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些不太好的影响,所以,必须成立新的刺史府,或者代行刺史事。
至于司徒亮和吕子良,更是大声赞同,不过,二人的意见则是,成立新的刺史府官衙,与原本的刺史府合并,代行刺史之事。至于原本的刺史府诸官,全都当为火麟军培养官员的老夫子养着,但不消除他们刺史府的名录。这样一来,也不至于对外造成不好的影响,以免招来朝廷的打压和激烈的反应。
赵询见众人说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做出决定:“既然如此,那就成立府官。称呼就为府尹,等同原本的州府刺史。佐官录事参军事一人,录事三人,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参军各一人,与刺史府原制相同。诸曹参军分掌各州府的军政县兵、财政、刑法、农田以及户粮诸事务,诸曹参军由各州录事参军事统辖,录事负责。录事参军为综领督察。至于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土等照旧,这些人,就用原来的吧,当然,如果他们不配合,那就换掉。”
“裴毅,你为政务司司长,可有合适的人选,燕州府和燕州府需要两个府尹。”
裴毅战起身来,恭恭敬敬的说道:“回大人的话,属下以为,营州府府尹应有政务司副司长冯国担任。冯国为人耿直细心,做事一丝不苟,且精于安民,此人可担当新纳入治下的营州府府尹。至于燕州府,因为治理的时间较长,只需继续以往的政策即可,府尹为人清廉即可,政务司主事刘承、洪胜皆可。”
对于各司诸官,赵询也有所了解,沉吟片刻,作出决定:“那好,营州府府尹冯国,虽然营州城尚未拿下,但已经不在话下。燕州府府尹则有刘承担任,此人善于经营,我希望他能将燕州府经营起来,成为我们的大后方。至于下辖佐官,各司合计之后,上报与我,到时在做任命。”
“下达任命之后,燕州府府尹就要去刺史府办公了,至于那些刺史府的旧官,将他们通通安置在后衙,实在不行,就在刺史府旁边修建几间庭院,让他们在里面修养去吧。对外则宣称,府尹是刺史府此时佐官,暂代刺史事。”
“此外,各司正式成为府尹之上的体系,现在起,政务司主管火麟军治下所有的政务,其余各司皆为政务司下属单位。政务司不设司长,设立政务使。政务司直属火麟军,只向本人负责,政务司下辖各司实管火麟军所有政务,向政务司的政务使负责,也可向本人禀报。”
诸人闻言一怔,赵询此话含义,政务使则成为火麟军政务最高官衙,统领两府政务,各司也与各地隔离,不再实地处理各地事务,将于地方主管相互监督相互依存。换句话说,现在的政务司就是赵询处理政务的小朝廷。
看了诸人一眼,赵询又说道:“政务司的政务使暂且有裴毅、司徒亮、吕子良、杨望真四人担任,任何政务,四人协商处理,无法作出决定,就上报与我。官员调动之事,监察司和暗影卫查查之后,有本人批示方可任命。”
赵询的话,让诸人一阵深思,至于众人心中所想,赵询并不以为意。司徒亮则心中暗暗高兴,赵询现在一步步开始替代燕州府和营州府两地的官员体系,成立自己的政务官衙,换句话说,两府之地,属于火麟军,而不再属于燕国。当然,表面上依旧是火麟军战胜靺鞨诸部军队,是个大英雄。
“此战虽然大胜,但也让我们两府之地的经济捉襟见肘,后勤补给和粮草也极度空虚。如果不是数月前从那些大地主手中收缴一部分,怕是战士们早就的饿着肚子守卫白县城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将转入恢复经济、农业上来,以发展为主,就是开战,也是小规模作战,而不会大打,更不会两线或者多线作战。”
“代我巡查各地的杨望真给我提了他的意见,说是此时可以修缮各县官道。我考虑之后,认为可行。半年来,连续战乱不休,灾民不少,虽然营州府和燕州府基本战休,但还有两府依旧战乱不止,逃往两府的灾民不在少数。虽然灾民来此,能增大两府的人口,但同时也让我们的压力大增。我们不能就这么白白的养着他们,所以,以工代赈是个不错的法子。让他们出劳力,修缮官道,同时我们以次来赈济灾民,同时还能剪除一些意外事情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熬过这个没有生活来源的时段,等到来年春天,我们就可以分给土地,发放种子,让其安稳下来,成为火麟军治下的一员。同样,诸县官道也会焕然一新,无论是对商人还是对军队的调动,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至于这件事情,则有两府府尹和诸县为主,各司派出人手协助进行。”
“此举大善!”司徒亮说道:“平州府、蓟州府,都不愿北方灾民入境,我们这样一来,就能宣传我火麟军的仁义之名,对我们极为有利。除了顺州府和威州府,连被靺鞨军占据的东北三府同样有百姓南线,进入我们境内,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火麟军声名远播,连被靺鞨军占据三年之久的东三府都已知晓。大人,属下以为,我们应该给海州府打声招呼,让南下的百姓和灾民可从其境内穿过。”
“我想,这海州府的刺史是不会同意的。”监察司司长高图摇头说道,身为燕州府的老官员,对于身侧的海州府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海州府地势不大,但海贸便利,较为繁华,他们是不会允许灾民入境的,尤其是东三府的灾民,谁知道会出现什么。
司徒亮阴仄仄一笑,说道:“身为朝廷官员,身为一方父母官,不能为百姓谋福利,视百姓生死于不顾,当杀!说不定,那些被阻拦的百姓群情激奋之下,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到时候,能伸出援手的就只有我们了。”
众人都不是傻子,说到这里,诸人哪能不了解,司徒亮是看上海州府的钱了,当然,地盘也不例外。
赵询暗自点头,对于海州府这个北面富庶的地方,他也是垂涎三尺,至于如何操作,还是要仔细谋划的。
“此次白县城一战,我们抓获俘虏一万一千人,除了少数重伤残疾之外,一万余人基本都是身强体壮之人。如何安排?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将其按照种族划分,正统的靺鞨人,只能去矿场,为我们开采矿产。抛开这些之外,还有六七千的其他各族族民,如何安置?加入军队,自然是不可能的,我们也养不起那么多军队。就算养得起,也不能养那么多异族军队。全去开采矿场,又赶到有些惋惜,再者,我们暂且也没那么多铁块可以开采。”
“大人,不若这样吧,吸纳一部分如军队,为军队培养骑兵。一部分善于养马的则安置在雁北马场,为我们牧马,此次我们可是缴获了不少战马。剩余的部分,则打散随同在忙一起,修缮官道,至于以后如何处置,且看时局变化。”杨望清开口说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各部协助,杨望清,你是北方归来,这些俘虏就交由你主管了,各部会协助你的,不要出现什么事端来。”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会很好的解决这件事。”杨望清大喜道,现在他也得到了赵询的认可。




第二百五十六章 政务续



“言归正传,政务之上的事情暂且说到这里。下面就说一下军事之上的。在做的大都是文官,对军队不太了解,所以我在这里提一下,随后我会让各部校尉、将军将各自的想法传递回来,再作打算。不过,诸位亦可以议上一议,说说自己的见解,正所谓群策群力嘛!对了,后勤司划分到军事单位,就不在与政务司挂钩了。”
“此战前前后后我们缴获了两万五千余匹战马,两万的驮马,对于这些马匹,上下意见都各不相同。骑兵营他们的意思是,扩大骑兵营的规模,毕竟数百里之遥,骑兵旦夕可至。步军的意思则是,在步军之中也建制骑兵部队,骑兵配合。步军不愿意老是沦为后备军了。你们看,我们当如何安排?怎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对于军事之上的事情,这些文官确实不好轻易开口,对于如何发挥骑兵步兵的最大效果,他们也不太清楚。
其他人未开口,右府军将军薛雷就开始发话了,薛雷有些苦闷的说道:“大人,按理说,骑兵集中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给敌军以最大的杀伤力。可是最近的数次大战,都是以骑兵为主,步军为辅,甚至于步军沦为打杂的了。这对于我们步军,极为不公平。我倒不是要求骑兵纳入府军之中,只是也让我们四府府军有个样子,不能老手成为骑兵的下手啊,我看我们步军都快成为骑兵的辎重兵了。”
对于这种情况,赵询也是早就知道的,不少步军校尉都在暗下嘀咕,骑兵校尉也是校尉,但已经和府军将军等同了,步军的地位要远低于骑兵。对此,赵询也没有多做解释,骑兵本就稀缺,再加上这数次战斗都是闪电般来回奔波,故而,以骑兵为主,步军为辅,但步军绝不比骑兵低。
看到赵询眉头暗皱,善于骑战的刘文潜开口说道:“薛将军,你这就错怪大人了。倒不是大人太偏向骑兵。一来,骑兵稀少,除了斥候之外,分散开来远没有集中起来作用大。二来,最近数次战斗,都需要千里奔袭,除了骑兵,其他自然不行。但同样,无论是南线还是北线,守城还是攻城,步军起的作用要远比骑兵重要。远的不说,就是白县城,六七万骑兵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变为步卒,一步一步的向城墙攻去?要说此战的功劳,步军是骑兵的十倍、百倍。此战之中,骑兵也就是协助步军截获北海军的物资罢了,当然,还给他们以强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撤离大营。”
刘文潜接着说道:“不过,属下倒是以为,步军和骑兵之间很多时候需要携手合作,并不要分的太过清楚。如果大规模成建制军队,骑兵步军结合,那自是在所难免,但现在各部人数稀少,再加之我军对手为靺鞨军,故而骑兵不能分散,否则就起不到骑兵应有的作用。”
随后张元静也说道:“属下认为,骑兵和步军之间应该等同官职,或者同官职之下,两人对等,以免造成心中的不平衡。此外,除了官职之外,我们应该效仿草原诸部那般,赋予勇敢士卒以特殊封号,或者效仿朝廷,给予勋爵、散官那样的称号,以鼓励军心,让将士们有拼搏的念头。如若同官职,却要有上下之别,就给予不同的称号,以示高下”
赵询一听,脑海之中就有了一些想法。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封勋爵之类的赏赐,可是赵询没有这个资格,要是胡来,怕是会让人说起心怀不轨,到时候就会麻烦缠身。不过张元静也给了他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职称,同等校尉,职位相同,但职称不同。这个职称就相当于朝廷的勋爵,但这里,却只在火麟军之中使用,且职称反应一个士卒的战功、俸禄等,自然职称低的人,就会不断的拼搏,怎不能被人看扁吧。
这样还有另一个效果,因为火麟军之中,勇猛之士,皆是身披火焰披风。但因为耗资不小,赵询决定取消。还有一个原因,在于靺鞨军交战之时,一些身披火焰披风的士卒就被对方的弓箭手特意看重,将之视为首要打击目标,一些英勇之士也因此受到重创,赵询决定对这种区分士卒的方法摒弃,换上其他的方式,而张元静一提,就让赵询有了新的想法了。
“既然如此,我先做个大体调整。诸骑兵营统领不为校尉,改号都尉,将军之下,校尉之上。此次缴获战马不少,除却个步军分配作为斥候之外,骑兵营各加一千。至于扩编士卒,则有新兵营统一调配。”赵询最后拍板说道。
“刚才元静所说,也提醒了一下我,如果士卒光是用钱来支撑的话,这样的军队成不了精英。虽然我们无权分封勋爵,但可以在全军士卒之中以军功划分等阶,与俸禄待遇挂钩,让别人知道,他们是火麟军之中的英雄。大家看看怎么弄,既能明显的让人看到他们的等阶标记,而且又不影响他们作战,虽好能在衣服显眼的地方。”说到这里,赵询又想起一件事来,每次战后,书记官都要统计阵亡士卒,以便于事后抚恤。因为战场残酷,也有一些士卒无法辨认,此外,还有一些不知道是阵亡了,还是逃跑了。
“我还有一个想法,因为战后统计士卒较为麻烦,多有不便。因此,我想在给士卒配上身份牌,战死之后,只需找到身份牌,查找对应的编号,就能找到相应的资料,战后抚恤也方便许多。”
“这事大秒啊!大人,这个确实值得实行,一来,减轻书记官的事务,二来也方便抚恤事务的进行。尤其是混战和急速做战之时,统计战后阵亡士卒极为不便,因为一些伤员同样离开大队,移至后方,致使不少书记官统计出误。此法可行!”薛雷连声说道。
后勤司张浚说道:“此法是很好,但用什么制作,制作成什么样?”
接着赵询将前世士兵身份牌说了一下,他也打算给士卒配上这个,每人都有自己的编号,穿上细丝,悬挂在脖颈之上。对应的编号,则可在对应的士兵名册之上,查到其家庭情况以及住址。
经过这些人的简单商议之后,结果立马就出来了。士兵身份令牌则有两指宽,一指长。用铁制,为防止生锈,再度上一层水银,外表看起啦,就如同挂式一般。士兵令牌则有新兵营确认其纳入正规士卒之后给予发放,编号与登记造册时士卒的编号对应。为此,赵询成立了向自己负责的新部门军事核查司,专门负责有功将士的核查,新兵入伍登记造册,士卒的抚恤,退伍士卒的安排等一些与士卒有关的事情。
对于划分士卒和军官等级的方法,诸人各抒己见,说出的方法千奇百怪。其中不乏奇思妙想者,但是士卒就是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汉子,说得太咬文嚼字,他们根本就不习惯。
最后赵询从中选取最为简单,最为合适的方法。普通士卒一到五级,一级最低,五级最高。三级可为伍长,四级可为十长,五级可为队率。至于队率以上的军官,就不能以勇猛来代替,当然,勇猛也是升官的一个方面。这些等级用淡绿色小五角星来代替,一级就是一个,皆秀在士卒左袖和左边衣领之上。
哨长和士兵相同,但其只有三级,用红色区分,效果和士卒一些样。至于校尉开始,就不在以简单的一二三划分,而是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一次是,轻骑校尉、轻车校尉、云骑校尉、云车校尉,标志绿色小剑。除此之外,他们的身份还与腰牌、令牌等相呼应。在其腰牌之上,也对应有着相同的绿色小剑。
校尉之上的都尉,与校尉相同,不过小剑由绿色变为红色。这样一来,除了官位之外,不同的称号等阶,也标志着他们与其他人的不同。不仅如此,这些称号等阶还与他的待遇、俸禄相关。五星士卒面见队率,可以不用见礼。但战场之上,必须听令行事。
听了赵询的叙说和详细的计划,在场的数人都暗自佩服赵询的脑子灵活。虽然看起来不过简简单单划分方法,就一定会激起所有士卒的上进心理。
“关于士兵令牌和称号等阶,则有军事核查司和后勤司合力完成,我会让匠做营协助你们的。到时候全军都会配合你们,你们一定要尽快搞定这件=些事情。”赵询对后勤司士卒张俊说道。
“下面这件事既与后勤司有关,又与各个军队有关。这就是辎重营的问题。虽然现在大军开动,后勤辎重都是征召民夫协助运输,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民夫未经训练,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会阵脚大乱。民夫运输后勤物资,通常还需要大队的士卒随行护卫,这在燕国之中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我们与靺鞨军交战,来去无踪的靺鞨军骑兵往往会对我们的后勤辎重带来致命的打击。”
“考虑到一些退伍士卒的安排,再加上一些经历过训练的青壮,我计划成立专门的辎重营,为军队后勤补给负责。那些驮马就是他们的工具,当然,还需要给他们配上一些马车和武器。你们认为呢?”赵询询问道。
政务使裴毅迟疑道:“大人,对于这些后勤队,规模有多大?我们当给予什么待遇?和士卒等同?这样一来,我们的钱财已经不足与支撑下去,起码短期不能。此次白县城一战,虽然缴获巨大,但战后需要花出的更多,白县城的重建,士卒的补贴、赏赐,阵亡将士的抚恤,一下子就快让我们的府库见了底了。更不要说正在扩建的各营骑兵,那又将是一次巨大的消耗。如果不是从营州府那些靺鞨军手中那会一些财货,怕是早就支持不住了。”
赵询沉吟了片刻,说道:“辎重营可与新兵营结合,权当训练新兵了,至于待遇,士卒的一半即可。这个可以延迟,不急于一时。”
“大人!无论是南面还是北面,都缴获了不少靺鞨军的武器和弓箭,除了自己用的,还有不少,当如何处置?”吕子良询问道。
赵询闻言一怔,按理说,这些东西都将回炉重练,但几人吕子良问出,就说明他有其他的意思。
“说说看,既然如此问,那你一定有新的想法了?”赵询笑道。
吕子良道:“短期之内,我们不会继续和靺鞨军开战,但顺州府和威州府依然在靺鞨军手中。在这两地,还有着大大小小数十支反抗军和一些不远臣服靺鞨军的山匪流寇。想来遭遇靺鞨军打压的他们,武器一定稀缺,何不拿来交易呢?他们既然能在靺鞨军的打压下生活,那一定由其特殊的本事,交易武器自然也不在话下。”
赵询笑道:“好,这个主意好,既能牵制靺鞨军,削弱靺鞨军,还能给我们提供修养时间和物资。行,此事就按你说的办,事后有各地的探子与他们联络。”





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务完



“昨日,暗影卫查获了一批杀手,因为中途意外发生,所以有一些详细情况并未弄清。燕州城是我火麟军占据最久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收到万民的拥戴。但同样,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们的,一些人同样视我们为死敌。”赵询沉声说道。
“想到大家都知道,我们实施的一些新政,虽然对广大的百姓有利,但同样,让一些不法之人心中暗恨,恨不得将我们处之而后快。随着我们的扩张,我们敌对的人越来越多,想要至我们于死地的人也越来越多。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暗影卫和血影卫的两个指挥使也向我提及了他们的意见,因为一面要对敌方军事情况进行侦查,另一面要针对己方心怀敌意之人的监测,还同时要承担外界敌人的潜入。对于这些,他们要求变更监察部门,分担他们的压力。”
众人听罢,都暗暗看向赵海和叶朝歌两人,在这些人之间,这两人虽然名声不显,但没有人胆敢小视他们手中的权利。吕子良、张元静等人,则暗暗佩服二人,与其被人上告,被赵询提放猜忌,不若下方手中的权利。要知道,不少人都向赵询提示,这两人手中的权力太大,要严厉的限制。对此,赵询并没有采纳。此次也是二人自动提出,再加上吕子良、杨望真的建议,本就有意的赵询顺势而为罢了。
赵询淡淡的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所以,我决定改组两卫,组合之后,成立专门负责敌方军事、政务事宜的暗影司,有赵海负责;负责内部监察的督查司,查察我火麟军治下诸官的表现,与监察司等同。只不过监察司是在明面上,而督查司则是在地下。与监察司不同,督查司无权抓捕、审讯,必要之时,可抓捕,但无审讯、处理权,有亲卫营出身的戴义主管;负责内部反谍,包围内部安全的保卫司,全权处理进入火麟军治下的敌方探子、奸细、杀手等,有叶朝歌主管;负责有针对性处理战争敌手的一切情报,专门针对特定目标,进行一系列探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如同苍鹰的眼睛一般的鹰眼司,有司马启明主管。”
“一共四司,人员则有原本的两卫为基础,再加上亲卫营一部和新培训的特殊士卒组成。下来数个月,我们都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所以,诸司都要将自己的摊子铺开,不要局限与一处,幽州也不过是燕国其中的一个角落而已。”赵询对着赵海、叶朝歌以及他们身后的几人说道。
“下去之后,就将各部的名册、腰牌等全部上报,我会让匠做营给你们提供你们所需的东西。各司依旧是分为五部,其中第五部是负责审核新加入的成员以及外部成员的资格,并发配相应的身份腰牌、兵甲器具。第四部则记录其余诸部的信息记录以及功绩,至于那些特别的探子,则有各司各部主事负责,无需上报第四部。情报是事关一场战争的胜利走向,甚至直接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所以,你们几个要加强对情报工作的力度。虽然你们和你们部下的功绩很多无法得到正面的赏赐,但我走向绝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是黑夜之中的无名英雄。”
“此次营州府的战事能如此的顺利,其中暗影卫和血影卫出了大力,甚至南线诸部将官都向我为你们请功。赵海、叶朝歌,在这重组前期,你们将立下功劳的弟兄,都给我上报上来,我们不能忘却他们立下的功劳。至于那些阵亡的弟兄,抚恤加倍。”赵询深沉的说道。
“多谢大人,诸司上下,愿为大人效死!”叶朝歌等人心怀感激的说道。这下,他们也能对部下有个交代了,同样,他们的功绩,也得到了赵询的认可。
“最近不少人都像我提出,火麟军要成立一个高一点的衙门,不为别的,就是称呼起来,也好听许多。都说很多将官的称呼有些混乱,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官职,就会阻断一些军官的上升之路,火麟军要有一个最高的管辖部门。今天我就说下,今日起,火麟军成立都统府。都统府为火麟军最高衙门,除了管理军事诸部外,政务司也在其下。本人则为火麟军都统,都帅统领火麟军上下。”
“都统府除了政务司处理政务之外,还直属亲卫军和五司,其中亲卫军包括亲卫营、怒锋营、重甲营、重甲骑兵营,五司则是由先前所说的四司加上军事核查司。此外,还有参赞军事的军师,司徒亮、吕子良、杨望清、刘文契、张元静,他们将参赞军事,为作战而出谋划策。必要之时,也会随军出现在前线。”因为刘文潜善战,故而安排在韩猛之下,负责统领重甲兵。因为随着骑兵逐步的扩展,亲卫营也会随之扩大,韩猛已经无暇身顾两头。至于参赞军事的军师,其实就相当于参谋。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但随着赵询对这几人的了解,会逐渐扩大他们的权利。
“此外,匠做营和后勤司也直属都统府,大体框架就是如此,以后如有变更,在临时通知。无论诸位身为何职,我都希望最快调整过来。极快加入新的职位上去。我们走到这一步,不容易,至于能走多远,就要看诸位的努力了。”
“都统府将在刺史府旁边新建,至于五司衙门也在周围择地而建。至于政务司及其下属各司,就在都统府内处理事务,刺史府救留与府尹大人吧。各项事务都必须加紧处理,我们难得有这么一个清闲的时间。至于搭建诸部衙门的人手,大营之中的俘虏就是最好的劳力。与其白养着,不如现在就利用起来。”
“司徒亮,你们政务司立刻传达下去,让;两府府尹立刻到任,处理各府政务。各县诸官,也要一一传达到位。至于俘虏的甄别,也要立刻进行。我会让札木合配合你们的,快些将他们安置到位,我们的各项行动也加快一些。”
司徒亮等人躬身领命。
安排好一些杂事之后,赵询又说道:“还有不到一月就过年了,因为大雪的缘故,营州城的战事战事停止。但并未意味着我们要将营州城的靺鞨军留在营州城过年,所以,必须在年前让营州府完完全全的回到燕国人的手中。司徒亮,营州城现在的情况如何?”
司徒亮回答道:“因为大雪,各部只好回到驻地。不过在这段时间来,左府军和后府军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编。为了加大和平均两府军的战力,彼此互换了一部人马,新老卒皆有。现在左府军暂时驻扎在诸县,以镇地方。后府军则驻扎距离营州城最近的长山镇,随时准备对营州城发动攻击。其余诸营骑兵,也在营州城周围驻扎,已经将营州城团团围困。年前攻破营州城,应该不在话下。”
赵询点点头说道:“很好,但盲目的攻城会带给士卒很大的伤亡,记住联络城内的仆从军和开明商人、地主,最好能让他们协助。对了,两个靺鞨骑兵营呢?”
“回大人的话,赤狼营和黑狼营暂且和怒锋营驻扎在安远县城,为了不让其与靺鞨军交战,加之防南面不测,故而留在此地。”
赵询暗暗点头,两营靺鞨军骑兵无法回身,虽然让黑狼营去打靺鞨军有点不合时宜,但让其防备平州府,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驻扎在那里可行!对了,告诉赵芒,无论如何,都要加强对这些新归附的靺鞨军的管理。既然加入我火麟军,就需要按照我火麟军的规矩来办。给我狠狠的训练他们,把他们的服从性给我练出来。”赵询沉声说道,他有些担心这群靺鞨人骑兵会败坏火麟军的声誉。
“大人放心!赵都尉已经传回消息,说是亲卫营的弟兄正在死命的训练他们,保证他们以后服服帖帖。”






第二百五十八章 熟人再见



最后,裴毅也汇报了一下现在燕州府的大体情况。燕州府纳入火麟军管辖之下以及足以大半年之久,火麟军控制了燕州府所有的区域,除一下影响较大的大族之外,其余土地均分田到户,取消了包括渔税、林税、筑路费、屠捐、牛捐、庙捐、粪溺捐等苛捐杂税,让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得到实惠,不管哪个民族,几乎家家户户都给带来这一切变化的赵询立起了长生牌位,火麟军也在百姓的眼中,成为仁义之师。
忙碌了半天,赵询总算将大大小小的事情处理完了,该做的都已经做了,现在唯一让他关注的就是营州城的战事了。可营州城毕竟相隔甚远,一时也无法抵达。
“小海!有没有责怪大哥!”特意留下赵海,赵询笑着问道。
赵海笑道:“怎么会,说起来,我对这个情报系统还是不甚了解,又是忙着营州府的战事,又是忙着营州城的安全事宜。一早就让大哥成立专门负责的部门,分担压力,直到现在,我才放松一节。昨日的事情,就是一个疏忽。缇骑司的人都杀到燕州城了,我们才得到消息。”
提起缇骑司,赵询就一脸的怒火,连一边的赵海也是如此。无论如何,他们也不能忘记昔日缇骑司带给他们的仇恨。
半晌,赵询冷冷的说道:“缇骑司!早晚将你连根拔起!”
“对了,从你的部下和叶朝歌的杀手团队之中给我抽调百十人的好手来。”赵询忽然想到安置在雁北马场的数千孤儿,虽然有亲卫营的士卒在培训,但赵询还是决定再为情报诸司培育一些好手。这些孤儿除了识字、身体锻炼之外,每日必不可少的则是念叨赵询的恩典。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