与大明天使张原还有绫阳君李倧紧密连系在一起,此后三方必须同心协力,论起来这个条约对贞明公主和仁穆王大妃而言是最有利的,因为贞明公主名分上已死,如今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