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土佐之梦-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具体的情形,在下就不太清楚了,”山冈景佐摇了摇头,“但是高屋殿下肯定知道的,今治殿下不如进城问一下?”
“恩,辛苦了。”我点了点头,策马向天守阁驰去。
见到畠山义周,我顾不上寒暄,当头就问道:“听说主公命义周殿下征讨高野山,不知是因为什么事情?”
“这件事啊,”畠山义周脸上lù出一个苦笑,“是因为去年逃走的荒木村重……”
“荒木村重去了高野山?不是说在máo利家吗?”我奇怪的问道。
“是在máo利家不错,”畠山义周点了点头,“可是还有谣言说是在高野山,然后从尼崎城逃出的十几名荒木家旧臣就追随着去了……信长公得知后,立刻派使者前往,让高野山jiāo出荒木家旧臣,可是高野山却以山mén之规为理由,拒绝了信长公的命令。”
“这还真是……”我叹了口气,“难道主公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吗?高野山可不是比叡山啊如果说比叡山长期豢养僧兵,倚仗实力参与畿内教派甚至武家争斗,自有取祸之道的话,高野山却基本与世俗隔绝,乃是众生修行和安息之所……难道义周殿下也不顾及自己的名声了吗?”
“信长公的xìng格,宣景殿下难道还不清楚?我身为寺社总奉行和纪伊守护,怎么也无法置身事外的,也只好听命而行吧。”畠山义苦笑着说道。
我仔细的看了看他,虽然看似无可奈何,实际上却有着一丝自得之意。很显然,他之所以接受命令,除了上命难违外,也有权利yù在作怪。他大概是认为,以他作为信长妹婿的身份,说不定能够取代佐久间信盛在畿内的地位吧,而统领南近江、大和、北河内、下和泉及纪伊诸**势征服高野山,就是其中的关键步骤。
毕竟是足利家的人啊血统中就带着对权利的渴求。这一点,在当初征讨纪伊的时候,我就应该看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足利义昭没有什么的区别,如果当初是由他继任将军,估计做法也和足利义昭差不多……忽然之间,我感到非常的无力,人的yù望,终究是无法控制的。
至于信长,只能说,他现在已经越来越肆意妄为,有时候已经很不理智了。
那么我该怎么办?从家臣的义理来说,自然是要全力谏止才行;可是若我另有打算,放任不管却是不错的选择。有句话怎么说的?yù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离开岸和田城前往安土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而想到最后,结论却是去年和天海的那番对话,以及当时的决定。如果说选择挽救德川信康,是让信长对家中的人宽厚一点;那么这次谏阻信长的征伐,就是让信长给没有威胁的势力和敌人一些生存的空间。太过决绝的做法,在日本是行不通的,镰仓幕府的源赖朝、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教,都是前车之鉴。
那就按照自己的良知和义理去做吧以天海的观念,就是佛心。而希望别人灭亡的心情,在他说来是不会为神佛所接纳和护佑,在我而言是违背了良知和义理,也会干扰我的心情和行为,影响我自己的判断力和他人对我的观感。
这并不仅仅是服务于信长个人,而是要服务于良知。采取这种做法,信长接不接受且不说,周围的同僚和麾下的家臣,却一定能感受到我的这番怀着诚意的态度,并且认为我是值得信赖和追随的人。
就这样好了我终于坚定了心意……
到了安土城,我立即前往天守阁求见信长。信长很快就给予了回复,由森兰丸将我引至第六层的正厅。这间正厅里面,布置着大量的南蛮物件,比当初简妮特在淡路洲本城的一层正厅更加夸张,信长本人则身披天鹅绒披风,站在临望台的地方,正拨nòng着身边的那具地球仪。
看到我,他的神情很是高兴,嘴边的八字胡都翘了起来。
“是来向我敬贺新年的吗?虽然已经是正月底,但我还是接受你的心意……对了,你今年的礼物是什么?”
“这,臣下来得匆忙,还没来得及准备。”我这才想起,现在还是天正七年的正月份,远道前来拜见,照理该送上一份新年贺仪的。
“没有礼物,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啊”信长lù出一个微笑,“算了,这次就原谅你吧……之前赖隆的战报,说是已经平定日向国,我已经收到了。你做得很好”
“是。全赖主公信任,以及四国诸将的支持,”我欠了欠身,“臣下回来时,顺道去岸和田城拜望了义周殿下。听他说,主公准备征讨高野山?”
“义周和你说了?”信长点了点头,“那么正好,征讨高野山,你的和歌山城也可以出兵助阵。另外,你就趁此机会脱离真言宗吧无论是改奉禅宗,还是法华宗,都随你的心意好了”
“臣下斗胆,请主公收回成命”我低头说道。
“你不愿意改宗?”信长mō了mō髭须,“这可不行啊本家目前要征讨真言宗的总本山,家中重臣却依然信奉真言宗,岂不是一个笑话?”
“臣下是请主公收回征讨高野山的命令”我郑重的劝谏信长,“臣下认为,这对本家的统治不利,也会损害主公的名声”
“你脑袋坏了吗命令已经发布了多时,各**势已经在岸和田城集结,你现在要我收回命令?”信长诧异的望着我,脸sè也沉了下来,“对本家的统治不利?就凭高野山那帮秃驴?损害我的名声?朝令夕改、出尔反尔才会损害我的名声”
“请主公务必三思”我继续敦请道,“那些荒木家的遗臣,留居于高野山,等于是自我流放,对主公毫无妨碍。那么,倒不如放过他们,一则显示主公的大度,二来也给那些罪臣留下一点生存的空间,避免他们狗急跳墙,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战事……”
“行了,畿内的事情,我自有主张”信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你这就回九州,继续平定岛津家吧”
看来,信长已经决意征讨高野山,完全没有了挽回的余地……我只好放弃这件事情,顺着信长的思路,说起了岛津家:“禀主公,岛津家已经平定了。”
“居然这么快?”信长诧异的望了过来,“赖隆似乎说,现在才平定了日向一国啊?”
“赖隆殿下之前在油津港负责整理从佐土原城缴获的文件,接见那珂、宫崎两郡降服的豪族,后来又去了北日向,有些事情没有参与,”我向信长解释道,“岛津家已经派人向本家臣服,并且和臣下谈好了条件。”
“什么条件?”信长的眉máo又皱了起来。
“岛津家jiāo出大隅国和新得的北féi后,换取萨摩一国安堵;然后本家接受岛津家的臣服,允许岛津家和其余外样大名一样,参与到勘合贸易中来……”
“我不是说过,要消灭岛津家的吗?”信长打断了我的话,“这件事情,是你一个人的决断,还是四国众人的一致意见?”
我刚想回答,却发现这个问题很有点敏感。如果说是一个人的决断,那自然是独断专行,并且违背主家的命令;说是众人的一致意见呢,也不太合适——想想看,整个四国的大名和豪族,居然全部跟随我违背主家的命令,这该是个什么苗头?
略一思索,我斟酌着说道:“是召开军议后,众人经过讨论作出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大军劳师远征,物资消耗太大,恐怕无法继续支撑多久;而且,岛津家分支众多,战力极强,与岛津家久一战,各家都有不xiǎo的损失,连臣下最jīng锐的津岛备都损失惨重。鉴于这两点,大家都认为,继续向岛津家领内侵攻的话,损失将是无法承受的。”
“正是因为强大,所以才必须彻底消灭,以除后患”信长大声呵斥着,“你说经过了讨论,那么利家和良之怎么说?难道他们不想要领地了么?”
“臣下最初的想法,正是来源于利家,”我点了点头,“他说,如果转封到萨摩半国,那么没有把握能够控制住局势……所以臣下才向岛津家要求南féi后半国,以供主公安置利家和良之,并且同时监控岛津、大友两家的动向。”
“何必nòng得那么麻烦?”信长不以为然的说道,“怕控制不住局势,将岛津家连根拔起不就成了?大友家的事情,也不用那么费心,若有异动,直接消灭便是”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就是信长如今的思维模式了。如果说之前力量不足时,他还需要盟友,并且愿意采取拉拢手段的话,现在的他已经习惯了一味的强势,懒得去考虑其他人的意愿和心情。
“话说回来,你还有利家,如今倒是出息了,居然主动替我作出安排?分封领地这样的事情,难道是你们说了就算吗?”信长将地球仪拨到日本的位置,目光聚焦在九州岛的南部,“看在你平定日向国的份上,就不罚你了……你现在就马上给我改宗,这是命令”
“那么,岛津家派来的降服使者,主公是否要见见呢?”我只好说道。
现在就看岛津家久和桦山善久的表现如何了。如果他们能够妥善应对,表现出对织田家的顺从,信长应该会认可这个既成事实。
“……见见倒也无妨。”信长思索了片刻,总算点了点头,“但是,你们这种sī自改变既定方针的做法,我希望不要有下一次”
第一百三十一章:信康事件(上)
信长这么一说,我立刻就明白,他已经准备接受岛津家的降服了。毕竟,这是整个四国的大名和豪族都认同了的方案,同时还关系着我在九州的声望和信誉。对比起昔年,信长不顾明智光秀的承诺,直接将降服的bō多野兄弟处决的那次,这个结果要好得多。其中的原因,大概是九州远离织田家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没有紧邻京都的丹bō国来得重要吧当然,我的面子也比明智光秀要大一些,重要xìng更是远远过之,即使少了明智光秀,信长还有羽良秀吉,还有丹羽长秀,还有畠山义周,还有细川藤孝,他们完全可以接替光秀的位置和任务。
例如刚刚完成的山名攻略,虽然应该是明智光秀的山yīn军团负责,但其中最关键的、攻击山名佑丰居城的有子山城之战,却是由羽良秀吉独力完成。如今围困鸟取城吉川经家,也是由羽良秀吉主导,而明智光秀只是提供协助,并负责但马国的战后处置。
这段时间以来,羽良秀吉会同明智光秀、宇喜多直家等部,和máo利家在山yīn、山阳几番相争,屡屡占据上风,一时间威望大涨,部下的羽良景秀、宫部继润、户田胜隆、堀尾吉晴、御子田正治、黑田孝高等,都建立了不少的功勋,而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仙石秀久、大谷吉继、一柳直末、胁坂安治(以上马廻众)、石田三成、xiǎo出秀政等青年武士也成长了起来,显lù出蒸蒸日上的强盛气象。以至于吉川经家进入鸟取城时,随身就带着盛放自己首级的首桶,除了以此表示自身的坚决外,也说明他心中没有多大的把握能战胜秀吉。
而战事的实际走向,似乎就验证着吉川经家的预料。
早在山名宗家的山名佑丰自尽,鸟取城山名丰国第一次降伏时,秀吉就明白,máo利家肯定会介入,于是以高出市价两成的价格收购了国中的大量军粮,等到他返回播磨,吉川经家入主鸟取,秀吉立刻再度包围鸟取城,并且联合若狭水军封锁海边的鸟取港及城下的河原川,截断了máo利家运送军粮的通道。如今鸟取城中粮食早已告罄,据说已经有不少人饿死,甚至到了以人ròu为食的地步,即使吉川经家再坚决,恐怕也难以继续坚持多长时间。
与此相应,安土城中的羽良阵屋,mén庭也热闹了许多。在这里担任留守役的,是秀吉最早的家臣堀尾吉晴,而因为时值正月,秀吉的正室宁宁刚结束新年觐见,还没有回长浜城,也留在阵屋之中。她和菜菜之间颇有jiāo往,相处得非常不错,两人不时会相互拜访,或者相约一同去寺庙礼佛。
秀吉的羽良家,信奉的是禅宗临济宗(秀吉封神葬丰国神社,秀长葬京都大德寺),但是浅野家信奉的却是真言宗,所以宁宁对跟随菜菜去真言宗寺庙也没意见。
如今信长命令我改宗,这并不是一件xiǎo事。通常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改宗,很可能会影响到家中的安定,但是关系到家族的立场时,就别无选择了。而这种事情,在织田家中并不少见,除信长本人曾经改为信奉法华宗外,因为征讨一向宗和烧讨比叡山的关系,家中信奉净土真宗(一向宗)和天台宗的武士基本都改换了宗派。而在原本的历史上,浅野长政虽然跟从秀吉改奉禅宗,等到德川家康得势后,浅野家转封广岛藩,又改回原本的真言宗信奉,而且因为宁宁的关系,在广岛的真言宗不动院为秀吉建有灵冢。
思考了两天,我决定接受信长的命令,改宗禅宗临济宗。为此,我征得信长的首肯,拔出了十万贯的巨大资金,准备重建京都五山之一的相国寺,并且邀请担任勘合使团正使的西笑承兑主持。
相国寺全名万年相国承天禅寺,在京都五山中排名次席,是五山文学的中心,当初由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开基,而担任首任住持的,乃是号称“七朝帝师”的梦窗疎石。这座寺庙紧邻足利家的huā之御所,规模极为宏大,但是命运多舛,建寺一百五十年来,已经被烧掉了四次。第一次,是在主体建筑完成的第二年;第二次,是在足利义满死后不久;第三次,是应仁之luàn时,作为东军细川家的主阵地,受到了严重的冰火之灾;而等到细川家重建,很快就和三好家争夺畿内的控制权,于是被第四次烧掉。
在此以后,控制京都的三个人中,三好长庆和信长都信奉法华宗,对临济宗的相国寺无爱,足利义昭可能想过重建,却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于是相国寺就这样荒废了下来。而我如今重建,既能够表明本家改宗的决心,也肯定会得到洛中洛外的一致赞赏,为本家赢得巨大的声誉。
所以,对于这项工程,我倾注了极大的jīng力,甚至亲自主持重建,放弃了回九州主持大隅国和南féi后移封的事情。结果是由丹羽长秀作为信长的代表前往,和秀景一起将蒲生家转封到大隅国,将前田利家和佐胁良之转封南féi后。
在丹羽长秀临走之前,我委托他奏请信长,让日向国的米良重秀继承菊池家的家名。米良家是菊池家的支族(明治维新后改菊池氏,叙男爵位),此次平定日向立功颇多,这一要求非常合理,所以信长也很快给予了答复。
丹羽长秀甚至还问:“米良重秀既然入继,需要让他进入北féi后,和龙造寺家争取菊池家臣团的支持吗?”
“不用,暂时留在日向国,为我担任美美津城城主就好。”我笑着答道。美美津城是我在耳川(美美津川)入海口建立的港城,位置十分紧要,明治时代废藩置县,日向国改为美美津县,这里曾经是县厅所在地,后来一度并入鹿儿岛县,再次分离后才改为宫崎县这个名字。而在建城之初,作为日向国中部的后勤补给点,以及今后支援日向的登陆点之一,蜂屋赖隆已经答应让我直辖。
“那么,关于日向国的处置,你有什么建议?”丹羽长秀又问道。
“我建议由伊东家领那珂郡南部半郡,驻飫féi城;由米良家领儿汤郡,驻都於郡城;赖隆自领臼杵郡和那珂郡南部,驻岩冈城;诸县郡和宫崎郡,一个地势复杂,石高分散;一个处于中心,范围狭xiǎo,就用来分封手下的武士好了。”
“那珂郡南部的佐土原城,总该有人镇守吧?”丹羽长秀问道。
“关于佐土原城,我有一个建议,是关于赖隆的继嗣问题的,”我略一思索,“赖隆已经四十五岁,依然没有任何子嗣,恐怕是不可能再有了(历史上遗领由大谷吉继继承)……照理说,作为你的妹婿,肯定该从你家中过继养子,可是你目前也只有五郎左和宫松两个男孩,而且都年幼,所以恐怕不能轻易过继。”
“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丹羽长秀叹道。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如过继你的一个nv儿,然后嫁给伊东家前任家主伊东义益的遗子庆龙丸(日后的伊东义贤,被伊东佑兵毒杀),以他作为婿养子继承家业,并且担任佐土原城城主……伊东义益当年声望极高,也驻在佐土原城,以他的遗子为婿养子,肯定能够平稳的统治日向国。”
“合适倒是合适……可是那样的话,伊东家的影响是否太大了些?”丹羽长秀皱起了眉头。
“呵呵蜂屋家是守护家,伊东家是半郡豪族,你觉得庆龙丸会认同哪一家?而伊东佑兵的正室,乃是庆龙丸的姐姐,也正好利用这层关系,将伊东家变成蜂屋家的亲族啊”我笑着说道。
“不错,还是你想得周到”丹羽长秀也笑了起来,“我想赖隆肯定会欣然接受的”
……,……
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我一直留在京都,主持相国寺的重建。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我把信景、景四郎和菜菜也接来了京都,一同在本能寺住下。忙碌的时候,将信景带在身边,参与普请之事,有时也携他拜访公卿名士,或者接见来访的客人。而闲暇的时候,就带着菜菜和景四郎一同游览京都风物,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对于我这么优哉游哉,菜菜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她出身京都,但是从嫁给我以来,只是在信景元服时短暂的来过一阵,如今又有了几个月的时间,而且还是和丈夫、孩子一起呢。
“等到天下安定,殿下闲暇下来,就可以天天这样了吧”她憧憬道。
“是啊”我笑着点了点头,“其实比起征战,我更喜欢这种日子,只可惜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京都的美景,确实非常动人。而且,近些年京都还算安定,许多祭礼都重新恢复了,倒要好好欣赏才是。”
“殿下说得是,”菜菜也点了点头,“说到京都的祭礼,妾身xiǎo时候也听母亲讲过,非常的jīng彩,也非常的热闹。只可惜,后来就总是在打仗,没有多少安定的时候了,大家朝不保夕,天天提心吊胆,哪有闲心闹什么祭礼呢……”
听菜菜说起以前,我忽然记起,在前年的时候,我似乎对xiǎo夏作过类似的承诺,答应在战事了结之后,和她一起去土佐隐居。如今菜菜也这样说,那么该怎么才好?
……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但是,对于我的举动,信景却很有些疑huò。等到丹羽长秀从九州回来,告知诸事顺利,他终于忍不住了,趁着闲暇向我问道:“父亲大人,处置南九州,这是父亲大人权限之内的事,也是提高本家影响力的大好机会呀父亲大人为什么要放弃呢?而且,现在大友家和龙造寺家正在北féi后相争,不是趁机介入的大好机会吗?”
“啊,你能问出这个问题,算是很有了一些长进,”我笑着夸奖了一句,“不过,你想过没有,本家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最需要的?”信景思索了片刻,向我摇了摇头,“孩儿驽钝,一时想不出来……领地的话,已经快和信忠少主的直领齐平,不可能再有加增;军力方面,直属的就有七支常备,同样也不方便再加了;影响力呢,已经是仅次于主公的织田家;财富的话,每年都还有好些盈余……所以还请父亲大人教导。”
“是声望。而且还不是在地方的,是在朝廷和民间的声望……重建相国寺,正是提高这两方面声望的大好时机,”说着,我笑着摇了摇头,“而且,主公既然令我改宗,那么作为禅宗最有财力和影响力的家族,重建相国寺,乃是本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信景想了想,继续问道:“父亲大人说到责任,那么北河内的义周殿下,以前为什么不重建呢?在本家皈依之前,他的畠山家,应该是最有影响力的吧?而且财力方面也没有问题。”
畠山家?倒不如说是足利家吧……他这一家,和相国寺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几乎就是拿来当作了菩提寺。别的不说,仅从历代将军的院号上就能看出来,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尊号鹿苑院殿,五代足利义量尊号长得院殿,六代足利义教尊号普广院殿,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尊号慈照院殿,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辉尊号光源院殿,都是相国寺塔头诸院的名字。此外,还有有三位将军都葬在寺中,而义周本人还俗前,还担任过鹿苑寺住持。
正因为这样,他倒不方便过于招摇。
而且,义周继承畠山家,至今不过六年,真正发家,乃是在主持勘合贸易之后,积累远远比不上我。虽然有些积蓄,以他的xìng格和抱负,恐怕都会用在加强军力上面。不然的话,哪来的能力平定纪伊国,并且受命担任攻略高野山的主力?
“义周殿下估计另有其余的要事,chōu不出jīng力和财力来。”我简单的回答道。
第一百三十一章:信康事件(中)
……,……
这年的三月初,权大纳言山科言继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和山科言继关系极为密切的信长,闻讯亲自前来京都,参加山科言继的葬仪。在此期间,山yīn和北陆先后传来捷报,山yīn的羽良秀吉攻下了因幡国鸟取城,城守吉川经家切腹;而北陆的柴田胜家、泷川一益则攻落七尾城,平定了能登一国。信长闻讯,自然是极为欣喜,同时也对摄津石山本愿寺的攻略进度失去了耐心。经过一番斟酌,他接受了山科言继之子、权中纳言山科言经的建议,委托武家传奏日野辉资上奏天皇,请天皇下旨,令本愿寺和织田家达成和睦,并且退出摄津国。
本愿寺乃是准mén迹寺院,法主一脉源出日野家庶族的大谷家,可以算是公家的身份,而且和公家众数代联姻,关系极为密切。例如显如本人,即娶了公卿三条公赖之nv为里方(法主正室的称号……),并且接受的朝廷的大僧正敕命。
对于本愿寺而言,天皇的敕旨还是不可忽视的。
最近几年以来,在织田家的围剿之下,本愿寺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引为奥援的武田家、máo利家每况愈下,别所家、荒木家已经被灭掉,而且连加贺国的金泽御坊也落入了织田家的手中。如今石山本愿寺虽然还可以坚守,但是显如肯定能够明白,以如今的情势,打倒织田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坚持下去毫无意义,只会给本愿寺带来灭顶之灾。而天皇的这道敕旨,无疑是一道下台的台阶。所以他立刻就接受了和睦条件,迁出了石山御坊。至此,历时十一年的石山合战终于宣告结束。
趁着这个机会,朝廷派出敕使,请信长接受从一位左大臣的官位。或许是从石山事件中,看到了朝廷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信长接受了旨意,并且前往清凉殿觐见了天皇。
然而,才从御所回来不久,信长很快就有了动作。他派人拜见天皇的皇太子诚仁亲王,将这两年在京都所居的二条城献上,自己则迁到了以前下榻的本能寺中。诚仁亲王身为皇嗣,地位本来就十分尊崇,如今得到信长的这番礼遇,权势就更加的高涨起来,以至于公卿们直接将二条城称为“下御所”,与天皇所居的高御所并列。对于这种情况,正亲町天皇只能采取默认态度,并且将原本不多的政务慢慢移jiāo给下御所,而京中则渐渐的传出了流言,说信长接受官位,完全是因为诚仁亲王的关系,在觐见天皇时,就曾经表态“若皇嗣继位,余将尽力辅佐”,所以天皇才有这番举动。另外还有流言说,诚仁亲王继位后,将立自己的第五皇子、信长的犹子邦庆亲王为皇嗣云云。
另一方面,从石山前线返回的佐久间信盛,则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信长给他送去的折槛状中,罗列了十九条罪名,从以前在三河丢下同僚平手泛秀sī自撤军、征讨朝仓时逡巡不前,到支援上月城时行动迟缓;从南海、山阳、北陆等方面势如破竹,到他的畿内军团数年未下一城;
从他军略方面的毫无建树,到他治政水平上的低下……另外还有短视傲慢、蓄财自féi、不恤家臣与力等。而在折槛状的最后,对佐久间家作出的处置,是没收信盛、信荣父子的所有领地和职权,流放到纪伊熊野地方。
佐久间信盛是织田家的有力谱代,也是排名前列的重臣。可是,奉公近三十年,到头来却是如此下场,这不得不令人寒心。尽管佐久间信盛本人确实不争气,但是这番处置却实在太严厉了,而兔死狐悲,自然是免不了的事情。只不过,因为信长向来的强势和如今的刚愎,家中没有人敢表现出来吧
我倒是没多少想法,毕竟对我而言,这是早已预料到的结果。所以我很平静的继续主持相国寺的建造,甚至还跟着信长向二条御所赞助了部分资金,以准备四月份举行的葵园祭。这次祭礼,是五十年来第一次举办,目的是消除兵灾,祈祷国泰民安。信长向来喜欢这种热闹的形象工程,而且这还是二条御所主持的第一件要务,所以他非常重视,亲自出资五千贯提供赞助。
提供的资金,主要用来提供祭礼的行装、服饰等方面的huā费,而整个葵园祭的主体部分,是贺茂御祖神社的斋王例祭。等到四月十三的酉日(现代是公历五月十五),由皇室内亲王担任的斋王,头戴金丝冠,身着十二褝衣,乘坐由nv童牵引的宫车,以分别身着公家装束和武家狩装的两列仪仗队为前导,在宫中的近卫使、检非违使、山城使、马寮使、内藏使等宫中仪,以及贺茂御祖神社和贺茂别雷神社掌典等社头仪陪同下,由蔵人所陪从、命fù、nv嬬、童nv、骑nv、内shì、nv別当、采nv等(称为nv人列)簇拥着,从宫中出发,沿贺茂川河堤前往贺茂御祖神社参拜。除斋王外,所有人一律步行,并且都身着平安时代的繁复唐式装束,极尽jīng致和华丽之状,而沿途观礼的京都町人,无不对此赞叹不已。
我和菜菜、信景、景四郎,同样也在观礼的人之中,并且占据着一个视野非常清楚的位置,周围则是里外两圈护卫。等到前仪行列到来,菜菜也忍不住赞叹道:“真是前所未见的盛况呢……殿下也是第一次见到吧?”
“或许是第一次,”我点了点头,心里最深处的某些记忆,却忽然在脑海中浮现。同样是京都,同样是贺茂川河堤上,也同样是这样装束的前仪,只不过,那是在电视节目之中见到的,而且那时候已经没有了斋王,主祭的人是被称为“斋王代”的名mén之nv。虽然恍如前世,但我现在还记得,那一年担任代斋王的,乃是三笠宫容子内亲王之nv、茶道世家里千家家中的nv儿千万纪子,因为有皇室的血统,所以也继承了家族的倒瓜子脸和细眼睛。不过,和眼前这位倒瓜白粉脸、吊梢天目眉、朱红点绛chún的内亲王比起来,大致还是顺眼一点的。
倒是牵引牛车的两位nv童之中,左边的那位nv童看上去不错,齐眉刘海,柔软的头发,眼神像xiǎo鹿一般灵动纯洁,却偏偏手执红绸,迈着摇摇晃晃的步态拉着那么一辆宫车,看上去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