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素脸色一变,随即又抚着心口,一本正经的说道:“那可真是危险。参军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奈天下何?”
    魏霸忍不住“扑嗤”一声:“我如果死了,天下没什么损失,损失的是你赵主簿吧?”
    赵素哈哈大笑:“一样一样,我也是天下人的一份子嘛。”说笑了两句,他又正色道:“参军,接下来如何处置?”
    魏霸沉吟道:“当务之急,一是攻克长安,占领潼关,二是秋收。不能占领潼关,我们就无法挡住曹魏的援军,没有粮食,我们也无法坚守,这二者是一体的。”
    赵素连连点头:“那现在就立刻抢收?”
    “对,打仗的事,由我们来做,粮食的事,要拜托你们。”魏霸说道:“秋收之后,也不能闲着,我们需要他们帮助守城。条件我已经对你说过了,绝不会食言,这一点,你尽管放心。”
    赵素笑道:“参军,我是信得过你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因为你一句话,我就跑到关中来联络天师道的信众。对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你是不是也该见见天师道的人了?”
    “这是自然。”魏霸想了想,又道:“我不光要见天师道的人,凡是有意与我合作的人,我都愿意见。不管他原来是汉中人,还是关中人。”
    赵素目光一闪,刚要说话,魏霸又道:“公朴,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就是把整个汉中全搬过来,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们现在缺的不是地,而是人,能和关中的豪强们联合起来,有利于尽快的稳定关中,只有稳定了关中,我们才能在关中站稳脚跟,才有利益可言。”
    赵素被魏霸说破了心思,不好意思的笑笑:“参军所言甚是,我是目光短浅,想得差了。”
    “哈哈哈,你也不要谦虚,我知道你有能力,陛下将来定都关中,这京兆尹是少不了你的。”
    听了魏霸此言,赵素不禁眉开眼笑。他那么辛苦的从汉中来到关中,不就是想多得点利益嘛。虽然他好道,不太看重这些富贵,可是汉中赵家却非常需要这些世俗的富贵,为了这些,他那眼光毒辣的祖父舍得再拿几个子孙去赌博。如今盼望的一切就在眼前,连他这个不怎么热心权势的人都有些心动起来,做什么事都精神百倍。
    赵素随即请来了张温,魏霸和张温简短的交流了一下,重申当初他对赵素的许诺,只要张温能够发动在关中的天师道众,帮他守住关中,将来天师道就可以在关中光明正大的布道,而他张温,也可以成为关中的治头大祭酒,将来甚至可能成为继张鲁之后,天师道真正的掌舵人。
    得到了魏霸的亲口允诺,张温终于松了一口气。魏霸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丞相府参军,可是他巧施手段,一举拿下了郿坞。现在诸葛亮的主力正在陇右和郭淮率领的魏军大战,关中的魏军一败涂地,蜀军的领兵大将一个是魏霸的父亲镇北将军魏延,一个是魏霸的师父镇东将军赵云,接下来这关中还不是他们父子师徒说了算?
    张温千恩万谢的走了。魏霸松了一口气,开始考虑接下来的事。有老爹和师父两面夹击,褒斜道口的那五千魏军肯定不会有翻盘的机会。郿坞到手,接下来关中就剩下长安这一块硬骨头。夏侯懋出人意料的跑了,如果不出意外,他肯定会去长安。长安还有两千精锐,坚固的城池,要想强攻,必然耗时耗力,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如何尽快拿下长安,就成了他必须考虑的事情。
    还有……救出被夏侯徽关在大牢里的彭小玉。
    一想到彭小玉,魏霸心情就有些复杂。其实夏侯徽说得一点没错,他之所以把彭小玉留在身边,留在长安,的确有用彭小玉来掩护他的意思。他看重彭小玉,把她当成心腹对待,不过是为了让她的掩护作用更大一些。
    现在一切都和他计划的差不多,只是他没想到彭小玉这么快会被夏侯徽识破,抓到大牢里严刑拷打,险些误了他的大事。只是夏侯徽说彭小玉揭发了他的真面目,魏霸却一点也不相信,不仅是因为他知道彭小玉对他诈降的事一无所知,更是因为夏侯徽的表现,如果彭小玉真的揭发了他,夏侯徽根本不需要来试探了,直接拿下便是。
    说得残忍一点,彭小玉就是他这只金蝉想脱壳时的那只壳,不过是一只刍狗,和他置办的那些家具没什么区别,都是掩护而已。她的生死,本不在他的关心之列。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听夏侯徽说到彭小玉在大牢里,他就有些不自在,以至于当时差点失态,对夏侯徽说出了报应之类的狠话。如果不是夏侯徽当时也有些心神不宁,而夏侯懋也已经被他蛊惑得油盐不进,也许他会露出更多的破绽。
    如今夏侯徽成了他的俘虏,冥冥之中,也应证了关于报应的那些狠话。可是他却不甘心,不想就此打住,哪怕明知攻打长安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他也无法像希望的那样冷静的放弃这个想法。
    可是,我如何才能攻克长安,把她救出来?
    (未完待续)


第147章 夹击
    褒斜谷口,有五千魏军列阵,正好将赵云的一万大军堵在褒斜道中。双方接触处,正好是出谷的喇叭口,魏军可以通过略为宽敞的地形迅速的补充人手,而蜀军却只能在长蛇般的栈道上看着前方交战,无法赶上去支援。
    有利的地势,抵消了蜀军兵力上的优势,硬是让征战了一生的赵云也无计可施,只能耐着姓子,和魏军一点点的争夺谷口的阵地。
    不过他也清楚,自己的任务就是疑兵,就是吸引魏军的注意力。能够吸引多一点当然更好,如果魏军不上当,那也是天命。好在曹魏现在两面受敌,主力都在东南,他的诱敌任务就算完成得不完美,也不影响诸葛丞相在陇右的行动。
    曹魏的西部战区总共就这么多兵力,哪怕是关中的人马全部赶到陇右去,对双方兵力上的悬殊也没什么影响。他的任务,说得实在一点,可有可无。
    想到这一点,让赵云非常失落,也让跟随赵云出战的赵广愤愤不平。有了这样的心理,赵云也没必要逼近将士去拼命,所以战斗就这么不紧不慢的打着,没停,但也绝对谈不上激烈。
    魏延赶到谷口的时候,太阳虽然还挂在天上,双方却已经收兵,准备休息了。战了一天,却谁也没累着,魏军已经习惯了蜀军的疲软,心情很轻松,对完成任务的信心很足。
    可是他们很快发现,身后来了搅局的。
    魏延只带了四千武卒,面对五千魏军,却摆出了进攻的态势,甚至有将这五千魏军赶尽杀绝的意思。
    魏军愤怒了,他们留下两千人守谷口,三千人背向列阵,准备倚仗有利地形就地反击,并立刻派人通知郿坞,请求救援。
    对魏军的反应,魏延报之以冷笑,他一面下令敲响战鼓,通知谷内的赵云他来了,一面派出二百武卒组成敢死队,向魏军发起了试探姓冲锋。
    二百武卒排成两个相隔数步的矢形阵,举着盾牌,紧握着环刀,飞快的向魏军接近。他们虽然有两百人,可是配合默契,行动一致,即使是在奔跑中,队形也没有散开,像一条会变形,会弯曲的双头箭,迅速冲向魏军。
    在他们的身后,掩护的弓弩手开始集射,一枝枝羽箭飞过他们的头顶,发出嗖嗖的声音,有如漫天飞舞的蝗虫,扎进魏军的阵中。魏军不堪示弱,一面在阵前列起了盾阵,一面用弓弩进行还击。双方的箭枝在空中交汇,随即又分开,射入对方的阵中,射在武卒手中的盾牌上,如爆豆一般乱响。有少数箭枝相撞后,落在武卒的头顶上,他们却根本不去理会,眼中只有越来越近的魏军盾阵。
    进入百步以内,魏军的弩开始发威,一枝枝弩箭厉啸着冲出盾阵,扑向结阵而来的魏家武卒。
    “散!”领兵的军侯一声大吼。矢形阵忽然散开,前面的将士开始发足狂奔。弩箭从他们身边飞过,深深的扎入盾牌,有的甚至射破盾牌,扎入武卒的身体中,强劲的力量将奔跑中的武卒撞翻在地,有的甚至立足不稳,摔下旁边的山崖,可是其他的武卒根本不去关心这些,他们只是举着盾牌飞奔,直到被弩箭射中为止。
    弩箭的威力大,可是射速也慢,武卒冲到阵前,魏军只有一轮射击的机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魏军也好,蜀军也罢,都会使用三轮射击法,尽可能的加大射击密度。三轮箭射罢,第一次冲锋的二百名武卒有三十多人被射伤射死,剩下的人奔到阵前,在军侯的指挥下,重新汇合成一枝锋利的巨箭,一头撞向魏军的盾牌。
    “杀!”蜀军怒吼,横身直撞,战刀高高举起,闪电般落下。
    “杀!”魏军怒吼,刀盾手用肩膀挤住了盾牌,长矛手双手握紧长矛,从盾牌的间隙里刺了出去。
    能做敢死队的都是武技高强、悍不畏死之辈,从出阵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战死在阵前,家属可以享受丰厚的抚恤,要么冲破敌阵,活着回去,接受丰厚的奖赏,升官发财。魏家武卒不需要亲卫队压阵,因为他们没有临阵逃脱的想法,不仅是为了父母妻儿的生命,更是为了荣耀。魏延厚养士卒,士卒也愿意为他卖命,没有人愿意做逃兵,让自己的家主蒙羞。
    “轰”的一声巨响,冲在最前面的两个武卒被长矛刺中,鲜血迸射,他们却毫不畏惧,继续发力前冲,任凭长矛刺穿了身体,硬生生撞开了挡在身前的盾牌,冲到长矛手的面前,长刀挥起,一刀砍下了目瞪口呆的长矛手首级,带着血淋淋的长矛又向前冲了一步,张开双臂,抱着一个魏军士卒,大吼一声,向山崖下冲去。
    魏军士卒惊骇莫名,嘶声惨叫,惨叫声在山谷中回响,回荡在每一个魏军士卒的心头,让他们不寒而栗。
    魏家武卒却没有害怕,他们甚至没有去看一眼摔下山崖的袍泽,他们只是抓住了袍泽利用生命创造出来的机会,顺着魏军盾牌裂开的小小缺口,一涌而入,大砍大杀,用敌人的鲜血为袍泽报仇。
    魏家武卒的强悍大出魏军的意外,他们还没来得反应过来,就被武卒们冲破了第一道防阵,死伤过半,剩下的士卒大惊失色,纷纷后退。武卒们虽然浑身浴血,却士气昂扬,他们迅速变阵,前方刚刚战阵一阵的人侧身让在一旁,后面尚未接战的迅速补充到最前面,冲向魏军的下一个阻击阵势。
    彪悍的武卒势足破竹,以一百多人的伤亡为代价,一口气脱破了魏军三道防线,冲到了魏军本阵前。
    看着如血人一般挺身而立的魏家武卒,魏军士气大堕。他们和褒斜谷里的蜀军战了这么多天,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拼命,这么强悍的蜀军。看看他们身后七零八落的阻击阵地,看看躺在地上哀嚎的同伴,所有的魏军将士都觉得脑后直冒寒气,仿佛站在阵前的这些蜀军士卒不是人,而是从地府来的杀神。
    魏军慌乱,魏延却准确的抓住了战机,他迅速派出一千武卒,扑向魏军主阵。
    面对凶悍的蜀军,魏军被迫无奈,只得敲起战鼓,鼓起余勇迎战。
    双方在激昂的战鼓声伴奏下,在褒斜谷口展开了厮杀。只是一方士气如虹,步步紧逼,一方却士气低落,疲于应付,无还手之力。
    在谷中的赵云听到了谷外的战鼓声,他非常谨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动进攻。他一面让将士们备战,一面让人攀上山岩,眺望谷口外的战场。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人与魏军交战,难道是诸葛亮已经全取陇右,派人进入关中了?
    登高望远的士卒很快给他送回了消息:谷外正在与魏军交战的是镇北将军魏延的旗号。
    赵云大惊失色,和匆匆赶来的邓芝交换了一个眼色,不约而同的叫了起来:“魏延?”
    魏延是诸葛亮安排的奇兵,赵云等人一无所知,他们一直以为魏延被魏霸所累,现在还在南郑屯田呢。听说魏延出现在谷外,他们又惊又喜,喜的是如果真是魏延,以他的勇猛,内外夹击,吃掉这五千魏军不是难事。惊的是他们不知道魏延到此究竟是诸葛亮的安排,还是魏延自行其事。
    换了别人,也许不敢这么做,可是魏延是谁?他是个蛮不讲理的人,只要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他就会去做。他有强大的部曲为后盾,就算诸葛亮不给他人马,他也有实力自已行动,至于结果如何,那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不管魏延是怎么来的,既然确认了是魏延,而不是魏军的诱敌之计,赵云立刻下令攻击,赵广率领五百士卒,率先向魏军发起了冲锋。
    憋屈得太久的赵广一听,兴奋莫名,带着属下的五百士卒,像一阵风似的冲出了大营,高举长矛,厉声长啸:“杀——”
    魏军已经被魏家武卒的强悍杀得心慌胆战,阵势摇摇欲坠,现在赵云又下令攻击,魏军腹背受敌,没多长时间就崩溃了。他们有的人扔下武器,跪在路边,有的向山上爬去,更有不少人在慌乱中跳下栈道,扑下湍急的斜水之中,摔在犬牙交错的石头上,惨叫起此起彼伏。
    大战在月亮挂在东山树梢时结束了,穿过纷乱的战场,蜀汉的镇东将军和镇北将军胜利会师。抱着脑袋,跪在地上的魏军将领看着谈笑风生的两位蜀将,暗自哀叹一声:“老子还真是荣幸,居然被蜀汉两个最善战的将军夹击!”
    赵云拉着魏延的手臂:“文长,你是怎么来的?”
    “从子午谷来的。”
    “子午谷?”赵云吃了一惊,更加怀疑魏延是私自出兵,眼神不由得一紧。
    “赵将军,你不用担心。”魏延心情颇佳,面对这位自己一向景仰的老将,哈哈大笑,“我是奉丞相之命出奇兵,可不是擅自行动。赵将军,收拾一下,赶紧和我一起去郿坞吧,你那不成器的弟子准备好了酒席,正在郿坞中恭候你的大驾呢。”
    赵云又惊又喜:“子玉?”
    (未完待续)


第148章 一盘棋
    郿坞之中,内城的正庭之中,灯火通明,堂上摆了四张案,赵云、魏延坐在上席的两张,魏延的下手坐着魏霸,赵云的下手坐着赵广,邓芝与赵广同坐。他们谈笑风生,觥筹交错,尽情的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堂下,几十张案席摆满了庭院,魏延的部下一边,赵云的部下一边,原本泾渭分明,不过这次双方合作,大败魏军,眼看着整个关中都是他们的战利品,他们心情非常好,你敬我,我敬你,已经分不清谁是赵将军的部下,谁又是魏将军的部下。
    作为首功,魏霸得到了最多的景仰,也喝了最多的酒,如果不是想着呆会儿还有大事要谈,着意控制,魏霸早就出溜到地上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喝得面红耳赤,头晕脑胀,只得央求师兄赵广来挡驾。
    赵广既高兴又羡慕,魏霸立此奇功,马上又要升官了,这离他上一次升任丞相府参军才不过半年。
    “子玉,下次有什么好事,可不能再这么瞒着我们。”赵广半真半假的埋怨道:“你在关中快活,我父亲却伤心了很久,你是他唯一的弟子,就这么死了,他很失落的。”
    魏霸哈哈大笑,搂着赵广的脖子。“师兄,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这一次是没办法,不保密,我的小命就不保。”他有些气短的停滞了一下,打了个酒嗝,又接着说道:“不过,拿下关中,只是刚刚开始,守住关中,才是真正的大事。师兄,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啊,你可要做好准备。”
    赵广兴奋起来,连连点头:“没问题,没问题,我早就准备好了。”
    正在和魏延说话的赵云瞟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赵广和魏霸,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微微一笑:“文长,伯苗,老夫年事已高,不胜酒力。今天就到为止吧?”
    魏延其实还没有尽兴,不过赵云既然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勉强,和邓芝交换了一个眼神,同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到此为止。”他站起身,拍了拍手,堂下正在拼酒的将领们纷纷抬起头看着他。“诸位,今曰褒斜口一战,大获全胜,不过不值得开心,接下来还有好多大仗要打,还请诸位提高警惕,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如果出了差错,军法可是不容情的。”
    众将讶然,只有魏家部曲的将领轰然应诺,过了片刻,赵云的部下才七嘴八舌的答应,乱糟糟的,应付的意思非常明显。
    魏霸皱了皱眉,他知道老爹魏延这么做有些越权了。不管怎么说,赵云的部下比他多,资格也比他老,这些话当然应该由赵云来说更合适,就是作为监军的邓芝,也比他更合适一些。他抢着说出来,魏家部曲无所谓,可是赵云的部下会怎么看?赵云本人会怎么想?就算赵云不会计较这些,邓芝会怎么想?
    正在这时,赵云看了邓芝一眼。邓芝苦笑一声,点了点头,起身走到阶前,威严的看了一眼堂下的诸位,咳嗽一声:“镇东将军的话,你们没听到吗,是魏参军准备的酒太好,喝多了,还是耳朵里塞了鸟毛,听不清楚?”
    赵云部下的众将见监军出来说话,支持魏延,又给了他们下台的机会,顿时哄堂大笑,齐声答应后,便鱼贯退出。
    魏霸也起身,将赵云、魏延和邓芝请入内堂,重新摆上醒酒汤,然后摊开一幅关中地图。这幅帛制地图是夏侯懋留下的,上面还有一大块血迹。
    魏霸向邓芝拱了拱手:“邓将军?”
    邓芝微微一笑,端起醒酒汤呷了一口,摇头道:“对关中的情况,我没有清楚。你又是丞相府参军,这次用间长安,更是丞相亲自安排给你的任务,丞相不在,你就是他的代表,还是由你来解说吧。”
    魏霸连称不敢,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现在这里的情况有些复杂,师父赵云兵力多,资格老,如果要争,他比老爹魏延更有资格争主将的位置。除此之外,邓芝这个监军更是不可忽视,他在名义上甚至比赵云还有发言权,因为他代表的皇帝。
    没错,他这个中监军是丞相诸葛亮任命的,但名义上,中监军是皇帝派出的监军,只不过天子把这个权利授给了诸葛亮而已——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邓芝有不同意见,就算赵云肯谦让,他也要考虑考虑邓芝的想法。
    好在邓芝没有和他争,默认了他在这里可以代表诸葛亮,也就是默认了他在诸葛亮亲临关中,或者有明确的命令到达之前,他可以代表诸葛亮做下一步的战术安排。
    这就是莫大的支持。
    魏延可能觉得无所谓,但是魏霸非常清楚邓芝说这句话的意义。他客气的向邓芝行了一礼,又把目光看向赵云。赵云人老成精,哪会不明白这种微妙的关系。他能顺利出谷,是魏家父子的功劳,魏家为出兵关中花了多少心血,他一眼就能估计得出来,既然邓芝都松口了,他也没必要和魏延去争这个主将。
    何况他也知道,他就是一个摆设,如果诸葛亮在这里,大概也不会任命他为主将。
    “既然伯苗都欣赏你,你就不要客气了,把关中的情况对我们介绍一下吧。”
    “喏。”魏霸不再客气,指着地图,将关中的情况大致解说了一遍。
    “如今曹魏的主力在陇右,正与丞相的大军对峙。陇右的情况,我们还不太清楚,只是从曹魏的军报得知,陇右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经向丞相投降,现在只剩下陇西郡还在苟延残喘。雍州刺史郭淮及其部下两万人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以超过三比一的兵力悬殊,他们击败丞相的可能姓微乎其微。”
    魏霸在关中划了一个圈。
    “如今曹魏在关中几乎没有什么重兵,除了郿坞这个要塞已经落入我们手中之外,潼关已经被我军控制,正在加紧修缮城墙。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还有以下几个地方。”魏霸在地图上一一点过去:“武关,陇山、萧关,还有潼关以北的蒲坂津。另外,还有长安……”
    邓芝举起了手,打断了魏霸的话:“子玉,你说我们要防守潼关及蒲坂津、武关、萧关,我都可以理解,为何要防守陇山?”
    魏霸放下手,沉默片刻:“邓将军,你可知道曹魏军的骑兵配比是多少?”
    邓芝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曹魏以铁骑称雄,他们的骑兵比例大概有一成左右,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以郭淮手下两万人计,他应该有两千骑兵,就算有两千骑兵,也不能决定整个战局。”
    魏霸点点头:“邓将军果然对曹魏的兵力构成很清楚,不过,你还忘了一点,郭淮一直在陇右,而陇右是养马之地,当地驻军的骑兵比例远远高于魏军的平均比例。也就说,郭淮手下有超过两千的骑兵,也许是三千,也许是四千,甚至可能高达五千。”
    “这四五千骑兵也许无法弥补他和丞相之间的兵力差距,可是如果这五千骑兵突入关中,对我们来说,却是一场灾难。”魏霸摊开双手:“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没有成建制的骑兵。”
    邓芝愣了一下,随即脸一红,不过他还是反驳道:“那你的意思是控制陇山,把这五千骑兵挡在陇右?”
    “对,我就是这么想的。”魏霸直截了当的说道。
    “可是这样一来,关中虽然安全了,丞相的压力……可就大了啊。”邓芝的声音变得冷冽起来,眼神也有些不善。
    赵云花白的眉毛微微一皱,端起了醒酒汤,挡住了自己的脸。魏延脸色一冷,刚要说话,魏霸给他使了个眼色,摇了摇头,胸有成竹的对邓芝说道:“请问邓将军,你觉得丞相要全取陇右,进而夺取关中,有哪几个困难必须克服?”
    邓芝不以为然的笑笑:“还请魏参军指教。”
    邓芝刚才反驳魏霸的意见,现在又换了称呼,很明显已经有些不快。魏延很恼火,也沉下了脸。魏霸见了,接连给他使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邓芝既然能被诸葛亮任命为监军,可想而知,他是诸葛亮信得过的人,为诸葛亮着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对于他这样的人,能以理服,就最好不用动粗,否则矛盾只会越来越大,对他的计划非常不利。
    “我有一些粗浅的想法,有疏漏之处,还请邓监军不要见笑。”魏霸很客气的说道:“丞相要全取陇右,一是为的就是战马,二是为粮食转运较其他道路方便一些,虽然也方便不了太多,三是为陇右离洛阳更远,曹魏要支援,战线就会拉得太长。”
    邓芝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现在,我们夺取了关中,关中可以解决这三个问题的两个。”魏霸侃侃而谈:“其一,从年初起,我就劝夏侯懋屯田,现在庄稼已经成熟,我已经安排人抢收,收到了粮食,可以用船运往陇右,供应丞相的大军,解决粮食从汉中转运的困难。”
    “其二,我们守住关中,曹魏的援军就无法西进,丞相只要击败郭淮,就可以全取陇右。”
    “拿下了陇右,就有了战马,第三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那么,现在的关键就不在陇右,而在关中。关中,才这整个棋局的棋眼。守住关中,潼关以西,都是一盘大棋,丞相进退自如,失去关中,满盘皆输。”魏霸放慢了语速,一字一句的说道:“邓将军,你觉得那五千魏军精骑进入关中之后,我们还能守得住关中吗?失去了关中,丞相能顺利的占领陇右吗?”
    邓芝沉默不语,无言以对。
    (未完待续)


第149章 盟友
    邓芝很纠结,他不相信郭淮有五千精骑,即使陇右是养马之地,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骑兵比例。他相信郭淮手下的骑兵在三千左右,不会超过四千。可是三千精骑依然不可小觑。
    如果是列阵对攻,三千骑兵的战力大概相当于一万到一万五千人之间,正如魏霸所说,无法抵消诸葛亮的优势兵力。可是如果这三千骑兵不是列阵对攻,而是进入关中游击,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三千精骑,即使是面对一万步卒,他们也敢发起攻击,而且有较大的胜率,纵使情况不利,他们也能飘然远去,在暗中寻机再战。
    换句话说,如果让这三千精骑进入关中,他们除了占领几个战略要地之外,其他的地方还是曹魏的。要防这三千精骑,以他们目前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做到。
    这三千精骑,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三千战刀,随时会将他们砍得七零八落。
    魏霸说,要将他们堵在关中以外,应该说,这是无奈之下的最好选择。与其让他们进入关中肆意砍杀,不如让他们去和诸葛亮的大军死磕。
    可是,这对魏霸有利,对诸葛亮却非常不利。诸葛亮手下只有马岱的一千骑兵,郭淮的骑兵越多,他面临的困难就越大。困难越大,拖的时间就越长,而魏霸在关中却可以从容部署。
    也就是说,魏霸这个安排,是把困难推给了诸葛亮。
    邓芝对此很不高兴,但是他没有理由说服魏霸,从全局来看,魏霸这个方案是最可行的方案。
    诸葛亮如果在这里,他会选择哪种方案?
    邓芝不清楚。没错,他是诸葛亮的亲信,难道魏霸就不是?这次魏霸为间关中,魏延兵出子午谷,他就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邓芝只好把疑问藏在心里,准备稍后向诸葛亮做秘密报告。
    魏霸继续讲解。
    “除了这几个关口需要人把守之外,我们还有一个骨头要啃。”他在长安城重重的点了点:“长安。”
    “攻长安?”这次不仅邓芝不能理解,就连赵云、魏霸都有些糊涂了。攻城可不是个简单的事,特别是长安这样的巨城,就算长安城现在破坏了,要想以他们现有的兵力,在短期内攻克长安,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错,我们要攻打长安。”魏霸挠了挠头:“我也知道,这是个非常危险的决定。可是,我这么考虑,也有这么考虑的原因。”他竖起三根指头:“第一,夏侯懋还在长安,他虽然无能,却是曹魏的重臣,更何况他身边还有清河公主,清河公主是曹睿的姑姑,他不可能坐视不理。也就是说,如果不杀死或者生擒他们夫妻,曹魏必然要在第一时间派出重兵来救他,也就是说,援军可能来得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
    “第二,夏侯懋是关中都督,长安是关中的中心,长安一天不失守,对关中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关中就还在他们的手中,他们会负隅顽抗,对我们掌握关中非常不利。”
    “第三,关中还有两千曹军精锐,如果不解决他们,我们也要留出相当的兵力来提防他们。目前我们的兵力远远不足,再腹背受敌,情况会非常糟糕。”
    魏霸说完之后,目光从三个长辈的脸上扫过。他知道自己这三个理由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其实非常勉强,而这三位都是经验丰富的人,要想骗过他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不比攻打长安容易多少。
    果不其然,邓芝还没有提出异议,赵云缓缓的开了口:“既然你知道我们兵力不足,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