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外臣一定把这番话带给家主。”长船贞亲恭敬的躬身答道。就连户川通安,虽然因为我失去了家中领地,听到这番话,也沉默着欠了欠身。

第一百二十二章:海上风云(中)

……,……

这年九月,继“定海号”、“宁bō号”两舰之后,海神级护卫舰的第三艘“安澜号”也正式下水,进入了海试阶段。

出于将本处迁至伊予、加强对村上水军的控制、并且压制毛利水军的既定方针,我废弃了河野家的汤筑城,在越智郡原国府城下新建了今治城。这座城借鉴了三重城的筑城经验,但是规模更加宏大,整座城最大限度的亲近外海,充分活用了外海的防御、航运功能,内中外三重的城堀极宽,全部与外海相通,除了吉良船、安宅船以外,最大的关船都能直接驶入。天守阁高达五层,照例是建在本丸,二之丸同样建了一座三层的天守阁,供城守或者城代居住,和三之丸隔着内堀相连,奉行所建在三之丸,并且有两重城堀,中堀以内是侧近武士屋敷,普通的shì屋敷则在外堀之内。

说是外堀,其实只绕了城池半圈,两端直接和外海相连。南端的苍社川河口,是规划的今治町所在,可以方便的利用河运之利;北端之外是今治水军港,供岩松经定率领的水军主力驻扎,也是海神级三舰的停靠之处。

今治港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连接九州、大阪的关键航运中转站,并且和小早川隆景的三原港相对,分别占据了芸予诸岛的两端。芸予诸岛向来是毛利家的势力范围,不过,由于因岛水军覆灭,能岛水军受重创,来岛水军投向我方,毛利家虽然竭力保持对芸予诸岛的控制,却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我相信,等到我的水军主力迁移过来,那么想夺取芸予诸岛和这片海域,将不会huā费多少精力。

如果说洲本港现在是我掌控濑户内海东部的重要据点,控制着大阪湾和播磨滩,那么这座港口就是控制整个濑户内海的关键。

为了同时控制这两地,我将七岁的景四郎分封到淡路,领三原郡两万石,等我迁移到伊予今治城后接过洲本城,由家老山内一丰、安宅信康之弟安宅清康两人辅佐,统领大阪湾海援队和熊野的安宅水军,掌握濑户内海的东部。命令二见光成从主力水军中独立出来,另建了一支水军偏师。这支水军以盐饱水军为基础,加入了原户川家的儿岛水军,主要任务是接替原主力水军在濑户内海中部的职能,守卫小豆岛和儿岛,保护从伊予到祝暮B贰

然而,这个过程还没完,海上却又生了事端。发生事端的地方,是在离今治港九百六十公里外的琉球首里城下那霸港。

整件事情,起于七月份琉球海域的一场风暴。在这场风暴中,简妮特号的副桅受损,严重影响了行船速度,不得不就近停靠那霸港检修。但琉球国却不知为何,忽然扣留了简妮特号。这样一来,连其余三艘船也不得不停下了,因为简妮特号上装载的红铜,是明廷指定入贡的贡物,没有这批红铜的话,献贡就不能完成,而贸易自然就无法谈起。无奈之下,使团正使西笑承兑命令将其余三艘船停在外海,派人乘小船上岸和琉球方面交涉,并且让武田信孝名下的东瀛号回转堺町,向信长通报这个消息。

信长闻讯自然是大怒,立刻将我叫去,命我立刻征伐琉球国。这是一个让我非常为难的命令,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苗头,可是信长正在火头之上,这时候是无法劝阻的。我只能采取缓兵之计,拉来持重的丹羽长秀一起进言,希望能由我先查明整件事情,上报后再由信长决定是否出兵。

看在我和丹羽长秀的份上,信长终于收回了命令。

“三个月,”他目光炯炯的望着我,“我会撤回勘合船,给你三个月的时间查明事实。但是,同时也作好出阵的准备”

三个月的时间,就有将近一个月要huā在来回琉球的路上,时间实在是非常紧迫。不过,能让信长改变主意,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不可能再要求更多。

“臣下遵命。”我无奈的答应道,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尽量转圜,避免直接出兵,从而掐掉信长向外扩张的苗头。

可是,了解了整件事情的背后真相,我却感到更加的无奈。

作出扣留简妮特号决定的,是琉球王国三司官北谷王子朝里,汉名尚桓,官称是与那霸殿内。他是琉球前任国王尚清的五弟,尚清四年前去世,十三岁的嫡子尚永继位,国政由尚桓主持。此人极为贪鄙,能够登上这个位置,只是由于封地在首里城下的那霸,和其余担任按司地头、依照祖制留在首里、以按司掟代管领地的王子相比,影响力更加强大罢了(按司相当于日本的宫家,自三代国王尚真起一律集中在首里城,住所称御殿,子孙仍为王族,汉姓仍称尚氏,可担任摄政的闲职;次一级的称亲方,住所称殿内,子孙降为士族,汉姓称向氏,意为尚氏有缺,而三司官只能由亲方担任,以总领实际政务)。正是他见到简妮特号上的货物,起了据为己有之心,才下令港方予以扣留。

而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是九州南部的岛津家。岛津家的大隅诸岛,和琉球奄美群岛相接,因此一直和琉球存在联系,特别是自岛津贵久以来,由于进行sī商贸易的关系,和琉球的联系极为密切。到了1609年,岛津忠恒更是派军征伐琉球,将之变成了中国和萨摩藩的双重附庸国。琉球国的王城首里城中,就专门建有全日式风格的南殿,用来接待萨摩藩的使者。而迎接中国使者,则是在御庭之后的正殿召集所有重臣拜谒,然后在第二尚氏的菩提寺临济宗圆觉寺设宴,自然是隆重得多。

不过,岛津家没有做得太过分。他们大概是知道简妮特号与东瀛、东溟、东濛三艘船不同,上面有大友家的货物,或者就是认出了船上大友家的武士,才怂恿尚桓扣留了简妮特号。对于其他停留在港外浅海区、属于织田家的三艘船,他们却没有什么行动,甚至还以实力不足为由,劝阻了准备派他那支小水军劫持另三艘船的尚桓,以免得罪织田家。

可他们却不知道,简妮特号上的那一百五十吨红铜,乃是完全属于织田家的,并且是明廷指定的贡物,关系着整个勘合贸易是否能够进行……

“即使是这样,那也不可饶恕”信长愤怒的用折扇敲打着地板,仿佛那是岛津家家督岛津义久的头皮似的,“这一期的贸易,差不多就要被耽误了。无论是岛津家,还是琉球国,都必须付出代价”

“或许,可以另外想办法,”我努力的思考着,“或许可以亲自和岛津家交涉,让他们劝说琉球国……”

“你脑子是不是坏了?你的水军,不是很强大么,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信长打断了我的话,“那个摄政又不是岛津家的家臣,会因为岛津家的话,将到手的肥肉吐出来?最终能够起作用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武力”

“可是,琉球是明廷的藩国,擅自征伐的话,恐怕会招致明廷的反感,进而影响勘合贸易吧?”我努力劝谏道。

“现在已经影响到了,”信长冷哼了一声“扣留明廷的贡物,这是琉球无理在先,即使是明廷,也会支持我方的行动”

“话是这么说,可这毕竟是上千公里外的远征,不比在濑户内海,离开领地之后,无论是补给还是联系都极为不便……所以还是请主公三思”

“你是担心走后的局势么?”信长挥了挥手,“放心,四国方面很安稳,我近期也不准备安排什么任务,所以就尽管去吧……听说你新建了三只战船,大小和东瀛号是差不多。既然东瀛号可以顺利往来琉球,那么这三支战船也肯定可以吧?事情就这样定了”

“……是。”看到信长明显不耐烦的语气和神情,我只能无奈的答道。

实际上,三艘护卫舰中,能够派上用场的只有定海号,其余的两艘虽然完成海试,却没有完成训练。和一般的战船不同,配备多门舰炮的战船训练起来特别麻烦,仅一个单舷齐射的命令,就需要各炮位的人以适当的节奏依次发射,如果有两三门炮真的同时发****,或者节奏不当,在船还未复位时就继续发射,那么舰炮的后坐力很可能会导致船只失去平衡,甚至直接倾覆。而如果是齐射几轮,那就更麻烦了,恢复炮位、清理炮膛、装填弹药、点火发射都必须按照节奏规范进行,稍有失误,就有可能炮毁人亡。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无法战胜琉球国。这一国的国力,也就相当于日本一家二十万石左右领地的大名(明治时代为侯爵),极盛时期的人口也只有十八万,而由于久未经历战事,这一国的军力极差,历史上岛津家仅出动了三千军势,就打得琉球国屈膝求和,成为岛津萨摩藩的附庸。

我现在的水军力量,早已远远超过了三十年后的萨摩藩。可以这么说,即使不出动护卫舰,我也能轻易的战胜琉球。至于后果,以我的认知,信长说会得到明廷的支持固然不对,却也不会因此而见责。首先,琉球国确实是犯下了大错,也同时冒犯了明廷和信长;其次,除非是朝鲜这样关系密切的不征之国,否则明廷不会介入干涉,对于海外的事,自郑和下西洋之后,明廷一直不怎么上心(包括他国土著屠杀华人的事件,不封锁消息就算好的了)。所以征服之后,只需要继续称臣纳贡,就能得到明廷的认可和册封。

而我所担心的,乃是信长本人的野心。征服琉球之后,以他的xìng格,绝对会起意朝鲜,甚至大明。若是有那么一天,只要我还在信长的配下,即使再不愿意,我的水军也将是理所当然的先锋。

——就像这次征伐琉球一样。

……,……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征伐琉球,今治港并非是适合的出发据点。为此我征用了南伊予蒲生家的宇和岛港,将征途从九百六十公里的直线距离缩短到了八百公里左右。作为主力的,是海神级护卫舰定海号,岩松经定的一半主力水军,以及我直属的津岛备。宁bō、安澜两舰也参与了出征,不过与其说他们是战舰,不如说是三千五百石运兵船和给养船合适,依靠着她们,我的后勤保障也简便了许多。倒是三艘铁甲船被我留在了家里,原因是速度太慢,也不能适应海上的风浪,真带上他们,整支舰队都会受到拖累。

一次xìng抽出这么多精锐军势,特别是我本人也将离开四国,这无疑会大大减弱吉良家的力量。关于这一点,秀景非常直接的表明了他的担忧:

“虽然兄长将政务和军务托付给我,可是我实在没有多大的把握。至少,阿bō的细川殿下,还有祝木疲沂俏薹ǘ玫摹V骷壹肝坏H斡肓Φ拇笕耍乙裁皇裁疵萑ブ富樱芄环拥绞裁闯潭龋缓闷靖魑坏男囊饬税伞

“主公说了,四国最近没什么事情,让我放心的征伐琉球,”我lù出一个苦笑,“四国确实没什么事,但是摄津、播磨、備前恐怕就不好说了……不是自矜,我自认对这三国还是有些威慑力的,例如摄津的荒木村重,当初不就是在我的手下降服的吗?”

“兄长是说,摄津的荒木殿下会反?”秀景吃惊的问道。

“不排除有这个可能吧”我耸了耸肩,“这个人,和松永久秀是同类,不过是一个善于利用别人,一个善于利用别家势力而已……如今本家和毛利家相争,谁知道他会不会故技重施,意图浑水mō鱼?”

“那么,我该怎么做呢?”秀景思考了一阵,依然觉得难以把握,于是很少见的问到这个问题。

“替我拢住四国,并且做好份内之事。水军方面,可能要稍稍收缩一下了,若是没有把握,就放弃備前的儿岛吧”我吩咐道。

第一百二十二章:海上风云(下)

“是。我会为兄长看好三重备的。”秀景明白我的意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是我向来的观点。和儿岛一郡的领地比起来,三重备要重要得多。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出征啦”我笑着站起来,走到秀景的身边,将折扇递给了他,然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错身走了出去。

走下天守阁,在底层的正厅内,是全副武装的蒲生宣秀、亲自抱着嫡子鹤千代的美津、以及不久前卸任家主的蒲生贤秀三人。蒲生宣秀就是之前的蒲生赋秀,他新近接任家主,趁机拜领我的偏讳,改名了现在的名字;这次出征,他又自告奋勇,向我请求担任军奉行的职务。考虑到他前期负责整支远征军势的物资筹备,对各项事务极为熟悉,而且新近接任家主,正是希望有所作为之时,我同意了他的请求。

“主公,一切都准备好了”他躬身施礼,以非常郑重的态度说道。

主公么?我望了望美津怀中的鹤千代,又望向蒲生贤秀。后者点了点头,也跟着伏下身去。

“明白了,”我点了点头,这是蒲生家的三代家主在向我吉良家正式效忠,“我和忠三郎出征的日子里,请贤秀大人多多支持秀景吧”

“是。臣下一定尽力。”蒲生贤秀应道。

“稍后请转告秀景,说是我的意思,让他帮忙大力扩建宇和岛城……等我征伐琉球回来,恐怕就要对岛津家用兵了。到时候,这座宇和岛城,就是本家出征南九州的大本营。”我想了想,对蒲生贤秀说道。

“怎么,很快就会出征九州吗?”蒲生贤秀问道,脸上的表情既有惊讶,也有喜悦。

“是啊这次事件,岛津家也脱不了关系,大殿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一旦chōu出手来,肯定要出阵报复、并且趁机介入九州的,”我再次点了点头,“到了那时候,大殿最大的依靠,自然就是本家……而本家能够取得多大的功劳,就要看诸位的努力了。”

“是。我蒲生家一定努力扩建城池,妥善的做好准备,定然不会辜负主公的信重。”蒲生贤秀激动的说道。他们蒲生家,若能作为征伐九州的大本营,肯定会有许多立功露脸的机会,平定九州之后,领地扩展到一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就这样吧……忠三郎,要出阵了。”我向蒲生宣秀说道。

“请一定要平安回来”美津看了看我,又看看蒲生宣秀,几乎泪眼婆娑。

“不用这样,美津,我会把忠三郎好好的带回来,”我忍不住笑了,“真是,居然哭鼻子了……这可不像你啊”

“因为殿下说,这次会去很远的地方,估计要好几个月嘛……”美津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放心,我一定会保护父亲大人的。”蒲生宣秀连忙安慰她说。

……,……

天正五年的二月八日,我方在琉球奄美大岛的龙乡湾登陆。这里距离岛津家的种子岛约两百公里海路,与冲绳本岛的距离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所以,这座比淡路岛还大五分之一的岛屿,可以说是日本和琉球jiāo汇的区域。

之前在镰仓时代,奄美大岛由北条得宗家领有,是得宗家被官千竈氏的采配地,和安东氏分别替北条得宗家管理日本的最南端和最北端。然而进入室町时代后,特别是应仁之luàn以来,日本差不多就失去了对这座岛的控制,本地土著势力抬头,并先后向冲绳本岛北部的北山王国、统一冲绳本岛的琉球王国效忠,获封“大亲”(家格低于王族的按司,高于士族的亲方)。到了六年前,尚元王出动三千人,将这座岛平定下来,并且按照冲绳本岛的地方模式,对岛上行政制度进行改造。

所谓的改造,就是划分行政区域,称为“间切”,然后设置与人(中央派驻的行政官)、目差(中央派驻的监察官)、掟(分封领主的代官)、里主(地方选拔的官员)等进行管理。每一“间切”,领地在三四千石石左右,可以设置一士族地头,或者分封一位王族按司作为世袭领地——按照大明制度来理解,也就是一位世袭郡王。

整个冲绳群岛、奄美群岛和先岛群岛,一共划分为五十七间切,其中有三十四个在冲绳本岛,奄美大岛则划出七个,分别叫做笠利、古见、名濑、烧内、住用、西方、东方。换而言之,整个奄美大岛的石高,大约在两万石左右。这点力量,以及那般素质,自然不足以阻挡我方。因此,我方可谓是势如破竹,沿琉球岛链一路南下,先后攻下德之岛(三个间切)、冲永良部岛(永良部间切)、与论岛(与论间切),将岛上的琉球番所一扫而空。

二月二十六日,我方在冲绳本岛的运天港上陆,攻下了北部的今归仁城。这座城是昔年北山王国的都城,规模比首里城更大,在琉球首屈一指。当年第一尚氏继承中山国后,花费了极大的工夫才攻下此城,并且以次子为北山监守,统管北山国故地。延续到现在,这座城依然是琉球王国重镇,如今被我方攻下,琉球王国上下立时大受震动,首里城方面凑齐了四千军势,以在京的今归仁按司尚朝效(具志川御殿四世)为主将,出阵向北进发。

“四千人……这差不多是琉球国所有的力量了吧”我笑着和蒲生宣秀、岩松经定说道,神情十分轻松。

“臣下认为,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蒲生宣秀非常乐观,“今归仁城号称北方重镇,守军的战力却几乎不值一提。由是观之,王城军的战力也对我们没什么威胁。”

“征服琉球,关键的不是军力压制,而在于外jiāo手段……若是杀戮过重,反而不利于下一步骤,毕竟我方不可能常驻琉球的。”我将一份琉球行政结构图放到两人面前。这是我之前调查简妮特号被扣事件时,由当地的商人口中调查出来的。

从立国基础上说,琉球是一个商业国,是大明与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并且还涉及到朝鲜和日本。依靠着中转贸易,琉球获得了不少的利润,这也是支持王国运行的根基。至于土地,基本上都分封了出去,由王族的王子家、按司家(称御殿),上级士族的亲方家、亲云上家(称殿内)控制。当年的第一尚氏,就是因为各按司作luàn而灭亡,因此第二尚氏汲取了教训,将全部按司都集中到首里城居住,从而初步完成了中央集权。

政务方面,国中以评定所为最高机关,设一位闲职摄政,由王子或按司担任;一位三司官,总领政务,由所有王族和上级士族共同选举,但只能由上级士族担任;另外设表十五人,分别由物奉行所的用意方(掌土地)、给地方(掌人事)、所带方(掌财赋),申口方的平等方(掌宫殿)、泊地头(掌工事)、双纸库理(掌商事)、锁之侧(掌文教,副职两人)这七大部mén的正副职充当,协调处理国事,然后向三司官呈报。

除此以外,琉球还是祭政合一的国家,盛行祖灵崇拜,这一点与日本有些类似。但是,国中的祭祀职务,只能由王族、上级士族的nv子充当,最高祭祀称为闻得大君,由国王的nvxìng亲属担任,号为御殿,地位只在国王之下。例如现任闻得大君,就是前任国王正妃,现任国王尚永的母亲,神号梅岳。

至于军事,真的不值一提。评定所中,没有一个部mén或者人员是和军事有关的。关于这一点,无论是蒲生宣秀,还是岩松经定,很显然都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

“所以,我的想法是,既要向琉球方面显示我方的力量,也要避免造成太大的杀戮。最终的目标,是bī迫琉球臣服纳贡,并且在国中保留一定的影响力。”我向两人说道。

“也就是说,主公不希望和琉球王城军势死战?”蒲生宣秀大致明白了我的意思。

“恩,”我点了点头,“只需驱散他们就可以了”

“这可有点麻烦啊……”蒲生宣秀沉yín着,“我方是客军,人生地不熟。如果只是驱散的话,即使办到了,对方也很快就能聚拢过来,重新发起攻势吧?”

“想要达成目的,直接以水军攻击琉球王城即可。”岩松经定提出了建议。他一直没怎么说话,但一说就说到了关键。

“不错王城一失,王城军势想必会彻底的溃败吧”蒲生赋秀也反应了过来,“而且首里城就处在那霸港上方的丘陵,通过水军攻击的话,的确是非常的方便……主公意下如何?”

“那就这么决定,”我很快作出了部署,“忠三郎率津岛备驻守今归仁城,抵抗王城军势;我和经定率定海、宁波、安澜三舰和所部水军前往攻击那霸水军和王城。得手之后,我会派定海、安澜两舰和少数水军前来运天港接应,而你看到王城军势有异后,立刻击溃他们,然后乘定海、安澜两舰前往那霸”

“是。”蒲生宣秀和岩松经定大声应道。

……,……

到了第三天,我方水军到达那霸港外,由定海、宁波、安澜三舰同时对空shè出一炮,向那霸港宣战。海面上的船只见势不妙,纷纷四下逃离,而整个那霸港也慌luàn起来,透过千里镜,可以看到许多船只都往右边的避风港逃去,而在避风港的最里面,赫然便是巨大的简尼特号。她被手臂粗的几道麻绳锁在码头,船上的主帆、副帆早已落下,副桅杆已经被放倒,只剩下孤零零的主桅矗立在船上,横桅上几片三角xiǎo帆无jīng打采的低垂着。

这就是我的风神号首舰,而上面包括大友家和吉良家的所有船员,肯定是被琉球扣押了……我忽然感到非常的痛心和愤怒。如果说从个人的政治立场,我不希望征伐琉球,那么作为吉良家的家主,作为水军的总领,面对被无故扣押的简尼特号和船员,我完全有理由愤怒,也必须为他们讨回公道。

这一刻,就让理智和政治见鬼去吧先狠狠教训对方一顿在说

“主公,那霸水军出阵了”岩松经定指了指前方。

我把千里镜移向正面,那里有三十多艘战船,船只比我方的关船更大,几乎相当于xiǎo型的安宅船。每只战船的上面,大约有四五十个军士,总计应该有一千五百人以上。

这大概就是北谷朝里的倚仗了吧他认为,凭这股力量,就可以肆意妄为了,还真是夜郎自大……或许,他还以为,无论是大友家,还是织田家,领地距离那霸都有近千公里的海路,就算再愤怒,也肯定拿他没辙。

“经定,”我死死的看着对面的战船,声音却是非常的平静,“你知道南蛮国是怎么划分领地的吗?”

“额?”听我提起无关的事情,岩松经定显然有点惊讶,“请主公指教”

“他们除了划分陆地,同样也划分了陆地边上的海洋。每个国家的领海区域,就是本国海防炮的攻击范围之内……你看琉球那霸港的海防炮打得到我们吗?”

“主公……那霸港没有海防炮。”岩松经定提醒道。

“哦,那么我们有舰炮,让我们帮他测量好了,”我指了指岸上的望塔,“能够打到那边,才叫进入了那霸啊”

“臣下明白了。”岩松经定大声发布了命令,“加快前进定海舰各炮位待命准备攻击那霸”

“是……可是大人,那对面的那霸水军怎么办?”传令的武士问岩松经定。

“笨蛋,当然是全部消灭掉”我少见的骂了人,“远征千里,一路打来,现在遇到敌人,还需要说吗”

“是”那位武士羞愧的下去了。

“主公,之前不是说,要少造杀戮?”岩松经定提醒我道。

“那是对代表整个王室的王城军……可是这些是什么?”我指了指面前,“这些都是北谷朝里私人的爪牙,凭着他们,北谷朝里才控制了王城,才敢扣我们的船,抓我们的人。只有把他们都消灭,北谷朝里才会明白,我们吉良水军是不能冒犯的否则的话,隔再远也逃不脱惩处”

第一百二十二章:信长之意(上)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和哪个地方,一个人若是放弃了cào守,往往还会放弃其余不少的底线,譬如说个人的尊严,又譬如说守土的责任。而且,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感到羞愧,反而自矜能够认清现实、并且明智处事,乃是识时务的俊杰。

北谷朝里就是这么一位识时务的人。鉴于自家水军几近覆灭,岸边防御几乎全毁,又看到首里城中兵力薄弱、我方舰炮可以直击外郭的现实,他非常明智的放弃了抵抗,向我方派来使者,表示愿意开城投降的意思。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了许多,我先前的安排也用不上了,因为他们承诺主动解散王城军,不需要蒲生宣秀予以击溃。

或许,这确实是个明智的决定。和日本的城池不同,首里城作为国都,大致是仿造大明紫禁城而建,只是规模和城墙质量差了不少,面对大军和舰炮,即使城中有足够的兵力,也不一定能够坚守多长时间。毕竟,它主要侧重于行政、居住方面的职能,在防御上并没有下太多的工夫。

整座城池,分为外郭和内郭两重,外郭是行政区,中心是位于城内中轴线上的正殿,属于国王朝会的地方。和中国北面为尊、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这正殿是坐西朝东的,以示对大明的钦慕。在正殿之前,是一大片广场,称为御庭,御庭的南面和北面,分别是接待其他势力使者的南殿(主要是岛津家),以及三司官、表十五人议政的北殿。正殿的背后,是国王、王正妃、王夫人居住的内郭;南殿的背后,是书院、锁之侧、以及各按司御殿所在的“锁之间”;北殿的背后,则是各部mén办公的番所和奉行所。

由于御庭坐西望东,因此东面的奉神mén就成为首里城的正mén。正mén和正殿之间,有笔直穿过御庭的御道,只供国王和明廷册封使节通行。奉神mén之外,通往那霸港的道路,被称为绫mén大道,大道的两端各有一座牌楼mén,在那霸港这端的称为下之绫mén,正式名称是中山mén;首里城那端的牌楼mén称为上之绫mén,上面有四代国王尚清题写的“待贤”两字匾额,是琉球国迎接册封使节的地方。

说起来,如今的尚永王,还没有经过明廷的正式册封。真实的历史上,册封是在两年之后,而这座牌楼mén上的字,也会从此改成册封敕书上的“守礼之邦”,使这座牌楼mén成为与朝鲜迎恩mén齐名的守礼mén。

我们一行上岸时,北谷朝里就在这座牌坊mén后方等着,看见赤节金钺马印和五本骨扇…五三桐军旗等仪仗,他明白是正主到了,于是依着对待上国使者的方式,率各官员在mén后以跪礼迎接,只是少了正式的三叩九拜,作为国王的尚永也没有参与。

“恭迎将军大人”他大声说道,却是一口的汉文。

这个时代,汉文和汉字,在东南亚乃是通用的。无论是日本、朝鲜、安南还是琉球,正式的诏旨、史籍、国书等,都是以汉文写就。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能够运用汉文和汉字,是一国之中的作为上等贵族的基本要求。而像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安南的字喃等,统统都上不了台面。

“贵官请免礼。”我也用汉文回答道。

“谢大人,”北谷朝里再次叩首,率各官员起身,态度却是更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