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土佐之梦-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关于这件事情,以黑田孝高的辩才,肯定能够对奉行所说得圆满,连他的身份,也可以遮掩过去,毕竟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死而复生”,而且就隐藏在幕府的眼皮底下。我如果不是知道这个法号的来历,以我作为将军的身份,也绝对不会注意到一个即将授予凡僧僧位的底层僧人。

“这个法号,倒是很有禅意啊!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想必是有些来历呢,”我在“如水园清”四字顶端作了一个标注,把名单交还给前田玄以,命令他道:“立刻去调查一下此人!”

田玄以脸上有些诧异,领命却是毫不含糊。

我微微点了点头。前田玄以是个精细的人,肯定能够做得非常圆满。以黑田孝高的身份和跛足的显著特征,一旦被寺社奉行所和目付组盯上,身份也不可能再隐藏得住。

果然,两天以后,前田玄以再次来到鹿苑寺,向我报告道:“公方殿明鉴!寺僧如水园清,俗世身份乃朝敌秀吉昔日的谋主,据传早已阵亡,然而如今他却隐藏于下层僧众,这必是另有图谋……臣下未能及时发现,实感惶恐之至!”

“这不怪你。你是寺社奉行,地位极高,公务繁忙,自然不会注意到一个普通的寺僧,”我心里暗地叫了一声侥幸,追问他道:“那么人捉住了吗?”

“禀公方殿,此人自称出身纪伊国,因此负责与临济宗禅林寺方面的联络事务,如今正奉命在外,并不在寺中,”前田玄以躬身在地,娓娓的汇报下去,显然是作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和斟酌,“纪伊国的佛寺以信奉真言宗、一向宗为主,临济宗寺院并不多,禅林寺也只不过是国中的三十三处观音灵场之一,影响力并不甚大。因此臣下认为,他的主要目标是根来寺、熊野三社这种拥有大量领地的寺社,想趁幕府削减寺社领地之机,煽动他们反抗幕府。另外,本愿寺显如虽然隐退,嫡子教如却还留在纪伊日高御坊,据说常怀重振一向宗之心……臣下斗胆,请公方殿迅速令纪州中纳言率军回镇,以防国中生乱!”

“这倒不忙,”我微一思索,拒绝了他的提议,“纪州中纳言驻于佐和山城,是要镇抚北近江、南近江两地。这两地是秀吉昔日的重要根基,也曾长期在景秀麾下作战,如果贸然调离纪州中纳言,恐怕那些失意的武士会趁机掀起国人一揆,从而落入黑田孝高的算计之中。”

“那该如何是好呢?”前田玄以毕竟不怎么长于军略,闻言立刻有点急了,“如今畿内空虚,东海道诸势都在骏河前线,北陆也由于天气无法出阵……”

“还有四势。由他们渡海支援纪伊国并不困难,”我打断了前田玄以的话,“你现在立刻派人前去根来寺,和已经升任院主的专誉大师联络,请他尽力维持住事态,寺领的问题大可以慢慢斟酌,但如果闹到兵戎相见地步的话,对于双方都非常不好……熊野三社方面也要派人,他们和南部众豪族关系极深,我也会让秀景那边配合你的。”

“那么黑田孝高呢?是否要发布缉令捉拿?”前田玄以请示道。

“不用了。一旦我们动作起来,他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形势?”我微微摇了摇头,在心里苦笑了一声。

根来寺的问题,说来还是我太心软了一些。原本是念着当年他们帮助我平定杂贺众的情份,也念着专誉曾在信景出生时为他祈福的渊源,因此才迟迟没有像历史上的秀吉那样,集合整个畿内的力量强行压制根来寺,而是希望籍着明年平定关东的巨大声威,兵不血刃的让他们解散僧兵,服从幕府寺社制度。事后,我将给予他们和高野山、教王护国寺相当的地位,担任新义真言宗(高野山和教王护国寺为古义真言宗)的总管长。

好在纪伊国偏僻,国中险要地势颇多,根来寺僧兵也主要以当地豪族为主,除了保留寺领和治外法权以外,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诉求。因此,就算他们反叛,我也不必担心他们威胁幕府的地位,只不过是把我的部分力量牵制在那边。

希望景秀不要跟着胡闹吧!他本人自不必说,手下现在还有好些死忠于羽良家的得力之人,如果也跟着在北近江起事,周景恐怕还要费一番手脚。一场国人一揆下来,生灵涂炭不说,对于幕府的声望也很有些打击。而且,发生了那样的事,我为了幕府法度着想,就只能下令将景秀处决,吊在京都六条河原边示众。

这种情况,我实在不愿意见到。

……,……

十一月中旬,根来寺驱逐了前田玄以的使者,正式向幕府掀起了反旗,旋即被细川真之、吉良亲贞的四势和留守的胜贺野元信围困。考虑到根来寺几百年经营,防御非常坚固,而且僧兵擅长铁炮,我没有让细川真之发起进攻,只是让他们在根来寺外围修建大量城呰和堑壕,消磨寺中的锐气,并防止僧兵扰乱纪伊国内。

紧跟着他们的动作,山yīn因幡、但马两国,畿内的北近江国同时发生了国人一揆。这两地的起事,同样和黑田孝高有关,历史上号称“黑田八虎”的井上之房、栗山利安、黑田利高、黑田利则、黑田直之、母里友信、后藤基次等,相继出现在乱党的行列。其中,井上之房、栗山利安两人是黑田家资深谱代,黑田利高、黑田利则、黑田直之三人是黑田孝高亲弟,母里友信的父亲曾我一信是黑田孝高之父几十年的与力家臣,后藤基次则是黑田家家臣后藤基国之子,从小由黑田孝高抚养。七人都是黑田家的亲信家臣,而且一直坚持跟随秀吉,并没有得到幕府的赦免,如今起兵反对幕府,正是情理之中。

得到两地传来的消息,我立刻解除了秀兴的京都所司代职务,令他返回领国主持,与出云、石见的蒲生宣秀联合扑灭两国的一揆;北近江方面,我听到主事者并非景秀,就没有送去任何命令,反正以周景的威望和能力,消灭那些顽固豪族武士并不困难。

望着轩窗外面枯萎的藤蔓,我忽然想起,冬天的时候,似乎正是兴修各类工程、加固国政基础的好时节啊!ro@。

第一百五十九章:畿内之冬(中)第一百五十

或许我应该庆幸,提前发现了黑田孝高的潜伏。否则任由他徐徐谋划,等到明年畿内倾巢而出征伐关东时,再煽动畿内寺社势力和落魄武士大举发难,势必会给幕府带来难以承受的打击,轻则让我的关东征伐不得不半途而废,严重一些的话,或许连京都也会沦陷于敌。

但如果只是根来寺一家起事,又只有因幡、但马、北近江三国的落魄武士仓促响应,景秀也置身事外,事情就不是很严重了,我只需要动用四国方面军团,就能够完全控制住事态,等到将这些叛乱的人全部〖镇〗压,畿内也就和谐了下来,即使还有少数图谋不轨者,也会因为前车之覆,无法再获得任何势力和民众的夹持。

我甚至还致书信景,让他务必攻下山中城,以战胜的姿态解散军势,从而打消北条家和关东诸豪的侥幸心态。对此信景也是心领袖会,很快就回书应允,并且让上野国方面的岛津、泷川二人继续进军,南下侵入相邻的武藏国。随后石谷宣政展开调略,通过上野国金山城城主由良国繁,策反了国繁的义兄、武藏国北部忍城城主成田氏长,他也就成为了关东八家中安堵的第一家大名,与已故正室由良氏所生的十一岁长女甲斐姬,则继毛利家天满姬之后,成为了信景的第二位预定侧室。

时隔不久,损失惨重的山中城守军也支持不住了,主将北条氏胜本yù切腹殉城,却被弟弟北条氏成以自家玉绳城需要守备的理奄劝阻,于是主动放弃城池,返回小田原城向家主北条氏直汇报我方的军容。

眼见在两条战线上都取得了战果,信景才下达撤军的命令,然后将山中城彻底拆毁,率近shì和直属朝明备前往信浓坐镇。东海道军势就地解散”各自返回领国,畿内军团由景政、井伊宣直带回”帮助〖镇〗压北近江的一揆叛乱。

其实,这时候北近江的一揆差不多已经平息了,连为首的一柳弥三右卫门和姐夫加藤光泰都被周景捕获,送到京都六条河原一同处决。

或许是想到了我的首次阵前讨,临刑前一天下午,我和秀景、蜂须贺正胜前往东福寺胜林院,破例探望了监禁在寺中的加藤光泰。

大将军和两位幕府大老联袂探监,这是当初织田信雄被俘时都没有的待遇,整个寺中都被惊动了,连久不过问俗务的住持高岳令松都亲自前来陪同。他今年已经年近八旬”盛林院正是他三十年前创建的塔头别院,位于东福寺的鬼门位置,祭祀北方守护神昆沙门天,原意是用来〖镇〗压鬼门,如今被秀景拿来作了监牢,正如当年信长习惯于将死囚监禁在他信奉的法华宗大本山妙显寺中一般。

这样的探视阵容,就算是一直和我方不对付的加藤光泰,也忍不住有些感jī,表现得非常配合。

直到我问他景秀的下落,他才闭口不答,显然是担心我因此对景秀不利。

“那么就算了吧!”我很是大度的没有继续追问,“我也知道他不愿见我,但我对景秀的确没有恶意,无论他隐居也好,出仕于德川家等外样也罢,只希望他能够平安就行。”或许是这个表态让加藤光泰放松了一些戒备”他这才像我透lù了一些口风:,“méng仁木伊势守的流言所赐,少主攻下北河内时,奉主公之命接纳了武田家的松姬公主,出征播磨前正式结缘,而且公主目前已经有了身孕。前段时间黑田家的长政殿下前来恳求少主主持”少主毫不犹豫的拒绝,或许这也是很关键的原因之一…………至于出仕于德川家,少主并无这样的打算”上次趁着紫野茶会和三河殿下会晤,只是应公主的请求”打探其姐姐xué山夫人和侄儿武田信治殿下的近况而已。那位殿下,乃是武田家的现任家督,此事左府殿下也是知道的。”“原来如此”我点了点头,心里更加轻松了一些,“景秀有后,实在是可喜可贺。”

说起来,这还是秀景的第一个孙辈呢!母亲是武田信玄的嫡女,这出身也配得上秀景如今的身份,等到这个孩子出生,无论是男是女,或许都能够以之为契机给予他一份家业。就算秀景本人心怀芥蒂,不愿向幕府低头,他总不会愿意自己的孩子潦倒一生。

说起来,信景的孩子也快要出世了,算算日子,应该是明年年初的时候。如果是个男孩,那么作为我的嫡孙和信长的外削,这个孩子势必会代表幕府,获得前田利家、泷川一益、佐胁良之、织田信重、生驹家长、蜂屋赖隆、河尻秀隆、森长可、佐佐成政等织田家旧臣进一步的衷心拥戴,我也可以趁着新年之机,将西国大名全部聚集到京都来,向这个孩子表示敬贺,从而牢固的确立他作为幕府第三代将军继承人的地位,进一步夯实幕府的基础。

天下间多得是聪明人,都能明白这个孩子的份量。尽管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冬姬身边已经围了好些在京的大名正室,她所在的相国寺玉龙院,近来所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幕府中枢二条城和我所在的鹿苑寺。而最接近冬姬的,自然是作为幕府御台所的於家了,德姬作为冬姬的姐姐,也很干脆的和织田宣信留在了京都大德寺,一趟趟的往玉龙院探访,另外还有嫁给蜂须贺景胜的秋津,信景的rǔ母少纳言局,蜂须贺正胜的正室安井阿松,前田利家的正室前田阿松,佐佐成政的正室村井阿春,前田玄以的正室(阿春的妹妹,村井贞胜次女),织田信重的正室(斯bō义银之女)等。这些贵夫人的关注,倒是让头次待产的冬姬很有些紧张,好在她们大多数走过来人,知道怎么照顾和开导冬姬,不需要我过多的关注和交待。

……,……

次月乃是年底,信景将政务和军务交给岛津家久和泷川一益,率石谷宣政、成田甲斐姬、真田昌幸父子三人、武藏国忍城城主成田氏长、

上野箕轮城城主内藤昌月、廊桥城城主北条高广、金山城城主由良国繁等人前来京都恭贺新年,下榻判日国寺本部方丈堂。不久”他带着众人在二条城拜谒了我,又前往忘忧院拜祭了亡母”然后就一趟趟的探视冬姬,显得格外的关注,军务方面几乎都委托给了秀景和景政负责。

我理解他的心情,也放心秀景和景政的能力,也就没有怎么干预他。倒是小夏,原本探视过景政的菩提寺后,心情慢慢惧好了一些,然而看见冬姬即将临产她又莫名的伤感了起来:还有德姬,原本是非常热心于这件事的最近或许是想到自己的遗憾,也渐渐显得有些落寞。为了安慰她们,我趁着雾雪初睛、冬梅绽放时节,特地以她们两人作为东道主,在鹿苑寺和紫野大德寺总见院举行了两次赏huā会,算是聊解她们的寂寥心绪。

正月初五凌晨,信景的近shì和冬姬的shì女一起来到鹿苑寺,向我报告冬姬临产的消息。我听到shì女们的通传,十分小心的离开了小夏的房间,趋马前往相国寺玉龙院整个玉龙院如今是一片忙碌,shì女们由信景的rǔ母少纳言局带领,捧着铜炉、精炭、热水、香烛、熏香等进入产房,产房外的走廊上,也有shì女捧着给孩子洗身的银盆、绘有金丝家纹的襁褓等物候着,其余的婴儿衣物、用品等也都分为男女两式,备齐得非常周全。

信景早就在前厅等候了,然而作为武士,他不能进入待产的后院,只好在前厅来来回回的走着。见到我过来他似乎松了一口气,很高兴的说道:“父亲大人,您终于来了!”

“有什么不同么?这种事情难道我能帮上忙?”我忍不住哑然失笑,“好了镇静一点吧!坐着等候就可以了!”

景答应一声,在我的右首坐了下来,可是神情却依然十分紧张。

“孩子的rǔ母已经决定了吗?”我十分随意的问道。

“决定了。是宣政的正室牵姬,也是前田肥后守殿下的长女…………宣政的孩子已经快满一岁,我准备将他也接过来,由幸姬一同照顾。”信景回答道。

我点了点头。这样一个人选,我也十分满意。嗯当初幸姬出生时,前田利家正在美浓国,母亲阿松年纪又小,多亏了於加的照顾和山内一丰家臣之妻的帮忙,才得以顺利诞下。因为这个原因,幸姬一直和於加非常亲近,几乎相当于养女,后来就经於加说和,嫁给了菜菜的外甥石谷宣政,也算得是一段佳缘(历史上嫁给同族的前田长种,后者成为加贺藩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的后见役)。

世易时移,当日难产的小女婴,如今都是做母亲的人了,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啊!

“幸姬人呢?请来了没有?”我环顾着并厅问道。

“哎呀!忘记请人了!”信景拍了拍脑袋,“不过前几天和宣政说了的,现在应该从饭盛城来到了京都!”

“那还不赶快请过来啊?”我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孩子一落地,就要抱过来哺rǔ的。”

“明白了。”信景答应一声,很快吩咐了下去。然后我令人在厅中设下屏风,辟出一个隔间,作为rǔ母初次哺rǔ的场所。而出生的孩子抱来让我和信景过目之后,马上就会交给rǔ母喂养,过两天再由母亲抱着单独接受家臣的拜见。

趁着rǔ母还没来,信景问我道:“当初雨津姐姐出生,父亲大人是如何布置的呢?”

“当初啊”我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当初我只是小小的shì大将,没有自己的封地,只是méng太政公赐了一所屋敷。而且屋敷是你母亲在住着,御台所当时是侧室,平常都住在sū菜屋的,所以不可能有如此阵仗,一切都只能从简……说起来,这也是一段缘份啊,因为担任rǔ母的幸姬,也同样走出生于sū菜屋。”

“是么?”信景答应道,脸sè算是平静了一些。他看了我一眼,忽然若有所思的问道:“那么说,宣政和幸姬的孩子,也就是我这个孩子的rǔ兄咯?”

“这是明显的事情。”我随意的应道。

“而且还是奉行家的家主,长大后可以担任首席中老甚至大老之职。”信景接着说道。

我点了点头:“按照幕府体制,的确是这样。”

“那么,我的rǔ兄呢?是否也可以得到这种待遇?”

“你的rǔ兄?平野长泰是吧?”我摇了摇头,“他是大和国五万石谱代大名,以他目前的能力和威望,不足以从众多谱代中脱颖而出担任幕府中老…………至于首席中老和大老职务,按照他的家格而言,那更是不可能的。”

“这样岂不是很不公平么?”信景微微皱起了眉毛,“权平(平野长泰通名)从小跟随我,一直非常忠心,而且见识和勇武也不差。以准城主大名的身份安置,实在走过于委屈了。”

“如果你认为委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当初你出生时,我只是三万石的部将,安排的rǔ母地位自然不可能有多高……况且,不久后我就转封到了伊势,平野家作为尾张津岛的小豪族,基本上没有为本家立下什么功劳。如今他本人能够晋升大名之位,已经是看在少纳言局和他母子俩从小shì奉你的情份上,你也不能把他和宣政的嫡子相提并论,他们虽然都是幕府嗣君的rǔ兄,但是完全不同。”

“那么,等到您卸任,由我继承大将军之位后呢?”信景有些冒失的追问道。

“那同样不成”我坚定的拒绝了他,“幕府体制已定,不容擅自破坏,否则不可能得到众大老和中老的同意。”

“诸位大老和中老,不都是幕府、或者说是您任命的么?”信景面lù不豫之sè。

“那你就想错了”我严肃的望着他,“他们担任大老和中老,是因为他们有着相符的出身、能力、功劳和威望,可以获得天下大名的认同。我任命他们,只不过是顺应了这种态势,否则他们就算顶着这个名义,也不可能将幕府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让其余大名和家臣们凛然听命…………同样的道理,我制定幕府法度和分封领地,并非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因为我必须依靠他们的力量才能平定和治理这今天下,也必须给予他们与功劳相当的领地、家格和地位,如此天下才可能安定下来。我作为幕府将军,只不过是占据了最高的家格和地位,获取了最多的一份领地作为奖赏,而这也就是你能够继承的东西。@。

第一百五十九章:畿内之冬(下)

听了我的话,信景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我知道,你自己也有亲近的人,例如景政、平野长泰等。但是景政不可能和秀景、周景和义景并肩,平野长泰的前途也只能止于这一步,最多是在下次关东征伐中立下功绩,然后转封到关东,再加增三四万石领地罢了。甚至连你其余的孩子,虽然不必如室町幕府那样强迫出家,也不可能随意给予二十万石以上的大封,否则领地分割得太严重,很难保证宗家对分家、本家对谱代、幕府对大名的优势地位,一旦发生稍大一些的变故,幕府也就难以维持下去了,”我叹了口气,“这些话尽管不好听,却是长治久安之道。如果你贸然破坏法度,或者随意分割宗家,就算我已经不在,忠心的谱代重臣们也会如此劝谏你的。”

“明白了,”信景又沉默了片刻,才轻轻的点了点头,向我请教道,“那么如您所言,不能轻易分割宗家领地,嫡子外的其余诸子该如何安置呢?”

“可以有三种办法。一是给予一定的年金,以代替应给领地的收入,这样虽然增加了幕府的负担,但是领地规模能够完整的维持下来;二是没收违反幕府法度的大名领地和家名,转赠给预定或已经领取年金的宗家子弟,将其立为新的亲藩;三是遇到分家、支族亲藩或联姻大名绝嗣得时候,则以合适的宗家子弟继承,从而为他们谋取一份不错家业,”我想了想,很快提出了一个现成的建议,“例如现在的萨摩岛津家,家主年近五旬,只有平姬、玉姬和龟寿姬三个女儿,恐怕是要从备中岛津家、上野岛津家或家老岛津岁久诸弟家中选取养子了。然而,如果你能够娶刚到适婚年龄的玉姬为侧室夫人,一旦有了孩子,完全可以按照武家惯例,由幕府指定他继承萨摩岛津家的家业……如此一来,幕府少一外样,多一亲藩,想必会更加稳定。”

“父亲大人的这个建议,的确是非常高明,”信景略一思索,“等到关东平定,我再向萨摩岛津家提出如何?”

“如此甚好。”我点了点头。

此时,跟随石谷宣政住在忘忧院的幸姬走进了前厅。因为要哺rǔ的关系,她没有穿厚厚的冬装,好在室内的四角都设置有铜暖炉,倒也不会让人觉得寒冷。然后她跪坐到我们面前,微微晕红着脸蛋,向我和信景躬身施礼。我点了点头,和蔼的交待道:“你先到屏风那边候着,孩子以后就交给你照顾啦!”

姬答应一声,起身依言退到屏风后面。

三人一时无话,都静静的在厅中看着中院走廊上忙忙碌碌的shì女们,等待后院产房里的动静。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有御目见应答御年寄之下有资格觐见将军的shì女从后院出来汇报:“禀报公方殿,禀报少殿,少御所夫人已经顺利分娩,诞下一位小殿下,母子尽皆平安!”

“是吗!”我很是高兴的吩咐道,“快抱来让我和参议中将看看!”

“还请两位稍待,德御前夫人正在为小殿下洗身!”shì女恭敬的回答。

“恩,那好。”我自失的一笑,看来我也有些急切了啊!“你转告少御所夫人,让她好好休养,过了三朝,就要和孩子一同接受在京家臣们的敬贺……还有服shì的各位,你们都辛苦了,还请继续照顾好少御所夫人,回头自有赏赐赐下。”

“是。请公方殿和少殿放心!”shì女答应着,起身退出了前厅。

不一会儿,德姬抱着身裹绣金家纹绸缎襁褓的孩子过来,笑着送到我的面前道:“殿下你看,多漂亮的孩子啊!”

我接过孩子,仔细的打量着,虽然实在看不出那皱巴巴的小脸有什么漂亮,却也连连笑着点头,然后把孩子交到信景手上:“恩,的确是个漂亮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抱孩子的关系,信景表现得非常生疏,甚至有点手忙脚乱。然而,他那种珍视的态度,谁都能够明显的看出来。这时候,他不是幕府的继嗣,不是朝廷的从三位重臣,也不是才指挥过近十万军势的武将,只是一个初为人父的二十岁青年而已,之前对于诸子如何安置的顾虑,此刻已经一扫而空。

然而孩子却有些不领情似的,在信景的怀中哇哇大哭起来。

“这是怎么了?该怎么办呢?”信景傻眼望着我问道。

“这是饿了呢!该交给rǔ母照顾啦!”德姬笑着心翼翼的从信景手中接过孩子,带着点不舍的表情转到屏风后面。片刻之后,那边传来幸姬的低声抚慰,还有轻微的悉索解衣之声,孩子的哭声也戛然而止。

“那么就这样吧!”我拿过旁边的纸笔,写下“景次郎”三个汉字,打着呵欠翻身站了起来,“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御台所和你们了!”

……,……

三天之后,冬姬抱着景次郎来到二条城,接受以三大老、五中老为首的幕府重臣们拜见。因为只是嗣将军的嫡子,没有职司的大名们不必前来,然而他们都纷纷前往鹿苑寺、相国寺向我和信景致贺,并且知机的送上了丰厚的贺礼。在京的蜂屋赖隆、丹羽长重、佐佐成政、柴田胜丰等大名,重新出仕的中川重政越前藩、林一吉长门藩、佐久间信荣尾张织田藩等支藩家老,甚至专门求见冬姬和嫡孙,表达诚挚效忠之意。

此外,秀景的嫡子秀兴和蒲生宣秀也平定了山yīn一揆,押着相关人犯前来京都复命,正好就赶上了景次郎出生的贺仪。可惜他们捉到的主犯,不过是被黑田孝高煽动的几个本地中级武士而已,黑田家的直属家臣们,应该是得到孝高的交待,早在一揆众覆灭之前就逃往纪伊根来寺与他汇合。有鉴于此,周景主动向我请命,希望前往纪伊指挥根来寺征伐,早日清除国中的这个毒瘤,而我见北近江已经稳定下来,也就答应了周景,并传令景政也一同前去协助他,顺便带上一批鱼肉、清酒等,慰劳在前线坚守的军势。

虽然景政是信景征伐关东的副将,但是这个季节,关东余寒犹厉,不像纪伊的气候能够允许大规模出阵。另外,征伐的前期,还有许多准备工作,因此要到三月份才能正式出阵关东。考虑到今年的闰一月,差不多还有三个月时间留给景政,足够让他协助周景完成攻略根来寺的任务了。

当初在平定杂贺众时,为了瓦解其势力,我委托根来寺出面,劝降了信奉真言宗的南部杂贺三乡。因为这个缘故,在平定杂贺众后,根来寺势力范围增加了不少,从纪伊国北部一直延伸到和泉国南部地区。位于和泉南部贝?的金凉山愿泉寺,原本是与鹭森、日高同格的贝?御坊,由根来寺寺内町地头卜半斋了珍担任住持,作为根来寺势力范围内的一向宗门徒自治区域,在此之后也大力进行扩建,成为护卫根来寺的最前沿支城。

根来寺攻略的第一个难点,也就是突破愿泉寺城又名积善寺城、?中城、泽城、中村城和千石堀城这五大外围支城,其中尤以愿泉寺城和千石堀城最为关键。

不过,周景率部回到和泉国,并没有直接开往前线,而是由泉州港前往纪伊南部日高郡登陆,然后以幕府御门家和纪伊守护的身份,召来郡中豪族汤川直春等,令他们陪同天海转告日高御坊的本愿寺教如,如果愿意接受幕府寺社法度的约束,并传令贝?御坊的一向宗徒放弃抵抗,可以赐予本愿寺一万石寺领,允许一向宗返回畿内;如果放任贝?御坊继续帮助根来寺,那么他只好把一向宗视为根来寺的同谋一同讨伐,彻底覆灭一向宗在纪伊的日高、贝?两处御坊。汤川直春闻言不敢怠慢,很快通过他的亲叔父、日高御坊主持佑存原名汤川信春,法名由证如亲赐和教如联系,并且在sī下里请这位叔父大力斡旋,否则征伐日高御坊,汤川家自然是先方第一阵,于自家和御坊都非常不利云云。这番说辞似乎起到了效果,不久教如的使者和法旨就到达了愿泉寺城,劝告其中的一向宗徒离开。住持卜半斋了珍虽然明知这样不妥,却根本不敢阻拦,否则和一向宗徒撕破脸,城中马上就可能发生内讧。而等到一向宗徒离开城池,他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不仅城中的守备大大削弱,而且士气也几乎陷于瓦解,这样的状态,显然是无法继续抵挡下去的。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了降伏,向刚刚抵达的景政交出城池。

景政占据愿泉寺城,不等周景回返,立刻将带来的犒赏分发下去,趁着落城之威和士气高涨之际向前侵攻,很快将中村城攻克拆毁,并通过卜半斋了珍的仲介,说服?中城和泽城开城降伏。然而,在防卫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