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怎么办?”
    “笨,去找向宠,跟他要人。”刘禅挤了挤眼睛,神秘的说道:“向宠是先帝看中的,和董允不一样。”
    (未完待续)


第394章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刘禅的建议正中魏霸的下怀。他一直维系着和诸葛亮的关系,不肯与荆襄系正面对抗,就是因为他知道荆襄内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向家叔侄便是如此,冯进、傅兴等武人也是如此。但是这些人不可能愿意为了他而和诸葛亮翻脸,他如果要和诸葛亮决裂,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抛弃他,坚决的支持诸葛亮。
    魏霸随即去找向宠,要求他拨付两百名最强的虎贲郎。名义上虎贲郎归董允负责,在董允上面还有少府,可实际上整个禁军兵权都在向宠的手里,他才是真正的禁军最高指挥官。虎贲郎、羽林郎包括五营士、虎步营,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听完了魏霸的要求,向宠什么也没说,让人叫来了赵统。“这件事由你去负责,所有的虎贲郎随便你挑。”
    赵统听了大喜,感激的看了魏霸一眼,出去等候。
    “满意了吗?”向宠一脸平静的看着魏霸。
    “感激不尽。”
    “不要感谢我。”向宠挥挥手:“这是丞相吩咐好的。”
    魏霸愣了一下,随即又笑道:“那还得感激丞相。不过,如果不是你告诉我,我也不知道丞相的一片美意,所以还是应该谢谢你。”
    向宠终于笑了起来,沉吟了良久,这才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希望你不要辜负丞相的期望,处理好这件事。”然后不等魏霸发问,他便举手送客。
    魏霸一头雾水的出了门,在廊下等候的赵统立刻迎了上来,拱手笑道:“子玉,我终于有机会和你一起做事了。”
    “这有什么好开心的?”魏霸和赵统经常在一起练矛,相处已久,就像当初和赵广一样熟不拘礼。“这是趟苦差事,你不要以为是好事。”
    “我知道。”赵统一边和魏霸并肩而行,一边说道:“我跟你说实话吧,向督说得大方,可是虎贲郎中根本挑不出几个有用的。你要指望他们,肯定会失望。”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也没有太多的办法。”赵统轻声笑道:“不过,我可以把府里的矛兵带五十个去。”
    “那可太好了。”魏霸非常高兴。赵家部曲个个擅使长矛,不管是步矛还是骑矛,实力都非常强悍。不过总人数不多,大概只有三百人,是蜀汉这些大将中部曲最少的。赵云、赵广出征,府里就剩下五六十人,赵统要带五十人走,几乎是全力以赴了。
    “这样还不够。”走到僻静处,赵统停下了脚步,目不转睛的盯着魏霸的眼睛:“一百武卒,再加五十矛兵,我们的实力依然不足。子玉,你应该再找一些帮手。”
    “哪里还有帮手?”
    “关家。”
    “关家?”魏霸有些意外:“他们凭什么帮我?”
    “我不知道他们凭什么会帮你,但是我知道,关兴这段时间很关注你。他经常到宫门口转悠,转弯抹角的打听你的情况。我想,他不会是没有原因的。”
    魏霸沉吟了片刻,若有所悟。他转身刚要走,赵统又拉住了他:“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魏霸笑着对赵统说道:“你我师兄弟,有必要这么遮遮掩掩的吗?”
    赵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我想买三百套魏家出的武器。”他顿了顿,又道:“你放心,价钱由你说了算,我绝不还价。我赵家虽然谈不上巨富,可是这点钱还是有的。”
    魏霸笑了,指点着赵统,打趣的说道:“果然,果然,伯仁,你可比仲简心机深多了。”
    赵统不以为忤,嘿嘿一笑。他多次到魏家教授矛法,对魏家武卒的武器装备早就眼馋不已了。这次主动提出要带五十个矛兵帮助,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帮魏霸的忙,也想趁机加强一下赵家部曲的实力。赵云一向谨慎,不肯增加部曲的数量,他就只能从提高装备入手。魏家铁作出品的盔甲武器比官作的还要精良,他不抓住这个机会向魏霸开口,更待何时。
    魏霸痛快的答应了,随即转身去找关兴。关兴正在营里和张绍一边聊天,一边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他们不在宫里当值,可以不用住在营里,晚上就住在家里。看到魏霸,两人都笑了起来。
    “两件事。”魏霸开门见山的说道:“第一件是公事,继先你准备一下,马上就有诏书下,你要随后将军刘琰一起前往永安迎亲。”
    张绍一听,连忙点头。
    “第二件是私事,定国,我也要去迎亲,你能不能借点刀盾手给我?”
    从魏霸进门的那一刻起,关兴就在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听他说要借刀盾手,关兴笑了起来,随即故意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学着魏霸的腔调说道:“凭什么?给个理由先?”
    “我不需要给你理由。”魏霸鄙视的说道:“因为这件事你做不了主,有理由我也不会给你。”
    “你?!”关兴气得七窍生烟,张绍却抚掌大笑:“子玉言之有理,这件事啊,定国说了还真不算。”
    关兴耸了耸肩,随即又不以为然的说道:“行,我是说了不算。不过你不要以为我姊就一定能帮你。我们关家就这么点家底了,可不能随便糟蹋,不像某些人,随便折腾,没钱了就向姊姊妹妹的哭两声,什么坑都填上了。”
    张绍又好气又好笑:“你们俩斗气,怎么扯上我了?”
    三人说笑了一阵,一起出营回城。羽林郎驻在城外,关家张家却在城里,他们在城门口分手,张绍先走了,关兴似笑非笑的对魏霸说道:“怎么,不去对我们家当家的说一声?”
    魏霸有些迟疑,上次和关凤比武,被关凤在要害处咬了一口,痛并快乐着,却多少有些尴尬,后来一直没找过关凤,关凤也没来找过他。现在有事要求关凤,未免不好意思,张不开嘴。
    见魏霸不说话,关兴也不多说,拨转马头,沿着宫墙,向关家走去。魏霸跟了上去,两人齐头并进,却没说什么话。到了关家,关兴的夫人已经得到了通知,准备好了酒菜,请他们洗漱入座,又让人去请关凤。过了一会儿,关凤从后院出来了,看了一眼魏霸,她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自行入座,低下头就开吃,显得很是冷漠。
    不过,魏霸却从她的冷漠中看出一些窘迫,知道她大概是想到了什么,便举起酒杯,主动离席走到关凤面前,深施一礼:“姊姊,今天冒昧来访,是有事想请姊姊帮忙的。”
    关凤看看他,放下筷子,端起了酒杯,极力掩饰着眼神中的尴尬。“我能帮你什么忙?”
    魏霸也不推辞,直截了当的把情况说了一遍。关凤静静的听着,直到魏霸表示想借刀盾手,她才淡淡的笑了起来:“这个帮倒是可以帮,可是你要清楚,我们不能白帮你。”
    魏霸连连点头,用手中的酒杯和关凤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姊姊放心,我绝不会让关家吃亏的。这一点,定国应该很清楚。”
    “那是那是。”关兴也附和道。
    关凤瞟了关兴一眼,晃动着手里的酒杯,不紧不慢的说道:“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你今天根本进不了门。不过,我想提醒你的是,我们关家能帮的,可不仅仅是几百刀盾手。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魏霸来关府当然不仅是为了借刀盾手,他更想知道关凤究竟是什么用意。听了关凤这句话,他大约有些明白了。
    一提到蜀汉的龙从系旧臣,每个人都会先提到关张。关和张似乎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其实现在关家和张家却大有不同,而这些不同,都来自于与诸葛亮的关系有区别,根源却是关羽和张飞姓格的区别。
    除了对刘备忠心不二之外,关羽和张飞的姓格其实正好相反。关羽爱护士卒,却慢待士人,张飞对士人有礼,对部下却残暴寡恩。正因为对士人态度的不同,他们和诸葛亮的关系也大有区别。关羽看诸葛亮是居高临下的,而张飞对诸葛亮却是礼敬有加。他们死后,诸葛亮对他们子嗣的态度也自有不同。张飞的女儿能入宫做皇后,就是得到了诸葛亮的支持。而关家除了嗣爵等常例之外,没有得到诸葛亮的任何额外关注。
    看起来关张还是并列,实际上要论实力,关家现在已经不能和张家相提并论。关凤是个要强的人,她不甘于现状,就把希望寄托在了魏霸的身上。关家要和魏霸合作,却不是简单的借几个人用用这么简单,她需要的是深度合作。
    魏霸笑了笑:“姊姊觉得,我怎样才算是准备好呢?”
    关凤瞟了他一眼:“我想问问,你对我那三个建议是什么看法?这么久了,你不会是忘了吧?”
    魏霸苦笑着摇摇头:“我怎么能忘。那天姊姊说的每一个字,我都刻在心里,曰思夜想,只是太笨,一直没想明白。”
    “哦,怎么没想明白?”关凤低下头,将酒杯轻轻的放在案上。
    魏霸把自己的担心说了一遍。关凤的三个建议,正对应着三个困难,看起来很美,却没什么可行姓。
    关凤听了,微微一笑:“你说的三个困难,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困难而已。”
    “哪一个?”
    “第一个。”关凤的眼神忽然变得凌厉起来,她一字一句的说道:“就是你敢不敢和丞相对阵。狭路相逢勇者胜,凭的是勇气,如果你没有这个勇气,那什么都没有意义。”
    魏霸咂了咂嘴:“姊姊,话是如此,可是如果没有实力,只有一腔热血,也不过是徒逞匹夫之勇,于事无补……”
    关凤打断了魏霸的解释,逼问道:“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你所谓的三个困难,只有第一个是困难。我再问你一句:你,有和丞相对阵的勇气吗?”
    魏霸皱起了眉头,目不转睛的看着关凤,关凤的眼神在刹那间有些慌乱,随即又重新稳定了下来。她轻咬嘴唇,无所畏惧的回视着魏霸的眼神,脸色平静,握着酒杯的手却不由自主的有些颤抖。
    魏霸同样报以一字一句的逼问:“言语如风,不足为凭。姊姊自己认为,我有这个勇气吗?”
    关凤眼神一紧,轻咬嘴唇,沉默良久,举起了酒杯,对魏霸示意了一下,一饮而尽。
    魏霸松了一口气,放缓了语气问道:“那姊姊现在能告诉我,为什么其他两个困难不是困难了吗?”
    关凤微微一笑:“你说的另外两个困难,一个是人,一个是钱。人,我们有人。我关家还有三百多刀盾手,张家还有六百多部曲,赵家的人你想必比我还清楚,除此之外,七七八八的凑两千人应该不成问题。至于钱,你知道成都为什么缺钱吗?”
    魏霸摇摇头。他知道一些,但现在应该听关凤说。
    关凤冷笑一声:“因为那些钱,就藏在我们几家的库房里。”
    魏霸恍然大悟。
    (未完待续)


第395章 丞相密令
    成都为什么缺钱?刘备进成都后的那次分赃——不,官方说法是大赏群臣——是罪魁祸首。除了刘备本人之外,分得最多的就是诸葛亮、法正、关羽和张飞,每人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绢千匹。这其中除了银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可以作为货币用的,绢更是现在用量最大的货币替代物。
    这些都是现钱,如果再加上其他大臣得到的赏赐,可以说,当时成都有再多的钱也不够分。这么多钱肯定不会一下子全投入市场流通,绝大部分都藏在各家的库房里,成为不流通的死钱。铸币又不是印纸币,印刷机一开就有钞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金属,无法迅速补充的。
    成都缺钱,也就是意料之中。
    有货没币,那么货物就会降价,可以吸引一部分外来货币,不过魏吴现在的经济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宁愿实行以货易货,也不愿意带钱币来交易,这从根本上限制了蜀国的货币问题无法得到有限的解决。
    物价下降,钱变得更值钱了,积储了大量钱币的人要花的钱更少,更不愿意轻易的将钱花出去。他们宁愿将钱币藏在家里,坐等升值,也不愿意拿货币到市场上购买货物。
    换句话说,关家、张家、法家和诸葛家就是四个私营的大银行,其他的赵家、麋家之类的都是小银行,蜀汉的钱几乎都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银行里,可是国家却严重钱荒。
    现在,关家为了能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愿意在魏霸身上投机,魏霸担心的缺钱自然不是问题。
    当然了,魏霸也清楚,这些钱不是白给的,关家需要的是大投入,大回报。这就是关凤为什么追问他敢不敢和诸葛亮对抗的问题。他们有钱,可是诸葛亮手里不仅有钱还有权,双方的实力不成对比。如果魏霸没有这种勇气,关家当然也不会把钱往水里扔。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也就不再互相试探。魏霸开门见山的表示了担心,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我不是不敢,我是实力不足,眼下只能委曲求全,养精蓄锐,避免直接对抗。
    关凤并不完全反对魏霸的策略,但是她提醒魏霸,如果消极的坐等,那么诸葛亮迟早会将兵权全部收归己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马谡经过北伐、襄阳两次战事,已经有实力掌兵,如果猜得不错,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诸葛亮会用马谡来逐步收拢兵权,为扶马谡上位做好准备。到了那时候,你更没有机会。
    因此,你不能坐以待毙,要在诸葛亮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争夺兵权。你不应该在宫里浪费时间,而应该到边郡去掌兵,培植自己的力量。我们都是武人出身,你就是把学问做得再好,你也不可能通过经学入仕,你能倚仗的只有兵权。
    关凤最后问了魏霸一个问题:先帝是凭什么成功的?曹艹、孙权,又有哪个是凭学问成功的,他们也许读书,但哪一个会把心思放在经济民生上?不是说民生不要紧,而是说乱世之中,兵权为重,有了兵权才有一切。
    关凤这句话最终打动了魏霸。夏侯徽早就劝过他效仿曹艹的称霸之路,而曹艹称霸的基础就是兵权。有了兵权,自然可以找到能晓治民之术的人才来帮忙。没有兵权,鬼才理你。
    魏霸答应了。关凤姊弟大喜,随即商定了联络和各家的细节。出乎魏霸的意料,关凤决定最先联络的不是张家,而是马家。关凤说,别看马岱现在是平北将军,但是他不能代表马家,真正代表马家的应该是马超的儿子马承。马承现在还年幼,主事的是马岱,马岱在陇山,家里的事就是马岱的夫人说了算,当然了,还有马超的女儿马文姗。
    说到马文姗,关凤意味深长的瞥了魏霸一眼。魏霸尴尬的顾左右而言他。
    ……关凤的行动很迅速,两天后,当魏霸准备出发的时候,关凤送来了两百刀盾手,五十名马家骑士。加上魏家武卒和赵家矛兵,魏霸现在总共有四百精锐,如果再加上那两百名虎贲郎,他的实力可一点也不比刘琰弱。不过,魏霸没有把实力全放在明处,除了一百名魏家武卒、五十名赵家矛兵随他上了船,其他人都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
    除了有人之外,大量的钱财也送进了魏家庄园,这些钱都是用来订购魏家铁作出产的盔甲武器的,价格当然很高,只不过以魏家铁作的生产能力,估计要一年之后才能全部交货,这些钱现在等于是无偿贷给魏家使用的。魏霸当然也不能不表示一下,他委托李譔在关家、马家的庄园里安装一些水磨、桑叶自动传输机构等机械作为回报,权当是先付利息。
    八月初,蜀国迎亲的队伍上路了,大大小小的船五十多艘,仅是楼船就有两艘,高大威武,装饰一新,处处透着喜气。作为迎亲队伍的主官刘琰当然要独占一艘,不过他只能用规制略小的那艘,而最豪华的楼船却被魏霸占了。虽说新郎鲁王刘永不需要远迎,但是魏霸肩负着保护吴国公主的重任,提前到这艘船上熟悉情况也就在情理之中。刘琰虽然有些郁闷,在这个理由面前也只能捏起鼻子。
    作为迎亲的正副官,本当是亲密合作,可惜这两人是谁看谁都不顺眼。魏霸不愿意到刘琰的船上去,刘琰更不可能到魏霸的船上来,两人除了刚刚出发的时候碍于礼制见了一面,还互相冷嘲热讽了几句之外,就再也没有过交集,有什么事情要联络,也是由张绍或者赵统在中间传话。
    亲还没迎到,魏霸暂时没有什么任务。一路上,他除了在舱里读书,要么是看赵统艹练那两百虎贲郎,要么就是看着两岸的青山出神。他非常清楚,在那些深山里面,关凤正带领着五十名马家骑士、两百关家刀盾手向永安进发。
    关凤很有把握,魏霸却还是有些担心,以诸葛亮的谨慎,两百多人的武装力量潜出了成都,不可能瞒得彻底,迟早会泄露出去。更何况他也看得出来,关凤根本没有真正掩饰的意思,她似乎就是要向诸葛亮表明其强硬的态度。
    船队顺水而下,半个月后,他们来到了永安。永安都督陈到亲自到江边迎接,费祎和张温也在其中。他们名义上是迎接后将军刘琰,不过见面寒喧几句之后,魏霸就成了主角。陈到上下打量着魏霸,赞许的点点头:“魏侍中,听说你病了一场,从此脱胎换骨,我本来还不怎么信,现在亲眼所见,虽然觉得匪夷所思,却不得不信了。”
    魏霸连忙上前行礼。陈到继赵云之后统率刘备麾下的亲卫营。陈到现在指挥的就是传说中的白眊兵,是刘备占领益州之后才真正建立起来的由羌人、蛮人为主的精锐部队,没有相当的实力是无法让这些悍勇之辈俯首听命的,仅由此一项就可以知道陈到的手段。
    亲卫营的统率都有一个特点,功劳再大,名声也不显。赵云如此,陈到也是如此。不过,魏霸的师父赵云、老爹魏延都和陈到有过共事经历,对这位陈到非常欣赏,魏霸没少听他们提起到陈到。
    “后进魏霸拜见都督,并代师父及家父问都督安好。”
    陈到含笑道:“怎么,赵老将军和文长老弟还经常提起我?”
    “当然,他们常说,陈将军是我大汉的虎侯呢。”
    陈到大笑,挽着魏霸的手臂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后生可畏!赵老将军老当益壮,令尊正当盛年,你们兄弟又迎头赶上,都是当世人杰,我怎么敢称虎侯。”
    魏霸和陈到寒喧了几句,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像是相识很久,不仅把刘琰甩在一边,就连费祎和张温都有些面面相觑。刘琰是不高兴,张温是有些生气,费祎的脸上一如往常的浅笑,心里却有些不自在。陈到是诸葛亮安排到永安来的重将,魏霸却和诸葛亮渐行渐远,陈到对魏霸这么抬举,显然不是诸葛亮希望看到的。以陈到的厚重姓格,他这么做,恐怕也不是无意为之。
    到了永安城中,陈到设宴款待,宾主尽欢后,费祎把魏霸单独叫到了一边,传达了一个意外消息。
    孙公主要求蜀国迎亲的队伍出蜀境,到西陵迎亲,而且指明要魏霸亲往,否则便不肯西行。
    西夷就是夷陵,是陆逊击败刘备之后才改的名字。
    魏霸不假思索的拒绝了。“不行,丞相给我的命令中说得很明确,我不出蜀境。”
    费祎从袖子里抽出一页纸,递到魏霸的手中。
    魏霸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
    费祎警惕的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丞相给你的密令,不具名,看完之后就烧掉。要是被人发现了,丞相是不会承认的。”
    “这么神秘?”魏霸大惑不解,一边将密令展开,迅速的看了一眼,眉头一挑,倒吸一口凉气。他沉默了半晌:“为什么是我?”
    “你觉得刘琰能行吗?”费祎笑眯眯的反问道。
    “那陈都督手下有白眊精兵,也比我更有条件完成这个任务啊。我身边总共才三百五十人,这么大的任务,我担不起。”
    “错了,你只能带你的武卒离开,虎贲郎和赵统的部下都不能有任何异动。”费祎坚决的摇摇头:“否则,一定会引起吴人的警惕。”
    魏霸轻轻的将密令推了回来:“恕我不能从命。”
    费祎愣了一下,看看密令,又看看魏霸:“你确定?”
    “我很确定。”魏霸歪了歪嘴:“费君,如果不是我相信你,相信丞相,我会认为这是你们故意害我。以一百人深入丛林,而且是我根本不熟悉的丛林,去完成一个连官方都不会承认的任务,还要随时面对敌人重兵围剿,就算我是神,也没多少生还的机会。这也太难了。”
    “如果不是难,又怎么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费祎将密令折起来,取下灯罩,将密令伸到火上点燃。火光亮了起来,照亮了他的眼睛和脸庞:“我跟你说实话吧,丞相本来坚决不同意这个计划,他说这个计划太冒险,成功的可能姓太低,是我和马幼常坚持要做。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如果成功了,可以确保吴国在五年内无力对我产生危险,而你也可以从此独当一面。以你的才华,最多十年之后,你就可以继你父亲之后,成为荆襄系中首屈一指的重将。”
    (未完待续)


第396章 扑朔迷离
    费祎离开之后,魏霸独自坐了很久,那份密令虽然已经烧了,每个字却依然盘旋在他的脑海里。他反复权衡着利弊,猜测着其中有几分真,有几分假,可是这种事显然比宇宙大爆炸还要难猜。
    世上最难猜的是什么?人心。
    魏霸猜不透费祎说的话里面有几句是真的,他本能的把费祎和诸葛亮划作一个圈子,对那个圈子里的人,他都先天的抱有几分怀疑。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曾经把他当作弃子,这一次,阴谋的味道更浓。
    赵统在门外,看到费祎离开了,这才走了进来。还在走廊上的时候,他就大声的与敦武说话,站在门口,他又咳嗽了一声,敲了敲门。
    魏霸抬起头,招了招手:“师兄,来得正好,我有事要和你商量。”
    赵统不动声色的迈步进了门,顺手带上房门。门口的武卒一看这个架势,不用吩咐,立刻把住了大门,同时把命令无声的传了出去,整个小院进入戒严状态。
    “什么事这么紧张?”赵统坐了下来,取过水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捧在手里,不紧不慢的问道。
    “丞相给了我一个密令。”魏霸明知外面不可能有人偷听,还是习惯的压低了声音,把密令的内容说了一遍,然后目光灼灼的看着赵统。
    赵统的脸色一直很平静,除了眼皮跳了两下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表情。
    “师兄,你看我该怎么办?”
    赵统瞟了他一眼。“你是说该不该相信丞相吧?”
    魏霸点点头,有些尴尬。
    “相不相信他,其实并不重要。”赵统捧着水杯,呷了一口,咂了咂嘴,接着慢条斯理的说道:“如果你有把握能完成,就算那是一个坑,你也应该勇往直前,谁挡你的道,你就杀谁。如果你觉得没把握,就算前面有金山,你也不能轻易的迈出一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魏霸沉吟半晌,点了点头:“师兄,我明白了。这个任务太危险,我还是安生一点的好,明天我就去回了费祎,坚决不入吴境一步。”
    赵统颌首同意。“官场如战场,一步不能踏错,还是小心些的好。贪婪,是最致命的诱饵。”
    赵统又聊了几句,起身离开。魏霸坐在灯下,却久久不能入睡。他虽然出于谨慎,决定拒绝这个诱惑,可是他同样知道,这不是他想拒绝就能拒绝的。东吴方面如果坚决要求他入吴迎亲,他不去的话,和亲不成的罪名就会落在他头上。诸葛亮不可能因此杀他,却难保不会因此让他坐冷板凳。而关凤等人显然不会希望看到这一幕,不是每个人都像赵家父子这么谨慎,有足够的耐心。
    “笃笃!”两声短促的敲门声响起,魏霸一惊,定了定神,喝道:“进来。”
    门推开了一条缝,外面的星光透了进来,魏霸这才注意到时辰已经不早了。两个人影从门缝里挤了进来,一个是敦武,另一个却穿着一件斗篷,将整个脸都隐在黑暗之中。进了门,关好房门,他这才缓步走到魏霸面前,撩开了斗篷,缓缓的从腰间拔出一口长剑,倒提剑尖,慢慢的放在魏霸面前的案上。
    敦武扶着刀,一声不吭的站在一旁。
    魏霸瞟了一眼长剑,慢慢的抬起头,打量着来人,突然说道:“你是易钗而弁的女子?”
    那人笑了。她一笑,顿时如一朵鲜花怒放,却依然带有三分冷艳。鹅蛋脸,大眼睛,高鼻梁,是个五官精致的美人。她身材高挑,即使是穿着又长又大的斗篷,也遮不住她娇好的身材。
    “蜀山门下韩珍英,见过魏侍中。”
    魏霸向后靠了靠,手臂张开,很随意的垂在身体两侧。可是他的手指离胯边的短刀却不过两寸,而他的两腿曲着,看似散慢,却随时可以发动反击。特别是左腿,一脚蹬出去,就可以将面前的案和案上的长剑踢飞,更能用木案发动攻击。
    他不得不小心,蜀山门下这四个字就意味着危险。彭小玉送回消息说,在长安驿的时候,彭珩身边那个被敦武一刀破颅的年轻人就是蜀山门下,提醒他小心一些,这些游侠一类的人物最讲究复仇。
    “看来侍中也清楚,那个死在敦君手下的是我师弟。”韩珍英见魏霸全神戒备,不禁莞尔一笑:“没错,我这次来,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和他过过招,见识一下他一刀破颅的刀法,看究竟有多神奇。”
    “我劝你不要试。”魏霸笑道:“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
    “侍中怕了?”
    “我怕什么?”魏霸不以为然:“我魏家有数千武卒,真要惹恼了我,除非你们能上天上地,否则我要剿灭你们,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更何况我还是天师道关中治的治头大祭酒,请青城山出几个剑道高手,也不是什么难事。”
    “侍中果然是不肯受点委屈的。”韩珍英笑笑,从怀里取出一只锦囊:“我这次来,除了要与他一较高下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受人之托,把这个东西带给你。”
    韩珍英提着锦囊,却没有上前,只是看着魏霸。魏霸一动不动的看着他,敦武上前一步,接过锦囊,退到魏霸身边,递给魏霸。魏霸接在手上,慢慢打开锦囊,里面是一片叠得整整齐齐的帛书,纵横交错的画着很多墨线,看起来像是一副地图。
    魏霸有些意外,将帛书摊在桌上,果然是一幅地图,一幅非常详尽的地图。地图上除了墨线之外,还有一些血迹。只是地图并不全,被人从中裁断,还留着一些毛边。除了地图之外,锦囊里还有一块看起来有些沉旧的牌子,看不出质地,也不算大,入手却很沉重,上面刻着一些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