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蜀-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懋同样有一颗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一听到这些奇谈怪论,顿时来了精神。“这是从何讲起?”
“将军,你想想看,这世上可有哪一种动物的指头超过五的?”
夏侯懋挠挠发鬓,想了很久:“蜈蚣算不算?”
“蜈蚣号称有百足,可是它的每一根足上,何尝有两个指头?细微处见精神,只有观察入微,才能看到区别所在。”魏霸一本正经的说道:“将军,很多动物都有四肢,这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可是指头的数目却大有区别,只有人有五个指头,其他的要么只有三个四个,要么只有一个两个。唯独人有五个。那我就想,会不会是人有五指,五行俱全,才会是万物之灵?”
夏侯懋哈哈大笑:“奇谈怪论,奇谈怪论。”
魏霸也笑道:“的确,这不过是我的一些疑问罢了,其实谈不上什么学问。不过,我从此出发,却发现这世上万物,无不充斥着各种数字,也正因为如此,我对算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魏霸可以说是胡说八道,即使以夏侯懋的见识来看,也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这才近一步的削弱了夏侯懋的防备心理。如果诸葛亮真要派人施反间计,靠道法来靠近他,怎么会派这么一个一知半解的少年来?巴蜀原本是天师道的根据地,高明的道士数不胜数,找谁来不比魏霸这个半吊子强?
出于这样的心理,夏侯懋放下了心理戒备,和魏霸扯得眉开眼笑,既是当消遣,也是当笑料。魏霸才不在乎这些呢,他的目的只是接近夏侯懋,又不是做科学研究,闹点笑话也无所谓。
不仅夏侯懋放松了戒备,就连一直藏在屏风后面不出声的夏侯徽都因此放松了戒备。不知不觉的,她也竖起耳朵,听魏霸胡扯,如果不是身为女子不能抛头露面,魏霸又是一个外人,她也许会跑到前面去挑刺。听着魏霸那些牵强附会的解释,她既觉得有趣,又有一种忍不住想纠正他的想法,这种复杂的心理像是两个对手,在她的心里反复交战。
魏霸胡扯了一通,回驿馆休息去了。夏侯懋越想越觉得可乐,忍不住把夏侯徽请了出来,就魏霸刚才的见解发表了一番自己的看法。夏侯徽也忍得有些狠了,此刻顾不上分析魏霸是不是真心投降,先对他那通歪解狠批了一阵。
不过,即使是夏侯徽也不得不承认,魏霸所说的那些所谓见解固然大多都是胡说八道,却也不乏真知灼见,有些甚至连夏侯徽也没有注意过。比如魏霸说,为什么老子说上善若水?不仅是因为水的特姓柔弱,符合道家尚柔贵下的倾向,更是因为水当中体现了更深的道理。
比如说,一滴水落在无法浸湿的物体表面上都会缩成一个圆形的水滴,而当一滴雨在没有落地之前,都会是近乎球形,为什么?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圆形是同样体积下,表面积最小的形状。这就像一个人,本事、能力是一定的,可是他要想保存自己,要想遵从道家贵柔的思想,就会尽量低调,减小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夏侯徽对那些意思的引申并不完全认可,但是她被魏霸的那个数学阐述吸引住了。
“伯父,圆形真是表面最小的吗?”
夏侯懋一愣,想了片刻,苦笑道:“我哪里想过这样的问题,不过,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啊。”
夏侯徽点点头:“伯父,下次再和他谈论时,你问问他如何用算学来演算。”
夏侯懋诧异的看看夏侯徽,犹豫了一会,忍不住的问道:“媛容,你对这些感兴趣?”
夏侯徽轻声笑了起来:“伯父,我的确有些兴趣,不过,我更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这个人如果真的在算学上有独到之处,那他倒是可以为伯父所用的。”
夏侯懋眼神湛湛的看着夏侯徽,他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到目前为止,他对魏霸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这个人是不是那个打败司马懿的年轻人,仅凭他这么能说,就是一个做宾客的好人选。相对于魏霸的风趣善谈来说,他并不看好魏霸的用兵之能,毕竟魏霸的父亲魏延是蜀汉大将,他怎么可能让魏霸去领兵作战。
要用他,也只有用他军事以外的技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他掌兵。夏侯懋虽然不通军事,可这点常识却不缺乏。
“我已经派人去汉中打探消息,不过路途遥远,等消息传回来,估计还要一两个月,何况细作们行动不便,也未必能打听得周全。”夏侯懋揉着太阳穴,一边盘算着怎么把魏霸这个奇货的价值最大化,一边有些后悔。他之前对这些消息太不重视了,以至于现在对魏霸知之甚少,连他擅长什么都不太清楚。
“等到细作回来,时间拖得太久了。”夏侯徽摇头道:“他此刻是必然不肯说的,不过伯父不要忘了,他身边还有一个近侍。既然能跟着他逃亡,想对是最贴心的人,他对魏霸的了解,远比一个细作所能了解的要多。伯父何不从他下手?”
夏侯懋眼前一亮,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媛容,你真是我的好军师啊。”
“什么是你的好军师,她还是你的福星呢。”清河公主从后堂走了过来,看着兴奋莫名的夏侯懋,不快的哼了一声。夏侯懋顿时脸色一僵,连忙起身行礼。清河公主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走到主席上坐下,瞥着夏侯徽,半真半假的说道:“媛容,到底你们都是姓夏侯的啊。一到长安,你就把我这个姓曹的忘了,只知道帮你夏侯伯父,我交待的事情,你却是提也不提。”
夏侯徽抿嘴笑道是:“公主,你这么说,我如何承担得起。我不是不提,实在是这两天伯父为军事艹心,没有时间,我这才不好提起。伯父,你说是不是?”
夏侯懋心知肚明,公主来了这么多天,他还没和公主同床呢,夏侯徽提醒过他两次,可是他对公主这老太婆实在没什么兴趣,一直借口有事,不肯应召。现在公主耐不住,从后堂出来兴师问罪了,隐隐的连夏侯徽都有些怪罪,他岂能不紧张。一听夏侯徽递过来的这个话头,他立刻紧紧的抓住了。
“公主,媛容虽说是姓夏侯,可是她却有曹家的血脉,怎么说,她也是半个曹家人。更何况,她虽不是公主所生,却甚得公主宠爱,在她的心里,公主只怕和她母亲一般,我这个伯父却是离得远了。”
夏侯懋故作爽朗的大笑,以掩饰自己的心虚。清河公主却没有搭他的腔,笑眯眯的问起了夏侯徽。她也知道这两天夏侯懋在忙什么,魏霸如果真是魏延的儿子,对夏侯懋的作用有多大,她大致也能猜想得到。她当然希望自己的丈夫建功立业,不要再被人看不起,自己的欲望再强烈,这里面的轻重她还是分得清楚的。
“那你们忙了这几天,可有什么进展?”
“公主,有些进展了。”夏侯徽乖巧的说道:“伯父刚刚试探了一下那个人,得到了一些很重要的消息,现在看起来,这个人对伯父应该有所裨益呢。”
夏侯懋连声附和,又把魏霸刚才说的话中有趣的部分转述给清河公主听了。清河公主是标准的妇道人家,听到这些奇谈怪论,她既新奇又惊讶,比听到笑话还开心。不知不觉的,对魏霸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什么时候把他叫来,说给我听听。”
(未完待续)
第121章 三马同槽的噩梦
按照夏侯徽的建议,夏侯懋安排了一些人接近敦武,通过各种方式,终于得到了更多关于魏霸的信息。敦武没能抵挡住那些人的小恩小惠,把魏霸的“秘密”一点一点的透露了出去,最终全部汇总到夏侯徽的面前。
得知魏霸果然如她所预测的那样,是个精于算学的高手,夏侯徽很满意,夏侯懋也是非常满意。随着不断有细作从汉中回来,带回来一条条有关魏霸的消息,魏霸在他们面前渐渐的露出了“真形”。
虽然目前汉中宣布魏霸已经死了,但是从各种外观描述来看,长安的这个魏霸应该才是真正的魏霸。汉中宣布他死亡,应该是诸葛亮和魏延互相妥协的结果,他们还不想因此文武内讧。
搞清楚了魏霸的底细,魏霸的一些丰功伟绩也因此进入了夏侯懋等人的视野,这些功绩因为转述的原因有些变形,但是基本的骨架还是清晰的。当他们得知魏霸在房陵之战中的作为后,夏侯懋是且喜且忧,喜的是魏霸真是个宝,忧的却是他不能用,哪怕魏霸是绝世将才。
而夏侯徽的心情却有些复杂。她现在明白了魏霸为什么一开始就说不想与父亲为敌,以魏霸这样的用兵能力,夏侯懋如果说一点也不动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让她更不安的是,败在魏霸手下的人正是她未来的阿舅(三国称公公为舅,婆婆为姑)司马懿和她的未来夫君司马师。
与别人把司马懿当作书生不同,夏侯徽很清楚司马懿的能力,作为文皇帝的四友之一,为文皇帝登上帝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司马懿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书生。
魏霸第一次出战,面对司马懿,能有这样的成绩,夏侯徽很诧异。虽然现在她还搞不清真实的状况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是结果已经足以说明一切。司马懿本来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次奇袭,最终变成了一个笑话,这已经足够让她吃惊。
同时也让她警惕起来。
然而这份警惕却来得莫名其妙,连她自己都说不清这份警惕有什么理由,她甚至觉得自己警惕魏霸这样一个无家可归的降人只是出于嫉妒,出于他比自己未来夫君更优秀的嫉妒。
夏侯徽翻看着有关魏霸的资料,黛眉轻轻的皱了起来,无声的叹息了一声。
“怎么了?”清河公主扬眉喜气的走了进来,正好看到夏侯徽的叹息,连忙关心的问了一句。
夏侯徽浅浅一笑:“没什么。公主,你这是从哪儿来?”
“嘻嘻,没什么。”清河公主依着夏侯徽坐下,看了案上的资料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魏霸还真是有些用处,别的不说,他来了之后,你伯父至少不再和那些狐媚子鬼混了,终于做了点正事。””
“是吗?”夏侯徽掩着唇轻笑道,“依我看,是公主来了,他才收了心。”
“你这丫头,也来取笑长辈吗?”清河公主佯嗔道,过了片刻,又惋惜的说道:“可惜,他父亲是魏延,要不然的话,他真能成为你伯父的好帮手。现在嘛,只能当个宾客养着。”
夏侯徽诧异的问道:“怎么,公主还想让他带兵?”
“这么好的将才,不带兵岂不可惜了。”清河公主看看夏侯徽的脸色,忽然笑了起来:“我知道了,媛容,你妒嫉他了。他打败了骠骑将军,还有司马师,你妒嫉了。”
“公主,我才没有。”夏侯徽红了脸,扭过身子,掩饰的撅起了嘴巴。
清河公主拉过夏侯徽的手,轻轻抚摸着,压低了声音说道:“媛容,不是我不喜欢他们父子,这里面可是有原由的。从我本心来说,我其实是非常反对你嫁入司马家。”
夏侯徽心中一动:“为什么?”
清河公主收起了笑容,脸色变得非常严肃。“你知道为什么陛下将四个顾命大臣全部放在一边吗?”
夏侯徽的眼神收缩了起来,忽然觉得有些紧张。“因为……司马?”
清河公主点了点头。
“为什么?”夏侯徽再一次问出了这个问题。四个顾命大臣,两个是曹氏宗至,两个是外姓大臣,按照文皇帝传下来的规矩,最应该受到注意的应该是曹真、曹休两个宗室才对,就算是外姓大臣,也不应该是司马,最少不应该只是司马。
“武皇帝在世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梦。”清河公主下意识的放低了声音,哪怕是她明知道身边不会有外人,可是她还是将声音降到近乎耳语的地步。她贴在夏侯徽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几句,夏侯徽的眼睛顿时瞪得溜圆,本能的向后退了一半步,惊恐的看着清河公主:“三马同槽?不,不可能。”
清河公主面无表情的看着夏侯徽的眼睛:“你是不相信我,还是不相信武皇帝?”
“我……”夏侯徽语塞。她的心头涌过一阵寒意,原本有些想不通的事,突然之间全想通了。
文皇帝曹丕争位成功,得益于四友。四友之中,陈群出身于颍川大族,一直从事的都是内政,从来没有涉及武事,所以他不领兵是可以理解的。其他三人中,司马懿很早就跟随武皇帝南征北战,其谋略之高明只有刘晔、蒋济等人堪与比肩。在文皇帝的心中,出身于温县司马的司马懿也是最受器重的,可是文皇帝登基之后,吴质、朱铄都统领重兵,唯独司马懿却一直摸不到兵权。如果不是她的父亲夏侯尚突然病故,实在找不出可以信任的人,司马懿只怕还是个文臣。
即使如此,在文皇帝去世之前,司马懿还没有亲自领兵作战过,直到当今陛下即位,吴国趁魏有国丧,引兵来袭,司马懿才第一次作为将领出现在战场上。
对于当今陛下的举措,夏侯徽可以理解,但是对文皇帝的安排,夏侯徽一直心有疑惑。到今天她才知道,原来这么做是来源于武皇帝的一个梦,曹家对司马懿家一直存在着超出一般范围的强烈警惕。
这个梦,文皇帝知道,如今的陛下当然也知道,甚至清河公主都知道,那自己的父亲夏侯尚知道不知道?如果知道,他为什么还要把自己许配给司马师?
一个个可怕的念头从夏侯徽的脑海里涌过,掀起一阵阵滔天巨浪,让她不寒而栗。
“公主,你……你是骗我的?”夏侯徽脸色发白,声音也有些发颤。
清河公主长叹一息,拍着夏侯徽的手:“傻孩子,我敢拿武皇帝来和你开玩笑?”
夏侯徽当然知道清河公主不会无聊到这个地步,她只是不想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父亲夏侯尚将她许配给司马师,显然不是结亲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不着声色的暗棋,为了是曹家天下的稳定,代价却是她一辈子的幸福。
她不敢相信那么疼爱自己的父亲会做出这样的事,可是她又很清楚的知道,如果父亲知道武皇帝这个三马同槽的梦,他一定会这么做。
她的天忽然间塌了一块,仿佛被父亲抛弃了一般,甚至比魏霸还要可怜。魏霸是被别人逼得出逃,他的父亲魏延并没有抛弃他,而她却是被疼爱自己的父亲当作一个工具,轻飘飘的扔了出去。
清河公主看着夏侯徽痛苦的眼神,一时有些后悔。她搂着夏侯徽的肩膀,将她抱在怀里,轻声说道:“孩子,我知道你不敢相信,不过,这又有什么呢,哪家的女子不是如此,有几个能嫁给自己心爱的人?这天下,是男人的天下,我们女人,不过是他们手里的棋子,哪能由得自己做主。认命吧,如果想哭,就在我的怀里哭,哭完之后,把这件事藏在心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会知道怎么做。”
夏侯徽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扑到清河公主的怀中抽泣起来,继而放声大哭。
……前堂,魏霸和夏侯懋正谈得眉毛色舞。今天,他和夏侯懋谈到了河图洛书。道家的学问来自于两种学问,一种是《老子五千言》和《黄帝内经》,这是义理上的学问,也就是哲学类。一种是阴阳家的学问,如易经、术数之类。汉代易学又称为象数易学,主要内容一是象,指的是卦象,一是数,即术数,也就是各种数字的排列组合。河图洛书,就属于最后一种,术数类的内容。
夏侯懋对这些并不陌生,但是他从魏霸的嘴里听出了新鲜的东西。魏霸拿出了一张足足有六十四个数字的大河图,这可比夏侯懋知道的河图复杂多了。
魏霸当然不会只讲数学,他把周易的六十四卦塞进去了。当然了,以他那点水平肯定做不到这些,这是由诸葛丞相安排人亲自拟定的,不排除其中也蕴含了他本人的智慧。
夏侯懋被魏霸侃晕了,他喜得抓耳挠腮,全无安西将军、关中都督的庄重。不过很遗憾的是,以他的水平,他无法理解这张一看就头晕的图。
“这……张图,真的那么神奇?”
“当然了。”魏霸摩挲着手掌,心情有些紧张。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要向那些焦急的等待着他的消息的人发出第一个信号了。千万不能被夏侯懋看出破绽,否则接下来的事就没法做了。他就是有通天的本事,如果被软禁在府里无法出去,就算是打听到了最机密的消息,又能如何?
只有把消息送出去,送到丞相手中去,那才有用。
而这些图,看似易经的六十四卦,其实是一个暗含了信息的密码表。
这当然是他本人的创意。
“将军,这个图很复杂,涉及到大量的推演。我智浅才拙,竭尽心力,也无法领悟到全部的秘密,将军身边如果有兴趣,不妨请些信得过的高人来一同参详,看看他们能不能从中看出一些天机。”
(未完待续)
第122章 高筑墙,广积粮
夏侯懋接过图,却没有看,他按在图上,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案面,沉吟片刻,抬起头对魏霸说道:“魏霸,本将军对你如何?”
魏霸躬身应道:“将军礼贤下士,不以我智浅才疏,待如亲信,霸感激不尽。”
夏侯懋笑笑:“魏霸,你太谦虚了。以你这样的年纪,有这样的才智,非常难得。不过,纵使是天纵之才,如果埋头典籍,最后也不过做个博士。你不觉得这样太可惜了吗?”
魏霸明白了。他心里一阵兴奋,装了这么久,夏侯懋终于肯信任他,要用他了。他到长安来,就是为了接近夏侯懋,为将来诸葛亮北伐做准备的,谈天说地论道法,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这样谈就是谈一辈子,他也无法完成任务,可是他偏偏又不能主动提,只能等夏侯懋开口邀请,否则就会引起夏侯懋的疑心。如今,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到面前,他岂能不兴奋。
如果还是前世的那个小白领,他现在肯定会喜形于色,可是经过近一年的反省,特别是这两个月做间谍,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每天都要花两个时辰来反思得失的人,他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他没有兴奋,反而有些局促。
“将军错爱,愧不敢当。霸有自知之明,釜底游鱼,能苟延残喘,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
夏侯懋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魏霸,不自然的露出了上位者的气势。
魏霸犹豫了片刻,又躬身道:“将军,我曾经说过,我……不想与家父为敌,争斗沙场。我能活着逃出汉中,家父……”
魏霸说着,有些哽咽起来,眼圈也红了。夏侯懋见了,也叹了一口气:“魏霸,不是我逼你父子为敌,实在是可惜你的才华。另外,我要告诉你一件事,你父亲……不可能来关中了,你们父子应该不会有在沙场上见面的机会。”
魏霸诧异的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悲伤和担心的表情恰到好处。“将军,你这是……何意?莫非我父亲……”
夏侯懋连忙摇摇手:“魏霸,你不要误会,你父亲安好。只是他如今已经去负责汉中屯田的事务了,看样子,应该不会跟着诸葛亮出兵,所以嘛,你们父子不太可能在沙场上见面。”
魏霸松了一口气,随即又眉心微蹙,幽幽的叹息一声:“我终究还是连累了他。”
夏侯懋见魏霸口气松动,心中欢喜,接着劝道:“这也怪不得你。诸葛亮妒贤忌能,大概早就想着夺去你父亲的兵权。你的事不过是个引子,否则你以身偿命,又与你父亲何干?魏霸,你魏家在逆蜀已经没有前途,你就忍心如今荒废自己的才华,看着整个魏家破落下去?”
魏霸不说话,只是叹息。夏侯懋目不转睛的看着魏霸,心里有些紧张。他当然希望魏霸为他效劳,可是他心里又担心魏霸别有用心。用降将是一个很危险的事,用对了,可能是奇功一件,因为降将来自于敌方,对敌方的了解是任何细作都无法比拟的。可是用错了,中了对方的诈降计,那就是一个灾难。这样的事虽然不多,却也不罕见。
此时此刻,魏霸如果不愿意为他效劳,那他将会很失望,可如果魏霸太过主动,他又会非常紧张,反而不敢相信魏霸。这段时间的接触,就很可能成为一个不光彩的经历。
夏侯懋此刻的心理,魏霸一清二楚。倒不是他神机妙算,而是因为他足够谨慎,花了足够多的心思来揣摩夏侯懋可能的心理反应。这种事,谨慎一些也许会失去机会,但冒进却可能送掉姓命,功亏一篑。
“将军,我很感激将军的大恩,可是我实在没什么能力……”
夏侯懋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长身而起,走到魏霸的面前,俯下身子,居高临下的看着魏霸,脸上挂着智珠在握的笑容:“魏霸,我诚心待你,你却要欺瞒于我吗?”
魏霸“大惊”,连忙避席,拜倒在地:“将军,何出此言。”
“哈哈哈,魏霸,我告诉你吧,我已经派人到汉中打听过了。你小子,不老实,明明是丞相府最年轻有为的参军,不久前还参加了新城之战,是击退司马懿的首功。这样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是丞相府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魏霸“惶恐不安”的说道:“将军谬赞,愧不敢当。”
“以前嘛,你这样藏拙,是出于一片孝心,我可以理解,也非常赞赏。可是现在,你父亲已经被排挤了,你如果还想藏拙,那我就不以为然了。魏霸,你好自为之。”
夏侯懋说着,沉下了脸,严肃的看着魏霸。魏霸很窘迫,他的脸色变幻,纠结了很久,这才躬身说道:“承蒙将军错爱,魏霸感激不尽。既然如此,魏霸有六个字要献与将军。”
夏侯懋眼神一紧:“你说。”
“高筑墙,广积粮。”
夏侯懋愣了一下。他虽然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六个字的意义,可是他能感觉得到,魏霸这是劝他做好战备,这完全是出于防守的目的。此刻魏霸如果建议他出兵汉中,他未必会采纳,但也不会意外,可是魏霸却劝他做好战争准备,这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与此同时,心里的那一些警惕也彻底消失了。魏霸如果真是诈降,他怎么会献这样的计策?
“你细细说来。”
魏霸点点头。“诸葛丞相……真是惭愧,我还是习惯这个称呼……”
夏侯懋宽容的挥挥手,笑道:“无妨,你接着说。”
“诸葛丞相一直有意出兵关中,从去年三月至汉中,到现在为止,已经接近一年。既然他派我父亲去屯田,可见他近期还没有出兵的打算,以常理推算,至少也要到秋收以后。”
夏侯懋点点头。他之前对汉中的情况不是太关心,魏霸来降,夏侯徽提醒他这是一个机会,同时也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必须确认魏霸是真降还是假降,他这才增派了大量的细作进入汉中。魏霸杀死诸葛乔,然后在逃亡路上被杀,魏延与诸葛亮明和暗不和,现在又被诸葛亮安排去屯田,这些消息都是细作打听回来的。诸葛亮什么时候出兵,这也是可以推测的,与魏霸说的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准备两年,一出手,必然是雷霆一击。”魏霸接着说道:“以关中目前的兵力,要想正面决战并击退蜀军,胜算不多,除非请大将军曹真赶赴关中,亲自指挥作战,并增调人马。以我初步估计,少于五万人,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五万人,粮草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临时征调,会手忙脚乱,长途运输,消耗甚大,因此我劝将军广积粮。五万大军,就算曰夜兼程赶到关中,也要十天以上,如果再有点意外周折,将军在援军赶到之前,至少需要坚守一个月,如果没有一个坚固的城池,将军如何坚守?因此,我劝将军高筑墙。”
夏侯懋静静的听着,在赞同魏霸的建议时,他又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羞恼。魏霸给他的建议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的,那就是面对诸葛亮的进攻,他只能被动防守,以待增援。尽管他知道自己不擅长兵事,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可是被魏霸这么无视,他还是有些不高兴。
魏霸解说完了这六个字,似乎做了什么亏心事,匆匆的走了。夏侯懋也没有强留,回到后堂,准备把和魏霸交谈的经过告诉夏侯徽。一看到夏侯徽双眼红肿的样子,他先吃了一惊。
“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想起她父亲,一时伤心。”清河公主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追问了。夏侯懋也知道三马同槽的事,不过现在他却没有想到那些。
“伯父,谈得如何?”夏侯徽强笑道。
夏侯懋想经过说了一遍,最后有些自嘲的苦笑道:“看来我不谙兵事不是什么秘密,魏延父子的眼中只有你那个大将军舅父,根本没有我这个伯父啊。”
夏侯徽眉心微皱。她看不出魏霸有什么破绽,可正是因为看不出有什么破绽,她才更加担心。天衣无缝,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这的确是真的,要么这就是一个精密部署的计划,对方的谨慎让人难以想象。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带来的是难以想象的好处,可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带来的将是一个灾难。
风险越大,机遇越大。这其中的取舍也就更加考验人的智慧和胆量。
……魏霸回到驿馆,刚准备进门,敦武忽然拽了他一下,闪身抢在他前面,一手扶刀,一手缓缓推开了门。
魏霸停在原地,很自然的做出了警戒的姿势,拢在袖中的手也做好了应变的准备。
门开了,一个头戴斗笠,背门而坐的人慢慢转过身,露出半张似曾相识的脸。
魏霸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小玉?”
(未完待续)
第123章 黑鱼
“我不是小玉。”那人取下斗笠,露出一张与彭小玉有几分相似的脸,嗓音有些粗,显然是个男人,一个和彭小玉长得很像的年轻男人。
魏霸立刻想起了那个代号黑鱼的细作头目。他刚想点穿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黑鱼的存在是个秘密,靳东流为了减轻同僚的痛苦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他不能因此连累靳东流。
“你是谁?”魏霸进了屋,在主席上坐下,敦武站在一旁,双手扶着刀。
“我是小玉的兄长。”年轻人淡淡的笑道:“我叫彭珩,字玄玉。”
玄玉,黑鱼,应该就是他了。
魏霸慢慢的掰着手指:“这么说,扮我杀人的那件事,就是你策划的了?”
“看来你问出了不少东西啊。”彭珩不紧不慢的说道:“是我策划的,如何,是不是很精妙?”
“精妙倒是谈不上。”魏霸不屑的哼了一声,挥了挥手。
彭珩嘴角一挑,笑容刚刚绽放,忽然脸色大变,飞身跃起。半空中,呛啷一声,腰间的环刀出鞘,带着风声劈向身后。
他的反应不算慢,可惜,他面对的是魏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