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想到信长即将抽出兵力……我觉得,如果我是武田信玄的话,应该考虑撤军的事情了。

事实上,武田信玄上洛,本来就非常的勉强,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可能成功。从甲斐到京都,路程既遥远又难行,正如当时的绯谐书《犬筑波集》所记载的时人讽刺之语那样,“都より甲斐への国へは程遠し,おいそぎあれや日は武田殿”。在折中情况下,即使成功击破织田家,也无法保证对京都的控制。或许,足利义昭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选择和他合作,毕竟他正试图控制畿内各国,肯定不愿意再有其他势力介入其中。

我甚至觉得,武田信玄此行,正如他所宣示的那样,确实只是为了“讨伐佛敌”,打倒织田家而已。他大概是看出了胜赖的威望和才识不足,并且觉察到了信长的勃勃野心,所以才想在死前除去身边这个最大的威胁,从而为武田家赢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吧至于上洛云云,应该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他已经自知时日无多,以他的睿智,肯定会看出武田家控制畿内的难度,也肯定会想到,即使侥幸压服了畿内,一旦他本人身死,立马就是分崩离析的结局。

不知道信玄到底会怎么做呢……

很快,从东三河传来了消息,武田军开始围攻吉田城。

这一攻就是近半个月,从元龟三年一直攻到了元龟四年,只是进展却十分有限。看着他们这样虚耗时间和军粮,我感觉非常奇怪,以武田信玄的性格和谋略,不会下出这样的缓手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武田信玄又在玩那套“暗度陈仓”……为此,我特地向长蓧城菅沼定盈处派去信使,询问他是否发现武田家的踪迹,可是他却回复说毫无动静。

综合这些相关情报,我心中忽然涌起一个大胆的猜测:武田信玄会不会是发病了?

仔细想了一阵,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极大。正因为武田信玄不能理事,武田胜赖和其余重臣们无法决断,又不能贸然撤军,才会在吉田城下这么耗着。

或许,我可以出兵试探一下?

可是,如果武田信玄没病,那么我就是自投罗网了。这个可能性并不是没有的,对手是武田信玄这样的人,就时刻都要留个心眼,不能贸然行动……而且,这是德川家的事情,我实在没必要那么卖力,更没必要拿自家的实力去冒这个险。之前在东三河的那一仗,在我来说很有些不得已的成分,大部分是为了自身和自家军势的安危。结果虽然覆灭了山县昌景部,自身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连自己最亲信的侍卫队和马廻众都有数十人的损失。这样的血战,有一场就够了,就已经极大的帮了德川家的忙。

既然这样,那么就在冈崎城里继续待下去吧……

我就这样一直待着,不时和三重郡或淡路国方面联系一下,有时候也接受德姬的邀请,和直虎一起去见她。

信长那边的消息,也在不断的传来,而且大部分都是坏消息:信长的姑母、已故岩村城城主远山景任的遗孀岩村殿,为了保住自己和养子御坊丸的性命,下嫁给攻下城池的秋山虎繁,让武田家在东美浓站住了脚跟;山城半国守护代山冈景友接受足利义昭的命令,在南近江集结兵力,进攻留守的柴田胜家;河内半国守护三好义继也加强了对畠山昭高的攻击,畠山家的守护代游佐信教眼见信长背运,直接将作为信长义弟的家主畠山昭高杀害;摄津大豪族池田知正接受了细川藤孝的游说,也站在义昭这一边,向亲信长的和田惟长宣战,然后和田家分成了信长和义昭两派,家主和田惟长担心遭到畠山昭高那样的待遇,抢先将作为后见役的叔父和田惟增杀害,并且和家中第一重臣高山家发生争斗,结果身受重伤逃往堺町;另外,丹后一色家藏匿了比叡山烧讨后逃出的僧人,并且响应武田家的号召,和信长走向了敌对……

好在一月末的时候,长岛剩下的三城中军粮告罄,大量信众沦为饿殍,终于彻底的被平定了下来。听到这个消息,我虽然不认同信长的做法,也不免为之而庆幸,因为信长终于能够抽出主力军势。

二月初,信长留下织田信忠和稻叶良通驻守岐阜,亲率三万军势进入了三河国,经过冈崎的时候,我的一万军势也加入了,四万人浩浩荡荡的向吉田城开去。

听到这个消息,围攻了吉田城一个半月的武田家终于退了。他们撤去吉田城的包围,经过滨松返回了二俣城。不仅如此,北条家甚至脱离了联军,直接回了本家领地。

这时,我终于可以确信,武田信玄的确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再顺利指挥军势。长期围攻吉田城,大概是武田胜赖及重臣们商议的结果,目的在于维持住信玄争取到的积极态势,期待他的病情康复后继续攻击——可是,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像这样顺着来路返回,等于是承认攻略失败,不仅无法降伏德川家,而且被织田信长逼退了回去。和历史上攻下野田城、走长蓧城回归信浓的积极路线相比,无疑要丢脸得多。但是,如今长蓧城和东三河北部都回到了德川家手中,那一条路线已经被封死了,在这种情况下,武田家认输退出,也是无可奈何的举动吧

……,……

离开吉田城前往滨松之前,信长把我召到本丸主天守。

“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他首先肯定了我的成绩,然后又说道,“有几个问题,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主公垂询,自当知无不言。”我回答道。

“唔,”他点了点头,“关于三方原之战,你有什么看法?”

“臣下认为,根本没必要打这一仗。”我坦率的回答说。

“哦?你的意思是说,家康的眼光有问题吗?没有你这么高明?”信长的口气中带上了一丝嘲讽。

我欠了欠身:“臣下不敢这么狂妄……只能说,是各人的立场不同吧”

“这话怎么说?”信长似乎有了一些兴致。

“臣下的意思是,以臣下及本家的立场来说,紧守滨松城、拖住武田军是最有利的,这也是臣下临行前主公交待的事情,为此,臣下派水军向三河殿透露过了主公的这一期望,并且主动进驻冈崎城,免除三河殿对西三河及家中嫡子的担忧……但是,以三河殿的立场,自然不希望武田军进军三河国,也未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本家身上。”

“也就是说,家康既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你啰?”信长的理解非常锐利。

“这个……”我犹豫了一下。是不是可以趁机给德川家康上点眼药呢?对于这只最终夺取天下的狡猾狸猫,作为穿越众,我免不了会有些介怀。

不过,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就事论事,“臣下认为,三河殿此举,还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独立的大名,自然会有自己的立场,不可能苛求对方完全为本家考虑……而且,臣下认为,如何聚集各位大名的人心,正是主公统领畿内、平定天下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ps:现在才发现,前两章的章节章数错了,可惜标题没办法改正)

第一百零九章:霸业将成(上)

“你这是在告诉我该如何行事吗?”信长笑了起来,“聚集人心?哈哈这确实是你才会说的话啊”

“……臣下惶恐。”我低下了头。

“我知道你的意思,”信长挥了挥手,“但是,人心实在是很难把握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去了解?在我看来,只需要选择合适的人跟随,支配他们的力量就可以了……如果有人跟不上我的脚步,我是不会等他们的”

“臣下明白了。”我低头说道。这确实是信长的行事风格。

“那么,你认为家康会一直跟随我吗?”信长又问到了这个问题,“家中的人,只有你和他有过一些接触,而且这次又逗留了这么久,想必能够了解一些吧?”

“臣下还没有去见滨松城,”我回答道,“不过,按照主公的说法,如果是对付武田家,绝对能够利用德川家的力量。”

“哦,这倒是……那就说你接触的吧”信长点了点头,“东三河的战报,我已经看了,你和信康,还有长野家,做得都非常不错……然后,你觉得信康这个孩子的性情如何?”

“冈崎殿下是一个精力充沛、性格爽朗、十分重视义理的武士,”对于信康,我十分欣赏,言语间颇有称赞之意,“他很少有什么心机,但是并不笨;性格有时略显暴躁,但是很能听取家臣们的劝谏。臣下认为,只要三河殿一直跟随主公的话,冈崎殿下也一定会贯彻下去。”

“是吗?”信长露出满意的神情。

“只不过,冈崎殿下和德姬公主之间,似乎有些问题……”

信长稍稍有点意外:“信康会和你说这些事情?”

“冈崎殿下说了一点,但主要是臣下自己看出来的,”我轻轻的摇了摇头,“他们两位都是出身高贵的人,冈崎殿下有他的坚持,德姬公主也常以出身自矜,都不太愿意委屈自己的性格来迁就对方,所以有些不和谐……或许,过两年会好一些吧?”

说着,我把几次和德姬的会面情形告诉了信长。

听到我说起小判金的事,信长稍稍有点动容,脸上少见的露出了一些温和的神色。他沉默了一小会,向我点了点头:“恩,关于五德的事情,你做得很好……下去之后,准备几件礼物,以我的名义送给她。”

“是。”我低头领命。

……,……

二月十日,信长抵达滨松城外,所部军势达到了五万,分别是两万尾张众、两万伊势众和德川信康率领的一万三河军势。同日,二俣城的两万武田家军《文》势再次后退,彻底脱离《人》了战线,返回南信《书》浓本领。这样一进《屋》一退之间,德川家的三河、远江两国也平静了下来。

见到战事结束,德川家康派石川数正和酒井忠次出城来到军营,邀请信长前往城下町驻跸。

“此次击退武田家,多亏了弹正公的支援和淡路殿的奋战,我德川家实在是感激涕零……敝主公已经在城下准备了居所,请两位就此入住、并且进城一叙如何?”他俩的态度非常谦恭。

“三河殿在做什么呢?”信长问道。见德川家康没有亲自出迎,他的语气中很显然有些不满。

石川数正欠了欠身:“回禀弹正公,今日是三方原诸位战没将士的七七祭日,敝主公正在举行慰灵之仪,所以一时无法亲自出迎……死者为大,诸将已经往生成佛,还请弹正公原谅”

“这样啊,”信长稍一思索,目光在帐中众臣中巡视了一番,落在了担任军奉行的我的身上,“宣景”

“臣下在。”我低了低头。

“你就前去见一见三河殿吧”他命令道。

信长的这一句话,让石川数正和酒井忠次稍稍变了脸色。他俩此来,是代表了德川家康,请信长和家康正式会面的。会面的人,代表着盟约双方的立场,从身份上来说,只有同为一方大名的信长才能和家康匹敌,我虽然地位不低,毕竟只是织田家家臣的身份。

然而,虽然道理是这样,可如今信长乃是德川家的救星,手下握有四万军势,连自家少主都在其帐下听命,石川数正和酒井忠次根本不可能反对什么。即使是我,因为有两次相救德川家的大恩,也是他们不能够得罪的。

“主公,这样合适吗?”看见两人的窘境,我试图为他们解围。

“有什么不合适的”信长瞪了我一眼,“你是淡路守护啊‘淡路殿’啊怎么就不合适去和‘三河殿’会面?……前几天和你说的话,现在就忘了吗”

“这……”我明白了信长的用意。他想趁现在的机会,把德川家置于支配之下,也就是说,把两家的盟约由原先的兄弟之盟转变为主从之盟。提起前两天的话,意思是让我不要碍事,并且配合他完成这个转变。

他的用意这么明显,这么坚决,我只能欠了欠身:“臣下遵命。”

“……那么,就请淡路殿随在下出发吧,”石川数正勉强对我笑了笑,然后恭敬的向信长告别,“外臣告退。”

带着少数近侍,我和石川数正等人离开了军营。一路上,酒井忠次除了招呼之外,始终沉默不语,似乎是心事重重;石川数正比他好一点,但是也有些勉强的意思。

这样僵着可不行,有些话就没办法说了。如果他们不配合,见德川家康想必会费上一番周章……我心里这样想道。

为了活跃气氛,我笑着谈起了十年前的会面的情形:“石川殿下,还记得上次见面的情况吗?”

“怎么不记得,”石川数正脸上露出了一丝怀念,“那时候,本家也正处于危机之中,多亏淡路殿和长岛的空珍主持一起斡旋,才得以缓和了局势……在下当日负责招待淡路殿,种种情形,至今还记忆犹新啊。”

“正是如此。所以,我与石川殿下,可以算是故人了吧,”我笑了笑,指了指在身边侍从的井伊宣直,“这是我的养子,井伊家的井伊宣直,小名虎松……虎松,来见过石川殿下”

“是,”井伊宣直应道,在马上向石川数正深施一礼,“在下井伊宣直,拜见石川殿下。”

“请不必多礼,”听说是我的养子,石川数正很礼貌的欠了欠身。接着,他忽然反应了过来,“是井伊家的人……那个孩子?”

“正是,”井伊宣直又深深的躬下身去,“当日和家母落难,多亏了石川殿下的好意,才得以在凤来寺暂时安身;之后父亲大人入住凤来寺,也是出于石川殿下的安排,从而结下了父子之缘……所以,家母和在下对石川殿下甚为感激,今日能够拜见,并且当面致谢,实在是非常荣幸”

“好一位气度俨然的少年武士不愧是淡路殿的养子啊”石川数正感慨的望着他,言语中颇有遗憾之意,“令堂虎御前,听说是吉良家骑队统领、最后击破山县昌景的大将?……人生的际遇啊,实在是太无常了。如果没有那份亲缘,以井伊家的反今川立场和领地位置,应该是从属于我德川家的吧”

“那时候,冈崎殿下也在骑队之中,参与了最后的突袭,”听石川数正这么说,再看到他身侧的酒井忠次一直沉着脸,我笑着把话题引到了德川信康和东三河战事上面,“没想到冈崎殿下的初阵,就能够立下那样的功绩,并且随后平定半个东三河,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当然,其中也有酒井殿下多年经营东三河所立下的基础吧”

“淡路殿过奖。”酒井忠次脸色好了一些。

说话之间,已经进入了滨松城的城下町。一行人都不再出言,由石川数正和酒井忠次带人作为先导,在沿路町众的躬身行礼中,护送我进入城下的大安寺。这本来是为信长和我安排的居所,如今信长不来,就只好由我一个人入住。

不过,我坚持住在客殿的偏殿之中,空出了住持安排的正殿,这种谦冲的举动,让石川数正和酒井忠次十分感激。

趁着这个机会,我提出了和德川家康会面的要求:“那么,现在就请两位安排一下,让我前去见见三河殿吧”

这一句话让两人紧张了起来。他们还没有向德川家康复命,并且想出应付信长、维护本家地位的策略呢。

“这……淡路殿远来辛苦,不需要先休息一阵吗?”石川数正连忙劝道。

“只是以个人的身份,先见见面而已,”我知道他们的顾虑,笑着摆了摆手,“所以并不代表织田家的立场,不用作什么正式的安排”

“可是,敝主公正在举行很重要的慰灵仪式,实在不方便见客……这件事,在下二人之前已经告知过,弹正公不是谅解了吗?”酒井忠次有些生硬的说。

“对三方原之战中奋战的诸位,我本人也心怀敬意,”我点了点头,“所以,为了表示这份敬意,我很乐意等候一番”

“淡路殿的这番情意,在下甚为感激。不过,这样对淡路殿就委屈了一些……”石川数正有点理屈词穷了。

“这样一来,我的诚意和敬意就都尽到了吧”我笑着说道。

“淡路殿说得有道理,”酒井忠次见没法推脱,只好同意了我的要求,“在下正好前去复命,就请淡路殿一同进城如何?”

我没有介意他话中的刺,笑着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

如石川数正所言,城中的德川家康,此时确实正在正厅中举行慰灵仪式。我们到达门外时,仪式还没有完成,但也差不多接近了尾声。德川家康端坐在焚着香木的桌前,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纸上誊写阵亡武士的姓名,每写到一个名字,他就念一句往生**,向着焚香桌低头一躬。

这是非常必要的仪式,从三方原之战到现在,恰好就是“七七”之期。

不过,我总觉得家康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逃避出迎信长的事情。

如果是以前,亲自出迎不会有什么妨碍,但如今的两家的关系却十分微妙。德川家违背信长的意思和整体的战略,擅自打了一场三方原,赖着织田家的力量才把强敌驱逐出领内。以此为契机,两家的地位很可能要重新检讨一番。

然而,这个仪式的确非常严肃,因此我和石川数正、酒井忠次都没有打扰,就在厅外的廊间站立着。

半刻之后,德川家康终于写完了所有的姓名,他站起身来,将名表纸在香炉中焚化。

“请诸位原谅我……”德川家康退后两步,深深的鞠了一躬,声音中稍稍有些哽咽。

见到他的这番动作,身边的石川数正和酒井忠次显得非常感动。他们也一齐躬身,神情郑重的向香桌致礼。

礼毕之后,德川家康转身过来,向我点了点头:“真是不好意思,累吉良殿下候了这么长时间。”

“无妨,”我笑了笑,“是我主动请两位带我过来的。”

“……吉良殿下这份好意,我十分感激。”德川家康的脸色稍稍变了,似乎从我的语气中听出了什么意味。

——不错,按照对待同盟大名的礼仪,我应该自称“外臣”才对。只不过,我受了信长的命令,不得不把姿态放高一些。

“而且德川殿下实在不用自责。武士战死沙场,正是尽到了本份啊”我继续说道,对他的称呼也降到了分庭抗礼的程度。

“数正,忠次,你俩先离开,我有事情想请教吉良殿下。”德川家康说。

“是。”石川数正、酒井忠次两人领命而去。

“吉良殿下,”德川家康轻轻叹了口气,“岐阜的义兄大人,是对我有什么不满吗?”

我点了点头:“的确是非常不满。主公先后派来两批援军,分别为德川家防守远江和三河,并且一再请德川殿下据城而守,德川殿下却一意孤行,以致有三方原之败,连主公最为崇敬的平手老大人之子也战死沙场,主公对此极为痛心……而且,此战大张了武田家的威望,畿内宵小,闻风皆动,意图呼应。若非有矢作川之胜,岂不是会让本家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吉良殿下此言不妥吧?”德川家康皱起了眉头,“本家并非是织田家的下属,似乎不必惟织田家之命是从。面对强敌时,自然会有自己的考虑和方针。”

“不错,德川家的立场,和本家的立场并不一致,”我自顾自的在客位上坐了下来,“主公不放心的,正是这一点啊”

(ps:账号半天登不上,专区半天打不开。于是,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幸亏没过十二点啊)

第一百零九章:霸业将成(中)

德川家康看着我,沉默了好一会,吐出了一口长气。

“……这么说,岐阜的义兄大人,已经无法允许身边存在任何平等的盟友了。”他黯然说道。

“大致是这样吧……毕竟,主公是以平定天下为目标的人,而且实力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我点了点头,“德川殿下能够及早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德川家应该是件好事。”

“是么?”德川家康露出了一个苦笑,然后背着双手,转身望向门外的天空。我发现,他双手握成拳形,正微微颤抖着。'TXT小说下载:。。'

“整整十一年了,”他的声音充满着喟叹的意味,“当日结盟之时,约定的是织田家往西,我德川家往东,吉良大人似乎也在场的吧?之后义兄大人挥兵上洛,我德川家曾经出兵助阵;金崎遇险,我德川家依然不离不弃;姊川一战,又力抗两倍于己的朝仓家,折损诸多忠勇家臣……我德川家自认一直遵守着约定,没有丝毫对不住织田家的地方,但却没有想到,这诸多的牺牲和尽心尽力的表现,换来的却是义兄大人这样的对待啊”

这些话,大致是十分确切的。虽然德川家康看不见,我依然在他背后点了点头。只不过,这次对待武田家的入侵,德川家的行为确实值得商榷就是了……

“唉,真是,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德川家康再次苦笑了一声,转过身来,话语中不无嘲讽,“关于这件事,以善于审时度势著称的吉良殿下,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吗?”

“德川殿下问我的看法,”我忽略了他的嘲讽,稍稍思考了一下,“……那我就讲一件往事吧”

“请说,我洗耳恭听。”德川家康似乎意识到了刚才的失言,走到我对面坐下,向我微微低了低头。

“那是主公上洛时的事情……”我望向门外,脸上大概是露出了回忆的神色,“主公命我率水军攻打安宅家,切断从阿波国到畿内的通道。考虑到安宅家的实力,我决定全军出击,以免影响主公的上洛大政。可是,当时的九鬼家和我有过节,有家臣就劝我,至少要留一些力量,防止九鬼家趁势控制伊势湾的商道啊”

“但是吉良殿下还是全军出击了。”这件事德川家康知道。

“是啊”我点了点头,“我还记得,当时我是这么和家臣说的……我说,吉良家和主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正是关系主家兴盛的关键时刻,怎能不尽心尽力?只要主公能够控制畿内,九鬼家抢走了我的伊势湾商道又如何,自会有主公帮我取回来,于是就坚持着全军出击了……到了现在,德川殿下看到结果了吧?”

“安宅家是吉良家的家臣,九鬼家作为与力被派给了吉良殿下。”德川家康轻轻的叹了口气。

“正是,”我笑着点了点头,“这次参与三河支援行动的,就是这两家的人,另外还有控制伊势湾商道的海援队。而我自己的主力,目前正控制着濑户内海呢。”

“……吉良殿下的意思,我明白了,”德川家康郑重的欠了欠身,并且改变了对信长的称呼,“请回复弹正殿下,我德川家愿意向织田家臣服。”

说完了这句话,他脸上的表情有些遗憾,但显然是放松了许多。

“哦,那么我就能够向主公交代了,”我轻轻的吐了一口气,向德川家康施了一礼,“说真的,奉命执行这一任务,我也十分为难……如果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吉良殿下多虑了,我家康并非一个不明事理之人,两次救援的大恩,我德川家甚为感激,”德川家康回礼道,“弹正殿下派吉良殿下执行这一任务,已经是照顾了我家康的心情。”

“无论如何,弹正殿下与德川殿下乃是总角之交,自当是另眼相待啊”我笑着说道。

“是说犬子三郎与德姬公主的婚事吗?”德川家康也笑了,倒是个放得下的人……“那么,我听说,吉良殿下的嫡子,同样和冬姬公主有婚约啊”

“德川殿下,”见德川家康这么上道,我决定再卖他一个人情,“说道令郎信康,实在是一位优秀的年轻人,我对他是十分看重的……”

“哦,那真是犬子的荣幸”德川家康显得非常欣慰。

我点了点头:“所以,我有一件事想提醒德川殿下。”

“请指教。”见我十分郑重,德川家康也严肃了起来。

“就是关于信康母亲的事情……德川夫人出自今川家,这很有利于信康今后治理远江甚至骏河,但是对他和主家之间的关系,不能不说会有所妨碍,虽然信康本人不在意,却可能被有心人利用,给信康带来威胁;再考虑到信康本人大大咧咧的性格,以及德川夫人与德姬公主之间的争端,这种危险就更不能忽视。”

听我说到“信康治理骏河”时,德川家康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可是,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

等我说完,德川家康深深的欠了欠身:“宣景殿下这番话,的确是金玉良言……我家康实在是感激不尽。”

“滨松殿下言重了。我只是随便一说,事情应该不至于到那么地步吧……但是,无论是对令郎信康,还是德姬公主,我都是怀着很大的善意,”我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向德川家康稍稍欠身,“那么我就先告辞了。”

“宣景殿下且慢”德川家康唤道。

我转过身去:“滨松殿下,还有什么事情吗?”

“我听说,本多家的弥八郎正出仕于吉良家,是这样吗?”

德川家康果然知道这件事情……我点了点头:“正是。滨松殿下问起,是否有意令他归参呢?”

“算了当日一向一揆,他可是够出力的”德川家康摇了摇头,“听说他在祝貌淮恚敲淳驼庋伞钠拮雍统ぷ忧耄壳岸荚诖缶帽<遥胄暗钕禄厝ナ保潮憬谴ズ昧恕!

“我明白了,”我点了点头,“难得三河守殿下有这番好意,弥八郎想必会十分感激的吧”(恩,本多正纯入手)

……,……

击退了武田家,德川家也由盟友变成臣从,信长志得意满的撤离了三河。听到这个消息,东美浓的秋山虎繁担忧信长的攻击,立刻将信长的第五子御坊丸送往武田家本处,以此作为约束织田家的筹码。可是,信长现在最关注的,还是南近江和畿内的形势,就把东美浓的事全权交给了嫡子信忠,自己率军进入南近江,并命令柴田胜家担任先阵,反攻足利义昭家臣、山城半国守护代山冈景友,将他包围在了近江石山城。

二月二十六日,山冈景友接受了胜家的与力、自家长兄山冈景隆的劝说,开城向信长降伏;不久,足利义昭的第一重臣、领山城守护代的细川藤孝也派人前来,以非常恭顺的姿态欢迎信长进入京都。

到了这时候,山城国中,还站在义昭一侧的,就只有细川藤孝的兄长、南山城方面的伏见城城主三渊藤英了。其余的河内、摄津、丹后等国,虽然倾向于义昭,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帮上什么忙。而且,如今正是三月份的农忙期,他们无法召集到太多的兵力,甚至都不一定愿意召集。

见到势头不妙,足利义昭请出了关白二条晴良,主动向信长寻求和解。考虑到一直和公家维持的友好,而且义昭将军还有相当的影响力,畿内还有池田家、三好家等站在义昭一边,自家的军势却已经连续征战了四个月,近于强弩之末,无法立即平定这些势力,信长给了关白二条晴良面子,在义昭交出了才四个月零十天的嫡子昭若丸作为人质后,同意了他的和解要求。

三月下旬,信长率军回归岐阜,然后解散了军势。

我没有信长交付的任务,暂时闲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