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尹大目不动声色的站在了曹睿的侧前方,横刀于前,像一座铁塔似的护住了曹睿。
    四周战鼓声惊若雷霆,中军却鸦雀无声,如一块沉默的磐石,于无声中散发出慑人的威严。中军的寂静让有些慌乱的魏军渐渐的冷静下来,各自紧守营盘,踹倒帐篷,就地阻击。战阵之外,哪怕着火的帐篷薰得他们的脸发烫,他们也不肯乱动一步。
    “射!”
    摸不清敌人真实状况的魏军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用强弓硬弩的集射来阻击敌人。随着一连串的吼叫声,弓弦声急如暴雨,一枝枝箭矢飞向黑暗之中。
    “杀!”马谡挥刀大呼,率领着两千蜀军向前突进,前面的战士挥舞战刀、长矛,奋力搏杀,后面的战斗举起弓弩,扣动弩机,不停的射击。他们没有太多的情感宣泄,只是不断的杀进,杀进。
    马谡冲在阵势的中前部,在他的身前,谢广隆挥舞长剑,不停的拨打着射向马谡的流矢。四尺长的钢剑在他的手中轻若无物,每一次轻描淡写的挥动,都能及时的劈开一两枝长箭。他的左手拿着一面盾牌,却没有挡着自己,更多的却护住了马谡有胸腹。
    魏风就在马谡身后的战阵中,他率领的一千多魏家武卒也在,不过却不在最外围。马谡把他们安排在阵中,让其他的士卒把他们包围起来,不让魏风出手。现在看起来杀得很凶猛,其中真正在战斗的只是那些从郡兵中精选出来的士卒,真正的精锐一直在等待着马谡的命令。
    在另一侧,三千蜀军在魏风的部曲将王徽的率领下杀得肆意狂放,冲击得也更加猛烈。他们养精蓄锐了一个多月,攥了一身的力气无处发泄,今天终于找到了机会,一出手就全力以赴。王徽没有带盾,身披重铠,双手各执一口战刀,冲杀在最前面,面前无一回之敌。在他的率领下,蜀军越战越勇,号呼杀进。没有任何准备的魏军左营将士被他们杀得抵挡不住,连连后退,不过是一顿饭的功夫,他们就杀到了魏军左营的中部,眼看着就要突破魏军左营,面对魏军的中军。
    魏军也发现了这部分蜀军的凶悍,五营督文钦一面汇报天子曹睿,一面带着人杀向了左营。文钦提着战刀,飞奔到两军交战的最前线,看准了身材高大,在人群中最显眼的王徽就冲了过去。
    “杀!”文钦一声怒吼,飞身跃起,凌空一刀,直劈王徽。
    王徽虽然在不停的战斗,对身边的情况却了如指掌,文钦刚从远处冲了过来,他就看在眼里。一看文钦身上的甲胄,他就知道这是一个军官,顿时战意大盛。面对飞身杀到的文钦,他不退反进,同样报以怒吼,一刀砍开文钦的战刀,另一刀冲着文钦的脖子就剁了过去。
    “杀!”
    文钦手中的战刀和王微一接触,就觉得手腕一麻,顿时警惕起来。王徽身材高大,力气自然不小,这一点文钦早有准备。一见招数用老,王徽的右手刀开始反击,他立刻拧身举盾,用盾牌挡住了王徽一刀,同时借着转身的力量挥刀反劈。
    王徽架住,举刀再剁。
    两人各不相让,杀在一处,一时间杀得难分难解。王徽手中的战刀是魏家铁作的新品,文钦手中的战刀也不是凡品,是当年曹艹赏他父亲的宝刀,是难得的百炼钢刀。两人都倚仗着自己的力气大,战刀锋利,想把对方的刀劈断,可是连砍几刀,砍得火星四射,居然不分胜负,这才明白对方手中的战刀也不是普通制式武器,立刻加起了小心,使出浑身解数,要凭自己的刀法将对方砍倒。
    文钦挡住了王徽,就是挡住了蜀军最锋利的箭头,魏军的兵力又占了上风,终于稳住了形势。眼看着突击速度减慢,伤亡开始增大,王徽不再恋战,长啸一声,连劈三刀,逼退文钦,随即率军急退。
    文钦见了,不假思索的大喝一声:“追!”就率领部下追了过去。
    蜀军撤退的铜锣声和魏军追击的战鼓声、欢呼声混在一起,传到了中军。一直没有说话的曹睿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正在右营厮杀的魏军听到己方取胜的消息,齐声欢呼,杀得更加有劲。蜀军士卒全力搏杀,却很难再进一步,一个接一个的士卒倒了下去,渐渐的,马谡暴露在魏军的面前。
    看到这个指挥作战的敌军将领,魏军士卒怒吼着涌了上来,一时间阵势大乱。
    “参军小心!”谢广隆舞动长剑迎了上去,剑光霍霍,眨眼间刺倒三人。魏军士卒被他犀利的剑法震住,士气为之一滞。就在这时,马谡下令身边的传令兵敲响了铜锣。
    “当当当,当当当!”清脆的铜锣声穿透雄浑的战鼓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正在搏杀的蜀军卒听到铜锣声纷纷后撤,魏军大喜,欢呼雀跃,紧追不舍。
    魏军将士刚追了十几步,突然发现像潮水般退去的蜀军阵中露出了一个严整的军阵,一个杀气腾腾的军阵,就像海水退后露出了水下的礁石一般,近千余头面钢盔,身穿黑甲的士卒排成着整齐的突击阵型,齐唰唰的抽出了雪亮的战刀,突然出现在魏军面前。
    这是一块沉默的礁石,一块杀气腾腾的礁石,一块锋利的礁石。
    冲在最前面的魏军被这股杀气震惊,不约而同的停住了脚步,冷汗透体而出。
    “杀!”魏风低吼一声,踊跃上前,战刀一闪,将一个目瞪口呆的魏军军侯一刀枭首。
    (未完待续)


第337章 计中有计
    曹睿的近卫军虽然只有万余人,却仍然按照标准的模式面北立营。中军是三千人的武卫营,前军近两千人,后左右三军各一千三百余人,两千虎豹骑分布在樊城两侧。前几天战事紧张的时候,他的中军在樊城里面,有城墙保护,安全当然更有保障,昨天他一时兴起,留在了城外的中军大营里,因为事出仓促,移营麻烦,所以也就没有整体向前移动,只是把城里的一部分中军调到了城外,虎豹骑自然也就没有正式的营地,依然停留在樊城的两侧,位于中军的后方。
    这样一来,护卫中军的责任就落到了前左右三军以及中军的肩上。中军有一部分兵力在樊城里面,现在大概只有两千人。负责护卫周边的三营中,前军的人数最多,左右两侧相对薄弱些。
    这只是一个临时的举措,原本计划是等到第二天早上,如果曹睿还想留在城外,就一起移营,如果曹睿要回到樊城里去,就不用这么兴师动众了,前后也就是一夜的时间罢了。
    谁也没想到他们的身边居然有人一直在窥视着他们。马谡从他们的阵地规模上看出了魏军的破绽,他把六千蜀军分成三部分,由王徽率领三千人攻击魏军的右营,他和魏风亲自率领两千人突击魏军的左营,还有一千人被他留在了暗中,以备在必要的时候对魏军进行搔扰。
    仅从人数看起来,王徽以三千人攻击一千三百人,完全可以占据明显的优势,无疑是主攻方向,而马谡和魏风只有两千人,更像是辅攻的牵制兵力。马谡再将魏风和千余战斗力最强的魏家武卒藏在阵中,一直让精选出来的郡兵担任外围的攻击任务,就像在一把锋利的宝刀上面套了一层普通的外鞘,尽可能的欺骗魏军。
    马谡的准备不仅如此,他还特地重新规定了进退时的金鼓信号。通常战斗都是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今天为了达到扰乱敌人,出其不意的目的,马谡做了重新规定。开始的时候还是一样,但是当王徽第一次鸣金开始,金鼓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人,对金鼓声有不同的反应。王徽鸣金而退,吸引了魏军的注意力,让他们以为自己打退了敌人,紧张的心情有所放松,而包围在魏家武卒身边的士卒同样也在退却,进一步造成错觉,然而对于一直藏在阵中的魏家武卒来说,这却是进攻的号角。
    就在魏军以为敌人已经被击退的时候,蜀军最锋利的战刀终于出鞘,露出了狰狞的面貌。
    魏风等人一出手,就把趁胜追击的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形势瞬间逆转。正在退却中的蜀军仿佛海啸一般,刚刚退去,又以更凶猛的势头重新卷了回来。魏军对这个情况一点准备也没有,刹那之间就遭到了重创。魏风带着武卒,狂飚突进,几个呼吸之间就前突十余步。
    不仅是左营如此,右营也不例外,听到马谡的鸣金声,刚刚退却的王徽也再次杀了回来,怒吼着冲向有些茫然的文钦。文钦率领的数百人是目前魏军中为数不多的机动力量,能缠住他,不让他去支援左营,可以大大增加魏风所部成功的机会。
    这里是驻营地,不是战阵,所以中军没有高大的指挥台,曹睿只能通过营楼上的瞭望手传递其他各营的消息。原本他听到敌军退却的金锣声,绷紧的心情刚刚有所缓解,随即却听到了更激烈的喊杀声,不禁大为意外。当望楼上的士卒传递回战场上的消息时,他还是不太明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此时,刘晔和陈泰等人都赶了过来,得知这种反常的情况,也吃惊不小。刘晔随即提醒道:“陛下,不可轻易调动中军反击,我看敌人可能还有后招,也许左右两营都是虚的,而前军才是实的。”
    曹睿点了点头,心跳又加快了几分。护卫的三营中,前军的实力最强,如果敌人把真正突击的方向放在了前军,那对方的实力更不能小视。
    是什么样的人有这样的实力和胆量?曹睿心头疑云又重了一分。黑暗之中无法清晰的分辨战场上敌人的具体数量,可是从左右两营的喊杀声和阵线移动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左营还是右营,敌人的兵力都在己方的两倍以上。如果这两个方向都是疑军,都是牵制的兵力,那从北面突击的敌人又将有多少?
    总兵力应该不下一万,甚至可能更多。
    曹睿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似乎为了验证曹睿的担心,就在此时,前军传来警报,远处出现敌人踪迹,正迅速向大营接近。具体数量不明,不过从火把的数量看,至少有两千,也有可能是四五千。
    一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惊呆了。陈泰连忙跪倒在地:“请陛下移驾!”
    其他的近侍们也跪了下来,焦急的请求道:“请陛下移驾樊城。”
    只有刘晔一动不动的站在曹睿身后,抚须不语。曹睿略微有些秀气的眉毛挑了挑,看着刘晔说道:“卿家,你有什么高见?”
    刘晔缓缓走到曹睿面前,深施一礼:“陛下,臣以为不可。”
    曹睿眼神一闪:“为何?”
    刘晔道:“敌人夜间来袭,自然是出其不意,可以借着夜色掩藏自己的形踪。如果前军真是敌军的主攻所在,那他们没有必要还在那么远的时候就打出火把,而且,如果是想出其不意,更不应该早早的暴露自己的实力。他们大可以趁着夜色冲到营前,突然出手。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以此来看,前军面临的敌人才是真正的疑兵,敌军的主力应该就是此刻正在左右两营厮杀的人。”
    刘晔看了看陈泰等人,微微一笑:“就目前而言,我军的兵力占优,武卫营又是精锐之师,就算左右营损失大一些,敌人也未必能攻破中军,陛下可以高枕无忧,又何必退却。且陛下安坐于此,军心不动,陛下若退,反而于士气有伤,让那些见不得光的鬼魅得意。”
    曹睿点了点头,悄悄的吐了一口气。刘晔是他身边战场经验最丰富的谋士,从曹艹时代起,刘晔就以机敏干练见长。当年曹艹攻张鲁,夺取汉中之后,有意北返,刘晔和司马懿都曾建议趁势取巴蜀。为此,刘晔还和曹艹争论了一番,把曹艹惹得很不高兴,当然后来事实证明,刘晔的建议是正确的。
    那一次,曹睿是亲眼所见,从那时候,他就对刘晔非常欣赏。此时此刻,刘晔的镇定也让他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既然如此,那就令前营按兵不动,以备非常。令左右营坚守,武卫营待战。”
    刘晔点点头:“陛下所言甚是。”
    就在曹睿和刘晔商量对策的时候,魏风等人已经杀透了魏军左营,冲向了中军武卫营。武卫营的将军虎威将军许定严阵以待,一见到魏风等人奔来,立刻举起战刀,厉声大喝:“射!”
    两百多弓弩手扣动弩机,射出了一蓬箭雨。
    武卫营是皇帝的亲军,自然可以配备最犀利的武器,重弩移动不便,可是三四石的蹶张弩却可以大量配备。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就算是号称坚固的玄甲也未必能挡得住这些弩箭。
    许定是武卫将军许禇的兄长,征战多年,经验丰富。他没有凭仗着武卫营将士高超的个人武技直接上前厮杀,而是先声夺人,用强弩进行覆盖式射击,以期在交战之前就大规模杀伤对手,挫伤他们的锐气,然后再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他们。
    如果只是普通的士卒,哪怕是普通的精锐,在许定的这个安排面前也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可是对于装备了由新式治铁技术打造的战甲和盾牌的魏军武卒来说,情况却略有不同。
    魏家铁匠打造的战甲不是普通士卒常用的札甲,而是用更坚固的铁片打造成的鱼鳞甲,比起将领们所用的细甲来说只是甲片大一些,装饰也更朴素一些,没有那么华丽,可是防护能力却毫不逊色。魏家武卒所用的盾牌也与普通士卒用的盾牌不一样,普通士卒的盾牌通常就是一块厚木板,最多再覆上一层牛皮。而魏家武卒用的盾牌却夹了一层钢板,防护能力提升了一倍有余。
    当然了,这样的盾牌也更重,除了强悍的魏家武卒,普通士卒很难有这样的体力自如的挥舞盾牌,发挥强大的防护作用。
    有这两样防护能力大幅度提升的战具,即使是面对蹶张弩这样的利器,魏家武卒同样有一战之力。他们用盾牌护住面门和胸腹,无视魏军如蝗的箭矢,咆哮着杀了过去。
    箭矢穿中盾牌,深深的扎入,却很少能洞穿。即使射中了魏家武卒的身体,只要没有射中要害,这些强悍的士卒依然可以强行突进,很少有当场失去战斗力的。
    纵使是号称精锐中的精锐的武卫营,也没有看过这些强悍的步卒,纵使是征战沙场几十年的许定,也没有看过能够抵挡蹶张弩的盾牌和战甲,面对如此诡异的情况,许定一下子也有些懵,有些犹豫。
    他犹豫的时间并不长,仅仅是刹那之间,却被马谡紧紧的抓住了,也被魏风紧紧的抓住了。魏风拔步飞奔,如狂风一般卷到许定面前,大吼一声,举刀劈向一个虎士。
    (未完待续)


第338章 疑窦丛生
    魏军的步阵很标准,前面是排成三排,轮流射击的弓弩手,后面是手持刀盾和矛戟的步卒。在横排的两个弓弩手之间有一步宽的空档,一是让弓弩手上箭射击时不会互相干扰,二是在敌军逼到面前的时候,后面的步卒可以通过这些空档冲到最前沿,保护弓弩手。
    武卫营的将士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卒,互相之间的配合远比普通士卒默契,所以在敌人离自己不到百步的时候还敢摆出这种阵势。他们以前遇到的对手在各方面都不如他们,他们这套战术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麻烦。可是今天,他们遇到了个人武技同样强悍,装备甚至更胜一筹的魏家武卒,在阵型转换上出现了那么一点点迟疑。而这短暂的迟疑,立刻被魏家武卒牢牢的抓住了。
    魏风等人杀到,武卫营的步卒刚穿过弓弩手的空档冲到阵前,还没有站稳脚跟,更谈不上列阵,就遭到了魏风的迎头痛击。
    魏风狂啸一声,一刀剁在那个虎士的盾牌上,那虎士立足未稳,挡不住魏风的力道,盾牌被剁得一偏,露出了胸口的空档。魏风顺势将战刀捅了过去,锋利的战刀刺入札甲的缝隙,刺穿了虎士的胸膛。虎士痛极大吼,挥刀就砍。
    魏风根本不给他一点机会,刀一送了进去,整个人就撞入他的怀中,横肩猛撞,将他撞得跌跌撞撞的向后退去,直到撞到身后的同伴才勉强停住了脚步。魏风顺势拔出战刀,劈向旁边的弓弩手。
    弓弩手手持弓弩,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被魏风一刀斩杀,轰然倒地。
    魏家武卒抓住战机,一涌而入,对那些目瞪口呆的弓弩手痛下杀手。片刻之间,两百弓弩手死伤过半,剩下的仓惶后撤,进一步阻碍了步卒的阵势。魏风等人战斗经验丰富,哪里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他们狂呼杀进,冲向了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虎士。
    武卫营自成立以来,第一次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又失了先机,一时陷入被动之中,被魏家武卒杀得连连后退。这极大的震撼了魏军。从蜀军发动攻击开始,魏军虽然一直处于下风,但是士气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他们虽然紧张,却不慌乱,而是信心十足的投入战斗,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击退来犯的敌人。即使是左营被蜀军击破,他们依然作如是想。
    直到此时,武卫营被对方打得晕头转向,弓弩手损失过半,敌人势如破竹的杀向中军皇帝陛下所在的位置,魏军才开始慌乱起来。
    “不要慌!”许定经验丰富,他立刻看出了危机,带着亲卫营杀了过来,长刀出鞘,直劈魏风的头顶。魏风战意正浓,一见有敌将来迎,他更加狂放,不退反进,径直迎了上去。
    两刀互砍,砍出簇簇火星,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许定手中的战刀不如魏风手中的战刀锋利坚韧,“嚓”的一声轻响,断为两截,魏风得势不饶人,一口气连劈七刀。许定挥舞着半截断刀,左劈右挡,一一化解,却也被魏风逼得连退五步。
    魏家武卒如影随行,迅速跟进,将武卫营的阵地撕开了一个缺口。
    一时间,武卫营陷入被动。
    许定虽败而不乱,他奋力将半截战刀扔向魏风,同时从亲卫手中接过一柄新的战刀,再次杀了上来。这一次,他不再和魏风硬碰,而是和两个亲卫一起组成小阵,围着魏风砍杀。魏风以一敌三,夷然不惧,战刀舞得虎虎生风。
    不过,他却再也不能前进一步,许定成功的阻断了魏风前进的势头。
    不远处,身材比常人高一头的马谡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他立刻大声吼叫:“不要恋战!不要恋战!前突,杀死曹睿,为大王报仇!”
    魏风棋逢对手,杀得正酣畅淋漓,一听到马谡这句话,这才明白此刻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杀死曹睿比杀死这个魏将要有用得多。他连劈三刀,一刀砍伤一个虎士,趁着他们攻势受挫的时候,急退三步,举刀大吼:“杀曹睿,为大王报仇!”
    魏家武卒们听了,齐声怒吼:“杀曹睿,为大王报仇!”重组战阵,再次向中军杀去。
    此刻,他们离曹睿所在的位置不到五十步,他们的吼声整齐而雄壮,曹睿听得清清楚楚,不禁眉头一皱:“大王?哪个大王?”
    陈泰眼珠一转,立刻应声:“会不会是吴王孙权?孙权之子孙虑被杀,据说孙权已经怒急攻心,和陆逊颇有水火不容之势。会不会是他派人来袭?他们有战船,可以很方便的渡过汉水?”
    曹睿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有这个可能。”
    刘晔将曹睿的神态看在眼里,不禁微微一笑。他接上了话头:“陛下,不管是什么哪来的敌人,只要抓住几个一问,自然水落石出。”
    “爱卿所言甚是。”曹睿微微仰起头,倾听着远处的喊杀声,嘴角噙起浅笑。他轻轻的挥了挥手:“陈泰,通知虎豹骑出击吧,截断他们的后路,一举歼灭之。”
    “唯!”陈泰躬身答应,转身去传令了。
    曹睿背着手,慢慢的踱着步。他的步子很平稳,脸上也看不出一点紧张,可是他的眉心却一直微微的蹙着,似乎有什么难解之谜盘绕在心头一般。
    武卫营是天下精锐,许定又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虽然被魏家武卒压制住了,却没有溃败。他们不惜代价的与魏家武卒缠斗,顽强的反击,魏风等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再也不能像刚才冲击左营的时候那么迅速了。
    马谡暗自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事情只能到这一步了,他已经做了最充分的安排,也设计了最精妙的战术,可是毕竟兵力不足,可以取一时之效,却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魏军的顽强超出了他的预计,而曹睿的镇定也大出他的意料。虽然曹睿的御帐就在视线所及之处,可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看到魏军有任何慌乱的迹象。
    只要曹睿不乱,他就可以从容的观察整个战场,他得用黑夜所作的掩护很快就被会曹睿看出虚实,做出相应的安排。在魏军的优势兵力面前,一击不中,就不可能再有奇迹发生,如果迟疑不决,反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马谡虽然觉得遗憾,却还是不假思索的下达了命令。
    “击鼓,准备撤退!”
    传令兵击响了战鼓,激昂的战鼓声突破嘈杂的喊杀声,回荡在战场的上空。听到这急促的战鼓声,双方的将士都下意识的发出了怒吼。
    “杀!”
    “杀!”
    魏风带着亲卫,强力突进,再一次把许定杀得步步后退。就在武卫营的将士不敢轻撄其锋的时候,他们忽然像潮水一般的退了下去。
    武卫营的将士还没有反应过来,魏风等人已经一撤数十步。
    蜀军已经预先做好了安排,知道这次战鼓声其实是撤退的标志,所以在突然的冲击之后迅速转为撤退的状态,大家互相掩护,退得坚决而有序。魏军却没有这样的准备,他们听到敌人敲响战鼓,本能的认为对方是想再次发动强攻,所以下意识的密集布阵,准备更艰苦的战斗,根本没想到对方是以进为退。等他们反应过来,魏风等人已经退出了很远。
    蜀军来得突然,去得更突然。许定虽然反应及时,带着武卫营夺回了阵地,可是当魏风等人退入左军混乱不堪的大营时,他们却没有继续跟进。在没有得到曹睿的命令之前,他们不能离开自己的防区进行追击。
    战斗之上,情况瞬息万变,等许定把消息传达给曹睿时,魏风已经退出了左营。他们撤退得非常及时,刚刚离开魏军大营,隐入黑暗之中,远处就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马谡不慌不忙,对闻名天下的虎豹骑,他怎么可能一点准备也没有。他留下的那一千人,就是为了对付这些虎豹骑的。
    “撤!”马谡挥挥手,和魏风并肩撤退。
    虎豹骑冲破黑暗,杀了过来,没等他们看清眼前的状况,黑暗之中突然飞出一蓬箭雨。冲在最前面的骑士虽然有所防备,用盾牌挡住了要害,却无法护得战马周全。几匹战马中箭,惨嘶声人立而起,将马背上的骑士摔倒在地。
    在黑暗之中,虎豹骑原本就不敢放手攻击,现在又遭到对方的箭阵埋伏,更是不敢大意。他们的任务不是杀死多少敌人,而是保护皇帝陛下。既然敌人退走,皇帝陛下已经安全了,他们当然没必要冒险去追,是以一遭到箭雨拦截就停了下来,严阵以待。
    魏风等人安全撤出战场,给曹睿留下一片狼藉,还有一头雾水。
    看着渐渐平息的战场,看着四处起火的左右两营,曹睿松开了握得紧紧的拳头,脸上却看不到一点笑意。沉着冷静的打退了敌人,却没有给他带来哪怕是一丝轻松。虎威将军许定的报告让他疑窦重生。
    敌人高喊“为大王报仇”,那个大王,真的是吴王吗?自从甘宁死后,吴军中好象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勇将。而那支大约千余人左右,能杀得武卫营都抵挡不住的精锐悍卒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从他们的表现来看,他们不像是军中的普通士卒,倒更像是死士。
    一千多死士,什么人有这么大的魄力?现在他们退走了,以后什么时候会再来?
    (未完待续)


第339章 病得不轻
    马谡等人来得突然,去得更迅速,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却给了曹睿迅雷不及掩耳的一击。他们离曹睿最近时不过三五十步,有不少箭枝甚至射到了曹睿的身边,如果不是郎官们护卫得力,很难说曹睿会不会被射杀。如果他的身边不是拥有强大战斗力,闻名天下的精锐步卒武卫营,后果将不堪设想。
    总体而言,曹睿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他接受了刘晔的建议,冒险留在了营中,而不是仓惶的撤入樊城。这极大的稳定了军心,为武卫营的固守,虎豹骑的出击争取了时间。
    尽管如此,这次敌袭还是给魏军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一是对方来得太巧,曹睿随机的在城外大营留宿,就发生了这样的事,用巧合二字来形容实在无法让人信服。二是对方真的很强,面对武卫营居然还略占上风,就算是事出突然,也足以见得对方来者不善。
    这两个诡异的特征让曹睿心生疑窦,却又无法宣之于口,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心里,等待着发芽的机会。
    曹魏人才济济,曹睿的担心落在了不少人的眼里,他们同样也紧张起来。在某种程度上,曹睿更像他的祖父曹艹,他的心机深沉,当他沉默时,往往代表着有重大的事要发生。这一点,他的父亲曹丕望尘莫及。
    敌人退得太快,连虎豹骑都没有拦得住,汉水南岸的大军更没什么机会。曹宇接到命令,刚刚走出大营,战场上的战鼓声就平息下来,等他带着亲卫营赶到曹睿大帐时,眼前只剩下一团团火,一具具尸体。无数的士卒沉默的整理着战场,把敌人的尸体摆在一边,以备检查。
    曹睿坐在帐外,脸色苍白,在火光的照映下明灭不定,正如他阴沉的眼神。曹宇匆匆赶上去拜见,一看到他,曹睿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
    “皇叔,阿淑……死了。”
    曹宇吓了一跳:“贼人杀死了阿淑?”
    曹睿痛苦的摇着头,泪如雨下:“阿淑身体本来就不好,又受了惊吓,结果……”
    曹宇愕然半晌,惋惜的长叹一声,他轻轻的拍打着曹睿紧扼着他手臂的手,不知道怎么安慰曹睿。他和曹睿年纪相仿,对曹睿的几个孩子也非常喜爱,可是半年之内,曹穆、曹淑相继夭折,对曹睿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战场清理工作一直持续到天亮,结果并不理想,敌人战死的数量有限,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活的,没留下什么有用的信息。从他们身上的装备和服饰来看,绝大部分人是标准的制式装备,很难分清是哪一国的,少部分用的战刀很锋利,超过普通士卒的武器,可是上面没有任何铭文,也无法判断这些武器是来自何处。
    如果再配合那些士卒强悍的武技,笼罩在这些人身上的疑云就更加扑朔迷离。
    有人注意到了一个诡异之处。曹睿遇袭,樊城的一万大军全部参战,曹睿调动了曹宇的人马,却将近在咫尺的襄阳驻军遗漏了。从头到尾,他没有给襄阳的驻军一个命令。当曹宇的大军从襄阳城下经过,赶向浮桥的时候,襄阳城静静的注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