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攻的防御工事,一点一点的被赵军的投石车摧毁。
当然,赵军的投石车虽然对汉军城外防御工事造成极大的损害,但是,对于长安城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危害,更没有对守将带来伤亡。鉴于此,也有赵军将领向赵询建议停止投石,减少投石车的磨损以便将来攻城,不若留着用以日后攻城之用。
不过,和司徒亮商议之后的却摇头拒绝了这个好心建议,道:“不比介意损耗了投石车却没有实际效果,很多时候,攻城之战,并不是非要给对方以士卒伤亡为有利,在其他方便,我们的这样行动,同样有着很深的意义。投石车投射巨石,不仅让汉军城外防御工事被摧毁,有利与正真攻城战,就是这般下去,让敌人亲眼看到我军强大的兵威,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
“我们要让敌人知道,他们的长安城虽然城坚池厚,但未必就是牢不可破,借以让守军将士生出胆怯心理,然后我们才有可能抓到钻空子的机会。”
司徒亮更是笑着解释道:“这是攻心之战,只是为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提供助力。”当然,其并没有说明,他们在这里的行动,也是为了掩护赵康所部和凉州所部的行动。
身为长安城汉军主帅的罗定元自然不甘心看着赵军在自己家门口如此嚣张,也正如赵询所言,这投石车连续不断的行动,不仅仅是让长安城外的防御工事失去效果,更多的还是对守军士气和城中民心的打击。
虽然赵军在之前就已经出现在长安城下,虽然赵军也断了长安城与周围的联系。但是,那也之时断绝了大军遥相呼应的联系,但并不是说长安城就彻底的被封死。长安城的斥候、信使,还是能避过赵军的骑兵出现在各地的。当然,赵军要拦截,也会有选择的去拦截。由于赵询麾下军队以长安为中心,四面开花的攻打周围汉军辖地,所以,赵军也不能彻底的封死长安城与外界的所有联系。除非是城内大军出城,才会遭遇赵军大军的拦击和反击。
不过,自此赵军拿下南部区域,大军回师围困长安之后,长安与外界的联系开始渐渐被赵军封死。赵康所部攻克蓝田、青泥隘口等地的消息和这些地域向长安回报军情和求援的消息都未曾传入长安的原因,也是因为如此。
孤立无援是绝对不好受的,赵军大军临城并开始攻击,对于守军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所以,罗定元决定出城反击。能战则战,不能,也要让赵军的投石车不能如此放肆的对城外护城河继续如此的狂轰滥炸。当然,其也是为了鼓舞一下守军的士气。
罗定元的想法却遭到了林书成的反对,在他看来,出城与赵军发动反击,绝对逃不了好。说不定不能取胜,反而因为大败使得守军士气更加低迷。
罗定元认为,只要越过投石车对城门的打击,大军快速行动,定然能对成为赵军投石车军阵突袭成功,最起码,也要让赵军停止这般影响人心的行动。另外,如果事不可为,守军则直接撤回,有城墙之上的投石车和床弩压阵,定然也能阻拦赵军的追击。此外,虽然赵军的投石车让成为的临时挖掘的壕沟和拒马失效,但是,却也让赵军骑兵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出城突袭赵军,就算没有大胜,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罗定元一心想要毁掉成为赵军的投石车,所以,林书成的再三阻拦还是没能打消罗定元的主意。当然,其中也与林书成也清楚赵军这般下去的危害。而罗定元的想法,也是他想要的。只不过,他认为赵军不会那么轻易让他们占到便宜罢了。
在赵军再一次在城外架起投石车队列开始对护城河进行攻击,对守军进行士气之上的打击之时,城中汉军突然出击了。城门突然洞开,五千汉军将士,从西门而出,准备突袭西城外的投石车,西城外,也是赵军投石车分部最多的地域。
汉军的出击,确实让赵军大出意料,在城墙之上,林书成、罗定元等人都看到城外赵军步卒开始在投石车军阵前方调动和布防。此外,赵军的骑兵队伍也开始来回横穿辎重队前方,以箭矢阻拦汉军的前进速度,让其不会杀入投石车队列之中。
见到城外如此情景,无论是罗定元还是有些担心的林书成,都不由暗喜。从战场情况看来,虽然赵军迅速调动步卒和骑兵开始布防,但他们却很难一步到位,而出击的汉军很有可能会毁掉三分之一所有的投石车,甚至更多。
城墙之上观战的守军更是振臂高呼,为城外的将士加油。让原本低落的士气,顿时恢复不少。这也使得罗定元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了,就是林书成也暗暗点头。
不过,接下来对罗定元和守军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对于出击的汉军将士来说,绝对是噩梦。因为赵军的投石车换了武器,他们投射的不再只是巨石,而加上了震天雷。尤其是在开始之时,赵军的大型床弩,也配合这投石车激射震天雷。
虽然投石车的速率慢,但加上床弩,则是让出击的汉军从头到尾就一直收到震天雷的攻击。再加上震天雷爆炸范围广,床弩近程和投石车远程之间的配合,顿时覆盖了五千出击汉军的所有范围。
罗定元、林书成以及守军将士和出击的汉军将士,都不是第一次听闻赵军震天雷这个玩意,但是,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见识到这个东西的真实效果。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腾空而起的黑烟以及被炸的四处抛洒的尸首残部,顿时让城墙之上还在为己方将士加油鼓劲的汉军将士顿时哑口无言。这一次,他们正真被赵军的武器给震慑住了,不少守城士卒脸色发青。赵军的这种武器,他们根本没有防守和躲避的办法。
罗定元和林书成同样是呆在了当场,还是林书成反应较快,当即下令收兵,让城外的士卒回城。不过,城外的轰隆之声,已经让他们无法清楚的听到军令,另外,城外士卒绝对比城墙之上观战的士卒收到的震慑更大,收到的伤害更大。
还是林书成派出传令兵才让后方的残部顺利返回城中,但五千将士,最后能返回城内的,已经不足千人。其余的,半数直接被赵军震天雷炸死,其余也是身受重创,慢慢死去。要知道,震天雷激射而出的铁弹珠,绝对不是那么好承受的,就是回城的士卒之中,也有不少士卒受此伤害。
看着城外的战场,看着那些还在地上哀号的己方将士,守城的汉军将士一片寂静。这震天雷已经让他们感到恐慌,让他们感到脚下的城墙已经不足以保护他们。当然,守军并不知晓,长安城的城墙,并不是城外赵军大营存储的震天雷能强行炸开的。当然,赵询也不希望长安城被震天雷给炸毁。
现在的罗定元脸色一片铁青,他知道,此次的出击,不仅没有让守军的士气回复,反而更加低迷了。四千将士的折损,也让感到无比的心疼。就这短短一炷香的时间,数千人就这么没了。




第823章 劝降


在汉军撤回城内之后,赵军也停止的行动,直接在高呼万胜之后回军大营。赵军是离去了,但城墙上的汉军却是低沉一片。
“悔不听兄之所劝呐!”罗定元一脸提铁青的对林书成说道。此次行动,不仅没能激起守军士气,反而让己方损失惨重不说,更让守军对赵军的攻势,有了惧怕之心。或者说,守军开始惧怕赵军的真正攻城了。如此以来,此次行动,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更加糟糕了。
相比汉军,赵军帅帐之中此刻可是欢声笑语一片。赵询也没有想到,守军会突然出击,让自己攻心行动,达到了更好的目标。
镇军将军罗风更是大笑道:“此次行动,说来来,还真要多谢城上的主帅了。要不是他们,我们还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
“是啊,我们的震天雷突然用出之后,那城墙之上守军将士顿时就傻眼了。此刻,只怕他们已经丢了一半的斗志了吧。”
司徒亮笑道:“攻心行动,我们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现在也该对长安城派出使者,进行劝降,以打击敌军诸将斗志了。另外,将他们缠住,我们也可以对驻扎咸阳的那一万汉军下手了。”
赵询笑了笑,看向长安方向,点头道:“即如此,那就派出使者前往长安吧。另外,还可以直接告诉他们,他们等候的荆州援兵已经无法北上,长安北面、东面、南面现在都已经是我们的辖地了,让他们做好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司徒亮道:“要是让这些使者再将这些消息传开,在散播一些林书成等长安主将有意投降的消息后,那就对我们更有利了。。”
一日之后,赵军大张旗鼓的打着使节的名号派人前往长安城西城。长安城西城昨日发生的一战,已经在一日之间传遍了全城。不仅仅是城中的守军开始担心长安城难以坚守,就是城中的大族豪绅,何尝不是极为担心呢?
赵军使者临城,城上的守军自然是不敢直接驱逐,对于他们而言,赵军使者的到来,他们还有一丝丝的窃喜。如果上面与赵军达成什么协议,那岂不就是说明,他们与赵军不用大战,无需担心赵军的震天雷……
当然,这些士卒是在昨日亲眼见到过赵军震天雷厉害的。所以,他们此刻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要亲自去感受一下赵军震天雷的威力,至于上面与赵军能达成什么协议,就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
将军府内,罗定元与林书成以及其麾下的数个将军也在商议西雍州局势。昨日一战,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目标,还让全军士气大跌,城中更是有些不稳。回到将军府的罗定元,一日之内都一直阴沉着脸,没有一丝的好心情。
“今日城外可有动静?”罗定元脸色阴沉的询问道。自此昨日之战后,罗定元就再也没有亲临城墙了。
汉军副将,也是罗定元族弟的罗青沉声说道:“回禀将军,自此昨日上午一战之后,时至现在,赵军都没有出营作战之意。”
“赵军没有继续行动?”罗定元微微一怔,沉声道:“城中大军的士气如何?”
“自此前几日赵军使用投石车,对我军的士气影响就已经很大。”罗青沉默了少许,继续说道:“但自从昨日上午之后,我军的士气下降的更快。尤其是城墙之上征召的,负责协助守城、运输物资、修缮城防的辅兵已经有人开始逃亡了。在这些青壮之中,已经是人心骚动。为此,我军督战队昨日下午已经以动摇军心为由,斩杀了三个都头,五个什长和十几名逃兵。此外,就是城中战兵,也有些人心不稳。”
“可恶!”一听罗青如此说,罗定元顿时恼怒起来。如此说来,昨日自己下令的行动,不仅好处没有,损兵折将,还带来了极大的坏处。
“可恨!都是本帅昨日估算错误,上了赵军的大当!”罗定元恨声说道。
林书成沉声道:“将军无需如此,这本就不是将军的错。将军昨日之做为,其实也是为长安城好。要知道,大军出击之际,城外赵军同样是错愕不已。不过,谁也没有料到赵军会有那么厉害的武器。”
“确实,林大人所言甚是,如果赵军继续用投石车投射巨石,用床弩发射弩箭那么,以他们的杀伤力,根本不足以让我们损失如此之大。”其他将校也出声安抚道。罗定元现在是长安城主帅,要是其调整不过来心情,那么,对于长安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对了,派出去与咸阳联系的人联系上了没?难道咸阳连一个用以传讯的鸽子也没有?还有,我们放出去了十余支信鸽他们到底收到没有?”罗定元定了定神,冷声问道。
“回禀将军,与咸阳的联系至今未通。在长安以西,赵军有一镇人马聚集在此。这一镇人马,在赵军之中是骑兵镇,编制是五都将士之中,三都骑兵或四都骑兵。如此多的骑兵,使得我们西去的通道彻底的被堵死。想来,咸阳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吧。”
听闻麾下所言,罗定元顿时脸色一僵。深吸了一口气,看向林书成,沉声道:“林大人,以你之见,现在我们当如何?”
林书成苦涩道:“还能如何?城外的赵军已经将我们团团围困,我们现在的希望只能是外部援兵。而我们现在却不知晓外部的情况,也不知道荆州援兵和蜀军援兵现在情况如何,以便我们加以配合。”
看到罗定元紧锁的眉头,林书成又道:“现在,我们一不清楚外界的情况,就是援兵现在的情况也不知晓,难以与之配合。其次,我们被困于城内,将士们士气大跌,守城还可以,出战决战的话,只怕……其三,正是因为赵军这几日的连番示威,城中的百姓、大族豪绅,也开始人心不稳。”
“说实话,要是坚守地方还可以,要是与赵军开战,只怕……”因为担心罗定元还要与赵军决战,林书成不得不如此说道。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实力太弱,就算他有千般诡计,也无法实施啊。
这时候,厅外忽然进来一个传令兵,见厅内诸将议事,只能在厅外来回的走动。副将罗青在罗定元没有理会城墙防务之后,都是由他负责,故而,其认出此人乃是西城城门令麾下传令兵。
见到西城门传令兵急匆匆来了,罗青当下其心中一跳,猜测是否是赵军又有了行动。当即急匆匆走了出去,传令兵小声向罗青禀报了赵军使者的情况,罗青的脸色顿时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
罗定元瞟见动静,见罗青回来,便喝问道:“什么事?为什么不直接向本帅禀报?快说,难道是赵军又有了动静?”
罗青沉声道:“回禀将军,是赵军的使者出现在城外,希望与将军商议长安之事。”
“砰!”闻言,罗定元重重一巴掌拍着面前案几上,一张因为昨日之事而略显青黑的瘦脸也一下子涨得通红,怒声吼道:“赵军使者?赵军也该派出使者?他赵军的人马占我汉军疆域,杀我汉军将士,现在竟然还敢派遣使者前来商议长安之事?他有什么资格与我们商议长安之事?长安是我们汉军的,与他赵军没有任何关系,不见,叫他滚!”
罗青很想劝说罗定元见一见赵军使者,看看赵军想要做什么。但是,罗定元因为昨日的大败,心情极度的不好,其也不便劝说。他身为罗定元的族弟,自然要站在罗定元的一方。再者,罗青也清楚,聪明的林书成定会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果然,林书成也如同罗青想象的那般,出言道:“罗将军,本官倒是认为,我们不妨见上一见。现在的情形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对外界一无所知。既然他赵军派出使者,我们也看看,这赵询究竟意欲何为?顺带从中打探一下西雍州各地的情况。”
罗定元冷声道:“赵军使者?他们次来,除了劝降,还能有什么?”
“劝降是一定的,但是,他们依仗的是什么?这些我们需要知晓。究竟是他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还是我们的援兵来了,让他们不得不想先以和平的手段解决我们,在应对东西两路的援兵。知晓了这些,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才更有利。”林书成沉声说道。
“即如此,那就见一见吧,让他进来!”想了想,罗定元也觉得林书成言之有理,就决定见一见赵军的使者,看看赵军使者此来之目的。
罗定元下令,下面很快把这条命令传达下去,过了一炷香之后,赵军的使者就出现在大厅之内。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文士,脸上带着淡淡笑意的到了罗定元和林书成面前,拱手一礼,不卑不亢的行礼说道:“赵国使臣宋央,奉吾王之命,拜见长安主帅林大人。”
宋央说罢,罗定元嘴角微微抽搐,就是林书成,也不由眉头一皱。不等罗定元说话,林书成率先说道:“看来,你们的情报并不怎么高明,现在城中的主帅可不是本官,而是这位罗将军。所以,你需要拜见的不是本官,而是这位将军。”
见林书成开口,罗定元也就没有继续发话,而是阴沉着脸,看向宋央。
宋央道:“我们知晓汉中援兵主将是罗定元罗将军,但是,据我们所知,林大人你才是西雍州主将,长安留守。再者,林大人能以汉军将士家眷为要挟,让汉军将士与我大赵拼死,使我赵军上下都对林大人佩服无比。就是吾王,也对林大人赞叹有佳。以吾王看来,西雍州也只有林大人才有资格担当长安汉军主帅,才有资格让我们与之交流。”
林书成冷笑道:“你是想来瓦解本官与罗将军之间的关系?还是向讽刺本官对自己麾下将士的家眷下手?如果你此次来的目的只是如此,那么,你就可以离开了。”
林书成的话,也让罗定元那铁青的脸色稍微的好转了一些。被赵军的人鄙视,还当着麾下十来个将军的面直说,其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见林书成如此说,宋央淡笑道:“既然林大人如此说,那么,宋某也就直言了。现如今你长安城已经是孤城一座,已经被我赵军团团围困。相比诸位都已经看到我大赵将士和器械的厉害。想要据城而守,只怕也无法抵御我大赵的强攻。但吾王顾忌城中十余万百姓,顾忌你汉军还有两三万无辜将士,不愿让他们都因为不必要的战争而丧命。所以,吾王有意与你们何谈,希望林大人,还有这位罗将军能顾全大局,为麾下将士计,外百姓计,归降我大赵,让和平重新降临这昔日旧都。”
“哈哈哈……”听闻宋央所言,罗定元一阵大笑,“可笑!想让我们汉军投降,想也别想!要是你们真有能力,那就前来攻城吧,就算本将军战死于此,也要在你们赵军身上狠狠咬上一口。到时候,我方援兵一至,定要尔赵军好看。”
“为我麾下将士计,为百姓计,让我军归降?如果你家大王赵询真要有此好心,那不该侵犯我西雍州之地。如果他现在还有为百姓计的想法,就该撤军,不应该在围困长安。说起来,你们赵军才是不义之师!”
“将军,就是死战,我们也绝不会轻易投降,等到援兵杀至,定要他们好看!”下面的将军们,也是齐齐响应。不管这些将军是真的想要与赵军死战还是喊喊口号,但此刻能异口同声,罗定元还是挺满意的。
宋央哈哈一笑,冷声道:“援兵?罗将军所指的援兵应该是荆州的洛军援兵和蜀军援兵吧。很可惜,现在给你一个不好的消息。”
“你们所期望的荆州援兵,也是能最快给你们支援的援兵,现在已经无法顺利感到西雍州了。在五日之前,蓝田、青泥隘口等东南诸城、关卡,都已经被我军攻占。”说着,宋央拿出印有各地官府大印的赵军新官员对赵王的奏文。
林书成一脸沉静的接过奏文,看了之后,脸色阴郁。他明白,赵军占据这些地域已经是事实了。正如宋央所言,这些地方被赵军占据,那么,从荆州西北北上的洛军援兵,只怕无法进入西雍州地界。
宋央接着说道:“此外,长安周围的阳唆、霸陵、杜陵、新丰等县,也在数日之前,落入我军之手,也就是说,你们长安城早已经陷入我大赵四面围困之中。虽然你们西面还有府县在你们之手,但是,落入我赵军之中,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对了,你们还有一路援兵,应该是蜀军的援兵。不过,想来在他们见事不可为的情况下,汉中之地对蜀王而言,更有吸引力。毕竟,汉中与蜀国相接,汉中之地现在留守的汉军将士也不多。最重要的是,北上西雍州,蜀军与我们拼命却没有什么实际好处。而拿下汉中,对于蜀军而言,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所以,长安之地已经是孤城一座了,继续坚守下去,也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对城中的汉军将士和城中的百姓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
宋央如此直接的将长安城周边的情况一一说明,让罗定元、林书成和在场的汉军将校们都脸色剧变。他们不知晓,在他们困守城中的这一段时间里,情况竟然变成了这样。那些原本还喊着要与赵军死战的将校,此刻也脸色各异,再也没有人继续喊着如此口号了。
见诸将脸色沉闷,林书成连声道:“哼……你所言,皆是你的说辞,这并不足以让我们放弃抵抗。再说了,你说蜀军会对我汉军动手,这简直是荒谬!蜀军是我汉军援兵,是来支援西雍州,岂会对我汉中下手?你这分明是在挑拨离间,瓦解我军斗志。如果你们赵军真能拿下长安城,就不会在这里费尽口舌了。”
罗定元也反应过来,冷声道:“没错,本将军是决计不会投降的。回去告诉赵询,想要破城,那就要拿出真本事,而不是耍弄阴谋诡计!”
宋央冷笑道:“事实如何,两位大人心知肚明!蜀军对汉中动手,这定然也不会出乎林大人预料才对。另外,林大人在汉中之中,一直不得汉王信任。而吾王求贤若渴,如果林大人能归降我大赵,定然能得到重用。昔日雍王三重臣,其中之一的凌霄,已经是我赵国中枢官员之一。对此,林大人应该很清楚,相比之下,汉中王比之吾王可差之甚远。现如今长安已经不可保,而林大人也为汉中王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所以,林大人当有更明确的选择才是。”




第824章 进退失据


宋央的一番话,顿时让罗定元等汉中援兵一系将校纷纷侧目不已。虽然宋央没有说林书成与赵军有什么联系,但是,其能被赵王看重,视为长安城内诸官之首,不能不让人羡慕和嫉妒。
长安城现在情况如何,他们比谁都清楚,说要死战,他们大多数并不惧怕。当然,如果事不可为,无法坚守,能活着,自然也是好事。能被赵询如此看重,再加上其昔日旧友凌霄,这林书成降赵,未尝不是一个好出路。尤其是汉中王对其并不是是否新任,其在赵王之下效力,定然要好过在汉军之中。
除了这些羡慕和嫉妒之外,这些将校同样带着些许怀疑。如果说其他将校在罗定元的军令下要与赵军死战,那么,长安城原本一系人马和林书成,都有降赵的理由和出路。罗定元一系的汉中援兵,他们的家眷可大都在汉中之地。尤其是他们这些高级将校军官,家眷基本上都在汉中,打明旗帜的降赵,问题自然不少。
而相比他们的长安一系的近万将士,他们基本上就是长安及其西雍州本地之人,他们降赵,怎么说也要比这些汉中援兵来的划算。所以,如此以来,双方之间,一些特别的情绪和想法就渐渐出现,一道无形的隔膜也在他们之间出现。
好犀利的手段!林书成暗暗赞叹。但其脸色不变,淡声道:“如果赵王想要依靠你来分化城中将士而利于你们攻城的话,我想,你们就不必再说了。本官得吾王看重,任命为西雍州军政主管,绝非你所言。想要拿下长安,本官就在此恭候赵军攻城。本官与罗将军将共同迎战你等不义之师。”
“没错!想要分化我们,本将军看,你还是无需多言了。长安城虽然守军不多,但是,你们想要破城,本将军绝对会让你们头破血流。”罗定元也冷声接话道。
虽然罗定元语气激昂,但是,宋央从其眼中看到了迟疑、担心和对林书成的忌惮。当下一笑,道:“既然两位有如此信心,那宋某也不多言。不过,长安城内情况如何,西雍州情况如何,两位和诸位汉军将军都很是清楚。战与降,我想,两位以后会有新的看法的。”
虽然没能让长安守军投降,但是,宋央知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没看到那原本还趾高气昂,想要与赵军死战的汉军将军们,此刻都已经沉默不语了吗?没看到那些将校之中,一些人看自己的眼光已经与开始不同了吗?
其实,不仅宋央看出其中的变化,林书成、罗定元何尝没有看出呢?赵军使者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城外的情况,虽然他们口中说着不相信,但是,他们知晓,对方说的十有八九就是真的。否则,这么些时日里,周围诸县也不会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但这些消息给他们带来的更多的则是害处,林书成这时已经有些后悔要见赵军的使者了。
对城内守军而言,最坏的消息莫过于荆州援兵北上的通道被堵。林书成很清楚,如果北上的援兵是己方汉军人马,或许这些领军将军会拼死攻击青泥隘口等关卡。但现在这些援兵是洛军的人,他们只怕不会为了支援西雍州,让麾下将士拼死攻关。当然,想要从赵军手中夺关,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林书成更担心的则是宋央所言,有关蜀军援兵的消息。其知道,赵军之中人才济济,定然在围困自己的同时,也在汉中之地使用什么阴谋诡计,让蜀军放弃北上支援自己,转而对盟友下手。
“罗将军,赵军使者所言,你相信几何?”在宋央离去之后,林书成沉声说道。
罗定元眼中神光闪烁,半晌,沉声道:“赵军使者所言,虽然皆是有利于对方之言,但是,我们情况不妙也是不假,不知林大人可有什么教我?”
听的罗定元所言,林书成心中不由暗叹,其知晓,对方与自己已经产生了隔膜。或者说,汉中援兵一系的将士与己方长安原本一系的将士之间,因为赵军使者的言语,已经有了一层隔膜。
“罗将军,赵军使者所言,我们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想来,赵军不会立刻对长安城展开行动。因此,长安以西诸府县则将成为赵军的首要目标。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立刻飞鸽传书与咸阳之地,让他们提高警惕。”
“另外,因蓝田、青泥隘口等地失陷也告诉我们,赵军已经开始在封锁西雍州周边与南方相连通道,所以,骆谷、陈仓、散关一线,也要警告他们,让他们小心戒备。”
“还有赵军使者所言有关蜀军援兵的情况,虽然不知晓赵军在汉中之地施展什么阴谋诡计,但是,我们不能不做提防。所以,将军还要传讯咸阳,让他们将此情况传回汉中,让汉中留守将士,小心戒备蜀军。但有异常,以保全汉中为重,当然,也要将此情况报之大王,只有大王才能利用其他诸侯压制住蜀王的不轨之心。”
林书成一番话,顿时让罗定元暗暗点头。虽然因为赵军使者的出现,让其对林书成有些怀疑。但是,对于赵军使者所言,其还是不能不放在心上的。
“那林大人,现在长安情况如此,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眼前困境?”罗青沉声询问道。罗青的话,也是这些将校想要询问的,宋央一席话,将长安情况说的很清楚,他们身为领军将军,不能不做考虑。
林书成沉默少许,看了看诸人一眼,沉声道:“长安虽好,但同样将我们困死与此地。虽然城中兵力不少,但也因为偌大城池,让我们不能发挥数万大军应有的作用。如果真要选择一办法,那就是退出长安,暂避锋芒!”
“退出长安?避其锋芒?”罗青等将校齐齐色变。
“没错!长安城虽然城坚池厚,让我们据守城池占据了地利。可是,现如今赵军将长安周边地域尽皆拿下,使我们成为笼中之鸟。虽然我们有城池可守,但同样也被困于此地,让我们无法发挥三万余将士应有的作用。”
“但如果这三万将士与西面诸府县汇合,那么,我们就能多出数万机动兵力,就不至于被赵军一一打散围困,彼此联系勾连。赵军用部分兵力,就让我们三万余将士滞留此地不得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