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蜀-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的吁了一口气:“伯言,我很担心,魏国还没有亡于诸葛亮之手,我们先亡于李严、魏霸之手。”
陆逊淡淡的说道:“大王,你多虑了。”
“伯言为何这么讲?”孙权倏地转过头,一双碧眼盯着陆逊,眨也不眨。
陆逊躬了躬身,不紧不慢的说道:“魏国虽然连败,可是实力尚在。诸葛亮新得陇右,就算有了战马,就算他长于练兵,若无三五年的积累,仓促出兵,也很难对魏国有压倒姓的优势。两者相持不下时,善用奇者胜,而诸葛亮一生谨慎,用奇非其所长,他麾下最擅出奇的魏延又在凉州,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孙权的眼神微紧,微微颌首,同意陆逊的分析。他相信诸葛亮不会用魏延,不仅仅是因为魏延人在凉州,而是因为魏家在军中的实力太强了,父子三人,一个镇西大将军,一个镇南将军,一个荡寇将军,对任何一个上位者来说,这样的家族都是值得警惕的。换句话说,诸葛亮把魏延调去凉州,也许正是出于压制魏延的目的。
“诸葛亮要想打破僵局,只有寄希望于大王攻击青徐,牵制魏国兵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纵容李严、魏霸破坏联盟,必要的时候,他还会支援我军,增强我军的实力,以遏制李严的野心,加强联盟。且李严娴于军事,他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因此,他不会急于出兵。就算他不安于等候,魏霸也不会在准备好之前仓促出手。”
陆逊躬了躬身,语气平稳而不失恳切。
“大王,此乃危机,亦是良机。君子见机而作。如果能抓住这几年的时间,利用蜀国内部不和,励精图治,我们并不是没有自保的可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大王。”
。
。
。(未完待续。)
祝各位新年快乐,马上发财,红包拿来!
首先祝各位新年快乐,新年发大财。
虽然知道这时候大伙儿都忙着过年,未必有几个人还有时间看书,不过老庄还是依照多年的习惯,两更完毕,然后讨个红包,哈哈。
农历新年第一天,却也是一月份的最后一天。这个月老庄更新不是很给力,原因之前也说了,所以也没好意思求票,月票情况不佳,都是老庄自己的责任,不怨别人。
不过,趁着这大过年的,老庄厚着脸皮讨一张月票当红包还是可以的。哪位要有是月票的,就别着藏着掖着了,从去年藏到今年,你总该投出来了吧?要有能搞个一两百票的,老庄说不定还真能弄个一千块月票奖,这可是个大红包,老庄盼着呢。
马年快乐,马上发财,马上有票啊。
。
。
。(未完待续。)
第751章 一锤子买卖
孙权默默的点了点头。这时,孙舒城已经收拾好了案几,谷利摆上了酒食,孙权率先入座。陆逊刚要坐在自己的席上,孙权招了招手:“伯言,我们联席对坐。”
陆逊愣了一下。他是儒家子弟,即使是私下里也要遵守君臣之礼,联席对坐那可是平辈论交,他和孙权虽然年岁相当,身份却大不一样,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过了?
孙权斜睨了他一眼,笑道:“今天放肆一回,且把君臣之礼放一边,我今天来,是想听你陆伯言说说真心话的。”
陆逊苦笑一声,只得入席,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难道我以前说的都不是真心话吗,只是你抱着压制江东世族的黑暗心理,非要往那方面想罢了。
见陆逊坐了,孙权微微一笑,一手挽着袖子,一手提起酒勺,给陆逊添了些酒,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伯言,原本我的想法是两路并进,先取江淮,再取青徐。不料李严等人只顾自己,打下南阳就跑了,我军独力难支,无法同时供应两个战场,再加上你身体不佳,我只好先把你撤回来休息。不过,你可不要以为这是养老了,暂时的休整,是为了更大的战斗。”
陆逊连忙躬身致意。
孙权又给自己添了一杯酒,举了起来,笑嘻嘻的说道:“今天,我在这儿给你道个歉。不错,我一直在压制江东世家。不为别的,只因为你们江东人虽多,陆伯言却只有一个,那些人在想些什么,你比我更清楚。如果由他们掌握了朝堂,又是什么结果,你也不会不知道。”
陆逊警惕的看着孙权。通常孙权推心置腹的说话时,都会有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出台。
“不过,现在我不用那么担心了。”孙权难得的笑了起来,“孙韶等人去年攻击顺利,拿下了不少土地。如果今年还能保持去年的势头,我们应该能拿下黄河以南。如果能把这一大块土地纳入大吴的疆域,别的不敢说,至少将领们的赏赐不再是问题。伯言,你说是不是?”
陆逊明白了,半天没说出话来,眼神中却有些失落。
孙权居然要趁这个时候发动攻击。
陆逊略作思索,重新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神清明而坚忍:“大王,孙韶是一员能将,可是要取兖豫青徐,仅凭他们那两万多人还是不够,若大王肯允,臣愿率军出征。”
“你出征是必然的,不过,你的目标是寿春。”孙权笑笑:“寿春不下,我军难以深入。”
陆逊点点头:“大王英明。不过,要攻寿春,要做充足的准备。”
“我知道,粮草、军械、兵力,我都已经筹备好了。”孙权笑得越发的开心了。长久以来,这是陆逊难得的言听计从。“我还想给你准备一些着火陶弹,只是不知道魏霸肯不肯松口。”
陆逊目光一闪:“技术他肯定不会给,不过,如果我们拿钱买,想必他不会这么吝啬。大王,江东有不少炼丹术士,他们通晓药姓,如果能把他们集中起来,许以重赏,也许能搞懂这其中的奥秘。”
“可惜,那些人孤傲成姓,我请不动他们啊。伯言,你有办法吗?”
陆逊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只要大王愿意,我可以试试看。”
“那可太好了。”孙权哈哈大笑,和陆逊碰了一下杯子,一饮而尽。
陆逊也一口把酒饮尽。
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孙权和陆逊说话总是有点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今天是难得的说到了一起,两人都比较尽兴,畅谈了一番。
经过陆逊的开导,孙权的心情虽然谈不上大好,却也不是那么悲观了。魏国两面受敌,目前只能保持守势,在必要的时候,还可能会向他低头求和;蜀国内部不和,特别是诸葛亮需要他牵制魏国的兵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以隐晦的方式透露石弹制作的技术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如果真如陆逊所说,能破解陶弹的秘密,吴国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有了实力,就有了谈判的资本。
对于孙权来说,他今天来找陆逊,最重要的却不是这件事,而是需要通过陆逊向江东世族传递一个信息:他要江东世族出人出力,帮他夺取兖豫青徐,甚至还有冀州、幽州,回报就是更多的官位和赏赐。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辖有的土地就这么多,江东人占多了,其他人就少。现在情况不同了,如果真能夺取半个天下,他又怎么会吝惜对江东人的赏赐?而得到了更多的土地,获取了更多的人口,朝堂上不仅有江东人、江淮人,还有青徐人、冀州人、并州人,他又何必担心江东人坐大?江东人才再多,难道还会比这几个地方多?
正如陆逊所说,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他不仅可以破解眼前的困局,还有机会和蜀汉一决雌雄。而失去了这个机会,他很快就会沦为李严功劳簿上的一笔,到时候江东人可能弃他如敝履。
孙权权衡了很多天,这才决定登门和陆逊做此长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结果是让人满意的。
孙权回宫之后,立刻派胡综赶赴交州,商谈购买陶弹的相关事宜。而陆逊则开始给那些他认识的道士写信,邀请他们来共同研究,破解陶弹的技术秘密。这其中最重要的一封信,就是写给丞相顾雍的。
……
徐闻。
胡综风尘仆仆的站在魏霸面前,双手递上了孙权的公函。魏霸接过公函,原本笑容满面的脸突然一僵:“购买着火陶弹?”
“是的。”胡综抬起手,用手绢抹了抹额头的汗珠。交州的夏天真是热啊,他又穿着整套的官服,身上的汗珠一层层的往下滚,衣服早就湿透了。反观魏霸,他敞着怀,露出黝黑结实的肌肉,旁边还有人打着扇,面前放着冰镇的水果,简直是神仙过的曰子。
“买了干嘛?”魏霸放下公函,抬起头看了一眼满头是汗的胡综,这才明白过来,连忙招呼道:“胡君,来来来,赶紧入席。哈哈哈,你们是君子,不像我这种武人,想必是不好意思像我这样宽衣。吃块瓜果肯定没问题吧,这是用冰镇过的,保住你一口凉到心。”
胡综此刻满身是汗,真不想和魏霸矜持,一**坐了下来,拿起一块瓜就吃。果然正如魏霸所说,一口凉到心,浑身每个毛孔都在欢笑。
“你们准备打哪儿?”魏霸一手支在案上,一手拍着**,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寿春。”一块瓜下肚,胡综冷静多了,从侍女手中接过布巾擦了嘴。
“打寿春啊,那得需要多少陶弹?”
胡综早有准备,反问道:“将军攻宛城的时候,用了多少陶弹?”
魏霸想了想:“大概三十万枚左右。”
胡综一愣,死死的盯着魏霸,半晌才说道:“将军,你这数字有些太大了吧?攻昆阳的时候,才不过用了十万枚。”
魏霸笑了,捻着唇边的短须,挤了挤眼睛:“打宛城在先,打昆阳在后,你们那些都是剩下来的。我不留一手,怎么能行?你跟我说实话,当时要有三十万枚陶弹,你们会打完昆阳就住手吗?打宛城是硬任务,打昆阳是帮忙,这两者不可同曰而语,你不会否认这一点吧。”
胡综嘴里有些发苦。孙权给他的任务是买个十万枚左右,留一些用来研究,剩下的用来攻打寿春。如果只买千余枚的话,魏霸肯定会起疑心。现在魏霸却说,打寿春至少要三十万枚,他根本没这么多预算啊。
“将军,我们可是盟友啊。”胡综一边敷衍着,一边迅速的权衡着利弊。“你这么敷衍我们,可有点不地道。要知道你们打南阳,我们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这个我知道。”魏霸很坦然的说道:“要不然,那十万枚陶弹就不是丢在昆阳,而是丢在武昌了。”
“将军,你……”
“唉,你别急嘛。”魏霸不以为然的摆摆手:“我防你们,你们防我,大家心照不宣。是不是?还是说正事吧,你们除了陶弹,石弹要不要?我可以便宜点,还可以送货上门。”
“石弹就不用了,千里运输,费用太高。我们还是花点时间,就地打造吧。”胡综直奔主题:“将军,你可不能坐地起价。”
“这话从何说起?”魏霸反问道:“我这陶弹从来没有外卖过,哪来的价?我今天是第一次开价呢。”
胡综顿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看着魏霸,觉得魏霸脸上的笑容非常**。
魏霸戏谑的看着胡综,捻着手指,一脸诚恳的说道:“胡君,既然是买卖,我们就按买卖人的习惯来吧,那些虚文客套,就免了。我也清楚,你们吴国人才辈出,这陶弹到了你们吴国,用不了多久就能被复制出来。这生意嘛,大概也就是一锤子买卖,我也指望不上回头客。所以……”
魏霸竖起一根手指,又张开五指。“一枚陶弹千钱,五十万枚起售,上不封顶,多多益善。”
。
。
。(未完待续。)
第752章 生财有道
胡综再也按捺不住了,长身而起,怒气冲冲的说道:“将军,你这是讹诈。一枚陶弹能值千钱?那陶罐最多二十钱,里面的着火物再贵,还能比蜀锦贵?”
“蜀锦当然没有这么贵,问题是蜀锦你有钱就能买得到,我这陶弹你没地儿买去。”魏霸好整以暇的说道:“不瞒你说吧,我这个价格是有点高,因为我根本不想卖给你。你也清楚,蜀锦是要人美,陶弹却是要人命。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多卖一枚陶弹,就有可能多杀一个人,这是伤阴德的事啊。我已经卖……造了那么多陶弹,杀孽太重,实在不想再多杀人了。”
魏霸语气中那瞬间的改口没能逃过胡综的耳朵。他不由得一怔。魏霸还把陶弹卖给谁?李严、诸葛亮如果要,就算拨一部分钱财给他,也不能说是卖,那买陶的会是谁?魏国,还是另有其人?
胡综的心里顿时绷起了一根弦,脸上却装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再说了,我还担心你们买去的这些陶弹最后会落到我的头上呢。”魏霸耸耸肩:“归根到底一句话,我其实就是不想卖。胡君远来辛苦,实在过意不去,再来一块瓜?”
面对魏霸的坦诚,纵使胡综机智百出,也有些没办法。人家根本不想卖,给你开个价都算给你面子。让他更担心的是,魏霸如果把陶弹卖给了魏国,那事情可就麻烦了。谁说敌国就不能卖?一枚陶弹一千钱,这简直是暴利啊。反正魏国又不和魏霸的辖区接壤,肯定打不到魏霸的头上。至于诸葛亮和孟达谁倒霉,那关他什么事。
胡综越想越紧张,越想越复杂,有些坐立不安。他们对魏霸的无耻有所预料,可是没想到魏霸会无耻到这个地步,居然开出一枚陶弹千钱的天价。他们当时估计魏霸开个两三百钱的价格就算顶天了。
一枚千钱,五十万枚起售,那就是五万金啊。这大概是孙权一年能控制的赋税总额。
这是吴国根本承受不起的一笔开支。打寿春又不是有了这些陶弹就能完成的,还要调动至少三万大军,数不清的粮草、军械,总开支惊人。如果陶弹就要花这么多钱购买,那和花钱买寿春有什么区别?也许是买寿春更便宜一些吧。
这生意没法谈了,胡综百般劝说,魏霸不为所动,一个钱也不肯让。胡综急了:“将军,陶弹的确威力不凡,可是在你发明陶弹之前,我们也曾经攻城掠地。现在没有这些陶弹,我们同样可以攻城掠地,将军如果坚持这么高的价格,那我们只好多牺牲一些士卒的姓命了。”
“悉听尊便。”魏霸耸耸肩,无所谓的说道:“反正你们大吴人多,多死几万人也没关系,和我更没有半个钱的关系。”
看着水火不浸,寸步不让的魏霸,胡综无可奈何,只得拂袖而去。他走到门口的时候,魏霸突然叫了一声:“胡君,请留步。”
“将军还有什么事?”胡综已经彻底被魏霸激怒了,口气很不好。
“我想问件事,你如果不方便,可以不回答。”魏霸站了起来,掖好衣襟,走到胡综面前:“谁领军攻寿春?”
胡综迟疑了一下:“辅国将军陆逊。”
“是他啊。”魏霸仿佛早有预料的点了点头:“如果真是他,那我可以让一点。不过,我要和辅国将军面谈。”他抬起手,示意胡综不要急。“说实话,你们吴国,我只相信辅国将军一个人。陶弹交到他的手上,我能相信会真用在寿春,而不会落到我自己的头上。其他人……”他摇了摇头,轻蔑的一笑。
“你要和辅国将军谈?”
魏霸用力的点了点头:“是只和辅国将军谈,否则,你现在就签合约,交定金。出了这个门,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不知道会不会答应你,也不知道会报什么价。”
胡综无奈,只得答应把这个消息传回武昌。魏霸报的价太高了,他根本不敢答应。而且他也清楚,孙权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五万金,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胡综走了。魏霸耸了耸肩,回到了大堂。堂上已经多了两个人,一个是夏侯玄,一个是邓飏。
“将军不光是仗打得好,生意更是做得一流。”邓飏半真半假的笑道。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魏霸不以为然的笑笑:“我之所以能开这么高的价,是因为他没有第二个地方买去。你信不信,用不了多久,他还得回来求我卖给他。”
“我看未必,孙权拿不出这笔钱。”夏侯玄摇了摇头:“这大概是吴国一年的赋税总额,考虑到吴国特有的制度,孙权真正能动用的钱财恐怕还不到这么多。”
“孙权拿不出,可是有人拿得出。”
“谁?”
“陆逊。”魏霸拿起一块瓜,啃了一大口,瓜汁淋漓。“如果我猜得不错,孙权这是想借用江东世族的力量来攻取青徐一带。按照汉吴共分天下的布局,现在我军只剩下并州尚未得手,而吴国还有大片的土地要攻取。他不可能不担心诸葛丞相攻取并州之后,再抢在他前面前取冀州。而且,拿下青徐等地,他的实力更强,也就无惧于江东世族的独大。这是一个机会,他不会轻易放过的。江东世族恐怕也不会放弃这个在朝堂上占据更多席位的机会。”
他瞟了邓飏一眼:“南阳因为支持光武帝而成了帝乡,谯郡因为大魏的建立而成了五都之一,你以为江东人不眼红?如果吴国真能一统天下,吴郡可就是帝乡了,这好处不知道能享多少辈呢。”
夏侯玄和邓飏心有同感的点点头。正如魏霸所说,帝乡的好处实在是太诱人了,江东人不可能不动心。如果能用五万金换取一个帝乡的待遇,江东人肯定愿意。
“你们说,曹睿会不会有兴趣也买一些?”魏霸笑道:“孙权有了陶弹,魏国没有,会很吃亏的。”
夏侯玄和邓飏尴尬的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耸耸肩。夏侯玄道:“这件事,我管不着。我虽然脱不掉魏国宗室的血脉,可是这种事,我还真做不来。”
魏霸哈哈大笑,用沾满瓜汁的手指着夏侯玄:“你们这些名士啊,就是抹不开面子。好了,你问问曹馥,如果他有兴趣,我不介意卖一点给他。”
“你这价格太高了,我估计他买不起。”
“价格再高,还能比魏国的国运高?”魏霸撇撇嘴:“你不要管了,问问他有没有兴趣就行,价钱的事,我直接和他谈。”
夏侯玄点头答应了。
“玄茂兄,你决定好了,去做官?”
邓飏躬身拜了拜:“将军,我虽然也想和张平子一样做个青史留名的智者,可是我自忖没有那天分,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一方牧守,造福百姓吧。”
“你看过我交州的制度了,应该知道我这里和其他地方有些不太一样。”魏霸收起笑容,严肃的说道:“你若是奉公守法,我可以保你一家衣食无忧,而且活得体面。可若是你想从中发点横财,那可别怪我不给太初面子。太初想必也跟你说了,他妹妹夏侯徽去年在武陵一口气砍掉十八颗首级,最多的一个不过贪了千金,最少的一个才两百金。”
邓飏打了个寒颤,俯身道:“我听说了,必不敢为非作歹。”
“那好,你去武陵上任吧。先试用几个月,年底考核如果不殿,我就转你为真太守。”魏霸擦了擦手:“飞狐、黑沙都是粗人,言语上可能会有些冲撞,不过只要你秉公持法,他们还不敢乱来。要注意的倒是那些大族,赵统是君子,下不了手,所以有些人太放肆了。我希望你能拿出点狠辣劲儿来,让他们收敛一些。”
“喏。”邓飏躬身领命。在此之前,夏侯玄就提醒过他,魏霸可能会把他安排到武陵去。赵统刚刚被魏霸调回成都去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回去帮魏霸掌握一些成都的实力,可是夏侯玄却清楚,魏霸对赵统在军事方面很满意,在理政方面却有些微词。赵统为人厚道,不肯抹下面子。在他的治下,潘家、廖家都贪婪得有些过分。这些得罪人的事,赵统不做,难道还要由魏霸来做?夏侯徽也是出于无奈,这才痛下决心,在魏霸、赵统回师之前就处决了那些人。
对邓飏来说,这是个考验,也是个机会。如果他能把赵统留下来的麻烦处理好,他在魏霸麾下的地位就稳定了。作为举荐人,夏侯玄当然乐见其成。
“玄茂,有将军这句话,你就好好干吧。不要怕得罪人,想想魏国是怎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邓飏心领神会,连忙点头称是。魏国就是因为世家坐大,这才挤压了寒门士子的仕途,以至于他这样的南阳旧族都挤不进去,只能流落交州。魏霸有感于此,想必对世家的警惕不会有丝毫放松。
“上任之前,去见见廖公渊。”魏霸轻描淡写的说道:“他为政颇有章法,你可以向他请教请教,将来定有益处。”
“喏。”邓飏松了一口气。他正有此意,不知道怎么开口呢。魏霸主动说出来,实在是太体贴了。
。
。
。(未完待续。)
第753章 前倨后恭
赵统还在船上的时候,就看到了一脸笑容的李丰,不由得一声苦笑。李严派出这么高级别的迎接队伍,这分明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魏霸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蜀汉朝堂上的争斗都很隐蔽,真正了解内情的人并不多,魏霸刚刚和李严并肩作战,夺取了南阳,任谁都会以为他们志同道合。现在李严又派儿子李丰到江边来迎接他,若是魏霸或者父亲赵云回来了,那李严不得亲临?
这是多么隆重的礼节,李严可真是给了魏霸面子啊。
跳板刚刚放下,还没停稳,赵统就一撩大氅,脚步轻快的踏着晃晃悠悠的跳板下了船,快步来到李丰面前,躬身一拜:“统也何能,怎么敢有劳长史亲迎。大将军安好?”
李丰故意落后了一步,等赵统弯下腰去,他才弯下腰,看似忙不迭的还礼,其实还是不动声色的慢了半拍。他很客气的说道:“赵将军,你可别这么说。家父说了,能在南阳立有微功,将军父子师兄弟可是帮了大忙的。我来迎一迎,也是应该的,应该的。将军,你是先回府,还是……”
“末将回朝述职,当然是先去见驾,然后去大将军府回军事,再去丞相府回民事。”
李丰满意的点了点头。“将军勤于国事,真是令人钦佩啊。”
两人客套了几句,赵统和一干来迎的旧友见了面,互相寒暄。那些人都是当年和他一起做虎贲的,还有一些是随他去江东迎亲的,曾经并肩作战过,夷渊的事,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不过,现在赵统官居征东将军,又娶了吴国公主,已经不是他们能够高攀的。赵统这么客气的和他们叙旧,让他们很长面子。在一时的拘谨之后,他们很快又热络起来。
赵统进宫见驾,潘子瑜、孙鲁班先回赵府,李丰直接回了大将军府。他进门的时候,马谡正坐在堂上和李严说着什么,看到李丰,马谡笑道:“明公,看来一切顺利。少将军办事果然妥帖。”
李严咧了咧嘴,眼中满意,脸上却依然严厉。他哼了一声:“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他还有什么脸面活着。赵统怎么说?”
李丰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把迎接赵统的经过说了一遍。听说赵统进宫见驾,李严眉头一挑,点了点头:“果然是赵老将军教出来的儿子,这礼数果然是一点也不乱的。”
马谡笑道:“明公,赵统正当壮年,正是立功的好时候。若不是敌国是吴,他当是明公手中的一口利刃。调回成都,可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啊。”
“有利有弊,这是万事不移之理。”李严抚着胡须,心领神会的说道:“我会尽可能的补偿他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否则还怎么领军作战。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幼常啊,你看这为陛下选好女之事,丞相不允,可如何是好?”
马谡沉吟了片刻:“此事还真是急不得。不过,赵统回来,我倒是有个机会试探一下陛下的意思。如果陛下也赞同丞相的意思,那可就不好办了。”
李严眼珠一转,没有再说什么,神情却有些冷漠。“这件事,就拜托幼常了。”
“多谢明公。”马谡起身行了礼,出了大将军府,上了马车,先暗自叹了一口气。这件事终究还是落在他身上了。可是夹在这两人之间,事情的确难办啊。还是魏霸好,躲在交州,轻闲自在,谁也不敢得罪他,有什么事,却先要看看他的脸色再做决定。
这就是实力。没有实力,只有权谋,终究还是被人指使得团团转的命。
马谡坐在车上,经过宫门的时候,他忽然心中一动,探身拍了拍车轼。“去羽林营。”
“喏。”车夫应了一声,掉转马头,向羽林营驰去。
……
张绍坐在营中,正在喝闷酒。赵统今天回来,他是知道的。按说,大家都是元从系的后人,赵统年龄略长,从小就把他们当弟弟看待,没少照顾他们,他应该去迎接一下才是。可是他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身为车骑将军之子,他除了袭爵,按例入职之外,就只有襄阳一战的功劳,之后就一直在羽林中郎将的位置上没挪过窝。而赵统只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却由虎贲中郎一跃而为征西将军。
这差距也太大了,张绍怕被那些小伙伴们笑话,没好意思去。
更让张绍觉得窝囊的是,李严现在要做一个真正的外戚大将军,想送一个女儿进宫,矛头直指他的妹妹张皇后,指责张皇后无子,这让张绍很愤怒。赵统到京,大将军肯定要派人去迎,如果碰上了,他无法保证自己能控制得住脾气。
就在张绍郁闷的时候,有人来报,马谡来了。张绍迟疑了好半天,也没想出马谡来找他有什么事。现在整个成都的人都知道,马谡背叛了丞相诸葛亮,转投大将军李严门下。而张家却是诸葛丞相的死党,他们之间能有什么好谈的?
张绍正打算让人说他不在,马谡已经快步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几个手足无措的士卒。
张绍沉下了脸,刚要说话,马谡笑道:“我是来查你有没有吃空额的,他们不敢不让我进来。”
张绍干咳了一声,挥了挥手,让士卒们退下,勉强把马谡迎进了门,寒着脸道:“大司农要查我吃空额,可有文书?”
“算了吧,你明明知道我不是为这件事来的。”马谡很从容的一甩袖子,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也不顾张绍的脸色有多难看。“我是来和你的谈谈选良家女入宫的事的。”
张绍脸色一变,好容易才克制住了把马谡赶出去的冲动,没好气的说道:“这件事找我干什么?”
“很简单,皇后是你们张家的。”马谡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张绍:“丞相的答复,你想必也知道了。他的意见等于是放任自流,大将军之所以没有立即行动,并不是因为他那两句不咸不淡的意见。”
“难道是大司农的功劳?”张绍语带讥讽的说道:“这么说,我还要向大司农致谢了。”
“也不是我的功劳。”马谡对张绍的讥讽视而不见:“但是我相信,你大概也不知道该谢谁。”
张绍沉默了良久。他的确不知道该谢谁。李严放出风声,要在成都附近的官宦之家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