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乡人家-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会子改口了,要锦商出钱,转移国库负担。

    这法子还用想?皇帝也会。可总要有个名目,不能平白无故地让人掏银子,受灾地点又不在江南,凭什么要锦商掏钱?

    只有到这个时候,皇帝才越发觉得银子亲切。

    越觉得银子亲切,也就越发觉得钱难挣。

    越觉得钱难挣,想起那五十多万两皇帝就越生气。

    冯阁老忙道:“微臣还和方大少爷打了个赌。”

    顺昌帝立即来了精神,问:“你和方初打的什么赌?”

    冯尚书见皇上来了精神,也精神一振,叩头上奏。

    听他说完事情经过,顺昌帝面色古怪。

    蒋志浩大人微不可察地瞄了冯尚书一眼,很同情。

    顺昌帝静了半响,忽然道:“准奏!传旨方初。”

    说完嘴角微微上翘,心情似乎好多了。

    皇上笑了,冯阁老也开心地笑了。

    他发狠想:“方家讨还了五十多万两,老夫要他十倍偿还,吐出五百万两来赈灾。”

    若此事实现,朝野上下定会称赞冯阁老巧施唇舌,绝妙地摆了奸商一道,为奉州百姓谋福祉,不愧为大靖户部尚书。

    方初正在靖国公府。

    林世子刚下朝,和他在书房说话。

    清哑则和靖安大长公主在素秋园游逛。

    五行中,秋属金、属白,故曰“素秋”。

    素秋园中有红枫,有秋菊,有丹桂,斑斓的落叶满地,秋阳漏下来,照在落叶上,色泽格外艳丽,有些上面还有一层未化的寒霜,潺潺的流水声从道旁传来,让人感觉置身野外树林中。

    大长公主和清哑顺着一条约三尺宽的道路缓缓漫步。

    靖国公府的仆妇和细腰等人落后两丈远跟着。

    清哑听着脚下“沙沙”轻响,好像踩在地毯上。

    大长公主问她,这些日子都在忙什么。

    清哑便告诉她,自己要办那样一个服装和画展。

    大长公主笑道:“大家都猜你做什么呢,原来做这个。”

    清哑迟疑了下,问:“大家猜我做什么?”

    大长公主笑道:“猜你又有什么惊人之举,要再立大功,化解方家的劫难。”

    清哑听后沉默了。

    她也想帮方家,可是不知怎么帮。她深信方家是无辜的,被人陷害的,可惜她没有能力左右朝政。江南商场的竞争,从来就没脱离过官场,从来都和朝中权贵息息相关。

    她敬佩靖安大长公主,不想麻烦大长公主。

    再说,非亲非故的,她凭什么让大长公主帮她?

    不求人,请教还是可以的。

    郭织女一直很聪明,只是很少将聪明用在耍心机上。

    她便诚心请问:“大长公主觉得民妇该怎么做?”

    靖安大长公主道:“你什么都不用做!”

    清哑停住脚步,黑漆漆的眼睛疑惑地看着她。

    大长公主也站住,正色道:“你不善谋划,就不要算计。这世上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八面玲珑、算无遗策的人。有许多人,比如本宫,就喜欢你这样单纯、一心做事的人。皇上也是。太皇太后也是。

    “朝中有老奸巨猾的官员,也有蒋大人那样刚正不阿的铁面御史,还没到奸臣当道、一手遮天的地步。

    “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处境。

    “无论方家有多大的劫难,都不可能牵连到你身上。

    “你无事,郭家和你的孩子便也无事。

    “你若学会左右逢迎、八面周旋,那才真危险。”

    清哑道:“民妇是想为夫家……”

    大长公主道:“你夫家无需你操心。”

    清哑道:“民妇是方家媳妇。”怎么能不操心呢?

    大长公主道:“你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够了。以方家父子的智谋,根本不需要你为这些事操心。方初若没有手段,那五十多万两是怎么讨回去的?你别给他添乱才好。”

    清哑愕然看着她,“添乱?”

    大长公主点头道:“若本宫没猜错,他现在应该在前面拜托本宫孙儿,求本宫在关键时刻照拂你,在皇上面前为你说几句好话。”

    清哑懵懂道:“大长公主不是说,民妇没事吗?”

    大长公主道:“可他还是不放心你。”

    清哑怏怏道:“是我没用。”

    她虽然被封为“织女”,却不好自称“臣妾”,所以还是自称“民妇”,一不留神就忘了,称起我来。

    大长公主叹道:“你错怪他了。你可知道……”

    她说着,继续往前走。

    清哑忙跟上去,等她说下文。

    大长公主道:“当年你被诬陷为妖孽,听我那孙儿说,方初为了救你,求到他面前,请他去找还是六皇子的当今皇上,在关键时候在先皇面前为你说话。为此,他一纸契书将自己卖给了六皇子,承诺终身为六皇子做买卖赚钱……”

    清哑脑中如同打了个炸雷,被炸晕了。

    她茫然想:她被诬陷为妖孽,生死未卜,怎值得他用一生自由来相救?况且,韩希夷那时正和沈家全力奔走营救她,人人都以为她若脱身也会嫁给韩希夷。方初,这样做图的是什么?

    就为了偿还他当初坏了她的姻缘?

    方初他,现在是皇帝的奴才吗?

    清哑感到一阵虚弱,大长公主的话如同天边云彩,悠悠飘入耳鼓:“……你获救后,皇上因为钦佩他重情义,又将卖身契还给了他。”

    清哑泪水夺眶而出,无声滚落。(未完待续。)

第930章 邀请

    大长公主转身,看着她。

    清哑哽咽道:“我从未听他说过。”

    大长公主道:“他怎会将这事告诉你。”

    清哑不住落泪。

    大长公主道:“他对你的情义,是你无法想象的。所以,本宫猜他这次肯定也是先将你和孩子安排好,才会放手一搏。”

    ……

    书房,有人来回:幽篁馆来人找方大少爷回去接旨。

    林世子笑对方初道:“来了。”

    方初忙向他告辞,又请人去接清哑。

    清哑出来了,静静地看着他,眼睛微红。

    方初见了一愣,有心想问,当着人又不好问,只得按捺下去,先和她上车,等出了靖国公府,上了大道,才急忙问究竟。

    清哑摇头道:“没事。听大长公主说往事,有些难过。”

    方初放下心,笑道:“大长公主以往经历很传奇,难怪你这样。”

    清哑靠近他些,靠在他肩上,抱住他腰,静静地闷了一会,才轻声问:“可说了为什么事传旨?”

    方初欠皇上的人情,便是皇上要他去死,他也不能后退。

    这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两回事。

    这是心甘情愿的报效和卖命,全力以赴!

    方初道:“若无意外,应该是和冯阁老打赌的事。”

    清哑问:“你都准备好了?”

    方初点头道:“准备好了。”

    顺手搂住她腰,冷笑道:“那天,我要了欠款说去珍宝斋取货。冯阁老说,‘你可知奉州今年大旱,百姓食不果腹,哀鸿遍野?郭织女一件首饰就要四五万,还真是大靖的好织女!’他怎不去向皇上说这话,皇上还是天下之主呢,更有责任了。你又没拿朝廷俸禄。

    “他身为户部尚书,但凡知一点经济,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心里想着把天下富户都杀了,钱财分给穷人,从此就天下太平了,如同上古尧舜时期的民风一样了。真可笑!”

    清哑轻声道:“那首饰是太贵重了些。”

    方初道:“我方家媳妇戴得起!郭织女也配得起!”

    顿了下他又道:“你一味低调、大义,依然会有人欺凌你。有时候,适当地嚣张,会是一种震慑,宣告你的不可侵犯。明天去蔡家,你就戴那紫凤,让别人看看郭织女的风采!”

    清哑眼睛一热,坚定道:“嗳,我戴!”

    方初又道:“冯尚书觉得你被封为织女,不但应该公开纺织技术,还应该把钱财散给穷人,才算大义。我方家年年做善举,赈灾、铺路修桥,结果得到什么?人心之贪婪丑恶,不可想象。他读了一辈子书,居然有这样天真幼稚的想法。如此道貌岸然,怎不把他夫人女儿的首饰卖了去赈灾呢?”

    他搂着她,愤懑不平地说着。

    清哑完全能体会方初的心情,并非因为冯阁老要革新他们才讨厌他,实在是他太迂腐,有种仇富的心理。他的思想观念有些像清哑前世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政策,可惜后来还是会贫富分化。

    均贫富,永远不可能的!

    一时回到幽篁馆,传旨太监正等着,果然是和冯阁老打赌一事,令他为奉州赈灾拟一个计划上呈。

    方初接了旨。

    送走传旨太监,他看着那圣旨笑了。

    清哑见他笑得那样,便知他需要这个机会。

    这是他施展才华的时候。

    此后几天,他都埋首书房。

    次日是九月十八,严未央祖婆婆蔡老太太寿辰。

    因为这寿辰紧挨着太后寿辰,蔡家从不敢大办,只请了些近亲和世交,这也有不少人了,清哑有幸被邀请。

    蔡铭父亲行三,蔡铭在自家兄弟中又行三,蔡铭跟长房、长子这些都不靠,但他却深受祖父和叔伯们兄弟们看重。

    这份看重里,有严未央的功劳。

    严未央极善处理人事,在外对蔡铭上峰下属内宅官眷应酬妥当,蔡铭官途顺畅,她功不可没;在内对蔡家,她逢年节送礼,上至蔡老太太,下至侄儿女们,出手大方得体;她又会生会养,三个儿子都养得出类拔萃,因此,她很受蔡老太爷和蔡老太太宠爱。

    蔡家无爵位可袭,蔡铭夫妇再得长辈欢喜,也不会危及其他房头利益,妯娌们都乐得和严未央交好,只有好处没坏处。

    这次老太太寿辰,蔡大人对是否给幽篁馆下帖子很犹豫,他是三司会审官员之一,想着要避嫌,不宜与方初夫妇走得太近。

    严未央在老太爷和老太太跟前道:“祖父,祖母,方初是孙媳表哥,这个改不了的。若孙媳没来京城,不请郭织女还说得过去;可是孙媳回来了,却刻意冷落不请他们,落在外人眼中,倒显得咱们六亲不认、墙头草似的趋炎附势。这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做派。

    “更何况,郭织女与孙媳是闺中好友,难道绝交?

    “郭织女与敏妃更是知音,联手操琴引得皇上把大圣遗音都赐给敏妃了。

    “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请不请都改变不了。”

    不请才坏事呢,首先就要连累敏妃。

    皇上会想,敏妃娘家人怎会如此势利?

    蔡老太爷眼中精光一闪,意会到严未央言外之意,点头赞同道:“铭儿媳妇说得对。蔡家不做趋炎附势之辈!”

    就这样,蔡家的请帖送到了幽篁馆。

    方初有事脱不开身,清哑带着巧儿和适哥儿坐车去了。

    快到的时候,清哑对巧儿叮嘱道:“别惹事。也别怕事。”

    巧儿笑道:“知道了,姑姑。”

    清哑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巧儿聪明的很,比她会处事,点这一句够了。

    清哑虽是个只有封号的织女、一品夫人,名声却盛,正被皇上和太皇太后看重,又有姻亲关系,蔡老太太便亲迎了出来。

    众女客少有见过郭织女的,不禁都眼前一亮。

    清哑的气质,即便戴着昂贵的紫钻凤钗,也不像一般贵妇雍容威严,她身上超出寻常的安静,让人觉得出尘脱俗。

    她不像红尘中富贵人,正如人们想象中的织女。

    蔡老太太也满眼赞赏,笑道:“郭织女名不虚传。”

    清哑蹲身行礼,道:“晚辈恭贺老太太千秋。”

    ********

    这期的名家访谈是原野,原野很开心,也很担心,因为我连个群都没建立,很怕到时候就我一个人在访谈室抠手指。咳咳,所以我早早邀请朋友们9月23号晚去给原野捧个场。看到介绍说原野是高订作家,原野羞愧,我都没怎么上畅销榜呢,还是要靠各位读者朋友大力支持,才能让这个“高订”名副其实!(未完待续。)

第931章 见面

    蔡老太太忙扶住,寒暄一回,又把目光转向巧儿和适哥儿。

    巧儿灵动慧黠,清甜可人;适哥儿虎气生生,小小年纪已经初具大家公子气度,同样吸引了一众目光,都赞不绝口。

    蔡老太太便引清哑等人进了萱草堂正堂。

    堂上已经有不少客人了,纷纷站起来,又是一番引见,多是蔡家的姻亲故旧和世交。

    这其中便有王源的妻女——王夫人和王瑛。

    吴夫人带着吴青梅的妹妹吴青荷也来了。

    还有一位慧怡郡主,也是王家的孙女,其母是婉容大长公主。婉容大长公主的驸马是王源族兄,因病早逝,太皇太后心疼婉容,便封了她女儿慧怡为郡主,常接进宫去住。

    慧怡郡主已经许给镇南侯世子石寒天,尚未完婚。

    这个镇南侯不是原来的顾家,顾家已经没落了,丢了爵位,这个镇南侯是新贵,姓石。石老将军凭军功原不够封侯,但他有个好妹妹,深得先皇宠爱,封为贤妃,石将军才得以封侯。

    石侯爷还养了个好儿子,就是世子石寒天。石寒天绰号“石敢当”,使两柄大铁锤,据说有四百斤重(?),有万夫莫当之勇。小石将军现和其父镇守西南边疆,人都说他是大靖武将第一人。

    石敢当自小就偏爱穿黑色,恰与玄武之色相同。

    按五行学说划分:东青龙为青色,西白虎为白色,南朱雀为朱色,北玄武为黑色,黄则为中央正色。

    因此,这次玄武王遭人指控,市井流言四起,纷纷猜测玄武要易位,新玄武王人选最被看好的,便是这位石敢当小石将军。

    慧怡郡主身边还有一少女,是她未来小姑子,石敢当的妹妹石寒玉。自宫里下旨赐婚后,凡在公开场合,石寒玉就成了慧怡郡主的影子,亦步亦趋地跟着。

    且说眼前,清哑除送了丰厚寿礼,另有亲手织的一件类似于《烟雨江南》织锦镶嵌的大插屏,还有两匹她亲手织的料子,只给方老太太用过,整个大靖都独一无二。

    蔡老太太十分喜悦和满意。

    她夸清哑头上紫凤贵气、神秘。

    清哑道:“有颗钻有缺口。贵人们挑剩下的。”

    她这时才深深领会到方初说的“有缺陷才完美”是多么贴切,被一群女人用**辣、嫉妒的目光看着,她有些承受不住,主动自曝其短,表示这紫凤是贵人们看不上的,有瑕疵。

    蔡老太太见她坦坦荡荡,很赞赏,因笑道:“贵人们挑剩下的,那也是珍稀物。我老婆子就没福气得一个。”

    严未央忙笑道:“老太太不想要;真想要,说一声,我们这些儿孙准想法子弄来给老太太。就怕老太太嫌它晃眼睛。”

    严家大奶奶道:“那九弟妹可要出大头。你最有钱!”

    蔡铭在孙辈中排行第九,故而她叫严未央九弟妹。

    严未央道:“哎哟哟,咱们蔡家什么人家,说钱就俗了。老祖母你听出来没?我比不得嫂子她们书香门第出来的,满腹才情,我没什么长处,只好夸我有钱。——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众人听了轰然而笑,蔡老太太也撑不住笑了。

    蔡老太太偏爱严未央,一个原因就是她自信,自信的张扬!

    在蔡家,她从不刻意掩饰自己商女的身份,常以此自嘲,但没有人敢真认为她读书少而瞧不起她,她不但满腹才学,且极有见识和能力;如今严家更出了严暮阳这样的才子,谁敢说严家不是书香门第?谁敢嘲笑她没才情、俗气?只有她自己敢说。

    蔡老太太笑道:“就数你会说话,听了我舒坦!”

    清哑也看出,严未央在婆家很得意。

    她很为好姐妹高兴。

    一个女人,再没有比嫁的好更重要的了。

    清哑想起自己的婚姻,暗自评价了一番,觉得自己不如严未央在公婆面前讨喜,方瀚海和严氏肯定对她有不满足,只好将就。

    这也没办法,她天性在人情世故方面就差。

    可是她自己很满足,觉得公婆对她算包容了。

    至于方初,对她更是没的说。

    正走神的工夫,感觉有人看她。

    她凝神一看,正是蔡老太太。

    蔡老太太一直暗中观察清哑,见她不骄矜不冷傲,虽然话少,看得出是天性如此,而不是刻意矜持;且她看严未央的目光透着欣喜,安心做陪衬,并不抢风头惹人注目,暗暗点头。

    老太太想,铭儿媳妇和敏妃都同织女交好,没看错人。

    她便把些家常里短的话问清哑,态度亲切随和。

    众人见蔡老太太对郭织女另眼相待,也都纷纷凑趣,气氛十分好,丝毫感觉不出方家正被三司会审、蔡家要避嫌的迹象。

    巧儿站在清哑身边,有些心不在焉。

    她终于见到王瑛了。

    她是个挑剔的人,当初只和吴青梅照了个面,就挑出吴青梅一堆不是,可是面对王瑛,她什么也挑不出来。

    她心里酸溜溜的,没来由地生严暮阳的气。

    怎么以前就没觉得严暮阳那么讨厌呢?

    慧怡郡主有些高傲,不太理会人。

    她看看微笑坐那的清哑,心里很不舒服。

    那紫凤钗她早就相中了,只可惜没钱买。

    王家是书香世家,公中嫁女儿的妆奁顶多一万两,怎么可能出五万两银子买一幅头面给她;太皇太后也不会买给她。

    紫凤钗神秘的光芒刺痛她的眼睛,仿佛嘲笑她身为郡主,还不如一个商家女有气魄和体面,她强自转开目光。

    这一转开,又看见巧儿。

    巧儿头上戴着镶猫儿眼的步摇,样式简洁,很适合少女的气质和年纪,猫儿眼幽绿的光芒,衬托得她杏眼灵动无比,描不出的慧黠灵气,在一群华贵的女子中,巧笑嫣然,十分夺目。

    这副头面也要三千两!

    慧怡郡主受不了了,转身出了萱草堂。

    她出来,石寒玉也跟着出来了,站在廊下。

    石寒玉对这位郡主嫂子的脾气已经摸得透了,因见附近没人,遂低声道:“戴上珠宝就显身份了?哼,显一身铜臭而已!”

    ********

    这文里,妹子们是不是最羡慕严未央?我猜一定是。我也喜欢她。跟女主和谢吟月比,严未央一点苦头都没吃过,一直很顺遂,当然,这也和她良好的心态有关。(未完待续。)

第932章 扯

    慧怡郡主矜持地不吱声,盯着挂在廊下鸟笼内画眉鸟看。

    她一般不会开口说人,她身边总围着许多女孩子,自会有人替她说出她想说的话,比如石寒玉这样的。

    她也不是浅薄的人,一件首饰还不能令她对清哑姑侄产生敌意,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便是:她隐隐期待方家和玄武王府因勾结获罪,然后玄武王爵落到石家,她就是将来的玄武王妃。

    这话就不是她能出口的了。

    京城世家豪门关系错综复杂,远不像表面看去那么简单,她虽和石敢当定了亲,但王家并不会就支持石家继承玄武王爵。

    王家和玄武王府张家也是世交、是老亲,第一代玄武王的妹妹就嫁给了王家著名的“神童”王穷。王穷后来位列宰辅,是大靖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宰相、诗词大家、音律大家。王穷娶张家三姑娘时,创作了《鸾凤和鸣》,至今流传。凡开寿宴或者婚宴的,都会弹奏这首曲子烘托喜庆,最是祥和昌盛、兴旺吉利的。

    玄武王府不是慧怡郡主能轻视的,她不自觉将敌意转嫁到方家,郭家更不用说,不过是才发家的暴发户而已,她更瞧不起了。

    石寒玉也因为这个缘故,对清哑和巧儿瞧不上。

    慧怡郡主正想的出神,就听身后一阵说笑传来。

    原来,是蔡家姑娘们带着各位姑娘出来了,蔡铃和蔡钰领头,两个小些的侄女也在旁陪同,大家往园子里去逛。

    离开长辈们,小姑娘们轻松许多,叽叽喳喳许多话。

    很容易的,话题便转到前院男客身上。

    一个小姑娘问道:“蔡姐姐,听说严少爷也来了?”

    蔡铃道:“自然来了。他是九嫂的侄儿,常来的。”

    众女便谈论起严暮阳,猜测他能不能在明年的春闱中再夺魁首,成为第一个“六首状元”。

    女孩子们的话题常是跳跃式的,三两句后就从才学转到长相上来,大家都问蔡姑娘,严暮阳到底可是传闻的美少年。

    蔡铃道:“严家少爷确长得很俊美。”

    蔡钰道:“瞧我九嫂就能知道啦。”

    少女们个个脸颊泛红,凭想象还觉得不足,想要了解更多,忽然看见巧儿在旁默不作声,想她也是江南来的,郭家和严家又交好,定对严暮阳了解,便拉着她问个不休。

    巧儿心里不舒服,很不舒服。

    她推脱道:“我不大见他。我很忙的,平日都跟姑姑织布。”

    这么说,算是堵住了众人的嘴了。

    大家想也是,织女家的姑娘,可不就整天钻研织布织锦吗,哪里有许多闲工夫关注一个少年公子。

    于是,她们又转去问蔡家姐妹。

    巧儿见她们眼神炽热,更难受了。

    她找了个借口,问了蔡铃一声,蔡铃忙令自己贴身丫鬟带路,带巧儿和金锁去主子们用的净房更衣。

    巧儿命金锁和那丫鬟在外守候,独自进去了。

    这净房分里外两层,外间有妆台镜子,洗手池等,里面才是方便的地方,当中用四扇大屏风挡着。

    巧儿站在门口听了一会,静悄悄的没一点声音。

    她这才放松精神,走到妆台前站定。

    她也不是要方便,不过是想躲开众女透口气而已。洗了手后,她对着镜子略整理妆容。看着镜里的女孩,想起刚才的情形,不由从颈项内掏出那貔貅,怔怔地看了一会,又举起来,迎着光细看。

    她想起王瑛,也有这么一个貔貅,不禁闷闷的。

    出了一会神,她又将貔貅放回去,掩好衣领出去。

    再回到原地,四处一望,众女已经到一个山坡前,山坡上种着几棵红枫,一片火红映在天边,好像火烧云,灿烂夺目。

    她忙赶了过去,重新融入人群。

    她略打量一圈,发现王瑛和吴青荷不在这里,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姑娘们的话题已经转到方初和清哑身上了,正说到方初在三司会审后要回几十万欠款,给织女买紫凤一事,十分热烈。

    见巧儿来了,众人忙围着巧儿问这问那。

    少时慧怡郡主和石寒玉走来,也加入进去。

    石寒玉忽然笑问巧儿:“郭姑娘这头上的步摇很不凡,也是那天买的吧?我来瞧瞧。”说着走向巧儿。

    巧儿微不可查地后退一步,闪开。

    之前她就发现石寒玉对自己似乎有些敌意,还有慧怡郡主,一副淡漠不爱理人的模样,眼下却对她这样热切,实在不正常,因此警惕,不想和石寒玉靠太近。

    石寒玉似没感到巧儿的排斥,依然凑近。

    “这猫儿眼磨得真亮,色泽又好。”

    “可不是,要不能那么贵。”

    “我有一对猫儿眼的耳坠,没郭姑娘这个好。”

    ……

    石寒玉和另一个姑娘将巧儿夹在中间,盯着她头上的步摇评论,巧儿只得任她们瞧,心想总不至于想把步摇给弄坏吧?果真如此,那丢人的绝不会是自己,而是她们。

    石寒玉左瞧右瞧,寻到巧儿脖颈上那根细线,用两指一捻,就抓住了,嘴里道:“咦,这戴的什么好东西?我们瞧瞧。”

    说着就要往外扯。

    巧儿纤手一探,捏住了石寒玉的手。

    她杏眼圆睁,冷冷道:“石姑娘是不是太唐突了?”

    原来是冲她的貔貅来的!

    众女听她声音不对,一齐都被这情形震住。

    石寒玉讪笑道:“我就是好奇,想看看而已。”

    巧儿断然拒绝道:“抱歉,不方便给你看。”

    蔡钰忙道:“那就算了。石姑娘放手吧。”

    石寒玉以为只要抓住拴貔貅的红线,一扯就扯出来了,当着人,巧儿就算恼她也不能怎样,谁知被巧儿捉个正着,还拒绝将貔貅示人。

    她很不甘,便挤兑道:“不就是个貔貅吗。刚在净房,我瞧见你拿出来看,我瞧着那样式有些眼熟,倒像和王瑛姐姐戴的那个差不多。所以我就想看看,是不是我看花眼了。”

    说到这份上,总该拿出来了吧?

    她的话引起了众女的异常关注。

    也不知怎么传出的,众女都知道王瑛有个貔貅,和严暮阳有些关联,据说就是严暮阳丢失的那只,大家都猜严家和王家可能会结亲。

    现在,巧儿也戴了一只类似的貔貅,是怎么回事?

    ********

    早上好!谢谢所有正版订阅支持水乡的朋友们,有你们,原野才能坚持o(n_n)o~~(未完待续。)

第933章 捉贼

    少女们都看着巧儿,以为她会解释、澄清。

    巧儿这才明白,刚才自己被人偷窥了。

    她冷笑道:“原来刚才石姑娘在里面,我还以为没人呢。石姑娘好奇怪,怎么一声不吭地躲着瞧人呢?”

    石寒玉脸红道:“我只顾想在哪见过这貔貅,就忘了出声。”

    巧儿也懒得揭穿她谎言,板脸道:“你看错了。这不是王姑娘那个。请松手!”一面手下微用力,想迫使石寒玉松手。

    石寒玉见都这样了,巧儿还不肯将貔貅示人,自己被捉贼一样抓着手,丢脸极了;巧儿又捏得她手生疼,不由也恼了,心内也越发怀疑巧儿,怀疑貔貅的来历,胆子也大了起来。

    她冷笑道:“郭姑娘真奇怪,是不是的,拿出来给大家瞧瞧又不少什么,这样戒备,莫不是这貔貅不能见人?”

    巧儿严厉道:“石姑娘,你莫要血口喷人?”

    蔡铃忙劝道:“石姑娘,你先松手。有话慢慢说。”

    她是主人,这两方都是客人,都不好得罪,但她还是觉得石寒玉过分了些,哪有揪住人家脖颈子里的东西硬说来历不明的!

    她想去请王瑛来对质,又迟疑不决。

    因为她也疑惑巧儿貔貅的来历,若不是王瑛的还好,若真是王瑛的,可就麻烦了。哪怕巧儿真偷了王瑛的貔貅,今日郭织女在蔡家做客,蔡家不能让郭织女丢脸,最好将此事掩盖下去,私下解决,而不是当众揭穿让巧儿名声尽毁,那严未央会很难堪的。

    可是,她不想请,别人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