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现在说这些已经无用。我们南北分别是李牧之的大军和火麟军,你分别派人出使一番,看能不能花点代价,削掉他们打我们主意的念头。毕竟,我五万大军也不是好招呼的。逼急了我,我就看看,他们还能不能无视这几十万汉人百姓攻城?”逻乾狠厉的说道。
文士长叹一声,道:“李牧之乃幽州都督李怀远之子,昔日并未阻拦我大军的入侵,已经深受百姓和燕国官员的责难,绝对不会接受我们,李牧之两万大军一直在蓟州府北端巡视,说不定几时就会要上我们一口,以清洗他们身上的污名。”
逻乾道:“正是因为我们手中有李怀远退让的证据,李牧之才巡视边界而未曾强行攻击我们,但我们也不可不防。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火麟军,他们毫无顾忌,甚至连燕国朝廷都不放在眼中……去吧,看他们想要什么,只要不攻击我们,甚至让我们让出威州府也可答应。”
“什么?这怎么可以,让出威州府,我们何处落脚?”
逻乾冷笑道:“前提是他们同意我们撤军,告诉火麟军的赵询,我们还可以将他们引到他想要去的地方。既然族长放弃了我们,我也不愿意在为他无故牺牲自己。”
文士闻言,心中一动,颤声道:“都帅,你想降与火麟军?”
逻乾脸色凸显挣扎之色,最终说道:“不是投降火麟军,而是想要完好的将这些人带回去,让部族之中的某些人的打算失算。”
“火麟军怕是不会答应的。”文士摇头说道。
逻乾冷笑道:“如果这个赵询是枭雄,心有大志的话,他会答应的,我们能给他借口吞并地盘,他有很么不能答应的?”
文士这下明白,先前逻乾所言,引火麟军去想去的地方,原来是给火麟军攻占地方以借口。
幽州城,都督府。
行进半月之后,李家一年之久的李欣颜再次回到了家中,那自然又是一番亲人重逢的喜剧。李怀远呵斥几声李欣颜到处乱跑之外,就让夫人将其领到后宅,相叙这一年的往事。而护送李欣颜的百余赵询所派护卫也被安排在都督府之中。此刻,李怀远则笑着注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火麟军都统下属,司徒亮!见过都督大人!”年轻人对李怀远一礼后,正色道。
李怀远笑道:“火麟军都统?怪了,这是谁给的官职?好像我燕国之中,尚未有都统一职吧。”
司徒亮笑道:“有或没有,这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火麟军击败外敌,收复疆土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也是不能抹杀的功绩。我想,如果朝廷不想这么一支有能力,有声望的强军也如同徐州、凉州一样,我家大人的官职会越升越高的。”
李怀远脸色一顿,这司徒亮,分明是在说自己丢失了疆土么。
“你能代表赵询全权与我议事?”
司徒亮道:“在下不才,荣我家大人信任,此次议事,有我全权代表。不过我观今日都督有家事处理,议事自有不便,随时恭候都督传讯。”
李怀远笑道:“也好,你长途而来,也劳累了,等我处理好家事之后,再作商议吧。来人,请贵客去天香阁休息。”
“傲气十足啊!”李牧原看着远去的背影,沉声说道。
李怀远叹气道:“那是因为他背后站着火麟军!火麟军最近的动静不小啊,现在不仅是幽州声名远扬了,怕是在长安城之中,也有所轰动吧。”
“父亲,你决定了?这火麟军真的能保全我们李家?”李牧原沉声说道。
李怀远挺拔的身形有些落寞,道:“那要看这个赵询心有多大了,再说了,我们周围除了这个赵询,又有谁可信?曹雄早就等着我倒台呢。算了,还是去询问你妹妹吧,他对火麟军最为了解,我们从他那里应该能得到一些东西。再说了,刚才那司徒亮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嘛。”
燕州城。
“你们说,这靺鞨军是什么意思?”赵询询问道。
在赵询面前,则是参赞军事的吕子良、杨望清、刘文契、张元静四人。赵询之所以将他们聚在一起,是因为威州府的靺鞨军派来了信使。
本不欲一见,但想看看靺鞨军究竟想要做些什么,于是随意的见了靺鞨军的使者。可结果却让赵询大吃一惊。靺鞨军想要离开威州府,甚至可以为赵询做一些事情,但求赵询放其回归部族。赵询本意在下月初发动攻击,全力打击威州府的靺鞨军,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威州府,让幽州官府或者朝廷尚未反应过来,造成既定事实。
杨望清道:“看来威州府的靺鞨军自知不是我火麟军的敌手,想要平安撤回。还拱手让出了威州府。”
吕子良笑道:“更让我们不能拒绝的是,他们愿意杀向平州府,顺带有东折向海州府,从海州府北上回去。先不说平州府,单论这海州府,就是我们东部的门户,其是接海口,南北很多商人货运皆是从此地来往。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拿下此地,我们就有了外海口,不说商贸,我们就有了培养自己水军的能力。”
张元静也点头说道:“其实我同意让他们从东撤,平州府、海州府最好也能拿下来。尤其是海州府,因为我们这里商贸的兴盛,是的海州府官府肆意盘剥商人。有不少的商人已经向我们反映,希望我们能沟通海州府,让其合理的收税。可这海州府的官府显然没有将我们放在眼中,完全将我们的好意置之不理,既然如此,拿下来也是应当的。”
刘文契则皱眉说道:“我也同意拿下这两府,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好朝廷责难的准备。哪怕是追缴靺鞨军,但再次占据两府之地,就意味着和朝廷的不对付,如果这靺鞨军再将和我们携手的事情说出来,那可就……”
吕子良笑道:“说出来也不惧,我们斩杀那么多靺鞨军是铁一般的事实。这尚且不论,我们现在在三府之地的所作所为,有哪一样是符合朝廷律法的?其实已经算是和朝廷对立上了。”
“是啊,不过我想,朝廷应该没时间对付我们,徐州叛乱,凉州叛乱,这些已经够朝廷忙活的了。尤其是凉州之乱,一个不好,京都就有被攻打的危险。趁着现在朝廷没精力主意我们,何不占了两府之地,妥善经营?”杨望清说道。
吕子良接口道:“我认为杨兄说的在理,早一步拿下这两府之地,早一步化为己用。现在不仅是我们,燕国各地都督和将领都在急速的扩大势力,估计也是看到了朝廷的势弱。尤其是幽州西部与并州交接之地的镇北将军曹雄,最近声势很大。我想,这个曹雄,也是心有不轨之人。”
“再说了,朝廷责难有任何?越强势的人,越不惧怕朝廷的责难,而朝廷也不敢责难那最强势的人,只有不上不下的人,才会是朝廷下手的对象。”
赵询听了四人的话,摇头苦笑道:“你们啊。这分明是鼓动我做那心有不轨之人啊。”
吕子良笑道:“大人心有多大,大人自己明白,我们可不敢鼓动大人做那心有不轨之人。再说了,大人在这三府之地的所作所为,在某些人的眼中,不就是心有不轨之人吗?”
赵询正色道:“我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但是也要告诉他们,想要顺顺当当的回去,就必须按我们说的办,不能屠杀无辜之百姓,不得肆意破坏!”
刘文契点头道:“还要让他们替我们解决一些麻烦,让我们更好的接手这些地方。”
赵询笑道:“你说的好,确实需要他们替我们解决一些麻烦,总不能此次都要我们自己背负骂名吧。让这些靺鞨军动手,大利与我们。那好,这事就要与你们负责,先谈好条件,再说其他。”
“遵令!”
看着离去的三人,赵询一阵苦笑。看来,事情又有所变化了,李牧之那里该怎么解决呢?靺鞨军一旦东撤,那李牧之的问题又是个大麻烦……





幽州之主
第330章 圣旨
赵询之所以有意向同意靺鞨军的后撤计划,除了不想和靺鞨军死战之外,还担心威州府的百姓。那靺鞨军的使者也说了,如果火麟军硬要战,那威州府的几十万百姓,就会因为火麟军而受到无法估量的损失。
再加上靺鞨军后撤路线极其有利于火麟军扩大势力范围,赵询也就有意同意对方的撤军协议。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火麟军整编之后,短期之内,战斗力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要和五万多没了活路,又决心拼死一战的靺鞨军决战的话,损失自会不小。
至于李牧之的事情,大不了让五个靺鞨骑兵营出动,同意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让赵询出乎意料的事情不止是靺鞨军使者一事,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件让赵询有些惊讶的事情,朝廷给赵询降下圣旨了。
一个小黄门在百余禁卫军的护卫下,来到了燕州城,带来了皇帝的圣旨。赵询是没料到,朝廷竟然给他回复了。本还以为朝廷根本没将他看在眼中呢。赵询现在可没打算造反,按照规矩跪下接旨。其实,赵询小看了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击败靺鞨军,收复疆土,怎么说也是为朝廷立了大功,挽回了朝廷的面子。但赵询的一些作为,也让朝廷官员极为不满,为此,对于他的封赏各部皆有不同的看法,直到顺州府再次被火麟军拿下之后,在宣武帝的坚持下,朝廷才决定降下这道圣旨。
面容俊朗的小黄门打开圣旨,对着赵询大声的念道:“圣旨,大燕皇帝令,宣武二十一年,蛮夷入侵,占我疆土。幽州有豪杰之士赵询,聪明神武,率义军奋起反抗,大破蛮夷,功勋卓著,简得朕心。朕心甚悦,今特提拨为从三品云麾将军,正四品幽北巡阅使,燕城伯,实封三百户,令监管幽北诸府,北据蛮夷,其下火麟军赐名为骁果军,继续为国效力。钦此!”
赵询顿觉有些奇怪,燕国官职继承前朝楚国。官职分为散官、职事官、勋官、爵位四种,散官就是品级,和现代人的厅、处、科是一个意思,你是哪个级的就拿哪级工资。
官员们可以是高品低职,也可以是低品高职,甚至是有品没职。而职事官就是他的差事,他在哪个岗位就是什么职事官。
勋官则是赏给官员们的荣誉称号,有的像现代的是什么先进工作者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什么一级战斗英雄这一类的,这是有名而没有官的。
爵位和勋官倒是差不多,不过爵位可以传给后代,而且爵位有封地,如果有食实封这三个字,那么他们就能享受相应封户的纳税,这部份封地上的人本应当向朝廷交的税转而交给封地的拥有人。
赵询现在的官职是,散官是从三品的云麾将军,拿从三品云麾将军的俸禄,相当于现代军队之中的将、校、尉的划分一般,是品级。职事官则是正四品的幽北巡阅使,还得了一个爵位,三百户,封地就在燕州城。对于这个,赵询确实很满意,幽北巡阅使,就是全权幽州北部的军政。或许朝廷也知道,火麟军拿下的地方,朝廷是要不回去了,起码,派去的官员也是被架空的,干脆就将其交给赵询了。更让赵询心中暗喜的是,这个幽北可是没有确定界限的,到时候……只是,赵询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会给他这般封赐,而且还将火麟军正名,成为朝廷承认的卫军。
赵询笑着接过圣旨,磕头谢恩,起身道:“这位公公贵姓?”
小黄门似乎也知道赵询是个心狠手辣的主,连忙笑着回应道:“不敢在将军面前称贵,小的姓李。”
接着,又带着羡慕和佩服之意道:“将军,恭喜将军,得封伯爵。他日将军高升,可别忘了小的啊。”
赵询也不做恶人,笑道:“李公公说笑了,李公公身为陛下身边近臣,以后还得多请李大人在陛下身边多美言几句才是。”
“将军说笑了,如今全国上下,谁人不知赵将军英武了得,北击靺鞨军,收复疆土。天下百姓,莫不称赞。他日,将军定能高升一等。”
“那就借助李公公吉言了,我这还有点从靺鞨军手中缴获的土特产,权当为李公公和诸位兄弟的礼物,劳烦诸位从长安原来,赵某实属不安啊。”虽然对于这个李公公不清楚底细,但赵询知道,这种人不能轻易得罪,毕竟是皇帝身边之人,一个不好,到时又是一个大麻烦。
李公公笑了笑,道:“那就多谢在将军赏赐了,对了,将军,陛下说了,骁果军的俸禄就有三府的税赋支出。将军也知道,现在朝廷苦难重重,所以朝廷怕是不会拨发,但这三府之地的赋税,大人也不用上缴了陛下还说了,如果可以,只管去北部各部取索。”
赵询闻言,神情一怔。对于朝廷不拨发军队俸禄,赵询并不在意,因为骁果军本来就是自己在养着的。现在只不过是变得名正言顺罢了。只是这个皇帝允许自己去劫掠北部诸族,这就有些让赵询不解的。朝廷的政策是,不能轻易与北部诸族交战,为什么皇帝和朝廷的政策不同呢?
随后赵询宴请了这传旨公公和百余禁卫军,也从这李公公口中得到了不少的消息,当然,这也是李公公主动交代的,其中深意自然不言而喻。
其中有一点就是,左相和齐王似乎都不赞同给自己封赏,这封赏是皇帝直接批示的,是因为火麟军拿下了顺州府,赵询声名远扬,这才只是封赏圣旨得以下达。
“看来,皇帝、齐王、左相是三个不同的势力,而起,这皇帝还处于最弱势。不管了,得到实际好处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三府之地,已经真正属于自己的。幽北巡阅使,完全就是幽北节度使啊,掌管军政。”其实赵询也明白,只所以有这么个不常设的官职封给自己,那时因为这三府被自己完全掌控,三府只有燕州府一分州府有刺史,还是被架空的。现在朝廷内忧外患,将三府之地交与自己,也是为了让自己全力的打击靺鞨军,乃至于抗击北方的入侵,替燕国守住北疆。再加之火麟军的大胜,也算为朝廷挽回了一些颜面。毕竟丢失疆土的名声,可不是那么好听的。
在赵询明确的向李公公表达了自己绝对效忠于皇帝陛下之后,李公公带着满意的表情离去了,或许这李公公来此,就是为皇帝拉援助的。
等到李公公和百余禁卫军都得了赵询不少礼物满意而去,政务司及其各司和军师、将军等都是肃立而起,道:“恭喜大人荣升将军之职,贺喜将军获升燕城伯。”爵位啊,这可是天下所有人都羡慕之极的东西,而且还是实封。至于赵询的亲信和一些文官人士,则更看重的是赵询获得朝廷的认可,得到了朝廷的正名,所作所为,不再是违法之举。
“好了,我们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诸位的官职也算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所以,都将你们的那些担心放进肚子里。从现在起,我们自称的火麟军更名为骁果军。骁果者,勇猛刚毅,勇猛敢死之士。我希望我骁果军皆是勇猛敢死之士。”
看着一些军官将校的担心,赵询笑道:“除了名字改为骁果军之外,其余不作变动。只不过,我们成为了朝廷认可的军队,不再是私军了。”
薛雷更是大步走到赵询身前,带着感慨,大声笑着说道:“将军身为我骁果军之主将,今次高升,此实乃我骁果军全体将士之荣耀,我等无不为大人身感欢欣。因此,我们要将军宴请大家一顿,如何啊?”
“好!这个主意好!”不仅是武将,连文官也来凑热闹了,赵询见众人如此高兴,笑道:“好,好,好,我宴请,让大家和好吃喝。”
不远处的余静见此,也不由的暗松了一口气,虽然赵询的一些做法让余静感觉到逾越,但他还是做了赵询麾下的官员。现在看到赵询得到朝廷的任命,自然心中替赵询高兴。




第331章 要战便战



夜晚,赵询将暗影司司长赵海叫到了书房之内,让赵海询问了一下暗影司的发展。作为情报机构,这自然是骁果军的重中之重。
听了赵海的回报,赵询不由的眉头微皱。赵海的安排,可以说十分周到,也十分心细,但就是发展太过缓慢了。到了现在,除了幽州之外,其他地方根本没有伸出手去。
“不行,这样太慢了。这样,以后每一大州设一分部,每大州下辖的州府设小队。分部主管按照总部一样架设,统筹一州之情报。像今天这圣旨一事一般,我们完全不知情。连长安城之中的朝会之争也不清楚。这样可不行,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人可以拉拢,什么人值得拉拢,什么人却是敌人。”赵询沉声说道。
赵海苦笑道:“可这情报机构要完全的搭建起来,实在太花钱了。”
赵询道:“无妨,只要搭建起来,花多少钱都值得,总比我们睁眼一摸瞎要好的多。”
“那我全力而为吧,只要有人、有钱,这些应该不是问题。”
“人手缺少的话,就去亲卫营和武备学院去挑选,只要合格,你就可以拉去应用。”
“下面你们除了建立分部之外,还要和鹰眼司一起,注意威州府靺鞨军的动静。我既然是幽北巡阅使,有负担起清剿外族的责任,就该将这五万余靺鞨军清剿干净,收复威州府。”赵询带着深意说道,至于赵询的打算,身为暗影司司长且为赵询兄弟的赵海自然十分清楚。那平州府就是其中的一个目标,复仇的目标。
“对了,北海诸部和靺鞨诸部最近有什么情况,靺鞨诸部建国如何了?对于三族南侵军队被我骁果军剿灭,各部是什么反应?”
“靺鞨有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部,其中黑水最北,占地最广,几乎有其余六部之和,因此此次靺鞨诸部建国,已经将黑水刨除在外,其中也没有联手相抗之意。但伯咄部因大王子弑父杀弟自立为主,改部族为北海部后,也脱离六部建国。剩余五部之中,粟末部最强,尤其是其占据燕国东北角两府之后,更是七部最强一族,这也是伯咄、安车骨、拂涅入侵我燕州四府的缘故,想要效仿。”
“结果我骁果军崛起,伯咄叛乱,其余两部受到粟末部压力,不敢轻易派出部族援兵,也就导致了其眼看着我们将两部军队逐步清剿。也正因此,安车骨、拂涅、号室、白山四族组合,建立辽东国,北据黑水部,东抗粟末。现在,黑水部地盘最大,占据燕国两府的粟末次之,辽东国最小,北海部最弱。但辽东国人丁最多,兵锋最强。除了外部原因之外,新建辽东国内部同样争权夺势,纷争不休,在各部族内部同样如此,这也是三府靺鞨军得不到援救的缘故之一。”
赵询大笑道:“好,分裂的势力最有利于我们,让暗影司主意北部情况,可能的话,尽量挑起三部纷争,先让他们内部纷争不休。”
宣武二十二年九月,靺鞨安车骨、拂涅、号室、白山四族组合,建立辽东国,效仿燕国,立府县制度,共设十府七十八县,一时之间,天下侧目。建国之后,发布告令,让骁果军(火麟军)放威州府靺鞨军撤回,并赔偿损失,否则,举全国之兵南征。一时之间,骁果军治下三府百姓心忧不已,幽州上下,也担心万分,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都将目光看向骁果军统帅,最年轻的幽北巡阅使赵询,看他如何应对,更多的人则担心这么一个敢于外族抗争的少年英雄,这就般被打落。至于那些嫉妒年纪轻轻就成为四品巡阅使的官员,则心中窃喜,希望赵询被辽东国剿灭。
巡阅使府,文武诸官分列两侧。
赵询高坐主座,目光扫视诸人,道:“大家看到了这辽东国的宣言了吧!有何看法?”
政务使裴毅沉声道:“大人,因为辽东国的告示宣言,致使我骁果军治下民心不安,甚至有些百姓和富户想要逃往南方。南北通行的商人,也纷纷打听我骁果军的应对之策,想来,他们并不看好我们。属下以为,可答应其一部分条件,比如放回威州府的靺鞨军,这样也有利于威州府的收复,但绝对不能赔偿损失。属下是文官,不懂武功,但也知道,我们与靺鞨军是战胜者,决不能向对方屈服。”
学识司司长余静此次倒是积极,开口道:“骁果军治下,所有士子全力支持大人,北据辽东国,我们相信大人不会向辽东国屈服的。”
见到余静如此说,赵询哭笑不得。不过也好,能得到余静和三府士子的支持,也算是一种收获。
中府军将军包沐阳振声道:“将军,无需和这辽东国多谈,不放又如何,不赔偿又如何?我们骁果军能大败他们第一次,就能大败他们第二次。”
其余诸将也齐声说是,不仅武将们支持赵询用武力说话,就是各司司长和三府府尹也齐齐赞同。后勤司和财务司司长皆言,全力为军队后勤提供支持。
而知道赵询打算的吕子良、杨望真等人,则没有说话,但看到全军上下同仇敌忾,也暗自欣慰。
“好,诸位既然都决心不理会辽东国的哮嚣,那我们就不予理会。我也想看看,这个新建的辽东国有多厉害。想打我们,那也的到我们的地盘上来才行,我们可不与他们直接接触。我决定,三日之后,出兵威州府,这就是我们给他的回应。”
“但我们也不能不小心,其中左府军驻守燕州府,主要负责北面北海诸部的情况。右府军驻守顺州府,同样,重点在于北方。中府军驻守营州府,你们的方向在海州府一面。水字营和忠字营继续坚守北风城,随机应变。其余的前、后两府和六营骑兵皆参与此次行动。”赵询沉声说道。
“将军,为何没有我们?我们既然入了燕国户籍,即为汉人,难道将军不信任我们?”一个声音大声说道,让大堂之上诸官侧目不已。
赵询看去,原来是靺鞨骑兵都之中赤狼都都尉颜胥。现在五都靺鞨骑兵皆是汉籍,学汉话。
见颜胥这般说,赵询笑道:“倒不是不信任你们,而是另有任务。既然你们要求参战,那就出动两都人马,随军行动吧。赤狼都和赤豹都随军行动,剩余三都驻扎与营州府与威州府交接之地,等待命令。”
“遵令!”五个靺鞨骑兵都都尉齐声应道,其实他们现在也感觉,在骁果军下为军,要比在原部族好上许多,虽然军法严厉,但士卒们的待遇极好,赏赐也丰厚,尤其是立下战功的士卒,在此安家,完全能养活一家老少,还不用担心上官和部族的剥削。五个都尉见到赵询同意了他们随军出兵的要求,也算满意,起码得到了赵询的信任。
宣武二十二年九月中旬,五万六千,大军在营州城誓师出征。其中骑步各半,还有六千靺鞨骑兵和亲卫军下属各营。大军分为六路,三营为一路,分别同时出击威州府尚在靺鞨军手中的六县之地。
五万六千大军,六路齐出,步骑协作,各军基层军官皆是经过武备学院短暂学习之后有回到队伍的军官,中层亦是如此,这些中低层军官都是赵询最忠诚的部下,不少都是亲卫营出身。
隆隆战鼓声中,六位将领,纷纷从赵询的手中接过了印信令符,六军将士齐齐向着点将台之上呼喝敬礼,随即六军如同六道箭头向着威州府杀入。而赵询也在亲卫营的护卫下,带着即将去威州府接任的诸官,前往威州城。
骁果军悍然出击,天下侧目,能对外族如此强硬,实属罕见,赞扬之声,此起彼伏。骁果军治下的百姓,虽然有些担心骁果军与辽东国交战,但他们同意不惧辽东国,因为他们相信,骁果军会一如既往的打败靺鞨人。
燕州府
“这个赵询,简直是……才升了官,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和辽东国死磕?”李牧原皱眉说道。
“你没看到吗,誓师出征之时,他不是说了吗,吾深受皇恩,添为幽北巡阅使,北据蛮夷,先蛮夷占我疆土,杀我百姓,吾辈当奋起反抗……表面上看,他打着自己职责的旗号,其实是看中了那里的地盘啊,这下好了,不仅顺利的打击这威州府的靺鞨军,还能给自己捞名声,这小子滑着呢。”李怀远笑着说道。
“父亲,如果辽东国和骁果军战起来,他们能扛得住吗?我们的注可是下在他身上了。”李牧原迟疑道。
看着自己的二儿子,李怀远不由的想到赵询,自己的二儿子,大局观还是不够。于是解释道:“辽东国?北有黑水部的压力,东南有强大的粟末虎视眈眈,南下之路又在北海诸部的手中,他们南下?看来,不仅威州府,平州府、海州府怕是也要落到这赵询的手中了。这小子,好运道啊。”
李牧原听了,也乍舌不已,也羡慕不已。说真的,不仅李牧原,连李怀远也羡慕赵询。虽然李怀远地位很高,掌控的兵力也很强大。但是,他麾下除了一万五千的私军之外,其余皆是朝廷的人马,不是他自己的。而赵询却借着靺鞨军入侵的机会,趁势而起,拉起了数万的大军,更重要的是,数万大军只听从赵询的,还有着三府地盘做后盾。
“父亲,那我们和赵询之间的合作怎么办?他率兵征讨靺鞨军了,那我们……”
李怀远沉声道:“你知道吗?骁果军之中,还有一万五千的靺鞨骑兵,这些靺鞨骑兵都是靺鞨军的俘虏,投降赵询以后,为赵询所用。现在,这靺鞨骑兵就有一部驻扎在威州府的德元县周围,据蓟州府不远。”
“我明白了……靺鞨骑兵?这赵询也敢信任?”李牧原震惊道,赵询一边和靺鞨军作战,一边却收拢靺鞨军,这……
“三府之地,被骁果军俘虏的靺鞨军已有六万之余,有三部部众,如果这些靺鞨人能在骁果军治下生活的比在部族之中更好,真心投靠又怎么会不可能呢?不要忘了,靺鞨诸部之中,同样有很多汉人为他们效力。这赵询果然非同一般人啊。”
不仅是李怀远感慨不已,就是其余各地官员,各有所感,有羡慕、有佩服、也有不屑。但无论如何,赵询的一番举动,还是得到了不少百姓和士子的拥护。抗击蛮夷的英雄,向来是受人赞扬的,尤其还是少年英雄。
长安城。
左相司徒雷看了骁果军的情况,只说了一句话:这小子,绝对不是什么好鸟,奸猾之徒,好运道。随后就放在了一边,对于他来说,这个赵询无论成就多大,对于他,都无甚大影响,毕竟相隔太远。
齐王慕容成看了骁果军的情报,感慨的说道:“搞了半天,成就了这个小子。还好他收复的失地,否则可就难以向祖宗交代了。唉,这个李怀远怎么办?该死的司徒老东西,是要将我北面的势力拔除啊。一招不慎,棋角已失。”随即笑道:“不过,你也没得到好,这成全了这个年轻的小子,不过,他得到了皇帝的封赏,会不会是皇帝的人?会不会倒向他们。黑羽,继续加强对骁果军和赵询的监视,我需要他详细的情况,他的认可动静,都要最快的告之于我。”
“是,王爷。”一个黑影从屋内闪出……




第332章 你退我进



皇宫,沉香殿!
得到骁果军的动向,年纪三十多岁的宣武帝脸色变幻不停,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做皇帝不容易,做没有实权的皇帝更难啊。好处没有,骂名尽是自己。
“李瑾,你见过这个赵询,你认为他可为朕所用吗?”半晌,宣武帝沉声问道。
立于玉案之下,在赵询看来,比站军姿还要稳当的小黄门,躬身说道:“陛下,奴以为,无论骁果军如何,无论赵询如何,他都是边将,或许心有不轨,但不会影响陛下对中枢的掌控,而左相和齐王才是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