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乡人家-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嵋点头道:“这倒也是。”

    他想了想又道:“小儿女争吵也是常情。方兄劝劝郭家。若是平常,吴家的门楣高,郭家倒不好攀附。眼前情形则不同,吴姑娘的闺誉受了影响,且是因为郭勤而起的,郭家若坚持不娶吴姑娘,定会被指责狂妄失德。一个商贾敢这样对朝廷重臣,叫人怎么想?连带郭勤的前程都要受到影响。将来他考中进士,会因此事被人诟病。别说吴家家世好、吴姑娘才貌出众,便是个无盐女,也只好咬牙娶了。郭家根基浅,在朝堂上结个亲家总比结个仇家要有利。”

    他将厉害关系分析摆明,暗示方初:为了郭家的前程,郭勤必须要娶吴青梅;若不娶,得罪吴尚书不说,清哑还会被人指责。

    在他看来,郭家因祸得福,捡了大便宜了。

    方初道:“不是郭家不娶,是不敢娶!”

    崔嵋道:“为何?”

    方初道:“郭家不敢攀附吴家,两家门楣相差太悬殊了。”

    崔嵋忙道:“吴尚书既请小弟出面代为成全,可算主动求亲了。郭家只管去求亲,吴家一定会答应的。”

    方初暗骂欺人太甚,吴家怕丢脸不想出头,郭家就不怕丢脸了吗?郭勤才自打十个嘴巴,现在又求上门提亲,别人怎么想?

    他问道:“吴家是想结亲,不是结仇吧?”

    崔嵋道:“这个当然。”

    方初道:“吴家定要让郭家屈从,郭家也只能从命。然亲事好说,小两口的感情可能强求?郭勤性子刚烈,从当初下跪自打嘴巴便可见一斑,如今又被逼亲,大人觉得他能咽下这口气?将来能和吴姑娘琴瑟相和?再者,若他没点血性,是个卑躬屈膝之辈,恐怕吴大人宁可让女儿终老在家,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崔嵋不赞同道:“何必如此坚持。他不是喜欢吴姑娘吗?”

    ********

    还有半天双倍月票就结束了,有月票的朋友要果断扔啊!放心,欠的加更原野一定会加滴(*^__^*)(未完待续。)

第1002章 不肯吃亏的主儿

    方初心想,少年识人不明,喜欢的可不是真正的吴青梅。

    他并未反驳崔嵋,只说自己不能做主,要去信问岳父和舅兄,谁知湖州那边岳父有没有帮郭勤定亲呢,别仓促再出岔子。

    崔嵋道,这是应该的,遂约定过几日再来。

    方初送走了他,立即进内院找清哑。

    一入内院,便听见上房传来笛声。

    方初便知道清哑在跳舞。

    以前清哑总是无声自舞,少了节奏感也少了激情。后来方初挑了紫竹这批丫鬟,在调教时便命她们学习音律,吹弹都有。其中水竹吹笛,在清哑指点下学了不少曲子,常为清哑伴奏。

    方初走进上房,拐向西边。

    紫竹和水竹坐在外间临窗大炕上,水竹在吹笛,紫竹在做针线。方初停步,看向紫竹,目带询问。水竹不停,依然吹她的笛子;紫竹却下了地,冲方初福了一福,又点点头。

    方初便知道,里间只有清哑一人在。

    若是有别人,紫竹肯定会拦住他的。

    他便走进去,到门口抬眼看过去:这屋子除了临窗大炕是原本就有的,其他一应家什都被搬走,地下铺着平滑的木地板,最里边靠墙边铺着一大幅羊毛地毯。屋子中央,清哑穿着宽松单薄的碎花衣裤,正张开双臂,踮着脚尖随那盘旋的笛音不停旋转。也不知转了多少个圈,她转得不晕,他看得眼都晕了,不自觉嘴角漾起笑意。

    清哑发现他来了,脚下滑动,朝他转过来。

    一直滑到他面前,他伸出双手扶住她腰,顺势一转,便带她闪进去,站在外面看不见的视角,低头看向她的眼睛。

    她脸上红扑扑的,满是运动后的绯色。

    睫毛下的眼眸也格外水润,带着笑意。

    他眼神便深暗起来,自两手一搭上她腰,哪怕隔着一层薄薄的棉布,触及棉布下面优美紧致的健美线条,他也控制不住地蠢蠢欲动。

    她跳舞时,是最能撩拨他情动的时候。

    可是眼下,他当然不能恣意妄为。

    他右手便上下滑动,感知她腰线的起伏和顺滑。

    她双手扶住他肩头,依然踮着脚,笑问:“从哪来?”

    方初到底忍不住,低头含住那红唇好一番辗转,直到她窒息开始推他,他才放开,轻声道:“书房。刚才崔嵋来了。”

    清哑喘息问:“姑父的……丧事?”

    她觉得崔嵋来,肯定是为了和方初商议送林姑父灵柩回乡这件事,林亦真怀孕了,无法离开;林亦明也不行,只有委托方家人了。

    方初摇头道:“不是。”

    先放开她,然后将披风两边一牵,像蚌壳似的张开,将她整个儿包裹住,紧紧圈在怀里,才接着道:“他是受吴尚书委托,来……”

    一面将刚才的事说了一遍。

    清哑敛去笑容,恢复安静的神情。

    她觉得这事还是要让大哥和郭勤自己决定。

    她不喜欢专权揽事,更不会替人做决定。

    她相信大哥和郭勤,尤其是郭勤,这个侄儿从小就是个不肯吃亏的主儿,就算一时不妨吃了亏,过后也要找回来。

    她便道:“晚上写信给大哥,问他怎么办。”

    方初道:“我刚才就这么告诉崔嵋的,说要派人回去问一声岳父和大哥,不然大哥在家给郭勤定了亲怎办。毕竟吴姑娘之前嫌弃郭勤,郭家没道理指望这门亲,巴巴地等着她。”

    清哑道:“嗯。吴家真要嫁……”

    方初忙道:“除非他们主动来提亲,这事不能让步。”

    清哑怀疑地问:“他们会主动来提亲?”

    这也太丢脸了,不符合官宦人家的行事方式。

    方初讥诮道:“原先不会,现在很难说。——王家把女儿都许给方家不成器的庶子了呢。还有勤儿,他也不是个好说话的,轻易不会让步。哼,吴青梅一定要嫁给他,将来有她好受的!”

    若吴青梅是他妹妹,他一定会阻止她嫁给郭勤。

    真不知吴家哪来的自信,觉得郭勤会接受他们的女儿!

    清哑笑了,轻松不少。

    侄儿能干,她自然就少操心些。

    她右手握拳,照他胸口轻轻捶了一下,道:“你不许偷懒,多想想法子帮勤儿。他年纪小,我怕他吃亏。”

    方初微笑道:“之前我就写信给大哥说了此事,不知大哥帮郭勤定亲了没有。只怕没合适的,否则胡乱娶一个,还不如娶吴青梅。等他们信来,咱们就好见机行事了。”

    清哑听了更放心,因站久了感觉到寒意,遂抱紧他腰取暖。

    方初忙道:“快去洗澡,不然该受风寒了。”

    依然抱着她送进洗漱间,一大浴桶热气腾腾的水早备好,清哑便脱了衣裳泡进去,舒爽地出了口气。

    方初趴在桶旁陪她说话,继续分析这件事。

    这件事他只能出主意,却不能越俎代庖。

    郭家还是根基太浅了,岳父和几个舅兄应付市面上的人事绰绰有余,若是涉及背景和人事复杂了,他们应付起来便有些吃力。好在这事他早在吴尚书来道歉后,就已写信给郭大全详尽分析过,希望他和郭勤已经拿定了主意。

    说不了几句话,他便管不住自己,开始偷香。

    正在这时,适哥儿在外面大喊“母亲”。

    今晚幽篁馆摆了家宴,前院已经要开席了。

    清哑对他一笑,意思说“你还不去?”

    方初无奈,只得先出去了。

    次日,吴尚书便得到崔嵋回话,说郭织女不肯作主,要去信回家问父兄,他便知这是在推脱了。

    他当即给夏流星写信,让他留意郭家父子动静。

    信送出后,他想:难道真要请媒人上郭家提亲?

    远在湖州,乌油镇,方无适的牌坊建成。

    之前因为方家和玄武王府勾结的案子尚未明朗,方瀚海心头一直压着一块巨石,直到案子查清,他才透了一口气。

    缓过气来后,他决定要好好热闹一场。

    等牌坊落成,他便代方初请亲朋故交来观礼。

    方家老宅门前的街道上,巍然耸起一座御制孝义牌坊,俯瞰这古老的水乡小镇,引得整个乌油镇都轰动了。

    ********

    早上好朋友们!假期结束了,玩儿累了吧,好好休息(*^__^*)这话是不是很矛盾?但实际情况往往就是这样的。(未完待续。)

第1003章 居家好男人

    郭家两次竖牌坊方瀚海都去了,那是别人家的,他无法感同身受;现在孙子也给他挣了一座牌坊,看在眼里感觉可就不一样了。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

    方家再多的财富,未必能被子孙守住,但方家只要还有一个子孙在,这牌坊肯定会传承下去,告诉世人方家曾经的荣耀。

    方瀚海和方则站在院门口,笑迎八方来客。

    一拨又一拨客人被迎进去,让茶让酒。

    可人们不是来喝茶吃酒的,他们是来看牌坊的。有些人进去打一个转,坐一坐,喝一杯热茶后,又三五成群地结伴回到大门口;还有些人根本不进去,和方瀚海父子招呼一声后,便站在牌坊前认真欣赏。严寒也不能冻结他们的热情,说笑着间喷出一团团白色雾气。

    观看的人有男有女,男左女右,各占一边。

    女子大多是街坊,方家亲戚女眷则不会挤在这样场合。

    正热闹的时候,蔡氏带着郭家那边几个亲戚来了。

    她这是有事来晚了,郭家其他人早来了。

    她是最爱热闹的,见大门口牌坊下围着这么多人,便舍不得进去,也留下看牌坊,听大家赞不绝口,她便心痒痒的。

    在她心里,方家这座牌坊其实还是小姑子清哑挣回来的。

    若适哥儿不是清哑儿子,皇上怎么也不会赐建牌坊给他。

    她忍不住想要表明这点,于是一边扫视人群,一边半是炫耀半是遗憾地对身边媳妇道:“可惜我们姑奶奶是女的,不然这牌坊就竖在郭家了,加上原先两座,凑三座正好。”

    她声音很大,引得人们都朝她看过来。

    有人失笑道:“姑奶奶不是女的,还能是男的?”

    众人都哄笑起来。

    方瀚海明白蔡氏的意思,这是说方家借的是织女儿媳的光呢,不由脸上笑容一僵,很恼怒。

    郭大全见了,心里咯噔一下,忙对蔡氏道:“瞎说什么!这牌坊是赐给外甥的,当然竖在方家。外甥有出息,那也是妹婿教的好。别说是外甥,就是咱小妹现在得了牌坊,也要竖在方家,没有竖在郭家的道理。就好比我两个儿子有出息,你说都归你老蔡家,那能行吗?我还忙个什么劲儿!”

    最后一句话引得众人轰然大笑。

    方瀚海也撑不住笑了,很满意郭大全回答。

    蔡氏尴尬,方觉得自己说话不妥,幸亏男人帮她圆回来了。

    严纪鹏笑道:“养闺女是要吃亏些。”

    郭大全笑道:“也不能这么说。都不养闺女,咱们男人上哪找媳妇去?再说,这牌坊虽然竖在方家,我这做舅舅的一样脸上有光。这说明我妹妹嫁的好,妹婿能干,外甥出息,我们娘家人高兴。”

    说罢又对蔡氏笑道:“你也有功,帮我养了两个好儿子。”

    媳妇虽然不大会说话,到底是他媳妇,当着人他总要维护她的脸面;再者也暗示方瀚海,他小妹确实对方家有功。

    蔡氏又开心又忸怩,抿嘴微笑,目光闪闪。

    旁边一媳妇小声道:“大表哥对表嫂真好!”

    口气不无羡慕。

    蔡氏得意道:“他就是会哄人。”

    那媳妇不禁撇嘴,心想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要是这叫哄人,她宁愿自己男人是个会哄的,也别一天到晚对她甩脸子使性子。

    方瀚漫低声对方瀚海道:“一初这个舅兄很不简单。”

    方瀚海点头道:“郭家亏得有他。可惜出道晚,又没念过书,见识浅了些,不然,郭家不止这个气象。”

    说话间,郭大全就走过来了,众人寒暄。

    方瀚海请他进去帮着招呼郭家那边来的客人。

    郭大全笑道:“亲家老爷吩咐,晚辈这就去。”

    于是进院,忽然看见几个穿披风的秀丽女子从面前走过,往东院去,领头那人风姿绰约,正是冬儿,一面走一面吩咐身边媳妇什么话,那小媳妇不断点头,十分得恭敬和肃然。

    郭大全莫名的心跳加快,脚步却迟缓下来。

    冬儿一转头,看见了他,也愣住了。

    今日心底一直盼着,不就是想看他一眼吗?

    怎么见了,又这般慌张难受!

    郭大全对她笑,如往常一样和气亲切。

    冬儿也扯了下嘴,叫道:“郭大爷来了。”

    郭大全道:“嗯,来了。你们忙呢。”

    冬儿对姐妹们扫了一眼,矜持地微笑道:“也不算忙。大爷去上房坐吧,方家亲戚都在那边,各家老爷们也都在。”

    郭大全点点头,脚下却没动,又向其他女子微笑致意,玩笑道:“七仙女下凡了。”“七仙女”的来由,稍后再说。

    众女都含羞笑了。

    一女子壮胆道:“可惜六妹和七妹都不在。”

    郭大全听了也笑。

    冬儿却坚持不下去了,忽又看见那边蔡氏和几个媳妇进来了,果断对郭大全道:“我们先走了,去招呼客人。”

    说罢冲郭大全蹲了蹲身,招呼众女离开。

    蔡氏走过来,探究地问郭大全:“刚才那是冬管事吧?”

    郭大全先和气地冲亲戚们笑笑,才回道:“是她,带着研发中心的姐妹去招呼客人呢。女客都在东院,你也去吧。今天来的人多,你是娘家嫂子,说话行事都要谨慎些。小妹和妹婿不在家,咱们要多精心些帮着照看。也别拿腔作势、作威作福,凡事都听亲家太太安排,有什么不清楚的就去问娘,别自作主张……”

    他一开口就絮叨上了,没法子,媳妇粗心大意惯了,他只能多提点,以防她出错,蔡氏也知道自己毛病,不住点头受教。

    郭大全又道:“那快进去吧,外头风冷。”

    说着话打量蔡氏身上,仿佛掂量她穿的衣裳暖不暖。

    蔡氏身边的几个媳妇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个个都想: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怎么自己就没嫁到这样疼媳妇的好男人呢?

    走进东院的冬儿回头,看见郭大全对妻子温言叮嘱,眼一热泪就下来了——这辈子也别想他能对自己这样!

    蔡氏走了后,郭大全也自往正院去。

    他想起刚才冬儿样子,莫名心堵,暗自想:“她一直不嫁人,难道真想一个人过一辈子?”

    ********

    万分感谢朋友们订阅、打赏和投票支持水乡!又收到一枚和氏璧,我好像欠了不少加更呢,心虚地保证:让我再攒攒先!o(╯□╰)o(未完待续。)

第1004章 方无悔的小聪明

    冬儿近几年跟着清哑,名气也逐渐大了。

    清哑的研发中心培育了一批手艺精湛的女织工,有人根据那个美丽的传说故事,选出七仙女,冬儿被推为大姐,其后有牛姑娘、虞南梦、郭盼弟、福儿、清哑、巧儿。

    巧的很,这些女子不仅手艺好,容貌也都不俗。

    她们每个人都去伊人坊历练过,对衣饰和装扮的眼界提高不止一层,又长期跟着清哑受她熏陶,十分独立自强。

    冬儿虽守*寡,依然引得许多人来求亲。

    有不少是外面的商家,只要她嫁过去就是富贵少奶奶,然冬儿心里明白:人家不过是看上她跟郭织女学的手艺,她要是嫁了,就脱离了小方氏和清哑,她绝不会做这背信弃义的事。

    小方氏也有管事向她求亲,但都不合她心意。

    清哑劝了她几次,让她再嫁,她都置若罔闻,一心为清哑镇守研发中心,每天带一班女子研究纺织。她行事干练,能说会道、能织会裁、能写会算,年终小方氏会账时,差不多的大管事都被她比下去了。

    这次清哑和方初上京后,她的强势能力更加凸显。

    她和圆儿一个镇守研发中心,一个管理宅院,加上牛二子等人在城里经营舒雅行,小方氏就像方初和清哑在家一样安稳。

    今日孝义牌坊落成,她带着众“仙女”出面会宾接客。

    不管冬儿外面多光鲜,郭大全却总放不下,一直关注她的消息。

    他希望她能嫁一个知冷知热、疼她护她的男人。

    犹记得当初那个吵着要去郭家作坊做事的小媳妇,刘虎不放心,是他郭大全拍着胸脯对刘虎保证说“你媳妇交给我,你放心。”结果,钱挣到了,他们夫妻却没有因此过上好日子,冬儿还成了寡*妇。

    郭大全总想,要是冬儿当初没来郭家,会怎么样?

    他很怀念当初那个一脸幸福、娇俏伶俐的小媳妇,希望冬儿能像从前一样,可以有人让她撒娇、抱怨,不放心地守着她。

    可是,她却一直不嫁人!

    ……

    再说蔡氏,去了东院女眷处,只见人来人往,丫鬟仆妇端茶送果穿行不息,比外面另有一番热闹。

    正房东屋,当中放着三足青花大熏炉,还有一个四足铜质八卦熏炉,屋内温暖如春,坐的站的女眷、跑的小孩子,满满一屋子人。

    吴氏和严氏等几个年长的妇人坐在上首罗汉床上,正亲热说话。

    吴氏可不像蔡氏粗枝大叶,她性子本就精明,加上以前和江大娘争持害得清哑被江大娘厌弃,自清哑嫁了方初后,她和严氏见面说话行事都十分谨慎,不肯抢风头。只除了清哑差点被林姑妈害了那次,她发了大脾气。事后严氏知道是自己疏忽,以至于儿媳差点被害,很是内疚,对吴氏赔罪,两亲家并未因此事产生隔阂。

    严氏见方初历经大变后还能生活和美,家业也越来越兴旺,打心眼里对清哑感激不尽。她是个爽快人,心里有什么嘴上说什么,因此没少在吴氏面前夸清哑,说方家娶了她是福气。

    两亲家喜悦地互相吹捧,其乐融融。

    吴氏对严氏道:“适哥儿这样出息,都是他爹教得好。”

    严氏笑道:“是清哑把他生得聪明。”

    高云溪、方纹等晚辈听得抿嘴偷笑。

    就在这时候,蔡氏进来了。

    高云溪等人忙起身迎客,蔡氏向长辈们行礼,再和平辈的姑嫂们寒暄,又引见她带来的客人,跟着有小辈来向她行礼问好。

    蔡氏看见玉人一般的方无悔,眼睛一亮。

    她生了两个儿子,十分馋女儿;再者,郭家从清哑到巧儿,都十分的聪慧讨喜,现在郭义也乖巧伶俐,她瞧了眼热的很。

    她一把将方无悔搂在怀里,两手捏着那小脸蛋稀罕不已。

    “叫大舅母。”

    “大舅无(母)。”

    “想你爹吗?想娘吗?”

    “想。”

    她不会逗孩子,净说些干巴巴的话。

    方无悔被她揉搓得难受,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挣脱魔爪。

    跑开后,她扭身回头,凤眼忽闪忽闪地看着蔡氏。

    蔡氏还没过瘾,还冲她招手:“来,大舅母抱你。”

    方无悔忽然跑到罗汉床边,从祖母身边抓起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又跑回来塞给蔡氏,甜甜笑道:“大舅母喜欢捏,捏这个,捏不痛。”

    言下之意:就别捏我了,我会疼的!

    蔡氏手抓着布娃娃,错愕地看着小女娃。

    高云溪正喝茶呢,见此情形一下子喷了出来。

    阮氏、沈寒梅、方纹等都笑得东倒西歪。

    方无悔丝毫不觉有异,自觉搞定了爱动手动脚的大舅母,还不失礼——亲人虽然宠她,该教的礼数都在教,她也很听话,并不骄纵蛮横——遂放心地来到外祖母吴氏身边,靠在她怀里瞧热闹。

    方丹青正靠在严氏怀里,对着无悔妹妹挤眼儿。

    她看明白了妹妹的心思,觉得妹妹真聪明,躲过大舅母毒手。

    吴氏对蔡氏叱道:“你这个粗手大脚的毛病就不能改改?这么点大的小人,脸比豆腐还嫩,你手上没轻重,死劲捏她她能受得了?”

    蔡氏讪讪道:“媳妇瞧她长得跟个仙童一样,喜欢得不得了,就忘了轻重。无悔莫怪,大舅母不捏你了。”

    无悔忙摇头,道:“不怪,不怪。”

    蔡氏见她天真可爱,更加喜欢。

    吴氏忍不住笑,向严氏道:“可怜见的!大舅母捏她难受她不好说的,拿个布娃娃换给她捏。这么点大小人,你说她怎么想起来的?”

    严氏见孙女小脸都被捏红了,心里也怨怪蔡氏手重,好在吴氏骂了蔡氏。她回道:“无悔最乖巧懂事。她祖父最疼两个孙女了,每天教她们读书写字下棋,连几个孙子都要靠后呢。”

    吴氏道:“这么懂事的娃谁不疼!”

    一面低头对无悔道:“跟姐姐去里面玩。外面人太多了。”

    她拿无悔跟清哑小时候一样待,怕无悔不喜被人闹。

    方无悔便和方丹青手拉手,跑去里间找郭义她们了。

    外面,方瀚海见大部分亲友都来了,正和严纪鹏高老爷等一块进来,忽然圆儿来请他,两人到书房,圆儿将两份飞鸽传书递给他。

    冬日严寒,京城那边又下雪,这两份传书是通过一站一站转来的,距离方初在京城传书时已经过了两天两夜。

    方瀚海看后,蓦然瞪大眼睛。

    ********

    早上好各位朋友!求推荐票票!放心,郭大哥不会纳妾地,媳妇、儿子、老爹老娘、妹子,他要顾忌的太多。这是个贫困生活中爬起来的大哥典型。人到中年,老夫老妻,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想法难免,何况在古代,纳妾什么的太正常,像方初那样富贵公子不纳才不正常。(未完待续。)

第1005章 凶名赫赫

    圆儿心跟着提了起来,担心方初他们有事。

    然而,方瀚海紧接着就嘴角一翘,微笑。

    圆儿赔笑道:“老爷,可是有什么喜事?”

    这完全是恭维讨好的话,然方瀚海却点头道:“是有喜事,大大的喜事!三少爷定亲了。”

    圆儿忙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方瀚海摆手道:“先别告诉人。”

    圆儿诧异,这好事怎么不说呢?

    他没多嘴问,只回道:“是。”

    方瀚海又道:“去请郭亲家和大舅爷来。”

    圆儿忙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少时,郭守业和郭大全来到书房。

    方瀚海让座后,开门见山道:“吴家想结亲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郭守业听了一愣,随即垮下脸。

    郭大全淡笑道:“那好啊。娶个尚书的女儿做儿媳,是老郭家的福气。人家不嫌弃,我们怎能不识抬举。”

    他接得很从容,仿佛早就想好了。

    只是他话语平静,毫无喜悦。

    方瀚海点点头,道:“我那老三和王家女儿定亲了,我这一两天就要去京城。你们可有什么话带给清哑?”

    郭大全忙问:“哪个王家女儿?”

    方瀚海笑容就掩不住了,说是原徽州知府王源的女儿,王家是太皇太后的娘家;又道:“也是他碰巧了。王家恐怕心里气不顺,我得去趟京城,占了便宜总得拿出些诚意来。”

    郭守业父子一齐笑着恭喜他,都道“大喜”。

    郭大全便道:“有封信请亲家老爷带给小妹……”

    原来,他早有准备。

    当晚,客人散去后,方瀚海告诉严氏和方瀚漫等人:方制和王家姑娘定亲了,他要和严氏去京城一趟,就在那边过年。

    ……

    方瀚海夫妻去京城,方无莫小兄妹就没人照看了。

    让他们跟着叔叔婶子,那是万万不成的;若是送去郭家,估计两小也不肯——莫哥儿性子孤僻安静,无悔年小,二人去外祖家次数都少,不如适哥儿和外祖家亲近——只能勉为其难地带去京城。

    方瀚海吩咐轻装出行。

    这个“轻装”是指不带任何货物和土仪,其他行装却是减不了,不但减不了,反而因为两小跟随,吃穿用和药材等都收拾得比往常更加精细,力求在路上方便顺遂。

    于是众人连夜收拾准备。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天大家回霞照方家别苑又收拾一天,等第三天早上出发时,孩子已经增加到五个:莫哥儿、极哥儿、方无悔、方丹青,还刘心的儿子刘志。

    极哥儿吵着要去,方则也求父亲带儿子女儿去京城长见识,老两口无法,只得都带上。严氏不放心带孩子远行,索性让刘心这个大夫女婿跟着。刘心也乐得带方纹和儿子去京城逛一趟,再探望师傅。

    除了刘心一家子和几个孩子,秋姨娘也被接来了。

    方瀚海这里带着家小乘一艘大船出发,一面又派人去前方打点车马、安排每日停驻客栈、沿途接应等,生恐有一点闪失。

    按下这行人不提,再说北方云州,沈家。

    沈家虽比不上方家韩家等老牌世家有底蕴,家业大了,规矩也不少,然自沈家三少奶奶郭盼弟进门后,这些规矩一再受到挑战。

    郭盼弟嫁给沈寒冰后,常随他来往云州和江南之间。

    每每他夫妻回到云州沈家大宅,总会闹出些事来。

    郭盼弟觉得是沈家上下都是富贵眼,瞧不起她,故意为难她;沈家人说三少奶奶粗俗不讲理,难缠,双方各执一词。

    郭盼弟吃了两次亏后,便按捺不住了,她知道耍心眼子自己比不过人家,那就来硬的、来狠的,逮住旁人一点错,便狠狠整;遇见别人指责自己的错,能推就推,想赖就赖,骂人狠,打人更狠。

    不出一年,她便在妯娌间强势霸道出了名。

    照说这样的媳妇,是无法在婆家立足的。

    可是,她有个护短的夫君,沈寒冰除了父母和两个哥哥,别人的话一概不认,一概不听,任凭盼弟嚣张。

    有一次盼弟被所有人指证欺负庶妹,无可辩驳,沈寒冰也无法护短,只能任由母亲处罚盼弟。一转身,他就用非常手段查出这一阴谋,当场给大嫂二嫂没脸,然后将参与的两个丫鬟卖到窑子里,打死两个家仆,卖了两房下人,那庶妹也被关了一年,一时间震惊沈家上下。

    沈寒冰扬言:往后谁再敢用这样阴险手段陷害他媳妇,处罚就没这么“轻”了,他定要让那人生不如死!

    从此,再没人敢小觑三少奶奶,盼弟气焰陡涨。

    沈大太太听多了人说三儿媳闲话,十分头疼,又见她几年间只添了一个儿子——沈怀安,便借口绵延子嗣开始往儿子房里塞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