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土佐之梦-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冕九旒,旒九,金簪导,红组缨,两瑱、一圭;另有玄衣纁裳,衣五章,织山、龙、华虫、宗彝、火,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衣附革带,金钩苾,佩,绶则五采,赤、白、玄、缥、绿织成。仪仗有方色旗二,青色白泽旗二,绛引幡二,戟氅二,戈氅二,仪锽氅二,班剑二,吾杖二,立瓜二,卧瓜二,仪刀二,镫杖二,骨朵二,斧二,响节八。金册用金册二片,开阖如帙,字依数分行,镌以真,联以红绦,藉以红锦褥。金印用金,龟纽,篆文曰“日本国王之宝”,附宝池,皆用饰金雕龙的宝箧盛装。
服饰、仪仗、金册和金印,这是极为正式的“封爵”,远比昔时建文帝封爵足利义满时隆重。由此也可见,我这些年屡次和明廷互通有无,积极配合明廷剿灭海贼,明廷对我不是一般的满意和期许。
我忽然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雄心。那时才开勘合贸易,我曾经计划过要加大贸易规模,包管对明廷的白银输出,甚至南下马尼拉,介入西班牙的美洲…马尼拉…中国商道,以帮忙明廷撑过十七世纪中期世界n的经济大衰退(对大明是内治和外贸的双重衰退)。如今十年时间过去,第一条我大致是做到了,然而第二条却已经没有n力和心思再继续执行,连建业号、武昌号这两艘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巨舰,我都完全ā给了信景带往关东。
然而,只要包管勘合贸易,避免像德川幕府那样闭关锁国,明廷的处境也该比历史上要更为理想。至于我曾经担忧的征朝战役,以目前幕府和诸重臣的态度和观念,几乎没有什么爆发的可能,那些从勘合贸易中受益的大名们,也不会同意和朝鲜及其背后的明廷ā恶。
从这方面来,我总算是为故国做了一些贡献。固然了,这也是为幕府的长治久安考虑。历史上的庆长、文禄征朝之战,无论是对大明,还是对那时的丰臣政权,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让两国之间的关系呈现了永久的裂痕。
在鹿苑寺招待敕使之时,我随意的问起了明廷当前的政局:“上邦首辅张居正公,近年来还安好吧?”
“劳国王殿下动问,”敕使客气的回答,“只可惜天不假年,张文忠公已于去年五月间逝世,吾皇特赠上柱国,以矜身后哀荣。”
“是吗?”我心里一惊,张居正已经死了?然而,算算时间,去年永贞二年,在历史上是天正十年,也就是明廷的万历十年,简直是张居正死去的年份。
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担负内阁首辅十年,整饬吏治,巩固边防,清查土地,改革赋税,为明廷作出了极大的功绩。他死去的那时,可谓是备极哀荣,从上柱国这一极为尊崇的赠官,以及仅次于“文正”的“文忠”谥号就可以看出来。可是,就算他功绩再大,生前权势再隆,死后没有多久,也会因为政敌的攻讦而被朝廷追回封赠,抄没家产,直到数十年后才恢复名誉。
看了看作陪的秀景,想起他之前“不肯当这个权臣”时,我拿张居正抚慰他的话,我忽然觉得有些不当。无论是明廷的朝政,还是幕府的幕政,都不是那么好掌握的,究竟结果在哪都避免不了政争。而由于政争的原因,德川幕府早期,先后掌握幕政的武断派之首大久保忠邻、文治派之首本多正纯等,最终一个被流放,一个被幽禁,都没有什么好结局。
或许,我不该这么早就撒手不管,抛却维护幕府体制的责任,让他一个人在关东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宴席结束,我留下秀景,把我的最新决定告诉了他:“秀景,我决定了,暂时不会落发入道,而是以大御所的身份掌握朝廷,代管畿内幕府直领。”
“兄长能够振作起来,这是幕府的幸事”秀景高兴的回答道:“如此一来,公方殿可以完全安心畿内的情势,臣下和诸位在关东主政的压力也会轻一些。”
第一百六十一章:东山御所(中)
……,……
统率着二十五万大军和万余水军,挟着去年攻取上野全国、武藏国北部的威势,信景在关东地区掀起了极大的风làn??5????阅本最新章节大军还没达到时,作为先阵的泷川一益、岛津家久已经侵入武藏国中心地带,招降了好几家中豪族,继续向武藏国南部和下野国进发;井伊宣直作为偏师,率东海道方面伊势、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五势,沿去年年末的进军路线攻入相模国,逐一革除田原城周边的支城;另外,美浓国织田景信、甲斐国河尻秀隆、南信浓坪内利定、北信浓森长可这四家也介入了攻略,他们从甲斐国南部出阵,攻入相模国北部地区,令北条家的情势更加危急;至于南部海面的相模湾,那更是毫无疑问,完全落入了本家水军的控制之中。
仅仅是织田景信、河尻秀隆、坪内利定和森长可四方之力,已经跨越极盛时期的武田家了,而东海道方面军团,力量更是今川家任何时侯都无法对比的,更别还有强大水军的封锁,以及由幕府大将军亲自率领的西国和畿内十多万大军。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即使是吞并了宿敌里见家,初步控制了房総地区,北条家依然处于压倒n的劣势。他们试图向幕府降伏,希望以ā出房総地区为价格,保存自家的相模、伊豆、南武藏所领,然而我给信景的攻略目标,是消灭关东所有十万石以上的大名,因此信景理所固然的拒绝了这个要求。
求和失败的北条家,多方刺探我方攻略目标,居然获得了“关东十万石以上大名皆除”的关键消息,北条氏政迫于形势,立刻联系房総地区的里见家,联系关东的佐竹、结城、宇都宫三家联盟,试图服他们一同抗衡幕府大军。
从通常状况来,北条家的这一步策略很难收到效果。要知道,里见家和北条家乃是宿敌,虽然里见义赖娶了北条氏政的女儿鹤姬,然而去年鹤姬已经去世,两家之间也重燃烽火;至于佐竹、结城、宇都宫三家联盟,也主要是针对北条家,两方之间曾经屡次产生严重冲突,如今要让他们和北条家联合,这个转折实在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如今的三家联盟,差不多是由佐竹义重完全主导着,他不但巩固了自家的领地,并且依照当前的势头,有望压服附近其余豪族,将整个常陆国的五十四万石领地全部纳入控制(历史上秀吉平定北条时的安堵石高),自然不成能愿意接受幕府的苛刻条件;除此以外,宇都宫家也有十八万石领地,家主宇都宫国纲目前只有十五岁,家业都控制在他的母亲、也就是佐竹义重妹妹南吕院手中,无论是出于亲缘,还是出于自家的利益,也城市选择支持佐竹义重。??5????阅本最新章节而由于这两个原因,两方最终还是放下了宿怨,告竣了共同匹敌幕府的同盟。
里见义赖也是雄心勃勃之人,他目前统领安房和上総地区,领地甚至跨越佐竹家。在幕府的巨大威胁面前,为了保住如今的家业,他再次失落转标的目的,娶北条氏政的妹妹菊姬为继室,和北条家告竣和睦。
获得这个消息时,信景刚刚达到上野国,他立刻率军出阵,威胁下野国和房総地区,同时传令泷川、岛津二人,让他们展开调略,尽快拆散两方之间的盟约。
泷川一益和岛津家久经营大半年,已经将关东诸大名和豪族的关系查询拜访得很是清楚,他们很快抓到了关键,将调略重点放在了结城家家主结城晴朗身上。
和北条家、里见家、佐竹家的家大业大不合,结城家的领地只有十万石左右,其实不在幕府的强力冲击规模内,如果及时向幕府投诚,很可能获得全领安堵,根本没需要陪着他们和幕府死磕。并且,结城家家主结成晴朗自己没有子嗣,当初三家结盟时,最关键的步调,就是由结城家作出巨大让步,收养宇都宫广纲和佐竹义重妹妹所生的次子结城朝胜(宇都宫国纲亲弟弟),从而大大强化了三家之间的羁绊。了解到这一点,泷川一益征得信景的同意,一面由岛津家久率重兵b近结城家,一面向结城晴朗作出许诺,只要他和养子结城朝胜解除亲缘,将信景的亲卫泷川一时引为养子(历史上引入家康之子秀康),就可以保住家名和全部十万石领地。
是继续陪北条、佐竹、宇都宫家顽抗,立刻面对岛津家久的强力攻势,还是向强大的幕府投诚,保存家名和领地?其谜底不言自明……结成晴朗思考了半天,很快就接受调略,向先阵岛津家久ā出了城池。
结城晴朗一降,三家同盟立刻瓦解,甚至连整个关东的形势都明朗了许多,他的义弟、半隶属于佐竹家的常陆国水户城城主江户重通,还有他的女婿、向来与佐竹家不和的那须资晴也先后投诚。本最新最快更新来自泷川一益自然不会拒绝,还让结城晴朗收江户重通之女鹤子为养女(历史上结城秀康的正室),和泷川一时定下婚约,从而正式确立了泷川一时继承结城家的名分,并且对江户家表达出极大的善意,引得那些立场和江户家相近的常陆豪族们纷繁背离佐竹家。甚至连东北的芦名家,原本因为明日子龟王丸夭折,家主芦名盛隆染病,已经将女儿嫁给义重的明日子义宣,并预备收养义重的次子喝食丸(芦名义广,那时已经入继峰家,养母是芦名胜隆亲姐姐)为养子,此时也因为信景向东北诸大名发布了御内,担忧受到附近伊达、最上等家的联合进攻,从而和佐竹家划清了界线。
随后,宇都宫家配下有力豪族壬生家、皆川家也相继向幕府投诚,引发了宇都宫家领内的严重动dàn。为了保住主家家名,宇都宫家大部分重臣立即联合施压,从南吕院手中夺过家政,把家主宇都宫国纲推到前台,以国纲弟弟芳贺高武为人质向幕府降伏。
房総方面,由信景亲自率主力进行攻略。他听取了真田昌幸的意见,命服部半藏前往鹿野山神野寺,接出被里见义赖强迫落发的里见家明日子梅王丸,以之招纳上総国里见家家臣和附属豪族。这一招正好命中里见义赖的死,因为梅王丸乃是上任家主里见义弘明日子,五年前义弘去世的时候,遗命将上総国ā给梅王丸,将安房国ā给弟弟里见义赖,然而里见义赖却借助宿敌北条家的力量,强行篡夺了侄子的家业,镇压了重臣正木宪时、太田康资等。所以,里见义赖虽然继任家督之位,却并未获得所有家臣的诚恳拥戴(去年之所以和北条家交恶,某种水平上也是为了抚慰众臣),当梅王丸还俗改名为里见义重,由幕府支持着打出里见家家督的旗号,上総国的大豪族便纷繁背弃里见义赖,汇聚到名正言顺的新任家督麾下。
天下大势,名分和实力的结合,其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强大。就算是佐竹义重、里见义赖这样的豪雄,对此也实在无能为力。
六月初旬,伊达、最上、芦名等东北大名结束农事,纷繁响应信景的御内,率军前来常陆配合幕府进攻佐竹家(此时十六岁的伊达政宗还没继承家督,其父伊达辉宗主持一切,伊达家的奋讯尚未开始)。与此同时,东海道五国和东山道四国也拨除田原城周围的所有支撑据点,包抄了田原本城;至于里见义赖,则已经在安房国切腹自尽。
至此,整个关东和东北攻略已经毫无悬念。以佐竹义重的忍耐和决断,一见事不成为,肯定会寻机向幕府降伏,争取多保存几万石领地;至于北条家,他们的田原城曾经两次盖住十万以上的大军,是北条家的最大倚仗,因此要收拾北条家,必须费些工夫打失落他们的这份志气和信心。固然了,让幕府多费了这番手脚,北条家的结局也会比佐竹家凄惨许多。
相对关东的风起云涌,畿内的京都完全是一片平和平静祥和,偶尔有报捷的信使队列从关东过来,也只会引起在京武士们的热烈欢呼。这些武士,是诸位在京大名屋敷的留守家臣,来自于西国和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的都有,可谓是难得的盛况。这样各国来朝的盛况,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呈现了,而上次呈现的时候,还是在百年前东军和西军争雄的应仁年间。可是,那时武士们看到的是战làn,带来的是毁灭,如今他们却是倘佯于富贵的街道、宁静的佛寺,享受着盛世的气象,而那些经营部屋的町众们,也不需要像以前面对各地上洛的武士们那样战战兢兢,反而笑容满面的迎接着他们的关顾,大声奉求他们下次再来。
“这都是靠着大御所殿下的英明呀”众人不时的双手合什,向着京都东面诚恳祝祷。
京都的东面,是整个京都神社和寺院最集中的地区,有清水寺、东福寺、南禅寺、泉涌寺、慈照寺、伏见稻荷大社、日向大神宫、灵山护国神社、八坂神社等,其中有些在平安时代就已经存在。安设根来寺三千学僧的智积院,重建的比叡山延历寺,也位于东山山间,另外还有我为了抵偿太子诚仁亲王献出二条城,特地为他修建的桂离宫,以及我本人新建的东山御所。
东山御所的规模其实不大,之前规划好的庞大工程,计划过的诸多项目,都被我下令中止,以免打搅御所的清净。所以那些在京大名们,目前只好暂时散居于京都各处,期待周景主持扩建的六条涉成园武家屋敷区竣工。
在御所的北庭院,我悠闲的煮着茶,招待直虎、和津、海津、明津和千手姬。和津早已与井伊宣直结缘,随宣直假寓京都,如今由于他出征在外,我将她接过来,与母亲直虎及妹妹们团聚,以免她太过孤单。
阳光,树荫,长廊,杜鹃声,和服美人,幽静的庭院,袅袅的水汽,这实在是一幅很是怡人的风景。
“自从离开三重城净琉璃院,已经有很久没有这样啦”和津的语气很是开心,“不过,那时候煮茶的一般是母亲大人。”
直虎擅长茶道,家中众人皆知。至于我,茶道只能算一般吧,也很少煮茶招待谁。这次看到我亲自脱手,美津、明津和千手姬的脸上都隐隐有些期待。
父亲大人煮的茶……
我分完茶水,以紫竹茶匙搅匀,将茶碗递给直虎。直虎双手接过茶碗,垂头叩谢,严格依照礼仪把茶碗摩挲了三圈,轻轻饮了三口,传递给下一位的千手姬。
席位是依照年龄来排列的,尽管和津已经出嫁好些时候,千手姬还只是和景政订婚,可是千手姬比和津要大三四岁。
比及众人喝完,将茶碗传递回来,我笑着问她们:“如何?还不错吧?”
“恩,不错”几个女儿纷繁回答。
“殿下的茶道很有进步。”直虎也微笑着赞道。
“或许是终于有了闲暇,并且心境也平静了许多。”我眯起眼,抬头望着长廊外摇曳的树荫,以及dàn漾着的丝丝金色阳光,由衷的感叹道,“这样的景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心情,还真是难能可贵”
直虎笑着点了颔首:“殿下所言极是,妾身也是如此认为。”
“恩,”我应了一声,回头招呼不远处的胜贺野周信过来,笑着向他问道:“纪州大纳言如今很忙吧?”
“是。如今涉成园的扩建工程正处于关键时期,大纳言殿下希望能够尽快竣工,至少要赶在关东征伐结束之前,好在园中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
“那么伊势中纳言呢?”我接着问道。
伊势中纳言是指景政,目前被我下令剥夺了所有职务,在京都安心“养伤”。
“回太政公,中纳言殿下一早就去了北山狩猎,不过现在也该回来了”胜贺野周信恭敬的回答。
我点了颔首,他大概是听井伊宣直在关东节节胜利,所以有些闷闷不乐。那些胜利和荣誉,原本应该是属于他的。
“看来他倒也很悠闲,”我顺手把价值不菲的茶碗递给周信,“把这个给伊势中纳言,是我赏赏给他的。另外,转告他多练习一下茶道,如果觉得有进步了,可以来御所请我品尝,我会放置他在京都任职。”
第一百六十一章:东山御所(下)第一百六十
……,……
茶道是修身养xìng的水磨工夫,想要有所长进,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而且还必须真正静下心来。本书最新最快更新来自换而言之,至少在短时间内,我不会重新启用他,也不会让他去关东,他如果想再受到重用,必须要收敛锋芒,改变自己的心xìng和行事风格才行。
如我所料,接到我赐下的茶碗,景政明白了我的告诫之意,当即将打猎的弓箭赐给了胜贺野周信。此后,他开始收敛自己的张扬作风,尽量深居简出,再没有大张旗鼓的出猎过。
我知道,这样对他而言会比较难受,但是他的xìng格,也的确需要这样磨练一番。
闲暇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之间,夏季和初秋就从身边流走了,京都的秋叶,又渐渐的呈现出了五彩斑斓的风致。在这阳光正好、秋sè浓郁的日子里,无论是公卿还是町众,都纷纷走出家mén,流连于各片山野或各处寺社之中,尤其是几处观赏红叶的胜地,如鞍马寺、清水寺、甚至稍远一些的岚山等,都几乎被观景人群包围,而我也特地开放了鹿苑寺的大部分区域,供町众们游赏观光。
当然,鹿苑寺已经被我送给周景夫fù作为寓所,周景本人居住的方丈堂,明子居住的大书院,还有放置足利义满菩提的金阁,自然是不在开放的范围内。对于町众们而言,这很有些遗憾,因为整个京都最好的红叶观赏点,就是鹿苑寺金阁和位于金阁旁边的镜湖池。
此刻,我就坐在池边的水榭中,望着对面的斑斓红叶。层林尽染的红叶,与金阁、蓝天相映,又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愈加显得如锦缎般绚丽。偶尔一阵微风吹来,池水潋滟之间,景致随着水光一同bō动,简直就是róu碎了的彩虹和梦境。
“这真是无上的美景啊”我笑着对作陪的周景说道,“难怪你这一阵都搬到了这里的水榭来住,连我看着都有点羡慕了……东山御所那边,可没有这么绚烂的红叶。”
“是,”周景把玩着手中的歌笺,笑着欠了欠身,“明子偶尔过来,看到这样的景致,也感慨的和我说,非常感谢父亲大人的这番好意。”
“明子马上就要分娩了吧?”我略一思索,认真吩咐周景,“这时候应该让她安心静养,可不能出什么差池。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至于红叶嘛,年年都有看的。”
“有直虎母亲看着呢,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周景回答道。
“也是。”我点点头,微微叹息一声,忍不住想起了小夏,之前周景的长nv竹姬出生时,是小夏在她身边照顾。那时候,我正在今治城忙于和秀吉暗战,倒不觉得有什么,如今人闲下来,却是感到了一些孤寂。特别是这一段时间,直虎一直住在鹿苑寺照顾明子,千手姬、海津和明津又分别嫁给了景政、秀兴和过继的养子上川景六郎景贞,御所一下子空了许多,让我颇有些耐不住清寂。要不然,我也不会离开御所到京都来,如果只是要看红叶的话,御所附近的清水寺,就不比鹿苑寺逊sè多少。
“母亲不在,直虎母亲也来了这边,父亲大人是感到孤单了吧?”周景很体贴的发现了我的情绪,“听美津和秋津姐姐说,您以前最喜欢家中的nv儿了……那么,如果明子这次生的是nv孩,就jiāo给您抚养如何?”
“是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提议,”我笑着点了点头,“那么就这样吧如果真是nv儿,就由我来为她取名,和你直虎母亲一同照顾她。”
……,……
仿佛是上天听到了我和周景的这番言辞,月末明子分娩,果然生下了一个nv孩。明子微微有些失望,因为没有替周景生下嫡长子,不过周景和她都还年轻,也不需要太过着急。之后,按照约定,周景把孩子jiāo给了我,让我为她取名。
“就叫做夏津好了”我想了想说道。
“夏津?现在可是秋末时节……”周景有些不理解。
“总不能和你姐姐和妹妹一样,也叫做秋津、冬津吧?”我的语气中流lù出几丝萧索,“而且,你的母亲,不是冬天出生的么,还不是一样叫做小夏。”
小夏之所以叫做小夏,是她的祖父让她牢记当年夏天发生的、我名义上那位父亲吉良宣直在仁淀川被本山家突袭身亡、名义上的我被迫在襁褓中送到寺院出家的事情。也就是说,她一出生,就担负着辅佐吉良家少主的任务。
“这倒是。”周景点了点头,明白了我的意思。夏津这个名字,显然是为了纪念已经去世的小夏。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于是孩子的名字就确定了下来。
紧接着,关东那边传来捷报,北条家见到里见义赖自尽,佐竹义重降伏,和幕府支持的里见义重、其余的关东各族、还有曾经围攻佐竹家的东北大名们一起参与小田原城攻略,终于失去了抵抗的信心,掌握实权的隐居家主北条氏政自杀,家主北条氏直献城出降,和里见义重一起被信景转封到了山yīn伯耆国,各领十万石左右领地。
对于这个处置方法,我非常的赞成。北条家发迹于伊豆国,里见家起于安房国,最初的领地都很小,后来渐渐蚕食关东,筑起绝大的势力。北条家自不必说,里见家在历史上征伐小田原之前,得到秀吉安堵领地包括安房、下総两国和上総国南部,总石高比佐竹家的常陆五十四万石还多,是当时关东仅次于北条家的第二大势力,不过时任家主里见义赖的号召力并不大(被他强迫出家的里见义重才是嫡脉,而且母亲是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之nv),因此在义赖死后,其子义康很快被秀吉没收了所领。如今把他们转封到山yīn,各领伯耆半国十万石,既显出幕府的宽大,也断绝了他们发展的根基。
当初的北条家和里见家,很长时间内都是宿敌。北条氏康把娶了他异母妹妹的古河公方足利晴氏流放,扶植外甥足利义氏为傀儡,逐步蚕食关东;里见义尧则支持足利晴氏,为嫡子义弘娶晴氏的nv儿,生下嫡孙里见梅王丸义重。直到里见义赖篡夺家业,强迫梅王丸出家,成为北条家的同路人,两家才以此为契机正式和解。不过,如今里见梅王丸义重得以继承家业,肯定又会和北条氏直相互提防、相互牵制吧……
大军凯旋,自然又是一番热闹。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是信景,而我也一直没有lù面,将这个莫大的荣耀全部让给他,好让他积聚起巨大的威望,为迁移幕府中枢作准备。
在涉成园举行祝捷宴会的同时,我也在东山御所设宴,招待我的御相伴众们。有资格参与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细川真之、竹中重治、蜂须贺正胜外,还有新增的大友义统、织田信包、长野藤敦和泷川一益,他们无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辈,好几个人还统领过数**势,但如今都卸下了家业,在京都担任从三位权中纳言的闲职。
“一益,辛苦了。你在关东的事迹,公方已经都汇报给了我,真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我听了非常佩服。”我举起酒碗,先敬了泷川一益。
泷川一益连忙举碗相应:“不敢臣下之所以游刃有余,全赖于太政公和公方殿的威严,还有身后的三十万军势作为倚仗,实在不敢居功。”
“现在大家都是闲人,都领着朝廷的公卿职务,就不用叙主臣之礼啦”我笑着喝了一口清酒,“只可惜,涉成园少了你这位数一数二的功臣,宴会上恐怕会逊sè很多。”
“是啊”蜂须贺正胜也笑了起来,“在下是的确老了,早几年就很少出征,但是一益殿下此次在关东立下如此功业,正是大有可为之时,为什么要突然退隐呢?”
“说到年纪,在下也年届六十,不比你正胜殿下年轻啊”泷川一益感叹道,“只是,正胜殿下随太政公平定四国,辅佐公方殿整合九州,在天下间早已威名卓著,在下却一直虚度光yīn……好在这次仗着太政公的信任,得以跻身统领家,作为先阵平定东国,连次子也继承了结城家十万石家业,如今正该是功成身退的时候。”
“一益殿下这么说,在下就真该赧颜了,”长野藤敦说道,脸上却满是笑容,“说起功业,在下比起在座的诸位,可都是望尘莫及啊”
“功业什么,如今都无须再提,luàn世终于得以平定,这才是值得庆贺的事。今后,诸位优游林下,与chūn樱秋叶、夏荷冬雪为伴,不也是难得的日子么?”
“太政公此言甚是。”细川真之赞同的举起酒碗。这大半年来,他在京都住得非常习惯,还专mén修葺了昔日细川京兆家的旧宅、别院和菩提寺,显然是准备在此安度余年。
“唔,”我点了点头,“下个月中旬,太子诚仁亲王在桂离宫举行酒宴,庆祝离宫竣工,遍邀在京公卿,大家也一同去叨扰他吧”
“太子相邀,我等理当到贺。”大友义统也表示赞同。
“太政公,诸位殿下,在下恐怕是无法出席了,”竹中重治却低下了头,向着我和其余众人欠了欠身,“实在抱歉”
“怎么,是身体不好吗?”我关切的问道。
“身体还行,但是公方殿却拜托我帮忙,请我以相谈役(顾问)的身份,协助他主持东北诸大名领地勘定之事。”竹中重治回答说。
我微微点了点头。当年在三重城时,我首创勘定、城町、寺社三奉行职务,竹中重治就担任勘定奉行,参与主持了本家历次大大小小的分封事宜,而且他向来负责教导信景,可谓是信景的老师,如今信景找他帮忙,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也自然不便拒绝。
可是,竹中重治的身体还能支持么?在真实的历史上,他可是在五年多以前就已经去世了的,虽然自从跟从我以来,我一直很关照他,让他在三重城留守本家中枢,然而后来随着本家的发展和信景的抬头,他也不得不跟着辗转大半个日本,如今的身体显然是大不如以前。
这两年你太过忙碌,身体并不是很好,还能够这么劳累吗?”我微微皱起了眉头,“东北偏远,别说和畿内和四国相比,就是和关东比起来,也是地地道道的苦寒之地啊而且,勘定土地的事,又主要是在开chūn以前的冬天。”
“太政公请放心,在下只是顾问的相谈役,也知道自己保养,”竹中重治笑了笑,“而且,犬子重mén年方十一岁,虽然有重矩担任后见,在下也有些放心不下,如今前往关东,正好能够就近关照些。”
重矩就是竹中重矩,他的同胞弟弟,目前在藩内担任两万石笔头家老和家主重mén的后见。当年竹中重治巧夺稻叶山城,就是亏了在城中担任人质的重矩装病配合,后来他出奔斋藤家前往北近江,将自家的菩提山城jiāo给了重矩,因此重矩作为美浓国豪族,一直在信长和信忠手下shì奉,姊川之战时,浅井家的远藤直经伪装成织田家武士突袭信长,即是被重矩识破斩杀。直到本能寺之变,信长和信忠一同归天,他才和家臣们抛弃美浓国领地,投奔在吉良家担任家老重臣的兄长。
听他这么一说,我倒不好再劝了。除开他和信景的深厚感情不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