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心如故-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祈文夫妻和阿竹都很高兴,但在一些人眼里,阿竹却是个被西府姑娘挤下去的可怜虫,严青兰并不放过这个机会,好好地嘲笑了阿竹一把。
阿竹捧着棋谱,看着眉飞色舞的小姑娘,对于她专注找茬一百年的坚韧心态十分佩服。她佩服的方式便是狠狠地将这位小堂姐欺负得泪奔而去。
严青梅无奈地看着阿竹,点了点她的额头道:“你又将她气哭了,小心老夫人生气。”
严青菊也紧张地点头,有心劝说阿竹不要和严青兰一般见识,又觉得自己没资格说什么。
阿竹一把搂住严青梅的手臂,挨着她嗅了嗅小姑娘身上淡淡的梅香,笑嘻嘻地道:“我才不怕她呢!她要来,我便和老夫人讲道理,阿爹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咱们都要做讲道理的人!”
严青菊再次狠狠地点着她的脑袋瓜子,一副阿竹说得对。
严青梅忍不住也笑了,碰了碰阿竹的额头,对她的强词夺理无可奈何之余,又暗暗好笑。家里的四个女孩,就数阿竹最为精怪,小小年纪的,人看着又软又萌,偏偏有时候能将人气哭,歪理一大堆。
可能老夫人也觉得严青兰不占理,所以直到下课都没见她派人过来。
晚上严青梅回去和大夫人高氏说这事,高氏唇角逸出抹淡淡的笑容,说道:“以后你兰妹妹和竹妹妹再起争执,你不必理会。”
严青梅疑惑道:“这样子好么?她们都是靖安公府的姑娘,若是让人知道她们姐妹们不和……”
“哪个敢乱嚼舌根,便不用在这个家里呆了。”高氏轻描淡写地道,然后摸摸女儿的脑袋,说道:“你和竹丫头可是最亲的姐妹,你们要好好相处,三房那边要怎么作随她们,不必理会。”语气间有些不屑。
严青梅若有所思,她和阿竹是最亲的姐妹,和青兰、青菊便是隔了一层么?母亲说父亲和二叔是同母兄弟,是最亲的。三叔四叔他们一个有祖母护着,一个有祖父护着,以前父亲那儿还有曾祖父,现在曾祖父去逝,太夫人又是个不管事的……
半晌,严青梅抬头对母亲说道:“娘,我明白了。”
高氏摸摸女儿的脑袋,微微一笑。
翌日,严青梅去找阿竹一起看花样子学刺绣,阿竹发现这位老成持重的大姐待她更好了,不仅十分耐心地指点她的女红,而且对她有种难言的包容,让她实在摸不着头脑。难道她家大堂姐是个天生的圣母,对谁都如此好么?
炎炎夏日过去,转眼便过了中秋。
中秋过后,东西两府的老爷们都除服了,而赐婚的圣旨也在此时到达严家,严青桃被钦点为周王妃,于明年三月成婚。
这桩婚事原本便已经内定了,由惠妃透露给西府的两位老太爷,他们又通过严祈文透露给东府的太夫人和严祈华,知道的人不多,是以等圣旨下来,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吃惊过后,便是满心欢喜,觉得这赐婚圣旨乃是皇帝依然眷宠严家的表现,让东西两府的严氏子弟都有些飘飘然起来,还是太夫人直接将三个儿子叫到房里训斥了一顿,才让东西两府的风气恢复往日的低调平静。
太夫人脸色有些不好,并不看好这桩婚事,对严祈华道:“咱们严家已经比不得先帝在时了,特别是现在太子未明,也不知道皇上如何想法,冒然卷进去皇家之事,于严家不利,娘娘怎生如此糊涂。”
严祈华心里也有些不乐意,安慰道:“周王殿下行事内敛平和,想来也不想卷进那储位夺嫡风云中,若是他安份守已,将来不论哪位皇子上位,都不会亏待他,也算是一桩好姻缘了。”
太夫人脸色稍霁,也明白此时只能说这些来安慰自己了。
严府虽然分为东西两府,但在外人眼里,却都是靖安公府,圣旨下来后,亲朋好友同僚等纷纷送礼过来庆祝。且在严祈华这一辈的子弟除服后的几日,又有几名严家男子起复的旨意,职位虽然有所调整,但和他们丁忧前的官职无甚变化,甚至严祈华还因此升了一级。
种种迹象,让人觉得靖安公府余威犹在,又有宫里的惠妃娘娘看着,可保靖安公府下一个二十年荣华。
这些阿竹皆不知道,因为父亲除服,靖安公府热闹起来,阿竹随母亲去西府给堂姐严青桃祝贺。
严青桃穿着一袭桃红色的对襟长衣,衬得面如桃蕊,人比花娇,满脸羞红中又止不住的欢喜,羞涩地接受着姐妹们的祝贺。
阿竹到来的时候,正有几位年长的堂姐边道贺边揶揄,严青桃正羞得满脸通红时,见着阿竹进来,赶紧一把将她捞到了身边,说道:“竹妹妹来啦,过来和堂姐坐罢。”然后又吩咐丫鬟去拿茶点过来。
阿竹一一笑着和这些堂姐妹们见礼,满屋子的如娇花般的姑娘,看得她眼花缭乱,个个皆有扶柳之姿,反衬得她又矮又胖,却软萌萌的,被那些堂姐们一通的捏手捏脸。看来萌萝莉无论到哪里都是吃香的,即便知道这不符合潮流,但那种萌点还是直戳人心。
最后还是严梓鹊将阿竹拉了出去,才逃离了那群堂姐们的捉弄。
严梓鹊见阿竹抹着额头的汗,笑道:“三姑姑长得真可爱,若是再瘦点就和二伯祖母一样漂亮了。”
阿竹猛点头,得意地笑道:“我以后一定会长得像娘亲的。娘亲说,她小时候也是这么胖胖的,等过了十岁,就会长个儿了,这是我舅舅那边的家族遗传。”
严梓鹊听得又是一笑,暗暗地打量她,想起了前几日进宫时福宜公主和她悄悄咬耳朵时说的话。
福宜公主挺喜欢阿竹的,对于阿竹不能进宫有些伤心,和她悄悄说:“大家都以为我不知道,我可是瞧见了十皇兄和七皇兄说竹表妹年纪太小了,不能照顾人,所以七皇兄才会去和母妃说这事。”
这才知道,原来是端王提了下这事,周王才会去与惠妃一说,将人选给换了。
第17章
阿竹爹除服后,阿竹果然被移出了父母的居室,虽然仍未离开父母身边,却被移到了隔壁的厢房里,结束了她听壁角的生涯。
不过为了让父母生弟弟,阿竹很有礼貌地没有在夜晚打扰父母的夜生活,晚上到了时间就安份睡觉,基本一睡到天亮。
严家祈字辈的老爷们出了孝期后,严家接二连三的有喜事,让整个严家一片喜气洋洋。而在严祈华的走动下,为严祈文谋了个吏部的差事,虽然只是个七品小吏,却是掌握实权。严祈文本意是想趁着这几年到外头再历练一翻,却未想严祈华的行动如此迅速,为此心头有些不愉快。
柳氏劝道:“大伯也是一片好意,过几年阿竹就要大了,留京里也能为她相看对象。”顺手将女儿拿来当了挡箭牌。
果然,提起唯一的女儿,严祈文倒是迟疑了,琢磨着过了年阿竹就七岁了,若是等阿竹长大后再为她相对象,未免迟了些,不若从现在开始相看,不吝什么世家大族,寒门士子也使得,只要品行端正,不纳妾不畜婢不豢养娈童,家风清正,婆母姑舅慈和……
因为柳氏劝慰的一句话,严家老爹脑洞大开,一翻思虑过后,终于安安心心地留在京城里任职顺便开始相看女婿,并且深谙女婿要从小抓起——例如当年他岳父对他的考核便是从小抓起,他对妻子的心可昭日月。
阿竹对自家老爹的心态一无所知,过着自己伪小孩的愉快生活,直到重阳节过后,舅母何氏带着儿子进京。
对于娘家嫂子的到来,柳氏又惊又喜,正在书房里练大字的阿竹被柳氏打发来的丫头叫到偏厅里拜见舅母。
阿竹是严祈文夫妻在江南上任时怀上的,自出生到现在,一直未见到母亲娘家人,对于舅舅一家,也只是听得柳氏偶尔唠叨上几句。
舅母是个富态的妇人,看起来三十左右,因为连续的生产,使得她的身材严重走形。而且舅母最厉害的便是连续生了五胎,都生了儿子,当阿竹知道舅母其实只比母亲大上三岁时,阿竹瞅瞅舅母圆盘一般的脸蛋,再看看母亲柔美清丽宛若二十岁头的少妇,顿时无言以对。
岁月果然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啊!
“这是你舅母,这是你三表哥柳昶。”柳氏介绍道。
阿竹又看了眼坐在舅母身边约模七八岁的男孩柳昶,发现这是个眉目十分漂亮的孩子,一双眼睛生得极有灵性,亮晶晶的,看起来很活泼。
“这是阿竹么?过来给舅母瞧瞧。”舅母何氏和蔼地道。
阿竹先是给何氏和表哥柳昶行了礼后,方朝她笑得欢快,软软地叫道:“舅母,三表哥!”
何氏一看阿竹这模样便笑了,爱得不行,将她搂住揉搓了会儿,又香了下她的小肉脸儿,笑着对柳氏道:“一瞧她这模样儿,我便想起你和你哥哥小时候也是这般,又矮又胖,胖墩墩的,让人心都软了。”说罢又忙忙让旁边的随行嬷嬷将准备的见面礼呈上。
柳氏用帕子捂着嘴笑起来,显然也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阿竹亮晶晶地看着她,问道:“舅母,那阿竹以后也会像娘亲一样长高高的么?舅舅以前也像阿竹这样么?”
何氏笑着点头,又摸了摸她的脑袋,爱得不行。她连续生了五个小子,一直想要个女儿,可惜丈夫怕她熬坏了身子,小儿子才刚满三岁,年纪又大了,以后估模着也不会再怀了,为此颇感遗憾。
柳家原是坂珑县的望族,只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人丁凋零,渐渐的嫡系便只剩下了柳家这一房。柳老爷子官至翰林,还未来得及拼博,于柳氏十岁那年便去了,留下孤儿寡母,又因唯一男丁柳城要守孝兼回京参加乡试,便将京城的房子租赁出去,一家子人回了坂珑县。
后来柳氏远嫁京城时,柳城也携着妻儿到西北上任,相隔不知几千里之遥,难得再见上一面。何氏出身坂珑城的望族,与柳氏曾是闺中手帕交,两人感情极好,柳父去逝后,何父不嫌弃柳家式微,将掌上明珠许与柳城为妻。何氏嫁入柳家后,照顾丈夫,生儿肓女,孝顺婆母,主持中馈,柳家能有如今,也有何氏的功劳。
自从柳氏随夫到江南上任后,便有近十年未见娘家人了,直到何氏来京,方得一见,这其中的事情也不是书信能说得完的,两人情绪皆极高昂,问候了母亲兄长的身体情况后,又说起了这些年的事情及当年的闺中之事。
两个大人聊得高兴,阿竹坐在一旁喝茶果,柳昶好奇地看了她几眼,见阿竹看他,朝她抿嘴一笑,原本漂亮的眉目宛若艳阳耀目,差点让人眼睛都炫花了,从贴身的荷包里拿出一只草编的蚱蜢送给她。
“这是在路上无聊时编的,你应该没见过吧?童心的手艺可好了……”
童心是柳昶的贴身小厮。
阿竹看着小男孩亮晶晶的眼睛,笑着收下了。
柳思心里十分高兴,觉得这位胖墩墩的小表妹脾气很好,不像母亲娘家的那些表妹一样不是风一吹就倒便是娇纵得厉害,不由升起了一种为人兄长的骄傲之感,喋喋不休地将自己来京路上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原来这小表哥是个话唠。
阿竹心里好笑,面上却一本正经,耐心地倾听着,一边竖起一只耳朵听着母亲和舅母的聊天,从中知道舅母这次进京,一是来探望柳氏和她,二是年底柳城要进京述职,想要先在京城里安排好住房,等到年底再和丈夫一起回去。
柳氏嗔道:“这些事应该让人给我说一声便行了,我也好为你们安排房子,省得你来到京里,水都没得喝一口又要忙碌起来。我那四个侄儿呢?”
何氏笑道:“许多未见,莫说婆婆和你哥哥,我对你也是十分想念,想要给你个惊喜,也不想让你费那个心思,且京里的房子也在,不过是使人提前扫扫就能住了。那三个小子留在西北,有婆婆照顾着,我也安心。”
柳氏听罢,心知嫂子不愿意惊动她,省得给她惹麻烦,便也不再劝说。
姑嫂俩说了会子话,何氏突然压低声音道:“婆婆一直念着你,现下你公公的孝期结束,你和妹夫年纪还轻,消息总会有的。”
这已经是柳氏的心病了,听罢不由红了眼眶,低声道:“菩萨求过了,药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可就是没消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加上有个不知所谓的老夫人时不时地刺上几句,心放得再宽心里也是难受的。
何氏拍拍她的手安慰,目光望向正和儿子一起说话的阿竹,笑道:“阿竹是个乖巧又听话的,你都能生出阿竹来,想必不是你们不能生,宽心些,总会再有消息的。”
柳氏只当是安慰,笑了笑不提。
柳氏留了何氏午膳,直到用完午膳才携着儿子离开。
离开之前,柳昶对阿竹道:“表妹,家里还放了很多有趣的小玩意儿,下回我再拿过来给你玩儿。”
阿竹笑着应了声好,又见小男孩双眼更加晶亮了,衬得那张小脸像发光一样,差点让她觉得眼睛都要被戳瞎了。
这男孩长得真是奇特,明明五官看着也不怎地出色,但一笑起来却像要发光一样。
柳氏见两个小孩儿的互动,和何氏相视而笑,笑过后又想起丈夫念叨着女婿要从小抓起,不禁心中一动,看着柳昶的目光顿时有些不一样了。
阿竹无知无觉,对别人的好意客气收下了,送走了笑容奇特的表哥后,便又回书房去练大字了。
晚上严祈文回来,得知舅兄即便要进京心里也极为高兴,让妻子派人去帮衬何氏些采买的索事,说道:“已有七八年未见舅兄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舅兄是个有才干的,这些年若非得舅兄指点,我也不能有今日。”说罢,便想着等柳城进京后,要同他好好地喝一杯聊一聊。
过了几日,何氏又过府来,去拜见了太夫人和老夫人后,便对柳氏道:“听说鹤山的枯潭寺的送子娘娘是极灵验的,改日咱们也去拜拜吧。”
柳氏知道嫂子一直想要生个女儿,听罢忍不住笑起来,说道:“我去拜过几回了,也就那么回事。”以为何氏是想要去沾沾枯潭寺的佛气,便笑着和她约好三日后去枯潭寺上香。
何氏心里无奈,她此次回京,也是奉了婆母之意,瞧瞧这位小姑子的情况如何,看看能不能再有个消息,除了送些方子外,也去求求菩萨,看看能不能有个消息。女人没个儿子作依靠,腰板实在是硬不起来。
第18章
知道娘亲和舅母要去枯潭寺上香,机不可失,阿竹自然强烈地要求捎带上自己。
没办法,古代女子能出门的机会太少了,特别是她现在这种年龄的女童,机会更是少有,所以就算是出门上香的机会,阿竹也不想错过。虽然她还是个小孩子不用去拜送子观音,但拜下佛给家人祈求平安也是使得的。
在她一翻痴缠撒娇下,柳氏只得无奈地答应带上她。
翌日请安时,柳氏便将与娘家嫂子约好去枯潭寺上香之事顺嘴与太夫人说了。
太夫人挂怀二房的子嗣问题,二话不说便答应了,还吩咐高氏从公中取出一百两让柳氏带去添作香油钱。倒是老夫人忍不住酸了两句,可惜在场的人除了钟氏觉得丢脸之外,其他人都无动于衷,根本当她不存在。老夫人被众人的反应弄得脸皮涨红,可惜有太夫人在上头镇着,只能讪讪地笑着,心里却诅咒着太夫人老不死的,活着挡路。
太夫人如何看不出老夫人的模样,只是现下柳城官居六品,已是一方知州,是个有才干之人,柳氏已不同于刚嫁入严家之时,现下也有几分体面,可不能教老夫人再随意拿捏。
等众人散去,老夫人带着钟氏回到自己院子,怒气冲冲地对钟氏道:“佛也拜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也没见她怀上,浪费这香油钱。”心里到底是心疼那一百两银子。
钟氏眉头微微蹙起,心里也不知道老夫人如何养成这性子,对那黄白之物如此看重。伯府虽然在她父辈时式微,但老夫人这姑奶奶出嫁时,伯府还是拿得出一份像样的嫁妆让她风光出嫁,轮到她这侄女出嫁时,据娘亲说,她的嫁妆根本不及老夫人当年的三分之二。
老夫人见她像个闷葫芦一般不吭声,心里就有气,不禁讽刺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我是你姑母,你不向着我倒是去帮旁人,哪有这道理的?若不是为了祈贤,你以为我会计较这些?若是这个家将来是祈贤的,我如何会……”摇了摇头,又吩咐道:“你去拿那册子过来,我要查查陈安家的这一年收回的银钱有多少。”
钟氏眉头又是一蹙,忍不住道:“姑母,这印子钱到底不好,您少沾为妙。”
老夫人瞥了她一眼,说道:“你懂什么?我又不是用靖安公府的名头去干这事。”
不用靖安公府用什么?
钟氏有些糊涂,看着老夫人仔细地翻着那册子,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有些不了解这个姑母了。这印子钱她也是偶然得知,老夫人用的人是她的陪房,瞒得紧,连太夫人都瞒过去了,想来老夫人放印子钱这事情是极少人知道,就算知道,也算不到她身上。
如此一想,钟氏心里琢磨起那个很久以前就有的疑问,到底谁在帮老夫人搂钱?难道是永定伯府?然后又摇头,若是永定伯府,她娘亲不会不告诉她一声的。
就在钟氏沉思时,严祈贤的贴身小厮严实过来禀报道:“老夫人,三爷让奴才来向您支一百两银子。”
钟氏脸色有些难看,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次丈夫向婆婆要银子了,而她这姑母通常只问了句干什么用,知道是去会友,二话不说便答应了。
会什么友?真的是正正经经的会友的话,晚上回来何以会带着满身的脂粉味儿?
钟氏心里不舒服,但婆婆素来溺爱丈夫,使得她想劝说丈夫却从未成功过,眼瞧着连女儿青兰和儿子青玠也要被婆婆教养得越发不成体统,心里又多了几分苦意。
果然,晚上严祈贤醉醺醺地回来,钟氏伺候他更衣时,又闻到那股子浓郁的脂粉味儿,气得差点将他摔出去。
严祈贤醉得已经分不清眼前之人是谁了,一把将她搂住,心肝儿地唤着,一双手极不规矩,狎呢调笑,简直将她当成了那等风月女子。
钟氏气得发抖,看着严祈贤酷似严老太爷的脸,心说这爷俩儿倒是一样的货色,她娘家当年为何要将她嫁过来?气极之下,竟然突生一股子力气,将他掀开了。
严祈贤四脚八叉地躺在床上,嘟嚷了几句,抱着被子胡乱地睡着了。钟氏坐在床边脚踏上,心中一协和乱七八糟,看着桌上的八角宫灯,竟一夜无眠。
******
很快便到了去枯潭寺上香那天,柳氏带阿竹去给太夫人和老夫人请安后,便让人套车出发。
从靖安公府出发,须得一个时辰方到鹤山脚下。
路上阿竹还有些兴奋,这是她回京以来第三次出门了,小心地趴在窗边掀着帘子偷看外面,柳氏出不阻止,笑盈盈地看着她,只叮嘱道:“别磕着了,小心被人看到。”
阿竹快活地应了一声,依然伸着小胖爪攀着车窗往外瞧,直到过了闹市后,方意犹未尽地趴回柳氏怀里,开始闭目养神。
跟着同来的还有刘嬷嬷和丫鬟碧草,都是伺候柳氏的心腹,也知道阿竹私下是什么德行,见柳氏不阻止她,并不说什么。
鹤山在城东,因那山峰同一只仰起脖颈的优美仙鹤,故有鹤山之名。枯潭寺座落在鹤山山顶,乃京城四大名寺之一,寺庙并不特别宏大,香火却极胜,盖因其送子观音极灵验,很多盼子盼女的妇人来此上香后得偿所愿,使得其名声远扬。
枯潭寺前后有三座大殿,分别供奉着如来佛祖、观音大士、三身佛等,东侧是钟楼,西侧是鼓楼。
何氏也已经到了,两家的马车在殿前汇合,何氏也带了柳昶一起来,两人寒暄两句,便有年老的知客和尚亲来迎接。
进了山门殿,柳氏便捐了那一百两的香油钱,何氏也随之捐了些,两人便在知客和尚的引领下,从大雄宝殿开始由左至右依着佛像开始燃香磕头。
寺里都是妇孺,阿竹看到了很多妇人也带了孩子来给佛祖磕头,待磕完头后,又去给观音大士磕头上香,比之对佛祖更加的虔诚。这个阿竹懂,送子的是观音嘛,自然要更加虔诚了。
阿竹和柳昶都是小孩子,不必和大人一般虔诚礼佛,柳昶好奇地看着香案上的签筒,有些跃跃欲试。
“表妹,要求签么?”
阿竹摇头,她现在还是个小不点,不用求婚姻不用求学业也不用求前程。
柳昶奇道:“难道表妹不想试试?”再见阿竹很淡定地摇头,越发的觉得阿竹和舅家的那些表姐妹们极不同,又因阿竹一路上都乖乖的,让他也有几分带妹妹的乐趣。想罢,又朝阿竹笑了笑。
阿竹顿时又有种眼睛被炫花之感,赶紧闭上眼睛,这时听到旁边一声惊呼声响起,转头望去,见到一个穿着鹅黄色的掐金丝禙子的心型脸小姑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柳昶,不同于时下那些娇娇柔柔的女孩,她的脸蛋是健康的粉桃色,见两人朝她望去,顿时甜甜一笑,颊边出现两个酒涡。小姑娘身边跟着几个丫鬟和嬷嬷,看穿着打扮,应该也是富贵之家。
阿竹也回了个笑容,却并未将这小姑娘放在心上。
上完香后,柳氏和何氏被请到一间香房喝茶,这里已经坐了几个穿着华衣的贵妇,一群女人叽叽喳喳地交流着一些女人的话题,不好让小孩子听见,便打发了阿竹和柳昶到隔壁厢房去玩耍。
“你们也是来上香的么?”
刚出了门,便听到一道甜软软的嗓音响起。
阿竹和柳昶看去,却见是先前那个圆脸的可爱小姑娘,只见她眯着眼睛朝两人笑得像个甜姐儿。
这小姑娘看起来也才七八岁,年纪并不大,却十分稳重。阿竹也笑着回道:“是啊。”
“我姓孔,不知这位妹妹怎么称呼?”
“我姓严。”阿竹客气地道。
孔小姑娘甜甜地唤了一声“严妹妹”,然后又对柳昶唤了一声“严哥哥”。阿竹听罢马上道:“这位是我表哥。”却未告知姓甚名甚。
孔小姑娘笑得更甜了。
阿竹心里顿时涌上一种古怪的感觉,这老成持重的姑娘并不是想认识她,而是想要认识柳昶罢了。
果然,没几下,孔小姑娘便和柳昶搭上话了,她笑得甜美,声音又软和,让人极有好感。阿竹又窥了眼旁边伺候的丫鬟嬷嬷们,发现她们只守在旁边,并不阻止这小姑娘搭讪的行为。柳昶却一副懵然不知的模样,客气有礼地和那孔小姑娘寒暄着。
说了会子话后,孔小姑娘便道:“听说枯潭寺的金菊开得很好,咱们不若去看菊花罢。”
柳昶看向阿竹,极照顾阿竹的情绪,问道:“妹妹喜欢看菊花么?”
阿竹正欲摇头,便见那孔小姑娘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又点了下头,看向跟来的碧草道:“若去看菊花,娘亲会不会找不着我们?”
碧草笑道:“不过几步路罢了,姑娘若去也使得,让个小沙弥去告诉夫人一声便行。”然后叫来路过的一个小沙弥,让他去香房告诉刘嬷嬷一声。
得了肯定答应,一行人便往后院行去。
其实枯潭寺里最有名的是梅花,可惜现在不是梅花盛开时节,而这金菊却是寺里的和尚特意为应和时节而培育的,因为年年此地的菊花都比其他地方的菊花开得晚,又是大团金菊,使得这金菊成为了秋日枯潭寺的一景。
去看金菊的香客很多,有一群丫鬟嬷嬷护着,倒是没什么大碍。孔小姑娘是个健谈的,和柳昶讨论起了菊花的品种来,言之有物,很快便吸引了同样博学的柳小正太的目光,阿竹跟在他们后头,心里止不住的好笑,好笑之余又有些奇怪。
正奇怪着,突然一名低着头女子匆忙走过,与阿竹擦身而过。
阿竹正好抬头瞧见了她低垂的脸,突然眼睛一瞪。那女子也正好见着抬起脸的阿竹,平静的美眸里也露出了几许异样,竟然低下了身,伸手揽住了阿竹,笑道:“姑娘,原来你在这里,可教奴婢好找。”
碧草心中一惊,有个不认识的漂亮的女人抱着她家姑娘亲热地唤着“姑娘”,让她直觉这女人来者不善,正要说话时,阿竹已经飞快地朝她摇手。碧草素来知道自家姑娘是个有主意的,下意识闭上了嘴,但也因此错失了良机,就见那姑娘竟然飞快地抱着阿竹与她们错开,往人群而去,几下便当没入了人群之中。
阿竹小脸被压在那女人的胸脯里,鼻尖闻到一股好闻的幽香,而且这软绵绵的触感——比她娘亲还有料耶!
第19章
枯潭寺香火鼎胜,来往皆是有身份有权势的官家女眷,是以守卫也森严,以免惊扰到来寺中上香的贵客们。
每隔一段距离,便有巡逻的青壮和尚,每一道门都有面容肃穆的知客和尚看守。来此上香的客贵,一般不会放任下人随意乱走,不然要被那些青壮和尚拦住查问。但是若带着个小女孩的婢女就另当别论了,并不会太惹人注意。
阿竹乖巧地窝在那女人怀里,走出人群后,便离开了开满金菊的院子,院门中守着的知客和尚施了一礼,那女人抱着阿竹还了一礼,方从容而去。
阿竹趴在她怀里,视线往后探去,发现后头有一个青壮和尚尾随而来,原本以为只是她的错觉,当这女人穿过鼓楼,往枯潭寺中为贵人礼佛斋戒时所居的后院而去时,那和尚竟然也加快了脚步跟随而来,突然明白了这女人为何要伪装成她的婢女,想来如此一来能自由在寺中行走,二来也是一种伪装。
只是现在伪装似乎不成功,已教人发觉。
枯潭寺颇为清幽,穿过一条游廊,便是建在后山的那清幽的后院,今日院门口竟然无人看守。
阿竹沉思中,突然发现那女人加快了速度,只觉得两耳生风,抱着她的女人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议,虽不知道她欲去何处,却也安份地不发出声音。
走到一处庭院,此地密植花树,两边花树重重叠叠,人与人对面看着,几步之遥也不一定能看清楚对方。是个极好隐藏的地方。
周围很安静,阿竹正待细耳倾听动静时,身后一道疾风拂来,阿竹发现这女人的身体动了,她被抛了起来,整个人正好落到了不远处一株梅树的枝桠上,小身体卡在了树叉中。
发现自己正在树上时,阿竹僵硬住,梅树树干有人的大腿粗,但仍稍显过细,幸好阿竹还是个幼童,只要不动弹,那纤细的枝桠倒是不会不堪负重。下意识地抱住旁边的树干,阿竹仍有余瑕将目光往下看,见到抱她过来的女人正和一个和尚打了起来,两人在浓密的花树中你来我往,拳来脚往,拳拳到肉,听到那拳声,阿竹都感觉有些痛,顿时为下面那个漂亮女人担忧起来。
那和尚一点也不怜香惜玉,那么漂亮的女人也能下得了手……唔,错了,在他们眼里,色就是空,不过是红颜枯骨,自然没什么下不下得了手的。阿竹暗暗为那女人担心。
目光一转,阿竹观察起自己所在之地,发现前方便是寺院的后山中的一溜房舍,却奇特的没有什么人,安静得有些诡异。
正观察着,下方胜负已分,那女人一个漂亮的后空翻,落到了那和尚身后,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