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号首长最新章节-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八章 女儿很可能成为他这一生最大的败笔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第二十八章 又是一路欢歌一路汗水一路畅意(二更)
第二十八章 他用两个半小时的过程完成了呼唤
第二十八章 市委书记叶万昌神秘失踪(二更)
第二十八章 唐小舟充当赵德良的秘密使者
第二十八章 叶万昌组建了一个卖官鬻爵的帽子工厂(二更)
第二十九章 每顶官帽都拉动了一堆钱滚动(三更)
第二十九章 余丹鸿的公事包鼓得像吸满血的臭虫
第二十九章 轻描淡写几句话便完成一次权力交换(二更)
第二十九章 陈运达的态度暧昧得令人生疑(三更)
第二十九章 组织部谈话是关心你纪委谈话是帮助你
第一部完结章 谷瑞丹原来是想找唐小舟买官(二更)
第一部完结章 所有一切全在赵德良的掌握之中(三更)
第一部完结章 《二号首长》第一部大结局
第一部完结章 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大家也都看到,这几天题外话很多。
很多只有一个原因,手里的存货不多,第二部是停是更,很纠结,希望读者给一个意见。
可自从第一天发布第一部即将结束的消息之后,我便陷入了一种更大的纠结之中。我太想当然了,以为会有比较一致的意见,或者至少有一个多数意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赞成停更的,也有坚决反对停更的。
这几天的讨论,是从未有过的热烈,同时,也让我一再感到读者的宽容和理解,很有一种贴心的感觉。
实在拿不定主意下一步怎么办,于是想到新浪,和新浪编辑沟通了一番,他们给了我一个建议:可以先发一些免费章节,速度适当慢一些。先发些免费章节的另一个好处是,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便有更加从容的时间,对作品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
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从明天开始,发《二号首长》第二部。
既然决定了继续更,有些事情,就需要在这里交待一下。
第一,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每天更九千字或者六千字。就目前来看,我只能先慢后快,暂时保持每天一更,两千字。每天的更新时间,还是定在每天上午。
第二,第二部新更部分,暂时免费阅读,后面部分,是否收费或者何时收费,待与新浪协商后再决定。
第三,我这部小说,原是没有小标题的,只有章节名,等实体书出版后,大家就知道了。为了网上阅读,我增加了小标题。这样做,既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同时,似乎也给读者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有些读者反映,可能漏读了。回过头去找被漏掉的章节,非常麻烦。为了解决定问题,我决定从第二部起,不再列出小标题,只按序编章节号,比如第001章。这样有利于读者一目了然地阅读并且避免遗漏。
第四,我也注意到,有很多读者留言说,每天追着读,是一件很累的事。如果每天上来,又只看到两千字,估计会觉得不爽。那么,我给你一个建议,你可以每周固定时间读一次或者两次。这样,就不必每天追了。确实,每天追是一件辛苦的事,作为作者,我每天被追,同样辛苦。
第五,希望朋友们一始既往地支持我,一如既往地及时提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化建议,我定会及时采纳。在此先表示谢意。
此外,关于第二部,在这里我也想说几句话。
写第一部时,我刻意回避了一个问题,即小说的事件性。一般来说,小说作者都喜欢在开头弄出个很有悬念的故事,这个悬念有两大好处,一是吸引读者往下读,二是让一个事件性故事成为整部小说的框架结构。我在第一部中,有意想淡化这个东西,就是想让读者认定部小说不那么“做”,但这一想法,多多少少还是影响了阅读,我已经注意到很多读者觉得前面进入比较慢。这种慢,恰恰是这一原因造成的。写第二部时,我有意加强了事件性结构,比如一开始就抛出三个悬念。这种做法,对与错,成与败,由读者来评说了。
其次,和第一部不同的是,第一部时,赵德良需要控制权力,所以,他的姿态其实是主动出击的,无论是反贪还是扫黑,目标指向很明确,要达成一种新的权力平衡。到了第二部,因为扫黑的胜利,新的权力平衡已经达成,此时,赵德良的想法改变了,他不再是主动出击,而是稳。可树欲静而风不止,事情还在不断地发生发展和演化,而他却像救火队员,四处扑火。不知这样会不会让读者觉得权力斗争部分减弱了?不像第一部那么惊心动魄了?见仁见智吧,这方面,也希望读者多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再其次,我将第二部已经写出初稿的部分章节给我的实体书出版编辑看了,他的看法是,第二部比第一部精彩,是不是如此,读者去评价。当然,我的编辑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我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了修改。现在提供给读者的,是经过三次修改的部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第二部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谢谢大家的厚爱。请让我们携手,一起往下走吧!
祝福读者!也祝福二号首长!
《二号首长》第二部 第001章
又是大年初一。
这一天发生的三件大事,势必影响到整个江南省未来的政治生活。
第一件事,省委书记赵德良去一个偏僻的山乡视察一个小得不起眼的乡镇企业。几乎所有随行人员,都对赵德良的行动感到莫名其妙,认为他干了一件无意义的事。
第二件事,省委副书记游杰病了。这件事的意义,身在官场的所有人都清楚,这将是权力结构的一次大断裂,希望和失望,成功或者失败,都将在这一事件之后重构。
第三件事,不久前在全省扫黑行动中落马的原泸源市公安局长孟庆西被人设计从看守所劫走,因而给江南省政坛留下一个巨大的悬念,所有和孟庆西有点关系的人,其政治前途,都因为这件事蒙上巨大阴影,谁都无法预测这一事件的未来走向,难以确定事件会在江南省政坛引起怎样的风波。
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先介绍第一件事。
大年初一一大早,一行六辆车的车队,驶上雍雷高速公路,向雷江方向驶去。
去年的这个时间,唐小舟也是走在这条路上,不同的是,去年他是因私回家过年,坐的是省委一号车。今年,他是因公去家乡高岚县,坐的是省委的考斯特。唐小舟的前面,坐着省委书记赵德良,一行的三辆考斯特上,坐着两位省委常委,七位省委委员,还有更多的正厅级或者副厅级领导。
不管是唐小舟,还是车上的其他人,此时所想的,大概是同一件事:赵德良要去那里干什么?
今年是党委换届年,赵德良来江南省两年多了,下面的班子虽有小调整,却一直没有大动作,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盯着这次换届,去年底以来,整个江南省早已经动起来,前往省会雍州市以及北京的跑官者,络绎不绝,许多关键领导家里,每晚都是高朋满座,没点过硬关系的,连门都进不了。
这一次,赵德良的高岚之行,与换届有关吗?若是有关,雷江市或者高岚县,将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对于顶头上司巡视自己的管区,地方政府是既爱又怕。爱嘛,当然希望上级看到自己的政绩,龙颜大悦之后,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你给上级汇报千百次,远不如让他实地看一次的印象深刻。可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异常尖锐,稍不留神,上级看到的,可能不是你的政绩,而是你的劣绩甚至污绩,真是那样,省委书记或许只是简单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不悦的表情,县委书记的顶子,就没了。
对于上级巡视,下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重视的程度,是无与伦比的。好在现在的上级视察,都是由办公厅预先说明目的指定范围,下面自然就好做了。领导要同谁握手,与谁合影或者同谁说话,事先被周密安排,就连讲话稿,都事先写好,经过多次排练的。这种情形,就像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类或者综艺类节目,新闻中,记者采访什么人,该人说些什么话,全都是事先写好了讲稿的。这一点,全国人民都知道。电视观众不太清楚的是,许多综艺节目,看上去是即兴的,临时性的。比如主持人突然要求观众参与,台下一大堆观众举起了手,主持人随机选了一名观众。这类所谓的随机,全都是剧本的内容,被选的所谓观众,也是电视台的托儿。他们绝对不敢轻易将一个未经排演的角色选到台上去导致场面失控。领导视察更是如此,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下面糊弄上面,才会预先准备台本,上级领导也怕出乱子,许多领导下去之前,对台本是要严格审查的。
面对要严格审查台本的领导,下面是最好应对的,他们不仅将整个过程写好台本,就连领导要见的人,比如某个农民等,也都是精挑细选的演员。因此,民间便有了一个段子,将领导视察说成是轰轰烈烈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遇到赵德良这种极其特殊的领导,下面就难办了。他只说大年初一要去高岚县,却不说明要去高岚县的什么地方,去干什么,要接见什么人,要了解一些什么事。下面顿时傻眼了。一个县有十几个乡镇,七八十万人口,三千多平方公里,这么大个舞台,你怎么写脚本?怎么排演?不写脚本不排演,就可能出现谁都无法预料的意外。意外一旦出现,惹得龙颜大怒,你头上的顶子,还能保得住吗?
正因为如此,雷江市市委书记钟绍基、市长刘延光,高岚县县委书记刘凤民、县长冯海波此时的紧张和不安,完全可以想象。春节前的那段时间,他们几乎将所有工作停下来,全力以赴摸清赵德良这次下高岚的目的,结果一无所获。直到现在,大队人马已经上路,赵德良仍然没有将谜底揭开。
这是赵德良到江南省后过的第三个春节,也是唐小舟成为省委书记秘书后的第二个春节。过去的一年,留给唐小舟的记忆,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世事多变,惊心动魄。三百六十五天时间,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年,最让唐小舟记忆深刻的,并非他和谷瑞丹婚姻关系走向终点,而是赵德良发起的全省大反黑。反黑行动的第一阶段,赵德良差不多是输了,眼看溃不成军,又是北京调查组又是诫勉谈话,一时间,江南官场谣言满天飞,都说赵德良要卷铺盖走人。那段时间,唐小舟也经历了人生的又一次低潮,不仅谷瑞丹和他离了婚,他的事业,再一次陷入空前低谷,前途渺茫,了无希望。可就在这时候,赵德良来了一次绝地反击。正所谓拨云见日,这次行动之后,整个江南省的政治形势为之一变,那些说赵德良要走的传言,迅速消失,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赵德良的地位,彻底地稳了。
作者题外话:《办公室的那些秘密:无限暧昧》简介:职场菜鸟宁浩在大公司上班,才发现上司是个个人魅力十分出色的大美女,并且各项能力超级强悍、智商超级高,掌管公司四大主要部门,可谓只手遮天、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庸容华贵的美女,贫困潦倒的草根,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样的故事……?
《二号首长》第二部 第002章
春节前那段时间经历的一切,对于唐小舟来说,历历在目。那天,省委办公厅下发了春节期间省委各位领导的安排表,唐小舟只注意赵德良的安排,他还想能有点时间回去和家人吃餐饭呢。结果,他看到大年初一这天,赵德良的目的地是高岚县,备注栏是空的,什么都没有。
唐小舟拿着这张安排表,足足想了三十分钟,没想出名堂。为此,他特意下了一次楼,去问余丹鸿。
余丹鸿说,我正想问你呢,赵书记只说要去高岚县看看,并没有具体说明。你天天跟在赵书记身边,应该听到点什么吧?
唐小舟摆了摆头,说,如果我知道,就不会来问了。
余丹鸿说,真是奇了怪了,老祖宗怎么想去看高岚县?大年初一啊,跑到那么个鬼地方去干什么?
余丹鸿不知什么时候改了对赵德良的称呼,竟然叫起他老祖宗了,这似乎表明他心态上的一种无可奈何。他说高岚是个鬼地方,其实不准确,应该说是个穷地方。雷江虽然不是江南省最落后地区,却是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方,雷江有些地区是矿区,当地民众十分富裕,另一些地区,虽然到处都是山,却没有矿,成了全省最贫困的地区。高岚县,便是一个资源贫乏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地位既排在雷江之末,也是全省倒数第三名。如果看先进,肯定不可能选高岚,如果要看落后,高岚同样不是最典型的。
不仅唐小舟和余丹鸿迷惑,钟绍基、刘延光、刘凤民和冯海波就更迷惑了,他们分别给唐小舟打来电话,想了解赵德良去高岚的目的和行程安排。他们一定问过省委办公厅,因为问不出所以然,才会将电话打到自己这里。对于这类询问,唐小舟的回答全都是一样的,我问过余秘书长,他也不知道。对方便说,你留心一下,如果有什么消息,请立即告诉我。
怎么留心?唐小舟再一次拿起本次陪赵德良下高岚的名单,这份名单,有部分是赵德良钦点的,这些人,唐小舟十分熟悉,他们分别是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陆海麟,政研室主任池仁纲,农业厅长江育奇,林业厅副厅长曹能宪,此外,赵德良还点了几位市委书记,分别有闻州市委书记郑砚华、东涟市委书记吉戎菲、柳泉市委书记王增方和德山市委书记曾宪平。如果再在这份名单中加上另外几个人,如常务副省长彭清源、宣传部长丁应平、雷江市委书记钟绍基、省纪委副书记梅尚玲,公安厅长杨泰丰,赵德良在江南省的核心班底,就全了。
看到这份名单,唐小舟心里打起了小鼓。如果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件事,会给自己留下不小的后遗症。既然如此,在接待方面,无论如何不能出问题,一定要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他给妹夫任大为打电话,然后跑到他那里去,两人商量了一个晚上,唐小舟将所有需要注意的细节,全部列出来,写满了几张纸。写好后,又逐条推敲,反复完善,再要求任大为将这个列表打印出来,他反复考虑过后,任大为拿着这份名单,提前请假回家去做准备。他反复叮嘱,此事最多只能向三哥唐小栗透露一点点,此外任何人,都不准提起,一定要做到高度保密。
年初一一大早,所有人全部集中在省委大院。省委派出三辆考斯特,警卫局派了一辆警用开道车,新闻单位,电视台派出了两辆车。一行来到迎宾馆接赵德良,唐小舟陪着赵德良出门,却见余丹鸿已经迎在门口。唐小舟有点惊讶,不是说陆海麟去的吗?怎么又换成余丹鸿了?陆海麟换成了余丹鸿,自己的麻烦可能要大得多。他心里虽然一惊,却也无可奈何。
一行先到了雷江市,却没有进市区,出了高速公路后,绕城而过。因为赵德良不喜欢兴师动众的高速公路口迎接仪式,钟绍基等人,便等在雷江至高岚之间的路口。开道车看到前面停了好多辆车,又有警用开道车的警灯闪烁着,便放慢车速,准备停下来。赵德良看到后,对余丹鸿说,别停,让他们在前面走吧。余丹鸿立即给钟绍基打电话。
到达高岚,赵德良也没有下车,而是对余丹鸿说,你去把钟绍基和刘凤民叫上来。
余丹鸿下车后,赵德良又对身后的唐小舟说,你到前面的开道车上去给他们指路。唐小舟心中一喜,却又故意装糊涂,问道,往哪里走?
赵德良说,我去喝喝你的板栗爽。赵德良特别嘱咐说,不准提前通知他们,如果我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我立即走人。
唐小舟心中狂喜,去年春节,市委书记市长以及县委书记县长去了一趟自己家乡,已经够轰动了,今年,不仅来了两个省委常委,还来了五个市委书记,这样的荣誉,在唐家坳四百年历史上,从未有过。同时,也让唐小舟忐忑不安,三哥的板栗厂,在宁桥镇甚至在高岚县,都算是有一点规模,可就全省来看,算得了什么?一个麻雀小厂而已。当初,自己之所以提到这个厂,没想到引起赵德良的注意,只想消除一下市委书记市长兴师动众给自己造成的困扰。此次闹出这么大的事,赵德良如果觉得,这只不过一个破落的乡办企业,根本不值得如此关注,岂不是大麻烦了?
《二号首长》第二部 第003章
就算唐小舟不通知,县里市里恐怕也会做相应的准备。既然车队北行,北部的三个镇,估计全都严阵以待。到了宁桥镇,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干部们,早已经在此等候。唐小舟正想给赵德良打个电话解释一下,赵德良的电话先来了。他并没有问这些人是怎么知道的。赵德良的人生智慧,全部是关于官场的,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他对于官场,早已经洞明了吧?这类事,自然逃不过他的法眼,因此也就没有必要问。
他对唐小舟说,别停,直接去板栗厂。
因为是合并后的大镇,镇政府去板栗厂,还有些距离。镇里怎么准备,唐小舟就不管了,他最为好奇的是,赵德良怎么告诉他们此行的目的?
后来,刘凤民才告诉唐小舟,坐上考斯特后,赵德良一直没有谈此行的目的,只是和钟绍基以及刘凤民谈雷江的一些情况。
赵德良对刘凤民说,高岚是雷江最穷的县,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刘凤民说,主要是资源贫乏,民风又比较庸懒,几千年来形成的习惯,正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有何哉?高岚的民风,就是只求三餐,不思进取。
赵德良立即转了一个话题,说,我听说,应平同志在雷江当书记的时候,天天打牌,是吗?
这个问题问得大家目瞪口呆,谁都不敢轻易品评一位省委常委,每个人都三缄其口,不知赵德良是什么意思。
赵德良接着对余丹鸿说,丹鸿同志,应平同志现在还天天打牌吗?
余丹鸿也不明白赵德良的意思,同样不敢接,说,这个,我不太清楚哟。
赵德良说,我听说,刚到省里的时候,他偶尔还打几次,现在也还打,已经非常少了。应平同志在雷江当书记,整个江南官场都说,他是个懒官,是个牌官。现在怎么样?还有人说他是懒官牌官吗?没有了。人是有惰性的,但也是有情怀有进取心的。没有人天生不思进取,关键要看他有没有希望。
刘凤民知道,赵德良这是在批评他关于高岚民风的说法,颇觉得脸红。
赵德良继续说,照我看,资源贫乏是客观,但不是主观。主观上如果想对办法,走对路子,弱势也可能变成优势。
即使如此,大家仍然不清楚赵德良到底想说什么。直到剩下高岚北部最后一个镇,大家才知道他的真实地点,仍然猜不透他的目的。高岚已经是雷江最穷的县了,宁桥又是高岚最穷的镇,赵德良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过了镇政府,赵德良给唐小舟打电话时,大家才将这个谜底彻底揭穿,甚至认定,一定是唐小舟在赵德良面前说了什么,才令赵德良如此兴师动众。大家心里有些恨唐小舟了,你吹自己的家乡,也要靠点谱吧,这样一个穷乡僻壤,你把赵书记弄来,现在如何收场?如果事前有些准备还好说,现在是什么准备都没有,临时动作,总难免露出马脚。赵德良如果认定这个镇代表的是高岚县是雷江市,麻烦就大了,这些官员,很可能因此倒霉吧。
过了镇政府,赵德良终于彻底地揭开了谜底,他对坐在后排的刘凤民说,你把那只包递给我。刘凤民坐的位置,原是唐小舟坐的,赵德良的公文包,搁在旁边。他将包递给赵德良。赵德良打开,拿出一份文件,对钟绍基说,这是你们雷江上报的材料?
钟绍基坐在赵德良身边,他认真地看了看,说,是,这是农业厅要的材料。
赵德良翻了几页,指着其中一段说,这个材料,我认真看了,这里提到的兴唐板栗饮料厂,如果真像你们材料上所说,那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典型。我今天就是想去看看,看你们下面报上来的材料,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听了这话,无论是钟绍基还是刘凤民,亦惊亦喜。喜的是赵德良并不是来挑刺,或者说,不是冲着某些问题而来,是来总结先进经验的。惊的却是这个板栗厂,规模太小,对全县乃至全市经济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谁都没有引起重视。如果不是唐小舟成了省委书记秘书,别说唐小栗当副镇长以及上报这个材料,提都不会有人提到。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厂,赵德良却兴师动众,他们实在搞不清到底是这个材料引起了赵德良的重视,还是唐小舟对赵德良说过什么。赵德良如果觉得和自己预想不符,这个玩笑就开得大了。
钟绍基担心出麻烦,对赵德良说,这个厂的规模不大,别说是在省里,就是在雷江市,它也只能算是一间很小的厂。我们之所以将它写进典型材料,有一个原因。
赵德良问,什么原因?
钟绍基说,高岚县的资源贫乏,在整个雷江市,名列倒数第一。宁桥又是高岚最北边的镇,除了山还是山。山上种什么都不行,只有种板栗。这个兴唐板栗厂,提高了当地板栗产品的附加值,解决了当地就业。
赵德良问刘凤民,这个厂的年产值是多少?
刘凤民其实并不清楚,却不能不答,说,一千多万。
赵德良又问,这个镇有多少人口?
刘凤民同样没有准确的数字,但知道个大概。他说,两万五千多人。
赵德良说,那也就是说,这个板栗厂给全乡带来了人平五百元左右的年产值?
《二号首长》第二部 第004章
刘凤民说,是的,应该还多一点,可能达到了六百。今年,板栗厂又上了一条生产线,产能将扩大一倍,投产后,人均年产值,将突破一千元,人均年收入,将增加一百多元。
兴唐板栗厂只不过是山区乡的一家小厂,厂区很简陋,也很乱。因为事前接到了唐小舟的通知,唐小栗花时间精力和金钱整治了一番,即使如此,仍然显得破败,并没有现代化工厂的模样。厂里只有三排房子,全都是红砖结构的一层建筑,工厂的围墙是竹篱笆以及一圈板栗树。厂门也仅仅是立了两根红砖柱子。惟一让人欣慰的是,厂门口停了一溜汽车,看一看车牌,并不仅仅只是江南省的,还有江北省江西省福建省,甚至有广东省的。
因为是偏远落后乡镇,本乡只有一条县级公路,离开县级公路到兴唐板栗饮料厂,直线距离并不远,但因为是山区,公路七弯八拐,便有了三里多路。这原本是一条乡村土石路,唐小栗建厂后,开始是自己用车将货往外送,后来规模渐渐扩大,便有很多经销商上门提货,他自掏腰包,在这条路上铺了水泥。毕竟是私人掏钱,水泥铺得薄,几年之后,已经千疮百孔,汽车一路走来,颠簸得厉害。余丹鸿比较胖,又从未受过这种颠簸之苦,下车时,脸色显得很难看。他小声地对池仁纲说,这个唐小舟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把赵书记骗到这么一个鬼地方来。
赵德良一下车,雷江市、高岚县以及乡里的领导,全都围了过来。赵德良看了看厂房,说,好像不怎么样嘛。
市里县里的领导显得很尴尬,不敢接腔。唐小舟心里却在暗自发抖。连赵德良都觉得不怎么样,余丹鸿会怎么看?其他领导会怎么看?唐小舟还不知道赵德良在车上说了那样一番话,他想,这件事,别人肯定往他头上扯,认为是他将赵德良拉来的。就算他听了赵德良在车上说的那番话,也没有人相信,赵德良会注意到雷江市呈报给农业厅的一份材料,除非唐小舟有意将这份材料送给赵德良,并在他耳边吹了风。为了这么一间破破烂烂的乡村民办工厂,而且是自己的哥哥开的厂,大年初一把省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以及好几个市委书记拉到这偏僻的山沟里来,这个罪名可不小。就算某些人碍于赵德良的面子,暂时不说什么,将来,也可能来一次秋后算账。无论唐小舟具有怎样超前的思维,也不可能想到赵德良会来这么一手。这件事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唐小舟完全无法评估。
进入官场两年,如果你问唐小舟,怎样才能当好官?他会告诉你,当官只做两件事,遭遇矛盾和解决矛盾。现在,唐小舟遭遇了难题,但怎样解决这个难题?至少在他目前看来,这道题无解,未来的岁月中,这件事很可能在他的仕途增加很多磕碰,却也只能留到那时去解了。
刘延光想引起赵德良的注意,说,乡里的条件差一点。
赵德良看了刘延光一眼,没有理他,而是问,谁是投资人?
唐小舟连忙向三哥使眼色。站在最后面的唐小栗立即向前几步,说,赵书记您好,我代表兴唐板栗饮料厂三百六十三名员工,欢迎赵书记和省领导莅临指导。
赵德良主动伸出手,与唐小栗相握,说,你就是这间厂的老板?
唐小栗说,是的,规模很小,惨淡经营。没想到会惊动赵书记。
赵德良说,你看起来不像是乡镇企业家,倒像个干部呀。你们别糊弄我。
钟绍基连忙解释说,他是这里的能人,名叫唐小栗。厂确实是他办的,同时,他也确实是乡里的干部,副镇长。
赵德良一听,脸色立即就变了。副镇长?
谁都可能会想,一个副镇长,办这么一间厂,很可能利用手中的职权在搞权力变现。唐小舟看到赵德良的脸色变了,心中大急,连忙轻轻捅了捅身边的刘凤民。
刘凤民也看到赵德良脸色变了,正不知如何应对,被唐小舟一捅,立即明白过来。他说,唐小栗这个干部比较特殊,五年前,他还是一个农民,因为办了一些私营企业,不仅自己致富,而且,带动了村里人致富,后来也带动了这一带的农民致富。村民就把他选为村长。他当了两年多村长,去年,村民又把他选为副镇长。
钟绍基见赵德良的脸色有所缓和,补充说,唐小栗同志当副镇长的事确实比较特别,因为不是公务员,甚至不是城镇户口,市委常委会专门开会讨论过,争论很激烈。我是投了赞成票的,在我们的基层,缺的就是这样的能人。
赵德良的脸色彻底缓和了,对唐小栗说,怎么样?小栗同志,带我去参观一下你的厂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