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乡人家-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马车走得不见影子,崔嵋还站在院中。
清哑到底是逃跑了呢,还是不屑对他说呢?
他蹙眉细想,蓦然醒悟过来:清哑对江明辉,不是自信,而是很自信,所以她不屑和谢吟风共侍一夫,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写下退亲文书,洒脱地转身离去,她这一走,也带走了江明辉的心。
……
正想着,崔老夫人派人来请他。
他也有事要对母亲说,便往老夫人那边去了。
清哑到外面,方初让人先送她回去,他还要在崔家周旋一阵。
很快,崔嵋来找他去大理寺,清哑将崔家碎嘴的婆子和丫头送去大理寺,可也不能任由她们胡说,连累崔家。
清哑到家后,发现方剑从奉州回来了,带了几大箱东西,堆在外书房的明堂上,适哥儿正兴致勃勃地一样一样翻看挑拣。
方剑坐在一旁喝茶,见清哑进来,急忙放下茶盏起身。
“三嫂回来了。三哥他们还在那边?”他问道。
“他们还没回。”清哑道。
说着话,目光一扫那几只敞开的大箱子,里面都是些奉州土产,也有藤编工艺品,也有古董,也有画卷轴,还有翡翠和玉器。
方剑忙道:“这藤编的玩意是奉州常卖的,这些是弟弟从民间淘换来孝敬三哥三嫂的。那边受灾,好些人家卖家传的宝贝呢。”
清哑觉得他这行为有些像趁火打劫。
方剑不知她心里所想,兴致勃勃地拿起一座白玉佛给她看,道:“三嫂瞧这个,这里还有个机关呢。”
说着把玉佛的拈花手指轻轻一旋,那佛肚忽然打开了,因为机关是沿着衣服的皱褶雕刻,外面竟然一点看不出来。
他又展示其他古董,都不是凡物。
若只有一两样或者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可能是他自己掏钱买来孝敬哥嫂的,这些花大价钱淘换来的古物,就不简单了。
清哑听方初说过这里面的窍门:各地从分管商务买卖的族人,到下面执事人等常拿抽头,又买私物报公账,或多报账,中饱私囊,只要不太过分,也就由他们去,遏制是遏制不住的。
这次去奉州赈灾,方初没有向方家支取资金,而是将从户部要来的五十万分给他们带下去,每人十万。方剑的任务是在奉州城买房地、建作坊、开铺面,其他人则从奉州周边收购棉花运去。
等江南的粮食一运到,就展开以工换粮活动。
十万银子,方剑肯定抽了不少。
清哑对方剑的印象主要来自成亲那天,记得他十分鬼机灵,又顽皮淘气,比方利还要精明活络,敢和方初嘲笑对嘴。
清哑解了斗篷,坐下,问他:“你吃回扣了?”
方剑听得莫名其妙,问:“什么回扣?”
清哑道:“你捞了多少油水?”
方剑先愕然,接着紧张地瞥了适哥儿一眼,见适哥儿一脸懵懂,才幽怨地对清哑道:“三嫂,你就不能含蓄点吗?”
********
国庆愉快,谢谢亲们订阅、打赏和投票支持原野!在家度假的朋友们,不妨去看看原野已完结的书打发时间。《丑女如菊》写的是玄武王老祖宗菊花穿越的故事,温馨田园风。《果蔬青恋》写的是菊花的儿女和子侄的故事,也是白虎、朱雀、玄武三王崛起的过程,情节紧张。《田缘》写的就是靖安大长公主杜鹃穿越的故事。(未完待续。)
第990章 悄然转变
清哑嗔道:“没出息!”
方剑嬉笑道:“弟弟是比不上三哥有出息。”
清哑问:“你很缺银子吗?”
方剑苦着脸道:“三嫂,别这么说弟弟。”
清哑道:“这次赈灾很重要,你又不真缺钱,为什么雁过拔毛?你就只记得捞油水,这辈子也就这点出息了。”
方剑傻傻地看着她,说不出话来。
类似的谏言他不是没听过:长辈的教诲,方初的忠告,从小听到大。听的时候洗耳恭听,过后该怎样还是怎样,以方家的家境也没机会给他当头棒喝。今天听清哑这么说,似乎感觉有些不同。
她并没有很严格教训,只是很随意地说说。
他便讪讪道:“弟弟笨……”
清哑道:“你三哥说,你很聪明,就是不用功。”
方剑再次愕然,也很意外。
停了会,许是觉得不说些什么有些辜负清哑,他主动解释道:“方家能人多,弟弟再努力,也就能当个管事用用。不过因为是主子,才被尊一声‘东家’。其实我便不去,管事也能管好买卖。”
丫头端了茶来,清哑接过去喝着。
喝了几口,才对他道:“这回是个机会。”
方剑忙问:“什么机会?”
清哑道:“奉州啊。你三哥那天说的你都忘了?这么好的开始,你要是抓住了,也算方家能人了。你想这么混一辈子?”
方剑听了暗自沉吟。
他并非没有大志。
方氏很重视对后辈的培养,当年方瀚海就因为能力出众,压过嫡长兄方瀚漫成了家主。方初也以绝对的实力成为方氏少东,叔伯和族兄弟们都很心服他。到方则继任家主,各房都不服气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反对。为什么?因为人家有个能干的爹,还有个能干的兄长。可以预见,在方瀚海有生之年,都会在背后为方则掌舵;等方瀚海死了,还有方初和清哑支持方则。若是别个人接这家主之位,则肯定镇不住方氏,方氏一定会乱。
方剑兄弟被派来京城协助方初打官司,事了后直接参与奉州赈灾,祖籍那边就没有另外再派人来,这是他们几人的机会。
方初再厉害也已自立门户,不能直接掌管大方氏,且随着小方氏逐渐壮大,他也没有多余精力监管大方氏。从长远来筹谋,他会帮弟弟培植羽翼,辅助弟弟,有能力的会得他重用。
还有一点:若方则能够守成最好,若不能守成或犯了大错,或者他的儿子无能,等方瀚海一死,这家主之位不换也得换。方初既负监管之责,便不能徇私。到那时,族中谁有能力谁上位。
方剑悄然间,心中已是斗转星移,深谋远虑。
清哑不是爱说教的人,不过是碰上了才说两句。
方剑送来的这些东西,自有方初处置,她没有管。
她让细妹去把宫中赐的灵芝捡了一支,再配些其他补品药材,都装好了,让赵管事送去崔家给林亦真。
安排完毕,她才问方剑奉州灾情种种。
方剑一面说,一面打量她:因去拜祭林姑父,她穿着石青色对襟锦袄,白色棉裙,脱了大披风,又围了条紫貂披肩,头上只插了根白玉梅花簪子,清清淡淡的素雅,是长嫂,更像长姐。
他忽然心生冲动,想跟三嫂诉说诉说。
他问:“三嫂觉得弟弟真能做些事?”
清哑道:“当然。你这么聪明。”
方剑忙问:“那弟弟要怎么做?”
清哑奇怪道:“你三哥不是都说了吗。”
她是真心不能体会方剑的想法,在她看来:方家要钱有钱,要口碑有口碑,要技术有技术,要人手有人手,她这个织女又将方家声望推高,方家子弟并不需要艰苦创业,只要脚踏实地就能取得成功。
这是别的商家轻易无法做到的,因为起点不同。
可是大多富家子弟就是不肯脚踏实地,反而使劲作死!
她这样想,也这样对方剑说了。
方剑嘴抽抽好几下,才忍住了抗议的冲动。
但他把清哑的话听进去了,心思彻底转变。
晚些时候,等方初回来,他就和方初商讨。
见他买了那些东西,方初骂他道:“蠢材,这个时候还惦记这些歪门邪道!你要用我给你的十万银子,把奉州产业置办好,将来每年都能赚几万红利,族里谁不对你刮目相看?”
方剑连连称是,说他回头就把这银子给补上。
方初道:“你不补上,难道我给你补上?你想都别想!谁让你买这些东西的?我不管,算是给你个教训。”
一面在心里诧异,不知他今天为何这般容易受教。
方剑连连应是,并不提清哑。
他们是在外书房议事,忽然赵管事来了,问方剑:他带回来那个女孩子,是随身跟着他伺候呢,还是留在幽篁馆;若留在幽篁馆,他就要交代媳妇开月钱。
方剑忙道:“跟着我,跟着我。”
方初狐疑地问:“什么女孩子?”
方剑赔笑道:“是在奉州遇上的,弟弟见她可怜,就……”
剩下的话在方初变黑的脸色中说不下去了。
方初问道:“这个女孩颜色好吧?”
方剑小声道:“是不错……”
方初又问:“你弄那些女人忙得过来吗?还有,你知道她什么来路?我告诉你方剑,你别给我惹事!”
方剑忙道:“她来历清楚,祖上一直在奉州城。”
方初还是斥责了他一通,令他小心谨慎。
并非方初爱管闲事,将手伸到兄弟的内宅去了。商贾在外行走多,不能将妻儿带在身边,日久天长,保不住带个妾回去。然只要带回去,入了方家门,便要遵循方氏家族的规矩。
在方氏,妻妾成群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在那一方天地里生活,上有长辈镇着,还有族人瞧着,再有心机的女人也翻不出浪花来,想宠妾灭妻都难,但凡有这样的女子,族中首先就不容你。
因此,方剑若单纯纳妾,方初不会管他,可这次赈灾非同小可,方剑从灾区弄个女子出来,方初本能不悦。
方剑再三保证,方初脸色才好些。
同是方家兄弟,方制这些日子很上进,可谓废寝忘食。
********
碎碎念:求双倍月票,过了七号就不翻倍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鼓励我吧,今天同样会加更,我一直在努力!(未完待续。)
第991章 骚*包美男的变化(月票700+)
因为方剑回来了,方初晚上设宴请兄弟们,还有几位大管事,算是摆了个小家宴,结果方制没来,说是正赶着作画呢。
方初深知作画要灵感,灵感来了不能打扰,便罢了。
晚饭后,他在外书房处置商务,清哑在旁红袖添香。
她问:“崔家那两个人怎样了?”
方初道:“流放了。”
那两人虽是闲话,却诬陷主母杀人,根据大靖律法,以反坐定罪;她们又是奴仆,以奴欺主,罪加一等,判得比谢吟月当年还重。
清哑一愣,没想到判这样重,有些不安。
方初道:“你不用内疚,是崔嵋不让她们活。”
崔嵋去大理寺前,被崔老夫人叫去过,他到公堂便请蒋大人将这两个诬陷主母的奴才按律处置,而那两人也供认不讳,没有攀扯其他人,这其中原因并不难猜,他们家人的性命前程都捏在崔家手中。
方初又道:“想害人,就要承担后果。今天她们若得逞,死的就是林表妹。方家和玄武王勾结的案子又要翻转,死更多人。”
清哑点头道:“她们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方初目光幽深,轻轻道:“她……有人对付!”
夜深了,两人才从书房出来,清哑紧了紧披风,说“好冷”,方初忙揽住她,道“要下雪了”,细妹等人悄然跟在后面。
清哑发现墙那边有灯光,是幽篁馆抱厦耳房透出的。
方初也看见了,道:“是方制。”
方制的房间内还亮着灯。
灯下,桃花眼的美男正站在桌前专注作画,目光明亮,嘴角含着浅笑,手中笔如被神奇力量牵引,完全沉浸在奇妙的意境中。
一气呵成地画完,他搁下笔,仔细端详。
看一会,他放松坐下,靠在椅内出神。
说出神,不如说发呆,因为他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时而皱眉,时而自信地挑眉,做出种种神情,像个傻子一般。
最后,他撑在桌上,双手托着下巴,痴痴地看那灯火。
外面冷风吹的竹叶沙沙响,他愣是听出了诗意,觉得“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情”,丝毫不觉现在是冬天了。
诗意涌来了,自然要作诗。
他便又拿起笔,如行云流水般写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眼看蜡烛将尽。
他感觉有些饿了,可不想叫丫鬟。
被丫鬟伺候长大的他头一次嫌弃丫鬟碍事,觉得她们进入这屋子,就好像闯进了他的私密空间,会搅扰他的安静和窥视他的秘密。
他便忍着饿,自己去找蜡烛。
次日一早,方初和清哑一齐来到幽篁馆抱厦展厅,刚在桌边坐下,方制穿得整整齐齐的走来,躬身道:“大哥,大嫂,昨天老师交代弟弟,将这批画稿和衣服送去去仁王府那边展示。”
说完,便安静地等长兄长嫂示下。
方初点头道:“去吧。”
清哑随意扫了方制一眼,目光一顿。
咦,骚包美男今天好像有些不一样呢。
大冬天的,方制穿着天水碧的锦袍,外面系着同色披风,浅浅青青的颜色配着他如画容颜,好像飞在秋日晴空下的大雁。
秋高,气爽,大雁,展翅!
方制承受不住大嫂注目,腼腆垂眸,长睫毛盖住桃花眼。
清哑只是好奇他的变化才看住了,方初心里不舒服起来,把脸一板,端着大哥的架子对方制道:“早些回来,别在外惹事!”
方制忙答应“是”,遂优雅转身,走了出去。
少时,方初和清哑一道去前面见许翰林等人。
清哑是女子,行的又是商贾之道,虽有公开织布机的功劳,获得朝廷嘉奖,但要想赢得文人士子的青睐和尊敬却不容易。
清哑如今却在士林中口碑极佳。
这取决于以下几点:
首先,她本身就是极高雅的人,拥有高超的琴艺和方初相知相爱的感情,联手操琴冠绝古今,是众人眼中的神仙人物。
其次,她具有极高的艺术素养,织出如画锦绣,却能不被金钱所惑,慷慨以利天下,其德行操守征服了以儒学治世的文人,他们认可她和方初,将他们夫妻划归自己那个圈子。
最后,便是方初经营幽篁馆树立起来的良好口碑。
幽篁馆极受文人士子推崇,方初在他们面前,从不掩饰自己赚钱的想法。他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在这个“取之有道”上。他开的是铺子,又不是善堂。再者,不挣钱,怎有能力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优雅的去处呢?
这话没有让文人们反感,都觉他坦荡。
他们私下议论,觉得冯尚书太不知世务,革新不通。
这次奉州赈灾,方初和清哑更赢得文人士子们钦佩。
在幽篁馆大堂东展厅,方初、清哑、许翰林等十几个人站在一张大椭圆桌两旁,对着桌上铺开的两套衣裳指点评论。
今天许翰林找他们,为的是清哑和巧儿设计的平民女儿穿的衣裳,虽然简便俏丽,穿了做事方便,但裤脚收窄、露出足踝有些不妥,恐被人非议,说有伤风化,他希望清哑能改进。
清哑听的很认真。
她清楚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从未想过要标新立异。
这个时空,从盛唐五代后,便转入靖朝。
大靖女子的地位,不像清哑前世历史上明清时代,理学昌盛、流行裹足,对女子身心都极具摧残。大靖女子都是天足,大靖历史上出过玄武女将军,后来英武帝颁发圣旨,言明女子可投军,当然是有条件的,但这也比其他朝代别具一格了。
凡此种种,都让大靖女子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但是,这并不代表女子拥有和男子一样地位。
女人的世界,终究还是在内宅,相夫教子为主。
尤其近年来,文人之风盛行,对女子言行要求严格起来,许翰林提出这点,是为了清哑好,她很清楚。
她先向巧儿附耳说了一番话,巧儿点头,转身往后面抱厦展厅去了,清哑便从桌上捡了一支硬笔,又抽了一张白纸,“刷刷”勾勒起来。
众人都盯着她,不知她要怎样改。
********
三更到。猜猜看,骚*包美男干什么去了?今晚我再努力加一更,好久没爆发了,爆一次感谢你们。可能有些晚,姑娘们可以明早起来看两章。我负责熬夜码字,你们负责睡觉美容,嗯,各司其职!再求月票双倍月票月票月票……无限延伸中。(未完待续。)
第992章 选女婿(月票800+)
清哑没有改,而是画了一双带蕾丝边的袜子。
等画好,巧儿也回来了,手里拿着半匹红纱。
清哑接过那纱布,对众人道:“衣服若改,还是容易拖泥带水,不说别的,蹲在水边洗衣服洗菜就不方便。这个晚辈有亲身体验。所以,我设计了这袜子,女孩子穿了,能遮住脚,还美丽。”
许翰林看看画的袜子,再看看那纱,想象一娇俏的女子穿着简便的衣裤,裤脚虽不能遮住足踝,但这带花边的美丽袜子却遮住了皮肉,且让秀足更添美丽,展现别样风情,不由击掌道:“妙啊!”
众人也反映过来,都纷纷赞叹。
这些人可不古板,恰恰相反,他们极善风情。
文人士子的风流风雅,他们谁没有?
自古以来,文人和美女分不开的,去秦楼楚馆听艺妓弹一曲、舞一曲,看着美人如玉,便诗兴大发。
譬如这许翰林,都五十多了,来幽篁馆常带一位小妾柳恒。这柳恒可不是烟视媚行的骚*狐狸,不过是个浑身书卷气的女孩子,也不知怎的被许翰林骗了来。当然,这是清哑心里想的。事实上像许翰林这样的学儒,年轻时自不必说,便是年纪大了也有女子青睐的。
清哑初次见柳恒,还以为她是许翰林女儿,闹了个误会。
许翰林哈哈一笑,对清哑道:“并非人人都如织女和方少爷般神仙眷侣。老夫一妻三妾。这是小妾柳儿。”神情毫无尴尬,十分自然。
当下那柳恒便说,这袜子便是贵女也可以这样穿。
许翰林连连点头,发了一通议论,议论女子之美。
清哑不由对他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跟老夫子彻底划开。
她见此事解决,再无其他大事,就等后日开纺织服装展了,不由心中一松,朝方初笑了一笑,很是喜悦。
方初明白她心思,悄声道:“今天明天好好歇歇。”
清哑点头道:“嗳。”
巧儿也开心,一想到等纺织服装展过后,大靖各地流行这些服装,大姑娘小姑娘都穿着她设计的布和衣服,便特别有成就感。
她不由自主朝人群中的严暮阳看去。
严暮阳也正向她看过来,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领神会,都感到神秘喜悦,因为这些衣裳和画是他们联手设计完成的。
清哑目光投向窗外,发现天气越发阴沉起来。
她道:“要下雪了。”
赵管事笑道:“回织女,已经在下雪子儿了,说不定等会就变成鹅毛大雪呢,老天爷可是憋了好几天了。”
清哑不由担心运往奉州的粮食。
方初也想到了,他虽早已做了筹划,也不过是多做些准备,在老天爷面前,谁也取不得巧。
许翰林却没想到那么远,笑道:“下雪好。王家正选婿呢。这天冷飕飕、干巴巴的,若是下了雪,平添风采,倒给王大人助长了威势。”
众人都道:“大雪地里选婿,果然好威势。”
原来今日是王家王瑛选婿的日子。
许翰林目光一转,落在严暮阳身上,诧异问:“严小子怎么没去?”
严暮阳忙道:“晚辈祖父已经替晚辈相中了人家。”
许翰林恍然道:“原来如此。可惜了。那王姑娘可是才貌双全,家世更不用说,听说今天王家门槛都差点让人踩破了呢。”
踩破门槛是不可能,不过少年才俊云集是肯定的。
众人便猜测,何人会夺得魁首,成为王家娇婿。
方利笑道:“严兄不去,那些人想必都高兴的很。”
众人先一怔,跟着都笑起来。
严暮阳讪笑着,飞快地瞄了巧儿一眼。
巧儿早拿了一把剪子,正低头裁剪起那红纱,要做棉袜子。虽低着头,在披风毛领映衬下雪白的小耳廓却可疑地红了。
今天她心情格外好,咕嘟咕嘟好像炉子上煮开的水,一直翻腾冒泡;又不知为什么,充满期盼。是期盼下雪吧,她想。
过了一会,果然天下起鹅毛大雪来。
众人不但不觉扫兴,反而起了兴致,纷纷站在窗前看雪。又有人冒雪送来已经印好的纺织服装发展史上半部图册样本,许翰林等人忙去观看,十分详尽直观,很有传承价值,都倍感荣耀。
方初清哑尤其开心,传给厨房:晌午添酒菜给大家庆贺。
许翰林等人也不推辞,正要畅饮畅乐,作诗作词。
方初见几个年轻的文士总有意无意地看清哑,虽知他们未必心存龌龊,但倾慕是一定的,他便示意清哑回去,说这太冷了。
清哑见诸事安排妥,也要去后面抱厦,外面忽然冲进来一个人,是方制的小厮,急惶惶地对方初道:“大爷,三爷他他……”
方初心一沉,叱道:“好好说!三爷出什么事了?”
那小厮苦着脸道:“没出事——啊不,是出事了。”
方利赶紧问:“出什么事了?伤了?和人吵架了?被衙门关起来了?”亏他脑子反应快,一口气猜了好几种可能,让小厮选。
小厮道:“都不是。哎哟,这个三爷他他……”
方初见他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楚,又不像出大事的样子——不对,是一副出了大事的样子,偏说不全,忍不住想踢他两脚。
清哑也不走了,转来道:“你慢慢说,三爷去哪了?”
这个好回答,小厮急忙道:“三爷在王家。”
方初一怔,问:“他去王家干什么?”
小厮道:“选女婿呀。”
方初急问:“结果呢?”
问出这句,他几乎是不报希望地想:肯定没选中,方制的才学和家世都不够,王家不可能选他,可是这小厮为什么这样惊慌?
小厮道:“选中了。”
终于说出来了,他也松了口气。
许翰林大喜道:“选中了好啊!”
这个弟子,可给他长脸了。
众人也都轰然大笑,说这是天大的喜事,都向许翰林道喜,又向方初道喜,说今天晚上也要叨扰他一顿酒宴才肯罢休。
严暮阳和巧儿面面相觑,都不相信。
清哑也和方初面面相觑,都觉不妙。
方初皱眉——好什么好?真要是好,回来报信的小厮能这样哭丧着脸吗,就跟报丧差不多了,报丧也没这么晦气的。
********
四更来啦,有月票的千万投给原野哟!晚安!(未完待续。)
第993章 美丽的误会
他沉声问:“王家怎么说?”
他准确地抓住关键,众人都收声听小厮回答。
小厮嗫嚅道:“王家不答应。”
方初吐了口气,果然,他就猜到这样。
许翰林愣了下,跟着严正道:“岂有此理!既选中了,怎么又不答应?这又不是抛绣球,还能砸误了。老夫去找王源!”
方初一把扯住他,道:“许大人息怒,先问明白再说。”
众人也都说先问明白,再做打算。
小厮却说不清了,因为内情他也不清楚,他只奉方制命回来请方初和清哑去王家,其他一概不知。想来也对,这事恐怕另有隐情,王家怎会对一个下人说呢,自然要等方家主事人去了再说。
方瀚海不在京城,方家主事的就是方初了。
他身为方制兄长,当仁不让。
至于请清哑去,该是为了和王夫人王瑛接洽。
许翰林恼怒地指责王源,说不管有什么隐情,方制肯定是被王瑛亲自选中的;既然选中,其他什么家世出身都不足为凭。王家若是注重家世出身的,直接选一王公贵族联姻就是了,何必费事来一出公开选婿,大雪纷飞的,在家饮酒赏梅不更清闲?
众人都道有理,都说王家这样做不该。
方初无暇理论,命赵管事安排车马,和清哑匆匆准备出门。
临出门时,许翰林也要去,说给他们助阵。
方初忙劝住,笑道:“大人,这可不是抢亲。”
许翰林吹胡子瞪眼道:“老夫就要抢亲!他女儿既然选中了老夫弟子,敢反悔做无信无义之人,我骂他个伪君子,沽名钓誉之徒!”
老翰林十分兴奋,觉得帮弟子抢佳人是件风雅荣耀的事,争赢了,在士林中定会被传为佳话,因此坚持要为方制出头。
方初凑近他耳边小声道:“大人无需冲动,待晚辈先去探探情况再说。王家既然瞒着这事,想是顾忌颜面,咱们不好不给脸。”
许翰林这才罢休,说他在幽篁馆等着方初消息。
方初保证了一番,才和清哑上车去了。
路上,他面沉如水,心中暗骂方制。
他并不在意方制是否被王家误会,他想的是:方制今天根本不该去王家,王瑛也不是方制良配,连方利都没去呢。
方制居然瞒着他去王家参加选婿,到底为什么?
他不认为方制见过王瑛、思慕王瑛。
清哑见他脸色不好,轻轻抓住他手,传达安慰。
方初觉得她指尖有些凉,忙将手合拢,反包裹住她的小手。
清哑道:“只要方制没有欺骗王家,我们就支持他。”
方初听了一愣,诧异地看向她。
清哑问:“我说错了?选婿选婿,是王家自己选的。选了又不答应,这不是羞辱人吗?看不上方制,谁要她选的!”
她的口气很不满,护短的架势十足。
方初心中一暖,知她将自己弟弟当成了亲人,含笑道:“好,等去那问明情况,我们再决定结亲还是退亲。我本意是不赞成的——王家门楣太高,不是三弟良配。俗语说‘高嫁低娶’,我怕他娶了王家女将来受气;还有,别人会以为方家妄图攀附权贵。”
清哑听明白后,也感到此事难办,说句矫情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攀附权贵,至少方家和郭家都不想。并非清高,他们也力求和权贵交好,但结亲还是免了,会有许多的弊端。
两人不再多说,一心等到王家见机行事。
不知具体情形如何,说再多也没用。
等到王府,在门房递交了拜帖,二人立即被迎进主院正房偏厅,王源、王大人,还有方制,正等在那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