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蜀-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四个人中,除了冯进沉稳一点之外,其余三个人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关兴带头,其他人立刻跟进,兴冲冲的向东跨院走去。穿过一道长长的走廊,战士的喊杀声越来越清晰,眼看着就能亲眼目睹时,突然“哗啦”一声响,从旁边窜出八个全副武装的士卒,将关兴等人围在中间。这些士卒脸上虽然流着汗,眼神却寒冷如冰,大有一言不合,就将关兴等人当场斩杀的意思。
关兴等人都是带兵打仗的武人,倒还没乱了方寸。关兴和张绍冷眼旁观,冯进走上前,拱拱手道:“我们都是来拜访你家少主魏霸魏子玉的,不是外人。”
“既是访客,就应该在前院等着,怎么能随意走动?”王双提着一口战刀走了出来,冷笑一声:“没人领着就到处乱闯,恐怕不是为客之道吧。”
看到眼前这个身材高大,足有九尺高的彪形大汉,关兴等人都吓了一跳。魏霸身边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个猛人?仅是这身量看起来就够吓人的。原本那八个士卒就已经够威风了,现在再加上这样一个领头的,关兴等人更不敢大意了。他们倒不是怕死,而是怕万一误会了,被这莽汉打一顿,那可丢人丢大发了。
就在这时,陈管事跑了过来,一看这副架势,他也吓了一跳,连忙喝退王双等人,一脸歉意的对关兴说道:“真不好意思,我家少主说,他现在是闭门思过,不宜见客。只能请诸位在偏院稍坐,待奉上淡酒,稍解暑意。”
“胡扯,要喝酒,也要让他陪着,要不然有什么鸟意思。”张绍刚才被王双镇住,心里本来就有些不痛快,现在一听说魏霸不见他们,顿时火了,伸手揪住陈管事的衣领,一边把他往东院推,一边喝道:“快带我们去见他,要不然,休怪我不客气。”
陈管事哭笑不得,连忙说道:“君侯,请息怒。我家少主他不在这里……”
“不在?还想骗老子,老子都听到练兵的声音了。”张绍冷笑道:“镇北大将军不在家,魏子柔也不在家,除了他魏子玉,还有谁会练兵?”
他说着,已经走进了演武场,正在将台上指挥演练的靳东流看到这个场景,立刻沉下了脸,大喝一声:“王双何在?把这些不速之客拿下。”
“别!”陈管事连忙拱手:“靳司马,这都是少主的朋友,和我开玩笑呢。没事没事,你继续,你继续。”一边说着,一边把关兴等人往外推:“君侯,少主不在这里,在西跨院呢,请随我来。”
张威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指挥台的靳东流,“咦”了一声:“我好象在哪里见过此人。”
“他原是魏军将领,刚刚归附我们魏家的。”陈管事一路走,一路把靳东流和王双的情况说了一遍,张威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这就是那次在房陵被生擒的魏将。搞了半天,他还是成了子玉的人啦。”
“你说什么呢?什么叫我的人?”魏霸穿着一身单衣,手里握着一根戒尺,从一间屋里走了出来,一看到关兴等人,便笑了起来:“几位君侯,不知道擅闯民宅是要治罪的么?”
“好你一个魏子玉,我们几个来看你,你居然躲着不见?”张绍咬牙切齿的骂道:“快说是何道理,要是不能让老子满意,看我不收拾你。”
魏霸尴尬的笑笑:“我不见你们,也是有苦衷的嘛。闭门思过,当然要有个思过的样子,天天呼朋引友,饮酒宴乐,那像什么样子。”
关兴走到他面前,探头向屋里看了一眼,只见数十个大不过十三四岁,小的才七八岁的孩子腰杆笔直的坐着,正在认真的写字。关兴不禁奇道:“你这是干什么?”
“闲来无事,教家里几个孩子读点书,认点字。”
“原本做起先生啦,怪不得。”关兴连连咂嘴,脸上掩饰不住的讽刺:“那你现在明白自己错哪儿了?”
魏霸双手一摊,长叹一声:“我现在思的就是自己究竟错哪儿了。”
关兴等人忍不住哄堂大笑。
来了这么几人大人物,魏霸这书也教不下去了,只好把他们领到自己的院子。一落座,关兴就说明了来意。魏霸很感激,却绝口不说诸葛亮的不是,最后关兴急了:“子玉,你说吧,这件事,我们怎么样才能帮你。”
魏霸沉吟片刻:“其实说来说去,压力还是来自东吴。孙权丧心病狂,要不惜代价的与我开战。他疯了,丞相却没有疯,也不想跟着这个疯子打个烂架,所以只能委屈我。只要把东吴的事解决了,我想丞相也就不会这么为难了。”
冯进感激的看了魏霸一眼。不管魏霸心里怎么想,在关兴等人面前,他没有和诸葛亮撕破脸,就是顾全大局的表现,这样一来,他们也无须和诸葛亮正面为敌,还有回旋余地。
关兴想起关凤的话,心知肚明,也不戳破:“那该如何处置?”
“很简单,让江东人知道,我们其实不怕打这一仗就行了。”魏霸微微一笑:“丞相不能说这样的话,否则他就是穷兵黩武,可是你们却可以。身为武人,本来就应该敢战,善战。再者,有了你们的表态,丞相更有谈判的底气。”
关兴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对了,有件事,我一直想请你们帮忙。”魏霸笑道:“既然你们主动找上门来了,我就不客气了。”
关兴等人互相看了一眼,忽然有一种不祥之兆:“什么事?”
“你们帮我留心一下,看看益州本地有没有哪家有适龄的女子,我兄长年纪不小了,马上又要升任将军,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夫人呢。这做兄长的不娶妻,我这做弟弟的也着急啊。”
冯进一听就上了心,魏家现在是荆襄系武人中实力最强的,他们应该在荆襄系内部联姻才对,何况也无须魏霸出面托人。既然魏霸这么做了,就有特殊的用意。
“要找个什么样的?”
“找个读书人家。”魏霸不经意的瞟了冯进一眼:“我家是武人,阳刚有余,温润不足,找个读书识礼的,也好帮我们家添点文气。门第也不要太高,像汉中赵家那样的就行。我本来是想去成都赵家看看,只是现在闭门思过,也不太方便,只好委托几位老兄了。”
冯进明白了,拍着胸脯说道:“子玉,别的事我帮不上你,这件事,我来替你留心。”
魏霸含笑点头:“要说你们几个之中,能办成这件事的还真的只有你。文举,那我就把这件事托给你了。”
关兴一直在冷眼旁观,这时才阴阳怪气的说道:“子玉,你这是怀疑我们的能力吗?冯文举能办成,我们就办不成?我关家虽然没什么学问,可是益州有学问的,我还是知道几个的。你觉得河东裴家如何?”
(未完待续)
第369章 闹市风波
就在魏霸闭门思过的时候,成都的形势慢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吴懿等人回到成都,押着一队队的俘虏和大量的战利品走进成都城,襄阳大捷的消息终于进入了每一个成都百姓的视野。成都的街头巷尾都开始讨论这一次襄阳大战,对蜀汉军以区区三万大军调动曹魏双方十余万大军恶战,并且获得了如此丰厚的战果,几乎每一个蜀汉人都觉得很兴奋。三国之中,蜀汉最弱,曹魏就像一头猛兽,连看一眼都让人心惊胆战,而吴国同样也不可小视,刘备入蜀之后,先是争江南四郡失利,然后是关羽襄阳之战失利,再接着刘备东征失败,接连三次战败,让蜀汉人对东吴同样有着说不清的畏惧。
突然之间,最弱的蜀汉同时把两个强劲的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大捷,孙权被魏军突袭,损失惨重,而曹睿又被蜀军突袭,险些丧命,这样一来,岂不是蜀汉军的战斗力比魏军的战斗力还要强悍?
普通百姓不懂那些复杂的实力权衡,他们只知道谁胜谁负,谁胜了,谁的实力就强,以现在的局势而论,三国的实力排名当然是蜀汉第一,曹魏第二,而曾经接连三次打败蜀汉的吴国就只能垫底了。
这样的结果,自然成了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国人喜欢把集体的胜负集中到某个人头上,打了胜仗,自然会有英雄。作为皇太后的兄长,刚刚凯旋的吴懿立刻成了众望所归的英雄,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皇后的兄长张绍紧随其后,每天迎来送往,从睁眼忙到闭眼。其他立功的将领也不例外,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有身份有条件的人要家里摆宴,而普通的将士们得了赏钱,就只能去酒市买醉,大大刺激了一下成都的经济。
在热闹之下,一股暗流渐渐的露了出来,有人开始注意到了这场举国欢庆中的不和谐因素。先是有人听说这一战立了大功的丞相府参军魏霸现在不仅不在庆祝之列,还要闭门思过,紧接着有人发现,吴国的使者张温、魏国的使者夏侯玄都在成都,而他们到成都来的目的不约而同的都与一个人有关:正在闭门思过的魏霸魏参军。魏国是被打怕了,派人来和亲的,这当然让蜀汉的百姓很得意,而吴国的使者则不那么受欢迎了,他们是来指责魏霸魏参军破坏联盟的。
普通百姓没那么多复杂的权衡考量,他们既然认定了魏霸是英雄,那谁和英雄作对,谁就是敌人。魏国人是来讨好魏霸的,那可以当客人对待,吴国人是来为难魏霸的,那他们就是不受欢迎的人。这种情绪随着天气的渐渐炎热开始发酵,短短的几天内就达到了爆发点。
这天一清早,张温趁车赶往丞相府。他心事重重,愁眉不展。来到成都多曰,蜀军已经凯旋,封赏在即,可是他的任务却还一直没有圆满的希望。魏霸闭门思过,却一直不肯承认错误,诸葛亮也迟迟没有对襄阳之战中汉吴双方的配合失误做出定论,他无法回到武昌向孙权交差,再拖下去,孙虑不能入土为安,孙权的怒气只会越来越大,而他的处境就只能越来越不妙。
张温很着急。他现在是待罪的人,如果不是诸葛亮暗中帮他活动,暗示孙权只愿意与他交涉,孙权才不会把他放出来呢。上次被暨艳案牵连,张家损失惨重,他的弟弟张白死在贬所,他的中妹也因为不愿屈从官命改嫁饮药而死,他这次复出是为了家族的重兴而忍辱偷生,如果不能完成任务,他忍受的这些屈辱就没有了意义。
就在张温沉思如何让诸葛亮逼迫魏霸最后低头的时候,他的出现引起了路边的几个妙龄少女的注意。张温身材修长,一表人才,兼有才子名士的翩翩风度,走到哪里都鹤立鸡群,出类拔萃。他一出现在大街上,不论是男人女人,看到他都要赞一声的,张温也习惯了这些,所以对那些少女热切的注视并没有太当回事,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开始的一两声惊呼之后,那些少女的话题立刻有了根本姓的转变……
“那个男子是谁?好一个妙郎君。”
“嗯,的确很漂亮,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嘻嘻,也不害臊,你哪里有机会见过这样的妙人?”
“真的,你等我想想。”那受到同伴质疑的少女揉着眉心想了片刻,忽然想了起来,惊喜的叫道:“对了,他是吴国的使者张温,比魏国的使者年长一些,个儿也要高一些。”
“吴国使者?”同伴顿时了变了脸色:“可是来刁难魏家小郎君的?”
“好像是呢。吴国打了败仗,死了个王子,不怪自己无能,却说是魏家小郎君的错。现在魏家小郎君闭门思过,我都有好些天没看到他了。唉,要说起来,这个张温虽然漂亮,却没有魏家小郎君更像个汉子。唉,唉,你拿我的鸡蛋干什么?”
在少女的惊讶声中,她的同伴一手拿着鸡蛋,一手提着裙子,奔到张温的车前,尖叫一声:“砸死你个龟儿!”
张温习惯了被人注视,他的随从也习惯了经常有少女靠近了向张温抛媚,对这个少女的举动,他们一点警惕也没有,等他们发现少女抛来的不是娇媚的眼神,而是一颗鸡蛋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鸡蛋准确的落在张温的脸上,“啪”的一声响,蛋壳破裂,蛋黄蛋白沿着他的脸淌了下来,滴落在他的洁白的单衣上,顿时一片狼藉。
“嘿,你这女子,好生无礼!”随从们迎上去,拦住那个准备冲上来再吐一口唾沫的少女,拔出了战刀进行恐吓。那少女却毫不畏惧,一边四处寻找着可以用的武器,一边破大骂:“你个龟儿,没本事打魏国人,却赖我们汉人,真正是不要脸的东西。你们那个大王更是不要脸,他儿子死在魏人的手上,不敢去找魏人报仇,却来我们成都生事,当我们益州人好欺负么?”
张温等人被骂得面红耳赤,一时无语,有人上来驱赶少女,少女却不肯离开,一边尖声叫骂着,一边推推搡搡。她的同伴们也赶上来帮忙,一时莺声燕语,吵吵闹闹。她们的叫骂声吸引了更多的人,不少刚刚市场里出来的百姓围了过来,眉飞色舞的看热闹。当他们听说这个人是吴国使者,是来责难襄阳之战的功臣魏霸时,群情顿时激愤起来。
“砸他,砸他!”更多的人叫嚷着,一片菜帮子向张温飞去。
“砸这个不要脸的吴人。”又是一颗鸡蛋飞了出去。
“滚回你们吴国去,成都不欢迎你们!”一口浓痰飞过数步远,“啪”的一声粘在一个随从的脸上。
张温目瞪口呆,面对这个情况,他一点准备也没有,谁也不曾想走路走出祸事来了,一向温顺的成都人居然集体向他发难,嘴里骂着污言秽语,手里扔着石头砖块,各种蔬菜,间杂着口水浓痰。
“快走,快走!”张温连声叫道。
车夫挥动车鞭,想要驱车离开,却发现路已经被堵住,马根本无法跑起来,他挥鞭的动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搔乱,人群中有人大叫:“吴狗打人啦!”
“揍他!”愤怒的百姓围了上来,有人拽住了马缰,有的拉住了车厢,有人把手伸向了车上的张温。张温吓了一大跳,不假思索的跳下马车,大声叫道:“快走,快走!”
随从们见形势失控,立刻拥了过来,将张温护在中心,向外突围。他们不敢当街杀人,只敢用刀鞘、刀环推挡。可是这样依然让围观的百姓愤怒,马上就有人大叫:“吴狗杀人啦,吴狗杀人啦!”
一听说杀人了,有人胆怯了,向后退去,有人却更加愤怒,嘶吼着冲了上来。张温的随从们不敢恋战,护着张温落荒而逃。愤怒的百姓追出一条街,这才悻悻的散去。
张温狼狈不堪,头上的冠掉了,头发散开了,脸上流淌着鸡蛋,还粘着几片菜叶,而身上原本一尘不染的越布单衣也脏得不成样。看着同样惶惶不安的随从,张温欲哭无泪。他想了想,也没回去换衣服,就这样赶到了丞相府。丞相府的门卒看到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还以为有难民前来喊冤呢,等认出是吴国使者,连忙进府汇报。
诸葛亮闻报,大惊失色,第一时间赶了出来,拉着张温的手,半晌才道:“惠恕,这是……”
“唉,丞相,我成了全成都人的敌人了。”张温长叹一声,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你再不拿出个章程,让我早点离开,今天有人用菜叶鸡蛋砸我,明天恐怕不会有人拿刀来杀我了。”
诸葛亮听了,也不禁苦笑一声:“惠恕,你以为我不想吗?我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啊。你跟我来……”他引着张温来到堂上,拿出一摞文书放在张温面前:“你看,这都是为魏霸叫屈的。”他又从旁边拿出一张与众不同的纸来:“这是我们陛下的垂询,连他都知道魏霸受委屈了,你说我该怎么办?我今天承认是魏霸的错误,明天说不定就有人这样对我。”
张温诧异的看着诸葛亮,倒吸一口冷气:“丞相,这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啊。”
“你才知道啊?!”
(未完待续)
第370章 峰回路转
诸葛亮也很意外,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有失控的可能。
魏霸闭门谢客,但是诸葛亮知道他没有思什么过,魏家庄园就在他家隔壁,他的夫人黄月英又隔三岔五的和张夫人见面,对魏家发生的事基本上是一清二楚。张夫人将魏家的一半控制权交给了魏霸,并因此婉拒了与黄月英一起采桑养蚕的邀请,这实际上是表明魏家要走自己的路,不会做丞相府的附庸。张夫人说这是把管理权交给了魏霸所致,当然只是借口,不想撕破脸罢了。
魏家庄园和诸葛庄园靠在一起,魏霸在庄园里搞的那些水车,能自动传输、清洗桑叶的机械,当然全落在黄月英的眼里。黄月英本人也精于机械,对这些东西倒不是很惊讶,但是她非常清楚,魏霸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出来的人力并没有闲着,魏家又恢复了武卒的训练,而且力度更大。这表明魏家要坚定不移的走以武立家的道路,不仅不会放弃兵权,反而会抓得更紧。
魏霸以放弃军功为条件,换取了三百匹蜀锦的自主销售权。军功虽然放弃了,可是战利品的分割,他却一点也没少要,一百五十多名俘虏,其中还有两名被他生擒的魏将。王双也就罢了,不过是匹夫之勇,靳东流的水平如何,诸葛亮却清楚得很。在汉中的时候,他和靳东流有过接触,对这个出身一般的魏将印象很深。
魏霸把这些俘虏带回去之后,利用夏侯徽的身份迅速收服了这些人,又把那些阵亡武卒的女人配给他们,让他们安心在魏家生活。魏霸的这些做法,诸葛亮都看在眼里,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认为魏霸会甘心做个管家。
魏霸一直不肯承担对东吴作战的责任,他用沉默表示反抗,同时却把许给他的好处一一收入囊中。
这让诸葛亮既满意又不高兴。满意的是魏霸没有简单直接的和他大闹一场,而是有条不紊的见招拆招,初步显示了他的沉稳和耐心,只有这样的人,将来才有可能在朝堂上有所成就。不高兴的是魏霸的意志很坚决,显然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这样一来,他的意图就根本无法实现。
魏霸托冯进等人寻觅适合魏风的世家女子,这便是一个信号。魏霸宁愿自己来解决魏风的婚姻问题,也不肯向他低头。一旦魏家真的与益州世家结了婚姻,那荆襄系内部的文武不和就会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诸葛亮相信,那些益州世家也许看不起魏家,可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舍不得一个女子,他们将非常愿意将魏家从荆襄系内拉出去。
这是诸葛亮绝对不能接受的。
“惠恕,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温呆坐在席上,看着那些少壮派蜀军将领的请战书,知道诸葛亮承受不住压力了。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纵使是两线作战,也比荆襄系内部分裂要容易接受得多。更何况面对东吴的压力,他的胜算还不小,只要小心艹作,完全可以再一次取胜。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怯战,必然会遭到政敌的攻击。
在他面前的这些文书中,就有来敏毫不客气的指责。来敏认为,迫于孙权的压力剥夺魏霸的战功,那是懦弱的表现。就算魏霸有背盟的事实,那也没什么,因为在他之前,孙权就已经背盟了。丞相北伐之前,就曾经派人与孙权结盟,而我军在关中恶战之际,孙权不仅没有帮我们,反而陈兵夷陵,他的眼中还有刚刚缔结的盟约吗?既然孙权背盟在先,魏霸为什么不能以牙还牙?以直报怨,是圣人的教诲,魏霸这么做是天经地义的。
来敏不愧是大儒,他选择姓的放弃了以德报怨的儒家道德标准,而是采用孔夫子的以直报怨来为魏霸开脱。这么说,才是正中要害。
孙权的确是背盟在先。诸葛亮北伐之前,就曾经派邓芝赴武昌与孙权商谈联合北伐的事。蜀军攻占关中,孙权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陈兵夷陵,就是背盟的行为。
“那丞相打算怎么办?”张温抬起头,一脸无奈的看着诸葛亮。既然诸葛亮向他问计,那说明他这次的任务已经没什么成功的希望了。
“魏霸,我是不能处罚了。”诸葛亮缓缓说道:“他的军功第一,我必须要赏,否则人心不服。至于吴王,我当然不希望与他开战,可是如果他真要来攻,我也只有迎战一途,绝无退缩之理。惠恕,你应该知道这一战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最后得利的只可能是魏国。你能不能劝劝吴王,让他冷静一点,不要做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丞相觉得我有这样的影响力吗?”张温的苦笑更加浓了。“我之所以能再次出使成都,就是因为蒙丞相看重,我能够完成别人完成不了的使命。现在使命无法完成,我还有什么用?”
诸葛亮笑了:“惠恕,你不要急,你好好想想,也许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张温沉吟不语。不过,诸葛亮的笑容感染了他,让他心里的烦躁减淡了不少。诸葛亮既然这么轻松,那他一定有了办法,只是不肯说出来,要由他的嘴提出来。
那诸葛亮会有什么办法呢?
张温眉头微蹙,忽然灵机一动,眼前一亮。“丞相,你是说……”
“不是我说。”诸葛亮摇摇头,指了指张温:“现在我是听你说。”
张温笑了笑,也不和诸葛亮纠缠这些细节:“丞相,你可以赏魏霸的军功,却不能同意他和曹魏的和亲,那你看这样行不行,丞相还他一门亲事。”
“哦?什么样的亲事能和曹魏的和亲相提并论?”
“这个世上,能和曹魏相提并论的,除了你们蜀汉的皇室,当然只有我们吴王。”张温向诸葛亮靠近了一些,低声笑道:“我们吴王有三个女儿,目前除了中女已经嫁人之外,长女孙鲁班新寡,少女孙鲁育尚未出阁,都是合适的人选,而且这两位翁主都是步夫人所生,地位非同一般,比夏侯尚的女儿可要尊贵多了。”
“那吴王能愿意吗?”
“只要丞相拿得出够重的聘礼,我想吴王会愿意化干戈为玉帛的。”
“什么样的聘礼才够重?”
张温笑了起来:“丞相,你就别和我再绕圈子了,你应该知道什么东西能打动我家大王的心,让他不再纠缠于王子之死。”
诸葛亮抚着胡须,沉吟不语。他是知道,可是他并不是很情愿。战船的技术是现在克制东吴,将来战胜东吴的利器,他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交给孙权?张温提出的这个方案是好,可是要价太高了,超出了他的估计。
张温见诸葛亮沉默,知道自己点中了诸葛亮的要害,不禁笑道:“丞相,你考虑考虑,不过时间不要太久。时间等得越久,仇怨越深,恐怕更不好解了。”
诸葛亮瞟了张温一眼,轻轻的哼了一声。
……费祎快步走进了魏府西院,站在廊下,看着正在教小孩子读书识字的魏霸,含笑不语。
魏霸放下了手中的教鞭,快步走了出来,老远的就拱着手笑道:“费君,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东风。”费祎笑眯眯的说道:“做先生的感觉如何?”
“还好。”
“有没有调皮的?”
“有啊。”魏霸笑道:“只要一走神,总有人会给你出点难题。”
“先生不好做。”费祎和魏霸并肩而行,侃侃而谈:“遇到调皮的,你怎么办?”
魏霸一怔,听出了费祎话中有话,他笑笑:“动之以情,晓之有理。”
“不错,这的确是正途。”费祎又问道:“如果有人还不听呢?”
“那就示之以威,执之以法?”
费祎转过头,看看一脸诚恳,眼神却有些戏谑的魏霸,哈哈大笑:“好啦,魏子玉,我就不和你打哑谜了。没人想向你示威。我今天来,是通报你一个消息的。”
“什么消息,值得费君亲自跑一趟?”
“当然是大消息。”费祎看看四周,魏霸会意,侧身把他引到后院一座小楼的二楼。费祎进了门,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正中的兰锜上有一口斑驳的战刀。他眼神一紧:“这就是关侯的佩刀万人敌?””
“嗯。”魏霸恭敬的答道:“长者赐,不敢辞,我又不敢自用,只好留在这里,供后人瞻仰。”
“后人?”
“关侯是熊虎之将,忠义无双,我魏家是武人,从家父起就以关侯为榜样,我们这些后人当然更不能例外。”魏霸淡淡的笑道:“从现在起,魏家年轻一辈武卒,在正式走上战场前都将在这里受兵法。有关侯这样忠义的先贤在前,我相信对他们的将来大有益处。”
费祎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只是眼神中有些寒意。不过他很快把这种情绪掩饰住了,从容入座,开门见山的说道:“综合你在关中和襄阳的军功,丞相准备为你请封为侍中。”
魏霸眉头一颤,连忙说道:“这……太厚了吧?”
第371章 一波又起
侍中者,侍于中也。原本是加官,有了这个头衔,就可以出入禁中,在皇帝身边陪侍,有顾问的意思。比二千石,级别不低,比马谡的丞相长史还要高一些。不过这个职位是典型的位尊权卑,手下一个兵也没有,实权更是一点也无。一个顾问,能有什么权?唯一的好处就是和皇帝非常亲近,如果遇到一个大权在握的君主,侍中可以通过影响皇帝来间接的获得权利,可是对于大权旁落的刘禅同志来,做他的侍中就只能陪他玩了。
没权,名份却高,对于魏霸一个刚刚弱冠的年轻人来说,能做六百石的丞相府参军已经是少年得志,现在又由参军一跃成为比二千石的侍中,不管他有多大的功劳,都容易让人生妒,当然也足以体现诸葛丞相对他的器重,谁也不能再说诸葛亮压制他,否则就会觉得亏心。
就连魏霸都会这么觉得。
可是魏霸不想做什么侍中。倒不是因为没权,他现在还没有到争权的时候。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大可以再蛰伏几年,等诸葛亮去世,再和马谡、蒋琬等人争权,避开诸葛亮这个神级的对手。他到成都来的目的就是接近皇帝刘禅,为以后争权做准备。
可是他不愿意以侍中的身份去。
一来侍中的身份太高,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二是侍中是宫内侍从官,要住在宫里,五天才有一天休沐的机会。而魏家现在诸项事务刚刚展开,他到宫里去做一个闲散官实在不是时候。
不过这个问题不重要,他大可以接受以后再主动辞职。之所以要先接受再辞职,而不是直接拒绝,这里面自然有微妙之处。直接拒绝,就是不给诸葛亮面子,不肯和解。接受了再辞职,那就与诸葛亮无关了,是他个人的事,说不定还能博一个谦虚的美名。
他的犹豫当然是一种表面文章,以示受宠若惊之意。
“以你的年纪来说,的确有些重了,不过你的战功人所共见,相信也不会有人说什么闲话。”
费祎又把其他人的封赏简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