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雅骚-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汝霖开口道:“你小小年纪却有这么深的机心,并且深谙人情世理,这都是做梦学得的吗?”

张原无话可答,干脆默不作声。

张汝霖却又微笑起来:“叔祖没有责备你的意思,只是惊叹你的宿慧,不学而能知,世间竟真有这等奇事!”

张原辩道:“叔祖,族孙并非不学,族孙每日听书数万言。”

张汝霖笑道:“好好好,你既肯学又有宿慧,这说对了吧,难怪你敢与姚复立赌约,却原来是看透了这一点,果然是立于不败之地,但叔祖要告诫你,这种事可一不可再,以后不许再与人打这种赌,听到没有。”

“是。”张原应道。

张汝霖又道:“那制艺你还得抓紧苦学,不可恃有奇计就轻慢。”

张原道:“族孙知道,奇计奇谋要与真才实学相辅相成才行,到时若写不出清通规范的八股文那也是丢脸的事,族孙没敢懈怠,目下正读八大家古文和理学文章,八月底开始揣摩经典时文,九月中旬动笔习作八股。”

“甚好,甚好。”张汝霖见张原布置得有条不紊,心下大慰,张原比张岱还小了一岁,张岱虽然亦是聪慧过人,但还是玩心太重,不如张原专注。

张原又道:“有一事还要请族叔祖出面——”

张汝霖道:“嗯,你说。”

张原道:“到九月底时,族孙想去会稽向谑庵先生求教半个月,还得叔祖带领前去。”

张汝霖笑道:“你倒打得好主意,王季重的时文当然是绝妙的,只是你为何舍近求远,大善寺的启东先生不是离得更近吗,启东先生的制艺博雅纯正,更适合学习。”张汝霖这是故意揭张原的短,看张原怎么解释让刘宗周拒之门外之事。

张原便将那日大善寺拜师之事说了,又道:“启东先生巴不得我输给姚复,此次赌局若无启东先生促成,也赌不起来,所以启东先生是绝不肯教族孙八股的。”

张汝霖大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笑吟吟看着这个族孙,能被刘宗周认定是读书种子绝非等闲啊,他长孙张岱和祁家的小神童都没有得到过刘宗周这样的嘉许,东张要出大才子了,这也是山阴张氏之幸。

这时有侍僮来问大老爷何时用饭?张汝霖便道:“张原你也没用饭吧,陪叔祖一起用餐吧。”

张汝霖嫡孙、从孙十余人,能被留饭的唯有长孙张岱,北院侍候的婢仆见东张的张原这般受宠,无不暗暗称奇。

第五十一章 闷骚

张原陪族叔祖张汝霖用罢午餐,茶僮奉上香茶,这个侍僮是专门侍候张汝霖饮茶的,颇习茶道,张汝霖吩咐道:“给张原也烹一杯岕茶来,用惠泉水。”

茶僮下去后,不移时又捧上一只精瓷茶盏,张原轻揭茶盖,一缕清香袅袅升上鼻端,沁入心脾,视茶汤,柔白如玉露,香幽色白味冷隽——

张汝霖一边品茗,一边说昔日袁宏道评点名茶,把阳羡岕茶列为第一、天池茶第二、松萝茶第三、西湖龙井第四……

张原用心听记,这些可都是知识哪,耳濡目染就在于此,有些世家子弟也没见怎么用功学习过,但底蕴就是不凡,皆在于平日环境的熏陶。

张汝霖饮茶过半,便开始考问张原读书心得,从四书到《春秋》、从唐宋古文到程朱理学,张原对答如流,每有阐发,都让张汝霖频频点头,赞道:“我原以为你听过一遍的书只是死记,不料却能精通如此,难怪刘启东非要收你入门,呵呵,张瑞阳有儿如此,当大欣慰也。”

又坐了一会,张原告辞回去,依旧是先前那个美婢领他出垂花仪门,那美婢微微侧着身子靠前一些走着,上身是长袖短衫,下面是碧萝长裙,因为那样走路身子有些扭着,倒显得腰肢柔媚、臀部微撅,张原不免就多看了两眼,觉得这背影有些眼熟——

那美婢偷眼见张原看她,霎时间又是满脸通红,加快脚步走到垂花仪门边等着。

张原看她那满脸通红的样子,心道:“这怎么回事,此婢如此闷骚,我只看了两眼你就激动成这样!”上前低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婢女脸更红了,红得要滴血,头都抬不起来,说一声:“介子少爷好走,大老爷有事吩咐婢子呢。”扭身逃也似的回去了。

张原出了北院,缓步回家,心里想:“这婢女不会就是那日张萼骗我宝物光芒万丈的那个莲夏吧,背影看着是有点象,但当日那个莲夏坦胸露乳,很是豪放,而方才这个婢女却动不动脸红,有点对不上号,可问她名字为什么又不说!”

张原也没打算找张萼问问这事,管她谁是谁,现在没心思想那些,他还小,学八股要紧,虽有锦囊妙计,但制艺八股也得跟上。

此后数日,张原几乎大门不出,每日听书、练字,勤学不辍,范、吴那些清客如今都极佩服张原,聪明的人常有,但聪明人往往懒隋,所以既聪明且又肯学的人少有,更何况张原还只是个十五岁少年,如此刻苦自律,实为罕见。

……

这几日三埭街的穆真真几乎每天都会来张原家里转一转,每日一大早,只要不下雨,这堕民少女就要一路小跑到十里外的西兴运河码头,用五十文铜钱买下三十斤本县出产的谢橘,谢橘也很好吃,只是没有杭州塘栖蜜橘名气大,所以卖不出好价钱,那一次穆真真想以山阴谢橘冒充杭州塘栖橘,不料就被几个喇唬盯上,差点受辱,那以后她再没敢那样了——

穆真真每次只买三十斤,不敢多买,怕一时没卖出去橘子烂掉了会赔本,三十斤橘子装在背篓里,再一路跑着回家,做好早饭,与爹爹两个人吃过,爹爹出门听差,她就背着橘子去大善寺广场叫卖,卖掉十斤橘子大约能赚六、七文钱,三十斤全部卖掉的日子很少有,所以扣除那些没卖掉的橘子本,一天下来也就赚十来文钱,彼时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三百文铜钱,穆真真要赚到一两银子需要半年、要跑几千里路——

上午或者下午,若是背篓里的橘子卖得差不多了,穆真真就会从大善寺走到府学宫这边,到张原家里向张母吕氏磕个头,张母吕氏就会把她剩下的几斤橘子全部买下,起先穆真真很过意不去,芒刺在背一般,坚决不肯收钱,她不是因为橘子卖不掉来求张家给买去的,她是来……

张母吕氏见这衣裳暗旧、皮肤雪白的女孩儿很不安的样子,便道:“真真莫要拘束,我家本来每日都要买些果子,张原爱吃蔬果,橘子也正是他爱吃的,你不送来我也要叫翠姑、伊亭去外边买,你送来了岂不更省事,钱一定要收,我也不多给,这只是你应得的,不过五、六文钱,你若不收,那我也不敢要你的橘子——伊亭,买三斤橘子去。”

“我收我收,小婢收下了。”穆真真赶紧收下那几文钱。'TXT小说下载:。。'

伊亭在一边捂着嘴笑。

穆真真聪明得紧,心知张母吕氏是故意这么说的,但这样,她心里就很舒服,感着张母吕氏的良善,所以每日有空就来,陪张母吕氏说会话,帮着做些杂活,一边竖起耳朵听西楼张家少爷的动静,少爷在读书,哦,不是少爷在读书,是少爷在听人读书,少爷是眼睛不大好吗?

穆真真来张家好几次了,却一次也没看到张家少爷,少爷总是在听书、听书,有时会听到少爷与读书的先生说话,穆真真就会精神一振,凝神想听清楚少爷说的是什么,但少爷说的都是书里的话,她几乎一句都听不懂。

在张家宅子里坐了一会,拜别张母吕氏,堕民少女穆真真背着空竹篓回家,从府学宫到三埭街有六、七里远,穆真真走得不甚轻快,因为听不懂张家少爷说的是些什么,这让穆真真心里有一点难受,好象张家少爷离她很远,张家少爷不从书房里出来她就永远也见不着——

虽然这样,但只要第二天橘子卖得差不多了,穆真真就会不由自主似的拔腿向府学宫这边兴冲冲的快步走来。

八月初五这天下午穆真真过来时,刚与张母吕氏说了一会话,就见张家少爷的那个堂兄带着个小僮进来了,笑嘻嘻向张母吕氏见礼,还向她“哈”的一声笑,她赶紧往张母吕氏身后一退。

张母吕氏含笑道:“张萼啊,好些天没看到你上门了,去哪里游玩了吗,来,坐下说话。”

张萼道:“侄儿哪里也没去,本来是要寻介子玩耍的,介子却整日读书,我也无趣,大父还责骂我不学无术。”

张母吕氏道:“张原他不是要与那姚秀才赌八股文吗,所以这些日加倍用功呢,这孩子也是任性,却与人打这么个赌,害我担心。”

张萼道:“介子说他不会输的,五伯母放心好了。”听到西楼书房传出书声琅琅,便扬声道:“介子,不要听书了,出来歇一歇,我有东西给你看。”

书房读书声止了,范珍和詹士元二人先走了出来,见张母吕氏坐在南楼廊下,范、詹二人赶紧深施一礼,又向张萼拱拱手,回身冲着送出来的张原道:“介子少爷,那我二人先回去了,明日再来。”

张原送了范、詹二人回来,见穆真真立在母亲身后,便点头招呼道:“真真姑娘来了。”

穆真真一颗心“怦怦”乱跳,一时竟忘了向少爷施礼。

张萼叫道:“介子,我在这里,你却先与穆真真说话,我可是好几日没过来了。”

张原挽住张萼的手,笑道:“三兄莫怪,我们到房里说话,我向三兄赔礼道歉。”拉着张萼进到书房,问:“怎么是三兄一个人过来?”

张萼笑嘻嘻从怀里摸出一本小册子,冲张原一扬:“姚讼棍的恶事全在这里,何年何月、何人何事,记得清清楚楚,铁证如山哪——我有言在先,你若不陪我去会稽,这册子我就不给你。”

张原道:“好好,陪你去陪你去。”接过册子,一页页翻看。

第五十二章 忧心错占凤凰俦

姚复,字还兴,生于嘉靖四十三年,今年四十九岁,万历二十三年成为山阴县增广生员,结发妻严氏早亡,现有六妾和三子四女,家有良田三百亩、绸缎铺三间、米行一家、书铺两间,姚复早年家贫,这万贯家财都是他一手积攒起来的,可谓白手起家——

姚复贪财好色,行事不择手段,狠厉奸诈,睚眦必报,万历二十六年姚复曾办了一个学馆,招了二十余名儒童,但只马马虎虎教了三个月,因为忙着放子母钱赢利,就丢下那班儒童不管了,整日就是逼债、交际,比那个爱打马吊的社学蒙师周兆夏恶劣百倍,姚复不但不管儒童,还不让儒童退学,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和过年这五大节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束脩和学贶,门下儒童若敢少了一分,他就赶上门去骂,有那儒童敢掇了桌凳退学,他就揍那儒童,还反诬儒童不敬师长,路上骑了牲口撞见先生也不下来见礼,要拽了去见官,吓得那儒童的父兄赶紧求饶,虽然如此霸道,但退学的儒童还是越来越多,最后学馆是关门了,反正姚复也有了新的财路,可他咽不下那口气,打听得他门下的儒童大都转到一个名叫柳英才的生员的学馆求学,他便雇了两个喇唬,在那柳英才回家路上的偏僻处,将柳英才截住,殴成重伤,右腿都打折了,虽然明知是姚复指使的,但抓不到那两个喇唬,姚复又行贿官差,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笑又可耻的是,只要曾经在姚复学馆念过几天书的儒童,后来有中了秀才的,姚复就要赶上门去索要谢仪,说是他早年栽培的功劳。

姚复的堂兄姚诚立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科中了三甲进士,此后姚复愈发骄横起来,私刻了堂兄的图章,以堂兄的名义给本地知县写信,包揽词讼,怂恿人打官司,他好从中渔利……

张原一页页细看,看到鲁云谷叔母的事了,却原来鲁云谷的叔父早亡,叔母周氏年轻守寡,因为育有一子一女,也就没有改嫁,这周氏颇有几分姿色,但品格贤淑端正,居家育子,很少出门,某日在门前等待幼子读书归来,被这姚复觑见,打听得周氏守寡,家中又颇有田产,就妄想财色双得,托人上门为媒,要娶周氏续弦,周氏自是不肯,这姚复三天两头托人上门做媒,三姑六婆走马灯一般游说不休,周氏干脆吩咐家仆,不许放外人进来,姚复又扬言周氏若不从他,他就要让周氏身败名裂,周氏当然不予理睬——

周氏幼子时年八岁,拜在本街方秀才门下启蒙,这方秀才与姚复有些怨隙,面责姚复莫要欺孤儿寡母,姚复心生恶计,大造谣言说周氏与方秀才通奸,并以淫书《痴婆子传》为蓝本,捏造出周氏与方秀才以及家中奴仆淫|乱的种种丑事,命人传抄数十本,四处宣扬,生生逼得周氏悬梁自尽,方秀才控诉姚复诬人清白致人死亡,姚复就又以堂兄名义给提学官写信,抨击方秀才,致使提学官罢去方秀才功名,方秀才气得呕气而亡,随后几年,方家田产也尽被姚复侵占了去——

“姚讼棍好恶毒啊!”

张原看到这里也忍不住怒骂一声,张萼接口道:“是毒,这种人不严惩实在是我山阴人之耻,介子你快说,有什么法子能对付他?”

张原道:“待我看完。”

姚复近二十年来,大大小小恶事着实不少,子母钱放债,却暗中捣鬼让借债人还不起债,然后将其抵押的田产据为己有,还有,万历三十三年姚复丧母,居丧期间却纳妾,大违人伦礼仪——

张原看完这本小册子,点头道:“果然作恶多端,那么搞死他也算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了。”

张萼兴奋道:“怎么搞死他,快说快说。”

张原道:“不急,先剥夺了他的功名再说,然后再整治他,也让他尝尝家破人亡的滋味。”又问:“这册子某年某月某人某事都记得很清楚,那断腿的柳英才是不是还在世、被诬的方秀才后人在哪里,这些都知道吗?”

张萼道:“怎么不知道,不知道能写得这么清楚,我是派了人去一家家查访了的,那柳秀才右腿被打折后虽然续接好了,但近年因为年纪大了,受伤的右腿就比左腿短了一截,走起路来一颠一跛,方秀才的儿子在西郭门外帮人佣工,说起当年父亲的事还痛哭流涕,还有好多苦主,都是有名有姓,随时能找到人。”

张原道:“这事先放一放,三兄在外面切莫说起,就好比什么也没发生一般,风平浪静,我也只在家里苦读,不要让姚讼棍预先有了防备,等过了两个月我们再暴起发难,打他个措手不及。”

张萼喜道:“妙极,就是这样,到时有什么要我做的,你尽管说。”

张原道:“这事少不了还要三兄帮忙,没有三兄相助这事也办不成。”

张萼更是欢喜了,说道:“这算得什么,咱们同宗兄弟,我不帮你谁帮你,而且那姚讼棍也太可恶,我就想看到他恶贯满盈,那真是大快人心。”

张萼虽然纨绔,还是很有正义感啊。

却听张萼话锋一转,说道:“对了介子,为兄帮了你这么多,去会稽看商氏女郎你绝不可推托了。”

张原无奈道:“什么时候去?”

张萼道:“中秋节之后,八月十六,到时我来找你一起去便是。”

张原一本正经道:“三兄,不是我不肯陪你去相亲,我是担心万一那商氏女郎没看上你却看上了我,那你岂不是要恼羞成怒。”

张萼退后一步,上下打量张原,然后狂笑起来,笑得站不住,坐在椅上笑,两脚乱蹬。

小丫头兔亭小脑袋在门边探了一下,缩回去了。

张萼笑了好半天才笑缓过劲来,说道:“介子,你也太会逗噱了吧——”

张原道:“三兄,我可不是说笑,我很担心——”

“别,别,别说了。”张萼赶忙摇手,笑道:“别再逗我,等下害我肠子笑断掉你要偿命的。”

张原无语了,陪人相亲反被点了鸳鸯谱的事他看得多了,冯梦龙的《醒世恒言》有一篇“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不就是说这事的吗,哦,《醒世恒言》现在还没刊行吧,冯梦龙现在多大年纪了,是在苏州吗?

张萼笑嘻嘻拍着张原肩膀道:“我说介子弟啊,你何时自命风流起来了,你还很担心,忧心忡忡是吧,哈哈哈哈,笑死我也!这样吧,若那商氏女郎真的看上了你,那自然就是归你娶,反正我以前又不认识她,关我何事,哼,她敢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她呢。”

张原道:“那也不行,我有言在先,未补生员之前不论婚事。”

张萼又笑,连声道:“不行了,不行了,你今日就是存心想笑死我,你还担心人家商氏女郎会追到你家里来逼你啊。”

张原也笑,说道:“好了,不扯了,到时我陪你去就是了。”

第五十三章 后园私会

张原送三兄张萼出门,返身回到内院,见穆真真快步过来向他福了一福:“少爷,小婢回去了。”

张原道:“都已经午时了,就在这里用了饭再回去吧。”

“不了。”穆真真将放在天井边的那个竹篓负在背上,向张原嫣然一笑:“谢谢少爷。”又转身向张母吕氏微一屈膝,脆声道:“太太,婢子走了。”轻快地出了门。

张母吕氏道:“我也留了她呢,她说她爹爹还要等她回去做饭,是个孝顺孩子啊——原儿上次说真真的祖辈是从哪里来的?”

张原道:“说是从葱岭、金山那一带迁来的葛逻禄人,离我们这里有几万里远,葛逻禄人是白种人,蓝眼睛白皮肤,头发有褐色、黄色、栗色——”

小丫头兔亭听得张大了嘴,眼睛睁得滚圆。

伊亭道:“那岂不是与夜叉鬼一般了,真真没那么丑吧。”

张原笑道:“那些进入中原的葛逻禄人到真真这一辈也不知有多少代了,真真的模样与我们也差不多。”

张母吕氏道:“真真皮肤白,好似敷了粉一般,这每日风里来雨里去的,也不见晒黑。”问:“张萼给你看了些什么,那样大笑?”

张原道:“三兄大笑是因为说起了姚秀才的事,说姚秀才一旦把生员衣巾输给我,就会人人唾弃。”

张母吕氏道:“那姚秀才名声不好听,早些年鲁云谷先生的叔母——”觉得儿子还小,不宜知道这些,张母吕氏改口道:“我儿与那姚秀才打赌,可得提防他一些。”

张原心道:“原来母亲知道鲁云谷叔母的事啊。”口里道:“儿子不是在刻苦读书吗,就是要赢那姚秀才。”

张母吕氏读书不多,也不清楚制艺八股之难,可儿子张原每日这么苦读她却是看在眼里的,天道酬勤嘛,她相信儿子能赢,慈爱道:“我儿读书也莫要太辛苦,记得要养眼。”

……

听书、问难、练字,一天过去了。

又听书、又问难、又练字,又一天过去了,闭门苦读的时日既漫长又倏忽如逝。

中秋节前一天傍晚,张萼过来对张原道:“姚讼棍就已经开始逐一登门拜访那些生员了,本县生员分布甚广,东南西北的远的有上百里,姚讼棍先从离城远的生员拜访起,雇来的轿夫草鞋都跑烂了几双,据姚家的仆佣说,姚讼棍这些日子在家里常发脾气,想来就是被介子你给气的,害得他姚讼棍这些日子无暇帮人诉讼渔利了,损失极多啊,哈哈,姚讼棍已经开始倒霉了。”

张原微笑道:“姚讼棍少不了要碰壁,五十四位诸生也不可能都会被他那么点小恩小惠收买。”

张萼笑道:“正是,姚讼棍悭吝,只知不择手段敛财,要他把钱物送给别人真好比割他的肉,不过他只需真正笼络住五十四人中的十九人就足够了,或许会肯出点血本——介子,咱们的妙计何时开始施展?”

张原道:“不急,咱们谋定而后动,让姚讼棍四处多送点礼,让他肉痛去。”

张萼道:“好,那我先回去了。”

张原道:“三兄回去见到范先生他们说一声,明日不用来读书了,明日过节,放假一天,先前我忘了对范先生说了。”

张萼“嗤”的一笑:“你也真是会磨人,范珍那几位读书读书嗓子都读哑了,什么放假一天,是两天,后天你要随我去会稽,忘了?”

……

到了中秋节这一天,张母吕氏安排翠姑、伊亭几个上街购置月饼、西瓜、素肴、果品、毛豆……喜气洋洋、忙忙碌碌准备过节。

张原除了读书练字外也无所事事,八月秋色净美,午后时光悠长,张原独自在书房里练大字,这颜真卿麻姑碑前前后后临摹了百余遍,现在写出来形似是有了,悬腕挥毫,笔力也练出来了,但要神似还得继续苦练,王献字练字用掉了十八缸水、怀素练废的毛笔堆成了小山,他张介子若一年半载就成了书法家那也太藐视古人了——

他练了小半个时辰大字,还待再写几行小楷,忽然提笔侧耳静听,整个宅院悄然无声,好象就剩他一个人了。

张原搁下笔,走到廊檐下,叫了两声“兔亭”,没人答应,往日不需要叫第二声的,那扎着兔耳朵丫髻的小丫头就会飞快地从某处蹦出来,看来是跟着翠姑、伊亭她们上街去了,正待回房自己拿笔去清洗,却听得脚步声轻快而来,穆真真两手捧着一大盆玉簪花进来了——

“少爷,有什么吩咐?”

穆真真将那盆玉簪花放在天井边,直起身来问。

张原道:“没什么事。”进房拿了笔洗和毛笔出来往后院走去。

穆真真跟在张原后面,说道:“少爷洗笔吗,让小婢来吧。”

张原道:“我自己洗,也顺便到园子里透透气——真真,你今日怎么来了,不在家里与你爹爹一起过节?”

穆真真道:“爹爹让县上叫去听差了,说是去萧山,今日是回不来的。”

一般民众除了缴纳赋税外,大约每三年会轮到一次徭役,诸如解粮入京、兴修水利、以及本县的一些杂役等等,也可折银代役,但堕民不同,县上随时可传唤堕民听差服役,遇到那恶劣的县吏会连饭钱都不给,堕民还要自己带着食物去听差——

张原道:“那你就在这里过节,也热闹。”

穆真真“嗯”了一声,有些欢喜的样子。

后园也没别人,篱笆墙下那一溜茉莉前两个月开得热烈,现在都凋零了,靠院门的那两株一丈多高的桂树开出了细小黄白的小花,芬芳袭人。

张原用笔洗在一个石槽里舀水,慢慢洗着毛笔,他蹲着,穆真真有些不自在,觉得自己太高高在上了,就也蹲了下来,张原侧头冲她一笑,她脸顿时就红了,这让张原想起西张那个被他看一眼就面红耳赤的美婢。

“真真,你练一路武艺给我看看可好?”张原认真地问。

穆真真连连摇头,红着脸不肯练。

张原是真的想见识一下,说道:“那我先练一套给你看看,抛砖引玉。”搁下笔洗,起身练了一遍简化版的太极拳。

穆真真也直起身来,待张原练完,说道:“少爷这拳打不了人。”

张原笑道:“哪里打得了人,只有让人打——我这只作舒舒筋骨用,读书写字累了就练这么一遍,好了,该你练了。”

穆真真想说“我又没答应你练了我就要练”,不过似乎不能这么和少爷理论,穆真真挨挨延延,动不开手脚。

张原道:“快练吧,园子里又没别人。”说这话时张原觉得有点不对劲,象是在引诱小姑娘。

穆真真道:“婢子的小盘龙棍没带来。”这是想推托。

“小盘龙棍?”张原问:“就是上回打喇唬的那种双截棍吗,叫小盘龙棍?”

穆真真点头道:“是。”

张原道:“小盘龙棍下次带来练给我看,今日先练一路拳脚。”

穆真真为难道:“少爷,小婢真的不会拳脚。”

张原道:“咦,你那日在大善寺后山打倒三喇唬不就是拳脚?”

穆真真道:“有人在面前我就知道怎么打,空着练不会。”

张原“呃”的一声,也不知这堕民少女是不是在骗他,哪有这样的事,这时听到内院那边母亲在说话,伊亭她们都回来了,便笑道:“那好,下次我带你出去打人。”

第五十四章 雪精

明净的夜空没有一丝云翳,那轮明月无遮无拦地升了上来,玉盘莹澈,清辉遍地,张原家内院天井边摆一张乌木圆桌,桌上一个大漆盘,置着月饼、素肴、果品、毛豆、荳酒,还有一个青皮黑纹大西瓜——

穿堂那边的石双一家还有两个仆妇也在水井边摆了一桌,果物、糕饼齐全,也有一个大西瓜,翠姑约束大石头、小石头先不许吃,安排妥当后一起进内院向太太和少爷祝贺节日,张母吕氏早让伊亭准备好了节礼,石双、翠姑和那两个仆妇每人三十六文钱,大石头、小石头各有十六文钱,石双夫妇前日已与张原家订下长年雇工文契,夫妇二人一年工钱八两银子,这在绍兴府算是很高的雇工价了,石双夫妇自是勤勤恳恳、小心侍候主家。

拜谢了太太和少爷,石双一家和那两个仆妇回水井边赏月过节。

张母吕氏笑呵呵对兔亭、武陵等人道:“你们也有节礼,伊亭,给他们吧。”

兔亭、武陵每人三十六文钱,二人都欢天喜地向太太磕头谢赏。

穆真真站在那盆玉簪花边上,见太太给众人赏钱,这让她颇有些不自在,却见太太向她招手道:“真真,上前来,你也有节礼赏钱。”

穆真真“啊”的一声道:“太太,这使不得,小婢根本没为太太和少爷做过什么事,怎好讨赏。”

张母吕氏道:“你父女二人既已认我家为主,那年节赏钱是不能少的,也不多,你与你爹每人十六文钱,待明年再加一些。”

穆真真双手别在身后,忸怩不安不肯要。

伊亭道:“真真不要推托,今日过节呢,太太喜欢热热闹闹,喜欢看到大家喜笑颜开的样子。”

张母吕氏笑道:“伊亭说得很是。”见穆真真收下了,便亲自给伊亭节礼赏钱,伊亭是得力的大丫头,想必赏钱要多一些,具体是多少张母吕氏没说。

张原坐在圆桌边吃葡萄,见大家赏钱都发完了,便道:“母亲怎么不给儿子赏钱,大家都有,就儿子没有,母亲忒偏心。”

张母吕氏笑了起来,说道:“还说呢,上回的五两银子你用到哪去了?”

张原道:“儿子一分没用,全给小武收着呢。”

武陵便跳进房去,很快取那两块小银出来给太太看。

张母吕氏笑眯眯看着儿子,说道:“你倒真是转性了,以前每月给你六钱银子零花你总嫌少,银子放在怀里等不及捂热就给花掉了,现今怎么不会花钱了。”

张原道:“儿子现在不花小钱,要花就花大钱。”

张母吕氏道:“难道五两银子还不够你花?”

张原道:“远远不够,儿子现在胃口大得很。”

张母吕氏对伊亭笑道:“看他,看他,越说越不着边际了。”

伊亭奉承道:“太太,少爷这不是不着边际,少爷是前途无量,侯县尊和西张的大老爷都夸少爷又好学又聪明,那大善寺的刘进士要收少爷为学生,少爷还不肯呢,因为少爷以后要做状元。”

张原“嘿”的一笑,有些话会越传越离谱,站起身,拍拍那个大西瓜道:“吃西瓜吧,刀呢?”

伊亭取了刀来,剖开西瓜众人分食,这叫西瓜会。

月亮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